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法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师最棘手的问题,下很多工夫却收效甚微,不见起色,以致在很多语文教师手中,作文教学成了“写写,评评,讲讲,练练”而不见生机。
中学作文教学的科学方法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作文的方法,一是教师指导的方法。
两方面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中学生作文的主要任务是顺利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尽可能地写好;作文教学就是解决好学生写出和写好的问题。
我想,搞好中学作文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提倡快乐作文教学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和中考。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一)自主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
限时限量的作文训练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
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不囿居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
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二)激情是快乐作文的助燃剂。
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
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
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
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标尺。
在近几年的各种考试中,作文分值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说搞好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着“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想法。
在两节时间的作文课上,他们摆弄摆弄笔,翻翻书,写不出一字半句。
经老师反复督促,他们才搜肠刮肚,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写一气,为的是应付交差。
有的学生写作文时离不开作文书,完全是死搬硬套。
上述现象反应了学生作文功底差,心理上特别害怕作文。
针对这些情况,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要搞好作文教学,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一、鼓励写真话,抒真情,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生活中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只要认为值得一写,都可随手记下。
它的形式自由,篇幅可长可短,文体不限,写作手法灵活多样,可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强调学生写日记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真实,要贴近生活。
这是日记的生命,虚假矫饰的日记毫无价值。
因为日记应该是学生喜、怒、哀、乐的流露,是他们思想感情的再现,是他们生长路上的履历表和加油站。
第二,要坚持每天记。
所谓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中经历的有意义的事情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记录下来。
第三,要有选择的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记。
第四,言语要简明、通俗。
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坚持下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学生的日记要多鼓励,少批评,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理清题意,选好素材,指导学生写好课堂作文首先,对课堂作文要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每周一篇作文,即两周一大作,一周一小作。
无论那种形式的作文题,在动笔之前,必须对题目的含义和要求作一番认真的思考,准确的理解题意,紧扣题目的要求来写,审题是写好文章的必要步骤。
例如《师生情》可选写老师在学习、思想、生活上对你的关怀和教诲。
《×××,您辛苦了》、《值得尊敬的人》这些题目要求写的并非只有老师、朋友、家长,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写,只要他对你的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你思想的“引路人”,成为你学习的“榜样”,他们会深深留在你的记忆里,使你久久不能忘记,这样的人你都可以尽情的叙写。
浅谈初中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作文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瓶颈。
正因如此,教师更应重视作文教学,把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视为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结合这几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将其摸索的一些作文教学具体方法作出如下讨论。
一、转变认识,积极作文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
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
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它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
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这就是一种写作。
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
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
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
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改善教学,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
“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
”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
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
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
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三、仿写篇章。
摸出门道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之一。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本,尤其是讲读课文。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学生把分析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盲目、低效,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行为。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通常可分为引导、习作、批改和评讲四大环节,批改与讲评即为作文教学的反馈环节。
我认为,长期的作文教学效益不高、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症结正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作文反馈,尤其是作文评讲环节的轻视所致。
一、当前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1.望而生畏,心存疑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和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
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结构等诸多因素,实施起来难度高,难以找到突破口;作文反馈工作量大、费时,许多教师对作文反馈望而生畏,心存疑惧,有“吃力不讨好”的思想作祟,导致教学上的无所作为,往往认为作文指导跟不指导一个样,讲评与不讲评没区别,于是,或作文反馈浮光掠影,或作文评讲蜻蜓点水,甚至放任自流。
2.定位失误,本末倒置。
许多教师也开展作文反馈,但在处理引导与习作、批改与评讲上——尤其处理批改与评讲关系时,定位产生偏差,甚至存在本末倒置现象:重视写前指导,轻视写后反馈;重视作文批改,轻视作文评讲。
对评讲环节的忽视,导致作文批改的“徒劳无功”,自然不难理解。
作文是学生的创作,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作文批改,面对学生习作中流溢的思想和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轻描淡写,了了数语以蔽之,不啻是对作文教学“资源”的最大浪费。
3.方法单一,“主体”缺位。
不少教师也意识到作文评讲的重要性,但评讲往往停留于形式、表面,不能从学生习作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利用。
缺乏对作文反馈系统性、完整性的认识;缺少作文讲评课明确的各阶段达成目标和方法:作文反馈粗放,“概而括之,笼而统之”;作文讲评缺乏序列性、专题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往往几篇好作文当堂一念,万事大吉。
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论文----7205a4cb-7158-11ec-938b-
7cb59b590d7d
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论文摘要:初中语文作文是教学环节中较为困难的一个,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研发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作文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切实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
同时,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根据学生对作文思路的掌握情况,不断的拓展其写作方面的思路,从而能够使得学生真正的将自己的情感同语文作文教学以及所写的文章相融合,不断提升其写作能力,最终让文字成为表达其内心感悟的工具。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安排相对混乱,导致课堂教学混乱,最终使学生逐渐失去作文兴趣。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都是先阅读范文,然后根据范文讲解写作技巧。
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不足。
现阶段,初中作文教学以高考为中心,以分数为最终目标。
因此,作文教学的随机性相对较大,水平相对不足。
在写作期间,学生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考虑自己的真实情况。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漫谈作文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语文素质的高低,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可以说就是要让学生们写出美文。
但是,事实情况是,很多中学生惧怕写作文,他们要么是面对作文题目发呆,要么就是写出来的作文语句不通,言不达意,毫无新意,根本就算不上是一篇合格的文章。
那么如何消除学生们的作文畏难情绪?如何让他们爱上作文,并且写出一篇篇美文呢?笔者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学语文教师,下面就谈谈我个人想法。
一、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白作文的重要性首先,日常生活离不开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处处离不开作文,比如我们经常涉及到的书信、申请书、日记、宣传板,等等,几乎都与作文息息相关,如果你文笔不通,这些基本生活本领就丧失殆尽。
写好作文,会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使说之成理,言之有物,条理清晰。
其次,有助于各门功课成绩的提高。
没有好的文笔,文科试卷答不好。
文科要求概况性、条理性,答案言简意赅、直指主题。
这与写好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阅卷者那里,好的文笔就是作答者的脸面,使你的表达有艺术性,让阅卷者感到判你的卷本身就是欣赏,能给人带来美感,分数自然就会高。
再者,学好作文是升学考试的需要首先,学会作文是升学考试的需要。
有一个公式:作文=1/2语文。
各级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数在语文卷面分中所占比重最高。
小学阶段作文占30%左右,中学占40%左右,高中占到一半。
以中高考为指挥棒的科目界定中,语文中、高考的作文分值的比例越来越大。
凭一篇作文上大学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例:2003年中考,北京、济南、武汉、福州、上海等地,语文120分,作文占60分;大连地区120分,作文占70分。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作文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文尖子生升入高年级,学习成绩大多优秀,约占2/3。
《教育文摘》上讲,90%初中高中的尖子生们,都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最后,学好作文,有过硬的文笔,是未来就业的基础和法宝从专业角度讲,有过硬的文笔,会大大便利就业,为自己争取更多发展机会,助推成就事业。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话题。
学生是作文的主体,应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本文将其归纳为四点:激发兴趣、艺海拾贝,准确拟题、首尾呼应,巧妙表达、妙语生花以及自助评改。
中学语文文教学兴趣一、激发兴趣、艺海拾贝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误区: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常常处在被动应付地位,兴趣少,惰性强。
写作多主体是学生,谁都替代不了,如果主体不投入生活,主动摄取客观事物,外边的世界再丰富、在精彩也枉然。
不善于观察,不能敏锐发现生活的亮点,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学生不积极思考,力求表现,付出文字,那认识还是认识,观念还是观念,情感还是情感,不能写成文章。
兴趣的激发与推动是诊治作文之“惰”的良药。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作文有兴趣,产生依恋甚至是热爱,那么作文就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必需一种自觉。
有了兴趣“厚积”也很重要。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流有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
教师要引导学生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字、词汇、语言这些基本材料越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就越好。
要想材料丰富,就得多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熟读就是一种积累。
多积累材料,以备后用。
拾贝宜无拘。
除了书本上去积累的素材外,我们还可以向生活要。
广播电视、新闻趣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多可以借用或来丰富自己的词典,成为写作潜在的资源。
拾贝还贵有恒。
学生应准备拾贝集种类的笔记本,随学随记,积少成多。
积累人间生活经验,积累人间真情实感,既是大学问,才能有常做常新的好文章。
二、准确拟题,收尾呼应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标题,往往是内容上的高度概括,它可以总领全文,带动各个部件运转;同时也可以调动老师读者的接受意识,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拟题的要求很多,但关键是要具体、简洁、有新意,并且切合题意,能给文章增添动人的情趣,让阅教师读者一目了然,眼球为之一动,第一眼就感到你理解了题意(或材料的主旨),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考试中占有相当的分值,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以至于有人说“得作文者得天下”。
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也十分关注作文教学,在身体力行、口传心授地教育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但是,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不理想,不会写、东拼乱凑、提起作文就头疼等诸多现状让作文教学处在一个尴尬境地,成为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
面对现有的作文教学局面,中学语文教师要迎头而上,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切实有效地进行作为改革,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摸索出一条作文教学的成功之路,这也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渴盼。
一、作文要做好开头和结尾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最短的时间给人以好感,抓住读者的眼球,就一定要把握好开头和结尾。
有成语如“凤头豹尾”“虎头蛇尾”都能形容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要写得精彩,像凤凰的头那样优美,像老虎头那样有气势。
虎头蛇尾意在说明人们做事不能从一而终,用在作文上就是结尾处写得不理想,与整体作文不协调,一篇好的作文会因为结尾写得有欠缺而大打折扣。
而所谓豹尾比喻了文章结尾要像豹尾那样干净利落,一锤定音似的让读者回味无穷。
所以说,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同等重要,抓好开头和结尾的写作力度会让作文锦上添花。
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
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作文开头要力求达到“字字珠玑”,语言简洁、精炼,直达正题、生动形象。
这样才能一目了然,使读者第一时间知道作者要写的中心内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领和概括了全文的主旨。
开头切忌语言的拖沓,用词含糊,语言表达不明晰,让人读起来提不起精神,不明白作者写作的目的,一头雾水。
尤其是阅卷老师,对作文会有先入为主的感觉,影响接下来的正文评价。
另外,作文的开头也可以用一些点缀,会增色不少。
例如,设置悬念式。
在文章开头,为了吸引读者兴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可以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抒情式。
通过抒情开头,前者可用于写人记事的作文,充满抒情色彩的开头,能够构成一种意境,具有生动、美妙、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沉浸在情感的熏陶之中。
初中作文教学探讨作文优劣是语文教学成败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当然也包括口头作文能力),从中考和高考作文分数所占的比重就可见一斑了。
作文教学是制约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乡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瓶颈”,不少学生怕写作文。
那么如何加强作文教学,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笔者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取得了点滴的收获和经验,现简介如下:一、必须加强阅读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这都是古人作文实践的成功经验之总结,千百年来引领许多文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对今天的作文教学不无启迪。
平时教学中,根据教科书单元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文章,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涉猎文学作品,如,中外名著、古今名篇及一些报刊上的普通作品。
二、重视习作指导学生有了阅读量的积累和知识视野的开阔,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而下,引导他们多动笔作文,作文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较快提高了。
许多文学大家的成功经验都说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每周要有一篇大作文,作文前教师选择范文讲解,告诉他们作文时的注意事项,作文后要有学生作文讲评,优秀的、较差的,选出典型进行点评、引路。
每周写两篇小作文,围绕大作文选取题材、主题。
每天要求学生写一篇日记,可长可短,写人写事,写己写人都可以,写自己的体会和心声,写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写他人的所做所为,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
课堂上时常进行一些口头作文训练和片段练习,进一步激发作文兴趣。
推荐一些身边人写身边事物的较好文章,作为范文,进行典型引路。
如,“皎皎明月,悬挂碧空,如银似玉的月光,泻满山城;夜幕低垂,一盏盏柔和的路灯亮起来了,高高矮矮、形状各异的建筑物上各式各样的霓虹灯也凑热闹似的闪亮登场。
月光、路灯、霓虹灯交相辉映,交织成一幅瑰丽的夜色世界,山城都梁平添几多妩媚,灵动、靓丽而迷人。
”(选自易少敏《霓虹都梁夜》)三、注重留心观察思考作文的材料取之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不竭源泉,要写出生动优秀的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留心观察,细心琢磨,否则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观察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校园,也可以是校外,善于观察,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写出一手好文章。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5篇【篇一】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遭遇这样的痛苦和困惑:老师怕教,学生怕写。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针对性或有序性。
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作用。
下面我就这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提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提高认识,从“怕”到“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从“怕”到“乐”,首先要解决“知”的问题。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
美国学者认为:“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第一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
”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
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
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
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把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
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论文二、仿写范文,找到自信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之一。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本,尤其是讲读课文。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学生把分析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
仿写,不是机械的照搬,而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仿照范文立意、构架、选材的方法去进行写作。
例如,在学《桥之美》这篇范文的时候,我让学生以家乡身边自己熟悉的桥为对象,从审美的角度发表看法来仿写,效果很好,有好些同学的文章出乎我的意料,尤其对家乡雅安廊桥的精彩评述更是让我拍手叫好。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一、语文教学美的本质及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美应该是语文教师运用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对语文学科所包含的各种生活、语言、艺术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和谐、简洁、新奇独特发现和传达,使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情感通过教师情感的中介,同学生的情感自然汇流。
从教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客体关系来看,语文教学美分为“教之美”和“学之美”。
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美的本质,对于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是为我们评价语文教学提供了依据。
简单地说,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标准是教学效果,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决定了教学品级。
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越高,教学效果越明显,其教学品级就越高。
其次是体现了语文教师素质品味的高低。
语文教材具有内容美和形式美,语文教学具有节奏美和结构美,从信息的传输和反馈的角度看又具有语言美和情境之美。
这些都对语文教师的美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目前而言,这样的品位恐怕还是“阳春白雪”,但是我们不应该永远甘做“下里巴人”。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另外,认识语文教学美的本质,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深化美育的落实,深化和丰富教育学理论、美学理论的研究。
二、语文教学美的几种形态语文教学的美存在于语文教师各自的教学过程中,具有美感的语文教学,因教师的风格、个性的差异而独具各自不同的形态。
1.情境美。
情境美的主要特征是:借助一定的语境或场境,再现或渲染一种语文教材中用语言符号表达的特定情感和境界,给人以亲沐其情、身临其境的享受,从而使学生忘其身,迷其情,恋其境,悟其真,识其美。
创造情境美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情要真;二是心要热;三是意要远。
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形式上的新异性;二是内容上的实践性;三是方法上的启发性。
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凭借情境理解知识;二是运用情境训练语言;三是进入情境陶冶情操;四是体会情境学会鉴赏。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作文是学生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
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
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仿写”入手,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
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
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
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从教室到西边》。
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
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
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我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这样。
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
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
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
有经验的老师通过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放大张挂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摘要】为了让学生能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为了真情能渗透在学生的字里行间,教师应该用日记和周记开启学生的情感之河,教会孩子好的作文来源于生活,同时创设多种条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真情;生活;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遭遇这样的痛苦和困惑:老师怕教,学生怕写。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针对性或有序性。
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为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如何去除学生作文真情失落这个痼疾?怎样让学生的真情荡漾在作文的字里行间?笔者以自己的点滴写作教学经验,在此与大家共探真情作文教学之法。
一、用日记和周记开启学生的情感之河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亲和力和积极的情感。
日记和周记,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创设一个自由、安全的气氛,能拉近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
不少初中学生写日记和周记只是为了应付,内容苍白且缺乏积极性。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爱上日记和周记。
如我为学生的日记和周记开辟了“心灵驿站”“文学沙龙”“梦想剧场”“体育在线”等一些专栏。
其中,“心灵驿站”是专为留守孩子开设的。
生活的烦恼,学习的压力,孤独的心情学生都可以在此倾诉。
学生正处在爱做梦的年龄,“梦想剧场”正好能让他们编织自己美丽的梦想。
大胆的想象,让学生的作文有了活力。
而“文学沙龙”“体育在线”则让爱好文学和体育的学生有了写话的空间。
除了专栏的方式,我还每学期组织两次优秀日记周记汇编,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学生在日记和周记中表达出来的独特感受和真情体验,教师要注意鼓励和保护。
中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之浅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阅读教学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辅相成,构建了语文教学的主题框架。
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认识发展能力,学生的文字组合能力,以及内心情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开发以及良好品质的形成。
作文可以综合反映学生思想观念,生活经验,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及语言掌握能力,内心情感等方面的情况,是学生将内在知识表达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一个检测。
是的,尤其是在高考,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赋分都超过了总分的三分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语文教师也为之努力,学生四处觅寻,但收效其微,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生作文时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言之;开篇咬笔头,内容七拼八凑,东翻西抄,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增加了难度,犹如雪上加霜。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从陈旧的写作教学观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略叙浅见。
一、注重片段描写,拓宽写作思维,强化作文训练在作文的实际教学中,注重片段描写是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个条件,也是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写作之旅的一条途径。
片段作文,即着眼于文章结构的某一部分,是与成篇作文相对而言的,很多同学在作文的时候,记流水帐,游离于各种事件、事物之间,找不准主体,不能将事件,事物细化分析,或者写得很肤浅,作表面文章,无法将事件、事物深化,尤其是写一些简单的事件事物,往往感到无从下笔,或者草草数语了事。
针对这类学生,老师应加强他们的片段描写能力,拓宽写作思维,如写一棵小草,写一朵浪花,写动物的某个部位,写人物的某种表情等,他们像什么,有何特征?静态与动态变化、言谈、举止等,老师加以引导,促使其仔细观察、仔细思考。
也可通过猜故事谜语的方式来写作文,让学生写大家熟悉的一个人,班里的一位同学,一种动植物,使学生通过细节观察揣摩事物的独特性,写出来让其他同学猜“谜底”,这样既增强了作文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增加意识中学阶段虽对同学写作阅读鉴赏力量有过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存在教学费时长效果差的问题,故未引起老师足够重视,且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支配合理性,有极大随便性,而同学思想中不够重视,甚至是漠视,认为作文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收效慢,而作文训练又与考试题存在极大不全都,故在平常写作中就不乐观参加,只在考试时拼凑而成。
因而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基于上述缘由,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学重要性的思想意识,老师要充分熟悉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行缺少的,同时它也是同学听说读写力量的集中体现,是同学学问积累和语言规律整合力量的集中反映,也可以说是同学语文素养力量的集中体现,所以每一个老师都要有极强的责任感和深刻意识。
其次,要对同学进行乐观引导,培育同学学习作文的思想意识,端正学习作文的思想态度,借助中外名家的故事,名言警句来树立良好的胜利意识,增加努力求新的信念。
中同学想象力极为丰富,我们应当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学习作文的目标。
无疑给他们的心灵点燃一盏明灯,可借助优秀高考作文或情真意切的美文佳篇培育感知汉语言文字的精致,中华民族文化绚烂瑰丽,引发同学对作文写作爱好。
德国第斯多惠说“凡是能够引起同学的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主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同学是会思维的主体,只有引发他们的主动精神,才会使同学发挥巨大潜力。
良好思想意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注意对同学的人文精神的关爱,体现一种人性化的关爱,正确引导培育学习作文正确思想意识,增加学习作文的信念,提高作文写作乐观性,这都会为作文教学进展起乐观而深远的影响。
“完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气得到广泛的发挥。
”(乌申斯基)所以要想使作文教学能充分调动同学爱好就必需从思想道德意识高度进行正确引导,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可以使同学养成乐观学习态度,并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些对提升同学的学问力量和水平都有不行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探析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
为了使这个“半壁江山”更加靓丽多姿,更加富有生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都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之中,口授笔耕、努力探索,结果却往往收效甚微。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作文写作还是提笔忘字,或者胡编乱凑,形成了教师教作文艰辛,学生写作文头疼的尴尬局面。
这个局面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面临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求积极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探析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75-01一、初中作文教学出现的问题(一)作文教学过程。
目前的作文教学过程往往不完整,每一个环节执行过程中也常流于形式。
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作前指导-学生习作-作中指导-学生修改-评价赏析五个环节,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五个环节简化成了指导-写作-批改三个环节。
即使是三个环节,落实起来也有难处:指导环节中,老师纸上谈兵,说说如何构思立意,提出几条惯例性的要求和注意事项,难以做到有启有发;写作环节中,将学生推下水去学游泳,却缺乏适时的指导;批改环节中,老师按照应试作文的评分标准,生搬硬套,严格控制高分,评语无关痛痒……(二)主导和主体因素的位置认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文教学也应如此。
教师的主导意识是比较强烈的,但主导策略与战术则相对不足,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紧箍咒中,一味要求学生多练苦练,东抓“宝典”西抓“真题”,到头来高耗低效。
二、作文教学出现问题的成因(一)体制方面。
虽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强调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在实践中,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仍然是评价教师乃至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
(二)主导因素方面。
现阶段是社会转型期,也是教育转型期,教师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知识水平的现状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想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就写作面而言,作文不再局限于议论、记叙、说明文等体裁,而是更广阔的领域:广告词、告示牌、解说词、求职信……都是备考内容或形式,让一个埋头苦干的教师成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全能者,固然是一种理想要求,但实现起来可能偏高了。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通用8篇)初中语文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传统的阅读教学文章少而精,学生视野较窄,缺乏对同类文章思考的空间,群文阅读的出现打破了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实现既聚焦课堂又走向社会、家庭的阅读视野。
群文阅读的课堂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获益,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组合选文的策略。
二、以“体裁”为中心选文以体裁为中心选文,把同一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掌握该类体裁的写法。
文章的体裁无外乎有六大类即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
语文教师在选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难易适中同类体裁的文章,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古今中外的议论文杂糅在一起,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丰富性。
例如可以将古代名家苏轼、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议论文、现代名家鲁迅、梁启超、钱钟书等人的作品以及国外名家的议论文放在一起,以供学生欣赏,同时精心讲解其中的一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国别、地域、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以“同文”为中心选文所谓“同文”就是主题相同甚至题目相同的文章,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同文”现象,甚至同样的题目有多个人写,但是写作的角度和内容都不相同。
教师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同文”,让经典与经典对话,“以文解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文经典的作品总是有内在的契合,尤其是同样主题的文章,语文教师在解释文章的过程中,有时也不能把经典文本的意思内涵解释得十分到位,那么让经典“互文”,无疑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绝妙法则。
著名的散文家俞平伯和朱自清都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便是“同文”中的经典,另外古诗文中“同文”的作品就更多了。
古人喜欢吟咏同一对象,例如边塞诗,有一个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都是写作边塞诗的高手,同一篇《出塞》,王昌龄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写作教学论文(5篇)写作教学论文(5篇)写作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现行学校语文高班级的教材是按读写训练组的形式编排的,每一个训练组又是一个什么特点呢?从编写来看,读写成对,相互对应;从训练来看,有一个训练体系,前一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后一个的基础,后一个是前一个进展的结果;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它有导读、预习、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六部分,包含着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从地位作用上来看,它是重点读写基本功的训练。
既然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当然应当按这样的教材特点来教。
我觉得,依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必需要有一个彻底的改革,至少要留意三点:第一,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
过去,在教学设计时,目标的确定是多元化的,由于主攻方向不明白,多是只完成半个阅读过程,只能是让同学理解了课文内容,得到一些有关字、词、句的训练,而读写力量却得不到提高。
怎样才能较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当由一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来定向,这是由于一组教材中的导读、预习、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都是受读写训练重点所制约的。
导读,介绍该组重点训练项目;预习,提示同学怎样学好重点训练项目;课例,是举例、感知重点训练项目;读写例话,理解重点训练项目;基础训练,运用重点训练项目发挥其功能。
这个功能实际上都指向重点训练项目,是一种整体功能。
从这一点来考虑一组读写的重点训练项目,理所当然的是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共有的教学目标,共有的训练重点。
其次,要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
训练组的结构不同于单篇教学的教学结构。
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它发挥整体功能,旨在完成其次阶段的任务,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二)结构形式。
以重点读写训练项目作为核心和依据,贯穿于一组教材的全部内容。
(三)整体训练。
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在一组教材的阅读过程中不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消失。
(四)整体效应。
整个教学是一个同学由悟到懂到实践的自学训练过程,着重培育的是同学的自学力量。
浅析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语文是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
然而在实际实践过程中,我们的作文教学却有许多与课改精神相悖的地方,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不能真正参与其中。
作文教学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写作,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无偿的付出与不断的创新。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95—01
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发展,教材的全面改革,作文教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学生作文语言苍白无力、感情虚假失真;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不能真正参与其中,最终导致学生害怕写作,不愿意上语文课。
中学作文教学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一、中学作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重视写作方法的教学,轻视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的积累。
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
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
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
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
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
诚然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不应该是为技巧而技巧,它的上达,必须以内容的充实为前提。
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动脑筋,也是于事无补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写出好文章来,应该要十分重视生活的体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语言的积累。
这才是写出好作文之根本,才是把作文真正指导在点子上。
(二)比较注重写作文的数量,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认真讲评。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明白多写、勤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他们每10天或者每星期让学生交一篇作文。
另外,还要写日记、周记、学习名言警句的心得体会、每天的观察所得、一些重要的节假日里的见闻……但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讲评。
以为既是实行了“广种”,就必能获得“薄收”。
这其实是“题海战术思想”在写作上的反映。
经验表明,多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增强写作能力有帮助,但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少学生来说,其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适当少写几次多增加几次讲评。
二、搞好中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写作目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
接影响其语文成绩。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谈“文”色变,视作文为“魔鬼”,他们写文时,常常搜索枯肠、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写作时缺乏主动性和兴趣性。
针对此现状,我在从事作文教学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培养。
首先是利用“地方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消除学生写作时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找到自信。
其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或事情作为写作题材,巧妙命题。
例如学生入学不久,我便以《假如我是一位老师》、《妈妈我想对你说》等为题进行作文教学,由于此时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和与父母交流思想的愿望,写作时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因此,所写的文章大多真挚感人。
再者,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
因为作文水平的高低事关语文考试成绩的高低,尤其是高考,作文分值甚重。
古人云“文章千古事”。
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日后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心理上重视,态度上端正,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学生阅读、说与写的结合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
”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是古人对读促进写的经验总结。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
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读熟课文,读配套的自读课本,
读大纲要求的名著诗文,读报刊上的时文美文。
通过多读,获得思想的提升、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学习作家思考生活和表达生活的角度方式和技巧。
同时要指导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课内阅读,要善于捕捉课文中读写结合点,设计口头和书面作文的训练。
在作文训练中必须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说写结合。
(三)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
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叶圣淘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注重差异,分类指导。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遗传、家庭环境及其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水平等不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就作文而言,具体表现为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等之间的差异。
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大面积地提高整个班级的写作
水平”,就成了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师。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类定标,区别辅导,分层批改”的措施。
“分类定标”就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在保持教学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
“区别辅导”就是在辅导中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譬如,有的学生书写潦草,那么,我在教学时会则重训练其书写;有的学生语言枯燥,教学时,我会有意识地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
“分层批改”就是对写作能力高的学生,多言其不足,多提要求,让学生能“更上一层楼”。
对于一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我会更多的去挖掘他们写作的亮点;一有进步,我会给予更多地肯定,使他们看到希望,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促使他们扬长补短,主动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