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 社会认知
格式:ppt
大小:115.00 KB
文档页数:44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44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
印象整饰的正面性 成功的印象整饰可以用来调节与润滑人际关 系,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顺利地进 行下去。 印象整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结果。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行为和语言也 在变得越来越文雅而有修饰,人们的欲望和 要求开始摆脱赤裸裸的表达方式,变得含蓄 和曲折。
脸面的社会文化功能
社会规范制功能。 印象整饰功能 社会交换功能
四、 认知的偏差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 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S.E.阿希是最早进行有关首因效应对认知影响 的社会心理学家 印象形成是所有人格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这些人格要素中有一种是左右印象形成的 主要因素
人的体态表现 体态指的是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 状态,又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 人的行为方式 了解一个人如何行动、怎样行动和有什 么行动、表现怎么样,对于正确地认识 和评价此人,形成关于此人的一个准确 的知觉印象,都会是十分有益的。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又称对人的知觉或人际知觉,是 社会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 社会认知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关于他人和 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 性的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 和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行为作出有 根据的归因。
第四章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基本概念 社会认知的内涵 社会认知就是指人们解释、分析、记忆及 使用社会环境信息的方式。 是我们对他人、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的感知与认识。 是研究人们从社会环境获取信息,并如何 形成推理的过程。
就认知对象而言,社会认知指的是对人及其 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 在的认知。 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 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 其中的某一过程。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也一样将 “面子”、“命运”和“恩惠”并称 为统治中国的三位女神,他虽然感叹 “脸面这个东西无法翻译,无法为之 下定义”,但却认定对脸面的研究 “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 异之点。它抽象,不可捉摸,但都是 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 准。”
美国传教士A.H.史密斯(明恩溥) 1894年出版的《中国人的性格》: “乍一看,要把整个人类共同具有的 脸面说成是中国人的一种特征,是不 合情理的。但‘脸面’这一词汇在中 国并非指人头上的面庞,它在用法上 是一个多义的复合名词,比我们描述 的或可能理解的意思还要多。”
社会认知中的图示
社会图式(social schema 或称社会基模) 是当前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这是 由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图式概 念发展而来的,社会心理学家采用这一概 念来解释人们如何进行社会认知以及作出 相应的行动。 简而言之,社会图式就是指经过对来自社 会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后在人脑中 组织起来的认知系统。
三、印象整饰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1956): 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 演员相互配合的演戏。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 (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 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方的制约。因此,要使互动 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 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整饰。 戈夫曼的理论既可称为“戏剧论”,又可称为 “印象整饰”或“印象管理。”
在后台人们可以使用前台所不能使用 的动作和语言,如“彼此间直呼其名; 作出决定时彼此合作;使用亵渎的、 含有公开的性内容的语言;当面发牢 骚;抽烟;不讲究、非正式的穿着; ‘不规矩’的站、坐姿态;使用方言 或不太标准的语言;咕咕哝哝或大声 地叫喊;嬉戏式的放肆行为或哄骗嘲 弄”
戈夫曼从戏剧舞台中借用来的另一个最为 形象、妥帖的说明日常互动和印象整饰的 词语是“剧班”:“在表演同一常规程序 时相互合作的任何一班人。” 剧班的表演比个体表演更有价值、也更富 技巧,因为它涉及到剧班成员为共同表演 一套常规程序而进行的相互配合。用我们 现在的话来说,剧班的表演是一种群体性 的印象整饰。
自我概念的来源
他人的反馈 反射性评价 自我知觉 社会比较
库利的"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理论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 对自己的 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 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 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 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 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 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① 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 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② 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 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③ 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的 阶段。 “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 定的联系。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 存在于个人之中。
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差异
作为物的存在,其自身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相对 地要稳定持久,易于从直观上去认识和把握。 但人的变化和发展不仅是复杂多样的,而且是 持续不断的,单从直观的形式上是无从认识和 的把握的。 对物的知觉主要是根据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来 进行的,较少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人的 知觉则会受到对象所具有的各种社会特征和属 性的影响。 在对人的知觉中,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双方处于 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中,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 表现会影响被知觉者,被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 表现也会影响知觉者。
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
奥尔波特的自我发展理论 生理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 心理的自我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婴儿期 童年期 学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成年早期 壮年期 老年期
印象
社会印象 定义: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 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 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 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社会图式的四种类型
人的图式 自我图式 角色图式 事件图式
新事件输入
对此事件 是否有主 动图式
产生 推理
长时间 记忆
寻找相应的图式
关于事件 输出信息
图式找到了吗 创造新图式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 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 这种认识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 己与他人的关系
我觉得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样的 人 在横线上填上描述自己特征的词语
社会刻板印象
形成社会刻板印象的两条途径 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 将其某些人格特点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 其二是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的,即通过他人 的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描述而获得的
社会刻板成见的影响
积极影响: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真实的 成份,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实 际状况,因此,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 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提供一 定的便利。 消极影响: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它 往往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在对人的认 知中,刻板印象则易导致成见。
社会认知的途径
人的面部表情 表情是反映人们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 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外在表现形式,通过 对人的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能了解到 其内心的活动、欲望、意图和状态,借此即 可形成对他人的认识。 人的言语活动 人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节奏变化 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他心理特征, 通过对人的言语活动的分析,也能有助于对 人的性格和态度的认识。
1、加权模式(累加模式) 安德森,1962年 尽管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 先提示的刺激 最 物(在实验中一般为人格特征)或最后提示 的刺激物会对总体印象的形成起中心作用, 但在反复的刺激之后,这些效应的作用都会 减弱,全部刺激物都会对总体印象的形成起 作用。
2、平均模式 安德森,1965年 平均模式的基本要点,就是用刺激物总数N去 平均加权印象。换言之,• 们对一个人的印 我 象等于形容该人的全部特性的平均赞同值。
象真正的演员一样,日常互动中的自 我表演也有前台和的后台之分。前台 是表演场合;后台则是相对于前台而 言的,后台的现实是与前台的表演相 矛盾的。并且也是应当矛盾的。表演 者在后台为前台表演作准备,掩饰那 些不能在前台表现的东西,这就象演 员的化装一样;从前台退入后台,表 演者就可以得到信息、放仅供参考, 以消减在前台表演时的紧张。
社会行为的归因
归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它指的 是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 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内因:内在原因,即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外 在行为表现的品性或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 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付出的努力等。 外因:外在原因,即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外 在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 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印象整饰的负面性 由于印象整饰直接涉及对他人印象的控制, 因此,既有人运用这一手段虚饰自己的社 会地位和真实身份,也有人利用相应的技 巧为自己谋利。 “露脸”或“争面子” 逢迎之道
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整饰
鲁迅在《说“面子”》一文中,曾借外国 学者之口,将其称为理解“中国精神的纲 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 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 鲁迅:“早先年,大家庭的主人变穷以后 仍然要下馆子,到馆子里去即便是吃了个 两三文钱的烧饼,也要摆出吃了什么山珍 海味的面孔走出来。”
戈夫曼认为,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 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这种表 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行为个体较易控制的自我表达,这是明显的 “给予”互动对方的表达,包括各种语言符 号或它们的替代物; 行为个体不甚留意或未加控制的较随便的流 露,它包括在较广泛的社会行为之中,是隐 含的意义。
3、加重平均模式 安德森,1968年 Xn=KWA+(I-W)I0∕KW+(I-W) K:刺激物总数的信息量 W:刺激物的价值(重要性) A:对刺激物的评估值 I:第一印象(取决于最先出现的刺激物的评 估量) 这一模式既考虑到了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的作用,又强调了价值在印象形成中的地位, 即价值的加重印象作用。
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后 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卢钦斯(1957):《降低第一印象影响的 实验尝试》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 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 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 方面的特征。 博达列夫的实验 H.凯利 的实验 晕轮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 扩张和定型的结果
印象的形成
信息要素 形成初步的判断 印象的整合
社会印象与社会知觉的区别
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直观和直觉, 它具有间接性。 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单一和零散, 它具有综合性。 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发生改变,• 易 不 为理性所说服,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固执性。
安德森的三种印象形成模式
“脸”和“面子”的差别
中国人认定的“面子事”和“脸事”不同。• 丢脸”的 “ 事主要为违法乱纪和不道德的事,如偷窃被抓;而“丢 面子”的事则主要是一些不雅事件以及反映个人能耐不 大的事,如当众出丑或考试不及格等。 脸重在守护,而面子则重在争取。• 个人只有一张脸, 一 但却可以有多个面子。因此,脸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 个守护的问题。守不住,没了脸,就不是“人”了。而 面子有大有小,面子大活得潇洒,但面子小甚至没有面 子却不影响做人。所以面子重在争取。 脸的事件具有延时性,• 面子的事件具有情境性。一个 而 人一旦丢脸,会长时间抬不起头来;但一个人丢了面子, 虽则当时令人难堪,但时过境迁,人们就很快会忘记。
相关主题
第二章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与评价
社会认知与行为
认知和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与互动
文档推荐
社会认知理论与应用Social-CognitiveTheoryandPractice
页数:113
社会认知理论(纯干货) PPT
页数:24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页数:8
普通心理学 学习手册第十六章 态度和社会认知
页数:1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页数:4
网络时代下的社会互动
页数:13
社会认知理论
页数:19
社会认知幼儿园教案
页数:20
社会认知与人际关系(9.29)
页数:71
社会互动理论
页数:4
最新文档
中特索引版
超级演说家刘媛媛观后感(修订版)
怎样才能成为高薪人才?
内科学淋巴瘤大课 ppt课件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半月板损伤?答案有这6个
六年级英语unit4&recycle
2016年上半年福建省高级维修钳工模拟试题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复习进程
“测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管理层就审计工作前提的确认书-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