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供应链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448.10 KB
- 文档页数:17
精益供应链管理
精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精益供应链管理,英文Lean Supply Chains Managment),简称LSCM,源于精益生产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的环节包括上游和下游的链条进行优化和改造,免除不必要的步骤、耽搁、等待以及消耗,消除企业中的浪费,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系列对供应链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精益供应链管理要求上下游共同努力消减整个流程的成本和浪费情况。单个的行业能够在内部实施精益生产,但精益供应链要求上下游企业共同合作,并不是简简单单将诸如存货和成本推给供应商就万事大吉。实际上,这是所有供应链参与者协调一致的努力结果,只有合作才能建立精益供应链管理。
企业的战略取向不同,企业衡量成功的标准也就不同:当企业采用"精益"理念时,"成本"是成功的标尺。
成本的定义不仅仅指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是指供应链中产品交付过程的总成本:总成本=实物处理的成本+在市场中适销性成本。
上面公式中的实物处理成本包括所有生产、分销和存储的成本,这部分的成本直接与企业的效率有关;而在市场中适销性成本则是指因过期或缺货而导致的损失和成本,在以前传统的成本计算中企业并没有考虑这部分成本,但是在当今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已大不如前,这部分由过期或缺货而产生的成本是无法弥补的,更应引起企业的充分重视。
精益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应用
供应链研究专家蔡颖指出,精益改变了生产方式和供货方式,即使用小批量频繁的运输来减少库存,JIT需要和供应商紧密合作,利用简单的看板技术简化了订购方式减少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利用稳定循环的
看板来减少供应链的变化性。但是,JIT也造成了供应链的脆弱,在供应链上任何干扰都会使整条链停止运作。虽然JIT在某些方面也有它的局限性。但在合适的生产环境下,运用适当,JIT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善。精益的追求展示了减少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的努力。
这更加促使管理者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速度、质量、成本。
(1)如何控制快速交货,这就需要协同的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管理多个供应商和多级供应商和物流运输等协同能力和技术的协同能力,集成多个异构系统,打通供应链孤岛,使供应链透明、联盟、协同、自适应。
(2)如何控制多个工厂认同的的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不同行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如汽车行业的TS16949。
(3)如何从供应链总成本的角度来看待成本。局部的成本降低,也可能导致供应链总成本的上升,这就需要优化整个供应链。
实际上,打造精益供应链战略至少包含两点重要思想:起源于准时生产制(JIT)的精益思想和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
起源于丰田生产系统的准时生产制在上世纪70年代直接导致了日本汽车业的崛起,后被应用到美国的汽车企业。90年代,美国学者沃麦克(Womack)和琼斯(Jones)发展了JIT的思想,他们认为精益思想的核心是消除流程中的各种浪费,包括库存、运输距离、等待时间等。这一思想也是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BPR)的重要指导原则。消除浪费的直接好处是企业组织得以精简、流程得以优化,从而压缩了提前期,提高了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释放出的资源可以用在别的业务,从而支撑了企业的长期成长。
高德拉特(Goldratt)的小说《目标》阐述了约束理论的思想。他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要赚钱,而赚钱能力是由企业的瓶颈资源能力所决定的,瓶颈资源的闲置意味着企业整个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着瓶颈资源安排。其他理论大都集中在企业的每个环节、步骤,或每个程序的改善,认为只要所有环节各自做到最好,企业整体必然会有最大的改进。
高德拉特认为企业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局部最优并不代表整体最优,单个环节的改善却可能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例如,一家美国企业如果仅从生产成本的考虑,可以将某些产品的生产外包给海外工厂,但这样却会影响企业对本地市场的响应速度。所以,约束理论的实质是强调系统思维,合理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流。
精益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选择精益策略,对于上、下游供应链管理有着巨大的可衡量的好处,包括:减少由于不准确的需求预测而给供应链带来的不确定性;减少交货周期以保证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增加周转资金的利用率;增强生产能力;保证更好的时间性能。当成功的应用了精益策略,则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性能,而增加收益并提高成本优势。由于适当的精益理念、方针和政策的采取,从而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因此使企业销售额和利润得以增加。运用和坚持正确的精益理念、方针和政策,将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精益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精益化策略在产品需求比较容易预测、品种少批量大的企业比较容易实施。而在今天这个以顾客为中心的消费者时代,顾客的需求越来越挑剔,企业之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为精益供应链的实施带来了两大挑战:如何协调供应链中的各级企业以做出全局最优的决策?如何面对多变的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
传统上,供应链中的各级企业间由于缺少协调和信息共享,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决策,导致供应链效率下降和信息扭曲,即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管理带来负面影响。试想,如果某天客户订单减少一些,在牛鞭效应的影响下,制造商很可能会大幅度减少生产,由此所引发的缺货所带来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准确程度严重影响着决策质量。打造精益供应链,就应该加强企业间协作和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消除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的负面影响。
有些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效率,倾向于构造庞大的集中式供应链。由于缺乏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这种模式的供应链在全球化趋势下往
往不具有竞争优势。
精益供应链管理需要六项核心能力:
三位专家Kate Vitasek,Karl Manrodt和Jeff Abbott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专家表示六项能力应该同时同等重要地加以关注。如果谁想建立精益供应链,那么就必须以相同速度并且同等地对待这六项技能。
1、需求管理能力
精益原则的基础是产品是由实际消费者需求而带来的"推力";并非是企业竭尽全力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结果。最理想的状态是销售终端(POS)的数据能实时地传送到整个供应链中的所有合作伙伴那里。从而每一层的供应商都能接收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2、浪费和削减成本
削减浪费是精益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信条。"浪费"的含义涵盖比较广,包括时间、存货流程冗余、数据垃圾等。请注意,这里的重点放在了"削减浪费"而非成本上。这主要是为了供应商和消费者能感受到"少些威胁"方面的困惑。实际上,削减浪费常常产生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都带来成本的降低。如果目标是削减浪费,那么大多数参与者都愿意互相考虑整个流程。
3、流程和产品标准化
流程标准化能够让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系统中进行无间断的流动。这里可以借用管理学中非常有名的"价值链"理论,即整个流程中每一项活动都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流程标准化能够减少以往的错综复杂性,换言之,企业应首先决定什么是管理流程的最佳方式,然后将此做法标准化。
建立产品标准化,企业也能受益匪浅,特别是零部件的标准化。在整个生产链中如果零部件标准化,可以节省生产、仓储和研发成本。
4、采用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