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2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五、关于教育的构想
构想之一: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培养和教 育学生 构想之二:让大学生懂得系统科学 构想之三:让科学和艺术“联姻” 构想之四:改革数学课程
钱学森部分书信
钱学森部分书信
钱学森部分书信
主要大事记
时间 1911年12月11日 1923年9月 1929年9月 1934年6月 1935年9月 1936年9月 1939年 重要事件 生于上海。 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 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门 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 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 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 弟子。 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同年与 冯〃卡门提出卡门——钱公式。 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 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在上海与蒋英结婚。 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同年,他推 导出著名的“钱学森公式”,提出了航程3,107英里(5, 000公里)的助推滑翔超音速飞行器的建议。 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 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工程控制论》英文版出版。 返回祖国。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经杜润生、杨刚 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年 龄 0 12 18 23 24 25 28

士论文中的重大成果时候“热障”理论和“卡门-钱近
似”公式。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一) 科学贡献

在美国期间,发现了飞行设计中的重要公式——卡门-钱公式。

1944年美国陆军委托冯· 卡门主持研究远程火箭,钱学森负责
理论组。发表了多篇重要文章,他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颇有名 望的优秀科学家和火箭专家。
1943年 1945年 1947年 1947年9月 1949年
32 34 36 36 38
42 43 44 45 47
1953年 1954年 1955年9月17日 1956年 1958年
1959年
48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5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82年 1984年 1986年 1987年
家庭背景及教育
名门望族: 杭州钱家是吴越国王钱鏐的后嗣,南
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代,曾有众多的政治家、文 学家和著名的学者出自这个家族。
家庭背景及教育
受益母亲: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生于1887年,大家
闺秀,温良恭俭,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章兰娟颇有 几分数学天赋,心算很快,在钱学森小的时候,她 常常跟钱学森做心算游戏,从小培养了钱学森对数 学的爱好。



1929年9月钱学森考取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专
业。

1934年钱学森考取“航空机架”留美公再费生

1935年8月,钱学wk.baidu.com负笈东行,前往波士顿的麻省理
工学院。 1936年10月,钱学森前往洛杉矶的加州理工学院,投 奔冯· 卡门麾下,攻读博士学位。1939年,钱学森完成 了《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四篇博士论文, 第一次显示了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惊人才华。钱学森因 此获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钱学森博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三、关于创建中国导弹航天事业及系统科学思想 钱学森就意识到:现代复杂工程系统的开发与传 统工程研制有很大不同,必须建立具有宏观谋划指导
与系统设计控制、管理职能的总体研究机构——这就是
他提出的导弹研究院。 钱学森在组织实施我国导弹航 天工程中,成功运用了“工程控制论”的方法,并研究、 制定、验证、完善了一整套中国现代工程系统开发的 技术过程。
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并不再兼任该院一分院院长。从此,钱学森的主要职务一直为副职,由 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再到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专司中国国防科 49 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50 《物理力学讲义》出版。 51 《星际航行概论》出版。 52 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导弹工业部)副部长。 54 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即今天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57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并相继当选为第十、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58 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并不再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院长。 59 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任国防部第五 研究院院长,兼任该院一分院(即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 71 在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1992年,在中 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聘请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73 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相继当选为 政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75 被聘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 出版。 76 兼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关于思 维科学》出版。 《论人体科学》出版。《创建人体科学》、《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观》和 77 《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分别于1989年、1996年、1998年出版。 在中国工程院第一次院士大会上,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地理科学》出版。《城市学与山水 城市》出版。 83 被聘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 院士大会上,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87 《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出版。《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出版。《创建系统学》出版。 90 98

1950年7月到1955年6月完成并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专著。 1960年11月5日,钱学森在酒泉基地参与领导并成功组织了 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发射实验。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科技著作有: 《工程控制论》 《物理学讲义》 《星际航行概论》 《论系统工程》 《关于思维科学》 《论地理科学》 《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 《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谈》 《创建系统学》 《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 《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 《钱学森书信》
钱学森简介
汤天翼
目录
简介 家庭背景及教育 简单概况 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部分书信 主要事记 评价 结尾

平凡造就的伟大
曾今的望族,刻苦求 学名校。留学美国,创造 卡门—钱公式,36岁成为终 身教授,5年被囚禁归国。 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奠 定祖国航天事业。航天之 父——钱学森,让我们一起 走近他。
1988年
1994年
1998年 2001年
2009 年 10 月 31 日 上午8时6分 在北京逝世
评价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 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 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4)大跨度思维: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说;
“跨越应越大,创造程度也越大。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二、钱学森的方法论 (1)整体思维:他习惯于把事物作为一个完整 的、有机的进作进行系统的分析习惯于弄清事 物的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 具体与抽象等辩证关系并归到系统整体上、他 常说“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 (2)综合集成思维:即将大量的知识、信息加 以分析综合,从而获得新的思想成果.
有位严父:钱均夫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钱均夫终身
从事教育事业,对钱学森的教育更是倾尽心力。正 因为这样,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 的父亲。
简单概况

1914年初,钱学森岁父母来到北京,进入蒙养院 1917年,不满六岁的钱学森进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今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1921年九岁的钱学森转到和平门的国立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念 高小 1923年至1929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四、钱学森关于农业科技的思想
钱学森提出“创建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
林业、海业、沙业”。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以多种形
式对“沙产业”作了多方阐述,形成了钱学森关于沙漠 戈壁合理利用的科学构想。其实质是必须利用全部现 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 通过光合作用转换太阳能;利用系统工程综合开发产 品和后加工;建立适合市场机制的有效管理体系。
THANK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二)科学思想
一、钱学森的科学观
1.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观 2.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观 3. 对科学的认识观
钱学森的主要科学贡献及思想
(3)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他借鉴老哲学 家熊十力把人的智慧分为”性智”与”量智” 的观点并加以辨证的解释和发挥,认为“量 智”侧重在科学技术中研究从局部到整体、 从量变到质变所获得的知识,掌握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