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张云飞

[内容摘要]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通过严谨、认真的研究而取得的科学成果,在方法论上有三个特征:充分地占有资料,从东方社会的实际出发;以俄

国作为解剖对象,通过典型来考察东方社会问题;强调在比较中把握对象的特

征,对东方社会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东方社会 社会 发展 唯物史观 辩证思维

[作者简介] 张云飞,1963年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讲师。

随着马克思晚年研究视野的扩展,东方社会问题一跃而成了他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绝不是什么出于激情冲动而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而是通过严谨、认真研究取得的科学成果。这里,我们拟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明一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科学性。

在马克思一生的科学生涯中,他始终强调事实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要大量地占有材料,把握事实的总和,阐明事物的内部联系。他的东方社会理论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从事实出发来把握事物内在逻辑的科学典范。

首先,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材料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来看,具有广博性的特点。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的。具体来讲:一是各种统计资料和文献汇编。马克思研究了1861年以后在俄国出版的各种文献汇编和统计汇编(包括自治局统计汇编),他根据多卷本的俄国《税制委员会报告书》做了有40多个印张的4大本笔记,还从《军事统计汇编》中汲取了大量材料。写于1882年的《关于俄国一八六一年改革和改革后的发展的札记》一文就是这方面的科学成果。二是人类学著作中的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研读了文化人类学进化论学派的一系列著作,对其中的东方社会理论给予了高度关注,写下了《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约?布?菲尔〈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人村社〉一书摘要》。马克思在“柯瓦列夫斯基笔记”中提出的关于农村公社的观点,在1881年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又作了类似的阐述。三是政论性著作。马克思非常重视俄国进步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政论性著作。早在70年代初,马克思就阅读了从丹尼尔逊处得到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没有收信人的信》的手稿副本,接着在1881年,又重新阅读了这一著作。马

克思高度评价了这位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提出的通过人民革命同农奴制和专制制度作斗争的纲领,肯定了他的战斗的民主主义、对人民群众的深信、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极端仇恨;同时也批评了他关于利用村社进行俄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见解的空想性。马克思还熟悉民粹派的许多刊物。四是外语。为了适应急剧变动的情况,切实解决理论上的大是大非问题,马克思在年过半百的情况下,于1869年开始学习俄文,系统地研究了有关俄国土地关系和社会政治发展状况的官方文献和学术专著;此外,马克思还学习过古斯拉夫语和塞尔维亚语。五是文学艺术。马克思对俄罗斯文学艺术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对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繁荣表示赞赏。在他看来,俄罗斯文学艺术不仅是美学欣赏的源泉,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是用艺术的形式再现的俄国社会生活的丰富而具体的材料。

其次,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国别来看,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早在50年代,马克思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东方,造成这一转变的契机有三:一是40年代末的欧洲革命的失败,使他寄希望于东方;二是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对中国和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三是在英国社会上层爆发出了关于延长东印度公司特权问题的辩论。而70年代以后,马克思涉及的范围就更为广泛了。他充分利用人类学(民族学)的材料,对东方社会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综合来看,涉及到的国家有:一是有关俄国的材料和情况。1873年,马克思研究了俄国公社土地占有制的历史,阅读了卡拉乔夫的《古代和当代俄国的劳动组合》。1876年至1878年,马克思阅读了索柯洛夫斯基的《俄国北部农村公社史概要》、哈克斯特豪森的《俄国的土地制度》等著作。1882年,马克思还读了华莱士的《俄罗斯》一书。此外,马克思所做的关于俄国问题的摘要和笔记还有:《〈俄国地主和自耕农〉一文摘要》,《〈俄国农民公社〉一书摘要》,《〈摩尔达维亚和瓦拉西亚的俄罗斯人〉一书摘要》,《〈希腊和东正教会〉一书摘要》,《瓦列里安?克拉辛斯基的〈斯拉夫民族宗教史纲〉一书摘要》,《J?M?尼尔〈东正教史导论〉一书摘要》。二是古代南方斯拉夫人社会制度方面的资料。马克思深入阅读了古代南方斯拉夫人社会制度方面的资料,留下的笔记和摘要有:《罗曼?考尔富斯〈萨莫以前的古代斯拉夫人〉一书摘要》,《M?乌提舍诺维奇〈南方斯拉夫人的家庭公社〉一书摘要》等。三是关于印度和爪哇的原始制度方面的资料。马克思阅读了大量有关印度和爪哇的原始制度的材料,留下的笔记和摘要有:《乔治?坎贝尔〈现代印度〉一书摘要》,《J?W?B?莫尼〈爪哇,或怎样治理一个殖民地〉一书摘要》,《罗伯特?佩顿〈亚洲君主制原则〉一书摘要》,《J?F?罗伊尔〈印度长期停滞不前状况的原因调查〉一书摘要》,《托马斯?拉费尔斯〈爪哇史〉一书摘要》,《马尔克?威尔克斯〈南印度史纲〉一书摘要》等。而《印度史编年摘录》就是这方面工作的结晶。

最后,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所涉及材料的数量来看,具有繁多性的特点。

从上面所列举的材料就可以看出,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问题所涉及的材料的数量非常庞大。仅就俄国方面的材料来看,70年代以后,整箱整箱的俄文书籍往返于彼得堡和伦敦之间; 1881年马克思在为自己开列的题为《我书架上的俄国资料》的书单中,就有120多种,这个书单还没有完全包括他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文献资料。马克思逝世后,仅仅在俄国统计材料方面,他所阅读的书籍,恩格斯就开列了一大堆。

马克思在研究东方社会问题时所涉及的科目之广博、国别之广泛、材料数量之繁多,不仅反映出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而且保证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内在逻辑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科学性。

马克思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总是通过解剖典型来把握主体,进而来考察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问题。这也体现在他的东方社会理论中,他以俄国为解剖对象,建构起了自己的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为什么要以俄国为解剖对象,而不以印度和中国作为东方社会的典型呢?所谓东方社会也就是指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结构的社会。尽管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有待商榷,但它的内涵却指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由此构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这就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存在村社制度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世界历史”,尤其是随着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政策的实施和发展,广大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东方国家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而中国则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由此,印度和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已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冲得七零八落了,若再以它们作为研究东方社会问题的解剖对象就很难起到典型应有的作用了。相比之下,俄国却未受到资本主义殖民掠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相当完善地保持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结构;尽管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开始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了发展,但这是一种从自身内部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消解。在这个意义上来看,“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保存到今天的

欧洲唯一的国家。它不像东印度那样,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

具体来讲:首先,从土地所有制来看,东方社会不存在西方那样的土地私有制。

在马克思看来,不存在土地私有制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首要特征。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指出:“东方(指土耳其、波斯、印度斯坦)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这甚至是了解东方天国的一把真正的钥匙。”

恩格斯不仅同意马克思的这一看法,而且探讨了东方社会不存在土地私有制的奥秘,这是由自然条件和人工灌溉决定的。印度的这种所有制形式由于英国的殖民政策已瓦解了。马克思在阅读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时注意到:1826年,英国当局在印度实行了马德拉斯制度,结果“在?许?多自古以来除了?公?社?土?地?所?有?制以外不知有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村?庄?中,终于?确?立?了?大?土?地?所?有?者?和?小?土?地?所?有?者”,农民“都被迫变成了?依?附?于?地?主?的?佃?户?阶?级” ,与村社毫无关系的城市高利贷者的土地所有权取代了公社土地所有权,“结果使外来分子,大多数是?城?市?资?本?家,侵入了农村公社” ,小高利贷者逐渐地在印度土地制度上成为大角色。马克思认为,这种在印度培植的大小土地私有制是真正荒唐的经济实验。而当时中国的土地关系更不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范畴之内了。相比之下,俄国却较为完整地保持着公社土地所有制,“撇开目前压迫着俄国‘农村公社’的一切灾难而仅仅考察它

的构成形式和历史环境,那么一看就很清楚,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即土地公有制” 。

其次,从社会制度来看,东方社会存在着村社制度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

在马克思看来,村社制度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第二个重要特征,由此造成了东西方社会结构的又一差异。马克思曾指出:“从远古的时候起,在印度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即所

谓?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这样的小结合体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自己独特的生活。” 但是,西方殖民者却用先进的生产力、发达的科学技术、廉价的商品和自由贸易的政策,瓦解了

东方社会自给自足的村社制度,迫使他们参与到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在印度,“这些细小刻板的社会机体大部分已被破坏,并且正在归于消失,这与其说是由于不列颠收税官和不列颠兵士的粗暴干涉,还不如说是由于英国蒸汽机和英国自由贸易的作用。这些家庭式公社本来是建

立在家庭工业上面的,靠着手织业、手纺业和手耕农业的特殊结合而自给自足。英国的干涉则把纺工放在兰开夏郡,把织工放在孟加拉,或是把印度纺工和印度织工一起消灭,这就破坏了

这种小小的半野蛮半文明的公社,因为这摧毁了它们的经济基础。”

而在俄国,一个村社内的农民却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但公社与公社之间缺乏联系,“俄国的‘农业公社’有一个特征,这个特征造成它的软弱性以及同各方面的敌对状态。这就是它的孤立性,公社与公社之间的生活

缺乏联系”

。最后,从政治制度来看,东方社会存在着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在马克思看来,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构成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第三个基本特征,这是造成东西方社会结构差异的第三个因素。马克思认为,兴修水利工程和灌溉的需要就促进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的形成。而血缘关系以及由之而形成的宗法制度是维系君权统治的社会基础。在印度,专制制度的基础已被资本主义瓦解,马克思在阅读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时注意到:“由于与公社毫不相干的资本家阶级侵入公社内部,公社内的?宗?法?性?质就消失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开始了” 。这样,中央集权专制的社会基础在印度就不存在了。而在俄国,由于它的孤立性,沙皇淫威依然如故,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复信的初稿中指出:“这种与世

隔绝的小天地就使一种或多或少集权的专制制度凌驾于公社之上。”

不仅如此,沙皇还将这种专制制度向外延伸,充当着世界宪兵的角色,正如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的:“沙皇能对欧洲发生极大的影响,是因为他对德国有传统的控制力。当俄国内部的那些火山似的社会力

量有可能动摇专制制度最深固的根基时,难道沙皇能容许丧失他的这种国外威势吗?”

由此看来,只能以俄国为解剖对象来研究东方社会问题,而不能以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为典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不也是以俄国为典型的吗?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由于俄国的土地所有制和对农业生产的剥削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因此在地租这一篇中,俄国应该起

在第一卷研究工业雇佣劳动时英国所起的那种作用。”

同样,马克思正是以俄国作为一种工具,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考察东方社会问题的,这样,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也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

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活动中,十分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比较作为理解事物具体性的一把钥匙,他正是由此揭示出东方社会的社会发展之路的。

首先,马克思反对超越东方社会历史条件的“一般”社会发展理论。

唯物史观具有一般社会发展理论的意义。但是,马克思反对不加分析地照搬一般社会发展理论的做法,在东方社会问题上更是如此。这在于:第一,唯物史观(具体来讲,就是《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起源的分析是以西欧为典型进行的,“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只限于

西欧各国” 。而东方社会的具体情况如何,则应进行具体的研究。马克思认为自己“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提供肯定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也没有提供否定农村公社

有生命力的论据” 。第二,东西方社会发展的方式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在这种西方的运

动中,问题是把?一?种?私?有?制?形?式?变?为?另?一?种?私?有?制?形?式。相反地,在俄国农民中,则是要把?他?们?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 。而这就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把握好社会发展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第三,就共产主义的实现方式来看,马克思强调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运动必须与各国

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 。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社会发展问题时,应注重把握好特殊对象的特殊矛盾,正确处理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由此来看,超验地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东方社会问题,是一种在表面上抬高唯物史观但在实质上却是违背唯物史观的做法。唯物史观只是为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社会发展理论看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中观层次。

其次,马克思强调对东方社会问题应作具体的历史分析。

马克思是将东方社会问题放在“公社”这一范畴之内进行考察和研究的,但他反对将所有的公社混为一谈,而要求对公社的形态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要从与原始公社的对比中来把握东方社会的性质、结构和特征。原始公社是公社的原生类型,而东方社会只是公社的次生类型,在将二者置于一起共同考虑时,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差异。即使是原始公社本身也是存在着不同的形态或类型的,由此看来,农业公社和原始公社的差异就更大了。第二,要从与西方公社的对比中来把握东方社会的性质、结构和特征。原始公社是普遍存在于史前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但由此产生的次生形态却是不相同的,在东方较好地保持了这一形态,而西方走的却是另外一条路。“回顾一下遥远的过去,我们发现西欧到处都有不同程度上是古代类型的公有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它在各地都不见了。为什么它只是在俄国免于这种遭遇呢?我的回答是:在俄国由于各种情况的独特结合,至今还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的农村公社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社会的发展方法来解决东方社会的发展问题,“甚至仅仅从经济观点来看,俄国能够通过本国农村公社的发展来摆脱它在农业上所处的绝境;通过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租佃来摆脱绝境的尝试,将是徒劳无功的,因为这种制度是同俄国的整个社会条件相抵触的。” 第三,在东方社会内部也要区分不同的情况。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和所遭遇的命运不同,东方社会各国也存在着极为不同的情况,“譬如说印度,那么,大概除了亨?梅恩爵士及其同流人物之外,谁都知道,那里的土地公社所有制是由于英国的野蛮行为才消灭的,这种行为不是使当地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后退。” 与之相比,地处欧亚两大陆的俄国却具有东方社会的典型特征。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建立在这种具体分析的比较研究中的,但这绝不是在形式逻辑意义上运用比较方法的,而是站在辩证逻辑的高度进行比较的。

最后,马克思注重史前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在方法论上的互补性,并依此来分析和研究东方社会。

史前社会理论(主要探讨原始公社的社会发展问题,以《人类学笔记》为代表)和东方社会理论(主要探讨东方社会的社会发展问题,以俄国问题的通信为代表),是马克思晚年最为关注的两个领域。起初,马克思把“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本来应当用来特指东方社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用来作为人类社会的原生形态,把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置于一起进行研究,在二者的对比中来把握公社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规律。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公社的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但在研究的起步阶段,这种权宜之计不失为一种好的研究方法,使对“人体”的解剖与对“猴体”的解剖在方法论上“互补”了起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发现:东方社会和史前社会在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方式上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经济关系都处在萎缩状态,生产力发展极其缓慢,而非经济关系的血亲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十分强大,因此,马克思开始自

觉地将史前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并置起来,通过它们在方法论上的互补来分别把握它们各自的结构、性质和特征。一旦这一点在方法论上明朗化,就成为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特征。由此,马克思揭示出了两类公社的差异:第一,从社会关系来看,所有较早的原始社会都是建立在公社成员的血缘亲属关系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狭隘性的特点;而农业公社却割断了这种牢固而狭窄的联系,公社成员能够在扩大交往范围的基础上来保持同其他成员的接触。第二,从物质基础来看,原始公社的成员往往共居于一个大屋之下,共有的房屋曾是早先各种公社的物质基础之一;而在农业公社中,随着农业的发展,房屋及其附属物——园地,已经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了。第三,从生产方式来看,在原始公社中,生产是共同进行的,具有协作的性质,只有产品拿来分配;而在农业公社中,虽然耕地仍是公有财产,但定期在村社成员之间进行重新分配,每个农民尽力自力耕种分配给他的土地,并把产品留为己有。假如没有对人类学开展过深入研究,史前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在方法论上就不会互补起来,马克思就不能对东方社会的社会发展问题作出这样具体的把握。这样,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二者也互补了起来,使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方法论上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保证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科学性。由此来看,,导致原始社会“衰落的原因,是那些阻碍它们越出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是和今日俄国公社的历史环境毫无相似之处的历史环境” 。现在的问题就是:为东方农业公社在更高的形态上回归到原始公社——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必要的条件了。

马克思就是这样具体、灵活地研究东方社会问题的,从而使他的东方社会理论获得了具体的内容。因此,我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应作具体的把握,不能仅纠缠在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上,而应着力把握蕴含在其中的唯物辩证法的灵魂,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确立东方社会发展之路,而且有助于我们确立一般社会发展之路。因此,应将具体分析作为一般社会发展理论的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确定下来。

总之,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研究东方社会问题的科学结晶,而他研究东方社会问题的过程又是一个辩证思维方法得以检验和发展的过程。这不仅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方法论上的保证,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社会发展理论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 #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年版,第765、768、766、766、27、774、775、774、762、771、77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第295、299、30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764、76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17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48页。

[参考文献]

[1] [苏]彼?费多谢耶夫等:《卡尔?马克思》,三联书店1980版。

[2]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译文集》,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5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责任编辑 李 理)

A BST RACT S

On Issues Concerning Sequence of Circulation of Commodit ies

Ji Baocheng Li Huihua

Sequence of circulation of comm odities appears to be in the for m o f organized behav io r. But in reality it is of distr ibution o f interests.The inner aspects that intervene in the se-quence of co mmo dity circulation are the independence of each subject of inter ests and their co nflicting inter ests,w hile the inter vening aspects fro m outside are mdium ag ency o f the go ver nm ent,subject of circulation,and m isbehavior of co nsum er s.Str ict regulation of the fo ur aspects mentioned abo ve o n the basis o f adjusting co nflicts am ong subjects of inter ests is a possible solution to av oid or eliminate diso rder in the operation of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 ethodolog y

of M arx'Theory on Oriental Society

Zhang Yunfei

M ar x'theory of oriental so ciety consists in scientific finding s drawn fr om rig orous and careful studies.Characteristics o f his m ethodolog y are as follow s:1,possessing sufficient da-ta;2,using Russia as a model for analysis to inspect into oriental so cieties;3,em phasizing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 com pariso n so as to g ive detailed analysis of oriental society.

Retrospection at Cultural Conservatism

M a Qingyu

Cultural conservatism is a po litical and cultural scho ol o f thoughts arising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increasing so cial crises after the Opium War.It w as o f cultural choice betw een cultural nationalist traditional fo rce and radical Westernization.Its essence is ex pressed in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Chinese system in the Western sty le"and"Chinese culture standard".Its main co ntent is interference w ith political dev elo pment.And its destination is maintaining the feudal system and arriving at a state of distribution o f interests.On the w ho le,cultural conservatism,like cultural relativity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w ill ev entual-ly beco me forces that hinder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

Studies in Criminal Law Suits Concerning T aiw an

Chen Weidong Li Hongjiang

In the study of cr im inal law suits co ncerning Taiw an it is im po rtant to distinguish it w ith o rdinary criminal law suits,crim inal law suits involving for eig n afairs,T aiw an cr im inal law suits involv ing the mainland,and criminal law suits of cases involving T aiw an.Aspects inv olving Taiw an in such law suits are beco ming m ore and mo re co mplicated and are of vari-ous kinds.Particular cir cumstances must be clarified befo re w e can handle them properly.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实践方法论 纵观哲学史,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到弗兰西斯·培根的《新工具》、笛卡尔的《方法谈》、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以及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都涉及到方法论研究,而马克思一生则鲜有此类著作,仅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粗略陈述了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究其原因,一些人认为,“说马克思没有专门的方法论著作是错误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一部生吞活剥的方法论巨作,是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统一,是一部科学方法论的典范”。这个说法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却有两点不足:一是犯了范畴错误,即无论《资本论》包含多少方法论思想,都不能算是一部科学方法论著作。二是“科学方法论”并不就是最好的方法论。它具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不仅会经常犯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现象主义、反人道主义错误,也包含着诸多非理性内容。再者,马克思也从未褒奖过科学方法。他只是将科学看作一种“与劳动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的独立力量。”[1]后人给马克思的哲学冠以“科学方法论”并不是褒奖。因为他更注重的是社会实践和能动的辩证法。这才是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能够持续展示其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之所在。 (一)拯救人类的社会实践重于一般方法研究 在德国,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既是黑格尔哲学占优势的时代,也是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德国开始觉醒和对古典哲学产生巨大厌恶的时代。特别在一些科学家眼里:它充满空话和幻想,缺乏真正的知识和切实可靠的研究;它只能形成一连串粗鲁的经验错误,毫无价值的批判或不加任何评判的引文堆积;“即使您看一看现代哲学家——谢林、黑格尔以及他们的同谋者,您也会由于他们的规定而毛发悚然。”[2]这种把哲学当作远离社会现实的玄学,像康德那样一辈子没有离开哥尼斯堡也能够成为哲学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快就被他所唾弃。特别是1848年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扫封建主义的污泥浊水,借助新生阶级充满朝气的活力,推动德国的科学家深入自然,研究自然,投身社会,改造社会,试图改变德国的落后状态之后,这种气势磅礴的革命热情也就激励着哲学家从天上回到人间,从虚幻回到现实,不再企盼用高谈阔论和思辨的方法来解救一切。 由此,尽管马克思早年是一位忠诚的、习惯于沉思冥想的黑格尔信徒,然而,随着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了悟,对资本主义不合理制度的明察洞鉴,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分析,自1841年之后在他的学位论文及笔记中就开始怀疑黑格尔哲学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那只是彼岸世界而非此岸世界的真理;那只是对天国而非对尘世的批判。在1843年发表的《黑格尔的“权利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分析了黑格尔整个哲学存在的缺陷,认为他的哲学是绝对的抽象,是纯粹的方法论概念。在1844年完成的《巴黎手稿》中,又继续对黑格尔进行了系统批判,并将其延伸到更广泛和更有争论性的青年黑格尔派(如《神圣家族》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普鲁东的著作中(如《哲学贫困》),明确认定:人生目的就是要使尽可能多的人幸福,而不是仅使自己获得安逸;为争取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而斗争,将是每个人最崇高的责任。关于从抽象的哲学研究回到对社会现实的虔心关注,他在给李斯基的一封信中给予了真切、清楚的表述:“对我来说,推动这种确有裨益的发展,呈递一部驳斥迄今为止的德国哲学和德国社会主义的作品是十分重要的。为公众准备我的‘经济学’观点是必要的。我的经济学立场本身就处在以前的德国科学的对立面。”[3]面对这个把普通劳动者变成魔鬼,剥夺其一切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之令狐文艳创作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令狐文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否定这个一般演进的秩序,把历史看作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但是,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所提出的俄国通过革命,以农村公社作为“俄国社会新支点”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但是他提出的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却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列宁正是根据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

市民社会理论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 邓正来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市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 society)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当然,所要复兴者并不是同一的市民社会概念:他们或援用洛克的社会先于国家因而国家受制于其对社会的承诺的观点,或诉诸孟德斯鸠以及承继了孟氏的托克维尔的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的观点(即指社会由其政治社会予以界定,但作为政治社会的强大的君主制须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则需按分权原则独立的“中间机构”来加以捍卫的观点),或采用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观点融入其思想的黑格尔的观点(即认为体现个殊性的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但在伦理上并不自足,从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对其加以救济的观点),或引证马克思将黑格尔观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含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以及主要接受黑格尔观点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框架进行修正并在“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命题之外的上层建筑内部提出一个关键的次位命题即“市民社会-国家”关系的观点,或依据哈贝马斯那种凭藉非马克思思想资源但却对市民社会做出民主阐释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等等不一而论。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因为市民社会思想发展之脉络在历史上太过庞杂且缺乏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1〕以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市民社会理论所标示的侧重点的差异,二是因为当下的论者或行动者往往都是根据一己的目的而择取其所需要的理论资源的〔2〕。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所要复兴的市民社会理念,套用查尔斯?泰勒的话说,“并不是那个使用了数个世纪的、与…政治社会?具有相同含义的古老概念,而是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的一个比较性概念。此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3〕。 驱动市民社会理念于当下复兴的一个较为深久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初显并于二十世纪中叶炽盛的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这在现实世界中表证为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的渗透或侵吞〔4〕。为对此种猖獗的“国家主义”做出回应,人们开始诉诸市民社会理念,试图对国家与社会间极度的紧张做出检讨、批判和调整,以求透过对市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国家与社会间应有的良性关系。例如,约翰?基恩力图通过捍卫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界分来推进欧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Michael Walzer 建议用市民社会的理念来统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理想;Daniel Bell 甚至呼吁在美国复兴市民社会,以此作为抵御日益扩张的国家科层制〔5〕。 然而,促使市民社会理念复兴运动的更为直接的导因,乃是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为摆脱集权式统治而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雅克?拉尼克(Jacqaes Rupnik) 就曾将1968年至1978年间波兰的政治发展概括为“修正主义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再生,”或者说,乃是依凭市民社会理念展开自下而上的努力斗争的结果〔6〕;爱德华?希尔斯则认为,这是市民社会观念浮现的结果,因为集权式国家在消解市民社会的同时却无力根除市民社会的观念,“正如魔鬼的观念在企图限制并剥夺魔鬼一切权力的神学中得以保存一样。”〔7〕此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际上所有西方的思潮流派都视东欧诸国及前苏联的“社会转型”为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的胜利〔8〕;这一判断的深层预设,就市民社会而言,乃是指立基于西方经验或观念的市民社会而型构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那种可以跨越空间、超越文化或传统的具有普世效度(universal validity) 的结构性框架。正是基于这一预设,市民社会就被认为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对抗或抵御暴政、集权式统治的必要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应被视为当然的目的〔9〕。这种将市民社会不仅视为手段而且还设定为目的的观点,其要害在于市民社会理念的运用不会因“后共产主义”的到来而终止,相反将在由此向真正民主自由的市民社会的迈进过程中持续得到使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探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探究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成为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论体系,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中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地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就必须依次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正确转化,并必须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转化中的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系统中,实事求是方法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方法,而是作为根本方法始终贯穿于具体方法当中。矛盾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最一般的方法论,是具有深远的理论、实践意义的。它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因此更有助于人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的科学抽象性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性可以有效地创建或改进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供有价值的方法论启示更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真正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向实践的转化。我们在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目的就是通过实践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为推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世界观实践基本方法转化

第一章研究目的及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说是真理,是因为它总是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一理论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它必须遵循科学精神,反对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批判性,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马克思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成为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深入分析,是为了能够提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弥补马克思哲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是为了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为了更直接地指导实践。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有一定的深度,但是更多的是着重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或者说是研究某一个或者两个具体方法,也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相对独立性、辩证本性以及它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进行探讨,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主题的转化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实现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求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实际出发来分析社会生活,回答现实问题,全面地审视历史发展,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精密地梳理历史逻辑、准确概括历史规律,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性

[收稿日期]2004202208  [作者简介]张其学(1968-),男,河南信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 特征及其当代性 张其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关键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后殖民主义 [摘 要]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具有以下几点基本特征: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为宏 观背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为主线、立足于“历史环境”的唯物史观分析、立足于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来分析东方社会。本文分析了这些特征并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当代性。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26(2004)0320028206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其最初的理论关注点是西方社会。19世纪50年代,当马克思完成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后,便把研究视野转向东方社会,直至其晚年的《民族学笔记》和《人类学笔记》对东方史前社会的考察。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研究持续了30多年,在此过程中,他剖析了东方社会的“三位一体”结构,阐释了东方社会的“停滞性”和“东方特有的形式”———“亚细亚生产方式”,揭露了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社会实施的暴行,探讨了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和未来发展道路,在改造资产阶级东方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东方社会理论。本文试图较详尽地梳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阐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当代性,以深化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一、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为宏观背景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思想。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宏观背景下,马克思考察了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他认为,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民族之间的差距日益地扩大了,那些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民族,利用先进于其他落后民族的强有力的工业体系实施对落后民族的征服、掠夺和统治,东方社会也未能逃脱这一点,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开始面临着不同的历史命运。比如,印度成为西方征服者的“猎获物”,农村公社死于西方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印度社会由此处于一种新的“停滞”之中;而中国则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稳定性”和“顽固性”,并没有成为西方的完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国家观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和国家观 一什么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马克思用“die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和Bourgeoisgesellschaft”表达。原主要指西欧中世纪末随着工场手工业出现的社会结构。市民社会介乎国家与私人生活之间,是横向的经济、社会交往方式(区别于“管”与“被管”纵向结合方式),民众自主性社会组织和结构。 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理解: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上指称的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理解“市民社会”概念的变化: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较多使用“市民社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谈到,但明显减少。此后,马克思主张“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继承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采取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是认同的,并继承了这一思想。“在政治国家真正发达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后一种是市民社会的生活······”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一法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他处处从各种规定出发······的对立出发,并把这种对立加以强调”,并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做一对矛盾”。在中世纪时期,封建统治统摄一切,市民社会中个人的特性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是不可能出现的,市民社会是依附于政治国家的,两者糅合为一体。虽然黑格尔是从逻辑思辨的角度分析得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但是这一分法启发了马克思,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批判 在1843年的夏天,马克思完成了第一部批判黑格尔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随后又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等,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建立了自己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思想。马克思最早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该书中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他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的构成部分……是国家存在的方式。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真正的原动力……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他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做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以及由这种物质交往关系所产生的社会生活领域,并且认为国家是依附于市民社会的,也即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 四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本质的认识 在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例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主要是从抽象和非历史的人性论来论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黑格尔批判了这种基于抽象人性论,非历史地论证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政治哲学的方法,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一种“需要的体系”。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在分析国家和社会相分离趋势的历史主义方法论,但是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入手,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物质交往关系”,或者说是“生产关系”。他指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本质上来认识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与黑格尔相比,马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门课共学写了20 课时,对于学生生涯最后一门社会科学类课程,我倍感珍惜,每次课都比较认真地听讲,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这门课的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进入这样一门完全陌生的领域后,感觉非常震撼: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就是开拓。结合了网上的内容,对这门课的基本知识,我进行了一小点梳理。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它由实事求是、矛盾分析、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实事求是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其他三个方面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展开。此外,辩证逻辑方法,作为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应用,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容。现代科学方法论主要是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系统方法,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尽管从学理上来说不能直接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体系内,但是给予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以启迪和补充。比如系统方法,它很显然的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所以是很有价值的。(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这个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指一种治学态度。在30年代末,毛泽东就明确使用实事求是的概念,并进行新的解释,赋予了哲学命题的含义。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系统阐明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 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根据这样的解释“,实事求是” 就是用中国语言表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思想方法。作为思想方法,它要求人们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是与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根本对立的,也是在与之作斗争中形成的。 主观主义是一种从主观意志和愿望出发,从书本和某些原则出发,不顾客观 实际情况,违背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思想方法,曾经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基本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以书本为出发点,照抄照搬已有的结论和别国的模式;经验主义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忽视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但都是从主观出发,脱离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实际,寻求客观规律,都是极为有害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必须时时处处防止和纠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一.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全部物质交往关系的总体把握。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交往关系只是全部社会物质关系的本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却遭到不同立场研究者们的误解。只有消除这些误解,才能发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蕴含的巨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物质交往关系/市场经济 【正文】 近20年来,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外的文化批判领域,认为只有通过对这一“公共领域”的建设,才能抵抗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对人和社会所实施的新异化。他们的观点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 “市民社会”是一个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概念。那么,这一概念与当今人们所使用的同一概念是一致的吗?哈贝马斯等人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拓展吗?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实的社会实践所迫切需要的。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和深化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市民社会是指由相互需要的契约关系而将人们联系起来的市场交往体系及其保障机制。黑格尔认为,这是一个区别于家庭和国家的社会领域。它虽然独立但是却不自足、不完善,需要通过国家的强制统合才能达到人与人真正的联合。因此,黑格尔认为,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上,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为市民社会提供最终的伦理根据。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考察,在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就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完成的。马克思主要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因此,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它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另一方面,他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颠倒了过来。 首先,马克思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已经看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们却主要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论证这一趋势的。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独立于国家,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的权利是“天赋的”,国家只是人们对自己天赋的自然权利让渡的结果,是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根据这种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阐述的社会政治理论,社会是人类联合的本然状态,政治国家只是为它服务的工具。与传统的君权神授论相比,这种社会政治理论的结论是革命性的,直至今天它仍然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这种社会政治哲学的论证方法却是非历史的、抽象的,近代以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 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 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研究不会有真正的理论。 二是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即概括实践。首先,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其次,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最后,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到底是深入群众。 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首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其次,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最后,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 4.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答:从复杂性思维的角度,把社会发展理解成是一个复杂系统,以复杂系统探究方式来研究社会发展,是一种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它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原因追溯,未来预测和横向分析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社会发展可以理解成复杂的系统,系统是指若干要素以一定的关系和结构组成的集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着的事物就构成了一个系统。因此,系统一直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复杂系统,构建复杂性科学。对于究竟什么是复杂系统这个问题, 目前科学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复杂复杂系统是包含大数量变量的系统,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复杂系统具有(1)由大量的作用者构成。(2)系统是开放的可以受到外界影响, 有能力与外界交换信息。(3)系统能自组织, 自加强, 自协调,并产生涌现现象的特点。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否定这个一般演进的秩序,把历史看作

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但是,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所提出的俄国通过革命,以农村公社作为“俄国社会新支点”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但是他提出的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却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列宁正是根据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或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不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通过革命产生的,因此东方国家一旦成功地跨越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初级阶段。东方国家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一)historisch的应有之义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考证版(MEGA)的新版还是旧版(Marx Engels historisch-kritische Gesamtausgabe)都应该是模仿康德全集的书名。在文献学上,historisch 是指将著作按照写作顺序来排列。但是,作为实际问题,我们却很难将论文、资料和书信按照它们的撰写顺序来排列。我曾按年份整理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政治活动以及其他理论家和党派的活动,做了一个“马克思恩格斯年表”。在做这些准备工作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副产品。譬如,《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始于1845年11月,就是在那之前的10月17日,马克思还想带领全家移居美国,并将这一申请提交给了自己的出生地特里尔市的市长。后来马克思放弃了移居美国的念头,立即开始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 1.《穆勒评注》的地位 对我们而言,historisch读解方法的决定性意义在于它揭示了马克思的写作顺序。以《巴黎手稿》为例,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第一手稿》之后,并没有马上写作《第二手稿》,而是写了《经济学笔记》,特别是《穆勒评注》。关于这一问题,我后来才知道中国过去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补卷的方式,即将《穆勒评注》置于《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来研究的。但是,如果将《穆勒评注》放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会夸大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这让我又一次认识到了historisch的重要性。 只要将“交往和分工的外化=异化”,只要将“交往异化”这一点置于中间,广松涉先生的“马克思的异化论是从个体出发的主客二元论是与唯物主义无缘的”论断就会失去论据,变成空中楼阁。异化并不直接导致剥削,它说到底是人与自然之间,进一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代谢逻辑。这是《穆勒评注》中的“交往”概念所告诉我们的。《第一手稿》中“劳动者越劳动就越贫穷”虽然是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强有力的控诉,但它也让许多人陶醉,从而失去判断力。 总之,只有弄清楚“交往异化”这一微观逻辑,才能弄清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交往”那一超宏观逻辑的意义,从而弄清楚马克思广阔的历史视野。 2.印度通信中的亚细亚土地所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社会科学方法论证: 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 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 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 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 的地位和作用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集体化为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布局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4)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话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5)发展性原则。这就是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和理性发现合理性; 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做出了重要的贡 献。在社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 2)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坚持是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 3)要反对“过时论”和“僵化论”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张云飞 [内容摘要]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通过严谨、认真的研究而取得的科学成果,在方法论上有三个特征:充分地占有资料,从东方社会的实际出发;以俄 国作为解剖对象,通过典型来考察东方社会问题;强调在比较中把握对象的特 征,对东方社会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东方社会 社会 发展 唯物史观 辩证思维 [作者简介] 张云飞,1963年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讲师。 随着马克思晚年研究视野的扩展,东方社会问题一跃而成了他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绝不是什么出于激情冲动而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而是通过严谨、认真研究取得的科学成果。这里,我们拟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明一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科学性。 一 在马克思一生的科学生涯中,他始终强调事实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要大量地占有材料,把握事实的总和,阐明事物的内部联系。他的东方社会理论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从事实出发来把握事物内在逻辑的科学典范。 首先,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材料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来看,具有广博性的特点。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的。具体来讲:一是各种统计资料和文献汇编。马克思研究了1861年以后在俄国出版的各种文献汇编和统计汇编(包括自治局统计汇编),他根据多卷本的俄国《税制委员会报告书》做了有40多个印张的4大本笔记,还从《军事统计汇编》中汲取了大量材料。写于1882年的《关于俄国一八六一年改革和改革后的发展的札记》一文就是这方面的科学成果。二是人类学著作中的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研读了文化人类学进化论学派的一系列著作,对其中的东方社会理论给予了高度关注,写下了《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约?布?菲尔〈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人村社〉一书摘要》。马克思在“柯瓦列夫斯基笔记”中提出的关于农村公社的观点,在1881年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又作了类似的阐述。三是政论性著作。马克思非常重视俄国进步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政论性著作。早在70年代初,马克思就阅读了从丹尼尔逊处得到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没有收信人的信》的手稿副本,接着在1881年,又重新阅读了这一著作。马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许倩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本体基础、基本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研究者和运用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4)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内容和原则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特点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理论创立于19世纪中期,以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标志。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这种方法论和以往的理论不同,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