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LJC013-FS工作场所工频电场检测原始记录

BLJC013-FS工作场所工频电场检测原始记录

BLJC013-FS工作场所工频电场检测原始记录

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BL/JC019-FS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陪检:复核:日期:年月日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检验报告模板范文

精心整理检验报告 样品名称: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委托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检验报告 NO:S1102190第1页共2页 样品名称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型号/商标** 委托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生产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样品等级 抽样地点送样抽样日期2014年04月05日 样品数量2㎡生产日期 抽样基数检验编号S1102190 检验项目委托项目检验依据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 水卷材》 检验结论SBS样品按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项目及指标 检测,所检项目符合“Ⅰ”型指标要求。 签发日期:2014年05月20日 (测试检验章)

备注 批准:审核:主检: 检验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国建材院房建材料与混泥土实验楼邮编:100024 5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报告NO:S1102191第2页共2页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指标检验值单项判定 1 可溶物含量,g/㎡≥2100 2235 合格 2 不透水性0.3Mpa,30min无渗 漏0.3Mpa,30min 无渗漏 合格 3 耐热度90℃×2h,无滑动,流 淌,滴落90℃×2h,无滑 动,流淌,滴落 合格 4 拉力,N/50mm 纵向≥450 796 合格 横向743 合格 5 最大拉力时 延伸率,% 纵向≥30 38 合格横向46 合格 6 低温柔度-18℃,无裂纹-18℃,无裂纹合格 7 撕裂强度,N 纵向≥250 500 合格 横向443 合格 备注: 批准:审核:编制: 检验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国建材院房建材料与混凝土实验楼邮编:100024 说明 1.本报告无中心“测试检验章”和骑缝章无效。 2.本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未经本中心书面批准,检验报告复制无效(完整复制除外)。 5.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中心提出,逾期怒不受理。 6.委托检验仅对来样负责。

各国工频电磁场限值的有关情况汇总

各国工频电磁场限值的有关情况汇总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工频电磁场暴露限值的IEC标准或其他国际标准,只有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了一个电场和磁场辐射限值的导则:《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300GHz以下)导则》,其中推荐以5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限值标准,100μT作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限值标准。 目前我国所有相关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中,涉及环境中工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限值的只有《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其原文是:“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根据我国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送电线路设计规定和参考各国限值,推荐以4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100μ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待相应国家标准发布后,以其规定限值为准。”很明显,该推荐限值就是以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导则为基础的,并且电场强度的限值更严格。 世界上其他各国或学术组织关于工频电场和磁场的限值情况见下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欧洲议会1999年7月发布了一个一般公众电磁场暴露限值的推荐标准。这是一个供欧洲各国制定标准的框架,目前已有许多欧洲国家准备接受这一标准。这个标准建立在ICNIRP 导则基础之上,同样是以目前已经得到确认的效应作为基准。 美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一些学术组织制定了自己的标准,许多州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标准。 日本并没有公众工频磁场暴露限值的明确标准,1993年,日本一个政府研究机构的报告

钢结构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施细则

钢构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焊缝着色渗透探伤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钢结构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施细则 1.目的 为使测试人员在做渗透探伤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适用范围 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探伤方法是一种用于探测非多孔性的金属或其它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有效方法,可以用这种方法探测的典型缺陷有:裂缝、裂纹、折迭、冷隔、分层及气孔。 3.检测依据 1.1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2 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1.3 TB10212-2009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1.4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5 JB/T6062-2007 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 4.检验方法概述 渗透法的原理是先对被检验的表面施加液体渗透剂,并让它渗入缺陷中,然后除去所有多余的渗透剂,干燥零件,再施加一种显像剂。显像剂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为一种吸收剂,将已经渗入缺陷中的渗透剂吸出来;二是作为一种本底的衬托,以加强渗透剂迹像的能见度。 5. 检测技术要求 按照JGJ81-2002 规程中第7.3.10 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表面检测,若工件为非铁磁性材

料应采用渗透探伤。 a,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中同类焊缝进行100% 的表面检测; b ,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探伤; c,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探伤时; d ,检查员认为有必要时。 6.人员要求 所有从事渗透探伤的检验员应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渗透探伤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Ⅰ级检验员具有现场操作资格,但必须在Ⅱ级或Ⅲ级人员的指导或监督下进行,Ⅱ级或Ⅲ级人员可以编制渗透探伤工艺规程和工艺卡以及签发审核检验报告。 渗透探伤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 的规定。并每年检查1 次,不得有色盲。 7.检测器材 7.1 液体渗透检验材料应按表-1 进行: 表 7.2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 渗透剂应按照标准相关规定进行保存和做相对密度校验,对于散装渗透剂应提取基 准渗透剂,并做浓度校验和性能对比试验,正在使用中的渗透剂应进行外观检查。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工频电场的最高容许量及其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输电系统中接触电场的电力作业人员及带电作业人员。 2 卫生要求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8h最高容许量为5kV/m。 2.1 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超过最高容许量的地点或延长接触时间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2 带电作业人员应该处在“全封闭式”的屏蔽装置中操作,或应穿包括面部的屏蔽服。 3 测试方法 本标准的测试方法,详见附录A(补充件) 4 监督执行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 工频电场测试方法 (补充件) A1 本法系采用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12cm)偶极子场强仪进行测试 测试时:应包括作业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及根据作业方式,经常的工作操作地点,进行有代表性的选点测试。 A2 场强仪主要性能 测量范围:0.003~100kV/m。 其他类型场强仪的测量范围应保证1/10~1/100的5kV/m的最低限量。 A3 原理 球型偶极子场强仪由二个导电半球组成,上下半球在电气上通过一个包括放大器及显示部分等组成的测量装置相连接。当它置于均匀电场中且球面的分离平面与电场相垂直时,通过二半球的电流I为: I=5πε0·ω·r2·E·β……………………(A1) 式中:ε0——真空的介电系数; ω——角频率; r——偶极子半径; E——电场强度; β——与电场不均匀性有关的系数。 β=1—7/12(r/h)2+11/24(r/h) 4+……………………(A2) 式中:h——测点与电荷间的距离。 A4 校准 场强仪在直径3m,极间距离1m的平行平板电极产生的均匀电场中校准定标。 A5 测量方法 地面场强,是测定距离地面高1.5m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对不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并应补充其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 变电站内进行测量时应遵守高压设备附近工作的安全规程。 环境条件:温度0~40℃,相对湿度<60%。

高压工频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及防护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02 高压工频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及防护通 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高压工频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及防护 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介绍了工频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分析了人体静电感应的产生、人体在高压工频电场中所引起的一些感知现象,收集了有关国家在高压交流工频电场对人体生态方面影响的研究情况,提出了带电作业时减少人体静电感应的防护措施。 1、人体静电感应 众所周知,如果用绝缘工具把一段金属导体送入电场内,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的作用,电子就向电场的反方向做定向移动,结果使导体两端出现正负电荷。这种电荷又受到外电场的作用而进行重新分布,在导体上出现一个电势通常称为悬浮电位,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其电位高低与导体所处的位置有关,距带电导体愈近导体上的悬浮电位就高,反之就低。 人体与金属相比是个电阻值较高的导电体。人体电阻在一般的情况下为800~1 000 Ω,由于作业人员脚穿绝缘胶鞋攀杆塔或借助绝缘工具去接近带电导体作业,使人

变电站类型其工频电磁场水平解读

变电站有哪些类型,都是什么样子的,其工频电磁场水平怎样? 1.变电站类型 按照建筑形式和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分为户内、半户内、户外变电站。 2.户内变电站介绍 户内变电站主变、110kV配电装置均为户内布置。设备采用GIS(SF6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型式,GIS具有体积小、技术性能优良的特点。为了减少建筑面积和控制建筑高度,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利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可以考虑采用GIS设备。 安慧110kV户内变电站实景图 户内变电站效果图 3.半户内变电站介绍 半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户内布置。半户内布置方式就是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不同楼层的电气布置方式。该种布置方式结合了全户内布置变电所节约占地面积,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设备运行条件好和户外布置变电所工程造价低廉的优点。

半户内变电站实景图 4.户外变电站介绍 户外变电站主变、110kV配电装置均为户外布置。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一般适合于建设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土地资源比较宽松的地方。 户外变电站实景图 户外变电站实景图 5.变电站工频电磁场的影响 各类型变电站对周边影响的范围都十分有限。因为不论何种类型的变电站,厂界处的工频电磁场水平已经很低。且工频电磁场有随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的规律,使得变电站对周边居民住宅处的工频电磁场水平趋于当地环境背景值。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和高压电缆有什么区别,工频电磁场水平如何? 目前采用的送电线路有两种,一种是最常见的架空线路,它一般使用无绝缘的裸导线,通过立于地面的杆塔作为支持物,将导线用绝缘子悬架于杆塔上;另一种是电力电缆线路,它采用特殊加工制造而成的电缆线,埋设于地下或敷设在电缆隧道中。 送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及传送距离均与电压有关。线路电压越高输送距离越远。线路及系统的电压需根据其输送的距离和容量来确定。 1. 架空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 架空输电线路 导线由导电良好的金属制成,有足够粗的截面(以保持适当的通流密度)和较大曲率半径(以减小电晕放电)。超高压输电则多采用分裂导线。架空地线(又称避雷线)设置于输电导线的上方,用于保护线路免遭雷击。重要的输电线路通常用两根架空地线。绝缘子串由单个悬式(或棒式)绝缘子串接而成,需满足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的要求。每串绝缘子个数由输电电压等级决定。杆塔多由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是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支撑结构。架空线路架设及维修比较方便,成本也较低。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时要考虑它受到的气温变化、强风暴侵袭、雷闪、雨淋、结冰、洪水、湿雾等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架空输电线路所经路径还要有足够的地面宽度和净空走廊。 输电线路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各项因素后所确定的最大输送功率,称为该线路的输送容量。输送容量大体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提高输电电压是实现大容量或远距离输电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输电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目前国内外(包括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架空线路做为输送电能的最主要方式。 2. 电力电缆线路 电力电缆一般由导线、绝缘层和保护层组成有单芯、双芯和三芯电缆。 地下电缆线路多用于架空线路架设困难的地区,如城市或特殊跨越地段的输电。目前采用电缆方式送电,主要是从城市景观和线路安全角度考虑。但电缆线路故障查找时间和维修时间非常长,给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用户的正常用电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电网建设中,用电缆线路全部替代架空线路还是无法实现的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Agents in Workplace Part 3: 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GBZ/T 189.3-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04-12 发布 2007-11-01 实施 前言 本部分是在GB16203-1996《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的基础上修订的。 与 GB16203-1996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 ——规范了使用范围、测量方法,增加了注意事项。 本部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奥德力技术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王生、何丽华、黄方经、苏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工频电场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交流输电系统工作及操作地点工频电场的测量。 2 测量仪器 采用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12cm)偶极子场强仪进行测试,场强仪测量范围:0.003 kV/m~100kV/m。 其他类型场强仪的的最低检测限应低于0.05kV/m。 3 测量对象的选择 3.1 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工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 量。 3.2 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工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4 测量方法 场强仪在直径3m,极间距离1m的平行平板电极产生的均匀电场中校准定标。测量时应包括作业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工作方式、工作地点,进行有代表性的选点测量。 地面场强是测定距地面高1.5m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对不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并应补充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 变电站内进行测量时应遵守高压设备附近工作的安全规程。 环境条件:温度0℃~40℃,相对湿度<60%。 5 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6 注意事项 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工频电场答案

工频电场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45分) 1、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度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根据我国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送电线路设计规定和参考各国限值,推荐暂以 4 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 2、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度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推荐应用国际非电离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的工频限值 0.1 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3、工频电场监测的因子为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 4、监测时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仪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建议在无雨、无雾、无雪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监测时环境湿度应在80%以下,避免监测仪器支架泄漏电流等影响。 5、监测仪器的探头应架设在地面(或立足平面)上方1.5m高度处。也可根据需要在其它高度监测,并在监测报告中注明。监测工频电场时,监测人员与监测仪器探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监测仪器探头与固定物体的距离不小于1m。 6、地下输电电缆线路断面监测路径是以地下输电电缆线路中心正上方的地面为起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监测点间距为1m,顺序测至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处为止。对于以电缆管廊中心对称排列的地下输电电缆,只需在管廊一侧的断面方向上布置监测点。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8分) 1、工频电场和磁场的监测应使用专用的探头或工频电场、磁场监测仪器。工频电场监测仪器和工频磁场监测仪器必须是单独的探头(错误)。 2、工频电场和磁场监测仪器的探头可以为一维或三维(对)。 3、探头通过光纤与主机连接时,光纤长度不应小于2.5m,监测仪应用电池供电(对)。 4、工频电场监测仪器探头支架应采用不易受潮的非导电材质(对)。 5、监测点应选择在没有其它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广播线路的空地上有树木也可以监测(错误)。 6、高压输变电线路下进行电场强度测量时,观察者必须离探头足够远,以避免使探头处的电场有明显的畸变。 ( 对 )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500kV超高压送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对变电所址的评价范围为:以变电所址为中心的半径 m 范围内区域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 ) A.50 B.100 C.500 D.2000 答案:C 2.500kV超高压送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对送电走廊的评价范围为:以送电走廊两 侧 m带状区范围内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 )

高压工频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及防护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64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工频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及防护通 用范本

高压工频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及防护通用 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介绍了工频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分析了人体静电感应的产生、人体在高压工频电场中所引起的一些感知现象,收集了有关国家在高压交流工频电场对人体生态方面影响的研究情况,提出了带电作业时减少人体静电感应的防护措施。 1、人体静电感应 众所周知,如果用绝缘工具把一段金属导体送入电场内,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的作用,电子就向电场的反方向做定向移动,结果使导体两端出现正负电荷。这种电荷又受到

工频电磁场相关资料

工频电磁场简介 工频电磁场(power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是由50~60Hz动力电系统产生的电磁场,工频是指其工作频率,它是由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及各种用电器所产生的一种频率为50Hz(美国、加拿大等为60Hz)的极低频电磁场,其波长达6000km。工频电磁场为感应场,该区域内的电场与磁场无固定关系,且分别与人体耦合,在人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工频电磁场主要来源 工频电磁场的主要来源是高压输电线及电力设备。如高压输电线路、高压变电站、电气化铁道、大容量的工频电力设备等。升压变压器、高压传输线周围有较强的电场,大功率电器及其电源线附近有较强的磁场。 表1 不同高压电力线结构的最大电场强度值 高压系统电压/kV 中距线下电场强度/(kV/m) 123 1~2 245 2~3 420 5~6 800 10~12 1200 15~17 表2 不同电力设施所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和人体可接受的强度值 对象名称或参数电场强度/ (V/m)磁场强度/(A/m) 500kV及750kV户外配电装置103~5×104 10~100

380kV架空输电线路103~104 1~40 330kV架空输电线路103~5×103 10~100 110kV架空输电线路102~3×103 0.1~2.0 6~35kV架空线路10~5×102 0.1~2 6kV母线桥103 40~100 6kV户内配电装置—200 住宅、楼房1~100 0.01~0.5 家用电器5~500 0.1~300 人体可接受的极限104~2×104 3×103~3× 104 心脏肌肉收缩节律破坏5×107 106 — 空气间隙绝缘强度5×105~3× 106 按器官细胞受激条件得出的安全场强计算值和试 2×104 4×103 验值 按DINVDE的场强标准7×103 320 按GOCT的场强标准5×103 — 我国输配电系统的分类 我国输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的组成:特高压:1000千伏。超高压:750千伏、500千伏、330千伏。高压: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中压:10千伏。低压:380/220伏。 工频电磁场的危害 工频电磁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极低电磁场辐射的范畴,主要以电场辐射形式作用于人体。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长期作业于工频电磁场辐射的维修、巡检等作业人群调查发现其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发生率增加,心电

工频电场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编号:AQ-JS-0035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工频电场的危害及防护措施Harm of 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工频电场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工频电场的危害 工频电磁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极低电磁场辐射的范畴,主要以电场辐射形式作用于人体。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长期作业于工频电磁场辐射的维修、巡检等作业人群调查发现其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发生率增加,心电图出现P-R时间延长、Q-T间期缩短以及外周血微核增高等改变。长时间接受较低强度射频辐射,可引起慢性辐射综合症的若干表现,一般为某些生理功能紊乱,也可有生化指标的变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反应最敏感和最常见的表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昏、疲劳、乏力、睡眠障碍和记忆力减退,此外长伴有手足多汗、脱发、易激动等症状;往往伴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和疼痛。 工频电场防护措施 在变电所设计中应选用电磁辐射水平低的设备。设备及配件的

加工应精良,外形和尺寸合理,避免出现高电位梯度。 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还应有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和防止误操作措施,应设置防直接雷击和安全接地等措施。 为了加强系统运行可靠性,保障运行维护人员的安全,本变电站接地应采取下列措施: 1)满足接触电势要求,隔离开关、断路器等设备操作机构周围采用高电阻率的操作地坪。 2)变电站大门处设帽式均压带。 3)采取隔离措施,对外的通信设备加隔离变压器,进出变电站的管道采用绝缘段,进出变电站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在站外2米处设绝缘接头盒,在内外适当地方分别接地等。 对于高电压电气设备的运行,亦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屋内外配电装置按安全净距布置,配电装置用围栏与所前区隔开,以防外人进入,在电气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装设固定遮栏;配电装置的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也均符合安全要求。

工频电场危害及防护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工频电场危害及防护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9085工频电场危害及防护措施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hazard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工频电场的危害 工频电磁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极低电磁场辐射的范畴,主要以电场辐射形式作用于人体。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长期作业于工频电磁场辐射的维修、巡检等作业人群调查发现其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发生率增加,心电图出现P-R时间延长、Q-T间期缩短以及外周血微核增高等改变。长时间接受较低强度射频辐射,可引起慢性辐射综合症的若干表现,一般为某些生理功能紊乱,也可有生化指标的变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反应最敏感和最常见的表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昏、疲劳、乏力、睡眠障碍和记忆力减退,此外长伴有手足多汗、脱发、易激动等症状;往往伴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和疼痛。 工频电场防护措施

在变电所设计中应选用电磁辐射水平低的设备。设备及配件的加工应精良,外形和尺寸合理,避免出现高电位梯度。 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还应有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和防止误操作措施,应设置防直接雷击和安全接地等措施。 为了加强系统运行可靠性,保障运行维护人员的安全,本变电站接地应采取下列措施: 1)满足接触电势要求,隔离开关、断路器等设备操作机构周围采用高电阻率的操作地坪。 2)变电站大门处设帽式均压带。 3)采取隔离措施,对外的通信设备加隔离变压器,进出变电站的管道采用绝缘段,进出变电站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在站外2米处设绝缘接头盒,在内外适当地方分别接地等。 对于高电压电气设备的运行,亦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屋内外配电装置按安全净距布置,配电装置用围栏与所前区隔开,以防外人进入,在电气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装设固定遮栏;配电装置的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也均符合安全要求。

HI3604场强仪操作手册(工频电场 磁场)

HI3604场强仪操作手册

担保书 一年的销售数据可以表明:HOLADAY 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HI-3604超低频场强测量仪表模块没有任何材料和工艺上的缺陷。此担保只适用于原购产品,不包括电池,不包括因错误使用,疏忽,事故,或使用未经许可的功能,以及非正常工作环境下损坏的产品或零部件。 如果发生担保范围内的设备故障,只要自购买之日起的一年时间内送回生产厂家,HOLADAY工业有限公司将免费为用户修理,校准设备。如果经HOLADAY工业有限公司鉴定,产品确实存在缺陷,那公司将在维修点为用户更换新设备。如果故障是由于错误使用,疏忽,事故,或使用未经许可的功能,以及非正常工作环境下所造成的,用户就需要支付一定的修理费用。如用户对上述情况存在疑问,维修工作进行前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故障鉴定。 为更好地为用户服务,HOLADAY工业有限公司将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故障说明和设备序列号。用户将收到:服务条款,装运说明,设备送厂维修运费预付说明,维修后设备送达用户的运费说明等。在设备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设备丢失,损坏,HOLADAY工业有限公司不承担责任。

警告 工作于高电压强电流环境下或高电压强电流设备周围要特别注意安全。尤其是在运行电气设备内部,变电站或在十分接近供电电力线周围测量电磁场参数时,更应注意人身安全,因为高电压强电流环境下发生的事故会导致人员伤亡。HOLADAY工业有限公司对使用该设备以外导致的损失和人员伤亡不承担责任。

1.0 产品描述 HI-3604超低频场强测量仪是用来测量电磁场强度的一种仪器,用于50或60HZ电力系统传输线及其相关电力设备或仪器的电磁场强度测量与评估。该设备可以直接通过数字显示读出场强,也可以通过光纤远程控制设备(HI-3616)间接读取数据。HI-3604可以应用于科研或环境研究领域,比如了解某区域电网频率下的场强。HI-3604为工程师,工业卫生研究员和保障人员的健康安全提供了一种观测电力系统频率下环境电磁参数的有力工具。 HI-3604通过两个按钮选择不同的传感器来测量电场和磁场数据。(如图1—1所示)该设备包括数据记录,波形输出,全自动调量程等功能,还包括一块带有参照条线图的液晶显示屏。所有的选择和控制功能都可以通过前置操作面板上的覆膜按钮实现。真均方根值(True RMS)测量方式保证了对复杂波形的测量精度。波形输出接口方便了对测量波形信号的观测和评估。数据记录功能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面板记录下112组数据,该数据可用于以后的研究。HI-3604还采用了微处理技术来实现自动选择量程(也可以选择人工调节量程)和自动清零功能。 电场强度通过位移电流传感器来测量。该传感器由两个相互隔离但有电气连接的薄导体圆盘组成。放置于电场中时,两个平行圆

实验室检测报告及相关记录表格范本

检验报告 检品编号:检品名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 产品商标:产品包装:检验日期: 检品数量:产品规格:报告日期: 依据标准:SB/T 10379-2004 《速冻调制食品》 检测依据:GB/T 5009.3~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GB/T 4789.2.3-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检验项目:感官、净含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检验结果 项目名称单位描述标准要求结果判定 感官 形态 色泽 组织 香味 杂质 品温(中心温度)℃≤-18 净含量g/袋 菌落总数CFU/g ≤3000000 本栏以下空白 结论: 检验人(签字): 盖章 签发人(签字):二〇〇年月日 检验报告反应产品质量,与检验原始记录合并归当保存。 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第页/共页样品名称:检验前样品状态:□正常□异常 仪器名称显微镜 电热恒温培养箱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检测依据: GB/T 4789.2-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检测程序: 细菌菌落计数检测:取2~3个稀释度,做细菌菌落计数,36±1℃培养48h。 大肠菌群测定:取样品匀浆稀释液3个稀释度接种乳糖胆盐发酵管,做大肠菌群测定,初发酵36±1℃,24±2h,复发酵36±1℃,24±2h。 检测结果: 1.细菌总数测定: 取2~3个稀释度检验,36±1℃培养48h,做细菌菌落总数。 细菌总数 稀释倍数10-110-210-310-4空白对照报告结果 计 数 平皿1 细菌总数 CFU/g 平皿2 2.大肠菌群计数: 接种不同的样品稀释液于乳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初发酵36±1℃经48±2h培养。 证实实验36±1℃经48±2h培养。查检索表,报结果。 大肠菌群计数接种量 (ml) 接种 管数 初发酵结果分离染色结果复发酵结果 报告结果 + —符合不符合+ — 大肠菌群 MPN/(100g) 检验时间年月日时检毕时间年月日时检验人员: 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合并装订归档。 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样表大全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样表大全

目录 试验表l 水质分析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 塑料排水板性能试验表 试验表4 粗细骨料含泥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5 碎石针片状含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6 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7 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8 粗集料视比重、松散容重及空隙率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9 压碎值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0 石料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1 磨耗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2 粗集料磨光值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3 土颗粒组成分析(筛分法)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4 土颗料组成分析(比重计法)试验记录表试验表15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6 承载比(CBR)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7 土壤膨胀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8 重型击实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19 含水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0 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1 天然稠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2 室内回弹模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3 野外回弹模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4 标准砂标定试验记录表(灌砂法用) 试验表25 半刚性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试验表26 水泥剂量测定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27 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 试验表28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表 试验表29 水泥砼配合比设计计算表 试验表30 水泥砼(砂浆)配合比设计强度试验记录

表 试验表31 水泥砼(砂浆)抗压抗折强度试验记录表试验表32 钢材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3 钢材焊接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4 预应力钢筋冷拉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5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6 沥青粘结力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7 粘稠沥青含水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8 沥青粘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9 沥青加热损失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0 沥青闪点和燃点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1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3 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选定图试验记录表试验表44 沥青混凝土芯样密实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5 速凝剂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6 粉煤灰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7 锚杆抗拔力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8 混凝土抗渗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49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试验记录表试验表50 砼抽芯取样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试验表51 水泥砼路面芯样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报告 试验表52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 试验表53 水泥混土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 试验表54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