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191.43 KB
- 文档页数:3
2009年9月
第11卷第3期
云南电大学报
Journal of Y unnan RT V University
Sept.2009
V ol.11,N o.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Ξ
孙 萍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摘 要: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分别从职业倦怠的定义、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向等方面介绍了国外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对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成因、干预措施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814(2009)03-0031-03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使高校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比如职称晋升的压力、教学与科研的冲突,以及因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量化带来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使很多高校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
有研究表明,过高的应激水平容易产生疲倦,压力导致倦怠,所以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值得我们研究,并应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情况,笔者对收集到的文献通过整理和分析后进行了分类。
一、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一)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向。
1.临床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由于工作强度过高并且忽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侧重对职业倦怠症状、起因等的描述和解释。
2.社会心理学观点研究者认为倦怠有三个主要特征: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注重探究职业倦怠的具体特征,强调研究方法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3.组织观点研究者认为,许多人对工作持有很多不现实的期望,因此就容易体验到幻想破灭和倦怠,导致倦怠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失衡,侧重探讨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
4.社会历史观点研究者认为职业倦怠不仅受到个人因素、情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社会历史观点的研究者注重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二)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者主要从人口学变量、人格因素、组织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进行研究。
张丽华、王丹等对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新进展所做的研究表明:社会比较方式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影响,教师将自己从比自己表现得更差的同事中辨别出来或把比自己更优秀的同事作为竞争对手来比较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反之,教师将自己从比自己境况更好的同事中辨别出来则不易产生职业倦怠。
集体自尊关注个体所在的社会群体特征和个体如何在群体中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教师集体自尊越高,越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创造性是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有效因素。
二、国内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在我国,高校教师是培养高级人才的脑力工作者,他们面临着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扩招带来的强大压力,需要高度的投入和奉献。
这种职业特点极有可能使教师的心理能量在长期的奉献中消耗过多,出现情绪耗竭,继而出现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在生理、心理、行为和个人成就感方面的消极职业倦怠现象,无论是对本人,还是对学校的教育工作,都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
—
1
3
—
Ξ收稿时间:2009-05-25
作者简介:孙 萍,(1968-),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实验师,主要从事远程教育计算机教学及管理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国内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
国内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成人高校、高职院校、师范院校、普通高校教师的研究。
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视角有从心理学分析的,也有从经济学分析的。
(二)研究内容。
研究大多基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成因的分析,热点集中在对策、干预措施方面,也有采用测量工具对具体学校的本土化研究,通过对所查阅文献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认识:
1.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
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绝大多数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倦怠症状,但倦怠程度并不严重。
倦怠现象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性化现象不明显,对相关文献综合研究后发现:①从性别来看,不同研究者得出不同研究结论,主要有3种情况:一种认为男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要高于女教师,第二种认为女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均高于男教师,第三种认为不同性别教师在职业倦怠的各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笔者以为,得出这些不同的研究结论可能与研究样本的抽取和测量倦怠的量表有关。
②从年龄上看,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龄因素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衰竭程度和去人性化程度均不断增强,而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在显著增强。
③从职称上看,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称因素有关。
高级职称的教师在情感衰竭和成就感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高级以下职称的教师。
在去人性化维度上,不同职称的教师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④从学历来年,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学历因素有关。
硕士以上学历的高校教师成就感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教师。
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维度上,不同学历的教师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⑤公共课教师的情绪衰竭明显低于专业课教师,而个人成就感略低于专业课教师。
⑥薪资水平越低,其倦怠的程度就越高。
⑦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教师情绪衰竭程度比未婚教师严重得多,未婚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高于已婚教师,未婚教师的去人性化略低于已婚教师。
⑧有行政职务教师比无行政职务教师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要略高一些,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在成就感维度上,二者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
2.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研究。
目前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比较宏观,概括性的调查和定量的分析较多,对倦怠的质性研究几乎没有。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在不同环境里的不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不尽相同,而研究很少把教师的实际生存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忽视了满足教师自身需要的研究,研究基本上采用横切面的方法,而纵向追踪研究较少,特别是个案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几乎没有。
有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等变量有很大关系。
叶崇凉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组织因素、人格因素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
研究者认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从教学、科研、管理、学历等方面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导致教师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满意度降低,若进一步则会发展为职业倦怠。
研究表明,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对工作满意程度有着直接影响,若缺乏人际支持,则容易诱发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学校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教师工作满意度降低,也会引起职业倦怠的发生。
此外,教师的内在心理原因,也会产生职业倦怠。
比如,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按部就班的客观生活现实的差异会引起内心的矛盾冲突,使之产生对职业的反抗情绪。
部分教师自身的不良性格也会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关于干预措施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指向个体的干预方法和指向组织的干预方法。
李永鑫、杨淑芸认为指向个体的干预方法可从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饮食与锻炼、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学会对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手段3方面来进行。
指向组织的干预可分为宏观(社会因素)和微观(学校因素)两个层次。
从社会层面上讲,指向组织的干预方法社会应提高教师工资与福利水平,加强尊师重教的宣传,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教师能够及时地缓解精神压力,加强自我心理调适,降低工作倦怠。
从学校层面上讲,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职前培训,应该明确任务的分配,并设立公平的业绩评定制度。
吕堂红认为教师有效地进行角色调适,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人文化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
改革教师评价和管理机制,加大教师参与管理的力度,可降低职业倦怠感。
学校或行政组织方面的各种作为与影响既是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同时也可转化为支持系统,发挥有利的影响。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
2
3
—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以及辅导学生、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等多重角色,在工作中容易产生角色模糊,当其所扮演的多种角色互不相容而又无法有效整合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
另外,大学教师如果长期教授单一课程,可能会使教师对该门课程的兴趣逐渐消退,产生冷漠行为,而开设新的课程又会面临着很大压力,例如要研究新教材,要准备很多的教学文件,要制作新课件、收集案例、准备素材等。
工作压力过大、长期超负荷工作,会使高校教师无所适从,疲于应付,而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超负荷的工作得不到应有肯定时,就容易导致教师逐渐丧失工作热情,有的教师会以降低自己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来求得心理的平衡,而不断累积的强化会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
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使我们对其现象、成因以及应对策略有一定认识。
所以,我们应从造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入手,注重制度的改革,给高校教师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自主权,尽可能减少一些无意义的评比、考核、会议,建立良性的教师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建立正常的晋升、流动、进修机制,从根本上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从制度上真正关心、爱护教师,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使他们从内心认同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罗东山.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评述[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2):59-60.
[2]张丽华,王丹,白学军.国外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7,(2):492-494.
[3]叶崇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致因及缓解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90-92.
[4]张红霞,崔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8,(3):175-177.
[5]李永鑫,杨淑芸.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干预[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33.
[6]吕堂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12-114.[7]肖福莲.成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J].江苏高教,2006,(5):127-129.
[8]庄国萍.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63-64.
[9]张晓桂,高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刍议[J].成人教育, 2008,(4):88-89.
[10]赵玉芳.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保健[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4):41-43
[11]彭腾.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102-104
[12]邱小捷,王江奇.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透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5,(15):59-60.
[13]荀亚春.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6):263-266.
[14]曹丽梓.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外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陆晓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来自湖南省长、株、潭三市九所职职院校的调查[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1):62-64.
[17]唐芳贵.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7).
[18]任思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以成都X实验学校教师个案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9]王莉.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探索[J].运城学院学报,2006, (6):59-60.
[20]姜淑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09-112
[21]梁云芳,王秀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概说[J].教育理论研究,2006,(2):4-6.
[22]李国强,金源云.浅析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72-73.
[23]黄培森.四川文理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西南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8.
[24]葛春霞.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8):35-37.
(责任编辑:唐 伟)
Literature R evie w of College Teacher Job Burnout
S UN Ping
(Y unnan RT V University C ollege,K unming,Y unnan,650223)
Abstract:The paper sums up the study of job burnout of foreign researchers through the summa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llection literature from the definition of job burnout,teacher burnout concept and the orientation of foreign teacher burnout research,and reviews the domestic teacher job burnou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causes,interven2 tions and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college teacher burnout.
K ey w ords:college teacher;job burnout;literature review
—
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