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临床影像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普通X线照片、CT 、MRI 、ECT 、B超、介入放射学
2、荧光效应、感光效应、X线成像、透视、X线摄影、放射治疗、X线管电压、
物体厚度、物体密度
3、病变位置和分布、病变数目和形状、病变边缘(是否清楚)、病变密度、邻近
组织器官改变、器官功能改变
4、厚度、密度
5、人工、对比剂(造影剂)、造影(增强)
6、灰阶图像
7、CR、DF、DDR
8、0 、1000 、--1000
9、低信号、高信号、长T2
二、名词解释
1、人工对比:人为引入一种物质到人体器官或间隙使其产生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对
比称人工对比
2、自然对比:人体不同器官、组织天然存在的密度差,称自然对比
3、CT:Computed Tomography 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选定部位逐层扫描,通过测
定透过X线剂量,经数字化处理得出该扫描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
数,然后重建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4、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利用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重建图像的
成像技术。
5、PACS: P 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即图像存储与传输系
统
6、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将特定的诊疗器械
导入病变的相关部位,进行非手术的治疗或取得病源学、病理学等诊断材料;
具有创伤性小、疗效高、诊疗相结合等优点。
7、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
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8、DDR:即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利用平板探测器将X线信号转换成电信
号,再行数字化,进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9、CT值:根据人体组织对X线不同的吸收系数,换算成数值,反应不同吸收系
数组织的密度。
10、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
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11、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
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12、MRA: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
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
13、T1WI:即T1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1特征参数的成像,
反映组织间T1的差别,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14、T2WI:即T2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2特征参数的成像,
反映组织间T2的差别,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
三、选择题:
1B、2C、3AB,4AB,5ABCD,6BC,7ABD,8ABD,9A,10ABCD,11A.
四、是非题
1√2×3√4√5×6×7×8√9×10√
第二章呼吸系统
一、填空题
1、窗宽(W)300~500 HU 窗位(L)0~50 HU。
肺W1000~2000 HU,L -500 ~-800 HU
2、水平裂,侧位显示斜裂及水平裂。
3、肺门主要结构为肺血管,左肺门比右肺门高1-2cm。
4、右肺门主要结构包括上肺静脉干,上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干,下肺动脉干后回归支。
左肺门主要结构包括左肺动脉弓,左下肺动脉。
5、肺纹理的特点:从肺门发出,越分越细到肺野外带几乎不能辨认,下肺纹理较上肺理多、粗,右肺较左肺纹理多、粗。
6、小儿未退化之胸腺可致纵隔增宽向一侧或两侧形成三角形或圆形致密影。
7、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右头臂静脉和左头臂静脉。
8、正常纵隔主动脉弓层面两个血管断面上腔静脉,主动脉弓。
9、主肺动脉窗层面,三个血管层断面包括上腔静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
10、肺窗主要观察肺野,气道和肺血管、叶间裂等。
11、从主支气管侧面发出呈水平行走1-2mm分为前段支气管和后段支气管。
该层面上显示左侧左主支气管和左上叶尖后段支气管。
12、无(少)血管带,或无(少)血管区,在HRCT上可清晰显示呈线状影。
13、右中叶支气管层面上,右中叶在斜裂的前方,下叶在斜裂的后方。
14、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出现肺气肿,支气管完全阻塞出现肺不张。
15、肺不张的共同X线及CT表现为:不张肺叶的密度增高,体积缩小。
16、肺容积缩小的X线及CT表现为:叶间裂向中心性移位,纵隔向患侧移位,
肺门向患部称位,邻近肺叶代偿性肺气肿,膈肌升高。
17、包括肺实变,空洞与空腔,结节与肿块,钙化,网状,细线状及务索状影。
18、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空洞。
19、右心缘不清的原因有:右中叶肺不张,右中叶肺炎。
20、肺间质病变常为弥漫性病变,常见的肺部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
特发性肺纤维化,尘肺,间质性肺水肿等。
21、一般直径小于1 cm,大于1.5 cm为淋巴结肿大, 1~1.5 cm可疑淋巴结肿大。
22、密度均匀增高,上缘在第四肋前端以下,呈弧形凹面,其凹面外高内低,膈面不清,肋膈角消失。
CT上表现为沿后胸壁形成新月形液体密度影。
23、肺炎、广泛胸膜增厚、肺不张、大量胸腔流液和大范围的肺纤维化。
24、纵隔向患侧移位可见于:肺不张、广泛胸膜增厚、大范围的肺纤维化等。
向健侧移位可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一侧肺气肿等。
25、为大叶性肺炎,为小叶性肺炎。
沿肺间质分布的为间质性肺炎。
26、急性肺脓肿,病变边缘模糊,空洞内壁光滑或不规则,内有液平。
慢性肺脓肿,病变边缘清楚。
27、原发性肺结核典型的三个征象是: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28、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29、多见于成人、多发生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常为多发病灶、多种多样的病变。
30、继发性肺结核包括: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31、支气管扩张形成因素包括支气管壁破坏,支气管内压增高,肺纤维化等。
32、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表现为大片致密影,内有支气管气像,常以叶间裂为界。
33、直径小于 3 cm,边缘较光滑,密度不均匀,内有小点状钙化,周围有卫星灶。
34、按照肺癌的发生部位可分为:中心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和弥漫型肺癌。
35、中心型肺癌阻塞性改变包括肺气肿,肺炎,肺不张等,
36、中心型肺癌肿块位于段支气管开口以上,周围型肺癌肿块位于段支气管开口以下。
37、肺癌转移包括: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胸廓骨骼转移,胸膜转移、心包和远处转移等。
38、肿块直径大于3 cm,密度均匀,呈分叶状,边缘有毛刺,可有胸膜凹陷征。
39、两肺多发的大小不等的结节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40、常见的纵隔肿瘤有:胸内甲状腺肿、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畸胎瘤。
41、纵隔畸胎瘤特征性的改变是:在CT上肿块内有脂肪密度影和牙齿影。
42、后纵隔肿瘤常位于脊柱旁,多为神经源性肿瘤。
二、选择题(正确答案可能是一项或多项)
1B、2A、3A、4D、5C、6BC、7A、8B、9C、10B、11D、12B、13C、14C、15B、16B、17B、18C、19A、20D、21A、22D、23A、24C、25B、26ABCD、27ABC、28ABCD、29ABD、30AD、31AB、32ABCD、33ABCD、34ABCD、35ABCD
三、B型选择题(将对应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 F )心缘不清( E )纤维化病变( I ) 结核球( G )纵隔健侧移位( C )肺间质病变( H )纵隔无移位( D )空洞( A )空腔
( J ) 纵隔患侧移位( B )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I )继发性肺结核( K ) 周围型肺癌
四、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
1、(×)
2、( √)
3、(√)
4、( ×)
5、(×)
6、(×)
7、(×)
8、(√)
9、(√)10、(×)11、(√)12、( √) 13、( ×) 14、( ×) 15、( ×) 16、(√)17、(√)18、(×)19、(√)20、(√)21、(√)22、(×)
23、( √) 24、( √) 25、( ×) 26、(√)27、(√)28、(√)29、(√)
30、(√)31、( √) 32、( ×) 33、( √) 34、( √) 35、( √) 36、(×)
37、(×)38、(√)39.、(√) 40、( ×) 41、(×)
第三章骨关节系统
一、填空题
1.四肢骨、关节摄片时应注意常规照正侧位、应包括周围的软组织、要包括邻近的
一个关节和必要时加照对侧。
2.骨、关节系统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X线、CT 和MRI。
3.观察正常关节图像时应注意关节组成骨、关节面、关节间隙和周围软组织等要点。
4.骨、关节退行性变的主要X线是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和关节间隙狭窄。
5.正常脊柱正侧位相可观察到椎体、椎间隙、横突、棘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
椎板、椎弓根、椎间孔和周围软组织等解剖结构。
6.关节基本病变包括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强直、关节脱位、关节退行性变等。
7.引起化脓性骨髓炎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
8.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主要X线表现是骨质破坏、骨膜增生和软组织肿胀等,而慢性化
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有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和死腔和死骨等。
9.骨关节结核的基本病变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和局部软组织肿胀。
10.小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破坏区和破坏区常横跨骺线。
11.滑膜型关节结核的主要X线表现包括关节面非承重骨骨质破坏、关节组成骨骨质疏松、
关节间隙狭窄和关节囊肿胀等。
12.脊柱结核的主要X线表现有相邻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旁脓肿和脊柱
后突畸形等。
其中颈、胸、腰椎旁脓肿分别称为咽后壁脓肿、梭形脓肿和腰大肌脓肿。
13.影像学诊断骨肿瘤应注意病变的部位数目、骨质改变、骨膜增生和周围软组织变化。
14.骨肉瘤好发年龄为11-20岁和四肢长骨中的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X线表现可分为
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
15.骨巨细胞瘤好发于20-40 岁,主要X线表现为膨胀性多房性骨质破坏
和骨破坏区与正常骨分界清楚,需要与骨囊肿鉴别。
16.骨转移瘤常来源于癌、肉瘤和其他恶性病变等原发肿瘤;X线主要表现为多发骨质破
坏、局部软组织肿块,一般无骨膜增生等。
二、是非题1√、2√、3×、4×、5√、6√、7√、8×、9√、10×
三、选择题(单或多选,每题0.5分)
1B、2AD、3B、4A、5 BC、6C、7ABCD、8B、9C、10A、11BD、12C、13C、14A、15B、16A、17A、18C、19A、20A、21B、22C、23A、24BCD、25ABC、26B、
四、名词解释(包括定义及X线表现)
骨龄、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质坏死、骨膜反应、关节破坏。
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每一个骨骺的骺软骨内二次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完全消失时的年龄。
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
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骨小梁
变细、减少,骨皮质变薄。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
骨质增生硬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
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
X线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排列的线状、层状或花边状致密影。
关节破坏――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
X线表现为当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仅见关节间隙变窄,在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则出现
相应区的骨破坏和缺损。
五、论述题(每题5分,共15分)
1.列表说明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鉴别诊断。
2.试述骨折的分类。
答:骨折根据病因分为创伤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根据骨折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根据骨折解剖部位分为骨干骨折、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软骨损伤和骨骺损伤。
根据骨折的形态分为横行、纵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或压缩性骨折。
根据骨折时间分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
3.试述骨折愈合过程的主要病理改变及X线表现。
答:1)肉芽组织修复期:X线无法显示,仅见局部和周围软组织肿胀、模糊。
2)原发骨痂连接期:X线可见骨折线模糊,周围有骨膜反应和不规则斑片状新生骨痂。
3)骨性愈合期:X线上骨折线消失。
4)骨痂塑性期:
4.试述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的X线表现。
答:早期,髋关节间隙增宽、股骨头骨骺变小,密度增高,股骨头内皮质下新月状透光影和内部裂隙样透亮线,中晚期,股骨头碎裂、边缘增生和基底部病理骨折并颈部外上移位,髋臼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内侧间隙增宽和shenton线不连续。
第四章循环系统
一、填空题:
1、X线检查
2、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
3、2m
4、左向右分流、右向左分流、无分流
5、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
二、名词解释:
1、肺充血: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动脉血流量增多,X线表现为肺门影增大,肺纹增多、增粗,结构清楚,透视下见肺门舞蹈征。
2、肺淤血:由各种原因导致肺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郁滞于肺内,X线表现为肺门影增大,纹理增多、增粗,结构模糊,出现反射性血管痉挛时,上肺野纹理增粗,下肺野纹理变细。
3、肺缺血:即肺循环血流量减少,由于右心排血受阻所致,X线表现为肺门血管变细、小,肺纹理稀少,肺野透亮度增高。
4、肺静脉高压:由各种原因导致肺静脉血回流受阻,肺静脉压力增高,因此具有肺淤血的X线表现,另外,在肺淤血的基础上还将出现间质性肺水肿和(或)肺泡肺水肿的表现。
5、间质性肺水肿:肺淤血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除肺淤血的表现外尚有肺野密度增高,出现网状肺纹,出现克氏A、B、C线。
6、肺泡性肺水肿:由急性左心衰引起,漏出液储集于肺泡内,可与间质性肺水肿并存,X线表现:一侧或两侧肺内多片或融合成大片的渗出性病变,常以肺门为中心,分布于肺野中、内带,若是双侧,常对称呈蝶翼状分布。
7、肺动脉高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X线表现: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门动脉血管扩张(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5mm),而肺野中、外带血管变细;透视下见肺门舞蹈征;右心室增大。
三、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论述题:
1、X线表现:
①、正位肺动脉段突出、心脏呈梨形(二尖瓣型心脏);
②、左房增大:心右缘见双心房影,心左缘见四弧征,主支气管夹角增大,左心房食管压迹加深,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变平。
③、肺淤血及肺水肿(间质性或肺泡性);
④、右室大表现:心脏横径增大,心尖上移、圆隆,心前间隙变小、消失。
⑤、左心室不大或缩小;
⑥、正位主动脉弓变小。
2、X线表现:
①、正位肺动脉段突出、心脏呈梨形(二尖瓣型心脏);
②、左房增大:心右缘见双心房影,心左缘见四弧征,主支气管夹角增大,左心房食管压迹加深,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变平。
③、右室大表现:心脏横径增大,心尖上移、圆隆,心前间隙变小、消失;
④、左室大表现:心脏横径增大,心尖向左、向下移位,左前斜位片:心脏左心室段向后
膨出,与脊柱重叠。
3、病理:心包增厚、粘连、钙化、缩窄,使心脏活动受限。
X线表现:心脏不大或轻度增大,心脏形态怪异,心缘僵直,房室界限消失,上腔静脉增宽,心包钙化,心缘搏动减弱或消失。
由于静脉压升高,使上腔静脉扩张;左房压力增高时,可出现肺淤血。
可伴有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粘连。
CT:平扫示心包钙化、增厚;增强示左右心室内径缩小,室间隔僵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
上、下腔静脉、肝静脉扩张。
USG:心包钙化、心包增厚、心脏搏动受限
4、分别在正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上观察。
正位:心右缘见双心房影,心左缘见四弧征,主支气管夹角增大。
右前斜位:左心房食管压迹加深,食管向后推移。
左前斜位:左心房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变平。
5、心影增大,少中量积液时心脏呈烧瓶形,大量积液呈球形,心脏边缘紧张度高,心脏房室界限不清或消失,心脏搏动弱或消失,主动脉搏动正常,上腔静脉增宽,一般情况下无肺
淤血。
第五章消化系统
一、填空题
1、食管胸段三个生理性压迹从上至下分别是: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
2、胃体部粘膜皱襞,胃小弯侧呈纵行,胃大弯侧横行,致使该侧胃壁呈锯齿状。
3、胃肠钡餐检查,食管癌可能出现的X线表现有:充盈缺损、龛影、管腔狭窄并管壁僵直、粘膜皱襞中断破坏。
4、胃溃疡最常见的X线表现是龛影。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常见的X线表现是球部变形。
5、胃肠道穿孔应选择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腹部立位平片,表现为膈下游离气体。
二、名词解释
1、双对比造影:指用高密度的钡剂和低密度的气体两种造影剂共同在胃肠囊腔内形成影像的技术。
2、龛影(niche):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疡,达到一定深度,造影时被钡剂充填,当X线呈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一相对高密度区或突向腔外的高密度团。
为溃疡性病变的造影表现。
3、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指充钡胃肠道轮廓的局部向腔内突入而未被钡剂充盈的影像。
4、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指肠道通畅障碍,可伴或不伴血循环障碍,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三类。
三、是非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错)
6、(错)
四、单项选择题
1、( E )
2、( D )
3、( B )
4、( D )
5、(A )
6、(C)
7、( C )
8、( D )
9、(A )10、( C )11、( E )12、( D )13、(B)14、( E )15、( C )16、( C )17、(B )
18、(D )19、(A)20、(A)21、(A)22、(C)23、(A)24、(C)25、(A)
五、多项选择题
1、(AB)
2、(ABC)
3、(BCD)
4、(ACD)
5、(ABCD)
6、(BD)
7、(BCD)
8、(BC)
六、问答题
1、良、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
答:A、龛影形状:良性正面观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恶性边缘不规则,呈星芒状;
B、龛影位置:良性突出于胃轮廓外;恶性位于胃轮廓内;
C、龛影周围与口部:良性黏膜水肿表现如黏膜线、项圈征、狭颈征等,黏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影口部;恶性见指压迹样充盈缺损,有不规则环提,黏膜皱襞中断、破坏;
D、附近胃壁:良性柔软有蠕动波;恶性僵硬、峭直、蠕动消失。
2、进展期胃癌的X线表现?
答:(1)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
(2)管腔狭窄:恶性狭窄表现。
(3)粘膜皱襞中断、破坏。
(4)管壁僵直,蠕动消失。
(5)龛影:A形态:正位:不规则;切线位:半月形且位于腔内;B:龛影周围:环形充盈缺损——环堤;指压迹征。
X线分型:①增生型:以大块充盈缺损为主,管腔偏心狭窄;②浸润型:管腔对称性狭窄(环形狭窄);③溃疡型:明显腔内不规则形或半月形龛影。
3、溃疡型、增殖型肠结核的X线表现?
答:(1)溃疡型肠结核X线表现:病变区肠管痉挛、激惹,蠕动加速,出现“跳跃”征,黏膜皱襞紊乱、破坏,肠管边缘不规则,有多发小龛影。
(2)增殖型肠结核的X线表现:盲肠和升结肠肠腔狭窄、缩短和僵硬,有小息肉状充盈缺损,黏膜皱襞紊乱,回盲瓣常增生肥厚,回盲部上提短缩。
肠道蠕动减弱,排空延迟。
第六章肝胆泌尿系统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
2、(A )
3、(D )
4、(C )
5、(A )
6、(D )
7、(B )
8、(A )
9、(B )
10、(B )11、(B )12、(D )13、(B )14、(D)15、(C )16、(B )17、( D )
二、不定项选择题:(答案可以是一项或多项)
1、(A)
2、(A)
3、(AB)
4、(CD)
5、(ABCD)
6、(ABCD)
7、(ACD)9、(ABCD)
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
三、是非题:(正确标√,错误标×)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四、填空题
1、CT平扫肝实质密度普遍减低,肝内血管密度相对增高显影,应诊断为脂肪肝。
2、一病人IVP显示右肾集合系统受压变形,可能的诊断有肾脏肿瘤,肾脏囊肿。
3、根据造影形态可将肾盂分为常见型,分枝型,壶腹型。
4、泌尿系结石中阳性结石占90%。
胆结石中阳性结石占10~20%。
5、尿路梗阻表现为梗阻以上尿路积水,肾功能损害。
6、鹿角形结石常位于肾脏,年轮状结石常位于膀胱。
7、全肾钙化、肾功能丧失称肾自截;膀胱明显缩小、轮廓不光滑称挛缩膀胱。
8、IVP示右肾不显影,可能的原因有结石,炎症,肿瘤外压等。
9、胆总管下端梗阻可能的原因有结石,炎症,肿瘤,外压等。
10、肾脏囊肿包括单纯性囊肿,多囊肾,肾衰透析后囊肿,髓质海绵肾等。
五、名词解释
1、MRCP: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是通过增加TE回波时间,获得T2WI,胆胰管内由于富含静止或流动缓慢的自由水,而表现为极高信号,背景结构则为极低信号,经图像后处理技术,极高信号的胆管树和胰管清晰显示,获得与X线胆胰管造影相同效果的MR图像。
适应症:胆道梗阻。
2、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
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3、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六、论述题(10)
1、试述肾、输尿管、膀胱结核的X线表现
答:(1)、肾结核:a、肾区钙化:多发斑点状或团块状密度不均匀高密度影,全肾钙化+肾脏无功能为肾自截;b、脓袋:肾实质脓肿腔与集合系统相通时,尿路造影显示肾脏外侧不规则形腔隙与肾盏相连;c、集合系统破坏,肾盂、肾盏轮廓不光滑,肾小盏正常结构消失;
d、集合系统狭窄;
e、肾积脓:排泄性造影常不显影,逆行造影显示肾盏与肾盂共同形成一大而不规则的囊腔;
f、肾功能损害:排泄性造影集合系统显影延迟、浅淡或不显影。
(2)、输尿管结核:表现为管腔边缘不整、僵直或形成不规则的串珠状表现。
(3)、膀胱结核:偶可见膀胱壁不规则线状钙化;尿路造影见膀胱壁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膀胱缩小——挛缩膀胱;挛缩膀胱可致输尿管口狭窄或开放引起返流造成输尿管、肾积水。
2、试述原发型肝癌、肝脏海绵状血瘤的CT鉴别诊断
答:CT平扫原发型肝癌、肝脏海绵状血瘤不易鉴别;动态CT是两者鉴别的主要手段,由于肝癌90%以上是肝动脉供血,正常肝实质80%由门静脉供血,所以动脉期肿瘤很快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强化明显,而肿瘤呈相对低密度改变,边界较为清楚,反映了造影剂呈“快进快出”的特点;肝癌还易出现肝内转移,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受侵和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前腹壁直接侵犯和远处转移等;肝海绵状血管瘤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斑点、棉团状染色,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密度,门静脉期逐渐向中央扩散,延迟期可使整个肿瘤增强,持续时间较长,整个增强过程表现为“早出晚归”的特征。
3、试述肝脓肿与肝囊肿的CT鉴别诊断
答:平扫时肝脓肿表现为肝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密度均匀或不均匀,CT值高于水或低于正常肝实质,部分可见气泡或液平面,可见环绕脓腔的脓肿壁,急性期可见环状低密度水肿带,增强扫描脓肿壁呈环形强化,脓腔无强化,周围水肿带可发生延迟强化低密度脓腔和环形强化的脓肿壁及水肿带构成“环征”,“环征”和脓肿内小气泡为肝脓肿的特征性表现;肝囊肿表现为边缘光滑,分界清楚,呈水样密度的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无强化,边界更加清楚,壁薄一般不显示。
两者增强扫描后鉴别不难。
4、试述胆系结石的影像学表现
答:X线只能显示阳性结石,胆系结石中阳性结石只占10~20%,平片意义不大;胆系造影: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多边形充盈缺损,胆管梗阻、梗阻以上胆管扩张;CT表现:显示胆囊或胆管内阳性结石,胆管梗阻表现:胆总管扩张大于10mm,肝内胆管显示(正常时不显示);MRI:T1WI:低、高或混杂信号;T2WI:均为低信号;MRCP:胆系低信号充盈缺损,胆管梗阻表现。
5、试述肝脏分区(8区法)
答:斜裂(胆囊窝)将肝分为左右两叶;纵裂即肝圆韧带裂隙,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外侧段;左叶外侧段间裂,将左叶外侧段分为上下两段,在裂的上部有肝左静脉通过;右叶间裂(在肝表明难确定,内右肝右静脉)把右叶分为前段和后段;背裂(内含左中右肝静脉的根部)的后方为尾状叶;斜裂把尾状叶分成内侧段、外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