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6.02 KB
- 文档页数:2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对于初三历史期末试卷的分析,会让你发现不足点并加以改正。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初三历史期末试卷的分析以供大家学习。
初三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一、试题分析:1、题型题量分析本次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
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三种题型。
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1)本次试卷遵循中招考试的要求,按照7∶2∶1的原则。
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分析探究题的小题设计也是如此。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1、单选题得分率较高,其他两个题型失分率较高。
2、失分情况:列举题:蒸汽机车的发明者答瓦特的较多,蒸汽机与蒸汽机车混淆。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问题:尽管开卷,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
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
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占总失误的一半左右。
3、不少学生知识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仍然较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知识不清,思维模糊。
这些以后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加以训练和指导。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1、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避免因开卷而带来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知识是能力之源。
2、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分析一、试卷概述本次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试卷内容涵盖了从古至今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大部分学生在此部分表现良好,能够准确识别和选择正确答案。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于一些细节问题把握不准,导致失分。
填空题:此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在这一部分得分较高,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因为记忆不准确或填写不规范而失分。
简答题:此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概括能力。
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简洁地回答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答案过于冗长或偏离主题。
材料分析题:此部分难度较大,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部分学生在此部分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无法准确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或分析不够深入。
三、教学建议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以下几点教学建议供参考: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点上掌握得不错,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记忆不准确的问题。
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分析题部分反映出部分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不足。
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信息提取能力。
注重答题规范训练:部分学生在答题时存在格式不规范、答案不简洁明了等问题。
教师应在日常练习和测试中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的训练和指导。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对于在本次考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历史学科不是孤立的,与语文、政治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这些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历史活动、讲座等,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2、题型结构: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类型,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占总分的50%以上。
二、学生答卷分析1、整体表现:本次考试平均分为42分,及格率为30%,优秀率为1%。
整体表现较差,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2、具体问题:1)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正确率较低,尤其是与人物、事件、年代等有关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2)XXX和论述题的回答不够深入,缺乏思考和分析,表现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不足。
3)部分学生存在抄袭、漏答、错答、答非所问等现象,需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答题技巧训练。
三、今后教学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特别是与人物、事件、年代等有关的知识点。
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主干和纲要,建立知识的框架和体系。
2、注重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研究中得到启迪和提高。
3、注重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渗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地理、文学、政治等,让学生了解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互动,提高综合素质和学科交叉能力。
4、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改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尝试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研究历史知识,提高研究效果和兴趣。
2、本次试卷的目标水平结构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测查,如历史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
3、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其中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和探究题。
同时,试题还联系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如日本“3.11”特大地震和海啸。
4、总体来看,本次试卷难度适中,梯度较为合理。
二、答卷情况分析1、成绩分布情况显示,60分以上的只有15人,及格人数不到30人,班级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二、试卷整体印象:选择题按教材编写顺序分别考查了上古史、中古史和近代史,重基础和理解,非选择题从古代法制、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近代科学几个方面仍然突出了要考查的重点,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阅读能力、分析材料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联系对比能力、史论结合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不是孤立地记忆历史事件,而是要把人物、事件放在一个历史大背景下,去了解其背景、原因、过程、联系及相互间的影响,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历史世界。
试卷整体注重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师生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和提高。
虽然每年都知道考查的要求,但考查方式仍然变化多端、出其不意,唯有以课本为纲,教辅为辅助,多解放学生去思考、去动手,方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今后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建议:1.对学生进行历史答题规范的训练。
(1)审题认真,对于任何题目,首先应读懂题目要求,弄清题目分几条几问,再逐条答题,不应以前试题或经验不审题就答卷,以免造成答非所问。
(2)材料题,应首先看懂材料展示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并根题目要求定位知识内容,然后答题。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基本历史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好,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地掌握。
6、切实抓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
(1)加强集体备课。
要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題、备教法、备学法,分工合作。
第一篇: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考生共有76人,总分为5306,均分为;及格数58人,及格率%;优秀数85分以上有14人,占%;差分数1人,差分率二、试题分析总的来说,这份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知识覆盖面广。
内容包括九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试卷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满分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4--26分之间。
出错较多的是3、8、10、12几个小题。
造成这些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1、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时间的把握一直是个难点,一旦出现考察时间的题就容易出错;2、不注重对有效信息的分析,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等等。
(二)简答题本试题共14分,满分占到%,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12分之间。
16小题扣分的原因是人名字有错别字,有个别学生基础的东西都没记住。
17题大部分学生能得到分数,但对于分数较低的学生来讲,这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印象,导致答案五花八门。
(三)材料题本试题总分16分,得满分的学生较少,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2—14分之间。
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意的不理解,如(2)这一思想解放运动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创造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换一种问法,也许学生会答出《人权宣言》。
失分较多的集中在(5)题,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分析说明题本试题总分18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6—8分左右。
第(1)大多数学生能想到宪章运动和巴黎公社。
(2)小题,大部分学生得不了满分,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对这种题型答题方法没有掌握了,大部分学生能写出改革内容,但不会分析说明,导致丢分较多。
(3)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分,中国史学生已经遗忘,丢分较多。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一、试卷基本情况。
1. 试卷结构。
- 本次初三历史试卷(人教版),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共15题)、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共20空)、材料分析题(共30分,包括3个小题)和简答题(共20分,1个大题,包含2 - 3个小问)。
2. 考试范围。
- 涵盖了初三历史教材中的世界近代史部分,从文艺复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
二、成绩分析。
1. 总体成绩。
-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为65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30分。
从整体来看,成绩分布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态势,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55 - 75分之间。
2. 各分数段分布。
- 90 - 100分:5人,占总人数的1%。
这些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综合分析能力都很强。
- 80 - 89分:15人,占总人数的3%。
他们基础知识牢固,在材料分析和简答题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可能存在一些小的知识漏洞。
- 70 - 79分:30人,占总人数的6%。
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一些较复杂的材料分析题上理解不够深入,答题不够全面。
- 60 - 69分:50人,占总人数的10%。
他们能够掌握大部分的基础知识,但在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分析方面存在不足。
- 50 - 59分:60人,占总人数的12%。
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存在较多漏洞,在答题时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史实不够清晰。
- 40 - 49分:80人,占总人数的16%。
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在材料分析和简答题上失分较多。
- 30 - 39分:160人,占总人数的32%。
这些学生基础知识严重不足,对历史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学习方法不当。
三、试题分析。
1. 选择题。
- 考点分布。
- 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第1 - 3题):如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
例如第1题:“文艺复兴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A. 英国 B. 意大利 C. 法国 D. 德国”,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起源地这一基础知识的掌握。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精选3篇)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篇1)一、试卷分析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
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
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
“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
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
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介绍本文档旨在对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考试的难易程度、题型分布以及学生表现等因素,我们可以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下面是对考试质量的详细分析。
考试难易程度本次历史期末考试的难易程度适中。
整体而言,试题涵盖了各个章节和主题的知识点,对于认真复的学生来说,并不存在特别大的难度。
然而,一些学生反映部分题目较为复杂,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题型分布考试中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选择题和判断题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题目数量,占比约为80%,简答题占比约为20%。
这种题型分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表现大多数学生在本次考试中表现出了不错的成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约75%的学生取得了及格分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获得了优秀分数。
然而,也有约25%的学生未能达到及格分数线,表现欠佳。
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他们的研究情况并提供适当的辅导。
教学质量评估本次考试的结果反映出了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
在分析学生表现时,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点仍存在较大的盲点,这可能是教学内容安排或教学方法的不足导致的。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提升教学效果。
结论通过对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考试难度适中,但部分问题较为复杂需要深入理解。
2. 题型分布合理,能够全面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 大多数学生表现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
4. 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点存在盲点,需要改进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支持,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改进和提升。
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成效的提升。
完整)初三历史试卷分析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1、题型结构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
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75分,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40分,由简答题和材料阅读,探究三部分组成.2、考查内容本套试卷主要考察全部历史知识.3、试卷特点1)、突出基础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
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
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判读和回答。
二、答题情况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
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
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
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2023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分析本次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试卷结构合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材料解析题等题型,覆盖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史等多个方面。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部分:学生普遍表现较好,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但在一些涉及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的题目上存在理解困难。
填空题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题目,但在一些涉及历史时间和地点的题目上,部分学生表现出记忆不够准确的情况。
简答题部分: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够准确简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困难。
材料解析题部分:学生的表现一般,主要问题在于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不够深入,不能有效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教学建议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强化记忆、定期复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比较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资料、撰写小论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四、总结本次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整体难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广,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历史水平。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但在实际应用和表述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完整)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本次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符合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难度适中,知识点多且面广,能够综合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对学生成绩和试卷特点进行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九年级八个班级学生的总平均分数为86.57分。
选择题正确率高于材料分析题,但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需巩固。
材料分析题出现了很多丢分的情况,说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需提高。
本次期末检测前30名的最高分为98.5分,及格率为96.75%,优秀率为23.33%。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本次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试卷的设计和题型多样化,能够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
试题基础性强,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编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符合考生作答心理,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难度适中,导向明确。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保持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稳定的基础上,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题为选择题,共50分。
学生的得分平均在42分左右。
试题类型符合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并且结合实际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是第5题,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第9题考察的是宋代分裂割据形成统一的朝代,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徘徊于隋朝和元朝之间。
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历史,我们需要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历史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历史教师应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历史知识。
我们还需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和提高,以提高教学质量。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及措施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共有300多考生,其中大多数同学都及格并在本次考试中考出了理想的成绩,总体来看,考出了学生的水平。
二、试题分析本次历史试题总的来说综合性强,知识的涵盖面广,难易程度适中,涉及到内容是世界史上下册的内容,对所有重点知识都做了相应程度的考查,题型也较全面,分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做到了与中考题型相吻合,试题灵活,能考出学生的水平,是一份成功的期末学情试题。
三、试卷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6、9、19几个试题。
学生在做题时欠认真,不能认真审题,对一些课本范围认识不清导致失分。
“如何评价该历史事件”审题不清,不知道应该从哪方面答题,导致失分。
(二)材料分析题出错的试题及原因:第22小题,学生在做这些题时对知识认识不清,没有把材料题进行进一步挖掘,导致失分。
这道题是这份试卷中综合性和难度最大的题,学生看不懂问题,不会从材料中找结论,以后一定注意多对学生进行做题技巧的训练。
四、采取措施1.夯实基础知识,狠抓基本技能。
对于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就学生答卷的总体情况来看,选择题是失分较高的题,满分和高分的试卷很少,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要突出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落实,进而提高基本技能。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与活用,注重以小专题纵横向整理归纳知识。
学习的第一阶段要着重把握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体系。
建议以精读课本、背诵检查为主。
第二阶段的小专题知识归纳复习,老师指导学生精选专题进行归纳练习,学会围绕主干知识设置专题,学会如何进行专题归纳。
第三阶段可以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复习,着重加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加强材料处理与材料题的训练强化“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念和基本方法。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对材料中出现的新的观点的敏感性,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情况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50分,采用开卷试题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题型包括单选题、判断题、填图题、策略分析题和简答题,符合中考要求。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
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
设计问题情景,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4小题是数字,9小题是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图,13小题是历史事件图。
15小题是巴黎公社革命图,20小题是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科学家,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
(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
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
如第1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5)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其中第1、2、3考查的是世界文明古国的情况,4、5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线的开辟的内容,6考查的是英国的《权利法案》的内容,7、8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和反殖民地斗争的内容,9、10考查的是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11、12、13考查的是世界近代史中变革的内容,14、15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运用的内容。
该题的得分率为90%,第二大题是判断题、16主要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方面的内容,该题的得分率为95%第三大题是填图题、识图。
17考查的是新航线的开辟的内容,18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内容该题的得分率为80%,第四大题材料分析题,19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方面的内容,20考查的是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该题的得分率为65%第五大题是简答题,21、22考查的是世界近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方面的内容。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本次九年级历史考试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难易程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特别是对历史课程目标和中考考点的考查。
知识点多、面广、容量大,综合性强,能够考出学生对这一段时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就这次试卷作如下分析:一、学生成绩分析根据九年级八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总平均分数为 86.57 分,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选择题的正确率高于材料分析题,但是选择题从总体的情况来看,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巩固。
材料分析题学生出现了很多的丢分,说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具体情况如下:本次期末检测(九年级八个班前30名),最高分 98.5分,及格率 96.75 %,优秀率 23.33. %,成绩基本可以,总体情况如下:(一)试卷结构历史考试时间60 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题为选择题,共50分。
学生的得分平均在42分左右。
从本次出题的类型来看,符合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说明的要求,并且与当今社会时事联系起来结合实际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有第5题,出错原因学生审题不清。
本题考察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属于他的表现的是什么,选项中分别给出了原因,影响,表现,学生分不清楚导致出错率较高。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文旨在分析一份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的总体结构、特点以及考试质量,并对试题进行评价。
一、试卷总体结构与特点1.试卷结构本试卷共29个小题,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类,总分100分。
其中,1-25题为选择题,考查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26-29题为综合题,考查材料分析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与中国史的分值比为70:30.2.试卷的主要特点1)立足基础,设计灵活本试卷紧紧围绕教材,以新课程历史课标为指导,试题设计灵活多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题目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分析、比较、演绎、概括才能解答出来。
2)时代感强,凸现时政热点试题时代感强,紧密联系到近期各地召开的及上海世博会,关键时期应对的改革,中日关系,两岸关系,中国的崛起等内容。
其中第29题以中国的屈辱与崛起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当今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实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概括性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试题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5、7、8、11、18和四个材料分析题上。
其中综合题均是大跨度,高概括题。
这些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4)学科渗透,注重课程合作本试卷注重学科渗透,如第28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说明问题,表达理解,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二、考试质量及试题评价1.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参考人数64人,平均分59.1,优秀率、及格率分别为61%。
考试质量总体较好。
综上所述,本试卷的设计紧紧围绕教材,注重学科渗透和课程合作,试题设计灵活多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代感强,凸现时政热点,概括性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考试质量总体较好,但在评价中仍需注意细节问题。
根据上述数据,本卷试题总体偏易,能够照顾大多数同学,特别是能够激发中下层水平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试题的区分度适中,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出优秀和中等生之间的差别。
九年级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分析一、综合分析:本次历史试题类型与历年历史考试题型基本一致,并且与中考试题一致。
整体难度不大,适合大部分学生,梯度设置合理。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包括九年级上下册的全部内容。
虽然考查的知识跨度大,但是对于知识的考查较多,理解性题不多。
主要考查再认、再现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得分情况也不理想。
其中第16、24题失分最多。
(二)材料分析题:26题平均分4分。
第一道大题整体说比较简单。
但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对于材料的归纳总结能力有待提高,导致整题失分较高。
27题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第二问的明治维新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再现,得分情况很差。
三、问题原因及今后的对策学生在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问题。
经过认真反思,我发现自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模式陈旧,课堂缺乏创新。
由于今年才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任务,一直以来就没有担任过历史教学工作,致使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应该是长流水,因而,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要多做题充实自己抓清考点。
2、专业知识缺乏,业务能力有限。
由于自己非历史专业,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给学生讲不清、点不透的地方,以至于造成学生概念不清、能力较低的现象。
对于如何教学生自己还是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审题、作答。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还有时间补救不足,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
我经过仔细思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进一步严格要求,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的宽容就是对教师工作的失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经常性考查近期复习内容,通过做题进行检测,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精选例题,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做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且还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
1. 试卷结构。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其中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总计50分;非选择题包括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共50分。
2. 考查内容。
考查内容涵盖了初三历史教材(人教版)的重要知识点,如世界近代史部分的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以及世界现代史部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内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一)选择题部分。
1. 得分情况。
选择题的平均得分约为30分,得分率为60%。
2. 典型错题分析。
第10题:“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正确答案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很多学生错选“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
原因是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概念混淆,没有深入理解经济根源在历史事件发生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18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正确答案是“德国入侵波兰”,部分学生错选“德国入侵苏联”。
这反映出学生对二战进程中的重要事件的先后顺序记忆不准确,对二战爆发的标志这一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 (二)非选择题部分。
1. 得分情况。
非选择题平均得分约为20分,得分率为40%。
2. 典型错题分析。
材料分析题(第26题):本题给出了一段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在回答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的影响时,很多学生只回答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兴起,而忽略了中间阶层的变化。
这表明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不够全面,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在回答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时,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准确,如“让世界市场变大了”,没有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加剧、商品输出增加、交通通讯改善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的回答。
这反映出学生缺乏对历史事件影响的系统性分析能力。
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得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及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为选择题,识图题和材料解析题三大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题是依据中考模式设计的,试卷内容包括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到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内容涉及每一课的知识点,同时又做到了重点突出,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又关注到了学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总之,这次考试难易度适中,反映出学生当前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本次考试历史成绩,平均分为77.02分,及格率是83.74%,优秀率是39.90%。
从总体上看,学生的成绩还可以,班级之间成绩差距不大,但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最高分为100分,而最低分仅有十多分。
二失分原因分析
1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或是马虎做完题不知道检查。
2 错别字现象存在。
3 理解能力较差或者是没有认真审题。
4 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
5 部分学生的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
三教学改进措施
1 继续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坚持每天都背诵,节
节课都提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们多问、多探讨,积极勇敢的回答问题,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爱学、乐学,力求全面培养学生。
3 加大阅读理解的训练,多做材料解析题,注重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4 教师在平时要注意纠正错别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玲珑塔寄宿制初级中学
张广会。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九年级历史考试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难易程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特别是对历史课程目标和中考考点的考查。
知识点多、面广、容量大,综合性强,能够考出学生对这一段时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就这次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
根据九年级八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总平均分数为 86.57 分,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选择题的正确率高于材料分析题,但是选择题从总体的情况来看,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巩固。
材料分析题学生出现了很多的丢分,说明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具体情况如下:本次期末检测(九年级八个班前30名),最高分 98.5分,及格率 96.75 %,优秀率 23.33. %,成绩基本可以,总体情况如下:
(一)试卷结构历史考试时间60 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为选择题,共50分。
学生的得分平均在42分左右。
从本次出题的类型来看,符合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说明的要求,并且与当今社会时事联系起来结合实际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有第5题,出错原因学生审题不清。
本题考察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属于他的表现的是什么,选项中分别给出了原因,影响,表现,学生分不清楚导致出错率较高。
第9题结束宋代分裂割据形成统一的朝代是,学生在隋朝和元朝之间徘徊,属于基本知识不扎实。
第23题是一道认真阅读题意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学生读题不清楚,导致在A和B两个选项中出错率较高。
其他题目出错率较低,总而言之,本次选择题比较简单,学生基本能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第二题为材料分析题。
第26题考察的中国古代史中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经济科技,考查面比较广泛,但考的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上得分率较高。
第27题考查的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内容比较简单,只要把基础知识夯实,这道题应该就没有问题。
第28题考察的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分别考查了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美外交,出错率较高的是第2小题,学生没有分析出考查内容,出错率较高。
四、教学中的得与失
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中同科老师加强了集体教研和备课活动,弥补了同科教师在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之处。
2、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自主互助小组”课堂教学,上课过程中突出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为主的小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3、大部分学生对课标要求的知识点掌握比较牢固,基础知识比较好,教师平时教学很努力,基础教学把握的比较准。
存在问题的主要有(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习惯死记硬背,熟记知识要点,而缺乏对知识内涵的理解;(2)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仍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欠缺,对一些基本功和基本常识重视不够。
(3)对于一系列的相同问题缺乏总结和归纳。
(4)学生对于本学科答题技巧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
五、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做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
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在教学教程中,要抓主干、重基础。
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
同时,平时教学中要强化历史人名、地名、历史专用名词的书写训练,力求消灭错别字。
4、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教材或引用课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5、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