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32
关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013-11-04 点击率: 9578
荆州市社会组织党工委
近几年来,荆州市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数量种类不断增多,活动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党建也日益得到重视。
为进一步摸清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状,找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我们利用半个
月的时间,通过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检查等形式,对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
下:
一、荆州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现状
(一)社会组织发展总量。
据统计,截止2013年11月份,荆州市共有社会组织2546 个,其中社会团体940个(市直187个、县级753
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23个(市直43个、县级1280个),农
村专业经济协会283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近30%,高于全省增长水
平。
(二)社会组织职工人数。
全市社会组织共有职工人数12115人(专职人员为8214人、兼职人员为3901人),其中社会团体3764人(
市直1801人、县级1963人),民办非企业8046人(市直579人、县级7467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305人。
(三)社会组织党员人数。
全市社会组织共有党员3945名(社会团体1833名、民办非企业2112名),其中专职人员中的党员数2287
名(社会团体1471名、民办非816名)、兼职人员中的党员数1658名(社会团体1033名、民办非625名)。
(四)党组织建设情况。
全市已建立党组织234个(社会团体79个、民办非企业155个),其中,成立党工委2个、党委13个、党总支
1个、党支部165个、联合党支部53个;有1—2名党员未建立党组织的有152个(其中社会团体60个、民办非企业92个);
有3名以上
党员未建立党组织的有4个(其中社会团体3个、民办非企业1个);不符合条件未建立党组织的有2156个(社会团体973个、民办非
企业1183个);已选派党建联络员433个(其中社会团体160个、民办非企业273个),基本实现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全覆盖。
(五)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党组织活动开展正常的147个(社团88个、民非单位59个),党建工作制度健全的138个(社团90
个、民非单位48个),有独立活动场所的112个(社团79个、民非单位33个),占党组织总数的48%;全市234个已成立社会组织党
组织中,得到经费保障的有94个(社团44个、民非单位50个),只占党组织总数的40%。
二、社会组织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荆州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市委领导的
充分肯定,并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社会组织创先争先工作先进单位”、被荆州市委授予“荆州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十面红旗”等荣誉
称号。
但由于受管理体制、建党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领导认识不到位。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
由于对社会组织的
地位和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认识不统一,有的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监督管理、党建
工作重视不到位,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对管辖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根本不重视,导致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难落实,党组织覆盖面不广等
诸多问题。
(二)管理体制不明确。
社会组织不同于行政企事业单位,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和垂直管理,以线为主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
体
系不符合社会组织的实情。
特别是部分行业协会处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况,有的认同市直机关工委,有的认同挂靠业务主管
单位管理。
这样,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出现了多头管理,甚至无单位管理的局面。
尽管中央有关文件虽然曾明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
责任主体是业务主管单位,但由于宣传和认识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部分业务主管单位对自身的责任不够明确,没有真正担起社会
组织的党建工作任务,党委领导、组织部门抓总、登记管理机关牵头、业务主管单位各负其责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路还不够明
晰。
(三)党组织活动难以开展。
社会组织规模较小,党组织活动缺经费、无场地,活动特色不鲜明,普遍存在“有组织无活动,有活
动无质量”等问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党员
数量少,大部分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中党员数不足3人。
由于部分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不顺,出现了党建工作的管理空白
,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实际处于无人管的状态。
(四)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待加强。
社会组织多为某一学术领域、某一专业、某一行业服务,自愿结成的民间组织,其组成人员来自社会不同人群,工作人员中既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既有国家编制内的,也有社会组织临时聘任的,其组织特征带有明显的松散性。
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中的党员的组织关系多数没有转到其从业的社会组织,组织生活归属于原单位,参加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生活少。
一些没有单独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不能自主开展党的活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能经常化,没有把党的活动融入业务工作,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比较欠缺。
(五)党工委工作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全市已经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2个,其中市本级1个、县级1个;社会组织党工委全部
设在市
、县级民政部门,虽然机构已批,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不明确,工作人员均为兼职,无专职人员、无工作经费,无管理手段,工
作任务繁重与工作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工作难度日益加大。
三、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建议
社会组织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不仅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社会基础、扩大党
的影响力的必要措施,也是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保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
现实需要。
针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必须在
管理体制上改革,在分类指导上着力,以提高认识、健全组织、理顺关系、强化覆盖为重点,以“六个创新”为手段,形成社会
组
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形式、新途径。
(一)创新认识,突破思想禁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党组织覆盖、党组织作用、党员队伍建设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对社
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实践
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四破四立”活动,切实消除思想障碍。
一是破除个别同志的“无所谓”心理,树立抓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事
关全局的观念;二是破除少数党组织的畏难情绪,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的观念;三是破除少数会员的戒备心理,树立社会组织要健
康发展,离不开党的政治优势的观念;四是破除一些党员的雇佣心理,树立在社会组织同样可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观念。
从思想
上,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切实增强党建责任意识。
要切实承担起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的领导责任,树立抓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创新指导,凝聚强大合力。
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应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
,将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统筹考虑,动员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共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营造更优更宽松的大环境。
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融合,个人、单位、党组织价值取向
相协调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思路和规范性意见,努力增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时代感和生命力。
要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制
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工作台帐制度、定期通报和年终考核、奖惩制度,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并组建办公
室,吸收包括财政、司法、工商、民政、教育、卫生、人社、文化、体育等职能部门参加,定期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落实相应的人、财、物等资源支持,逐步建立健全,工作上互相支持和配合,形成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强
大合力。
(三)创新管理,明确工作职责。
根据荆州市各类社会组织的不同特点,可以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以条为辅、分级负责、
分类管理”的总体原则,建立由组织部门、社会组织党工委和业务主管部门组成的“三位一体、共同负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的工作机制。
在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形成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
一是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组织组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研究并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社会组织党工委
要负责领导行业(部门)和无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协调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社会组织和市直相关部门业务对口
管理的中介组织党建工作。
三是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党组织的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和困难,指导和帮助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负责落实、业
务主管单位协同配合”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
(四)创新方式,扩大组织覆盖面。
目前,社会组织覆盖率还比较低,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党组织组建工作,并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积极探索务实管
用、灵活便捷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切实扩大党组织的覆
盖面。
一是下派党员指导建。
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指导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探索党组织设置方式。
二是党员够数单
独建。
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采取单独建的办法,及时建立党组织。
三是集中党员联合建。
对于
正式党员人数少的社会组织,要采取多个社会组织联合组建的办法,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中的党员要及时
转移正式组织关系;社会组织中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其他在社会组织中工作一年以上的兼职工作人员中的党员,要及时转移临时组织
关系,参加党的活动。
四是发展党员及早建。
社会组织党员组织关系理顺后,仍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先行建立工会、共青
团等群众组织,帮助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有利条件。
(五)创新内容,发挥党组织作用。
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目的在于发挥作用,调动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
、反映公众诉求、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抓好活动场所建设。
要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落实好党组织和党员活动
场所。
党组织活动场所原则上要达到“八有”标准,即有党旗、有党员名册、有规章制度、有电教设备、有桌椅、有电脑、有图书
资料、有档案柜。
在规模较大、党员较多、基础较好的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开展“标准化活动室”建设活动。
二是抓好典型示范活动。
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党建工作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树立先进典型,使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并通过多种途径,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抓好主题实践活动。
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
,深入开展以“创建‘五个好’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争做岗位标兵”为主要内容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
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力量培养成中层管理人员,带头发展生产,带头发挥作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激发党员学习业务、钻研
技术、提高技能的热情,增强党员服务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员在社会组织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六)创新机制,夯实党组织基础。
针对社会组织因普遍缺乏党务工作人员、活动经费和场地党建活动难以开展的现实,要强化专
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和活动经费保障。
一是建立党员队伍能力机制。
要通过开展学习、演讲、知识竞赛、热点辩论等活动进一步
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不断提高党员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二是建立党组织培训机制。
通过公开聘用专
职党务人员以及选派年轻干部等方式,拓宽选人渠道,提高整体素养,切实做好以党组织书记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培训
工作,把社会组织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务工作者。
三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
制。
通过建立党员信息数据库、健全党员基础档案等方式,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重点针对流动党员采取“建联系卡、跟踪管理
、定期培训”等关怀帮扶措施,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四是建立经费投入机制。
要落实活动经费保障,把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
要落实工作人员保
障,对社会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适当提高待遇。
要落实活动场所保障
,整合资源,确保社会组织党建活动有阵地。
同时,上级组织部门应当多渠道筹措党组织的活动经费。
对于党员人数少、党组织工
作刚刚起步的社会组织,可以考虑党费全部返还或从党建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经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
成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以接受捐赠、社会赞助等方式,多渠道解决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为社会组织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提供
必要的经费保障,推动社会组织党建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关于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和探索
2015-06-05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
社会组织正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社会组
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保证社会组织政治方向,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
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
谐的作用”。
这为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本文重点对社会组织党建的工作原则、党员教育管理方
式以及活动方式、工作模式等进行思考和研究探讨。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遵循的原则
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不能指望一步到位,要树立循序渐进的思想。
社会组织的发展进程受市场经济发展水
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其他条件的制约。
如果不考虑制约背景,夸大主观能动作用,认为党建就是社会组织发展的药方,势必引起社
会组织对党的误解,对党建工作开展不利。
因地制宜原则。
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要因地制宜,选好突破口,不能机械地去扩大覆盖面,要考虑社会组织负责人及从业人
员、上级对口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等意愿和要求,在水到渠成的时候建立党组织。
不要急于追求组建率,关键是要找到党
组织发挥作用的好办法。
以人为本原则。
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组织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对于党性较弱、组织纪律性不强的党员
要加强沟通、说服和教育,引导他们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落实党员义务的同时,也要保证党员的权利。
要尊重党员的主体
地位,营造党内民主氛围,允许普通党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对于工作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党员,组织上要予以关心和帮助。
对
于党性强、业务精的党员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提供施展抱负的舞台。
创新争优原则。
要在现有制度框架内,认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胆探索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通过定期开展社会组
织党建工作情况汇报与交流,及时了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及时总结、梳理,并尽快纳入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轨道,并加以推广,巩固和扩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成果,不断激发党组织的创新活力。
社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方式
社会组织是自下而上、自愿结成的自律组织,非层级化、非结构化的特征明显,内部管理比较松散,人员来源也比较复杂,党员流
动性大,开展党建工作难度较大。
党组织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等不能囿于传统的思维套路,要坚持党的活动与
社会组织的业务活动、行业管理、社会公益、提供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从社会组织及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强化党员意识、提
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探索社会组织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注重实际效果。
加强社会组织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入党的关键是思想上入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观是思想的内核。
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
育
,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党员,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使社会组织党员努力成为本行业、本
领域发展创新和服务的骨干及会员的表率。
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参加、有利于活动取得实效的原则,区别不同
类别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不同群体党员的岗位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创新。
对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实行全程式管理。
社会组织党组织成员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关键力量,抓好对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管理
,就是抓住了社会组织党员管理的源头。
一是优选,在政治素质好的党员中认真考察,好中选优,让党员公认、群众认可。
特别是
对党组织负责人,按党的组织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程序选举,以
及从挂靠党组织中选派等方式确定。
二是培训,党组织负责人以参
加系统组织的党务工作培训为主要方式,党组织其他成员可以由本级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把党务和业务相结合,开展综合性培训。
三是指导,采取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的方式,上级党组织对社会组织党组织进行直接工作指导,各社会组织党组织对下属机关党
组织进行工作指导。
同时,要重视对党务干部的关怀,落实支部书记补贴政策。
对社会组织流动党员实行跟踪式管理。
流动党员的出现给党员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不少流动党员所在社会组织党组织无法掌握党
员的去向和活动情况,由于党组织的原因或者流动党员自身的原因,不少流动党员得不到及时的经常性教育管理。
加强对流动党员
的管理,对流动党员提出明确要求。
一是外出前汇报。
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求流动党员做到外出前向所在党组织报告外出事由、时间
、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二是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报到。
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
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缴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缴纳。
三是
主动与流出地联系。
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求流动党员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工
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报告。
四是返回后汇报,流动党员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对社会组织困难党员实行温暖式管理。
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原因,社会组织中会出现一些困难党员。
党组织对这部分党员要采
取主动关怀、谈心交心、物质帮扶等方式,给予困难党员充分的理解、关爱,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加强
党员的荣誉感和组织的归属感。
建立党内关爱扶助基金,通过财政支持、党费划拨和党员捐助等形式筹集资金,建立党内关爱扶助
基金,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基本生活等问题。
对社会组织优秀党员实行示范式管理。
对社会组织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和典型事例,要发挥他们的先锋示范作用,辐射带动更多的
党员和群众,对他们实行示范式管理。
要求他们在社会组织中“亮身份、亮岗位、亮业绩、亮姿态、亮形象”,用党员榜样的力量
在社会组织群众中营造“向党员学习、向党组织靠拢”的良好氛围。
社会组织党建活动方式
社会组织规模各异、行业多、分布散,要利用社会组织渗透性、延伸性强以及辐射面和服务面广的特点,将党建活动与社会组织业
务活动结合起来,与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党建、社建共同发展的局面。
创新活动方式。
组织生活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社会组织党组织可以结合教育实践、创先争优等活动,开展系列活动,使党组织生
活贴近工作实际,提高社会组织负责人、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组织树立品牌。
改变封闭的组织生活模式,组织基层党
组织书记、党员到现场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以开放性的方式拓展组织生活空间,活化组织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