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责任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责任研究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手段,高校应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的主导者,负起责任并发挥积极作用。首先,高校要积极地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宣传,主动联系经办银行,确保贷款“贷得出”;其次,高校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要做到对银行和学生双方负责,确保贷款“用得好”;最后,高校要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确保贷款“收

得回”。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高校;责任

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建立过程中,产生了高等教育的效率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公平问题。“如何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这一机制下人们关注的问题,而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机构,应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的主导者,确保每一个勤奋而又努力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的国家助学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以帮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一、积极主动,确保国家助学贷款“贷得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也在增加,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因此,能否顺利获得就学地国家助学贷款成为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考学子及其家庭选择高校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而学生一旦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则该比款项就直接被划拨到学生就读的高校,因此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不仅有助于保障生源,扩大招生规模,还有助于提高高校学费收缴率。

1高校要主动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平台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到位,把贷款条件、申请程序、还款办法等具体内容宣传到广大学生和家庭中去,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表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视和关怀而制定的一项政策,同时还要使学生懂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质是商业银行贷款、是有借有还的信用关系。

2主动联系经办银行,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渠道畅通

高校内的相关职能部门及具体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对于高校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渠道畅通,在一定意

义上保障了学校的学费收缴率,因此高校也是国家助学贷款的直接受益者。从表面上看,国家助学贷款并不符合经办银行所要求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经办银行的收益不大甚至为负,至少相对于其他贷款种类而言,国家助学贷款是单笔数额最小、潜在风险最大且短期收益不高的业务[1]。因此,高校应主动拟订对经办银行有一定吸引力的银校合作协议,提出高校基本账户与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挂钩等措施;并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努力做好学生与经办银行间的服务与协调工作。例如,可以建立银行与学校间的计算机局域网络,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样在方便学生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成本。

二、负起责任,确保国家助学贷款“用得好”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的是运用国家财政、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事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银行作为助学贷款制度的委托方,主要通过助学贷款利息及从政府那里获得贴息的方式来获得利润。国家助学贷款与住房贷款等其他商业性贷款种类相比,很显然是利润最小而潜在风险又最大的贷款业务,属于政策性信用贷款。为此,高校做为银行与学生之间的中介,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负起责任。

1高校在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应对经办银行负责

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对象为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期限可达10年(若考上研究生可展期)。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还很不完善,经办银行对申请贷款的学生的了解只能依赖学校和学生原籍所在地政府提供的材料。因此,高校应确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科学制定认定依据,规范、合理并公正地执行认定程序。同时,高校要加强对贷款发放的日常管理,建立贷款学生信息数据库,实现学校的学籍管理部门、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处的信息联网,及时告知经办银行关于贷款学生的学籍变动、学业完成状态和违纪行为记录等情况,以便经办银行及时变更贷款协议,从而从源头上降低经办银行回收贷款的风险。

2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贷中管理过程中应对贷款学生负责

获贷学生是国家助学贷款的直接受益者,助学贷款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助学贷款改变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命运,使他们继续着大学梦,延续着整个家庭的希望;使他们拥有在大学毕业后相应的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提升以及其他尚不可估量的乐观预期[3]。新的助学贷款机制实施以来,很多经办银行采取“一次授信、分期放款”的方式,要求在下一次放款前获贷学生必须向经办银行提交无不及格科目的上一学年“成绩单”及品学表现均在合格以上的“品学说明书”。一旦获贷学生出现有不及格科目或品行不好的情况,其已被授信的国家助学贷款将被收回,

而且在校期间不再有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机会,那么上述的所有“乐观预期”均将成为泡影。

为此,在高校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应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关注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要比普通学生投入更多精力。高校要在确保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的基础上,通过举办“传递校园关爱,锻炼自强之才”影院、“国家励志奖学金特别评审大会”、评比“自强之星”等活动,营造“诚信有为,励志成才”的氛围,为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榜样。高校要通过召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考前和考后更要多关注在学习和心理方面有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所有需要国家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贷足款、用好款”,并最终达到学生自身、家庭乃至社会的“乐观预期”。

三、严格管理,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收得回”

从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试点到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的新机制出台,国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009年6月23日中国教育报的一篇名

为《国家助学贷款十年风雨路》的文章提示:截止2008年年底,已有4361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过该项政策圆了大学梦,累计贷款金额3371亿元。

可见,国家助学贷款在被很多大学生认识和接受的同时,得到了政府、银行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尽管如此,相对于占全国大学生总数2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上述数据毕竟还是有限的。为确保此项利国利民政策持续健康发展下去,让助学贷款真正成为帮困助学体系中的重要载体,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贷前审核,确保国家助学贷款真正发挥其助学功效

严格审核贷款申请,不能只停留在书面材料上,要深入了解申请学生的经济和道德状况,使有限的贷款真正发放到迫切需要它的诚信学生手中。各高校要掌握申请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地申请助学贷款,有关贷多少、期限多长和还款计划等问题都要替他们通盘考虑。总之,学校要对学生提交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对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