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教材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16
《化学与生活》(56学时)
《化学与生活》是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职业课,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普及日常化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理解人体健康所涉及到的基本化学原理,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化学品如食品、饮品、洗涤品、化妆品、服装、饰品等,正确使用常见化学品,合理安排饮食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保健意识,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建议教材:新世纪高职高专化工类课程规划教材,崔宝秋主编《化学与健康》,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与生活教材分析__人教版人教版高中化学与生活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与生活教材是一部结合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知识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一、主题明确,贴近生活人教版高中化学与生活教材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围绕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展开,如食物中的化学、家居中的化学、环境中的化学等,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该教材的内容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生活各个领域,使得学生能够在深入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拓宽视野,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人教版高中化学与生活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和图片,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和生活现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注重实践,培养能力该教材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了各种实验和探究活动,如生活实验、生活探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中化学与生活教材是一部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注重实践的优秀教材。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该教材也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化学教学平台。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分析一、文章类型及关键词本文将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材进行分析,关键词包括: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分析。
二、文章结构及段落主题本文将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教材概述:简要介绍该教材的背景、出版信息及总体特点,为后续分析提供背景和基础。
2、教材内容分析:针对教材的各章节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知识点分布、重难点解析、实验设计等,以揭示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的特点和优劣。
3、教材评价:基于前面的分析,提出该教材的优点及不足,并与同类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
《化学与生活》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801051B中文名称:化学与生活英文名称:Chemistry and Life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开设系部:应用化学系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化学与生活》课程从化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出发,展开各种主题讨论,如新能源及其开发利用、化学与人体健康、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化学与人类衣食住行等,并在其中讲解有关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内容。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系统教学,讲授能源、环境、健康、新型材料以及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哲学思想等相关学科,要求学生在分析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时,能对其中的化学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许多原先知其然的问题,提高到知其所以然或防患于未然。
同时,对化学的前沿发展的一些概况和名词有所了解,使化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从而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文理渗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后作业等。
通过这些环节的学习,使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对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相关化学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其知识面,而且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1、课堂讲授:采用板书辅助多媒体教学结合课题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本课程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并定期及时进行批改,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化学与能源(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能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熟悉石油、煤等能源的基本知识;3、理解化学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4、了解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石油、煤等能源的基本知识;2、化学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掌握溶液、溶解度、pH值等基本概念。
能够分析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成因。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介绍。
溶液的定义及特点。
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pH值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化学现象。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4 教学活动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溶液的定义及特点,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进行溶解度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溶解度物质的溶解情况。
学习pH值的含义及测定方法,进行简单的pH值实验。
第二章:饮食与营养2.1 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能够合理搭配食物,促进健康饮食。
2.2 教学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素介绍。
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
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利用食物样本或图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习合理搭配食物的方法。
2.4 教学活动引入食物与营养的关系,引发学生关注。
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进行营养成分分析,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
学习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提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第三章:日用品与化学3.1 教学目标了解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掌握日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能够分析日用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介绍。
日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日用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利用实际日用品,进行正确使用方法的演示。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日用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4 教学活动引入日用品与化学的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民勤五中学校课程《化学与生活》纲要
【课程名称】化学与生活
【课程主讲教师】仲作平
【课程教学材料】自编
【课程学习时间】9课时
【授课对象】初三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化学是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实验的科学,也是实用的科学。
高中学生学习了一定量的化学知识后,已经感知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是并没有将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缺乏求知的欲望。
本课程涉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为深切的体会到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化学。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关于“衣”中的化学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具体内容:认识常见衣物的材料及其性质,介绍衣物的洗涤和保存方法。
第二部分:关于“食”中的化学问题
课时安排:5课时
具体内容:饮用水、汤的营养问题;食品添加剂中的化学物质;水果的营养;食物的相生相克等。
第三部分:关于“住”中的化学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具体内容:居室及大气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四部分:关于“行”中的化学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具体内容: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新课程的到来,对学生知识面的要求高了,仅仅课本上的知识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常识性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
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我觉得开设此门课作为校本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做一个喜欢化学更会生活的人。
1。
新课程实验教材《化学与生活》(鲁科版)分析摘要: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对《化学与生活》(鲁科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就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知识的构建给出教学方法或教学实例。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化学与生活;教材分析《化学与生活》(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简称鲁科版)作为高中化学选修教材,涉及化学与社会、环境、生活等sts方面教育内容,突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体验化学学科的价值,进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理解、改变生活。
一、三维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教材中的基本概念简单易懂并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如,防腐剂、保健品、抑酸剂的概念等。
简单原理在必修1和2中基本上都已经出现,如,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等。
因此,目标的落实要以化学原理或者基本概念作为重点,又要以此作为基础和方式,实施体验过程,完成另外两个维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特征以及后文中所阐释的该教材在内容、结构、功能栏目设置等方面的特点,落实此维度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图示法”等教学方法。
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既能使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得到构建,又能使学生充分享受体验化学学科价值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除主题1和3中含有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发展的思想外,贯穿教材始终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
此目标的实现应当是以前两个维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设置情景(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从中自我感受、体会,最终落实此维度目标。
如,在完成《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时利用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1)牙膏:净含量120克装的“高露洁”全效含氟牙膏,其纸盒重14.9克,牙膏皮重16克,若每户一月用1支,300万户人家一年丢弃1112.4吨废纸和牙膏皮;(2)肥皂:净含量125克“舒肤佳”肥皂,其纸盒重7.4克,若300万户每月用1块,一年就丢弃266.4吨的纸盒……“用废旧包装纸可以生产笔记本、卫生纸、稿纸等,据统计,德国目前利用旧包装纸生产的新闻纸比例达50%~60%。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掌握化学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介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1.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现象。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化学经验。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化学反应。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能量变化实例。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分析和合作能力。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1 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学习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介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图片展示法: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
练习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练习。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命名练习: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四章:化学实验技能4.1 教学目标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4.2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介绍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安全注意事项4.3 教学方法演示法:示范实验操作技能。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一些化学产品有哪些?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二、探究(15分钟)
1、实验展示:老师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2、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影响。
三、知识讲解(15分钟)
展示课件,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四、实践应用(20分钟)
1、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总结归纳:学生报告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五、反馈(5分钟)
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化学产品或现象,编写一篇关于其应用和影响的文章。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珍惜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校本教材总之,化学与生活课程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物质和现象,通过研究这门课程,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健康。
4、如何做到饮食均衡饮食均衡是指摄入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和比例都符合人体需要。
要做到饮食均衡,首先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其次,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多吃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类等食物来获得。
此外,还应该注意饮食的多样性,不要只吃某一种食物,而是要尽可能地摄入各种不同的食物。
最后,要控制饮食的总能量摄入,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的食物,以免导致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不足会导致夜盲症和角膜干燥症;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佝偻病;缺铁会导致贫血;缺钙会影响骨骼发育和牙齿健康;缺锌会影响免疫功能和生殖发育。
因此,青少年在饮食中应该保证摄入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及其制品、瘦肉、鱼类等食物,同时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以保证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
水是生活必需品,但自来水中含有致病微生物,需要消毒。
氯化消毒是一种可靠、成本低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肠道传染病。
消毒后的自来水仍然含有有机化合物和有毒物质,需要注意直接饮用可能产生的风险。
喝水也是一门学问,不能仅仅视为解渴。
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饮用生水和老化水,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而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质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长期饮用老化水可能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健康的饮用水应该是硬度适中、溶解性固体相对较多、偏碱性的水。
硬水可以束缚住有害成分,降低它们的被吸收;矿物质也可以提供阻止毒物发挥有害作用所需的养分。
专家推荐青少年喝茶水,茶水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茶多酚、黄酮、糖、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具有清心提神、除烦消炎、生津解渴、防治多种疾病的功能。
化学与生活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碱和酸性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过程:
1.导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肚子会疼?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是
因为肚子里的酸性物质过多或者有碱性物质进入肚子。
2.探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观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性质,并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
3.讲解:讲解酸和碱的性质,如颜色、是否有气体产生等,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肥皂的清洗作用、碱性溶液对铝的腐蚀等。
4.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酸和碱?它们有哪些性质?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6.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酸和碱的性质及应用,并做一篇相关的小论文。
扩展:可以请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酸碱反应的其他现象,并向全班汇报。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提问回答,评价学生对酸碱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化学与生活教材分析一、《化学与生活》课程标准分析1.《化学与生活》课程主题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在选择模块内容时,不可能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面面俱到。
在选择这门课程的主题时,既要考虑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还要考虑学习的时间等因素。
在21世纪,随着全球性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严重,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这一方面取决于人们食品营养的合理摄取、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洁净优化,另一方面取决于医疗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针对人类常见病、多发病的新药成功研制是很重要的因素。
从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学生对内容主题的熟悉程度和兴趣所在,以及课程时间的限制,在课程标准中重点选择了“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三个主题。
2.《化学与生活》课程目标《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学习,有助于学通过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目标和内容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
《化学与生活》体现的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些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化学与生活》教学指导意见(富阳中学化学组董君 311400)一.学习内容与目标本模块共有3个主题(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3个主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满足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生活需要。
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而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
专题1从空气质量的改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垃圾的分类处理、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四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创造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如何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就成了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专题2介绍了通过平衡膳食合理摄取营养食物和人体必需元素,并适当使用药物促进人类健康长寿。
在人体健康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人们考虑更多的是从衣、住、行等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
专题3专门介绍了提高生活质量的丰富多彩的材料。
通过以上3个主题11个单元的学习和讨论,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编写思路与特点(一)教材编写思路说明:从环境、健康和材料3 大主题、11个课题、36个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出发,通过你知道吗、观察与思考、归纳总结、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等等16个栏目多样化方式的学习,获得与化学相关的生活知识和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了同学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同学们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心,帮助同学们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观,转变了生活态度和观念,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例如:见ppt课件(二)教材编写特点1.应用性①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与大气污染物,生活用水,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②人类营养与健康:人体必须化学元素及其摄取,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保健食品的作用,正确使用常见药物。
③生活能源:民用燃料(煤炭、石油加工产品、沼气)及其合理使用,常见化学电池。
④生活中的材料:衣料(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生活建筑材料与装修材料(金属与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生活中的高新材料)。
⑤日用化学品:洗涤剂、消毒剂、化妆品、居室害虫扑杀剂、空调冰箱致冷剂等及其合理使用。
说明:该模块非常突出应用性,凡是与人的生命相关的物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从人居住的环境,人所需要的食物、药物、能源以及穿用的各种物质通过多种栏目、各种方式都作了简单的介绍。
2、渗透性元素化合物知识:O3、Cl2、I2等单质;C、S、N、Si的氧化物,含碘化合物,NaNO2、NH4NO3,明矾,羟基磷酸钙,高岭土等硅酸盐; Al及铝合金、Fe合金、Ti合金;亚铁盐、铁盐,含铬化合物;甲醛,氨基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A和C,过氧乙酸,水杨酸,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烷基苯磺酸钠,二噁英,有机药物,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农药。
化学原理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相似相溶原理。
物质检验知识:水质检验、重金属离子检验与去除、纸层析法、碘盐检验、硬水软化、水体pH的测定、裂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滴定、醛基的检验。
物质变化现象、实验、反应:聚苯乙烯裂解、加碘盐检验、纸层析法、煤的脱硫反应。
说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
本模块以生活为中心组织教材内容,同时十分注意渗透相关的化学知识。
力图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分析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不仅促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还能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化学知识。
本模块除了促使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目的之外,还特别注意化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作用,除了在正文中对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加以说明之外,还专门设置了“生活向导”栏目,结合化学知识介绍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注重从化学视角指导学生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原则和策略(一)本模块教学的基本原则1、重视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注意整合化学原理、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生活常识三类知识,兼顾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应用性与生活指导性。
3、积极组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整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充分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素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本模块教学的基本策略1、学生可以读懂,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和讨论。
2、多启发学生运用已学化学知识来分析相关问题。
3、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讨论、查找资料求得解决。
举例说明:可以从化学知识应用或生产技术原理角度组织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如:普通玻璃、光学玻璃、化学玻璃、石英玻璃、钢化玻璃、玻璃钢、有机玻璃、透明塑料板材的组成、性能有什么差别?海水淡化有几种方法?分析各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优缺点和使用条件。
也可以从生活或社会问题角度提出问题,组织学习讨论。
如:绿色食品是否要拒绝食品添加剂?4、通过练习与作业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与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
举例说明:例(1)脱除水分是一种常用的保存食物的措施。
为什么脱水有利于保存食物?举出一些用脱水法保存食物的例子。
列举一些你能想到的脱除食物水分的方法。
例(2)请说明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下列物质处理水的目的和作用原理:明矾、活性炭、臭氧。
例(3)包装食品中常放有一些装有生石灰或还原铁粉的小袋,这些小袋上都印有“切勿食用”的字样。
你知道这些小袋内试剂的作用吗?试从这些物质的性质,说明它所起的作用。
例(4)观察自行车的各个金属制造的零部件,看看它们各使用哪些防锈措施,说明防锈原理。
不同部件的防锈措施是否可以交换使用?为什么?例(5)你知道下列材料在组成、性能上有什么差异吗?普通玻璃、钢化玻璃、玻璃钢、有机玻璃、石英玻璃、变色玻璃、铅玻璃。
5、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举例说明:例(1)专题讨论或辩论(学生课外准备,课内交流):如饮用水消毒剂、消毒方法的比较和选择;白色污染是谁之过?解决白色污染的出路在哪里?吃什么易肥胖?只吃水果和蔬菜、牛奶,营养足够吗?例(2)实验或探究活动:如肥皂和洗涤剂洗涤性能效果的比较;马口铁、白铁皮锈蚀速率和严重程度的比较;黏结修补几种塑料制品(如制造有机玻璃小摆饰);几种菜汁、水果汁Vc含量比较。
例(3)查找资料:自来水厂使用的混凝剂。
例(4)参观活动:如参观城市的垃圾或污水处理场(厂)。
例(5)质疑答疑、练习解答交流。
四.教材分析、要求解读、课时分配和教学建议专题1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一)教材分析自然界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是人类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面对污染问题、安全问题等日益严峻的现实,获取有关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指导性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本专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以生活为线索安排学习内容,同时注意渗透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和物质性质等知识。
充分体现了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各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以“空气质量报告”这一学生较为熟悉但又缺乏深刻认识的事物为引子,对几种物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加以介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日益受关注的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问题。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意义,还可以掌握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
第二单元,从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出发,引导学生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自来水生产的程序、硬水的软化方法以及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的方法。
第三单元,在引导学生认识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方法,促使学生认识生活垃圾的两面性,树立合理利用垃圾资源的观点。
第四单元,首先介绍了日用化学品,包括洗涤剂、消毒剂、染发剂、洗发液等的安全使用,然后介绍了农村地区常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但可能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还可以掌握正确的使用化学品的方法。
本专题对必修1和必修2中的有关内容起到巩固与拓展的作用,如:第一单元中“治理大气污染”的内容,是对必修1专题4硫和氮的氧化物性质及煤脱硫知识的巩固。
第二单元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关于自来水厂用液氯作为消毒液的知识,是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氯气性质,必修2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的限度等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第四单元“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中关于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对必修2专题3第二单元肥皂的去污作用原理的应用。
同时第一单元中有关甲醛的性质在《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第三单元中专门介绍;第二单元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关于铝离子水解的知识在《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三单元中专门介绍。
(二)教学要求解读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第一单元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包括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改善大气质量两部分内容。
本单元内容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学要体现开放性。
如课前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以下课题中任选一个专题进行研究,以论文、调查报告或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总结,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在课上进行汇报和交流。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①从空气质量报告入手,分析当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成因。
②全球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受损、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危害,以及人类采取的措施。
③化石燃料燃烧对大气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治理途径。
④汽车等机动车对大气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治理途径。
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对于改善大气质量,既要突出化学方法的重要作用,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根本途径在于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等。
2.第二单元教学建议第二单元包括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和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两部分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例如,布置学生调查我国水资源的历史、现状、污染及治理状况,然后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画、表格,拍摄成照片或制成展板、壁报等进行交流、汇报;或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污水处理厂或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观看录像等,了解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检验、处理的流程等。
要引导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
本单元教学在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水体污染造成的危害和污水处理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原理等基础知识。
例如应用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改善水质的基本原理等。
3.第三单元教学建议第三单元包括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垃圾的资源化处理三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