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民间艺术调查论文
音乐学0911 陈莉莉我的家乡是莆田。
说起莆田,最家喻户晓的戏曲就是莆仙戏了。
莆仙戏是福建省古老剧种之一,原名撔“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
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也曾到过马来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华桥聚居的东南亚国家演出,深受海外华侨的欢迎。
莆仙戏是现存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被戏曲史家称为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宋元南戏的遗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
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自宋代形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比已获“联合国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剧早了300年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坛涌现出《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新亭泪》、《秋风辞》、《状元与乞丐》、《鸭子丑小传》等一批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剧目,先后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大奖,并8次晋京演出,有3部剧目名登“中国当代十大悲剧”和“中国当代十大喜剧”,在中国剧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末肇始,莆仙本地文人对莆仙戏历史与学术,渐有注目和重视研究者。
但是,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并组织戏剧界、学术界人士,对莆仙戏剧种全面深入研究探讨,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
近20多年来,莆仙戏剧种的古老性质,及其誉称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珍贵价值,越来越为中外学术界广泛瞩目和重视研究,并逐渐得到公认。
本地真正有研究的学者固然不多,然而关注或笔谈莆仙戏剧种特殊价值的文人,却非常普遍。
因此,市、省、全国,以及港台地区与外国有些报刊上,多少都发表过有关莆仙戏的各类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莆仙戏和前述全国戏曲一样,历史上缺乏正面的史书文献记载,许多学者和普通文人对莆仙戏学术见仁见智,难免存在种种分歧看法。
本文所以用“我说莆仙戏……”命题,以“我说”二字为主语,意思是说全篇内容观点都是笔者一己之见,一家之言。
笔者认为,现在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概括莆仙戏的悠久历史:“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
”本文大致沿着这四句话,拟用几点的篇幅形式,从莆仙戏的表演手法和它的唱腔艺术、以及它目前的情况,如实地反映莆仙戏历史长河的主要流程,总体艺术的珍贵价值和美学构架特征,以及上世纪50年代以来驰誉中外的辉煌成就。
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
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
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
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至今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
莆仙戏演员的基本功,总称为"傀儡核",手部动作"上不超于眉毛,下不低于肚脐"的艺术规格.如生角的"抬步",旦角的"蹀步",净角的"挑步".丑角的"七步溜",都保持傀儡形象,当演员要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喜用“雀跃步”,怒用“双摇步”,哀用“双掩面”,乐用“双体肩”俱以形象表达,不拘表演感情。
至今莆仙戏的演员基本功仍是继承傀儡戏的表演特色。
莆仙戏曲表演和剧本文学创作一样,演员的表演也是塑造人物。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步法,所有的行当,所有的演技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
离开了人物,再精彩的表演也没有艺术生命。
当演员的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分派到演出角色时,就会看剧中的人物是否就是自己所学的行当,于是就有了行当与人物这一创作空间。
我们都看到有许多基本功扎实,在观众中口碑极好的演员,因为不懂得行当与人物之间的艺术创作,使他们的表演千人一面,总是一个模式,而非常可惜地埋没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行当与人物之间的创作,除了演员本身的条件外,更须要的是对人物的研究,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文化的感受,这就是素养。
而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得靠长期的学习和体验。
只有素养提高了,才能胜任这个空间的创作。
莆仙戏《秋风辞》中的汉武帝和《新亭泪》中的周伯仁,为什么人物那样鲜活可信,同是老生行当却演出了二个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那就是因为演员有很高的艺术素养。
汉武帝以老生的稳健揉进了大花的威武,而周伯仁又是以老生的周正揉进小生的飘逸,有刚有柔,形神俱似,栩栩如生,给后人留下了不可模仿的艺术高峰。
有素养的演员为了塑造人物,并不受本行当科介的局限,他们会借助其他行当的科介来补充自己,而且消化得不露痕迹,让你只见到人物的风貌和神韵。
莆仙戏的表演程式也是在不断改造革新而逐渐成熟完美起来的。
莆仙戏的前人并非墨守陈规,一味继承而不发展。
而是在不改变本剧种特色的前提下吸收取舍完善自己的表演艺术。
我们今人在应用古老的表演程式时,除了注意保护外,更重要的还要注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使古老的莆仙戏表演程式焕发出更灿烂的艺术光辉。
莆仙戏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
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莆仙戏的唱腔特色是字少腔多,以腔传情,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是通过演员的唱腔来表达的,而唱腔中往往是无字的腔声比有字的腔声更吸引观众。
明初,兴化杂剧在南戏诸声腔的交流和影响下,熔村坊小曲、歌谣、宋元词曲歌舞于一炉,形成了在语言、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上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兴化戏。
同时,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 传入,使莆仙戏的艺术水平更进一步的提高。
清末民初,莆仙戏开始出现反映现实,针贬时事的时装戏剧及观代戏等,如<皇帝梦> 和<大义灭亲> 等。
莆仙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受木偶戏影响,具有特别的艺术风格。
莆仙戏音乐被称为"兴化腔" ;它是综合溶化了唐宋大曲音乐,用莆
仙方言演唱。
能形成如此有文化底蕴的音乐传统,莆仙民间的乐器及俚歌对莆仙戏的作用也是一眼可明的:
莆仙民间音乐有“十音”、“八乐”、“大鼓吹”、“俚歌”等。
“十音”也叫“十番”或“十欢”,它是一种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起源于宋代之前。
自晋室衣冠南渡之后,丝竹之技传入兴化,民间音乐得以发展。
“十音”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融汇一体。
自成流派。
古时多为迎神赛会和婚丧喜庆演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普及性的群众文艺活动。
宋朝著名理学家林光朝在《登越王台》诗中写道:“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
纵道菊花如昨日,要看汤饼作三朝。
”可见,宋代莆仙民间已有小乐队了,不但吟唱当地的吴歌(兴化古隶会稽,同属吴地),而且还有由楚地传入的民谣,说明当时的音乐非常流行。
“十音”、“八乐”、“大鼓吹”现存大曲牌一千三百多个,长短歇词八百多首。
自宋代之后,随着兴化戏的发展,这些优雅的民间音乐渐为戏曲所吸收,从而丰富了莆仙戏的唱腔艺术。
保护“化石”和“桥梁”。
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建华说,包括莆仙戏在内的福建南戏在广义上都是民间戏曲,但由于历史的推演和文化的变迁而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分为传统戏曲、新传统戏曲、当代民间戏曲。
传统戏曲重于传统,尽量展现其历史风貌,它们具有“化石”
和“桥梁”的双重功能:化石能“自言自语”地传达它们的价值和意义,“桥梁”则跨越我们和它们之间的上千年的鸿沟,保持着我们与传统文化艺术的连续性的对话。
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地方剧种为何能长盛不衰?莆田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林金标说,莆仙戏是地地道道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家门口的艺术,说的是当地方言,讲的是当地的故事,群众很爱看。
同时,莆田文化市场活跃,每逢庙会、节庆,甚至祝寿、考学等都会请莆仙剧团演出。
另外,莆仙戏还不断创新,将当前群众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焦点问题编成现代小戏,搬上舞台,为古老剧种注入新的活力。
莆仙戏以其悠久的历史、古老的艺术形态,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一些老艺术家年事已高,为避免人走艺亡,莆田市成立了抢救和保护莆仙戏艺术工作小组,对一些老艺人的示范性表演进行录音和录像,启动了《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编纂工作,并对民间散存优秀剧本、面谱、戏曲、服装、道具等莆仙戏文物开展搜集整理。
为保持莆仙戏长盛不衰,莆田市十分重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
从2007年开始,莆田艺校免学费向全市招收6年制中专班莆仙戏表演专业学生,由梅花奖得主王少媛等名师亲自传授,已有35位13-14岁的小学员进入艺校学习。
近年来,莆田市还投资2亿元建设莆仙大剧院及莆仙戏博物馆;扩建莆田艺校;拨出专款用于抢救和保护莆仙戏老艺人的表演艺术。
2008年8月,莆田市展开莆仙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这就是我的家乡莆田。
它所包含的戏曲多种多样。
为世界的戏曲创照了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