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本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功能,我国民法各项基本原则。
重点与难点:我国民法各项基本原则。
尤其是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意思自治原则。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和功能(一)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其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和规范之中的民法根本规则,是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民法基本原则与民法上体规范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民法基本原则是最一般的、高度抽象的民事行为规范。
民法基本原则超越一切民法制度的规范,是针对抽象民事行为而设置的一般准则,是从具体的民事法律制度和民事法律规范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基本准则,而民法具体规范则是从属于特定民法制度的规范,是针对具体民事行为如合同行为、遗嘱行为而设置的上体规则;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对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最一般的要求,其遵守与违反可能产生的民事法律后果也是抽象的,民事主体遵守民法基本原则或者不遵守民法基本原则将产生的民事法律后果是不明确的,而民法具体规范的遵守与违反,其民事法律后果则是明确的、具体的。
2.民法基本原则是价值判断的准则,内涵极为丰富民法基本原则包含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是正确指明民事主体行为的方向,成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指南,而且也是制定、解释、执行民法和正确处理民事纠纷的重要依据。
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极为丰富,只能根据法律条文的文意和立法目的作大致的了解,作或大或小的解释,不可能穷尽它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而且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还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基本原则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可能有不同的内涵。
因为历史条件不同,对人的行为的基本要求有所不同。
3.民法基本原则是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民法基本原则。
民法规范只有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发挥出体系的规范功能,离开了基本原则的价值引导作用,民法规范可能出现违反立法目的的适用。
因此,民法基本原则的效力必须完全地贯彻于民法始终。
第二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1、主权:国家固有的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权利,或者说是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2、君主主权: 霍布斯的《利维坦》:每个国家都必须存在一个绝对的最高主权,足以强制人们遵守这一为达到和平共处而订立的契约。
而这个最高的、不受限制的、不可分割的主权权力,只能掌握在君主手中。
3、人民主权:卢梭认为,国家代表着"普遍利益"和"公共意志",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
人民主权的主要内容就是公意,它体现了人民自由意志在国家政治中的最高地位,这种意志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和不能代表的。
4、议会主权: 洛克认为,人民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时,仍保留生命权、自由权与财产权三项不可放弃、不可转让的天赋权利。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与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
(委婉表达了人民主权思想)5、洛克: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
他主张要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等"自由权利",强调建立有限政府6、主权在民:最早把主权在民原则写进宪法而确定下来的是法国,1793年宪法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最民主的、最能体现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一部宪法。
法国是主权在民思想的发源地。
《人权宣言》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这部宪法是欧州大陆最早的近代成文宪法7、政治合法性:又叫政府合法性、政权合法性,指某个政权或政府的统治获得社会成员的服从和忠诚的问题。
8、布丹:法国大律师,近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他发表了《国家论六卷》,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9、霍布斯:英国著名政治家,他运用近代自然法理论,论证了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而建立起国家。
《利维坦》10、卢梭: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的人民主权理论对于近代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主权在民原则的主要内容主权在民原则,又称人民主权原则,它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率先倡导的“主权在民”学说。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功能民法的基本原则,即观察、处理民法问题的准绳。
功能:民事立法的准则。
立法者解释的准则。
(立法)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守法)裁判者对民事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基本依据。
(司法)二、我国民事立法上确认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基础原则。
✓私法自治原则是民法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原则,是民法基本理念的体现。
✓公平原则是对私法自治原则的有益补充。
✓诚实信用原则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和谐。
是对私法自治原则的✓公序良俗原则调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
必要限制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首先体现为一项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的准则。
平等对待有两种意义:✓强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都一视同仁,每一个人都被视为“同样的人”。
✓弱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对同一类别的人一视同仁。
既意味着平等对待,也意味着差别对待。
近代民法重视强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
●平等原则主要体现为民事主体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
即人格平等。
现代民法与近代民法不同,现代民法的平等原则:侧重强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的同时,更加重视兼顾弱势意义上的平等对待。
我国属于现代民法上的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还体现为一项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
私法自治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的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是出于核心地位的民法基本原则。
公平原则两层含义:一,是立法者和裁判者在民事立法和司法的过程中应维持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立法司法)是公平原则的核心。
体现了公平原则是对私法自治原则的有益补充。
二,是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守法)公平原则以私法自治原则的具体运用为基础和前提,是等价有偿原则的上位原则。
法国民法典1134 合同关系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德国民法典242 债法确立……瑞士民法典2 民法~公序:国家的安全,市民的根本利益。
第2章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法是指在司法实践中,依法确定并采纳证据以确认案件事实的科学规范和规则。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是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公正性。
下面将就这些基本原则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真实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以真实的事实为根据,真实地反映案件的本质和实质。
真实性原则是证据的根本和出发点,也是验证案件事实的基本要求。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应当从各种渠道搜集证据,保持证据的真实性,严禁伪造、篡改、捏造证据,确保所采纳的证据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保证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和正确性。
其次,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是指法院根据案件事实的特点和证据的规定,要求证据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完整、综合地反映案件事实的真实情况。
充分性原则是为了确保法院能够在事实上全面而真实地了解案件的各种情况,避免因证据不充分而导致事实的片面性和偏颇性。
法院在采纳证据时,应当尽量多方面、多角度地收集、审查和运用证据,充分掌握整个案件的实质,确保裁判能够做到公正、准确和全面。
最后,公正性原则。
作为证据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公正性要求法院在收集、审查和采纳证据时必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对待各种证据和当事人的陈述。
法院应当在处理证据时遵循客观公正、严密科学的原则,做到无论对待哪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都是公正的。
公正性原则是确保司法实践能够正确、公正解决纠纷和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
综上所述,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充分性和公正性。
这些原则是司法实践中确保案件事实能够真实、全面得到呈现,确保法院能够客观公正地作出正确判决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遵守这些原则,法院才能够确保司法公正,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运行。
第二章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概要: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具体的环境法基本原则主要有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国家干预原则。
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知识点二:环境法基本原则(一)知识点三:环境法基本原则(二)本章学习重难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
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掌握环境法的五个原则,以及掌握相关原则在实务中的运用。
建议学时:3学时知识点一: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概述一、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指通过环境法规明确规定或者体现的,反映环境法基本理念、价值、特点和目的的,对环境资源工作或活动具有普遍性指导作用的准则。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征:1、是由环境法规确认的普遍性指导准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确认性。
环境法规确认基本原则的方式,一是直接规定,二是间接体现。
所谓直接规定是指环境法规条文中明确提到某项原则。
例如旧的《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 年)第6条提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所谓间接体现是指环境法规中虽然没有某项原则的文字表述但通过有关法律条款却体现了该原则的精神。
例如新的《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条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
2、是环境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所特有的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部门法的特性,不宜把我国法律的通用原则或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共同原则当作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诚然这些法律通用原则或共同原则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民主与集中、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立法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执法原则也是指导环境立法与执法的一般原则。
但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体现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价值、特点和目的的特有原则。
3、是贯穿整个环境法体系和环境法制建设、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不同于具体的法律制度、法律程序和法律措施。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概述一、概念民法的基本原则,即观察、处理民法问题的准绳。
它是体现市民社会和商品经济根本要求,贯穿民事立法、司法、守法始终,具有普遍适用效力和衡平作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重点提示: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的集中反映。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一)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的准则民法的基本原则,蕴含着民法调控社会生活所欲实现的目标、所欲达致的理想,是我国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集中体现了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和经济法的特征。
它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确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制定具体民法制度和规范的基础。
同时,它还是解释民法规范的准则。
(二)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审判准则民事主体所进行的各项民事活动,不仅要遵循具体的民法规范,还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
在现行法上对于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欠缺相应的民法规范进行调整时,民事主体应依民法基本原则的要求进行民事活动。
(三)是法院解释法律、补充法律漏洞的基本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对民事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基本依据。
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须对所应适用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以阐明法律规范的含义,确定特定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法院在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时,如有两种相反的含义,应采用其中符合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无论采用何种解释方法,其解释结果均不能违反民法基本原则。
如果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在现行法上未能获得据以做出裁判的依据,这就表明在现行法上存在法律漏洞。
此时,法院应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法律漏洞的补充。
(四)是解释、研究民法的出发点学者在对民法进行解释、研究时,应以民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出发点,无论何种学说,违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就不是妥当的学说。
第二节平等原则一、平等原则的含义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其中平等以独立为前提,独立以平等为归宿。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
引导案例:
甲雇佣乙到自家承包的农地里干农活。
乙在干农活过程中,因天突然下暴雨。
乙匆忙回家,在乙回家的途中,突遭闪电雷击而死亡。
乙的家属要求甲赔偿。
此案中,乙的家属的赔偿请求是否有直接的法律根据?其请求能否得到法律支持?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产生原因
其一,民法调整的私人关系、私人利益的及其广泛性、复杂性与民法规范的有限性、调整范围的有限性
其二,民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需要借助民法基本原则予以高度概括
其三,民法规范的设计和规范需要一定的指导思想
其四,民法规范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指南
其五,民法规范的漏洞弥补需要一定的工具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彻于全部民事法律制度,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
特征:
1.它贯彻于全部民事法律制度,即具有很强的涵盖性。
2.它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即具有
适用的普遍性。
3.它不直接涉及民事主体的具体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但它是确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义务和民事责任的重要根据,即具有抽象性和根据性。
4.它体现了民法基本精神和价值的内容和要求,在民法制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也即它是民法体系的基石。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1.指导功能
民法基本原则体现了民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它在民法制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所以,它对民事立法、民法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指导功能。
2.约束功能
尽管它不直接涉及具体的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但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民事活动具有约束性或者约束力。
3.民法解释的准据功能
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极其复杂,民事立法不可能面面俱到,民事司法实践中也会遇到新的的问题,在民事立法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清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民法进行解释。
民法基本原则是解释民事立法的重要根据。
4.民法漏洞的补充功能
由于各种原因,民法中难免存在漏洞或者缺陷,对此,需要对民法漏洞进行补充。
而民法基本原则即具有补充民法漏洞的功能。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平等原则
1.民事主体人格平等即民事权利能力平等
2.民事主体能够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的机会平等(但不是结果平等,结果不可能平等,强调结果的平等是另一种不公平)
4.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民法的平等保护
(二)意思自治原则或者私法自治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法规定的范围内,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意思独立、自由、自主,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并据此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主体能够自主地选择、决定是否参与民事活动、参与什么内容的民事活动,与谁进行民事活动等。
2.民事主体自主地进行民事活动,其意思表示真实、自由,不受胁迫或者约束。
3.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权利、民事义务)设立、变更、终止的重要根据。
4.民事主体应承受其民事活动的结果或者后果。
(三)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以公平理念和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衡量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财产利益、人身利益),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及其民事责任的承担。
1.民事主体享有公平的参与民事活动的机会,以实现其民事利益。
2.民事主体之间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内容的确定应体现公平原则,不得显失公平。
3.民事主体对民事责任的承担应体现公平原则。
民事责任承担的三个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其一,对于过错责任而言,民事主体承担的民事责任应与其过错程度相对应;其二,对于非因双方的过错造成的意外损害,并且法律无规定或者双方无约定时,应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对民事责任的分担。
如法律有规定或者双方有约定时,从法律或者约定。
4.民事主体之间的既定民事法律关系若发生了当事人无法预见的重大变化,若继续维持原来的既定民事法律关系,将导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显失公平的后果时,应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如合同法中的情事变更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诚信原则)
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或者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过程中,应本着善意的态度,讲诚实,守信用,恪守诺言。
善意在学习民法中,经常使用。
善意的解释:
其一,一般是指像对待自己的事务那样对待他人的事务,即爱人如己。
其二,有时与恶意相对应。
体现是民事主体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
即善意和恶意都可体现民事主体在实施非法行为时的一种心理状态,
客观上虽然都表现为非法行为,但由于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善意或者恶意的不同,而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后果。
在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情况下,所谓的善意是指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违法的一种心理状态。
所谓恶意,是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违法的一种心理状态。
民法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对善意的保护。
民法的价值取向是保护善意当事人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对恶意当事人或者第三人的利益不予以保护。
如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信用是社会有序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而诚实是信用的基础。
诚实信用本来属于道德范畴,民法为了适应调整事关系的需要,将本来属于道德原则的诚信原则上升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帝王条款”,具有深刻的含义,其适用范围极其广泛。
不仅要求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遵守,也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依照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来衡量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1.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过程中,应具有诚实善意的心理状态。
如合同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
在缔约过程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不成立或者无效的,应承担民事责任。
2.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时,应讲究信用,恪守诺言。
3.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时,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将根据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但不是所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都承担民事责任。
4.该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过程中,处理好两方面关系:
其一,处理好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一方当事人应像对待自己的事务那样对待他人事务,以诚相待。
其二,处理好当事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当事人不得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即不得损人利己。
(五)公序良俗原则
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
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公共秩序:即国家和社会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
善良风俗:即国家、社会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