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21.07 KB
- 文档页数:3
引言:
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后,为使读者了解目前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特作此文献综述。本文献综述主要总结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得应用研究成果,主要是研究国内的应用情况,同时和国外的应用情况相对比,以此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字:作业成本法、制造业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一、作业成本的起源及在我国的起步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成本更准确的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最早产生于美国,1952年美国著名会计大师埃.克.科勒(EricKohler)教授在其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但全面解释“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概念是在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Staubus)教授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CostingandInputOutputAccounting)中,这是理论界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随着制造业的库存管理信息处理系统(MRP)、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全面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MRPII)、制造系统(F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系列现代管理系统的兴起,美国实业界普遍发觉产品的成本与实际相差甚远,这是当时学术界进行探究的一个背景条件。80年代后期,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罗宾.库伯(RobinCooper)和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在乔治斯托布斯的理论基础上全面的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自此作业成本法问世。
在我国国内,最早关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是1988年易中胜编译并发表的的《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到90年代以著名管理会计学家余绪缨为代表的学者们掀起了一股对作业成本法的探究热潮,但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国外著作的编译,理解阶段,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的国内研究逐步开始关注实践应用领域了,最典型的时王新平教授的《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被称为是ABC 法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内的第一次结合起来系统研究的著作。但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是尚处于理论阶段,对如何在企业中应用的研究还很少。具体的研究进展按研究的内容来总结如下:
二、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外的发展及运用
作业成本法在美国兴起,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迅速的欧美得到了发展。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福特、惠普、宝洁、西门子等公司已经采用了作业成本法,此外在美国的一些打商业银行,快递公司等也得到了应用。
从表中可以发现,从作业成本法产生以来迅速的得到了发展,并不断的得到了很多大型企业的认可,这些成功的例子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80年代以前对作业成本法几乎是无意识的,而80,90年代也只是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引进,实质性的研究成果几乎没有,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传统成本法的主导地位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市场经济,市场日益活跃,需求愈来多样化,从以前单一的大批量生产逐步向以顾客的需求变化的小批量生产,间接制造费用的比重增加,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准确的反应实际成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学者在这一时期不断的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相关实质性探究,但我国真正实行作业成本法的企业非常少,只有一些大型企业采用,截止上个世纪末只有上钢三厂、二汽集团、上海缝纫机厂、湖南常德机械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等,多数企业还处于了解或不知道作业成本法的阶段,在我国推行作业成本法,特别是在制造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在我国制造业实行作业成本法的条件及相应障碍
作业成本法虽然先进科学但是其运行时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主要有:
1、管理层能意识到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并有改变的意愿
2、企业自动化程度高,且间接费用在成成本费用中得比重较大
3、企业产品品种多,生产步骤复杂
4、拥有先进的成本管理系统和与之相配的财务人员
5、有相关科学的并与实践结合的理论指导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现状:
以前我国制造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涌现了很多自动化生产的制造企业,相关管理方法和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在市场经济下由以前的卖方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市场需求出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直接人工成本降低间接成本费用上升,内部成本控制也不断完善,所以从整体上看部分大型先进企业基本上具备了实行作业成本法的外部条件。
但为什么至今也只是一小部分的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呢?这是因为在我国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在制造业中占大部分,成本费用中仍是人工费用占大部分,只有少数大型的的企业是技术或资金密集型。我国解放初期经济发展是模仿得苏联模式,也叫典型的中国传统模式,成本意识差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根深蒂固,不容易改变,以至于在我国的一些小的制造企业中有的根本不知道作业成本法的存在。重要的是目前国内也缺乏与现代成本管理系统相配合的财务人才,大部分财务人员操作能力不强,所以要想在我国普片的推行作业成本法还有很多障碍要克服。
四、我国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目前国内制造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自动化生产,但在传统成本法的核算下,产品
的成本经常与实际相差很大,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很多企业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国内关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关于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相关研究较少,特别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很少。
本文主要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实行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及科学性,具体主要以一个制造业中的实例从作业成本法实行条件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成本分析、模型建立及论证,实行步骤、后续管理等方面来举例说明如何在制造企业中实行作业成本法并检验其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基于制造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研究》——西华大学,企业管理,任碧波(2007)
2、《基于价值链优化的作业成本管理探究》——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经济研究,
凌厷羽(2011)
3、《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作业成本管理》——首都经贸大学,王颜
4、《论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河南油田油建有限责任公司,化学工程与装备,
张国玲,张喜勤、张春莲、陈红卫(2011)
5、《目标作业成本管理集合模式研究》——雷舰(2010)
6、《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障碍》——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财会月刊,王建
礼,杨荣本(2008)
7、《推广作业成本在我国的应用》——贵州财经学院,经营管理,冷继波(2009)
8、《作业成本法的含义、应用现状及前景》——福建省龙岩市国资委,财会研究,
林希钢(2007)
9、《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体系设计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张宛
10、《作业成本法的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工业工程,夏天,
徐克林,洪旭东(2009)
11、《作业成本法对传统会计成本观的影响》——财经与管理,许增军,刘勇(2009)
12、《应用作业成本法分析EPQ模型》——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科技进步与
对策,杨头平,刘志学(2009)
13、《作业成本法的实用化模型探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张人千,
魏法杰
14、《论以作业为基础成本计算的兴起:什么是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系统?》、《二
论ABC的兴起:何时需要ABC系统?》《三论ABC的兴起:需要多少成本动因,并如何选择之?》——罗宾.库珀
15、《计量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卡普兰,库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