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歌曲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416.00 KB
- 文档页数:14
抗战歌曲之《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背景:《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东北大地上燃起了民族自卫抗争的烽火。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纷纷兴起。不到1年的时间,东北抗日义勇军已达30万之众。1933年2月起,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大多已撤入没有沦陷的热河省改编为抗日联军继续抗争。这时正是战争阴云笼罩热河上空,日军及伪满政权正准备着对热河省的入侵,热河省内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敌人厉兵秣马为热河抗战做准备。1933年2月25日晚间,北平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长王化一,政治部副部长杜重远和上海辽吉黑热后援会负责人朱庆澜等,率百余人携带械弹、服装和慰问品到达建平县朱碌科。26日到敖汉旗四家子检阅并慰问部队。随行队伍中的聂耳为了给纪录影片《风云儿女》(又名热河血泪史)创作主题歌,随救国会联络副官高鹏发放慰问品,发放到三营时,营长刘凤梧指挥官兵唱起东北抗日义勇军军歌《义勇军誓词歌》,聂耳听后大受鼓舞,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后由田汉在上海监狱中重新创作了歌词,流传至今。
歌曲解析:1949年,在选国歌时,《义勇军进行曲》一经传唱,获得了国内外人民一致颂扬,在国际上有它的影响,多数人赞成应采用它作为国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赞成这种‚安不
忘危‛的思想,认为新中国要达到真正安定、安全,还需要与内外敌人及各种艰难困苦奋斗。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正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伴随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影响:《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因其奋进的词文和优美的曲调,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并远播海外。抗日战争期间,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在纽约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非常喜爱,不仅用英语四处演唱,还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普希金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用汉语演唱,并用汉语灌制了唱片,取名《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时,美国国务院曾提出: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日演奏的各战胜国音乐时,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表中国的音乐。
抗战歌曲之《保卫黄河》
创作背景:《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歌曲解析:《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素材,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
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歌曲一,四部分合唱,二、三部分轮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恰似黄河的波涛滚滚奔流,势不可挡。轮唱时“龙格龙格”的人声伴唱,听来变化无穷,情趣横生,增强了生动、活跃、乐观的气氛。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将压倒一切敌人,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轮唱之后的一大段器乐间奏,不仅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又为结束段转向高潮作好了铺垫,使结束段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歌曲启发:<<保卫黄河>> 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促使人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力量,它很符合现代气息,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尧的决心.保卫黄河就是保护我们的母亲,就是保卫我们的家园.坚决反抗入侵者!
抗战歌曲之《松花江上》
抗战歌曲之《黄水谣》
歌曲介绍:《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松花江上》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创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在西安,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
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歌曲赏析: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松花江上》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构成。这一部分的音调富于叙事与抒情的特点。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这部分以呼喊似的音调、悲愤的情绪,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最后的尾声,唱出了呼天唤地似的旋律,使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反抗斗争的力量。
社会影响:“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声悲壮,令人断肠。张学良将军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可以说,这首歌,对“西安事变”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中,也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上个世纪60年代,周总理指示,将《松花江上》编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可见当年这首歌曲的流传和对中国人民抗战,有着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