中国豆制品行业研究-竞争格局、行业壁垒、利润水平、发展环境
- 格式:docx
- 大小:92.21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豆制品行业研究-竞争格局、行业壁垒、利润水平、发展环境
(三)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状况
(1)豆制品生产发展水平不平衡,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豆制品的发展受经济水平、饮食习惯、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东部、中部及南部地区具有豆制品消费的传统且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特点,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因此豆制品生产相对发达。而往西往北,经济水平逐渐走低,人口密度变小,豆制品产量、技术水平和种类均呈下降趋势。根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数据,2018 年50 强规模豆制品生产企业相对集中在东部、中部和南部:华东地区企业数量最多,占比44%,华北地区12%,华南地区9%,华中地区14%,西南地区11%,东北地区7%,而西北地区仅占3%。
全国50 强规模豆制品生产企业分布情况
(2)豆制品市场区域化分割,市场集中度较低
豆制品尤其是生鲜豆制品保质期较短,而且运输储存均需要冷藏条件,所以生鲜豆制品的生产商基本都以自己的生产基地为中心,呈圆形向四周辐射,辐射半径与豆制品的保鲜时间和运输能力相关,通常为150-300 公里。辐射半径的限制减弱了不同区域范围的生鲜豆制品生产商之间的竞争,造成了市场块状分布。同时,不同区域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口味等差别也进一步导致了豆制品市场呈现区域化、块状分布。
在竞争中,中国豆制品行业逐步形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地方性品牌企业,这些规模企业迅速占据了大中城市的主流市场,对全国豆制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消费水平的差异化,以及豆制品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的特点,小作坊、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仍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并会在一定时期内与规模企业并存,行业集中度总体较低。
(3)市场份额趋于向大企业集中,品牌影响力逐步加大
从豆制品行业发展进程来看,行业竞争最终将呈现资源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由于食品安全直接关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政府部门对于生产企业的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日益严格,小企业将因环保或食品质量安全不达标以及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而逐渐被市场淘汰。此外,消费者在选择豆制品时虽然主要出于便利性的考虑,但是其对于口感和口味的要求并未因此而降低,这就要求企业不断进行研发,在提升产品口感的同时不断推出新品种,以增加消费者的消费忠诚度。大企业由于具备产品质量好、品种多样化、管理规范的优势,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将不断强化,市场份额将日趋集中。
2、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中国豆制品市场集中度低,生产企业众多。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17 年末,豆制品行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为4,890 家。虽在部分地区、部分细分行业出现了区域性、行业性较强品牌,如上海的“清美”、杭州的“祖名”、北京的“白玉”、深圳的“福荫”、沈阳的“福来”等,但尚未出现全品类、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小。近年来市场需求扩大,中高端产品消费量增大,部分企业利用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逐渐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四)行业进入壁垒
1、市场准入壁垒
2006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对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豆制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2015 年及2018 年,中国先后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进一步进行明确和规范,法律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等。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从2018 年10月1日起,食品生产许可将改用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SC 和14 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实现溯源管理。食品行业许可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食品行业日渐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把控食品质量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成为该行业的准入壁垒。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一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豆制品生产企业的准入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点监管和检查,豆制品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加强质量管理能力,达到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标准,才能顺利在该行业取得良好的发展。
2、销售渠道壁垒
豆制品制造行业下游终端为消费者,基于产品消费特性,终端消费者较为
分散,因此本行业主要通过经销、直销、商超等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客户培养及体系建设需要长期积累及大量资金投入,进入大型商超零售机构合格供应商体系需要经过严格的第三方认证。建立一套可为企业提供持续的销售能力、有效的客户跟踪机制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相结合的市场销售体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大量资金、资源投入,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有效壁垒。
此外,对于保质期较短的生鲜豆制品,控制和防止豆制品变质问题产生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豆制品的冷链销售管理,即生产企业和下游客户都要建立完善的冷链销售体系,在仓储、运输、销售整个流通链条中的各环节都要保证低温环境,这些均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在资金和渠道建设方面均会形成障碍。
3、产品质量壁垒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政府、公众的高度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修订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能力、检测技术和控制方式等方面加强了监管,且对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食品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更大,将逐渐淘汰生产规模较小、工艺设备落后的小型企业,并为后进入本行业者设置了较高的壁垒。
4、品牌壁垒
伴随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消费理念的提升、消费结构的升级,豆制品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产品质量、企业品牌投入,通过长时间的市场营销及品牌推广投入,部分企业在区域市场内已建立起品牌优势,取得了较高的客户认知度和品牌美誉度。新进入者建立一个新的品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及较长时间的积累,在品牌建立初期,新进入者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5、规模化生产壁垒
行业内优势企业已具备规模化生产优势,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分摊的单位人工成本及制造费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稳定、持续的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公司合理规划原材料采购,有效提升生产计划规划效率,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水平,新进入者在市场进入前期将面临较大的固定成本压力。
6、环保壁垒
国内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关于环保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