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受体也有五种亚型,分别用m1、m2、m3、m4、m5命名。
12/26/2019
24
• M1:中枢皮质、海马:中枢兴奋。
•
突触前膜:激动时抑制Ach释放。
•
神经节:神经节除极化。
•
胃粘膜壁细胞:胃酸分泌;胃肠活动。
相结合的受体。 • 2、肾上腺素受体(adrenoceptor) :能选择性与NA、AD相
结合的受体。
12/26/2019
23
• (二)、受体分型
• 1、胆碱受体
• (1) M 胆碱受体(毒蕈碱受体,Muscarine receptor,M受体)
• 用药理学方法,以配体对不同组织M受体相对亲和力
不同,将M受体分为五种亚型,称为M1、M2、M3、M4、 M5。而用分子生物基因技术发现
突触后膜: 效应器或次一级神经元靠近的 细胞膜称突触后膜,后膜上有与递质相结合 受体。
12/26/2019
6
• 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 前膜与后 膜间的空隙,间隙宽约有15~1000nm,间 隙内存在有递质及灭活递质的酶。
•
12/26/2019
7
三、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 递质(transmitter):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从末梢释放的 一种化学传递物称为递质.递质传递神经的冲动和信号,与 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12/26/2019
12
• (2) 量子化释放(quantal release):每一个 “量子”相当一个囊泡的释放量,一个“量 子”释放不引起动作电位,数百个“量子” 释放才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及效应。
• (3) 从囊泡中溢出、置换出NA。
12/26/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