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上市三水区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上市三水区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上市三水区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上市三水区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姓名:陆碧芳

学校名称:三水区西南街道中心小学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中心小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燕子专列》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1)□中学(2)学科:语文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百度搜索了解瑞士国家的地理情况、气候知识。(2)学生利用百度搜索认识燕子,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3)学生利用百度搜索了解关于保护鸟类的法律常识。

教学课题:6、燕子专列

教材分析:

《燕子专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篇课文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途经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发现这一险情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的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本文体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营造起来的温馨和谐的生活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之间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学习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语。

(3)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4)写一写自己对小姑娘贝蒂的心里话,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认识燕子遭遇的险境:恶劣气候导致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2)通过研读重点句子、课堂拓展训练让、演练法让学生感受人们关爱燕子的真挚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

(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教学难点:

感悟恶劣气候与环境和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

效果。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人类给予动物的爱,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人文的熏陶。

2、使用朗读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3、采用自主、合作、评价学习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资源准备: PPT课件,燕子模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识记“欧洲”、“瑞士”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课。

1、播放火车鸣汽笛的声音(由近及远),指名说说自己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sound/hrPIEJJdcPAIPIEuWxTY=.html

2、教师给予肯定:在欧洲瑞士这列漂亮的火车正准备出发。出示外形漂亮的列车动画图片,点击列车图像溶换成瑞士地图,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ditu/ruishi.htm

近镜头拉大显示瑞士国家,初步认识瑞士的概况。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general/worldmaps/Euroupe/Switze rland.htm

3、学生根据课前利用百度搜索获得的认识介绍瑞士国家。教师随机播放部分课件,如一些标志性的旅游观光图片等。

4、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满车厢的燕子),齐读课题、解题。学生根据课前搜集预习介绍燕子。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question/27736684.html

6、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的完美结局。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作者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

3、自由朗读第一段,完成练习。这是一列怎样的火车?装载着怎样的乘客?尝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课件出示练习题):

三、品读重点词句,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1、第一段在文章开头作者运用倒叙的写作方法告诉了我们整件事情的

结果,到底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默读第二段,思考:为什么会有“燕子专列’,画出说明事情起因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课件随机出示第二段的四个句子,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体验理解“骤降”。

3、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这意外的天气变化,导致,也就是说,燕子失去了食物,加上长途飞行,劳累艰辛,用课文的词语来形容,是经过,疲劳加上天气,这批成千上万只的燕子,濒临。你能把“濒临”换个词语来说吗?(用换词法理解词语“濒临”)

4、成千上万只燕子遇上了即将死亡的厄运,多让人焦急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的前三句话,读出燕子的焦急、绝望。

5、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瑞士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用“﹏﹏﹏”把这个决定画下来,读一读。

6、让学生说说自己觉得这个决定怎样?为什么?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读中感悟,了解人们对燕子无私的帮助。

1、作出了这个伟大的决定后,政府、居民们、小姑娘贝蒂是怎样做的?自由读第3、4自然段。

2、说说自己特别受感动的地方及其原因。(课件相机出示各个句子,重点理解词语“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

4、气候、环境这样恶劣,但人们却毫不犹豫地走出家门去救助这些可怜的小燕子,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听到消息后……冻僵的燕子”部

分,感受这动人的场景。(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纯音乐伴读)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programs/view/93pGoVwH_sA/

五、演练结合,融情入境,深切体会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1、人们去了什么地方寻找?课堂拓展,让学生展开想象说。

2、当地一位名叫贝蒂的小姑娘也参加了搜救活动,她去了哪里?是怎样找的?(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自由读第4段,上台表演,救起那些被冻僵的燕子(摆放一些燕子模型)。

六、回顾前文,学习第五自然段。

让我们也来给燕子送行吧。(播放火车鸣汽笛录音)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和小燕子挥手道别),播放群燕飞走的视频。

七、课堂总结,环保教育,升华主题。

载着燕子,载着人类友情的列车开走了,但人们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间!(板书“人类的友情”)

八、作业布置(课件出示)

必做题: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积少成多:把文中的四字词在摘抄本上写下来。

选做题:

1、通过各种途径继续了解有关鸟类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

2、利用互联网搜索收集人类救助动物的故事,和同学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作业反馈,积累优美词语,对学生进行保护鸟类方面的法制教育。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3、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4、写一写自己对小姑娘贝蒂的心里话,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作业反馈

1、新课导入

《燕子专列》向人们展示了用真情厚爱编织的动人故事,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播放纯音乐配音伴读)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programs/view/93pGoVwH_sA/

3、文中使用了很多四字词,学生翻开摘抄本,互相交流。(课件出示词语)

5、小结,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爱鸟护鸟。

从“风雪不止、皑皑白雪、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长途飞行、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鸟类在生存中要面对无数的艰辛。从“漂亮舒适”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人类对它们的关爱。其实,人类对鸟类的爱护,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措施保护它们呢!

7、指名说说课前自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有关鸟类保护的法律法

规知识。

关于鸟类保护的一些法律法规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view/1418421.htm

二、自主合作,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出示生字学习课件)

1、鸟类要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可真不容易啊!让我们也加入到这场特殊的救助行动中,救救这些被冻僵的小燕子吧。课件出示带生字的燕子,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学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3、各组派同学上台挑选其中一个生字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并移动课件中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4、教师引导学生看课件,区分生字的结构。

5、小结,完成“生字练习题”,巩固记忆“我会写”的生字。

同学们,小燕子都在向我们拍翅道谢呢!让我们再送小燕子一程,把它们送回温暖的家,好吗?(出示练习题“拼一拼,把生字写在音节下面的鸟巢里。)

三、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1、在茫茫大雪中,还有一群小燕子迷失了方向,你能帮助他们认准方向吗?

2、用课件出示认识字及其拼音,各学生在电脑上做“生字练习题”:连线练习。

3、看课件再读生字,加强记忆。

学生齐读生字、认识字,跟小燕子道别。

四、创设情境,说话、写话训练。

1、谢谢同学们!老师代小燕子们向大家道谢!此时此刻,小燕子的心

中也藏着千言万语要对我们倾诉呢!

2、创设情境,进行想象思维。

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

在每只成功获救的小燕子心中,都有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让我们细细地回味吧!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配乐),指导学生看图想象小燕子被救的经过。

3、运用想象,表达体验(文本拓展,教师手持采访专用的话筒扮演记者,学生扮演获救的小燕子,合作表演。)

学生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地表达,使全体同学产生共鸣,加深体验。教师随机进行适当引导。

4、教师小结:小贝蒂就是这样,一个人救了我们十几个小伙伴,她不仅拯救了我们的生命,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情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5、学生自主说。

6、指名说,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话进行随机点拨,指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讲:可以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赏,可以表达对贝蒂是否在恶劣天气中被冻坏的关心,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请贝蒂介绍当时拯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学生可以围绕有关《燕子专列》的任何内容与贝蒂进行文本的对话。

7、动手写。(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9、请学生在班上读读自己写的内容。(用教师总控的电脑展示个别学

生的写话内容,师生共同点评)

10、教育学生学习贝蒂的优秀品质。

五、课堂总结:请学生说说本课的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

必做题:

1、修改自己写给贝蒂的话。

2、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选做题:

1、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

2、课后利用百度搜索继续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境较浓的文章,本课设计以“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更好地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指导精神,设立了“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朗读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口语表达和写话的能力,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鸟护鸟的意识。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步步推进的多种形式朗读、自主、合作、评价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落实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训练。本课的教学达到“以文本的具体语言为载体,使学生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的教学目标。

参考资料:

1、网络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学习环境设计

http://202.192.18.55/ect/web/Historyshow.asp?id=120

2、瑞士地图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ditu/ruishi.htm

3、瑞士概况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general/worldmaps/Euroupe/Switze rland.htm

4、瑞士美景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 ge&fr=&pv=&word=%C8%F0%CA%BF%B7%E7%BE%B0&istype=2&z=0&fm=rs9 #

4、燕子的简介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question/27736684.html

5、关于鸟类保护的法律法规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view/1418421.htm

6、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programs/view/93pGoVwH_sA/

《6燕子专列》(郝静静)【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6燕子专列》(郝静静)【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恶劣的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燕子专列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有一列特殊的火车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 象?(板书) 师:特殊的反义词是? 生:普通 师:说说这列火车它特殊在哪?(生回答,师随机贴图片) 师:所以人们把这列火车叫做燕子专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首先我们来 巩固一下本课中的词语。 出示词语:

专列欧洲瑞士舒适空调 启程特殊麻烦骤 降气温 疲劳政府温暖救 护友情 致谢成千上万饥寒交迫 (1)、指名读 (2)、男女生读 二、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 1、面对这一列特殊的火车和这批特殊的客人,我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问号,(课件出示):燕子在瑞士究竟遇到了什么特殊的情况,它才会坐上这列特殊的火车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语。 生汇报: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 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教师随机板书) (1)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2)说说“濒临死亡”是什么意思? (3)是怎样的麻烦让燕子们“濒临死亡”呢?我们可结合这些词语的意思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本课是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选用了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册《秦兵马俑》,是基于网络环境,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互联网中的相关资源辅助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的一课设计,体现了网络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本课教学按照“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要求进行设计,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课题: 《秦兵马俑》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性文章,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仅从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对秦兵马俑进行了生动地描写,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感受秦兵马俑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感受秦兵马俑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络环境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引导,组织交流、练习为辅,并充分而恰当地补充信息资源。教学时,结合课文的阅读,让学生感性形象地观看阅读搜索到的网上信息,充分感受,理解语言,认识写法,反复诵读,体悟情感,自主地、探究性地理解感悟课文,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有哪八大奇迹吗?生讲述师补充。 2、师介绍秦兵马俑的发现,揭题。 3、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了秦兵马俑后,他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师点击秦兵马俑视频搜索链接。 [百度视频搜索]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programs/view/jJJFKYkdG3I/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案例汇编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案例汇编教材分析:世界在飞速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过去人们难以想象的事,今天正一一变为现实,“国际互联网”就是其中一项发明。本文紧扣时代脉搏向我们介绍了这一“奇妙”的新事物。这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学案例1: 1. 出示句子: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 住整个地球的“大网” .. 起来的。 2. 齐读 3. 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4. 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5. 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6. 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7.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 读) 8. 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 国际互联

网); 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9. “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10 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 也有的是看不见的() ,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 、() 、() 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 传到() 。 11. 理解“地球村”,说说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12. 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 出示) 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 、() 看不见的() 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1) 情境体验,了解关系。学到现在我们也比较累了,来轻 松一下。 (2) 现在老师不是你的老师了,角色变一变,就当一回你们的奶奶吧,行不行? (3) 前几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纸,准备写回信。我儿子在一旁就嚷嚷开了:“妈,都什么年代了,干吗不上网,发电子邮件啊?”“年轻人什么都爱赶时髦,什么网不网的,写封信,老朋友照样能收到。孙子、孙女们,是奶奶有道理呢,还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网发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速度快)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写信了,打个电话,也只要几秒钟就能听到老朋友的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燕子专列》教案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表现了“爱护周围环境”的主题,是一篇人文情性较浓的文章。因此,我在设计时,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和“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的学段目标,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的使者就“唧唧喳喳”地叫着,翩翩然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燕 还记得在第一单元《燕子》一课中,怎样描述的燕子的?(一身乌黑的羽毛……) 2、质疑课题。 燕子是一种候鸟,它们能长途飞行,每年春来秋去,从不间断。可是有一年春天,人们却用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载着燕子,送它们到温暖的南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专列》。(补充课题) 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扫除字词障碍。 师:请大家按照下面的阅读要求,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出示阅读要求: 一、根据音节读准生字字音;二、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教师座间巡视,个别指导、答疑 2、等学生充分学习后,教师逐项检查,予以纠正落实 第一步,出示课后不带音节的生字,抽生认读,开火车巩固;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历史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第一课时主要是结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来确定活动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分五个课题:①探究姓氏的起源,②探究姓氏的变迁,③探究百家姓,④探究有趣的姓氏,⑤探究我的姓氏起源。主题确定之后,依据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分工,推选发言人。第二课时主要是根据前一节课同学们的准备情况,借助多媒体将同学们收集到的姓氏资料分五组进行系统展示。 二、教学课题 1、通过探究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自己姓氏的由来、少数民族姓氏的变化等,探寻中国姓氏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伦理观念。 3、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以及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这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旨在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 (一)教师教学法:问题引导、激发兴趣、适时点拨、及时总结、 (二)学生学法: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与质疑、评价与反思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导入,然后各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 (二)第一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探究姓氏的起源” 1、姓的由来(课件展示) ①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问题引导:有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你能举例吗? 【百度一下】https://www.doczj.com/doc/7110531093.html,/bjx/xswh/200904/17_4758.html ②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 问题引导: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现象?你能举出带女字旁的古姓吗?(课件展示) (参考答案: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嬴,等等) ③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各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明世系”“别婚姻”。 问题引导:那你能说说在现代姓有哪些作用吗?(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2、氏的由来(课件展示) 谈到姓,必然想到氏,现在姓氏连称,但早期姓氏是分开的,姓是族号,姓是表示一个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图片)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展示下列材料)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21教育网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

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活动二:"谣言"来了(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材料展示)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xx年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 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6 燕子专列

6燕子专列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1.搜集资料,对瑞士和燕子有所了解。 2.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燕子专列)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专列”是什么意思?什么人为燕子开专列?为什么用专列送燕子? 3释疑。(“专列”就是专门的列车。“燕子专列”就是专门为燕子而开的列车。) 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认读词语。 2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发现“洲、瑞、殊、骤、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 (2)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骤”和“涉”。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改进书写。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带着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瑞士的居民热心救护冻僵的燕子,瑞士政府用专列护送燕子回南方的事。) 2课文分几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列舒适、漂亮的空调列车正准备护送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写瑞士政府用专列送燕子的原因以及政府与人们的行动。 第三部分(5自然段):写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第二课时 一、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教师:瑞士政府为什么开设燕子专列,护送燕子回到温暖的地方呢?人们为了救助燕子采取了哪些措施?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主解疑,感悟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①这是一列什么样的列车? (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 ②“他们送的是一些……燕子”,句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解释说明)

《“大海捞针”的技巧---网上搜索》教学案例

《“大海捞针”的技巧---网上搜索》教学案例 作者:王刚沈阳市第六十中学 一、教案背景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由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教材《信息技术》。 二、教学课题 “大海捞针”的技巧---网上搜索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课标下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围绕因特网搜索引擎的使用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基本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和能力,为后续学习信息的加工和管理奠定基础。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因特网信息。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体验运用搜索策略有效获取信息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2、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3、教学难点:精选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有效检索网络信息。 四、学生分析 本校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家庭,相关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对因特网的使用更是比较薄弱。所以,按照“分层次、个性化、协作互助”的教学原则,我按学生基础特点把他们分成了8个小组,每组6—7人,并指定了各组组长,组员间在以往的课程学习中已建立了分工协作的意识,并有过竞赛合作的经验。 五、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知识点上采用螺旋式提高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大家都知道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在那里举行?辽宁。那你知道有关全运会的承办消息吗?现在网络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来查询这么信息。那么,我们如何从因特网上得到这些信息呢? 通过这些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程实施 1、基础内容学习 师:如果知道网站上这些信息的网址,可以直接登录来找到这些信息。但因特网中的信息非常庞大,使我们无法知道网信息的确定位置,怎么办? 生:回答用搜索引擎 师:请同学们学一学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分类?打开书24页,看书学习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分类? 学生读书后学生回答

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温度计

4.1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定义 2、掌握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3、了解其它的温度计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教学难点]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温度(今天气温是多少?今天和昨天气温一样吗?如何判别?) 探究实验1----同学们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结论: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你们通常凭借判断。二、新授 知识点1:温度的测量 探究(演示)实验2---把右图装置分 别放入冷水、温水和热水中, 你们有什么发现? 介绍:温度计的构造和分类. 结论:常见的温度计如右图甲 乙 丙。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规律制成的, 知识点2:温度的单位 自学课本76页,完成下列问题 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大气压下, 的温度是0摄氏度, 的温度是100℃.在0℃至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现在室外气温是20℃,读做 ,-10℃

读 或 . 讨论:看下表,能否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我国北极温度?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知识点3:温度计的使用, 自学:请同学们结合手中温度计自学课本77到78页上部分,思考并交流要注意什么问题。 汇报: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使用体温计前,必须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 。为什么? 寒暑表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实验室温度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他们要甩吗? 实验:测温水、热水的温度 器材:温度计,温水,热水. 步骤:①先估测水温②观察温度计量程,选用合适的温度计③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校正对温度的感觉 (1)测温水温度 (2)测热水温度(步骤同上)。 结论: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注意: 使用前: 观察温度计的 和 ; 使用时: ○ 1 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 ○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 ,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 3 读数时玻璃泡要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反馈练习: 1.如右图所示体温计,分度值为 ℃,示数是 ℃,读作: 。 2、如图2所示的是甲、乙二个温度计的一部分,甲温度计中的示数是_________℃,乙温度计中的示数是_________℃. 3. 某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先后测量37℃和39℃的病人体温,则其读数先后分别是( ) 38 37

燕子专列课文 《燕子专列》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使学生受到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找出人们为了寻找、保护燕子做了哪些事情,明确他们这样做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人们对燕子的爱,从中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感受燕子所面临的处境,围绕“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这些问题,认真研读,领悟课文表达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燕子遇到困难,人们用专列把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 故事发生在谁和谁之间? 燕子人类(板书) 二、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燕子到底遇到什么麻烦?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 气温聚降,风雪不休――冷 长途跋涉,非常疲惫――累 找不到食物――饿

指导朗读。 燕子又冷、又累、又饿,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谁说说“濒临死亡”是什么意思? 生:(略) 这是多么凄惨、多么悲凉啊!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分各种形式读,老师适时评价、指导朗读2自然段) 师生合作读2自然段,从而导出瑞士政府决定用火车将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为什么说瑞士政府做出这个决定了不起?人们为了寻找、保护燕子做了哪些事情?政府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 分组讨论。 政府得花费大量的人物、物力、财力,克服许多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才能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他们真了不起。人类要保护好燕子、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 三、感悟第3自然段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三年级邱玉婷 燕子专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 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课文的生字、词语。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人们奉献爱心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并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我们之前的课中,我们已经了解燕子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我们来看大屏幕,读读这段文字。 二、㈠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识记字形,指导辨析容易混淆的字。 ⑴出示生字,认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⑶辨析形近字,组词。 洲—州瑞—端殊—珠跋—拔步—涉厢—箱 (4)辨析多音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小组内读课文和生字,互读互听。并交流识字方法。(请小组读、带读) ②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句子,学生认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放声朗读,要求把音读准。) 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 ③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2、检查:再读课文 ①抽4 名学生每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②4 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③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 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 ④纠正读音后再次朗读。 四、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 、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这是什么?什么是专列?这辆列车是给谁坐的? (1)、学生读文思考: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2 、第2自然段:⑷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⑸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生自由读屏幕上一段话——“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这些小燕子濒临死亡,可见当时小燕子的处境非常—— 生:(齐)危险。 师:非常地危险。小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让我们到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再去体会。请同学们再自个儿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燕子处境的危险?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2.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 ⑴体会气候的恶劣。 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居民寻找燕子的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指名读。 ③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气候的恶劣。 3 、第3自然段:谁在乎小燕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僵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天气非常冷,比中国南方的冬天冷多了,这么冷的天,我们最想做什么? (顶着、踏着、冒着——说明寻找燕子的辛苦) 师:为了拯救燕子,居民们焦急得四处寻找燕子。这是一种对燕子的怎样的在乎啊?我们连起来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 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专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生:在乎!)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燕子专列同步练习(含答案)

燕子专列(含答案) 生字锤炼。 zhuān liaōu zhōu ruì shì shū shì kōnɡ tiáo lia chē qǐ ch?nɡ zhàn tái ta shū chánɡ tú má fán zh?ujiànɡ qì wēn fēnɡ xuě pí láo wēn nuǎn zhanɡ fǔ fēn fēn jiù hù kāi d?nɡ yǒu qínɡzhìxia ch?nɡ qiān shànɡ wàn jī hán jiāo p?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饥寒()()()千()万()()飞舞 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特别—()疲劳—()温暖—()舒适—()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纷纷顶着冒着踏着四处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走出家门,()料峭的春

寒,()的大雪,()冻得坚硬的山路,()寻找冻僵的燕子。 快乐阅读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这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这段话写人们走出家门,寻找燕子时用的三个动词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2、“她一点也不在乎”,你认为她不在乎的是______________,在乎的是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两段话,你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请写下来。 我想对________说,我要说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燕子专列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燕子专列教案和板书设计优 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专列教案和板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3?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二、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3?交流。(1)课文主要讲了一什么事?(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3)交流自己的体

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①政府的呼吁;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四、指导朗读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 (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1)自己练习讲一讲。(2)指名说一说。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五、抄写生字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2?指导书写。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生词: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骤然跋涉政府踏雪救护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专列》原文及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专列》原文及知识点 事情是这样的: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了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字:寒、硬、僵、皑、驶、唧、喳 词:欧洲、漂亮、特殊、候鸟、麻烦、跋涉、温暖、呼吁 重点句子: 1.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2.事情是这样的: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3.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4.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了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5.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主要内容:

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一课时) 热带的气候类型 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 2012、3、8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课件1 【预习检测】1、热带气候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2、有“地球之肺”之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 3、将下列景观名称与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景观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景观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气候 情境导入课件2 (插入音乐)播放一段热带景观录像,让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之后根据这些景观推测该地的气候。教师小结;广阔的地球,气候千差万别,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热带地区的气候差异。 【学习目标】课件4展示 1、知识目标:(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气候特征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创设问 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总结讲述学习内容。

3、情感目标: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各种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难点】气候要素的分析及气候类型的辨别 【课内探究】 课件5展示观察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的景观图 活动一:观察这四幅图片说一说这些图分别代表着什么景观?差异?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学生分组讨论,由比 哪个组的同学最善于思考。) 学生回答: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 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季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肉食动物. 热带沙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善于利用表格法比较差异。 讲练结合,师生 互动、教 师主导学

信息检索方法与程序 案例

第三节信息检索方法与程序 整个检索过程通常有以下6个步骤:研究课题分析——检索系统确定——检索方法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文献信息查找——原始信息获取。 【案例】检索“城际高速磁浮列车的紧急制动控制及其应用研究”的资料 【课题英文题名】study on emergency braking control in high-speed intercity maglev train and its application 【题解】 1.分析课题: 本课题的学科分类主要属于交通动输中的列车制动装置(U260.35)方面,涉及的知识学科门类比较专指,可以采用“分类号”结合其他限定性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检索。 该课题属自然科学领域一般层次的应用型研究,通常情况下需要首先检索时间跨度为5年左右的文献,再视具体情况回溯5~10年。信息类型涉及中外文专利、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等。 2. 检索工具的选择: 根据检索课题的学科范围和研究的方向性质,确定需要查找的检索工具如下: 1)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万方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群 3)万方中国科学技术成果数据库 4)万方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 5)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6)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 8)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9)NSTL 中文库:中文期刊中文会议论文中文学位论文 西文库:西文期刊外文会议论文外文学位论文国外科技报告 10)EBSCO Host 11)AIP/APS(美国物理所/物理协会)数据库 12)CSA(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11

13)Engineering Village 2(EI) 14)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 15)欧洲专利局 16)美国专利商标局 3.确定检索途径 本课题最好选用主题(关键词)途径,必要时可结合分类途径,检索方法选用交替法,即时间法与引文法交替进行。 4.确定检索词 首选检索词:本课题可以选用的关键词有:城际铁路(intercity railroad);高速列车(high-speed train);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way);磁浮(maglev、magnetic levitation);紧急制动(emergency braking);制动控制(braking control);涡流制动(Eddy-current brake)。 备选检索词:快速列车(express trains);有限元(Finite Element Analysis);距离限值(stance limit);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刹车(brake);制动力学(braking dynamics)。 5.拟定检索式(仅列举部分) 1)(城际铁路 OR 高速铁路 OR 磁浮)AND (制动力学 OR 紧急制动 OR涡流制动 OR U260.35) 2)(intercity railroad OR high-speed railway OR maglev*)AND (brak* dynamics OR emergency brak* OR Eddy-current brak* OR U260.35) 6.检索实施: 根据不同检索系统的语法规则,对上述检索式作适当的调整,并选择合适的检索字段进行检索,本示例对上述15个数据库分别进行了检索,并利用网络搜索引擎(baidu)进行了补充查找;时间跨度均为15年。共检索出相关文献50余篇,现按文献类型部分列举如下: 1)期刊论文 (1)骆廷勇,郭其一.基于涡流制动技术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安全制动控制研究. 铁道机车 车辆,2006 (2)应之丁.涡流制动技术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4 (3)В.Н.Смелов, 张兆平.高速列车新型制动系统.国外内燃机车,2006 (4)郭其一,胡景泰,路向阳等.高速列车线性涡流制动的特性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6 (5)高尾.高速铁路制动系统控制技术. 国外铁道车辆,1997 (6)袁有车,周光德,姜靖国.准高速列车电空制动控制系统. 铁道车辆,1992 (7)王卓,王艳辉,贾利民等.基于ANFIS的高速列车制动控制仿真研究. 铁道学报,2005 (8)苗勇,王新.高速列车(300km/h)电空制动控制单元的研究. 铁道机车车辆,2000 (9)The preparation of brake linings for a high speed railway car. By Wang, H-Q; Wang, C-G; Zhuang, G-S; Sun, Y; Li, L; Yao, Y-Q Source: New Carbon Materials (China). Vol. 17, no. 2, pp. 29-34. June 2002 (10)Analysis of eddy-current brakes for high speed railway. By Wang, P.J. (Natl Tsing Hua Univ); Chiueh, S.J. Source: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 34, n 4 pt 1, Jul, 1998, p 1237-1239 2)学术会议论文 (1)胡波,姜靖国,吴萌岭.高速列车与动车制动系统电空转换装置的研究. 中国铁道学会车 辆委员会制动分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1999

燕子专列教案设计

燕子专列教案设计 Design of teaching plan for swallow train

燕子专列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渗透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学生交流。 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大家看,我把谁带来了?(播 放燕子视频) 你对燕子有哪些了解呢? 2、同学们对燕子的了解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 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读准 了吗? (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课文你 知道了什么?读后交流。 三、深入理解课文 1、刚才同学们说到,成群上万只燕子在瑞士遇到了麻烦。燕子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 ⑴ (出示相关文字)大家自己读读这段话 ⑵ 你体会到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 ⑶ 是啊,明明已经是春天了,可是谁会想到气温骤降呢?大家听,(播放风声)北风呼啸,风雪不止,可怜的小燕子啊,又冷又饿又累。它们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大家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再来读这段话。 ⑷ 指名读。 2、当瑞士的.人们知道这一情况后,是怎样帮助燕子的呢?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地方。

3、读后交流,相机出示有关文字: 居民的表现: ⑴ 读读这句话,为什么这里会让你感动? ⑵ 这句话中的料峭这个词,我们以前没遇到过。大家再联系这句话看看,你知道这里料峭的春寒,是怎样的春寒呢? ⑶ 大家想想,如果是平时我们遇到这么寒冷的天气,你最想做什么? 你从这里体会到瑞士的居民们怎样? ⑷ 自己再体会着读读这句话。 ⑸ 大家看,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大家想象一下:这中间会有哪些人呢? ⑹ 这么多人此时的心情都是怎样的呢? 大家看,这么多人,都这么急切地同时走出了家门,这就是纷纷。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这个词(板书:纷纷) ⑺ 齐读。 贝蒂的表现: ⑴ (出示有关文字)指名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