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 习作八习作八:生活中的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6
艺术源于生活作文艺术源于生活。
艺术,是人类情感、思想和审美意识的产物,而生活,则是艺术的灵感之源。
艺术源于生活,无疑是一种深刻的道理,因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作品,都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令人赞叹的艺术作品。
生活中的美好风景,往往会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
当我们走在大自然中,欣赏到壮丽的山川河流、绚丽的日出日落、多彩的季节变化,这些美景都会激发我们创作的激情。
画家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大自然的美丽,音乐家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对自然的感悟,舞蹈家可以通过舞蹈来展现自然的韵律,作家可以通过文字来描绘自然的神奇。
生活中的美好风景不仅是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更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除了自然风景,生活中的人文情感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人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爱恨情仇,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素材。
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人群,感受他们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世界,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灵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通过对情感的表达来触动观众的心灵。
生活中的人文情感不仅是我们相互交流的纽带,更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
此外,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也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节,这些细节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当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创作出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可以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又可以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不仅是我们生活的点滴,更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
总的来说,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无论是自然风景、人文情感还是日常琐事,都可以激发艺术家创作的灵感。
因此,我们应该用心感受生活,用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让艺术真正融入生活,让生活因艺术而更加美好。
生活中的艺术作文
生活中的艺术。
生活中的艺术,无处不在。
它不仅存在于博物馆和画廊中的艺术品,更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一杯咖啡的香气,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生活中的艺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心灵。
首先,生活中的艺术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可以发现艺术的存在。
家中的装饰品、家具布置、甚至是餐桌上的摆盘,都可以看出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品味。
在工作场所,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或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都可以为员工营造出舒适的工作环境,激发工作热情。
其次,生活中的艺术还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
人们常说,生活是一种艺术,而我们的行为举止就是这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帮助,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小艺术,温暖他人的心,也温暖了自己的心灵。
生活中的艺术不仅仅是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更包括了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最后,生活中的艺术还体现在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上。
无论是面对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可以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美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生活中的艺术不仅仅是美的展现,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找到生活的艺术之美,让生活充满艺术的气息。
总之,生活中的艺术无处不在,它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行为举止中,更体现在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上。
让我们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让生活充满艺术的气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美好。
生活中的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的艺术之美吧!。
六年级艺术的作文精彩10篇关于艺术作文篇一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上海游玩。
在一家工艺品店,我发现了一匹黑色的骏马。
看着这匹马,心里琢么着。
姥爷是属马的,我为何不买一匹送给他作85岁生日时的礼物呢?从上海回来以后,我爸爸就把这匹黑色的骏马小心翼翼地搁在了我家窗台上;他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让我去碰它,生怕摔坏了给姥爷的礼物;这匹黑色的骏马是用陶瓷做的,摸起来特别的光滑,手指放在上面,像坐上滑滑梯似的,“哧溜〞一声滑到底。
这匹马长的英俊帅气,马的脸稍微有点长,两只耳朵直竖立在头顶,一双水汪汪像黑宝石的大眼睛,在脸上显得炯炯有神。
马张着嘴,仿佛在呼唤,在嘶鸣。
马脖子后面长着长长的鬃毛,显得很潇洒。
前边的双蹄高高昂起,腿上显得健壮有力,它真像一名出色的运发动。
它俊美地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敢肯定,它一定匹是千里马!马正视着前方,它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到达想到的目的地。
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和它目光对视,它好象在温和的对我说:“小学生,赶快写作业!做完了可以好好地放松放松。
〞当妈妈布置的课外作业太多使我熬到深夜时还做不完的时候,马一刻都不停歇,努力奔驰的精神便感染了我,使我忘记了疲劳,使我忘记了烦恼……不知不觉中,我便写完了所有的课外作业。
我感谢这匹黑色的骏马,虽然它只是一件普通的工艺品,可他帮助了我很多很多……它鼓励着我去认真干每一件事,让我不怕辛苦,我非常地感谢它!关于艺术作文篇二这两年带艺术生的语文,应该说,这些学生还是很可爱的,个性化也比拟强,在形象语言的表达上,比拟强势,但也不能否认,在语文表达上,他们还是有些弱势。
这语言表达上的弱势之一,就是他们不愿意写命题作文,不愿意写材料作文。
直接有题目的还好些,假设是给材料,那么很是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写些什么,或者审题的时候,直接就偏了。
或者说,相对于我们大家主体的认知来说,他们是审题偏了。
这审题偏了,假设是自己写点兴趣文章,随意发表点网络文学,其实并不算什么的,毕竟老是随大流,也不符合艺术的规律,也不容易出精品。
生活是艺术
生活,就像一幅画,由我们自己来描绘。
每一个人都是一位艺术家,用自己的
方式来创作着自己的生活。
生活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智慧去创作。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琐事所困扰,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忽略了生活
中的美好。
然而,当我们停下来,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我们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每一个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每一次微风拂过面庞,都是生活为我们创作的美丽画面。
生活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品味美食、欣赏音乐、
阅读书籍、欣赏艺术作品等方式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生活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创作。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我
们可以选择如何去创作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挑战,我们都可以用智慧和勇气去创作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我们可以选择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用勇气去追求梦想,让自己的生活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作。
生活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智慧去创作。
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生
活中的美好瞬间,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智慧去创作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让生活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作,让我们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三篇】《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二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课前准备:单元导读后,出示《“身边的艺术”调查表》,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边留心积累。
“身边的艺术”调查表组长组员调查途径调查内容艺术形式艺术品与艺术有关的故事教学过程: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教学设计一、读内容,明要求1.自己读口语交际的内容.2.说说有什么要求?(向家大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品.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二、创设氛围,激发交流欲望如:张贴优秀画作,播放经典乐曲,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作品,或者多媒体演示与艺术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激发动机,学生想说的欲望.三、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景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将学生分成三组:艺术形式大观圆艺术品展览厅艺术故事大联播2.把学生分好组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形式不拘一格,或找同桌.或小组.或班级,也可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四、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身边的艺术”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要求:清楚,明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候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课前准备: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教学过程:一、画面引入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
教师相机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
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
《第八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曹一小学赖东华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手工活动,学会总结生活或学习中的启发和感受.2. 鼓励学生将阅读体会到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初步学会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重难点教学:通过写实学生能展开想像,及能用文字表达清楚感受。
课前准备:一件陶瓷艺术品、卡纸教学步骤: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是习作八。
我们先来看习作要求:PPT示:《我的舞台》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你也可能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
请你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你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
回忆课文中的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注意在习作中运用。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节的口交际课,再明确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通过手工体验,体会写作方法。
1.我们看了习作要求,我们知道可写的东西太多了。
我们学习棋类,绘画,手工,书法,歌唱,舞蹈,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肯定不少,你的感受和收获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各种艺术,一场电影,一次展览会,一首歌,家里的一件摆设,如一幅画,一件艺术品,盆栽,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呀。
2.那么怎么写呢?3.下面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同学们你们会折纸飞机吗?会。
4.老师上面的这种折法你们有没有折过呢?下面请同学们拿一张纸先试折,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折法。
等一下我请两位同学上来进行折飞机比赛,看谁折得又快又好。
5. 我这里有两组纸张分别有三种不同厚度的纸,你可以选一张你喜欢的纸来折,看用哪种纸折出来的效果更好。
好,现在计时开始。
6.停。
这位同学完成得最快,我们先来采访他。
请问你为什么选择这种纸?有什么原因吗?生:因为这种纸折起来的飞机会比较快。
7.你能给大家讲讲你刚才折纸飞机的步骤吗?8.第二位同学,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纸来折飞机?9.你在折飞机的过程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10.你为什么要给你的飞机娶这个名字?11.好,我们现在来进行飞行比赛,在老师的一声令下,看谁的飞机最先飞到黑板那里。
生活就是艺术
生活就像一幅画,每一天都是我们在画布上的一笔一画。
每个人都是一位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着这幅画,让它充满色彩和生机。
艺术是一种表达,而生活也是如此。
我们通过每一次的选择和行为,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就像一位画家在画布上挥洒着颜料,我们在生活中挥洒着自己的激情和才华。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艺术的一部分。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星光闪烁,每一个瞬间都是生活的一幅画。
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描绘这些画面,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的美好,让生活成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作。
艺术是一种灵感,而生活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无论是在工作中追求创新,还是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我们都可以将生活变成一种艺术的表达。
生活就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创造。
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享受快乐,我们都可以将生活变成一种美好的艺术品。
让我们用热情和创意,让生活成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作,让每一个瞬间都成为一种艺术的表达。
因为生活就是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创造。
艺术与生活作文
艺术与生活。
艺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建筑、绘画、音乐还是文学等方面,艺术都在丰富着
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首先,艺术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
无论是一幅美丽的油画、一首动人的音乐,还是一部优秀的电影,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存在。
在繁忙的生活中,艺术作品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放松,让人
们在美的享受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其次,艺术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
艺术作品往往能够触动人
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们在观赏或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喜怒哀乐,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能够
引发人们对生活、人生的思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意义
和价值。
再次,艺术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的多样性
和丰富性,能够激发人们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让人们在
艺术的启发下,产生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家
们的创作灵感和技巧,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最后,艺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无论是参观艺术展览、欣赏音乐会、观看舞台剧,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建筑、设计等,艺术都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总之,艺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不仅赋予了生活美感,丰
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还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我们的
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艺术,让艺
术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艺术与生活更加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让生活因艺术而更加美好。
《身边的艺术》说课稿一、说教材本单元习作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借助语言文字来体会艺术美;留心观察身边的艺术,了解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一、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25.《伯牙绝弦》26.《月光曲》27.《蒙娜丽莎之约》28.《我的舞台》,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创设情境,感受艺术。
用课件播放艺术图片,学生欣赏,从而揭示本单元习作《身边的艺术》。
三、审清题目,交流写法。
要求学生打开语文书,翻到习作八,自读批划,看看本次习作可以写什么,有哪些要求,可以用到哪些表达方法。
四、范文欣赏、开启心路。
出示例文——《我的书法之路》,让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将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写生动、具体的。
五、运用方法、试写片段。
让学生们趁热打铁,用笔来描绘自己经历的一次学艺故事,试着写一个片段。
六、读中评改、放大亮点。
文章写好后,要好好修改,一遍一遍地念。
有人请教叶圣陶,怎么改作文?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
”所以说通过自读、同桌读、全班读的方法,吸收大家的建议,不断的进行修改,弥补不足之处,真正做到读中改,改中读,不厌其烦,精益求精,文章就会像雕刻大师手中的玉一样越琢越精致。
七、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把刚才的片断补充完整,加上开头和结尾,定个吸引人的题目,也可以写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和一次艺术欣赏。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
《身边的艺术》教学反思《身边的艺术》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习作。
本习作所在的第八组课文都是围绕“艺术”这一专题展开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指导习作是心与心的对话。
“看生活中的相片,写生活中的故事”是习作核心内容,要求学生能通过观看相片,回忆美好生活,抒写故事。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指导1:身边的艺术每天睡在软软的席梦思床上,难忘老家二楼西厢房的那张大开门的木雕老床。
似藤萝盘绕,精美的雕花,雪白的轻纱蚊帐里,仿佛还有妈妈轻吟的催眠曲。
这张床是深红色的,它长 2.1米,宽1.4米,高1.9米,雕刻十分精致,花卉栩栩如生。
月季怒放,芙蓉、梅花交相辉映。
包边的龙纹,花纹,竹纹等神韵十足,整个床面喜气中充满祥福。
这是一张百年老床,它非常坚固。
它是妈妈的太爷爷,太奶奶留下的,睡过了好几代人。
小时候我经常在床上蹦跳,踩着雕花板镂空的位置攀爬,它都没有一丁点晃动。
工匠将每一寸木头都打磨得很精致,滑溜溜的,手感很好,也不硌脚。
我也总是那么乐此不疲地爬上爬下。
现在想来,对它还有几分歉意。
听妈妈说,这张床年代久远,它是清朝末年,太太爷爷专为太爷爷和太奶奶结婚定做的。
用的是上好的红木,请了当地最有名的雕匠和木匠,花费三个多月时间精制而成。
我留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整张床看不见一根铁钉。
原来,它全部采用了精巧的榫和卯将各部件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真是巧夺天工啊!这就是我们身边的艺术。
它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工艺和他们对艺术的感悟以及对结构造型的丰富想象力。
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艺术就无处不在。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指导2:剪纸里的故事瞧,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剪纸啊!一个姑娘头上顶着三个碗,欢快的舞蹈在花丛中,好像在说:“你看这里多美啊!”我看着这个身着紫裙,头顶三个碗翩翩起舞于花丛中的美丽姑娘,我不禁想到了一个故事。
从前,在一个山脚下,有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小村子,村子里十分宁静,村民们也都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从来都不为一点小事而争吵,村民们都非常和蔼、善良。
在这个安静祥和的村子里住着一位名叫喜玛拉雅的美丽姑娘,她也与其他的村民一样善良,她和这些善良的村民们生活在一起十分快乐。
《口语交际·习作八》陕西剪纸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
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娃娃”。
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
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
周秦汉唐等13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
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
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
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
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
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
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
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所以个性极强。
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你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
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八》教案〔一〕合作沟通、拓展思路1、激情引入老师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行缺少的精神粮食。
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常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
我提议让照片的仆人来做画面配音吧!2、老师可以依据同学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同学分成学艺组、艺术品观赏组、艺术观赏活动组等。
〔二〕放胆试写,自主修改老师巡回指导,老师留意提示同学应用好词佳句。
课前展现同学收集的学艺画面,并提出配音的要求,为这次习作主要内容做铺垫。
1、上台介绍老师请1到2名同学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老师将同学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殊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
让同学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绽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2、小组沟通〔1〕组内沟通,相互提出优点,指出缺乏,关心改良。
〔2〕每组推举1名代表,全班沟通,提出修改建议。
〔二〕1、同学自由撰写习作。
2、修改习作。
〔一〕1、课前展现同学收集的'学艺画面,并提出配音的要求,为这次习作主要内容做铺垫。
2、介绍发生故事和亲身感受,练习口头表达力量。
3、同学在小组沟通中取长补短,将艺术加工制作和鉴赏融合,沟通不同的体验感受。
〔二〕培育同学自由修改习作1、回扣要求,沟通习作。
老师引导同学赏识他人习作的胜利之处,端详自己习作中的缺乏,取长补短,”2、佳作观赏,借鉴提高。
老师选择少量习作展现、点评。
1、小组内沟通,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足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
2、小组内选出优秀习作。
1、老师主动的引导,便于同学更好地沟通。
给与同学沟通的机会,让同学学会取长补短。
2、让同学学会观赏习作,学会修改习作,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艺术源于生活作文艺术源于生活。
生活,是一幅浩瀚的画卷,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而艺术,就是从这些普通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美丽、动人的作品。
艺术源于生活,是一种深刻的领悟,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艺术的灵感来源。
比如,一朵盛开的鲜花、一片悠扬的乐曲、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
艺术家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将这些美好的事物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正是因为艺术家们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才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艺术源于生活,也意味着艺术需要回归到生活中去。
艺术作品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失去其根基和灵魂。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真正触动人心的作品。
艺术家们应该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发现其中的美好和真实,从而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正是这种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才使得艺术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艺术源于生活,也需要为生活服务。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美好和愉悦。
艺术家们应该注重作品与观众的情感沟通,使作品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只有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艺术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
总之,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也需要艺术。
艺术作为一种对生活的反映和表达,需要深入生活、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和美好。
让我们一起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让艺术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因为艺术而更加美好!。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指导习作主题──写学一门艺术的故事或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本次习作的内容:写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表达要求:回忆本单元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学习某种艺术;比如;音乐(演唱、乐器演奏、舞蹈)、书法、绘画、雕刻等;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比如;字画、雕刻作品、陶瓷工艺品、歌曲、摄影等。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比如;参观美术馆看到的字画、在博物馆内看到的艺术品、一场精彩的电影、一场演唱会;甚至我们自己家里的一些装饰物品(特色的盆栽、挂画、工艺品……)都是描写的对象;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要写好本次作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
这样才会有话可说;才能抒发真情实感。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重点突出。
3、将阅读课文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第一部分写学一门艺术的故事一、记事作文的特点、写作方法简述根据习作题目的内容;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
记事这类文章;事是重点;它的明显特点是:注重把事件、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不着力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一件完整的事情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它们被称为事件的“六要素”。
“六要素”在描述事件中的地位;起因、经过、结果是事件的主要环节。
其中经过部分又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更是一篇写事作文成败的关键。
怎样安排记叙的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
(1)运用顺叙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也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习作八:生活中的艺术一、教材分析本次记一项艺术活动的习作训练,属于记实类作文。
习作提示中指出“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
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你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者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
”从要求来看,应限定在“艺术”二字上,与本单元的主题——感受“艺术的魅力”相关。
教学时可以分三个板块:1、写学习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2、写一件喜欢的艺术品;3、记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教学时,可重点指导第一板块(记事作文是小学、乃至初中学生的写作重点),与“我的课余生活”进行结合,根据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艺术品介绍与艺术欣赏活动的写作指导可以结合《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中“联想与想象”部分进行指导教学。
二、教学目标1.从生活入手,要求学生能选择自己学过的一门艺术,有详有略地记叙学习的过程,写出自己的感受。
2.探索表达自己感受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发展自己的爱好。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围绕中心写自己的艺术生活,并做到详略得当。
难点:有详有略地记叙。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印发习作范文《翰墨情深》、《我爱集邮》、《足尖上的艺术》。
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艺术生活1.教师引言导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
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
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给画面配音吧!2.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作简单的介绍。
教师出示句式:我在课余喜欢,看,照片上的我,参加这项艺术活动能。
是我最喜欢参加的艺术活动,参加这项活动能。
学生交流。
(二)展示艺术生活1.片段细说。
刚才你们用一句话总体介绍了自己的艺术生活,但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
这是为什么呢?(缺少必要的情节、没有说具体)你们能不能把某个片段说得详细些,比如怎么爱上这门艺术的、遇到过什么困难、怎么坚持下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等,请大家回忆、思考后再说。
(可先进行小组讨论)2.学生上台介绍,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将学生发言板书:怎样与艺术结缘、经历的困难与挫折、收获了成功与喜悦)如怎么爱上书法艺术的:《翰墨情深》中是这样写的:那是三年前的一天,妈妈带我去书店看书。
在书店门前,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正在饱蘸浓墨,挥笔疾书,在一张大纸上写下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我不解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妈妈说:‚这位老爷爷写的是‘博览群书’四个大字,因为写的是‘草书’,所以你看不懂。
‛我点了点头。
此刻,一个学习书法的念头便在我的心中产生了。
如经历了怎样的困难的:《我爱弹琴》中这样写道:但是,有一次,我练琴练了一半,怎么也不会弹了,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就不想练了。
爸爸妈妈一见我这样,狠狠地批了去一顿,我很生气,就使劲敲打琴键,琴也似乎被激怒了,发出了一串串既高又硬的音,好像在质问我:‚那你干嘛打我?不努力练习能学会弹琴吗?‛我被这琴声震动了,冷静了下来。
是啊,一份劳动一分收获,要想弹好琴不下苦功夫行吗?于是,我耐下心来,练旋律,练节奏,直到弹出一支完整优美的曲子。
如在学习过程收获成功与喜悦的:《我心中的那片绿地》中这样写道:舞蹈给了我很多,它帮助我走过了许多人生中的低谷,给我带来的很多感悟。
曾经在我对未来迷惑、彷徨的时候,《蒙古人》让我明白,不论未来怎样,都应该以一种旷达的心态看待万事万物,也要认真地走好每一步,这样人生才不会留有遗憾;在我被误解的时候,《扇舞丹青》让我忽然明白了文人士大夫的那种坚持,那是对自己的信念的一种坚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也不会改变自己去附和众人;在我孤独寂寞的时候,《小卜哨》让我感受到其实我并不孤单,我还有舞蹈,所以我觉得人生之路绝不会寂寞。
《紫气东来》让我看到了那虽然有些遥远,但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充满希望的未来;《一片绿叶》让我体会到对生命的尊重,即使只是一小片绿叶,它也有它的骄傲,它的尊严……(教师要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
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三)书写艺术生活1.习作引领,明确写法。
《我的舞台》一文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回顾一下,文章围绕中心“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舞台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写了“我”学戏的哪些经历?作者详细写了哪些内容?(1)讨论交流后明确下列要点;还没出生时,把娘胎当舞台,在肚子里“登台唱戏”、“大闹天宫”;刚会走路时,把小床当舞台,模仿母亲“演戏”;随母亲演出时,每场必到,察言观色,学形记词;六岁的时候,把练功毯当舞台,拜师学艺,暑去寒来,刻苦练习;学艺几年后,把客厅当舞台,给到家里做客的客人开“个人晚会”。
(2)快速读文,说说哪些描写体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朗读描写精彩的语段。
2.交流写法,明确要点。
我们在写这篇作文时应注意些什么?交流后明确:(1)叙述“我”与艺术之间的故事要按一定的顺序,比如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空间的转换顺序等;(2)要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介绍自己的艺术生活。
要注意:确定中心、选好反映自己感受的事例、有详有略。
(板书:确定中心、选好事例、有详有略)3.范文引路,拓展思路。
(1)速读范文《我爱集邮》,思考:这篇文章用什么具体事例写出了爱什么?与它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明确本文紧紧抓住一个“爱”字,写出了我是怎样爱上集邮的,我是怎样集邮的,重点介绍了两枚邮票。
最后点明中心——集邮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培养了我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教师朗读学生习作《我心中的那片绿地》等。
4.口头作文,简要评价。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
如:回顾”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
)(2)组内交流各自的写作思路,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5.尝试习作,反映艺术生活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内容具体地写下来,题目自拟。
第二课时(一)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二)赏析评改1.学生修改完毕后,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
2.选择少量习作展示、点评。
同学们基本上把自己与艺术之间的故事写下来了,老师看到许多优秀的习作,他们都能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介绍自己的艺术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指名朗读习作,并全班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赏识他人习作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修剪枝叶”甚至重起炉灶。
)(三)锤炼开头和结尾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内容丰富、健美、充实、容量大;“豹尾”: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彩不少。
现在我们就看看怎样的作文开头和结尾才是好的。
举例:如:《我爱单簧管》开头:音乐对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开门见山)结尾:现在,我已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与单簧管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可分割的情感,我伤心时,他为我排忧解闷;我开心时,它与我一同分享;……它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觉得,我现在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将来考取一所好大学。
但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丢掉单簧管,我依然会在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练习,就像现在这样,坚持下去,让他永远陪伴我。
(总结收获结尾)《我爱合唱》开头:从小到大,虽然我断断续续学过钢琴、电子琴、拉丁舞、国画等等艺术项目,但遗憾的是,自己都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来,没有让这些美妙的艺术融入我的生活中。
但恰恰是最平凡的唱歌,专业一点儿说叫声乐,才真正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轨迹,让我取得了小小的成就和大大的满足。
(表达感受,直抒胸臆,引出下文)结尾:永远都忘不了参加‚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时的情景。
那时,我和本班的两位合唱队的同学一起演唱《挥着翅膀的女孩》。
我们轻松地闯过了初赛。
决赛在市体育场举行,全校的学生注视着我们,颇有开个人演唱会的风采。
当前奏的钢琴声舒缓地响起,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回响,我似乎真的乘着歌声的翅膀,骄傲地飞上了天空……(自然结尾)《我的艺术生活》开头:成功就向一盘棋,坚持是其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但却在成功与否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启示引出下文)结尾:一曲弹完,台下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在掌声中,我再也不感到紧张,再也不感到害怕!而心却在震荡着,勇气却在增长着。
这掌声,带给我的是勇气,是坚强,是鼓励!我细细品味着这掌声,是一种甜蜜的味道,是一种幸福的味道……(揭示启示,自然结尾)还有很多开头的方法,如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等等,同学们都可以尝试运用。
修改自己的开头和结尾。
(四)修改写作,誊抄作文。
七、附优秀习作:我心中的那片绿地升入六年级,学习上的压力大了许多,觉得时间一下子就不够用了,而有着三小时舞蹈课的周末更是忙碌。
妈妈觉得我太辛苦,就问我:‚把舞蹈课退了吧,每周能多三个小时的空吗?‛我没有丝毫犹豫就摇了摇头:‚不要,只要我还能坚持,我就不会放弃舞蹈。
‛话一出口,我被自己话中的坚定惊住了,这是我的语气?我疑惑着……时至今日,依然记得初见舞蹈的那个场景。
那时的我只有四岁,妈妈带我去看一场舞蹈演出,。
剧场顶上的灯灭了,四周一片黑暗,我感到恐惧,向妈妈靠近了一些。
忽然觉得眼前亮了一些,抬起头,红色的幕布已经悄悄拉开,一道白色的光柱打在舞台上,现出一个演员的轮廓。
乐起,舞亦起。
一个个流畅唯美的动作呈现出来。
我不自觉地扒在了前排的椅背上,对于黑暗的恐慌早已忘记,完全被这种用优美的动作来表达的艺术迷住了。
演出结束,演员们开始谢幕,小小的我拉着妈妈的手涌到舞台前,说‚我要学这个!‛妈妈蹲下来,认真地看着我:‚会吃很多苦,会很痛的。
‛我转头望着台上一个个优雅大气的谢幕的身影,坚定地点了点头。
时间在汗水的挥洒之中慢慢流逝,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流逝,原来已经十多年了。
这些年来,学了很多舞蹈:《卖木瓜》、《小卜哨》、《扇舞丹青》、《傣女》、《喜悦》、《雀之灵》……又开始学新的舞蹈了。
这一次的名字很好听,《一片绿叶》。
道具是一把大大的扇子,扇骨是竹的,扇面是柔软的真丝,颜色从扇骨处象牙般的乳白渐渐过渡到青翠欲滴的碧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