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化模拟题及答案(上下册)

物化模拟题及答案(上下册)

物化模拟题及答案(上下册)
物化模拟题及答案(上下册)

模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封闭系统 2. 内能 3. 标准摩尔生成焓 4. 电解池

5. 表面张力

6. 零级反应

7. 催化剂

8. 乳状液

9. 熵判据

10. 拉乌尔定律

二. 选择题(在A,B,C,D中选择最正确的答案,10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2.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它变化

(C)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

3.关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程仅适用于液-气平衡

(B)该方程既适用于液-气平衡又适用于固-气平衡

(C)该方程假定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D)该方程假定与固相或液相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4.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B) 随温度而变(C) 随压力而变(D) 无法判断

5.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 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这种标准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

(A) 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很大, 可逆性大

(B) 高度可逆, 电动势温度系数小, 稳定

(C) 电池可逆, 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

(D) 电动势精确已知, 与测量温度无关

6. 法拉弟于1834年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弟电解定律。它说明的问题是

(A)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

(C) 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D) 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

7.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D) 附加压力

8. 表面活性剂是

(A) 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B) 能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C)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D)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9. 用物理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优点在于

(A) 不要控制反应温度

(B) 不要准确记录时间

(C) 不需要很多玻璃仪器和药品

(D) 可连续操作、迅速、准确

10. 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 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B) 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

(C)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D) 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

三.论述题(20分)

(1)试论述热力学基本方程dU=TdS-pdV的适用条件。

(2)试论述气体反应碰撞理论的要点。

四.计算题(40分)

1.已知甲烷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8.90×105J/mol, 氢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2.86×105J/mol, 碳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3.93×105J/mol,试求甲烷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多少?

2. 1mol水在100℃,101325Pa下蒸发为水蒸气,求ΔS,ΔA,ΔG。已知水的质量气化焓为2258J/g, 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

3. 求固体NaCl与其水溶液成平衡时的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

4. 用10A的电流电解ZnCl2水溶液,经30分钟后,理论上(1)阴极上析出多少克锌?(2)阳极上析出多少升氯气(标准状况)?锌和氯的原子量分别取6

5.4和35.5。

五.选作题(在下面2题中任选一题,10分)

1. 某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等于

2.06×10-3min-1,求25分钟后有多少原始物质分解?分解95%需要多少时间?

2.二甲醚的气相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

CH3OCH3(g)→CH4(g) + H2 (g) + CO(g)

504℃时把二甲醚充入真空反应器内,测得:反应到777秒时,器内压力为65061Pa;反应无限长时间,器内压力为124123Pa。计算504℃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答案:

一.略

二.1.D 2.A 3.A 4.C 5.B 6.B 7.D 8.C 9.D 10.D。

三.1.封闭系统,可逆,不作其它功。但对简单的PVT变化不可逆亦可用。

2.碰撞理论的要点可概括为:

(1) 分子必须经过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2) 只有碰撞动能大于某临界值的那些分子对才能发生反应;

(3) 反应速率等于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发生的碰撞动能大于或等于临界能的碰撞次数。

四.1.-79KJ/mol

2. ΔS=109J/K,ΔA=-

3.10KJ,ΔG = 0

3. C=2;P=2;F=2

4. W=6.1 克;V=2.091dm3

五.1.(1)=5% (2)t=1450min

2.答:k=4.4×10-4s-1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

( )1. 反应H2 (g)+Cl2 (g)=2HCl(g)在等温等压下完成时放出的热称为

(A) HCl(g)的生成热(B) H2 (g)的燃烧热

(C) Cl2 (g)的燃烧热(D) 该化学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效应

( )2. 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

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

( )3. 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 )4. dU=CvdT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

( )5.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 )6. 当某化学反应ΔCp<0,则该过程的ΔH随温度升高而

(A) 下降(B) 升高(C) 不变(D) 无规律

( )7. 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

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 )8. 关于基尔霍夫定律适用的条件,确切地说是

(A) 等容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过程

(B) 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过程

(C) 等压或等容且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过程

(D) 纯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可逆相变过程和等压反应过程

( )9. 关于绝热反应,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基尔霍夫公式对绝热反应也适用

(B) 绝热反应的热效应不为零

(C) 绝热反应中,系统的△H=0

(D) 绝热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10. 在一绝热恒容的容器中,10 mol H2 O(l)变为10 mol H2 O(s)时,如果不做非体积功,热力学函数的变化为零的是

(A) ΔS (B) ΔG (C) ΔH (D) ΔU

( )11.在绝热条件下,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筒内空气,此过程的熵变

(A) 大于零(B) 小于零(C) 等于零(D) 无法确定

( )12. 关于热机的效率,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可逆热机的效率可以等于1, 但不能大于1

(B) 可逆热机的效率与工作物质的种类有关

(C) 可逆热机的效率与工作物质的状态无关

(D) 可逆热机的效率均可表示为η=(T2-T1)/T1

( )13. 2 mol C2 H5 OH(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汽时, 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

(A) 内能, 焓, 系统的熵变

(B) 温度, 总熵变, 吉布斯函数

(C) 温度, 总熵变, 亥姆霍兹函数

(D) 内能, 温度, 吉布斯函数

( )14. 若N2 (g)和CO2 都视为理想气体, 在等温等压下, 1mol N2 (g)和2 mol CO2 (g)混合后不发生变化的一组热力学性质是

(A) U, H, V (B) G, H, V (C) S, U, G (D) A, H, S

( )15. 自发过程(即天然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A) 系统能够对外界作功

(B) 过程进行时不需要外界作功

(C) 过程发生后, 系统和环境不可能同时恢复原态

(D) 系统和环境间一定有功和热的交换

( )16. 在25℃时, H2 O(l)→H2 O(g)的Δvap G°m =44.02KJ/mol, 但实际上H2 O(l)在25℃及101325Pa压力下的空气中一般都会慢慢蒸发,从热力学上分析,这是由于

(A) 对于这种过程, 吉氏函数不能作判据

(B) 应当用Δvap Gm 而不是Δvap G°m 作判据

(C) 应当用ΔA°作判据

(D) 只能用ΔS总作判据

( )17. 下面诸过程中有可能实现的是

(A) ΔGT,p,W'=0 >0 (B) ΔS(体系)+ΔS(环境)<0

(C) ΔAT <W (D) ΔAT,V>W' ( )18. 在下列过程中, ΔG=ΔA的是

(A) 液体等温蒸发(B) 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C) 理想气体在等温下混合(D) 等温等压下的化学反应( )19. 下面诸式, 与拉乌尔定律无关的是

(A) fA =f* A xA (B) (p* A -pA )/p* A =xB

(C) pA =p* A aA (D) pA =pxA

( )20. 影响沸点升高常数和凝固点降低常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 溶剂本性(B) 温度和压力

(C) 溶质本性(D) 温度和溶剂本性

( )21. 对反应C(石墨)+ O2 (g)= CO2 (g),其ΔH和ΔU的关系为

(A) ΔH >ΔU (B) ΔH <ΔU (C) ΔH =ΔU (D) 无法判断

( )22.增大压力能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的反应是

(A) CaCO3 (s)=CaO(s)+CO2 (g)

(B) CO(g)+H2 O(g)=CO2 (g)+H2 (g)

(C) 3H2 (g)+N2 (g)=2NH3 (g)

(D) 2H2 O(g)=2H2 (g)+ O2 (g)

( )23. 298K时, 反应CaCO3 (s)=CaO(s)+CO2 (g)的ΔG°m =130.17 KJ/mol。为了使CaCO3 顺利分解, 可采取的最合适的措施是

(A) 增加CaCO3 的量(B) 降低CO2 的压力, 减少CaO的量

(C) 降低温度和CO2 的压力(D) 升高温度, 降低CO2 的压力

( )24. 要使一个化学反应系统在发生反应后焓值不变,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 内能和体积都不变

(C) 孤立系统(D) 内能, 压力与体积的乘积都不变

( )25.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A) 1 (B) 2 (C) 3 (D) 4

( )26. 由Fe(s), FeO(s), C(s), CO(g), CO2 (g)五种物质组成一系统, 这些物质之间建立了化学平衡, 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

(A) C=2 (B) C=3 (C) C=4 (D) C=5

( )27. 用相律和Clapeyron方程分析常压下水的相图所得出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在每条曲线上, 自由度f=1

(B) 在每个单相区, 自由度f=2

(C) 在水的凝固点曲线上, ΔHm(相变)和ΔVm的正负号相反

(D) 在水的沸点曲线上任一点, 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都小于零( )28. 区别单相系统和多相系统的主要根据是

(A) 化学性质是否相同(B) 物理性质是否相同

(C) 物质组成是否相同(D)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否都相同( )29. 涉及化合物的分解压力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各化合物都有特定的分解压力

(B) 化合物分解时, 其分解压力必须等于外界压力

(C) 化合物分解压力越大, 它越不易分解

(D) 化合物的分解压力与温度有关

( )30.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A) 强电解质溶液(B) 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D) 理想稀溶液( )31. 电解质水溶液属离子导体。其离子来源于

(A) 电流通过溶液, 引起电解质电离

(B) 偶极水分子的作用, 引起电解质离解

(C) 溶液中粒子的热运动, 引起电解质分子的分裂

(D) 电解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引起分子电离( )32.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

(A) 直流电源

(B) 交流电源

(C)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D) 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

( )33.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 电极发生极化。电极极化遵循的规律是

(A) 电流密度增加时, 阴极极化电势增加, 阳极极化电势减少

(B) 电流密度增加时, 在原电池中, 正极电势减少, 负极电势增加, 在电解池中, 阳极电势增加, 阴极电势减少

(C) 电流密度增加时, 在原电池中, 正极电势增加, 负极电势减少, 在电解池中, 阳极电势增加, 阴极电势减少

(D) 电流密度增加时, 在原电池中, 正极电势减少而负极电势增大, 在电解池中, 阳极电势减少而阴极电势增大

( )34. 某可逆性电池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放电: (1)电流趋近于零;(2)有一定大小的工作电流; (3)短路。这三种情况下,会导致

物理化学模拟题

《物理化学》模拟题(补)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气体化学反应 2A + B = A 2B 的Δr H m <0,恒压恒温下向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反应平衡( B ) A.正向移动 B.逆向移动 C.不移动 D.不确定 2.同温同浓度的HCl 溶液和NaOH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相比( A ) A.Λm,HCl 最大 B.Λm,NaOH 最大 C.Λm,HCl 和Λm,NaOH 同样大 D.不确定 3.由于电极的极化,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 D ) A.阴极电势升高,阳极电势降低 B.电池的端电压增大 C.电解池耗电能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兰缪尔( Langmuir)吸附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 ( C ) A.气体处于低压下 B.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 C.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D.吸附是放热的) 5.对于低压混合气体的B 组分,以下哪个表达式不对( A ) A.P B V B =n B R T B.P B V =n B R T C.P B /P =n B /Σn B ; D.P B =Py B 6.CO 2 溶于水形成稀溶液服从亨利定律,一定温度下气相中CO 2 分压增大1倍,必然( C ) A.亨利常数增大1倍 B.亨利常数减小1倍 C.CO 2在水中的浓度增大1倍 D.CO 2在水中的浓度减小1倍 7.以下何者不属于一级反应的特征( A ) A.速率常数无单位 B.速率常数的单位是时间的负一次方 C.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无关 D.ln C A ~ t 是直线关系 8.某反应的活化能E a 较大,该反应( B ) A.反应速率较大 B.反应速率常数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C.反应物浓度较大 D.产物浓度较大 二.填空题 1.稀溶液依数性有4个,给出其中两个的名称:沸点升高 和 冰点降低 。稀溶液中溶质B 服从亨利定律,该定律可用式 B x B x k p = 表达。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亨利常数越大的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 小 。 2.碳酸钙分解: CaCO 3(S) = CaO(S) + CO 2(g) 构成的平衡体系相数是 3 ;组分数是 2 ;自由度数是 1 。 3.链反应有 链引发 , 链传递 和 链终止 等步骤构成。 4.链串反应A →B →C ,B 是目的产物,要想多得B 生产上应注意采取的措施是 控制反应时间。 5. 已知Na 2SO 4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 =0.01mol ·kg -1 ,则溶液的离子强度I 为 0.03mol ·kg -1 。 6. CO 在苯中溶解形成稀溶液,溶剂苯符合拉乌尔定律,定律表达为=苯p 苯苯x p * ;溶 质CO 符合亨利定律,定律表达为=CO p CO x x k 。温度升高的亨利系数怎样改变? 增大 。 7.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之一是 γ γ 2211V p V p = 。 8. 于101.3KP a下,把1摩尔水蒸气(视为理想气体)由110℃加热到150℃,水蒸汽的恒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问答题 气体的 PVT 性质 1. 什么在真实气体的恒温 PV -P 曲线中当温度足够低时会出现 PV 值先随 P 的增加而降低,然后随 P 的增加而上升,即图中 T1 线,当温度足够高时,PV 值总随 P 的增加而增加,即图中 T2 线? 10 8 6 4 2 T2 T1 RT2 RT1 0 2 4 6 8 10 P 答:理想气体分子本身无体积,分子间无作用力。恒温时 pV=RT ,所以 pV- p 线为一直线。真实气体由于分子有体积且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此两因素在 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大小不同时,其 pV-p 曲线就会出现极小值。真实气体分子间 存在的吸引力使分子更靠近,因此在一定压力下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小,使得 pV <RT 。另外随着压力的增加真实气体中分子体积所点气体总体积的比例越来 越大,不可压缩性越来越显著,使气体的体积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大,结果 pV >RT 。 当温度足够低时,因同样压力下,气体体积较小,分子间距较近,分子间 相互吸引力的影响较显著,而当压力较低时分子的不可压缩性起得作用较小。 所以真实气体都会出现 pV 值先随 p 的增加而降低,当压力增至较高时,不可压 缩性所起的作用显著增长,故 pV 值随压力增高而增大,最终使 pV >RT 。如图 中曲线 T1 所示。 当温度足够高时,由于分子动能增加,同样压力下体积较大,分子间距也 较大,分子间的引力大大减弱。而不可压缩性相对说来起主要作用。所以 pV 值 总是大于 RT 。如图中曲线 T2 所示。 2.为什么温度升高时气体的粘度升高而液体的粘度下降? 答: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的定向运动可以看成是一层层的,分子本身 无规则的热运动,会使分子在两层之间相互碰撞交换能量。温度升高时,分子 p V m

物化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处于临界状态的物质气液不分,这时Vm(g)=Vm(l)。对 2、在正常沸点时,液相苯和气相苯的化学势相等。对 3、绝热过程都是等熵过程。错 4、等温等压下的聚合反应若能自发进行,则一定是放热反应。对 5、气体的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具有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对 6、液体水在等温等压下可逆变为水蒸气,因温度不变,所以U也不变。错 7、当△H=Qp时,Qp就是状态函数。错 8、P1V1r =P2V2r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过程。错 9、绝热恒容过程,系统的△H=0。错 10、拉乌尔定律对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都适用。对 11、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对 12、在正常沸点时,液相苯和气相苯的摩尔自由能相等。对 13、绝热过程是等温过程。错 19、功可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功。错

22、凡自发过程都要对外做功。错 24、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完全相等。对 28、体系温度越高,其热能越大。错 29、1mol液态水在等温等压下可逆变为冰,过程的△G为零。对 30、绝热过程是等温过程。错 35、体系某状态函数变化决不会影响其它状态函数。错 37、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的熵变 T G H S ?- ? = ?。错 52、纯组分的偏摩尔量等于其摩尔量。对 53、纯物质的化学势即为其摩尔吉布斯函数。对 54、物质总是从其化学势高的相向化学势低的相迁移,这一过程将持续至物质迁移达平衡时为止,此时系统中每个组分在其所处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对 55、在高、低温热源间工作的所有可逆热机,其热机效率必然相等,与工作物质及其变化的类型无关。对 56、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为零。对 57、同分异构体,对称性越高,熵值越小。对 58、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无论是单独增加一种还是同时增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大题及答案

三、计算 1、测得300C时某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252KPa。求 (1)该溶液中蔗糖的质量摩尔浓度; (2)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3)在大气压力下,该溶液的沸点升高值已知Kf =1.86K mol–1Kg–1 , Kb =0.513K mol–1Kg–1 ,△vapH0m=40662J mol–1 2、有理想气体反应2H2(g)+O2(g)=H2O(g),在2000K时,已知K0=1.55×107

1、计算H2 和O2分压各为1.00×10 4 Pa, 水蒸气分压为1.00×105 Pa的混合气体中,进行上述反应的△rGm,并判断反应自发进 行的方向。 2、当H2和O2分压仍然分别为1.00×10 4 Pa 时。欲使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水蒸气分 压最少需多大? △rGm=-1.6﹡105Jmol–1;正向自发;P (H2O)=1.24﹡107Pa。 装 订 线

在真空的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4HS,于250C 下分解为NH3(g)与H2S(g), 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kPa 。 (1)当放入NH4HS时容器中已有39.99kPa 的 H2S(g),求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2)容器中已有6.666kPa的NH3(g),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2S(g),才能形成NH4HS 固体。 1)77.7kPa 2)P(H2S)大于166kPa。

4、已知250C时φ0(Fe3+/ Fe) =-0.036V,φ0(Fe3+/ Fe2+) =-0.770V 求250C时电极Fe2+|Fe的标准电极电势φ0(Fe2+/ Fe)。 答案: φ0(Fe2+/ Fe)= -0.439V 5、0.01mol dm-3醋酸水溶液在250C时的摩尔电导率为1.62×10-3S m2 mol–1,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为39.07×10-3S m2 mol–1 计算(1)醋酸水溶液在250C,0.01mol dm-3

物理化学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封闭系统 2. 内能 3. 标准摩尔生成焓 4. 电解池 5. 表面张力 6. 零级反应 7. 催化剂 8. 乳状液 9. 熵判据 10. 拉乌尔定律 二. 选择题(在A,B,C,D中选择最正确的答案,10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2.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它变化 (C)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 3.关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程仅适用于液-气平衡 (B)该方程既适用于液-气平衡又适用于固-气平衡 (C)该方程假定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D)该方程假定与固相或液相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4.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 (B) 随温度而变 (C) 随压力而变 (D) 无法判断 5.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这种标准

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 (A) 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很大,可逆性大 (B) 高度可逆,电动势温度系数小,稳定 (C) 电池可逆,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 (D) 电动势精确已知,与测量温度无关 6. 法拉弟于1834年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弟电解定律。它说明的问题是 (A)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 (C) 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D) 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 7.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 8. 表面活性剂是 (A) 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B) 能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C)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D)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9. 用物理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优点在于 (A) 不要控制反应温度 (B) 不要准确记录时间 (C) 不需要很多玻璃仪器和药品

物化相图练习及答案

判断题: 1.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 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2.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3.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 4.恒定压力下,根据相律得出某一系统的f = l,则该系统的温度就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5.根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 7.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9.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10.若A、B两液体完全不互溶,那么当有B存在时,A的蒸气压与系统中A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11.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12.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个相。√ 二、单选题: 1.H2O、K+、Na+、Cl- 、I- 体系的组分数是:C (A) K = 3 ;(B) K = 5 ; (C) K = 4 ;(D) K = 2 。 2.单组分固-液两相平衡的p~T曲线如图所示,则:(克拉贝龙方程式)C (A) Vm(l) = Vm(s) ;(B) Vm(l)>Vm(s) ; (C) Vm(l)<Vm(s) ;(D) 无法确定。 3.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熔点将如何变化:D (A) 升高;(B) 降低; (C) 不变;(D) 不一定。 4.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2SO4·H2O(s)、H2SO4·2H2O(s)、 H2SO4·4H2O(s),在p?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B (A) 1 种;(B) 2 种; (C) 3 种;(D) 0 种。 5.在101325Pa的压力下,I2在液态水与CCl4中的溶解已达到平衡(无固体I2存在),此体系的自由度为:B (A) 1 ;(B) 2 ; (C) 3 ;(D) 0 。 6.NaCl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该体系的自由度数是:C (A) f = 1 ;(B) f = 2 ; (C) f = 3 ;(D) f = 4 。 8.在下列体系中自由度f = 2的体系是: (A) 298K时,H2O(l)??H2O(g) ; (B) S(s)??S(l)??S(g) ; (C) C2H5OH(l) 与H2O(l) 的混合物; (D) 一定量的PCl5(g) 分解平衡时:PCl5(g) = PCl3(g) + Cl2(g) 。 9.某体系中有Na2CO3水溶液及Na2CO3·H2O(s)、Na2CO3·7H2O(s)、 Na2CO3·10H2O(s)三种结晶水合物。在p?下,f = K - Φ + 1 = 2 - 4 + 1 = -1,这种结果表明:

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理化模拟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两枚硬币.以下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 .“大、小硬币”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小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大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人眼看到的“大、小硬币”均为硬币所成的虚像 D .人眼看到“大硬币”的原理类似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2.2016猴年央视春晚成功举办,分会场西安的古典和现代、秀丽和壮观,都通过来自天空中的“眼睛”,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图所示关于作为“眼睛”的航拍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拍无人机是利用超声波和GPS 定位系统传递信息. B .当无人机升空远景拍摄时,为使得成像清晰,其镜头应自动前伸 C .当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空气对机翼没有作用力 D .航拍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这一类型的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3.中国料理最重要的烹调就是炒,那么颠勺这个技能就是很重要的了,但我们平时烹调水平不够好,颠勺技能自然很差,经常会把菜弄到锅外,这款超大弧度炒锅,锅沿很宽,弧度很大,任意翻炒也不会把食材弄到外面,还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节约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造锅体的材料和手柄都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B .炒菜时我们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说明只有高温时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食物沿超大弧形边沿翻炒最终掉在锅的过程,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D .炒菜时不断翻动食物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大物体内能 4.两杯没有标签的水和浓盐水,利用下列哪组器材不能.. 加以区分【 】 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修树剪子 B .拔钉子 C .核桃夹子 D .取碗夹子 6.电阻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 摸时,触摸点P 将 第1题图 B . C . D . A . 第3题图 第2题图

医学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 A.精氨酸 B.赖氨酸 C.甘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 2.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A.盐键 B.疏水键 C.肽键 D.氢键 E.二硫键 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 A.10种 B.15种 C.20种 D.25种 E.30种 4.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 A.核苷 B.碱基顺序 C.磷酸戊糖 D.磷酸二酯键 E.戊糖磷酸骨架 5.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 A.线粒体 B.核染色体 C.粗面内质网 D.溶酶体 E.胞浆 6.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 A.15% B.30% C.40% D.35% E.7% 7.酶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 ) A.降低反应活化能 B.升高反应活化能 C.减少反应的自由能 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 E.升高产物的能量水平 8.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大类的依据是() A.酶的来源 B.酶的结构 C.酶的物理性质 D.酶促反应的性质 E.酶所催化的底物 9.有机磷化合物对于胆碱酯酶的抑制属于() A.不可逆抑制 B.可逆性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 E.反竞争性抑制 10.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糖酵解 C.磷酸戊糖途径 D.脂肪酸合成 E.胆固醇合成 11.能抑制糖异生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生长素 D.糖皮质激素 E.胰高血糖素 12.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 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生长素 E. 糖皮质激素

大学物理化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2)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可逆过程:体系经过某一过程从初态变到终态后,体系和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未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变化,称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2、第二类电极:将一种金属及其相应的难溶性盐浸入含有该难溶性盐的负离子的溶液中,达成平衡后,所构成的电极。 3、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在标准压力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 mol化合物时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4、自由度: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压力、温度和浓度等独立强度性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5、电导率:相距为1m, 面积为1m2的两个平行板电极之间充满电介质溶液时的电导,即相当于单位体积电解质溶液所表现出来的电导。 6、理论分解电压: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发生电解反应时所必须外加的最小电压称为理论分解电压。 7、理想溶液: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溶液叫做理想溶液。 8、反应的速率系数:速率方程中的比例系数k称为反应的速率常数。它的物理意义是各反应物的浓度等于1时的反应速率,其值大小与浓度无关,而与反应温度、反应本性、催化剂、溶剂等因素有关。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升高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2、电流密度越大超电势越大,阴极电势越小 (√)3、电池反应中,ΔG > 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4、液体在等温蒸发过程中的内能变化为零。 (×)5、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6、根据相律,单组分体系相图只能有唯一的一个三相共存点。 (√)7、在等温、等压、W’ = 0的条件下,系统总是向着吉布斯函数减小的 方向进行。 (√)8、非缔合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6)答案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6)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功:当体系发生过程时,在体系与环境间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的传递的能量。 2、第三类电极:又叫氧化还原电极,将惰性电极插入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离子的溶液中。 3、半衰期:反应物消耗初始浓度的一半是所需要的时间 4、拉乌尔定律:在等温下的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蒸气压* A p 乘以溶液中 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x A 。 5、理论分解电压: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发生电解反应时所必须外加的最小电压称为理论分解电压。 6、赫斯定律:保持温度、压力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相同。 7、稳态近似处理: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体系基本上处于稳态,这时,各中间产物的浓度可认为保持不变。 8、自由度: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压力、温度和浓度等独立强度性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摩尔吉布斯函数。 (×)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用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B 的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dc B /dt 表示都是一样的,只要注意对反应物加以负号就行了。 (×)3、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 (×)4、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 的浓度可用x B 、m B 、c B 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5、在标准电极电势表上,凡电极电势为正数的电极不一定作原电池的正极,电极电势为负数的电极不一定作负极。 (×)6、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m r G >0,所以要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核酸 2.三酯酰甘油脂肪酶又称为 [ ] A.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B.抗脂解激素 C.脂解激素 D.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3.下列哪种化学因素不是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 ] A.强酸 B.强碱 C.尿素 D.重金属 4.下列哪项不是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血红素基本合成原料[ ] A.甘氨酸 B.琥珀酰CoA C.F e2+ D.乙酰辅酶A 5.机体合成代谢所需的供氢体NADPH主要来自于 [ ] A.糖的无氧氧化 B.糖的2,3-二磷酸甘油酸代谢支路产生 C.糖的磷酸戊糖途径产生 D.脂肪酸的β—氧化产生 6.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错误描述是 [ ] A.酶能加速化学反应 B.酶所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 C.酶在反应前后无质和量的变化 D.酶对所催化的反应有选择性 7.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 [ ] A.苏氨酸 B.苯丙氨酸 C.天冬氨酸 D.色氨酸 8.辅酶FMN分子中含有哪种维生素 [ ] A.维生素C族 B.维生素B2 C.维生素PP D.维生素A 9.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3’,5’-磷酸二酯键 B.盐键 C.二硫键 D.1’,3’-磷酸二酯键 10.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 A.GTP B.磷酸肌醇 C.CTP D.ATP 11.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称为 [ ] A.必需氨基酸 B.非必需氨基酸 C.脂肪族氨基酸 D.芳香族氨基酸 12.不存在的机体内物质调节方式是 [ ] A.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B.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C.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 D.蛋白质合成水平的调节 13.下列哪种氨基酸不属于必需氨基酸[ ] A.苏氨酸 B.亮氨酸 C.苯丙氨酸 D.酪氨酸 14.下列哪种含氮物质不属于血浆中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NPN)[ ] A.蛋白质 B.尿酸、肌苷 C.氨基酸 D.肌酸、胆红素 15.机体直接利用能量的主要形式是 [ ] A.A TP B.GDP C.AMP D.UTP 16.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 A.氨基酸 B.乙酰辅酶A C.肽链 D.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7.氨是剧毒物质,机体处理氨毒的主要方式是 [ ] A.合成氨基酸 B.在肝脏合成尿素 C.在肝脏转变为糖 D.合成脂肪酸 18.下列哪项是单核苷酸的基本组成成分 [ ]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库(上下册)

一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判断题 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 和W 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W 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U+pV 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ΔH 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0,但体系的ΔT 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个过程达终态,这两个过程Q 、W 、ΔU 及ΔH 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或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13、绝热过程Q=0,而T Q dS δ= ,所以dS=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商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15、绝热过程Q=0,而ΔH=Q ,因此ΔH=0。(×) 16、按克劳修斯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以水和水蒸气为体系),该过程W>0,ΔU>0。(×)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体S ?>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 -C V =nR 。(×)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板,空气向真空膨胀,此时Q=0,所以ΔS=0。(×) 21、高温物体所含的热量比低温物体的多,因此热从高温物体自动流向低温物体。(×) 22、处于两相平衡的1molH 2O (l )和1molH 2O (g ),由于两相物质的温度和压力相等,因此在相变过程中ΔU=0,ΔH=0。(×) 23、在标准压力下加热某物质,温度由T 1上升到T 2,则该物质吸收的 热量为?=21 T T p dT C Q ,在此条件下应存在ΔH=Q 的关系。 (√) 24、带有绝热活塞(无摩擦、无质量)的一个绝热气缸装有理想气体,内壁有电炉丝,将电阻丝通电后,气体慢慢膨胀。因为是一个恒压过程Q p =ΔH ,又因为是绝热体系Q p =0,所以ΔH=0。(×) 25、体系从状态I 变化到状态Ⅱ,若ΔT=0,则Q=0,无热量交换。(×) 26、公式Vdp SdT dG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 ) 27、某一体系达到平衡时,熵最大,自由能最小。

物理化学第十二章模拟试卷A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十二章模拟试卷A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2 分 除了被吸附气体的气压须适当之外,下列因素中哪个对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多层 吸附起主要影响 ( ) (A) 气体须是理想气体 (B) 固体表面要完全均匀 (C) 气体温度须接近正常沸点 (D) 固体应是多孔的 2. 2 分 气相中的大小相邻液泡相碰, 两泡将发生的变化是: ( ) (A) 大泡变大, 小泡变小 (B) 大泡变小, 小泡变大 (C) 大泡、小泡均不变 (D) 两泡将分离开 3. 2 分 若气体 A 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活化能E a不随覆盖度变化, 则其吸附速率服从下列 那种方程式 ( ) (A) Langmuir速率方程式 (B) Elovich 速率方程式 (C) Kwan 速率方程式 (D) 以上 A、B、C 皆可 4. 2 分 单组分气-液平衡体系,在孤立条件下,界面 A 发生了 d A > 0 的微小变化, 体系 相应的熵变 d S变化为: ( ) (A) d S > 0 (B) d S = 0 (C) d S < 0 (D) 不能确定 5. 2 分 二元溶液及其溶剂的比表面自由能分别为和0,已知溶液的表面超量 2< 0,则与0之间的关系符合以下哪种 ( ) (A) > 0 (B) = 0 (C) < 0 (D) 不能确定 6. 2 分 已知某溶液溶于水后,溶液表面张力与活度a的关系为: = 0- Aln(1 + b a),其中0为纯水表面张力,A、b 为常数,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表面 过剩 与活度a的关系为: ( ) (A) = - A a / RT(1+b a) (B) = - Ab a / RT(1+b a) (C) = Ab a / RT(1+b a) (D) = - b a / RT(1+b a) 7. 2 分 已知 1000 K 时,界面张力如下:( Al2O3(s)-g ) = 1 N·m-1,

物理化学(上)模拟试卷一

物理化学(上)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10题20分) 1、一恒压反应体系,若产物与反应物的C p>0,则此反应: (A)吸热;(B)放热;(C)无热效应;(D)吸放热不能肯定。 2、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若此变化为非恒压过程,则其焓变ΔH应为何值?: (A) ΔH=0;(B) ΔH=C p(T2-T1); (C) ΔH不存在;(D) ΔH等于其它值。 3、恒温恒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若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时吸热,据此可以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大于零? (A) ΔU;(B) ΔH;(C) ΔS;(D) ΔG。 4、已知在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66 662 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1.01 325×105 Pa,设A和B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当A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应为: (A) 0.200;(B) 0.300;(C) 0.397;(D) 0.603。 5、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错误? (A) Q=0;(B) W=0;(C) ΔU=0;(D) ΔH=0。 6、对于下列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因为ΔH=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 (B) 因为ΔH=Q p,所以Q p也具有状态焓数的性质; (C) 公式ΔH=Q p只适用于封闭体系; (D)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7、今有298 K、p 的N2气[Ⅰ]和323 K、p 的N2气[Ⅱ]各一瓶,问哪瓶N2气的化学势大? (A)μ(Ⅰ)>μ(Ⅱ);(B) μ(Ⅰ)<μ(Ⅱ);(C)μ(Ⅰ)=μ(Ⅱ);(D) 不可比较。 8、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 (A) ΔH = 0;(B) ΔS = 0;(C) ΔG = 0;(D) ΔU = 0。 9、在某温度下,当B溶解于A中形成溶液时,若纯B的摩尔体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4.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 实验三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在停止抽气时,若先拔掉电源插头会有什么情况出现? 答:会出现真空泵油倒灌。 2.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漏气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不能。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 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3.压力计读数为何在不漏气时也会时常跳动? 答:因为体系未达到气-液平衡。 4.克-克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 答: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一是液体的摩尔体积V与气体的摩尔体积Vg相比可略而不计;二是忽略温度对摩尔蒸发热△vap H m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可视其为常数。三是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6.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 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 、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 、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dU=CvdT 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 、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A)

生物化学复习题(含答案).doc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酶: 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对特异底物进行高效率催化的生物催化剂 ,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 蛋白质的变性: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 ,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包括肽键的断裂) ,从而引起蛋白质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改变 ,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3. 冈崎片段: DNA在复制时 ,由随从链所形成的一些子代DNA短链称为冈崎片段。 4. 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分子相互聚集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沉淀。 5. 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将DNA传递给mRNA的遗传信息 ,再具体转译为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 ,这一过程被称为翻译。 6. 复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链作为模板 ,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链。 7. 等电点:氨基酸分子带有相等正、负电荷时 ,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 8. 核酸的变性:在理化因素作用下 ,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 ,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 9.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上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部位 ,该部位化学基团集中 ,直接参与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反应过程 ,这一部位就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10. 转录: 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 ,以一段DNA链为模板合成RNA ,从而将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11. 维生素:维生素是指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 ,但在生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12. 转录单位: 特定起始点和特定终止点之间的DNA链构成一个转录单位 13.简并密码:同一氨基酸存在多个不同的遗传密码的现象称为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14专一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一类或一种底物(反应物)的性质称为酶作用的专一性。 15.底物:在酶促反应中 ,被酶催化的物质称为底物 16.领头链: 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作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基本上是连续进行的 ,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为5’→3’ ,这一条链被称为领头链。 17.随从链: 以5’→3’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则是不连续的 ,其链的聚合方向也是5’→3’ ,这条链被称为随从链。 18.模板链:能够转录RNA的那条DNA链称为模板链。 19.编码链:与模板链互补的另一条DNA链称为编码链。 20.核心酶: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全酶由五个亚基构成 ,即α2ββ'σ。σ亚基与转录起始点的识别有关 ,在转录合成开始后被释放;余下的部分(α2ββ')被称为核心酶 21.转录因子: 在反式作用因子中 ,直接或间接参与转录起始复合体的形成的蛋白因子被称为转录因子。 22.DNA的复性:将变性DNA经退火处理 ,使其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称为DNA的复性。 23.Tm:加热DNA溶液 ,使其对260nm紫外光的吸收度突然增加 ,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就是DNA的变性温度(融解温度 Tm)。 24.hnRNA:mRNA在真核生物中的初级产物称为HnRNA 25.同义密码子:对应于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 二.简答题 1.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答:RNA和DNA都是以单核苷酸为基本单位所组成的多核苷酸长链。 2.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什么? 答:通过脱水可形成3',5'-磷酸二酯键 ,从而将两分子核苷酸连接起来。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1

《物理化学》(本)模拟试卷1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 1、一封闭系统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0() A.Q B.W C.Q+W D.Q-W 2、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乙醇溶液中,若使乙醇的偏摩尔体积的变化dV>0,此时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变化() A.>0 B.=0 C.<0 D.不能确定 3、在1000K时,反应Fe(s)+CO2(g)=FeO(s)+CO(g)的Kp=1.84,若气相中CO2含量大于65%,则() A.铁将不被氧化 B.铁将不被氧化 C.反应是可逆平衡 D.无法判断 4、下面何者的运动属电解质的导电机制() A.电子 B.离子 C.原子 D.电子和离子 5、电解质溶液在稀释过程中() A.电导率增加 B.摩尔导电率减少 C.摩尔电导率增加 D.电导率减少 6、产生浓差极化的原因() A.电极附近和溶液内部电解质浓度的改变 B.两个半电池中溶液浓度不同 C.电池的可逆性 D.测量时温度的变化 7、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 A.热力学稳定系统 B.热力学不稳定系 C.动力学稳定系统 D.动力学不稳定系统 8、电渗现象表明() A.胶体粒子是电中性 B.分散介质是电中性 C.胶体粒子是带电的 分散介质也是带电的D. 9、下列性质中大分子溶液不具备的是() A.系统具有很大的相界面 B.扩散慢 C.不能透过半透膜 D.具有丁达尔效应 10、与大分子化合物的黏均分子量有定量关系的是() A.相对粘度 B.增比粘度 C.比浓粘度 D.特性粘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 20分) 1、对有纯态凝聚相参加的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压力商中只出现 (),而与()无关。但对有固熔体或溶液参加的反应,压力商中则不仅出现气体相组分的压力,还出现 ()。 2、影响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主要因素是()、 (),而不是()。 3、反应C(S)+H2O(g)=CO(g)+H2(g),在673K、pθ下达到平衡,已知△ Hm=133.5Kj/mol,问下列条件变化时,对平衡有何影响? (1)增加温度() (2)增加水蒸气的分压() (3)增加总压() (4)通入氮气()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1、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 2、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W的值一般也不同。() 3、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4、吉布斯能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5、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摩尔吉布斯能。() 6、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7、对于二元互溶体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8、二元体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体系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9.() 10、水的冰点比三相点低0.01K,原因是普通水已被空气饱和,且冰点压力为标准压力。() 四、计算题分) 30小题,每小题10分,共(本大题共31、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2、1mol水蒸气在100℃、101、325kpa下全部凝结成水,求过程的功。

13药学本科物理化学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13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和O2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 A. △H=0 B.△U=0 C.△S=0 D.△G=0 答:钢瓶的体积固定,与外界没有功和热的交换,则△U=0 和O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 A. △U=0 B. △F=0 C.△S=0 D.△G=0 3.某体系进行不可逆循环过程的熵变为 A.△S(体)>0,△S(环)=0 B. △S(体)=0,△S(环)>0 C. △S(体)=0,△S(环)=0 D. △S(体)>0,△S(环)>0 答:体系进行不可逆循环时,体系回到原状态,而熵是状态函数,所以△S体=0。因为是不可逆过程,故△S环>0。 4 A.蒸汽压 B.汽化热 C.熵 D.吉布斯自由能 E.内能 F.体积 6.在α、β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A. μαA=μαB B.μαA=μβA C.μαA=μβB 7.纯物质在其三相点时的自由度为 A . 4 B. 3 C. 2 D. 1 E. 0 8.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 A.反应物浓度 B.催化剂 C.反应产物浓度 D.温度 9.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率为%,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 )%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10.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最初浓度 A无关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平方根成反比 11.零级反应是直线关系。 A. C—t —t C—t 12.光化学反应A+hν=产物,其速率与 A.反应物A的浓度无关 B.反应物A的浓度有关 C.反应物A的浓度和hν有关 13.对于有过量KI存在的AgI溶胶,下列哪种电解质的聚沉能力最强? A.K3[Fe(CN)6] 14.宜作油包水型(w/o)乳化液的乳化剂的HLB值的范围是 A.2~6 B。8~12 C。14~18 15.加入表面活性物质,使液体的表面张力 A.增加 B. 降低 C. 不变,但使表面稳定 D. 不一定 16.已知一个系统过程的熵变为10J/K,则该过程为 A.自发过程 B. 平衡过程 C. 非自发过程 D. 无法判断 17.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电动势E有 A. E>0 B. E<0 C. E=E0 D. E=0 18.对大多数液体,其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 不确定 19.一定温度下,一定量PCl5(g)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若往容器中充入N2,使系统压力增加一倍(体积不变),则离解度将为 A.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