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财务杠杆效应的运用分析

企业财务杠杆效应的运用分析

企业财务杠杆效应的运用分析

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估量的财务风险。因此,认真研究财务杠杆并分析影响财务杠杆的各种因素,搞清其作用、性质以及对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的影响,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1]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1]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笔者认为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笔者将在后文中论述到,企业在事实是上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而在前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

于将财务杠杆定义为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这两种定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定义对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定义,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 [编辑] 财务杠杆的作用[2] 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会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额外收益,但是同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一) 作用 财务杠杆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 1. 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此时企业盈利,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即息税前利润) 除债务利息之外还有一部分剩余,这部分剩余收益归企业所有者所有。 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企业所适应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债务利息,对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业便需动用权益性资金所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来加以弥补。这样便会降低企业使用权益性资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见,当负债在全部资金所占比重很大,从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时,其所有者会得到更大的额外收益,若出现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其所有者会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对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效应成为财务杠杆的作用。 (二) 财务杠杆作用的后果

企业财务杠杆应用分析

企业财务杠杆应用分析-人力资源 企业财务杠杆应用分析 欧阳静丰茂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在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趋势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加激烈,从而形成了负债经营的筹资模式,现已然成为当今企业不可避免的经营手段。财务杠杆源于负债经营,如何合理的把握和利用财务杠杆这把“双刃剑”迫在眉睫,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财务杠杆的应用现状,并结合问题提出应用策略。 关键词:财务杠杆企业财务杠杆利益(损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如何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越来越成为当代企业经营理财的热点。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来维持企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不仅要有所有者的投入,还需通过借款的方式向外部筹集必要的流动资金以满足经营需求,而此时便是财务杠杆发挥效用的地方,即负债经营。 一、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资金的需求更加频繁、投资效率更加注重。由此财务杠杆的利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财务杠杆具有双面性,即可带来正效应,也会引发负效应。如果决策失误使得债务过高,致使投资报酬率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甚至是亏损的时候,再加上必须偿还的借贷利息,就会引发杠杆负效应,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是破产。因此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时要使用合理,掌握好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使用,充分发挥其正效应,避免财务风险。

二、财务杠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杠杆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财务杠杆的利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股东收益和企业经营规模等;而说“恨”是因为对负债比例的把握很难掌控。同样也存在很多企业对财务杠杆的使用一直处于观望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杠杆的利用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财务杠杆视同企业负债 财务杠杆的核心就在于负债,两者联系紧密,如影随形。这也就容易使许多人们在财务杠杆的利用上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即负债是财务杠杆是否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且财务杠杆的存在与否代表着是否负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虽说负债是财务杠杆发挥效用的前提,但是,有了负债也不一定代表着就一定能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样,负债也不是单单取决于财务杠杆的使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考虑多种因素之后再做出相应的决策。 2.忽视财务风险,超额使用负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因为资不抵债而慢慢走向破产的企业,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已经见怪不惊。企业之间杠杆收购、并购的情况数不胜数,无论哪种情况,其行动的目的都是想利用负债来取得更多的流动资金,然而任何资金的获得和使用都是需要付出条件和代价的。不管企业未来收益如何,盈利或者是亏损都必须要偿还,不会因为任何特殊情况特殊考虑。 负债所引致的杠杆效应在未来经营状况良好或较差的情行下会带来不同结果,要么会加快这种增长,要么会加剧下滑。所以,在注重企业获得资金的同时,更要注重企业未来的发展、经营状况,最大限度防止杠杆负效应的产生。

财务杠杆原理案例分析

二、财务杠杆原理在小企业融资决策中的应用 (一)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融资特点使得其资产负债率较高,容易过度负债导致过高的财务风险,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若小于50%,企业则处于安全线内;若大于50%,则处于危险区域内。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通常受以下因素影响,因此在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小企业家的品质。喜欢冒险的企业家往往追求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为股东实现较高的收益。但由此引发的财务风险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一般很少,有时甚至不足以弥补风险带来的损失,在实践中必须谨慎计算财务风险的可能收益与可能损失比率,以决定决策是否可行。 2.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竞争能力。如果企业在一个较稳定的行业中占据了一个较有利的市场地位,那么较高的负债率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但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差,企业的各种条件都可能随时变化,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就较大,财务杠杆会恶化这种情况,使企业的风险加大。 3.企业的筹资能力。如果企业有较强融资能力,尤其是能够及时筹集到流动资金,那么企业就会倾向较大的负债率,即追求较高的财务风险。 (二)负债融资用于调整资本结构,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企业的预期资产报酬率远大于债务利率,资产负债率偏低的情况下,财务杠杆难以发挥作用;当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利

率较低,属于鼓励投资的时期,使用财务杠杆能获得较多的利益;当企业处于经营稳健时期,收益的变动幅度较小,较低的经营风险使得企业能够在较高的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 (三)融资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如借款利息和借款手续费、债券利息和发行债券支付的各种发行费用等。从小企业融资成本角度考虑,融资方式的优选顺序是:商业信用融资、银行借款融资、债券融资、租赁融资、留存利润、其他自有资金。 (四)在企业同时存在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作用时,当销售量发生变动后,会引起每股盈余以更大的幅度变动,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复合杠杆。通常,在两种杠杆的组合上,不能将高经营杠杆与较高的财务杠杆组合在一起,以避免企业总体风险的加大,从而将企业总体风险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 财务杠杆原理是指在长期资金总额不变的条件下,企业从 营业利润中支付的债务成本是固定的,当营业利润增多或 减少时,每一元营业利润所负担的债务成本就会相应地减 小或增大,从而给每股普通股带来额外的收益或损失。 财务杠杆原理运用条件 运用财务杠杆原理,为增加财务杠扦利益,采用负债经营策略,是有各种条件限制的: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分析是企图了解一个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真实面目,从晦涩的会计程序中将会计数据背后的经济涵义挖掘出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基础。由于会计系统只是有选择地反映经济活动,而且它对一项经济活动的确认会有一段时间的滞后,再加上会计准则自身的不完善性,以及管理者有选择会计方法的自由,使得财务报告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不恰当的地方。虽然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况,但审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恰当性,他们的工作只是为报表的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所以即使是经过审计,并获得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不恰当性。这使得财务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比较分析:是为了说明财务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差异,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这种比较可以是将实际与计划相比,可以是本期与上期相比,也可以是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 2.趋势分析:是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用于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既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数据; 3.因素分析:是为了分析几个相关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4.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要借助于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 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比率分析方法应用最广。 二、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规模的影响,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理智的决策。它可以评价某项投资在各年之间收益的变化,也可以在某一时点比较某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由于不同的决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术也不同。 1.财务比率的分类 一般来说,用风险和收三个方面的比率来衡量益的关系: 1) 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2) 营运能力: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 3) 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盈利能力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而资产运营的效率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因此,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2. 主要财务比率的计算与理解: 下面,我们仍以ABC公司的财务报表(年末数据)为例,分别说明上述三个方面财务比率的计算和使用。 1) 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

浅谈财务杠杆应用及分析

浅谈财务杠杆应用及分析 浅谈财务杠杆应用及分析 摘要 现代企业都会采取负债筹资的方式获取资金,不仅是因为负债起着税盾和财务杠杆的作用,而且还能通过这些作用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即可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给企业带来财务收益,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使企业遭受财务杠杆损失。正确运用,适度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科学筹资、投资,降低综合资金成本,以实现最优成本结构。 对企业的长期债权人来说,只有将资产负债率与财务杠杆系数结合起来分析,可真正知道资产负债比率结构的优劣,能真正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使债权人全面了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本文将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①企业的投资者如何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以及怎样优化资本结构;②企业的长期债权人怎样分析财务杠杆及其在报表分析中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杠杆、筹资、最佳资本结构、报表分析 目录 摘要 (3) 目录 (4) 一、财务杠杆概述 (5) (一)财务杠杆及其影响因素 (5) (二)财务杠杆是把双刃剑 (5) (三)财务杠杆系数 (7) 二、我国上市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情况 (8) 三、财务杠杆在企业筹资方面的应用及分析 (10) (一)财务杠杆在企业筹资方面的应用知识 (10) (二)举例说明财务杠杆的效应及其分析 (12) 四、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应用及分析 (15) (一)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必要性 (15) (二)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16)

五、财务杠杆应用的建议 (16) 六、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20) 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为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必不可少。现代企业中的资本结构问题已成为筹资决策的核心,财务杠杆也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逐渐引起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财务杠杆理论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只要企业能合理的运用它,必然会收到好的收益,从而也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如何更好的利用这把“双刃剑”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也就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杠杆概述 (一)财务杠杆及其影响因素 1、财务杠杆的内涵 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是指由于企业财务成本中存在债务利息、租金和优先股股利等固定性财务费用而对企业所有者收益(即股东收益)带来的影响(本文假设企业的固定性财务费用只有债务利息)。当企业的负债增加或其他固定性财务费用增加时,财务杠杆作用也增大,此时,息税前利润的微小变动将会引起普通股每股收益产生较大的变化,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2、影响财务杠杆作用的因素 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较多, 但其决定因素中比较重要的有:(1)未来的销售增长;(2)未来销售的稳定性;(3)产业特征;(4)企业资本结构;(5)管理当局对风险和控制地位的态度;(6)贷款人对企业和产业的态度。 (二)财务杠杆是把双刃剑 负债筹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使企业遭受财务杠杆损失。 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只依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负债筹资是与普通股筹资不同的筹资方式。与后者相比,负债筹资的特点表现为: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一般比普通股筹资成本低,且不会分散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由于债务利息固定,当企业有利润时,扣除

财务杠杆案例分析

财务杠杆案例分析 案例一:金融危机下财务杠杆的应用 2008年10月24日,美国佐治亚州阿尔法里塔市阿尔法银行和信托公司关闭,成为全美因次贷而倒闭的第16家银行。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所有的投行杠杆较高。2008年3月第一个因次贷危机而倒闭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总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高达16,较高的负债经营虽然能提高投资回报率,但必定也会伴随较大的财务风险。在我国,金融市场目前并未完全开放,但是金融危机已经从香港、广东等沿海地区逐步渗透到内陆。市场需求减少,融资难度加大,金融环境恶化,都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企业更应重视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一、财务杠杆内容 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中,发行普通股,成本高,但没有偿债压力。发行成本较低的是优先股,但优先股股息通常是固定的,不影响公司的利润分配;另一种是借入的债务资本,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以及由商业信用产生的应付账款等。财务杠杆能发挥作用是由于债务资本以及优先股的存在。财务杠杆用来反映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引起每股盈余的变动程度,其定义公式如下:

在上式中:EPS为变动前普通股每股收益;Δ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息税前利润;ΔEP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上述公式不便于计算,因此推导出计算公式: 公式中:I为债务利息:T为所得税率;D为优先股股息。本文仅就负债利息进行讨论一述计算公式简化为: DFL=EBIT/(EBIT—I) 二、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联系 1、财务风险主要由财务杠杆产生。 “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这一定义强调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目是“不确定性”的。而财务风险是指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企业因负债筹资而产生的由股东承担的额外风险。如果借入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平均负债利息率,则可从杠杆中获益。反之,则会遭受损失。这种不确定性就是杠杆带来的财务风险。 从理论上讲,企业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可以反映财务风险的大小。这里需要指出,负债中包含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财务杠杆只能反映有息负债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而没有反映无息负债,如应付账款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无息负债是正常经营过程中因商业信用产生的,而有息负债是由于融资需要借入的,一般金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地发展,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在近几年里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壮大。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的大经济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资金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来源一般是非常有限的,单纯依靠自有资金是很难支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因此,负债筹资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财务杠杆原理,中小企业;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效应 导言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经济主体的组成多样化,而中小企业就是中国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杠杆是企业调整资本结构、提高股东权益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有效工具。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较为薄弱,要想发展壮大仅仅依靠投资人的权益资本是远远不够的,聪明的企业管理者还必须学会合理设置负债融资水平,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来为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增加企业投资者的权益收益,并能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1.财务杠杆原理及其效应 1.1财务杠杆原理 在资本总额与结构既定的前提下,不论企业的营业利润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是恒定的。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报酬在缴纳所得税之后支付,负债利息可以作为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产生节税作用,使所有者财富增加。由此,每股收益增长速度应当大于息税前利润增长速度[11]。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便相对减少,给普通股东带来更多的每股盈余;反之,当息税前盈余减少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用便相对增加,就会大幅度减少普通股的每股盈余[2]。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盈余的变动幅度的现象,这就是财务杆原理。 1.2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

企业财务杠杆应用分析.docx

企业财务杠杆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如何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越来越成为当代企业经营理财的热点。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来维持企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不仅要有所有者的投入,还需通过借款的方式向外部筹集必要的流动资金以满足经营需求,而此时便是财务杠杆发挥效用的地方,即负债经营。 一、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资金的需求更加频繁、投资效率更加注重。由此财务杠杆的利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财务杠杆具有双面性,即可带来正效应,也会引发负效应。如果决策失误使得债务过高,致使投资报酬率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甚至是亏损的时候,再加上必须偿还的借贷利息,就会引发杠杆负效应,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是破产。因此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时要使用合理,掌握好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使用,充分发挥其正效应,避免财务风险。 二、财务杠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杠杆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财务杠杆的利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提高股东收益和企业经营规模等;而说“恨”是因为对负债比例的把握很难掌控。同样也存在很多企业对财务杠杆的使用一直处于观望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杠杆的利用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财务杠杆视同企业负债 财务杠杆的核心就在于负债,两者联系紧密,如影随形。这也就容易使许多人们在财务杠杆的利用上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即负债是财务杠杆是否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且财务杠杆的存在与否代表着是否负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虽说负债是财务杠杆发挥效用的前提,但是,有了负债也不一定代表着就一定能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样,负债也不是单单取决于财务杠杆的使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考虑多种因素之后再做出相应的决策。 2.忽视财务风险,超额使用负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因为资不抵债而慢慢走向破产的企业,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已经见怪不惊。企业之间杠杆收购、并购的情况数不胜数,无论哪种情况,其行动的目的都是想利用负债来取得更多的流动资金,然而任何资金的获得和使用都是需要付出条件和代价的。不管企业未来收益如何,盈利或者是亏损都必须要偿还,不会因为任何特殊情况特殊考虑。

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债权资本已成为企业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财务杠杆正是在企业负债经营中发挥作用的,在企业经济效益好时,适度举债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增加企业价值;而在经济效益不景气时,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所以说财务杠杆如同一把双刃剑。本文分析财务杠杆原理,结合实际应用财务杠杆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财务杠杆;负债经营;应用

引言 我们接触到的物理学中,杠杆的概念是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所谓杠杆,简言之以小搏大的工具。阿基米得也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将整个地球撬起。”更体现了杠杆的作用。延伸到财务杠杆上,可以理解为:“借给我足够的金钱,我就能挣取巨额的财富。”具体来说,财务杠杆就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运用负债筹资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只要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有融资成本的固定负债,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但不同企业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合理运用财务杠杆能给企业权益带来额外的收益。如果运用不当,将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所以我们应该清楚认识财务杠杆的概念,能合理运用其作用。 一、财务杠杆的涵义 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收益的手段。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由于财务杠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估量的财务风险。因此,认真研究财务杠杆并分析影响财务杠杆的各种因素,搞清其作用、性质以及对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的影响,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 二、企业在当前应用财务杠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财务杠杆我们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是我们知道它是财务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陌生是我们把握不好对其效用的应用程度。而在现实中,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问题:有的问题是对其本质把握不准,将财务杠杆视同为企业负债;有的问题是忽视财务风险,过度利用负债资本;还有是对企业负担的利息负担不能准确预测。 (一)将财务杠杆视同为企业负债 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杠杆是通过负债来起作用的,可以说二者如影随

财务杠杆效应案例分析【青蛙效应有哪些案例分析】

财务杠杆效应案例分析【青蛙效应有哪些案例分 析】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 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 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 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 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 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 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 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企业管理 “青蛙效应”告诉人们,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最后就会像这只 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一个企业不要满足于眼前的 既得利益,不要沉湎于过去的胜利和美好愿望之中,而忘掉危机的 逐渐形成和看不到失败一步步地逼近,最后像青蛙一般在安逸中死去。而一个人或企业应居安思危,适时宣扬危机,适度加压,使处 危境而不知危境的人猛醒,使放慢脚步的人加快脚步,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过去。 事实上,造成危机的许多诱因早已潜伏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只是由于管理者麻痹大意,缺乏危机意识,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有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经过“连锁反应”、“滚雪球 效应”、“恶性循环”,有可能演变成摧毁企业的危机。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企 业要避免“温水煮蛙”现象,首先要求其最高管理层具备危机意识,

杜邦财务分析法及案例分析完整版

杜邦财务分析法及案例 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杜邦财务分析法及案例分析 2008/3/31/07:24来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作者:苏李 摘要:杜邦分析法是一种财务比率分解的方法,能有效反映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杜邦分析法;获利能力;财务状况 获利能力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对所有者、债权人、投资者及政府来说,分析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对其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获利能力分析也是财务管理人员所进行的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比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边际利润率(或净利润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等;对股份制企业还有每股利润,市盈率,股利发放率,股利报酬率等。这些单个指标分别用来衡量影响和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不同因素,包括销售业绩,资产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水平等。 这些指标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它们都不足以全面地评价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就必须有一种方法,它能够进行相互关联的分析,将有关的指标和报表结合起来,采用适当的标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评价,既全面体现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又指出指标与指标之间和指标与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杜邦分析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DuPontSystem)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财务比率分析体系。这种分析方法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创造出来,故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这种财务分析方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权益净利率出发,层层分解至企业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成本与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从而满足通过财务分析进行绩效评价的需要,在经营目标发生异动时经营者能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修正,同时为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评价企业提供依据。 一、杜邦分析法和杜邦分析图 杜邦模型最显着的特点是将若干个用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权益收益率来综合反映。采用这一方法,可使财务比率分析的层次更清晰、条理更突出,为报表分析者全面仔细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和盈利状况提供方便。 杜邦分析法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以及销售净利润率与总资产周转率、债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给管理层提供了一张明晰的考察公司资产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的路线图。 杜邦分析法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比率分析的综合模型,来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方法。采用杜邦分析图将有关分析指标按内在联系加以排列,从而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体面貌。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如图所示: 图1 杜邦分析图 二、对杜邦图的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杠杆运用现状

中小企业财务杠杆运用现状 一、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杠杆运用的背景分析 财务杠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目前已非常普遍。在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杠杆的作用尤为明显,同时,似乎也更加敏感。所谓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因举债而产生固定性财务费用,使得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很微小的变化都会导致企业每股收益(EPS)产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在研究固定性财务费用时会发现,若企业银行贷款的规模和利率是一定的,则财务费用的负担也就相对固定,这时利息开支会处于一个基本固定不变的状态。所以,当企业以一个较高的盈利水平扣除债权人固定的利息费用后,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会相对较多。相反,当企业以一个较低的盈利水平扣除债权人的固定利息开支后,实际留给投资者的利润就少。这时,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其盈利水平若低于银行的利率,投资者将面临亏损,而不是他们所期望的盈利。因此,在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如何充分利用高灵敏度的财务杠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财务杠杆原理 如前所述,财务杠杆是由于债务利息的存在而产生的。通过债务融资的企业,不论企业盈利怎样,当企业债务一定时其债务利息是不变的。在企业资本构成不变的前提下,息税前利润的增长会引起普通股每股利润以更大幅度增长,财务杠杆效应正是基于这一原因而产生的。但不同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程度是不完全一致的,即便是同一企业,其不同时期的财务杠杆作用也可能不同。我们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反映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程度。所谓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DFL=(△EPS/EPS)/(△EBIT/ EBIT) 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变换如下: EPS=(EBIT-I)(1-T)/N △EPS=△EBIT(1-T)/N DFL=EBIT/(EBIT-I)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从上述计算式可知,由于固定利息的存在,所以企业债务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就非常明显。但企业管理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财务杠杆效应是双向的,它既能给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可能给企业造成负面消极的影响。其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负债利率是否小于总资产收益率。若企业负债利率小于资产的收益率,负债会给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但若债务利率大于资产收益率,债务给企业带来的将是负面、消极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利用财务杠杆原理的利弊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势必要在财务管理中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其主要依据是:企业负债资金的收益率若是高于负债资金利息率,那企业负债经营所得利润在扣除利息开支后会有盈余,这些盈余并入到企业权益资金收益中去,能提高企业的权益资金收益率,从而可以扩大企业收益规模。然而,当企业的经营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的利率时,用负债所创造的营业利润来支付利息费用是远远不够的,就需要以企业权益资金创造的利润作补偿,这时投资者的收益将必然会随之下降。 在企业负债既定的前提下,权益资金的利润空间越高,企业获得的投资回报也越高。从相关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负债的利率小于企业基本盈利能力的资产利润率时,负债增加,每股收益将对股东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若负债的利率大于企业基本盈利能力的资产利润率时,负债增加,每股收益将对股东产生消极的影响;而当负债的利率等于企业基本盈利能力的资产利润率时,有无负债筹资对每股盈余的影响作用是等同的。 就中小企业而言,运用杠杆原理进行融资战略的正确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讲,当其他条件既定时,权益资金比例越小,债务比例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明显,其作用也越加突出,从而对投资者的回报影响也越大,这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大。因而中小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将投资者可能取得的收益与其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行充分比较与权衡,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公司理财—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 1、经营杠杆的计量 经营杠杆系数(DOL)息税前收益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的比值?理论计算公式: ?简化计算公式: [例]甲、乙企业的固定成本均为60万元,变动成本率均为40%,甲、乙两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400万元、200万元。 要求:⑴分别计算两企业的DOL; ⑵当销售额±10%时,两企业的EBIT分别将如何变化? 解:⑴ ⑵甲:EBIT变动率= ±10%×1.33 = ±13.3% 乙:EBIT变动率= ±10%×2 = ±20% 结论: ①F≠0,DOL > 1 ②F越大,DOL 越大 ③销售额越小,DOL就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④EBIT变动率= 销售变动率×DOL 2、普通股每股收益

3、衰退预期扩张 EBIT $1,000 $2,000 $3,000 利息0 0 0 净利润$1,000 $2,000 $3,000 EPS $2.50 $5.00 $7.50 ROE 5% 10% 15% 目前发行在外的股份数为400股 EPS = 净利润/ 股数 ROE = 净利润/权益总额 4、衰退预期扩张 EBIT $1,000 $2,000 $3,000 利息640 640 640 净利润$360 $1,360 $2,360 EPS $1.50 $5.67 $9.83 ROE 3% 11% 20% 目标资本结构下的股份数: 400 –160(回购的股份数)= 240 利息= 8%*$8,000 = $640 ROE = 净利润/权益= 净利润/$12,000 5、假定投资者有$1,200. 如果公司不采用新的资本结构,则投资者可以用自有资金购买24股,并且又借入$ 800购买了16 股。 衰退预期扩张 无杠杆公司的EPS $2.50 $5.00 $7.50 40 shares的收益$100 $200 $300 减:借入$800的利息(8%) $64 $64 $64 净利润$36 $136 $236 ROE (净利润/ 自有资金($ 1200)) 3% 11% 20% 投资者通过借入资金购买无杠杆公司的股票,得到的ROE和购买杠杆公司相同。投资者个人的(债务/自有资金)比率为D/E = $800/$1200 = 2/3. 6、财务杠杆系数(DFL) ——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与息税前收益变动率的比率

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项目三案例分析 1.对“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进行评述。 2.取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何为最优资本结构?其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4.我国的企业,从“大宇神话”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1.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

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2.财务杠杆利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这个杠杆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的额外收益。在资本结构一定、债务利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税后利润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从而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与经营杠杆不同,经营杠杆影响企业息税前利润,财务杠杆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 3.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方式 ,但不能用单项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 ,只有当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 ,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 ,企业在筹资决策中 ,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 ,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方能实现企业最大化这一目标。 4.(1)、举债经营对企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其基本前提是总资产利润率能否大于借款利率。只有当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才会给企业带来有利的积极的财务杠杆作用;反之,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任何企业不能无条件地从事举债经营。 (2)、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有规模并不等于一定有效益。一个企业的大小应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小的要求。只有拥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将企业做得最好。没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一味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甚至陷入困境。 (3)、我国企业,应从“大宇神话”破灭中吸取教训。加强企业自身管理的改进及时从多元化经营的幻梦中醒悟过来,清理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无关的资产和业务,保留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相关的业务,

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原理及风险研究分析

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原理及风险分析

————————————————————————————————作者:————————————————————————————————日期:

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熟练地运用杠杆原理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减少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获得杠杆收益,增强竞争能力,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财务管理中的三大杠杆原理是经营杠杆原理、财务管理原理及联合杠杆原理。杠杆作用存在放大性,以微妙的作用创造出巨大的变化,企业在利用财务管理杠杆作用的时候必须谨慎,虽然杠杆作用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但当对其使用不恰当时则也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令企业陷入严重危机。 本文首先通过对财务管理三大杠杆原理的内涵及效应的分析,初步了解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在财务管理中作用;然后,提出杠杆原理的风险问题,并据此对风险进行控制。 [关键词] 杠杆利润风险

希腊的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撬起地球的工具是杠杆,而通过调整杠杆两端着力点和杠杆支点的距离来产生不同的力矩,这就是著名的杠杆原理。杠杆原理不仅运用在物理学领域,在财务管理方面也有3个杠杆运用,即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复合杠杆。 这三种原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体现了一种经济内涵和经济规律,直接影响着经济决策,也为企业的财务预测、计划、控制和财务分析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因此,杠杆原理贯彻财务活动的始终,在财务管理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财务杠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杠杆效应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厚的杠杆收益,加速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可将企业推向深渊。公司管理层可以利用财务管理中的几种杠杆,在投融资决策方面做好“度”的把握,并进行相应评估。 (一)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本质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本质可以概括为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对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的利用程度。这里的固定成本或费用可大致分为两类:1、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固定成本或费用(以下简称为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职员工资、办公费等;2、筹资活动所

财务杠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综 述 一、选题的目的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增加企业权益,优化资本结构,控制财务风险。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发挥财务杠杆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明确。一些公司在盈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却忽视了通过借入资金调整资本结构来提高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从而丧失了可能获得的财务杠杆利益;相反,有些公司在盈利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却不顾使用负债资本的风险而保持较高的负债水平,从而造成了财务杠杆损失。更多的企业则难以对财务杠杆水平的适当程度做出正确判断,从而难以筹集企业发展所需恰当的资金数量以及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以构建一个适合本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随着公司法的实施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合理的调整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以便更好的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必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对该问题的研究也必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选择该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来探讨财务杠杆与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负债经营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及怎样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使企业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稳步增长。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这把“双刃剑”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本文对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综述,分别从财务杠杆的概念、原理、影响因素响因素、作用等方面来系统梳理和分析现有相关文献,以期对今 后的研究起到一定 的指引作用。 二、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 (一)财务杠杆的概念及原理 对于财务杠杆的定义,学术界的专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国内学者孙哲慧(2011),刘肖君(2011)和冀爱兴(2010)结合西方理财学和国内财经界的理解,总结如下: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

财务杠杆

⒈试对财务杠杆进行界定,并对“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这句话进行评述。 财务杠杆是筹资管理中一个工具,主要是用来衡量企业制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也就是通过财务管理的分析来判断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是否合理。因为公司融资时采取了一定比例的负债方式,有负债、优先股的固定利息费用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率(EPS)的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作财务杠杆。 大宇的发展与崩溃可以看做是财务杠杆运用成功和失败的典型。 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指出了提出了企业应当根据具体经营情况、市场环境,来确定合理的负债率水平,合理使用财务杠杆,即灵活通过债务融资和自有资金,调整资本结构,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企业负债具有杠杆作用,但是杠杆作用分为正向和负向:由于负债利息对公司所得税的抵扣作用的存在,通常,债务的资本成本要低于股票,当资产的基本收益能力,即资产报酬率, 指EBIT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大于债务的利息率,或债务融资所得资金的收益大于支付的固定利息费用时,负债筹资所带来的净收益归属于股东, 即负债能够进一步增加普通股东的报酬,即每股盈余, 此时,负债具有正向的财务杠杆作用;当资产基本收益能力小于负债的利率时, 因为负债利息的支付要优先于股利,且金额固定,所以就具有减少每股盈余的负向作用。 企业正确使用负债, 可以利用债务资本扩充企业的规模, 进行经营,更大地增加股东财富并且支持企业的发展。但是, 由于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是企业破产的直接原因,以及随着资产负债率的提高,投资风险也会上升,投资人对于投入资金要求的收益率随之提高,资本成本的提高会逐渐抵消财务杠杆的正效应,使用债务资本不当, 必然造成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丧失。 ⒉所有人都渴望趋利避害,那么取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企业利用负债的正向财务杠杆作用支持企业发展,避免财务杠杆的负作用,是存在前提条件的,从大宇发展到崩溃的过程来看,它的转折在1997 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继续推行借贷式经营,结果债务越背越重。很典型,大宇转折前期是利用了负债的正向杠杆作用,后期则负向作用上升为主要作用,那么为什么在依然是举债发展的情况下,作用却发生了逆转?这就可以从中分析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前提条件。 我认为,这个前提条件就是投入的资金在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产生足够的效益,最好是效益能够形成足够的、流动性强的现金流,一旦效益不足以满足债权人对公司随着资产负债率提高而不断提高的必要回报率的要求,甚至只是一开始由市场环境引发的风险加剧,比如大宇案例中的金融危机,都足以使得以债台高筑为基础的急剧扩张式企业迅速地直面来自债权人的巨大而集中的压力。当金融危机到来,整个市场的低迷使得市场风险上升,进而引发企业的风险上升,投资者对于投入资金的必要回报率提高,但是企业在低迷的市场中,经营收益相对难以提高,甚至会下降,此时再扩大负债,只会更加提高资本成本,扩大缺口。 ⒊何为最优资本结构?其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能使企业资本成本最低且企业价值最大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利益相关者积极性的资本结构。虽然对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仍然存在着争议,但是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应当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过分偏重任何一种融资都会影响到公司经营的稳定和市场价值的提升。 最优资本结构的衡量标准: 第一,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的财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 第二,能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第三,能使资产保持适宜的流动,并使资本结构具有弹性的资本结构。 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则是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应是各种投入资本的加权平均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