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

中考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词语理解运用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词语理解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 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 (sh āo ),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家住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 (ji é)

◆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 (ju 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 分)

A.“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

B.“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

C.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D. 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答此题可用直选法。

“故

知”有两种意思,一是老朋友、旧友;二是因此知道。结合语境“他乡遇故知”,可知“故知”在句中是“老朋友、旧友”的意思。直接得出答案为A。

他乡遇故知,是一个古代成语,指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出处:1.宋·洪迈《容斋随笔·得意失意诗》八卷:“旧传有诗四句夸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2.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它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三种说法,一说是出自汉·无名氏的《四喜诗》,一说是出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所载的《四喜诗》,还有一说是出自清朝纪晓岚的手笔。3.十年久旱逢甘露,万里它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监生金榜题名时。4.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果然有志者事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侄。邂逅相逢,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

【考点解析】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中考考查的范围有:(1)了解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2)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3)关联词的选用。(4)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5)正确使用成语。

其主要题型有:①选择填空式;②结合具体语境简答表述式。以选择题居多。

这些题目中所涉及的词语,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成语的考查几乎占据了整个词语运用考查的半壁江山。从题型来说,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兼顾主观题。此外,一些省市考查了网络流行语,例如“给力”“神马”“杯具”“时间都去哪儿了”“吐槽”等,体现出“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的大语文观。这就要求考生做个有心人,养成随时积累的习惯。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为中考必考内容。这部分内容丰富,考查角度多,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掌握辨析同义词的一般方法,辨析同义词最基本的方法是去同存异。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映”和“应”,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别了。注意辨析同义词的一般规律,如根据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来辨析。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则与“土地”“财产”等搭配。又如根据词性和语法的功能不同来辨析。如“阻挡”和“障碍”都是阻挡、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