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鉴赏《安娜·卡列尼娜》

  • 格式:ppt
  • 大小:238.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品风格:绝望——悲剧风格 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初次相遇和最后的结局 作品处处有不祥的预兆,无意义的但却凶 险的梦境,处处透露着命运的警告与暗示 列文的内心探索和精神危机,缓解精神危机 的“托尔斯泰主义”
《安娜》的艺术特色:
1.两条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线索,“圆拱型结构”; 2. 运用“心灵的辩证法”的成功之作;开始运用意识流 手法,如安娜自杀前的内心独白,思绪的凌乱和跳跃,联想 与回忆,下意识与意识互为表里。 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 描写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 态和规律”。托尔斯泰从来不是静止地去描写人物的心理,而 是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他特别注意 描写人物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和更替,思想情绪的瞬间变化, 通过人物复杂的矛盾心理过程来反映人的变化和社会的冲突。 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者塑造精神探索型人物。 3.整个叙述从容不迫,富有深刻的悲剧意蕴,人物充满 着矛盾、紧张和慌恐,全书闪现着噩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 的阴影;显示出作家透视人的心灵和命运的敏锐眼光。
• 我的爱情愈来愈热烈,愈来愈自私,而他 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ຫໍສະໝຸດ Baidu的原因。 而这是无法补救的。在我,一切都以他为 中心,我要求他愈来愈完完全全地献身于 我。但是他却愈来愈想疏远我。我们没有 结合以前,倒真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 们却不可挽回地南辕北辙了。这是无法改 变的。他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我自己 也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不过事实并非 如此。我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
(一)生平简介: 出生地:雅斯纳雅·波里亚纳 (Ясная поляна, “明媚的林中草地”)。
“列夫”(Лев, “狮子”)名字的由来; 喀山大学东方系、法律 系(1844-47年);高加索 从军(1851-56);欧洲旅 行(1857,1860);
从事文学创作、办学、 农事改革(1862-1910); 1910年11月10日出走,10天 后去世。俄罗斯19世纪现实 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世界文学 泰斗。
她把原先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照亮,紧接着蜡烛发出哗哗剥剥的响声, 暗淡下去,永远熄灭了。
• 她想卧倒在第一节车厢底下的前后轮之间的中心点。但是等她从手臂 上拿下红色手提袋,为时已晚:前后轮之间的中心点已经过去。只得 等下一节车厢。这时候,类似游泳入水前的那种感觉攫住了她的心, 于是她画了个十字。画十字的习以为常的动作,在她心里唤起了一系 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这时笼罩着她周围一切的那片黑暗突 然划破了,她眼前刹那间又呈现出昔日生活全部美好、欢乐的光辉景 象。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驶近前来的第二节车厢的轮子。正好在前后轮 的中间对准她的那一瞬间,她扔掉了红色手提袋,缩起脖子,两手撑 地卧倒在车厢底下。她稍稍动弹了一下,似乎打算立即站起来,但又 跪倒了。就在这一瞬间,她对自己所做的事十分害怕。“我在哪儿? 我在干什么?这是为什么?”她想站起身来,往后闪。但是一个庞然 大物无情地撞到她的脑袋上,从背上碾了过去。“上帝啊,宽恕我的 一切吧!”她说,觉得自己已无法抗争。一个矮小的乡巴佬嘴里喃喃 说着什么,正在铁轨上干活。于是她一直点着用来读那本充满焦虑、 欺骗、痛苦和邪恶的书的蜡烛,闪现出以前从未有过的耀眼光辉,给
2、列文 是托尔斯泰这一时期思想和心境的真实流露,自传性人物,小说中的 列文形象与作家在思想探索上具有相似性,被称为“托尔斯泰式的主人 公”。他的身上充满了矛盾:对农奴制度的不满与对贵族古风的留恋, 高度的文化修养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恐惧,和人民的接近与维护地主利 益的本能等等,这些矛盾富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孜孜不倦地探索社会的 和人生的理想,是列文身上最主要的特征。 3、卡列宁 不仅是安娜的对立面,也是列文的对立面。 安娜: 不道德的道德 卡列宁:道德的不道德 “绞肉机” 廉正、奉公守法,私生活上严肃,甚至是个忠实而尽职的丈夫 生命意识匮乏 不自觉的伪善 4、渥伦斯基
• 又细想了一遍决斗、离婚、分居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又一 次抛弃了这些念头,阿列克谢· 亚历山德罗维奇确信只有 一个解决的途径了:就是继续和她在一起,把发生的事隐 瞒住世人,用一切手段去断绝他们的私情,而更重要 的,——虽然他自己没有承认这点——去惩罚她。当阿列 克谢· 亚历山德罗维奇终于采取了这个决定的时候,在他 的脑海里就浮上了另一个重要理由来支持他的这个决定, “只有这么办,我才是依照宗教行事,”他对自己说。 “这么办,我就没有抛弃我的犯罪的妻子,却给予她悔悟 的机会;而且,纵然这使我很难受,我还是要为使她悔悟 和拯救她而尽我的一份力量。”虽然阿列克谢· 亚历山德 罗维奇明白他对他的妻子决不会有什么道德感化力,而使 她悔悟的企图除了虚伪以外也不会有别的结果。
• 人物形象: • 1、安娜 • 思考:1、同样作为婚姻的背叛者,社会眼 中罪恶的女人,安娜和包法利夫人有哪些 异同? • 2、你是否喜欢安娜,你喜欢她的哪一点? • 3、你认为什么造成了安娜的悲剧?
• 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在 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 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 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的她的意 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 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她 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 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造成安娜悲剧的原因: (1)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与残酷;卡列宁的作用:事发 之前无爱可言,事发之后力图使她长期处于不合法的地位, 并剥夺其亲子之爱; (2)沃隆斯基的作用:未必是简单的“始乱终弃”;但在 上流社会的压力、功名和财产继承关系面前,他毕竟不能坚 持把对于安娜的感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是造成安娜悲剧 的直接原因。 (3)安娜自身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形象,她执 着、真诚、表里如一;性格刚烈,充满内在矛盾。这使她具 有一种负罪感、“精神裸露感”;潜意识中不能完全离开 “上流社会”;最后对渥伦斯基的爱情完全绝望,以自杀 来惩罚沃伦斯基,对“上流社会”发出抗议,造成惨烈的 结局。
《安娜· 卡列尼娜》 (1873—1877)
主要人物: 安娜· 卡列尼娜 卡列宁 康斯坦丁· 列文 奥布朗斯基 渥伦斯基 吉娣 陶丽
线索1着重反映19世纪60-70年代俄国的都市 生活,特别是通过家庭生活、婚姻爱情矛盾来表现 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 化; 线索2侧重描写同一时期俄国的乡村生活,主要 是主人公所设想和推行的农事改革及其结果,反映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冲击下传统的宗法制庄园经 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乡村贵族的应对策略。 后一条线索上的列文形象具有自传性。
• “假定我找他决斗。假定他们教我怎样射击”,他尽自想 下去,“并且把我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我扳了枪机”, 他自言自语说,闭上眼睛,“结果我打死了他,”阿列克 谢· 亚历山德罗维奇自言自语说,一面摇着头,好像要驱 除这些无谓的念头似的。“为了要确定自己与有罪的妻子 和儿子的关系而谋杀一个人,有什么意思呢?这样我还得 决定怎样处置她。但是更可能的而且一定要发生的事是— —我将会被打死或是打伤。我,一个无辜的人,会成为牺 牲者——被打死或打伤。这就更没有意思了。但是撇开这 个不说,挑战出于我这一方面也不算是正直的行为。我的 朋友们不会让我决斗——不会让一个俄国所不可缺少的政 治家的生命遭到危险,这一点我事先不是就知道的吗?结 果会怎样呢?事先明明知道决不会有真正的危险,结果就 成了好像我只是以这样的挑战来沽名钓誉似的。这是不正 直的,这是虚伪的,这是自欺欺人。”
安娜悲剧的意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统一): 时代意义:这是一个率先感受了、回应了时代新思潮的 人物,但时代没有为她的追求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这里所能 引发的是人们对于社会机制、旧有观念、传统习俗、舆论作 用的怀疑与否定. 超时代的意义:她的遭遇指涉了人类情感领域的一个永 恒的难题;悲剧的基础不在于年龄差别、志趣不一,而在于 如何处理爱情和家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即当这两者发生 矛盾时,怎样才能避免任何一种悲剧。作品通过这一形象引 起人们长久的思索。 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有同情,也有否定 (与吉娣相对照);这鲜明体现在作品的卷首题词中:“伸 冤在我,我必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