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84.5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2016 年 4 月
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
调研学生: 庄明康
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
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
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
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
内容: 陶艺馆
——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
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
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
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
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
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
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件梅瓶也不例外。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对窑室气温要求比较严格,鲜红色最为难得。
因此,“釉里红瓷器”色彩凝重华丽、纯正鲜艳,烧制条件要求高,烧制技术难掌握,所以十分珍贵。
青花寿山福海纹炉,胎体厚重,器型高大,外壁绘寿山福海纹,陈列于展厅的独立柜中,非常引人注目。
是明宣德官窑器中的黄钟大吕之作。
青花瓷一般都是白底蓝花,而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作为官窑大器,不吝材料,以费料费时的十分少见的蓝底白花来表现,器物外壁,满绘汹涌波涛,并在下腹部加绘山峦叠嶂,寓寿山福海之意。
青花寿山福海纹炉的外壁用苏泥勃青料绘画,这是一种名贵的进口青料,其中含有一些铁质,由于用料比较浓厚,瓷胎比较软,所以绘画时会将胎粉带起,而青料浸到胎中,烧成之后的青花,手摸有凹凸感,显得深沉典雅,入瓷三分。
站在展厅的独立柜前,转换不同的角度欣赏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会发现它在灯光下,满身的青花,闪着金属的光泽;满炉的波涛气势磅礴,似乎将要涌出。
海水中的山峰,渲染出寿山福海的气势,美好的祝福在观者心中激荡。
青瓷神兽尊高27.9厘米、口径13.3厘米,西晋永宁二年。
神兽尊造型略微呈梨式,肩部两侧和腹部各有三只横系,上大下小,作品字形排列,平底微内凹。
尊的腹部堆塑神兽,双目突兀,瞠目仰鼻,口含圆珠,绳索状的前掌外翻,后掌下撑,背后有五只小半圆形扁横凸脊,从上至下排列。
青釉微微泛灰,釉质润泽,但是由于受火不均而釉色不匀。
周身有刻画的蓖纹、戳印纹和堆贴纹,以表示鬃毛、羽翼和胡须。
底部刻有“东州”二字。
青瓷神兽尊不是一件简单的瓷罐,而是特制的随葬品,是一件绝品,具有神圣的意蕴。
这件青瓷神兽尊体量大,神兽的神态惊人,全身刻满纹饰,非常具有震撼力。
博物馆内还出展了在南林大校园内挖掘的明代南京锦衣卫夫妻合葬墓,而
来的白色陶罐和蓝色梅瓶。
蓝色梅瓶价值远远大于白色陶罐,在展览中看到,蓝
釉瓷器不愧被称为古陶瓷中的蓝色妖姬,展出的梅瓶口径为4.4厘米,底径10
厘米,高26.8厘米,最大腹径达15.6厘米,小口丰肩,色正釉厚,完整而精美,
让观者惊艳。
梅瓶是瓶式之一种,因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
梅瓶最早
出现在唐宋年间,当时叫金瓶,是用来盛酒的,也就相当于酒瓶。
到了元代以后,
梅瓶尺寸变大,级别变高,渐渐成了用来插花的观赏器。
民国街尤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似乎自己都置身于民国时期,火车,汽车,药房,服装店,西茶亭,大茶舍,等等等等,都栩栩如生的展现人前。
南京市博物馆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
满目,流连忘返。
参观后收获颇多,了解了许多有关陶瓷艺术的知识。
但短短的
一个下午还是有许多地方只是粗略的看了下,没有细究,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去多
多了解,慢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