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穿心莲的栽培技术

穿心莲的栽培技术

穿心莲的栽培技术
穿心莲的栽培技术

穿心莲的栽培技术

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中草药品种多样,穿心莲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别名叫做榄核莲、一见喜。穿心莲的全草都能入药,性寒味苦。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等功效。下面我们就以药用穿心莲为例,向您介绍一下它的栽培技术。

一、植物学特征

穿心莲是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一般高50—100厘米,茎是直立向上生长,茎上有棱,分枝多。穿心莲是单叶对生,叶子为披针形或尖卵形。一般叶子长3—9厘米,宽1.5—3厘米。它的花小,是淡紫白色,二唇形,上唇内表面有紫红色花斑。种子近似圆形,黄褐色或者棕褐色,直径在0.3—0.5厘米左右。

二、生长条件

穿心莲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穿心莲植株生长合适的温度一般是25~30摄氏度。适合在我国广西、福建、四川等地推广种植。

三、育苗

我们就先来看看育苗用的种子。穿心莲种植一般有两种用途,一种是药用,在栽种75—90天后,就能够采收,药用价值高;一种是种用,就是把得到穿心莲种子用来培育下一代。药用穿心莲种植使用的种子,一般都是采购来的。

1、种子处理

穿心莲种子外面有一层蜡质。因此在播种前,一般都要进行种子处理。具体做法是:在盆中用清水清洗,一般在清洗时不要贪多,每次处理500克左右,这样种子才能清洗干净。清洗好的种子一般要浸泡24小时后才能播种。

下面,我们要处理一下浸泡好的种子。我们用布把种子包好。然后用力来回揉搓,直到种子表面覆盖的蜡质被破坏。其中,种子的发芽率随成熟度而变化,种皮棕色的老熟种子发芽率99%,种皮褐色的中等成熟种子发芽率62%,淡白色的嫩种子发芽率仅5%。

2、整地

种植穿心莲,我们一般选择肥沃疏松的酸性土壤和中性土壤为宜,ph值在6—7之间。最好是沙壤土。

我们先要进行翻地,翻地深度是30厘米左右,在翻地的时候要注意,随时都要把翻出的草从地中检出来。把地翻好一遍后,就能下底肥了。为了让穿心莲幼苗健康生长,我们一般要给苗床消毒。把氯硝基苯按照1:500的比例加入底肥中,搅拌均匀。底肥我们一般选用农家肥,每667平方米用量约为3000—4000千克。用勾兑好的底肥把翻好的地完全浇透。一般晾制1个月左右。我们把晾干的地用锄头整平。然后,我们用锄头开沟,沟深一般在10厘米左右。苗床的宽一般是150厘米,长是800厘米,苗床间距在30厘米左右。把苗床整理好后,我们要用扁担把苗床的表面再进行整平。这样整平过的苗床表面更容易撒播穿心莲的种子。

3、播种

播种以晴天为宜,种子的用量一般是每亩5至8千克,播种前我们先要把处理好的种子以1:8的比例与柴灰混合。具体方法是:把洗好的种子放到柴灰里,在盆中充分搅拌均匀。柴灰能够给种子提供更多的营养。将混拌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完成后,我们还要在苗床的表面上盖一层土。一般覆盖的厚度是1厘米左右。

播种完毕后,我们还要用72.2%霜霉威剂600倍液喷洒苗床表面,防治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为了更好的保证苗床的温度,我们要给

播种好的苗床加盖上一层地膜。地膜四周一定要盖严,都盖好后,还要在上面铺上一层稻草,一般厚度在5—8厘米左右。

4、苗期管理

一般播种后5—7天后,种子就能够发芽。当出苗20%-30%时,我们去掉稻草和地膜。在穿心莲幼苗在苗床上生长这段时间不易发生病虫害,无需特殊管理,只要控制好苗床的温度即可。

为了控制苗床的温度,保证幼苗的成活率。我们给苗床搭制拱棚。中午11时到下午2时,塑料薄膜下的苗床温度能达到35—40摄氏度,这时,我们可以把拱棚膜打开一半,加强通风。让苗床上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

一般幼苗在苗床上生长的时间在50天左右。在这期间,我们要只要每隔5天浇一次水,当穿心莲长到5—10厘米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加强管理了。

穿心莲幼苗在苗床上的生长过程中,杂草的生长很快。我们要经常进行除草。

一般在5月或者6月上旬。当幼苗长到4—6片叶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穿心莲进行移栽了。这里我们说的叶子时指穿心莲的真叶,不包括下面小的子叶。在起苗的头一天,我们要用清水浇地,起苗的时候,土地就会变得松软,便于起苗。

四、移栽

除了大田直接种植,我们还可以把穿心莲栽种在植株高的植物的行间。我们一般是移栽到玉米的行间。这也是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好办法。

我们先用锄头把玉米的行间的地整平,玉米的行间距一般是

150cm。然后再给穿心莲挖好移栽穴。一般穴深8—10厘米,直径10厘米。移栽前,在挖好的移栽穴中我们还要施肥,这时的肥料一般是复合肥。用量是平均每667平方米4千克。

我们把幼苗放入移栽穴中,要让穿心莲的根系舒展,垂直向下。用手把移栽苗扶正,把周围的土填满移栽穴,然后按压。一般我们把穿心莲的株距控制在15厘米,行距也控制在20厘米。这样平均每667平方米能够栽种8000—10000株穿心莲。把苗移栽完后,我们马上要浇定根水。注意在浇定根水的时候一定要浇透。在移栽后,一周左右就会成活。在这一周中,我们还要浇2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利

于穿心莲扎根。我们还要及时进行补苗,补苗的方法和移栽苗的方法一样,在这里就不在详细介绍了。

五、田间管理

移栽苗成活后,我们就进入中耕管理期。

(1)施肥

药用穿心莲要多施氮肥,以农家肥为主,定植10天后浇1次,一般每667平方米3000—4000千克,施肥后浇水,每667平方米6000—12000千克,以后半个月1次。再配以磷酸一铵。具体方法是放在桶中扬撒。撒的时候一定要均匀。一般用量是每667平方米30—50千克。

(2)水

田间管理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应及时浇水。浇水的时候我们一般是在早上和傍晚各一次,每隔3—5天浇水一次。

(3)锄草

中耕过程当中,我们还要经常除草。避免杂草和穿心莲争夺养分。注意锄草一定要勤,做到随见随除。

(4)病虫害防治

由于穿心莲本身是中草药,不易发生病虫害。当遇到有象鼻虫咬食叶片,我们可用50%腈松乳剂和50%氯丹乳剂,二者以1∶4的比例混合,再用其400倍液喷洒。

六、采收

穿心莲采收时间和药效关系很密切,适时采收,有效成分含量高,一般是从栽培后75~90天,植株要出现花蕾前采收为最佳时间。

穿心莲采收的时候,一般选择晴天。我们在收割时要齐穿心莲的根部下刀,整体切割下来。把这些穿心莲背到晾晒场上。进行晾晒。一般晾晒好的穿心莲所含水分一般在30%—40%左右。

七、保存

存放穿心莲的仓库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温度一般在18—20摄氏度。

伴随着世界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草药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近几年来,穿心莲良好的药用功能越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随着穿心莲需求的增长,穿心莲种植业也会成为您的一个致富新途径。

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穿心莲内酯的提取 分离及鉴定 2011级16班 摘要:穿心莲为解毒消炎类临床常用药,穿心莲内酯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分子式C20H30O5,白色方形或长方形结晶,味极苦,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醇等。利用乙醇提取方法、超声、回流、旋转蒸发浓缩方法对穿心莲内酯进行提取分离以及纯化,使用TLC法对其鉴别,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穿心莲内酯。 关键词:穿心莲、穿心莲内酯、超声提取法、乙醇提取法、TLC鉴别 Isolation & Ident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ABSTRACT:Clinical commonly used medicines, creat for detoxification counter Andrographolide is the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rographis formula C20H30O5, white square or rectangle crystal, taste bitter, soluble in water, soluble in ethanol,methanol, https://www.doczj.com/doc/7618677041.html,ing the ethanol extract method, ultrasound, reflux, rotary evaporation enrichment method to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using TLC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can get high purity Andrographolide. KEY WORDS:Andrographis paniculata;Ultrasonic extraction;Andrographolide;alcohol extraction;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穿心莲为常用中药,来源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 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临床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等。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iide)、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iide)脱水穿心莲内酯(dehydroandrographoiide)[4]。 穿心莲内酯为天然植物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份,具有祛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对细菌性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痢疾有特殊疗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药物。本品为二萜类内酯化合物,均难溶于水,通常仅能口服给药。主要药理作用: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利胆保

穿心莲内酯的提取与精制

22.5 D 穿心莲内酯提取 陈树美 张慧莹 蒙倩倩 武秋贤 尚兴宇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09级18班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穿心连内酯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检测指标,测定其含量。结果:穿心莲粗粉提取穿心莲内酯产率为0.53% 【关键词】穿心莲;穿心莲内酯;提取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f.) Nees 的全草。穿心莲中含有多种二萜类化合物,主要为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氧穿心莲内酯等【1】 1.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 又称穿心莲乙素。分子式C20H30O5,分子量350.44。无色方形或长方形结晶,味极苦。mp.230~231℃,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吡啶中,微溶于氯仿、乙醚、难溶于水、石油醚、苯。 2.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 又称穿心莲丙素、穿心莲新苷。分子式C26H40O8,分子量480.58。无色柱状结晶,无苦味。mp.167~168℃,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吡啶中,微溶于水,较难溶于苯、乙醚、氯仿及石油醚。 3.去氧穿心莲内酯(deoxyandrographolide) 又称穿心莲甲素。分子式C20H30O4,分子量334.44。无色片状(丙酮、乙醇或氯仿)或无色针状结晶(醋酸乙酯),味稍苦。mp.174~175℃,[α] -40°(C=1,无水乙醇)。易溶于甲醇、乙醇、 丙酮、吡啶、氯仿,可溶于乙醚、苯中,微溶于水。 4.脱水穿心莲内酯(dehydroandrographolide) 分子式C20H28O4,分子量332.42。无色针状结晶(30%或50%乙醇),mp.204℃。易溶于乙醇、丙酮,可溶于氯仿,微溶于苯,几不溶于水【2】。 O HO O CH 2 CH 2OH HO 16131511171820 1910O O CH 2CH 2OH HO O O CH 2CH 2O glc O O H CH 2OH HO 1 仪器与设备 1.1 仪器 旋转蒸发仪 冷凝管 圆底烧瓶 电热套 铁架台 真空抽滤泵 烧杯等 1.2 试药 穿心莲对照品 穿心莲药材 95%乙醇 乙酸乙酯等 2. 提取工艺 穿心莲叶粗粉30g ↓95%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 提取液 ↓回收乙醇至300ml 总浓缩液 ↓活性炭脱色 滤液 ↓浓缩 穿心莲内酯 去氧穿心莲内酯 新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2016-2020年中国中药产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2016-2020年中国中药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内容简述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从总体上说,“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2015年,我国中药贸易克服了外需低迷、价格下跌、要素成本持续快速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表现较为突出。2015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47.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其中,出口额37.70亿美元,同比增长4.95%,高于同期整体医药出口增幅2.25个百分点。 2015年5月,《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正式发布。规划涵盖了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等细分领域,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发展,成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是国家层面第一次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列为国家战略具体体现,战略规划以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为主题,提出7个方面重点任务。未来,我国中医药行业在政策引导下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药产业在主管部门、企业主体和金融资本的共同投入下,将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布局,具体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建设、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以及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药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资源、技术、企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具备优势的地区应抢抓机遇,积极培育市场,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成为中药市场的主力军,使中药产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力量。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中药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共

穿心莲内酯的提取

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分离、鉴定及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的制备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jrographis panicalata (Burmf)Ness)的全草或叶。具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菌痢、胃肠炎、咽喉炎、尿路感染等。穿心莲中含有多种苦味素,属二萜类化合物,主要为穿心莲内酯、脱氧穿心莲内酯、高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穿心莲烷、穿心莲酮等。其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抗菌消炎的主要有效成分。 鉴于穿心莲内酯在水中的难溶性,将穿心莲内酯进行磺化、亚硫酸氢钠加成和琥珀酸酐酯化等水溶性衍生物合成研究,克服了穿心莲内酯不溶于水的特性。 穿心莲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及其性质 1.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C 20H 30O 6,又称穿心莲乙素,为无色方型或 长方型结晶,mp 230~232℃,[α]D 20 -126。 。味极苦,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吡啶,微溶于氯仿、乙醚,难溶于水及石油醚。 2.脱氧穿心莲内酯(14-deoxy-andrographolide):C 20H 30O 4,又称穿心莲甲素,为无色片状或长方型结晶, mp l75~176.5℃,[α]D -36(1%,氯仿)。味稍苦,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吡啶、氯仿、乙醚、苯、微溶水。 3.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 ):C 26H 40O 8,又称穿心莲丙素、穿心莲新苷,为无色柱状结晶,mp l67~168℃。无苦味,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吡啶,微溶于氯仿和水,不溶于石油醚。 O O CH 2OH HO HO O O CH 2OH HO O O CH 2O-Glu 穿心莲内酯 脱氧穿心莲内酯 新穿心莲内酯 O O CH 2OH HO HO Na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穿心莲内酯类二萜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方法。 2. 学习氧化铝柱色谱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通过穿心莲内酯亚硫酸氢钠加成,掌握使脂溶性产物转化为水溶性产物的一种方法。 二、实验原理(综合性实验) 穿心莲中的内酯类化合物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溶剂,故利用此性质选用乙醇提取之,穿心莲中含有大量叶绿素,可用活性炭脱色法除去叶绿素类杂质;利用穿心莲内酯与脱氧穿心莲内酯在氯仿中溶解度不同,初步将二者分离;利用穿心莲内酯与脱氧穿心莲内酯结构上的差异,用氧化铝柱分离二者,将穿心莲内酯制成亚硫酸氢钠加成物以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性。 三、实验内容 1.仪器和试剂 玻璃色谱柱(2×30cm )及配套分液漏斗,滤纸,50ml 三角瓶数个, 恒温水浴锅,蒸发皿,玻璃板(5×20cm ),色谱缸,玻璃漏斗,铁架台,500ml 园底烧瓶,抽滤瓶,布氏漏斗,冷凝器,旋转蒸发仪,硅胶薄层板,显色试剂喷瓶,电吹风,锥形瓶(50m1)等。 穿心莲粗粉,95%乙醇,活性炭,丙酮,氯仿,甲醇,正丁醇,亚硫酸氢钠,无水乙醇,0.3%亚硝酰铁氰化钠,10%的正丁醇氢氧化钠溶液,3,5-二硝基苯甲酸碱性溶液,50%氢氧化钾甲醇试液。

穿心莲生产实用技术

穿心莲生产实用技术 第一章概况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 f.) Nees]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叶或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作用,是中医临床应用较多的药材,也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穿心莲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分布于印度、泰国、斯里兰卡和印尼等很多亚洲平原。中国最初引种于广东和福建南部,现长江以南各省以及山东、北京、陕西等地均有栽培。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湛江是广东的主要产地,全国最高年产量约为8000吨,其中湛江约为800~1000吨。 20世纪50年代,穿心莲在国内大种中草药的热潮中曾被广泛种植,穿心莲作为中草药中的天然消炎药物被开发为“穿心莲片”,并畅销国内大江南北,当时位居中草药制剂的前列。此后,随著20世纪70、80年代,我国抗生素工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及庆大霉素、螺旋霉素、麦白霉素、小诺霉素、半合成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等产品的陆续上市,作为天然消炎药物的穿心莲片很快就被冷落,其销量一落千丈,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很少有人问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以及新型抗生素价格昂贵,病人越来越难以承受等原因,人们又开始怀念20世纪50~60年代开发上市的中药消炎药穿心莲片,穿心莲等中草药再度成为制药厂家的研究重点。 作为一种支持免疫系统的药物,穿心莲在中国和印度已经被使用了几百年。近十多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穿心莲对于各种各样人体功能和疾病的积极作用,从普通的感冒和发烧到扁桃体炎、肺炎、肺结核、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和腹泻都表现出显著的疗效。最新科学研究表明,穿心莲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内酯类物质、黄酮类和甾醇等。其中新穿心莲内酯在 20世纪90年代已被国内厂家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注射剂(如莲必治、穿琥宁和新炎平等),这些产品的年销量均超过1千万支。至于含穿心莲成分的中成药则更多。近年来国内外医药研究人员对穿心莲另一主要成分——黄酮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穿心莲对多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脂、血管栓塞、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血小板聚集等等)均有防治作用。国内已有厂家据此开发出“穿心莲黄酮片”。经临床验证,该药片对防治脑缺血的总有效率高达82%,几乎与西药相当。有人认为中药“穿心莲黄酮片”有望成为继银杏叶片以后又一种畅销国际市场的天然心血管病药物。 更令人振奋的是,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的Collins教授等人在调研19种中草药的抗爱病病毒(即HIV-1)作用时发现,黄芩、金银花、穿心莲,板蓝根和胡黄连等中草药的30%水提取液对HIV-1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1999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自行设计的药理试验进一步提示,穿心莲的主要成分———新穿心莲内酯,只需很小剂量即能有效地抑制类蛋白转换。说明新穿心莲内酯有望成为一种全新抗爱滋病药物的天然原料,其意义决不亚于银杏内脂与黄酮。因为目前全球至少已有数千万HIV-1携带者,其中绝大多数为无钱治疗的穷人(分布在非洲南部与东南亚国家)。尽管不少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以及巴基斯坦)也有穿心莲资源分布,但我国

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的提取

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的提取 摘要:从药用植物穿心莲中提取穿心莲内酯。150克穿心莲粗粉甲醇回流提取,水沉去杂质,二氯甲烷脱酯,活性碳脱色,结晶得穿心莲内酯精品1.5克,收 率为1%,其含量为98.5%。 关键词:穿心莲;穿心莲内酯;提取工艺 Abstract:Withdraws the Andrographis Paniculta lactone from themedicinal plant Andrographis Paniculta.Uses the methyl alcoholbackflow to withdraw,the water sinks ,the methylenechloride escapes the ester,the activated carbon decolorizes,thecrystallization results in the Andrographis Paniculta lactonehigh-quality goods 1.5 grams,the returns-ratio is 1%, its content is98.5%.Key word:Common Andrographis Herb ,Andrographolide ,Extract method 1.前言 穿心莲为爵床科穿心莲属植物,药用叶或全草,秋初茎叶盛时采割,晒干。在中药里归为凉性药物。穿心莲在亚洲,几个世纪以前就用于治疗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发热、疱疹、咽喉痛和各种细菌性感染。在中医里,穿心莲是一种治疗感冒的重要草药,它用于退热、驱毒[1]。穿心莲不仅能抑HIV-1,还能抑制HIV-1对细胞的毒性和在细胞间的传播,从多途径抑制HIV-1,因而能防止HIV-1抗药性突变的形成。穿心莲价格低廉,且经过修饰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HIV-1活性[2]。因而穿心莲及其衍生物用于艾滋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 由于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的含量,与其产地、收期、部位和提取工艺有很大的关系。与茎、果相比,穿心莲叶中含穿心莲内酯最高;穿心莲内酯为酯类结构,在水溶液中易水解、开环、异构化,故影响药物稳定性。在对穿心莲内酯的稳定性研究中发现,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环境、不同的生物样品及不同有机溶剂中,穿心莲内酯稳定性都有较明显的差异。温度越低,穿心莲内酯的稳定性越好;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且随着碱性强度的增加,其不稳定性增强;在pH值为7的条件下,该药并不稳定,其最稳定的pH值为3~5;在酸性条件下,该药较稳定,但并非酸性越强,稳定性就越好。目前已经发现穿心莲内酯具有以下药理作用:抗菌消炎、解热作用;抗癌和免疫调节作用;病毒和免疫增强作用;心血管作用;保护肝脏。[3-7] 正由于穿心莲内酯具有这样广泛的药理作用,也使得人们对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工作发

黄花梨种植技术

黄花梨种植技术 1、简介 拉丁名: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中文名:降香黄檀(降香檀.黄花梨) 拉丁科名:Leguminosae 商品名为:scentedrosewood 中文科名:豆科保护级别: 二级 分布广东(海南岛)、广西和福建南部有种植海南岛现状濒危种。降香黄檀又名花梨,特产海南。因木材珍贵,成年植株几被砍伐殆尽,近来有些梳妆都被连根挖起,供作药用和工艺美术材料。天然资源急剧减少。 海拔下限(米) 海拔上限(米) 600 形态特征半落叶乔木,高10-20(-25)米,胸径可达80厘米;树冠广伞形,分枝较低;树皮浅灰黄色,略粗糙;小枝具密极小皮孔,老枝有近球形侧芽。奇数羽状复叶,长15-26厘米;小叶(7一)9一13,近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3.5一8厘米,宽1.5一4.0厘米,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圆锥花序腋生,由多数聚伞花序组成,长4一10厘米;花淡黄色或乳白色;花瓣近等长,均具爪;雄蕊9,1组。荚果舌状,长椭圆形,扁平,不开裂,长5一8厘米,宽1.5一1.8厘米,果瓣革质,有种子部分明显隆起,通常有种子1颗,稀2颗;种子肾形。 特性分布区常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23--25℃,极端最低温6.6℃,雨量分配极不均匀,旱季(11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为1500毫米左右,且多暴雨。土壤为褐色砖红壤和赤红壤。本种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在陡坡、山脊、岩石裸露、干旱瘦瘠地均能适生。为阳性树种,在过分荫蔽的密林中,幼树生势衰弱;在郁闭度较小的林分中能长成直干大树。结实虽然丰富,但天然下种时正值旱季,故林下幼树不多。萌芽力较强,现存林木多为萌生小径木。天然林木生长较慢,人工栽培的林木生长较快,长势良好。一般每年换叶一次,特别干旱时则叶全落,初雨至时,花叶同时抽出,10--12月果实陆续成熟。 木材构造特征散孔材至半环孔材。生长轮颇明显。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深红褐,常带黑色条纹。管孔在肉眼下可见至明显,弦向直径最大208μm,平均114μm;数甚少至略少,2~1 2个/mm2。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主为傍管带状(多数宽1~数细胞)及聚翼状。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可见;射线组织同形单列(甚少)及多列(2~3列,4列偶见)。新切面辛辣气浓郁,久则微香;结构细;纹理斜或交错;气干密度0.82~O.94 g/cm3。 保护价值为海南特有的珍贵树种,心材极耐腐,切面光,纹理美致,且香气经久不灭,是名贵家具、工艺品等上等木材;心材入药可代替进口降香;木材的蒸馏油香气不易挥发,可作定香剂。

穿心莲内酯分析

穿心莲内酯分析 简介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原产十印度,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有栽培。又名一见喜、苦草、榄核莲等,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胧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用十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泻泄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结构 3-[2-[decahydro-6-hydroxy-5-(hydroxymethyl)-5,8a-dimethyl-2-methy lene-1-napthalenyl]ethylidene]dihydro-4-hydroxyl-2(3H)-Furanone 特点 穿心莲内酯属于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内酯环反应特征,对Legal 试剂、Kedde试剂或50%氢氧化钾显紫红色。 构效关系 穿心莲内酯由二萜双环和五元内酯环两部分通过两个碳原子连接构成。在二萜内酯基本结构上有羟基和双键官能团。 穿心莲内酯在醋酐作用下,得三乙酰化合物(32),证明存在三个羟基,羟基分别位于3α, 14α, 19-位,三乙酰化合物(32)在Al (Hg)的作用下发生氢解得化合物(33),证明了14-位是烯丙型羟基,同时14-位羟基又位于不饱和内酯羰基的β-位,所以较易失去,形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紫外光谱: λ223nm (lgε= 4.1)证明分子中有不饱和γ_内酯结构。红外光谱显示分子max 中除了γ-内酯环以外,尚有环外次甲基的存在。双键分别位于12(13), 8 (17)-位,双键均为环外双键,其中一个双键是五元内酯环的环外双键,同时也是烯丙醇的一部分,它与内酯环上的酯羰基共轭,构成了环外α,β-

不饱和-γ-内酯,由于环内张力,这种内酯结构较不稳定,极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开环,穿心莲内酯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化合物(34),化合物的开环,说明了穿心莲内酯存在有内酯的结构。环外双键也易发生重排,进入内酯环内形成更为稳定的α,β-不饱和-γ-内酯。另外一个双键位于二萜双环(反式十氢萘构型)上。这种结构类型决定了穿心莲内酯化学性质较不稳定和相对活泼的特点。 各种名称 穿心莲别名:一见喜、万病仙草、四支邦、槛核莲、苦胆草、斩龙剑、日行千里、四方莲、金香草、金耳钩、春莲夏柳、印度草、苦草等。 来源 穿心莲植物适于生长在亚热带,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以及巴基斯坦也有穿心莲资源分布,我国广西、广东出产的穿心莲,内酯含量最高,达到4%左右。 理化性质 穿心莲内酯主要来源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穿心莲内酯又称穿心莲乙素,为二萜内酯类物质,无色方形或长方形结晶,口味极苦,分子式C20H30O5,分子量350.44,易溶于乙醇、丙酮、吡啶,微溶于水和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熔点230~231 ℃,UVλ(EtOH)max 225nm;IRγ(KBr)max cm-1:3400,3390~2979(0H),1828,1647,979 (C=CH2)。 稳定性 以穿心莲超分子提取物为样品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测定其中含量

穿心莲和田七的区别

穿心莲和田七的区别 穿心莲和田七都是脍炙人口的中草药材,二者都很实用,喜欢中医的朋友应该都会听说过它们的名字。那么关于它们各自的功效以及区别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穿心莲和田 七各自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功效作用,从而帮助大家区分穿心莲和田七的差别。 ★一、基本特征 1.穿心莲。它是一年生的植物,下部枝条分支比较多,花序轴上面的叶子比较少,它的花朵苞片很细小,花冠也很小,颜色是白色的,下唇有紫色的斑纹。主要在我国的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省、云南省种植栽培。 2.田七。它的主干是圆锥形或者是圆柱形的,颜色是灰褐色或者是灰黄色的,它的顶端上面有茎痕,周围还有瘤状的东西凸起。田七主要是在我国云南省种植栽培。 ★二、生长环境 1.穿心莲。它喜欢温度高、湿度也高的气候,喜欢充足的阳光和大量的肥料,它的种子发芽还有幼苗的生长,最喜欢的温度

是25-30摄氏度,如果温度降到15-20摄氏度的话,它的生长速度也会变慢,如果气温降到8摄氏度左右的时候,它就会暂停生长了。如果遇到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或者是下霜上冻天气的话,它就会整株枯萎死亡。穿心莲在肥沃疏松和排水性好的中性或者是酸性土中生长的最好。 2.田七。它喜欢温暖的气候,不能抗住严寒或者是酷热,它喜欢潮湿,但是又不能积水。夏天生长的温度不能超过38摄氏度,冬天零下1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都能够生长,但是在在18至25摄氏度之间生长的最好。田七喜欢砂质土壤或者是油砂土, 在黄泥还有棕色土里也能生长,但是在低洼地上面不能正常生长。 ★三、功效作用 1.穿心莲。它有降热清毒和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扁桃体发炎、肺炎、肠炎和感冒等病症,外用还可以治疗肿痛和外伤感染。 2.田七。它是我国非常名贵的药材,自古就有疏通活络、消除肿痛的功效,它里面含有的有效活性物质比人参还多,故又有"参中之王"的美誉。

53种 中 草 药 栽 培 技 术

53种中草药栽培技术 摘自广西民族出版社《名贵中草药栽培技术》徐.岑编著 本书按各种药材的生长周期及其收获年限进行分类编排,本书收栽的53种药材,均是当前国内外需要量较大的紧缺畅销名贵药材或中草药。书中既总了传统的种植经验,同时还收进了近年来这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内容丰富,技术可靠,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农民、药材种植专业户、中草药培训班学员、庭院养花育药爱好者以及各类药材生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及收购人员学习使用,并可供有关农林、医药院校师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适宜栽培各种中草药。许多药材紧缺名贵,中草药栽培专家、科技研究人员向广大群众推广药材高产栽培先进技术,本书分别详细介绍了五倍子、鸡骨草、青天葵、苦草、西红花等53种药材品种的发展趋势、药用功效、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高产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产品质量贮藏等科学技术知识。 欢迎广大医药爱好者、种植户等阅读,以促进我国药材生产发展。

目录 一、半年收获的药材 1.西红花 9. 金钱草 2.红花 10.青天葵 3.苦草 11.地黄 4.甜菊 12.泽泻 5.半枝莲 13.板蓝根 6.猫须草 14.急性子 7.穿心莲 15.补骨脂 8.半边莲 二、一年收获的药材 16.鸡骨草 22.郁金 17.柴胡23.浙贝母 18.石斛24.半夏 19.防风 25.水半夏 20.白芷 26.蔓荆子 21.山药 27.茯苓

三、二年或几年收获的药材 28.西洋参 37.桔梗 29.巴戟天 38.金银花 30.三七 39.罗汉果 31.射千 40.瓜蒌 32.天冬 41.枙子 33.千年健 42.草果 34.黄莲 43.砂仁 35.黄芪 44.益智 36.猫爪草 45.五倍子 四、林木果树类药材 46.佛手 50.杜仲 47.山茱萸 51.黄柏 48.乌梅 52.厚朴 49.肉桂 53.苏木

穿心莲提取工艺研究

穿心莲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对穿心莲的水提和醇提工艺进行对比研究,对穿心莲的叶、茎两个有效部位进行提取研究,尝试摸索出使用合格药材就能达到提取效果的提取工艺,并对药材的含量限度 进行研究。结果加水16倍,短时间加热回流水提含量损失最少,随温度升高,减少率呈现 增加的趋势。结论穿心莲药材45%乙醇提取工艺下,对药材限度要求低,提取率较高,可以 尝试应用到生产中。 【关键词】穿心莲;水提;醇提;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434-03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茎 叶茂盛时采割,晒干。本实验采用水加热回流提取法[3]对穿心莲的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提取[4],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1]。 1.仪器与试药 SatiousCPA224电子天平(赛多利斯);回流提取装置五套,电加热套(上海精密科学仪器 有限公司)。穿心莲产自安徽,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批号为20160102,经鉴定为爵 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 2.水提方法与结果 2.1穿心莲水提取液热稳定性研究 用大锅煎煮穿心莲药材适量,煎煮两次,每次10分钟,合并煎液,冷却后留用做热稳定性 试验。取1000ml穿心莲提取液置于1000ml三角瓶中,用橡胶塞打孔插入温度计封口,放入 水浴中,分别在60℃、65℃、70℃、80℃、90℃进行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变化 的检测,见图表1。 根据图表1中数据比较可知,穿心莲内酯含量、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和其总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减少率也在逐渐增加,由于90℃只进行了2小时的测量,所以减少率要低于部分进行 了5个小时监测的温度条件。(预测在受热初期,穿心莲内酯存在分解和转化两个过程,一 部分分解掉,另一部分转化为脱水穿心莲内酯,故在受热初期,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减少 不明显,而后面随着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减少量,脱水穿心莲的转化量下降,显示的减少量就 增加了。) 由于高温下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减少率随着温度增高而变大,那么在浓缩过 程中只需要根据最高温度,通过计算最大减少量来计算最低药材含量限度。 2.2水浸泡提取研究 根据热稳定性试验结果发现,在受热时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减少损失较大,故 尝试采用浸泡的方法替代加热回流的方法,使在损失较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取出有效成分。 取各部位药材适量,按照药材质量倍数进行加水,加水后保证水能完全没过药材,开始进行 浸泡提取。提取的温度为常温下,40℃和80℃的水浴锅中,间隔取样时间和记录情况如下表2。 根据图表2的三组数据可知,常温和40℃时浸泡提取4H后含量不再增加,而80℃含量在浸泡提取3H时最大,4H时反而开始下降。记录提取的最大量。

穿心莲管理栽培需注意

穿心莲管理栽培需注意 穿心莲又名榄核莲、一见喜,为爵床科植物,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等功效,是适合广西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草药品种之一。 穿心莲又名榄核莲、一见喜,为爵床科植物,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等功效,是适合广西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草药品种之一。其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一、幼苗繁育。由于穿心莲种子细小,幼苗出土能力差,需要将苗床土地深翻2~3次,并打碎土块,然后起畦,每30平方米苗床施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粪肥200公斤,粪与土充分拌匀,然后整平畦面。播种时间选择在清明节前后,播前先用40~45℃的温水浸种1~2天(或用细沙拌种擦伤种皮法处理),播种时将种子捞起与草木灰拌匀撒播在苗床后,然后撒盖一层厚约3毫米的细土,随即用喷雾器淋清水,使土壤湿透。播完后盖上农膜,农膜上再覆盖一层稻草,以保温保湿。播种量按每30平方米苗床播种50~60克为宜(培育出的苗数可供1~2亩大田定植)。当苗床出芽50%~70%时,及时揭除贴地农膜及稻草,出苗后结合浇水,每隔7天淋一次稀粪水,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二、大田整地。移栽前,选择土壤ph值5.6~7.4之间,地势平坦、背风向阳、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山地或平地作为移栽大田。要对田地进行深翻,每亩施腐熟的猪牛粪2000公斤,钙镁磷肥20公斤作基肥,然后耙平作120~130厘米宽,15~20厘米高的畦,大田四

周开30厘米深的排灌沟。 三、移栽定植。穿心莲播种育苗1个月后,幼苗高10厘米,生长有4~5对真叶时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移栽到种植地。移植前1天,先把苗圃地灌水浇透,从苗床中选择健壮的秧苗带土移栽,定植行株距约为20×20厘米左右,每亩栽种1.2万株。幼苗移植1周后可浇一次淡粪水,促进定根生长。 四、田间管理。一是要抓好水分管理。穿心莲喜湿怕旱,对水分反应敏感,要经常保持湿润,但不宜过湿。苗期管理重点是保持畦面湿润。移栽后如无雨一般每天浇1~2次水;缓苗后,仍需保持地面湿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隔3~7天浇1次水。二是要抓好追肥。穿心莲生产需大量氮肥,必须适时追肥。一般要求追肥3次。缓苗后,每亩追施加水稀释的人粪尿30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催苗。以后每隔20~3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0天追肥1次,每亩追硫酸铵15~20公斤或其它氮肥。植株封垄后,可在灌水时随水施肥。三是要打顶培土。穿心莲以全草入药,当苗高30厘米左右摘去顶端,促使生长侧芽;同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及除草,促使不定根生长以防倒伏。如果要留种,在盛花期不用打顶,同时将不能结果成熟的花序摘除。四是要抓好病虫害防治。对幼苗立枯病可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对蝼蛄、灯蛾幼虫和小地老虎可用90%敌百虫1000倍喷施防治。 五、采收加工。当穿心莲生长到开花现蕾期时可以收获,收获时用镰刀在茎基2~3节处收割晒干即可。种植穿心莲一年可收两次,

穿心莲提取工艺研究

穿心莲提取工艺研究 发表时间:2016-06-24T14:52:45.34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作者:朱金会1 李雨辰2 [导读] 对穿心莲的水提和醇提工艺进行对比研究,对穿心莲的叶、茎两个有效部位进行提取研究. 1.青岛华仁太医药业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11 【摘要】目的对穿心莲的水提和醇提工艺进行对比研究,对穿心莲的叶、茎两个有效部位进行提取研究,尝试摸索出使用合格药材就能达到提取效果的提取工艺,并对药材的含量限度进行研究。结果加水16倍,短时间加热回流水提含量损失最少,随温度升高,减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穿心莲药材45%乙醇提取工艺下,对药材限度要求低,提取率较高,可以尝试应用到生产中。 【关键词】穿心莲;水提;醇提;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434-03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本实验采用水加热回流提取法[3]对穿心莲的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提取[4],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1]。 1.仪器与试药 SatiousCPA224电子天平(赛多利斯);回流提取装置五套,电加热套(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穿心莲产自安徽,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批号为20160102,经鉴定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 2.水提方法与结果 2.1穿心莲水提取液热稳定性研究 用大锅煎煮穿心莲药材适量,煎煮两次,每次10分钟,合并煎液,冷却后留用做热稳定性试验。取1000ml穿心莲提取液置于1000ml 三角瓶中,用橡胶塞打孔插入温度计封口,放入水浴中,分别在60℃、65℃、70℃、80℃、90℃进行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变化的检测,见图表1。 根据图表1中数据比较可知,穿心莲内酯含量、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和其总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减少率也在逐渐增加,由于90℃只进行了2小时的测量,所以减少率要低于部分进行了5个小时监测的温度条件。(预测在受热初期,穿心莲内酯存在分解和转化两个过程,一部分分解掉,另一部分转化为脱水穿心莲内酯,故在受热初期,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减少不明显,而后面随着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减少量,脱水穿心莲的转化量下降,显示的减少量就增加了。) 由于高温下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减少率随着温度增高而变大,那么在浓缩过程中只需要根据最高温度,通过计算最大减少量来计算最低药材含量限度。 2.2水浸泡提取研究 根据热稳定性试验结果发现,在受热时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减少损失较大,故尝试采用浸泡的方法替代加热回流的方法,使在损失较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取出有效成分。 取各部位药材适量,按照药材质量倍数进行加水,加水后保证水能完全没过药材,开始进行浸泡提取。提取的温度为常温下,40℃和80℃的水浴锅中,间隔取样时间和记录情况如下表2。 根据图表2的三组数据可知,常温和40℃时浸泡提取4H后含量不再增加,而80℃含量在浸泡提取3H时最大,4H时反而开始下降。记录提取的最大量。 40℃下茎提取的试验,是早期试验,药材与常温与80℃的药材不同,含叶量的不同致使结果无可比性,但是脱水穿心莲内酯提取量仍然较低,试验结果发现,在80℃下,虽然会有受热损失,但是提取量仍然大于没有受热损失的常温浸泡提取。但是浸泡提取的脱水穿心莲含量较低,即使全用叶子提取也不能达到限度要求。 2.3水提提取时间研究 根据浸泡提取试验可以发现,温度仍然对穿心莲提取的效率影响较大,高温可以破坏药材内部结构,提取更多的有效成分,但是高温也能破坏有效成分,故尝试寻找加热过程中的含量峰值,来确定加热时间。实验结果见图表3。 根据趋势发现,当加热回流提取穿心莲,时间大于0.5H时,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随着提取时间增长而减少,所以提取量的最大值应出现在0.5H以内。 根据图表4、图表5、图表6所示,穿心莲的叶提取量要大于茎的提取量,叶的提取量变化更为显著,茎的提取量在前30min的变化不显著,叶的提取量在100℃后10min达到最大值,故穿心莲提取应采用短时加热回流来保存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 2.4水提加水量研究 早时间研究实验发现,穿心莲水提加热回流提取的最佳时间是在到达100℃后提取10min,按照这个提取时间,进行两次提取,最终确定总加水量。 根据之前的提取经验,加水20倍之后提取总量不再增加,所以进行了8倍到20倍水的单次提取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所示,提取添加20倍水时,提取量最大,故第一次提取为了尽可能多的提取出穿心莲中有效成分,防止已提取出的成分受到损失,采用20倍的一半进行加水,即10倍水提取。 根据图表7可知,在加水量为10+6倍水时,提取量已经达到最大,再次进行试验,结果有重复性,故确定+加水倍数为10+6倍。 3.醇提方法和结果 3.1 由于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水中溶解度有限,水的提取能力也有限,造成提取效率较低,所以在穿心莲的提取方法选择上,大部分采用的是醇提[5],所以我们对穿心莲的醇提工艺进行了研究。在醇提时由于醇溶液的沸点低,首先降低了穿心莲的有效成分损失,其次是醇的提取能力强于水[6],我们选取了30%、45%、85%的乙醇浓度进行试验[7],由于30%乙醇的沸点是最高的,醇含量最低,所以我们用30%的乙醇进行提取时间试验,可以保证在相同提取时间内,45%和85%的乙醇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损失少于35%乙醇提取。 根据图表8所示,30%乙醇在提取过程中的含量在10分钟时达到顶峰,并在20分钟内无显著变化,30分钟时开始降低,所以提取时间定在10分钟。

穿心莲内酯提取精制理化性质鉴定

穿心莲连内酯提取精制探索资料准备全过程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全草或叶。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用可治疗疮疖肿毒、外伤感染等。主产于广东、福建等省,华中、华北、西北等地也有引种。 穿心莲内酯化学结构式 穿心莲内酯,分子式C20H30O5,天然植物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份,具有祛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对细菌性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痢疾有特殊疗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药物。本品为二萜类内酯化合物,均难溶于水,通常仅能口服给药。 穿心莲内酯又名:穿心莲乙素,雄茸内脂。 物理性质:白色方棱形或片状结晶(乙醇或甲醇),无臭,味苦。在沸乙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略溶,极微溶于氯仿,在水或乙醚中几乎不溶。熔点230~231℃,(α)17D -126.6±2°(冰醋酸),[α]D –112.7 (c,0.53,MeOH),与碱性2% 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显紫红色,异羟肟酸铁反应呈阳性。密度(21℃)1.2317g/cm3。UVλEtOHmax nm (ε),223(12300); IRvKBrmax cm-1: 3448,3390~?279(OH),1828,1647,906 (C=CH2),1727 (α,β-不饱和γ-内酯),1672 (共的C=C); 13CNMR。 制备方法:穿心莲叶用95%乙醇浸泡,所得乙醇浸泡取液用活性炭脱色,脱色液蒸馏回收乙醇后的浓缩液静置得到粗晶品,粗晶加15倍量95%乙醇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静置重结晶,得淡黄色重结晶品,再经蒸馏水、氯仿、甲醇洗涤精制得到穿心莲内酯成品。对生药计,总收率1-1.5%。 (一)目的要求 学习中药中内酯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通过实验要求: 1.掌握从穿心莲中提取、分离穿心莲内酯的操作方法。 2.学习穿心莲内酯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的制备。

天冬种植技术

天冬种植技术 天冬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严寒,在北京不能越冬。野生于山坡、山洼、山谷灌丛或树边。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中及河南、山东等省,海拔在300~1000米的地带。 第一节天冬的生长习性 天冬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严寒,在北京不能越冬。野生于山坡、山洼、山谷灌丛或树边。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中及河南、山东等省,海拔在300~1000米的地带。浙江产区年平均温度为16℃,1月份平均温度4℃,7月份平均温度2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忌强光直射,尤其幼苗期间,一经烈日照射,茎梢枯萎甚至死亡,因此在栽种时应适度荫蔽或与高杆作物、林木或其他药材间作。 根发达,入土深达50厘米,以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较好,重粘土、瘠薄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不宜栽培。 块根数量,随着栽培年限不断增多,一般两年生植株有块根140~200个,四年生植株有块根360~600个。 第二节天冬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四川多种在海拔600~1000米的地方,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好;山地种植,以夹沙土为好。如种在林地应选混交林或稀疏的阔叶林,因林地土壤多深厚肥沃并且湿润疏松。松林和重粘土不宜栽培。若种在耕地内就需与其他作物间作。

天冬块根入土较深,在前作收获后,进行深翻土,并开好四周排水沟,在栽种时,再整细整平,不必造畦。 播种前,施足基肥,每亩可施3000~3500千克。 二、繁殖方法 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小块根繁殖。目前多采用分株繁殖。 一、种子繁殖 1、采种天冬系雌雄异株,一般雄株较多,雌株较少。栽培时,见有雌株,应增施肥料,勤加管理,使其生长健壮,获得较多的种子。6~8月,当果实由绿色变为黄色时,即应摘下;如果过熟,则易脱落。果实采回后,堆积发酵,稍腐后放在水里搓去果肉,选取粒大而充实的作种。可立即进行秋播。如春播,应将种子与湿沙1∶3混拌均匀,在5℃~10℃条件下保存,至来年春季取出播种。一般的贮藏条件种子寿命可在一年左右。 天门冬种子干燥后,易丧失活力,发芽率大大降低。 2、选地播种天冬幼苗期,最怕强烈阳光,选用苗床地,必须有天然的或人工的荫蔽条件,或与其他高秆作物间作。播种前,深翻土地,整细整平,做成1.3米宽的高畦,畦面整细整平,秋播于8~9月种子采收后下种,春播于次年3月下种。秋播发芽率较高,但占地时间长,管理较为费工。春播占地时间较短,管理也较方便,如种子贮藏得好,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发芽率,所以常采用。 播种前,先在畦上开横沟,沟心距17~20厘米,播幅8~10厘米,深5~8厘米,将种子匀撒沟中,粒距2~3厘米,每沟撒种子

穿心莲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穿心莲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地整地。选择向阳、肥沃、平整、排灌便捷、蓬松的壤土。翻地2—3次作高畦,畦宽1。1—1。2米,排水沟20厘米深,施足细末粪肥,每30平方米苗床施200公斤,磷肥1公斤,苗床土与底肥充分混杂,整细耙平踩实,进行苗床消毒和杀灭地下害虫,用辛硫磷、敌克松按每100斤水各兑100克药泼苗床。 一、育苗 1、地整地。选择向阳、肥沃、平整、排灌便捷、蓬松的壤土。翻地2—3次作高畦,畦宽1。1—1。2米,排水沟20厘米深,施足细末粪肥,每30平方米苗床施200公斤,磷肥1公斤,苗床土与底肥充分混杂,整细耙平踩实,进行苗床消毒和杀灭地下害虫,用辛硫磷、敌克松按每100斤水各兑100克药泼苗床。 2、播种。4月初晴天撒播为宜,播种解决: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播前用40—45℃的温水浸种1—2天,并用细沙拌种擦伤种皮法解决。将解决后的种子与草木灰或细土拌匀,均匀撒播在苗床上(7平方米播1两种),盖一层细土,以刚盖住种子但仍有少量种子外露为宜,随后用喷雾器淋湿盖土,盖塑料薄膜,以提高土温,薄膜上再盖一层稻草。 3、床管理。出苗前维持苗床湿润,不使表土单调发白,通常在上午9、10点钟打开薄膜用喷壶浇水,气象干旱时下午3、4点钟再喷一次,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苗出齐后可减少浇水次数,恰当控湿,以防猝倒病发生,苗床温度白天以25—30℃为宜,夜间最

低温度应维持在20℃以上为好,通常黄昏加盖草帘保温,次日太阳照到畦面时揭开,中午温渡过高时要把塑料薄膜两边揭开通风,先拉开一小缝,此后逐步加大,5月底6月初苗床温度20℃左右时揭开覆盖物炼苗,恰当控水,促根系发育良好和幼苗生长,以适应移栽后的环境条件。 二、移栽。当苗高2寸,有3—4片真叶时移栽,移栽前一天浇透水便于带土起苗,成活率高。株行距0。8—1尺,亩栽5000—8000株。穿心莲对泥土恳求不严,通常土地均可种植,但以地势平整,背风向阳、土质蓬松,排灌条件好的地方为好,可净作、果园间作、多种作物套种(忌茄科作物为前茬,免得感染黑茎病),栽时留意使根系舒展,深浅适宜,栽后及时浇水保湿。 三、田间管理。施肥以氮肥为主,缓苗期(通常10天)后,每半月施肥一次,苗高15厘米时可摘心,促萌发侧芽,提高产量,6、7、8月高温季节正值穿心莲茂盛生长期,此时要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灌水,穿心莲高30—40厘米时可培土加固植株,避免风害。 四、采收。穿心莲于开花现蕾前(顶梢开端变尖)割取全体地上部份,运至院坝及时翻晒至茎杆发脆。 五、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1、要病害。立枯病,俗称“烂秧”,幼苗1—2对真叶时易发生。枯败病,幼苗期易发生。黑茎病和疫病,7—8月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防治方法:通风、控湿、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喷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