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浅水洼里的小鱼(3)_人教新课标
- 格式:docx
- 大小:18.31 K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上册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小鱼在浅水洼里的遭遇及人们的关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思考的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来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会珍惜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文章主题,体会小鱼在浅水洼里的遭遇及人们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学会珍惜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作业本或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小鱼在浅水洼里的遭遇。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大意。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熟读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3. 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思考,理解小鱼在浅水洼里的遭遇及人们的关爱。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通过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培养对海洋生态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3)开展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持、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认读“浅、水、洼、里、小、鱼”等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海洋生物知识:了解小鱼的生活习性,认识其他海洋生物,如虾、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词,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今天的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认读生字词,让学生组内交流,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小鱼的生活习性,认识其他海洋生物。
5. 实践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海洋生物、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年级上册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鱼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生命,培养乐观、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小鱼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课文朗读的语气、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生字词图片等。
2. 教学道具:小鱼玩具、水洼模型等。
3. 教学资源:教学挂图、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小鱼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复习生字词。
2.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拼写。
(2)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鱼的生活习性。
3. 课堂实践:(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鱼的生活场景。
(2)学生上台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4. 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熟练朗读。
(2)布置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他们的课堂表现。
2. 生字词测试: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年级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小鱼的情感变化。
2.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浅水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
读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通过组内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记忆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小鱼在浅水洼里的困境,以及小男孩帮助小鱼的过程。
5.分析课文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鱼的情感变化,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小鱼在浅水洼里的情景,表达对小鱼的关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同时,通过分析课文情感,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强调关爱小动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课后能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模仿正确的语气和节奏。
例如:“同学们,我们来听听小鱼的呼唤,它在哪里?它说了些什么?大家跟着我一起来朗读这一段,注意要读出小鱼急切的心情。
二年级上册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鱼在浅水洼里的困境及其寓意。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小鱼图片、海洋生物资料等教学辅助材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鱼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故事,概括小鱼的困境。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鱼困境的象征意义,探讨保护生态环境、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寓意。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出具体建议。
2. 邀请相关部门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3. 开展校园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举办主题班会等,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堂练习(1)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无法回到大海。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浅水洼里的小鱼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人的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友情,懂得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人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场景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图片的观察和感受。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浅水洼里的小鱼人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举例运用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大意。
(2)学生讲述自己对课文故事情节的理解。
(3)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人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情节。
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讲述。
3. 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二年级上册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资源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身边事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资源来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互动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拓展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或写作练习。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5. 小结课堂(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练习和课堂互动,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主旨,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运用语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描述、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命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理解课文的主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运用正确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情感。
2.教学难点:(1)区分并正确使用近义词;(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3)正确把握和表达人物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讲述故事《海洋垃圾》或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引入课文主题。
2.呈现新知:(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应用;(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3)通过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情感。
3.互动环节:(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例如:“浅水洼里的小鱼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小鱼会搁浅在浅水洼里?”等等;(2)学生模拟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4.总结环节: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命的责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提问、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室、幻灯片、板书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作业,例如生字词填空、选择题等,巩固学生的知识。
2.作业:(1)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长听;(2)完成课后作业,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测试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及配套读物: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及相关教辅材料。
28.《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课本中的七个生字,能独立识字。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命的珍贵。
难点:通过品重点句、重点词来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让孩子自然流露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孩子们,一望无际的大海湛蓝湛蓝的,它是鱼儿温暖的家,小鱼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多么幸福呀!(播放课件: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自由快活地生活的情景。
)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巨浪一阵又一阵地拍打着岸边,许多小鱼也被带到了沙滩上。
潮水退去了,可怜的小鱼却回不了家了,留在了沙滩上的浅水洼里。
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开了美丽的大海,离开了亲爱的伙伴,它们的命运将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浅水洼”时间是什么意思?有谁知道吗?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吧!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认读。
(2)去掉拼音读。
(3)认读词语。
(4)指名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合作交流。
(一)感受小鱼被困的痛苦
过渡: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到沙滩上走一走,去看看那些浅水洼里的小鱼。
1.同学们认真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第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师生交流。
◇过渡:从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被困的鱼多。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请你把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2)甚至是什么意思?你从甚至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3)谁能读出鱼的多。
指导朗读。
◇过渡:你还读懂了什么?
(1)这些小鱼快要死了。
出示句子:“用不了多久,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2)同学们,请你找出句子中带干的词语,读读这些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过渡:你还从第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1)小鱼们遇到了困难。
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它们被困在……”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困”的意思。
指导感情朗读。
3.小鱼现在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聪明的小朋友:如果你是其中一条被困的小鱼,你心里会怎
样想?你会说些什么?
学生想象说话。
(二)感受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珍惜
1.时间真的不多了,被困的小鱼在浅水洼里挣扎着,喘息着,它们快要死了,他们多么可怜啊,谁会在乎它们呢?下面请自由读读课文2—6自然段,想一想: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小男孩在乎小鱼?(先自己读,勾画,然后小组交流)
生读课文,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谁在乎小鱼的生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生答)
随机出示:
A他走得很慢,不停地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1)学生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师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小男孩就这样不停的弯腰捡,不停的用力仍,这样的动作,也许有几十下,甚至有几百下,小男孩累吗?那他停下来了吗?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B 过渡:同学们还找出了小男孩在乎小鱼的句子吗?
学生读“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从这个句子中你可以体会出什么?头也不抬说明了什么?
你觉得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指导感情朗读。
C还有其它的句子能够体现小男孩在乎小鱼吗?
(1)出示句子,指名读。
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2)指导感情朗读。
师:多么用心,多么可敬的小男孩啊!他明明知道浅水洼里的鱼儿是捡不完的,但他还在捡呀!说明小男孩是真的非常在乎浅水洼里的小鱼呀!
4.同学们,既然浅水洼里的小鱼小男孩一个人捡不完,那么谁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捡得完呢?
5.学到现在,老师想再次问问大家:“浅水洼里的小鱼谁在乎?”
四、拓展实践,升华情感
1.看到浅水洼里的小鱼,小男孩在乎。
不拍辛苦地一条一条送回大海,看到小动物受伤,你会在乎吗?你会怎么做呢?
(出示“想想说说”:☆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
☆一只青蛙被一个小朋友捉进了水罐……)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2.是啊,生命只有一次。
当我们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笋芽儿不知不觉地拱出地面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花儿悄悄的开放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小狗在街上流浪的时候。
我们会感受到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都是有生命的,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保护动植物的爱心,珍爱他们的生命,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首小诗。
1.自己读。
2.师生合作读。
五、作业超市
看一看,有关保护小动物的故事。
做一做,饲养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说一说,动员身边的人齐来保护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