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安徽高中化学竞赛-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习题答案不全

2019安徽高中化学竞赛-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习题答案不全

2019安徽高中化学竞赛-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习题答案不全
2019安徽高中化学竞赛-结构化学第八章 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习题答案不全

一选择题

1、CsCl晶体中,每个铯离子周围紧靠着的氯离子数目是( c )

(A)4个(B)6个(C)8个(D)12个

2、在离子晶体中,决定正离子配位数的关键因素是( A)

(A) 正负离子半径比 (B) 正负离子电价比 (C) 正负离子电负性之比

3、对于二元离子晶体,下列哪一式成立:( B )

(A) n+/n-=Z-/Z+=CN-/CN+ (B) n-/n+=Z-/Z+=CN-/CN+ (C) n+/n-=Z-/Z+=CN+/CN-

4、马德隆(Madelung)常数与离子晶体的哪种因素有关:( B)

(A) 化学组成 (B) 晶体结构型式 (C) 离子键长

5、Ge晶体(A

4,即金刚石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堆积系数)小于W晶体(A

2

),

它们的晶胞中的原子数目是( B )

(A) GeW (C) Ge=W

6. NaCl与CaF

2

晶体的相同之处是:( B)

(A) 结构基元 (B) 负离子堆积方式 (C) 点阵型式

7. 4:4是下列哪一种晶体的CN

+/CN

-

:( C)

(A) CsCl (B) NaCl (C) 六方ZnS

8. 对于CaF

2

晶体,“简单立方”一词描述的是它的( B )

(A) 负离子堆积方式 (B) 点阵型式 (C) 正离子堆积方式

9. 某种离子晶体AB被称为NaCl型, 这指的是( B)

(A) 它的化学组成 (B) 它的结构型式 (C) 它的点阵型式

二简答题

1.已知金属Ni为A1型结构,原子间最近接触距离为249.2pm试计算:

(1)Ni立方晶胞参数;

(2)金属Ni 的密度(以g×表示);

(3)画出(100),(110),(111)面上原子的排布方式。

1. (1) 35

2.4pm

(2) 8.91g·cm-3

2. 已知金属钛为六方最密堆积结构,金属钛原子半径为146pm,试计算理想的六方晶胞参数。2. a=b=292pm, c=477pm

3. 计算A2型体心立方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

3. 68.02%

4. Al为立方晶胞, 晶胞参数a=404.2pm, 用CuKα辐射(λ=154.16pm)观察到以下衍射: 111,

200,311,222,400,331,420,333和511

(1) 判断晶胞点阵形式;

(2)计算(110), (200)晶面间距;

(3)计算参照基矢(λ*)的倒易晶格大小。

4. (1) 面心立方

(2) d111=233.34pm, d200=202.08pm

(3) V*=0.05552

5. 金属钽给出的粉末X光衍射线的sin2θ值如下:

粉末线序数波长sin2θ粉末线序数波长sin2θ

1 0.11265 7 0.76312

2 0.22238 8 0.87054

3 0.33155 9 0.87563

4 0.44018 10 0.97826

5 0.54825 11 0.98335

6 0.65649

X射线的波长各为()λ = 1.542,()λ = 1.541,()λ = 1.544,试确定的晶系、点阵形式,对上述粉末线进行指标化并求出晶胞参数。

5. 立方体心点阵, 110,200,211,220,310,222, 321,400,330 a=330.5pm

6.α-Fe为立方晶系,用Cu 射线(=154.18pm)作粉末衍射,在h k l类型衍射中,

h+k+l=奇数的系统消光。衍射线经指标化后,选取222衍射线,=68.69°,试计算晶胞参数。已知α-Fe的密度为7.87g.cm-3,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问a-Fe晶胞中有几个Fe原子。请画出α-Fe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写出Fe原子的分数坐标。

6. a=286.65pm Fe(0,0,0, ; 1/2,1/2,1/2)

7.金属钽属于体心立方结构,(231)晶面间距为1.335,求金属钽的密度。

7. 16.7g×cm-3 (110)晶面间距233pm

8.金属锌的晶体结构是略微歪曲的六方密堆积,a = 2.664,c = 4.945,每个晶胞含两

个原子,坐标为(0,0,0),(,,),求原子。

8. R(Zn-Zn)=291.18pm

9.金属钠为体心立方结构,a = 429 pm,计算:

(1)Na的原子半径;

(2)属钠的理论密度;

(3)110)面的。

9. (1) a=185.8pm

(2) ρ=0.967g×cm-3

(3)d110=303.3pm

10.Ni是心立方金属,晶胞参数a = 352.4 pm,用Cr Kα辐射(λ= 229.1 pm)拍粉末图,列出可能出现的谱线的衍射指标及其衍射角(θ)的数值。

10. 可能出现衍射指标: 111, 200, 220, 311, 222, 400, 331?

11.灰锡为刚石型结构,晶胞中包含8个Sn原子,晶胞参数a = 648.9 pm。

(1)写出晶胞中8个Sn原子的分数坐标;

(2)算出Sn的原子半径;

(3)灰锡的密度为5.75g·cm-3,求Sn的原子量;

(4)白锡属四方晶系,a = 583.2 pm,c = 318.1 pm,晶胞中含4个Sn原子,通过计算说明由白锡转变为灰锡,体积是膨胀了,还是收缩了?

(5)白锡中Sn-Sn间最短距离为302.2 pm,试对比灰锡数据,估计哪一种锡的配位数高。

11. (1) 0,0,0; 1/2,1/2,0; 1/2,0,1/2; 0,1/2,1/2; 1/4,1/4,1/4;3/4,3/4,1/4;3/4,1/4,3/4;1/4,3/4,3/4

(2) r Sn=140.5pm

(3) 原子量118.3

(4) 体积膨胀

(5) 白锡配位数高

12.Cu属立方面心晶系, 晶胞边长a=361pm, 若用波长154pm的X射线,

(1)预测粉末衍射最小3个衍射角

(2)计算Cu的密度.

12. (1) 21°41', 25°15', 37°06' ?

(2) 8.97g×cm-3

13.CuSn合金属NiAs型结构,六方晶胞参数a=419.8pm,c=509.6pm ,晶胞中原子的分数坐

标为:Cu: 0,0,0; 0,0,; Sn: ; 。

(1)算Cu-Cu的最短距离;

(2)Sn原子按什么型式堆积?

(3)Cu原子周围的原子围成什么多面体空隙?

13. (1) R(Cu-Cu)=254.8pm

(2) 六方最密堆积

( 3) 八面体空隙

14.有一黄合金含Cu75% ,Zn25%(质量分数),晶体的密度为8.5,晶体属立方面心点阵结构,晶胞中含4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Cu 63.5 ,Zn 65.4 。

(1)求算Cu和Zn所占原子百分数;

(2)每个晶胞中含合金的质量;

(3)晶胞体积多大

(4)统计原子的原子半径多大?

14. (1) Cu 75.5% Zn 24.5%

(2) 4.25′10-22g

(3) V=5.0′10-23

(4) r=130pm

15.AuCu无序结构为立方晶系,晶胞参数a = 385 pm [如图左],其有序结构为四方晶系[如图右]。若合金结构由(a)转变为(b)时,晶胞大小看作不变,

请回答:

(1)无序结构的点阵型式和结构基元;

(2)有序结构的点型式、结构基元和原子分数坐标;

(3)用波长154 pm的X射线拍粉末图,计算上述两种结构可能在粉末图中出现的衍射线的最小衍射角(θ)数值。

15. (1) 无序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基元为Cu1-x Au x, 是个统计原子

(2)有序结构为简单四方,可用图中顶点与底心Au原子构成更小的四方晶胞, Cu 位于体心位置,一个Cu与一个Au构成结构基元Au(0,0,0) Cu(1/2,1/2,1/2)

(3)无序结构是fcc, 最小衍射指标(111),22.3°有序结构简单四方, 最小衍射指标(001),11.5°

2019安徽高中化学竞赛结构化学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习题精品教育.doc

一选择题 1、电子自旋是电子( c ) A 、具有一种类似地球自转的运动 B 、具有一种非轨道的运动 C 、具有一种空间轨道外的顺逆时针的自转 D 、具有一种空间轨道中的顺逆时针的自转 2、下列分子中哪些不存在大π键( a ) A. CH 2=CH-CH 2-CH=CH 2 B. CH 2=C=O C. CO(NH 2)2 D.C 6H 5CH=CHC 6H 5 3、某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63s 14d 1,其基谱项为( a ) A 3D B 1D C 3S D 1S 4、已知类氢波函数ψ2px 的各种图形,推测ψ3px 图形,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b ): A 、角度部分图形相同 B 、电子云相同 C 、径向分布不同 D 、界面图不同 5、单个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在z 轴方向上的分量是:( d ) 6、 具有的π 键类型为:( a ) A 、109π B 、108π C 、99π D 、119π 7、 下列光谱项不属于p 1d 1组态的是( c )。 A. 1P B . 1D C. 1S D. 3F 8、对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量子数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l 的取值规定m 的取值范围 B 它的取值与体系能量大小有关 C 它的最大可能取值由解方程决定 D 它的取值决定了|M| = )1(+l l 9、通过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微观体系的能量总是( c )。 A 等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B 大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C 不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D 小于真实体系基态能量 10、已知类氢波函数Ψ2px 的各种图形,推测Ψ3px 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角度部分的图形相同 B 电子云图相同 C 径向分布函数图不同 D 界面图不同 11、对氢原子Φ方程求解,下列叙述有错的是( c ). A. 可得复函数解Φ=ΦΦim m Ae )(. B. 由Φ方程复函数解进行线性组合,可得到实函数解. C. 根据Φm (Φ)函数的单值性,可确定|m |=0,1,2,……l 根据归一化条件1)(220=ΦΦΦ?d m π求得π21=A 12、He +的一个电子处于总节面数为3的d 态,问电子的能量应为?R 的 ( c ). A.1 B.1/9 C.1/4 D.1/16 13、电子在核附近有非零几率密度的原子轨道是( d ).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附答案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 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 卷论处。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1.008Zr Nb M 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 g 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 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 [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第一题 (17分) Cr 及其化合物在现今工业上十分常用,Cr 占地壳蹭的丰度为%,主要来源是铬铁矿、铬铅矿。最初Cr 的提炼是用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生产的。 1. 写出铬铁矿、铬铅矿的化学式,写出铬铁矿与焦炭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2. Cr 常见的价态为+3和+6,常见的Cr (Ⅲ)化合物为CrCl 3。其水溶液可有三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绿色和绿色,请分别画出这三种不同颜色的Cr (Ⅲ)化合物阳离子的立体结构。指出Cr 的杂化方式 3. 常见的Cr (Ⅵ)化合物是重铬酸钾,是由铬铁矿与碳酸钠混合在空气中煅烧后用水浸取过滤,然后加适量硫酸后加入氯化钾即可制得,写出涉及的反应方程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考试限时: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多选、错选都给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I卷答题表中) 第Ⅰ卷答题表 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钱永键等三位科学家,以 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简称GFP)方面 做出的卓越贡献。生色团是GFP发出荧光的物质基础,也 是GFP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管水母中GFP生 色团的化学结构如下图,该生色团中的肽键数为() A.2 B.3 C.4 D.5 2、向三份均为100mL2mol/L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0.2g冰醋酸、0.1gCa(OH)2、0.3gNaAlO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减小、增大 B.减小、增大、增大 C.增大、减小、减小 D.减小、减小、减小 3、已知:⑴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AlO2-+H++H2O Al(OH)3Al3++3OH-;⑵无水AlCl3晶体的沸点为182.9℃,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⑶PbSO4难溶于水,易溶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a=Na2SO4+(CH3COO)2Pb。下列关于Al(OH)3、AlCl3和(CH3COO)2P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为强电解质B.均为弱电解质 C.均为离子化合物D.均为共价化合物 4、甲、乙、丙、丁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2008.4 第Ⅰ卷(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Cu-64 N-14 Zn-65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面关于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B.NH3的结构式为 C.HCl的电子式为D.热稳定性:H2S>HF 2.目前,科学家拟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型的C 60分子熔进Si 60 的分子中,外面的硅原子与里面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它是一种硅酸盐 C、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它是一种合金 3.氢化钙可作生氢剂,反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A.溶剂B.还原剂C.氧化剂D.既作还原剂又氧化剂4.某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Fe2+、CO32-、SO42-B.Na+、K+、Cl-、SO42- C.Mg2+、H+、Cl-、NO3-D.K+、Ca2+、HCO3-、Cl- 5.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 2 4 +4H+ B.2Fe2++Cl2====2Fe3++2Cl- C.I2+SO2+2H2O====H2SO4+2HI D.H2O2+H2SO4====SO2+O2+2H2O 6.2004年4月15日重庆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2004年4月20日江苏扬州发生的氨气泄漏事故再一次给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下列有关氯气和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气和氨气都是易液化的气体 B.氯气和氨气都是无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C.氯气和氨气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共15页文档

201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注意: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第一大题(选择题)答案写在下表 ..中,其余题答案写在试卷上 题 号 12345678910111213答 案 题 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 案 H 008元素周期表 H 4.0 i 941 Be 9.012 B 10.81 C 12.01 N 14.01 O 16.00 F 19.00 N 20. a .99 Mg 24.31 Al 26.98 Si 28.09 P 30.97 S 32.07 Cl 35.45 A 39. K .10 Ca 40.08 Sc 44.96 Ti 47.88 V 50.94 Cr 52.00 Mn 54.94 Fe 55.85 Co 58.93 Ni 58.69 Cu 63.55 Zn 65.39 Ga 69.72 Ge 72.61 As 74.92 Se 78.96 Br 79.90 K 83. b .47 Sr 87.62 Y 88.91 Zr 91.22 Nb 92.91 Mo 95.94 Tc [98] Ru 101.1 Rh 102.9 Pd 106.4 Ag 107.9 Cd 112.4 In 114.8 Sn 118.7 Sb 121.8 Te 127.6 I 126.9 X 131 s 2.9 Ba 137.3 La- Lu Hf 178.5 Ta 180.9 W 183.8 Re 186.2 Os 190.2 Ir 192.2 Pt 195.1 Au 197.0 Hg 200.6 Tl 204.4 Pb 207.2 Bi 209.0 Po [210] At [210] R [22 r 23] Ra [226] Ac- Lr 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该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 得分。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 1分,选对2个得2 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

历年高中化学竞赛有机题

历年有机试题 一. 有机结构 (1999)第六题(10分)曾有人用金属钠处理化合物A (分子式C 5H 6Br 2,含五元环),欲得产物B ,而事实上却得到芳香化合物C (分子式C 15H 18)。 6-1请画出A 、B 、C 的结构简式。 6-2为什么该反应得不到B 却得到C ? 6-3预期用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处理C ,得到的产物是D ,写出D 的结构式。 [解题思路] 1.对比产物C 的分子式(C 15H 18)和起始物A 的分子式(C 5H 6Br 2)可见一个C 分子是3个A 分子脱去溴原子连接而成的,而且A 转化为C 的反应是用金属钠消除A 分子中的溴。可见此题并没有要求应试者必须学过武兹反应,此思路的知识基础没有超过中学化学。 2.试题用A 是溴代环戊烯和C 是芳香化合物2个信息同时限定了A 和C 的结构。溴代环戊烯因溴原子连在不同碳原子上而有多种位置异构体,它们与金属钠反应失去溴连接的方式更多,但是,为满足C 是分子式为C 15H 18的芳香化合物(至少要有一个含共轭双键的苯环)的条件,A 必须是1,2-二溴环戊烯,C 必定有答案给出的结构式。应试者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和花费的时间自然很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在草稿纸画满各种各样的二溴环戊烯,并令其脱溴相连,甚至得出很大的环状化合物,有的学生则只需在脑子里想清楚,其差别不是知识水平高低而是智力水平高低。在思考过程中,下述联想是有助于应试者得出结论: 3.为什么A 与金属钠反应会得到C 呢?如果应试者联想起中学化学里学过乙炔合成苯的反应,就会想到,A 脱去溴首先得到的应是含C C 键的环戊炔(B ),既然乙炔经催化可三聚成苯,对比乙炔和环戊炔的结构,理应联想到中学化学学到:乙炔的碳氢处在一条直线上(《化学读本》的sp 杂化当然有帮助,属竞赛大纲要求,但并非必需),环戊炔的炔碳在五元环上,其不稳定性就不至犹豫,不需催化剂也会聚合就在意料之中。 4.命题人考虑到环戊烯不稳定,有的学生可能将B 写成它的双聚物,以求得到较稳定的化合物,因而答双聚体也算对,而且对两种B 的不稳定给了注释性说明(注:不要求学生达到这种注释水平)。 5.C 的氧化可看成是苯环的侧链碳原子的氧化。中学化学里讲过甲苯氧化得苯(甲)酸,去年初赛题分析里讨论过芳香烃侧链氧化的规律,应试者一般研究过去年初赛题,所以由C 得出D 应不是困难的事。但是,这里仍有很强的智力因素,应试者若被C 的复杂结构迷惑住,不注意分子的核心部位是一个苯环,对题目给出的C 是芳香化合物的信息视而不见,D 是什么就很难答上来,到事后才恍然大悟。 [答案] 6-1 各2分 若答B 的结构式为: 亦给2分 6-2 要点:B 不稳定 (2分) 注:前者的炔碳原子通常为sp 杂化轨道,线性,环炔的张力太大;后者为反芳香性。 6-3 A B C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1.下列说法,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CO2可以灭火,所以镁条着火时可用CO2灭火 B. 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提取Br2 C.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温下不可能发生氮的固定 D. 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2.溴单质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观察溴的外观→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B.观察溴的外观→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C.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 3.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O2 B.SO2 C.NH3 D.Cl2 4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5.Na2O、NaOH、Na2CO3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③电解质;④细分为:碱性氧化物、碱、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H+ B.Ca2+ C.SO42- D.NH4+

7.鉴别NaCl、NaBr、NaI 三种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氯水、CCl4 B.淀粉溶液 C.溴水 D.碘水 8.下列物质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Na2O2 B.FeCl3 C.NO2 D.SO2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 === Cu2+ +Fe2+ B.氯气跟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 === 2Fe3++3H2↑ 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 CO32- + H2O 10.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 将红色布条放入新制的氯水中,布条退色(HCl) C. 将SO2通入新制的氯水中,溶液退色(Cl2) D. 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11.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O(NO2):水 B.FeCl2溶液(FeCl3):Fe C.CO2(HCl ):Na2CO3溶液 D.NaHCO3溶液(Na2CO3):CO2 1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已知: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L 0.1 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200 mL 0.1 mol?L?1 KCl溶液 B. 5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0.2 mol?L?1 NaCl溶液 D. 25mL 0.15 mol?L?1 AlCl3溶液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及答案 班级 姓名 1. 在一定条件下将a 体积NO 2和b 体积O 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a 9 体积的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即变为红色,则a 与b 的比值为--------------------------------------------------------------------------------------[B] A 、1:6 B 、6:1 C 、8:3 D 、3:8 〖提示〗:残留的 a 9体积的NO 气体是由剩余的39 a NO 2与水反应得到有,故与O 2参加反应的NO 2的体积为a-39a =69a ,消耗O 2的体积为69a 的四分之一。 2. 某学生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铁的氧化物样品的成份,称取14.00克该样品用足量的CO 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全部还原,将生成的CO 2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26.25克沉淀,据此可推断出该样品是--------------------------------[A] A 、Fe 2O 3 B 、Fe 3O 4 C 、不纯的Fe 2O 3 D 、FeO 〖提示〗:CO 与之反应后均生成CO 2,其中的一个氧原子全部来自铁的氧化物,所以生成的CO 2的物质的量(0.2625摩)也就是铁氧化物中所含的氧原子的量,其中每1摩氧原子所对应的式量=140002625 5333...= 3. a 在常温下为离子晶体,由X 、Y 两元素构成,在a 中X m+和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已知下列反应: (1)a+H 2O 电解?→??H 2+b+c (2)H 2+c →d (气) (3)b+c →a+e+H 2O 则a 、e 、f 依次是-----------------------------------------------------------------------[B] A 、NaCl NaClO HCl B 、CaCl 2 Ca(ClO)2 HClO C 、Na 2S Na 2SO 3 H 2SO 3 D 、K 2S K 2SO 3 H 2SO 4 4. 将amol/L 的碳酸氢钙溶液跟bmol/L 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含有四种生成物,则下列a 与b 的关系正确的是----------------------------------------------[B] A 、a:b ≥1:2 B 、1:2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详解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第1题(12分) 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1-1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键的键长相等。 1-2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 A+H2O NH2OH+HN﹡O2→ B+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 第3题(8分)

3-1 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型结构的堆积方式。 3-2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 3-3 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 第4题(7分) 化合物A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的弱酸钠盐。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将A与惰性填料混合均匀制成样品,加热至400℃,记录含A量不同的样品的质量损失(%),结果列于下表: 利用上述信息,通过作图,推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并给出计算过程。 第5题(10分)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苄,用下列方法分析粗产品的纯度:称取0.255g样品,与25 mL 4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混合,加热回流1小时;冷至室温,加入50 mL20%硝酸后,用25.00mL 0.1000mol·L-1硝酸银水溶液处理,再用0.1000mol·L-1NH4SCN水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消耗了6.75 mL。 5-1 写出分析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5-2 计算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 5-3 通常,上述测定结果高于样品中氯化苄的实际含量,指出原因。 5-4 上述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氯苯的纯度分析?请说明理由。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精校版)word精品文档10页

2 Mg 24.31 Al 26.98 Si 28.09 S 32.07 9 Cl 35.45 Ca 40.08 Sc 44.96 T i 4 7 V 50.94 Cr 52.00 Fe 55.85 Co 58.93 N i 5 8 Cu 63.55 Ga 69.72 Ge 72.61 Se 4 78.96 Br 79.90 Sr Nb Mo Ru Rh 87.62 88.91 92.91 95.94 101.1 102.9 Ag 107.9 In Sn Te 114.8 118.7 <■ ‘127.6 126.9 Ba 137.3 La — Lu Ta 180.9 W 183.8 Os 190.2 Ir 192.2 Au 197.0 Tl 204.4 Fb 207.2 Fo [210 At [210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题号 -一一 二二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Be 14 15 16 元素周期表 10 11 12 13 22 23 24 25 9.012 10.81 12.01 16.00 19.00 6 8 4 5 7 17 18 19 20 21

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 题意,若该题 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若该题有 2个选 生的植物、农作物等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物质为原料,采用生物热解液化技术而 产生的新能源。 F 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物质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 、 这一类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C 、 禾U 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D 、 生物质油提炼技术中只要利用的是化学变化 2.—块铜板被等分成两块, Cu(a)和Cu(b);锤打Cu(a), Cu(b)不动。再由Cu(a)、Cu(b)及CuS04溶液组成电 池: Cu(a)|CuSO 4(cmol/L)|Cu(b),测得电动势 E > 0,因为 Cu(a)的 A . AS> 0, AH= 0 B . AS> 0, AH<= 0 C . ASX 0, AH= 0 D . A Sc 0, AH < 0 3?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 RFC ), RFC 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 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 RFC 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a 电极产生1.12L H 2 (标准状况下) B 、 b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4H 2O+4e 「= 2H 2T +4OH 一 C 、 c 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 B 电池中的 日+ 可以通过 隔膜进入A 池 D 、 d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O 2+4H*+4e = 2H 2O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2 的溶液中:AIO 2、Na +、SO 「SO 「 B. 水电离出的c(H + )=10「12 mol/L 的溶液中:K + 、Na + C. 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 Mg 2+ 、Na + 、C 「、 得分 评卷人 为了缓解 石油危机-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二) 第1题(7分) 完成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1.由AgCl 制备AgNO 3:将AgCl 溶解在氨水中,电解,所得产物溶于硝酸; 2.由Hg 2Cl 2得到Hg :浓硝酸氧化,加热至干,溶于热水后电解; 第2题(8分) 钢中加入微量钒可起到脱氧和脱氮的作用,改善钢的性能。 测定钢中钒含量的步骤如下:钢试样用硫磷混合酸分解,钒以四价形式存在。再用KMnO 4将其氧化为五价,过量的KMnO 4用NaNO 2除去,过量的NaNO 2用尿素除去。五价钒与N -苯甲酰-N -苯基羟胺在3.5~5mol/L 盐酸介质中以1︰2形成紫红色单核电中性配合物,比色测定。 回答如下问题: 1.高价钒在酸性溶液中通常以含氧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写出钒与浓硫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2.以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测定过程中KMnO 4、NaNO 2和尿素的作用。 第3题(8分) 黄金的提取通常采用氰化-氧化法。 (1)氰化法是向含氰化钠的矿粉(Au 粉)混合液中鼓入空气,将金转移到溶液,再用锌粉还原提取Au 。试写出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计算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已知:Ф0Au +/Au =1.68V ,Ф0O 2/OH -=0.401V ,Ф0Zn 2+/Zn =-0.70V ,K 稳Au(CN)2-=2.0×1038 K 稳Zn(OH)4 2-=1.0×1016) (2)为保护环境,必须对含CN -废水进行处理,请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处理方案。比较它们的优缺 第4题(6分) 1.用通用的符号和式子说明所谓的过氧化合物,写出四种过氧化合物的化学式。 2.过氧化钙由于具有稳定性好,无毒,且具有长期放氧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功能的无机过氧化物,主要用于消毒杀菌。定量测定过氧化钙(Ⅱ)中过氧化物含量,通常先用适当的酸使过氧化钙分解,然后采用高锰酸钾法或碘量法测定以上分解产物。请写出这两种方法的化学方程第5题完成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11分): 1 三硫化二砷溶于硫化钠溶液。

我爱奥赛网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

我爱奥赛网2011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 1.008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 [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第一题(本题共6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 FC)是极有开发前景的发电技术,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了100kW-2MW 的MCF C发电系统,燃料多样化可以为H 2 ,CO ,C H4 等。 1-1、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导电离子为_______ 1-2、氢气为燃气时的电极反应,阴极为CO 2 与空气的混合气,写出电极反应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MC FC可使用NiO 作为多孔阴极,但容易发生短路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第二题(本题共10分)、据报道,近来已制得了化合物A(白色晶体),它是用N aN O3和Na 2O 在银皿中于573K条件下反应7天后制得的。经分析,A 中的阴离子与SO 42- 是等电子体, 电导实验表明:A 的电导与Na 3PO 4相同。 2-1 写出A的化学式并命名;写出A的阴离子的立体结构图并说明成键情况。 2-2 预测A 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为什么? 2-3 实验表明:A 对潮湿的CO 2特别敏感,反应相当剧烈,试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2-4 近年来,化学家已经制备了物质B。其中,组成A和B 的元素完全相同,B 的阴离子与A的阴离子表观形式相同(元素和原子个数均相同),但电导实验表明,其电导能力与NaCl 相同。试写出B 阴离子的结构式,并写出其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201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第一题(9分) 用α粒子撞击铋-209合成了砹-211。所得样品中砹-211的浓度<10-8mol/L,砹-211同位素半衰期较长,足以用它来研究砹的化学性质。 1.写出合成砹的核反应方程式。 2.已知室温下用CCl4萃取I2的分配系数为c I 2(CCl4)/c I 2 (H2O)=84,预计用CCl4萃取 AtI的分配系数c AtI(CCl4)/c AtI(H2O) 84(填>,<或=);理由是。 3.已知I 2 +I-I3-的平衡常数K=800,可推断AtI+I-AtI2-的平衡常数 K800(填>,<或=);依据是。 4.在AtI中加入I2和I-的混合溶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所得沉淀中只有AgI而没有共沉淀的AgAt(如果有AgAt,必然会被共沉淀),然而在上述产物中加入Pb(IO3)2却发现有砹的共沉淀。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5.已知室温下ICH2COOH的p K a=3.12,由此可推断AtCH2COOH的p K a 3.12(填>,<或=);理由是。 第二题(12分) 为纪念1905年爱因斯坦连续发表6篇论文导致物理学大变革100周年,今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本题涉及的“热电效应”机理也是爱因斯坦首先阐释的,即他提出的被后人称为“爱因斯坦振荡器”的独立振荡原子与温度关系的模型。 1.左上图是热电效应之一的图解。给出图中所有英文单词(或词组)及物理学符号的意义,并为此图写一篇不超过200字(包括标点符号等)的说明文。 2.右上图是化学家合成的能实现热电效应的一种晶体的晶胞模型。图中的大原子是稀土原子,如镧;小原子是周期系第五主族元素,如锑;中等大小的原子是周期系VIII 族元素,如铁。按如上结构图写出这种热电晶体的化学式。给出计算过程。提示:晶胞的6个面的原子数相同。设晶体中锑的氧化态为-1,镧的氧化态为+3,问:铁的平均氧化态多大? 第三题(10分)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3)

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3) 第一题〔1〕〔3分〕将明矾放入河水、井水中搅拌,生成Al(OH)3载带悬浮物沉降使水澄清。假设用蒸馏水代替河水,如上操作,未见沉降物。什么缘故? 〔2〕〔2分〕以下两个反应都能够用卤素爽朗性不同讲明吗? ① Cl2+2I-=2Cl-+I2,② 2C1O3-+I2=Cl2+2IO3- 〔3〕〔2分〕把一个〝熟〞水果和几个〝生〞水果一起放在一个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生〞水果专门快就〝熟〞了。假设在水果贮藏室中,放几块被KMnO4溶液浸透过的〝砖块〞,〔即使有〝熟〞水果〕〝生〞水果可储存较长的时刻。什么缘故? 〔4〕〔2分〕写出一个以水或水气为催化剂的反应方程式及相应的实验现象。 第二题、市售乙醛通常为4 0%左右的乙醛溶液。久置的乙醛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加合物作(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乙醛在溶液中易被氧化。为从变质的乙醛溶液中提取乙醒〔仍得到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原理:?+H nC2H4O。 (C2H4O)n?→ 〔1〕〔1.5分〕先把混合物分离得到(C2H4O)n;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分层清晰后,分离操作是 〔2〕〔1.5分〕证明是否已有部分乙醛被氧化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3〕〔2分〕假设将少量乙醛溶液滴入浓硫酸中,生成黑色物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4〕〔6分〕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右图;烧瓶中放的是(C 2H4O)n和6mol·L-1 H2SO4的混合 液,锥形瓶中放蒸馏水。加热至混合液沸腾,(C2H4O)n缓慢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 瓶的水中。 ①用冷凝管的目的是,冷凝水的进口是。〔填〝a〞或 〝b〞〕。 ②锥形瓶内导管口显现的气泡从下上升到液面的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逝, 这现象讲明乙醇的何种物理性质?当观看到导管中的气流已专门小时。必要的操作是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题库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 第一题(9分) 光气学名“碳酰氯”,化学式COCl2,是窒息性毒剂之一。 1.光气化学性质活泼,具有酰卤的典型反应,易发生水解、氨解和醇解。 (1)光气与足量乙醇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名称是【】; (2)光气与足量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足量苯在AlCl3催化剂作用下与光气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 (4)光气与苯胺分两步反应可得异氰酸苯酯,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是【】,异氰酸苯酯的结构简式是【】。 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3mol光气,所以又被称为“三光气”。工业上可以利用碳酸二甲酯的氯代反应制备BTC。BTC的反应活性与光气类似,可以和醇、醛、胺、酰胺、羧酸、酚、羟胺等多种化合物反应,因此低毒性的BTC在化学反应中完全可替代剧毒(被禁用)的光气合成相关的化工产品。 (1)BTC分子中所有氯原子都等价,试写出结构简式 (2)除毒性外,BTC比光气还有什么优点? (2) 第二题(10分) 电解食盐溶液的氯碱生产技术,已由传统的隔膜法变革为离子膜法高新技术。这种技术进步,如下表所示: 表1 产品液碱质量比较 项目 离子膜法 ?? ? ? ? ? 液碱产品 电解即得的 隔膜法 ?? ? ? ? ? 成品电解碱液 电解先得的半 隔膜法 ?? ? ? ? ? 的碱液产品 脱盐浓缩后 NaOH% 35(已有50%的报道)10~12 30 NaCl% 0.0025 14~16 4 Na2CO3% 0.02 (一般不计量) 1 项目离子膜法隔膜法 电解用电度/吨2160 2600 蒸汽用电度/吨80 700 隔膜法和离子膜法新技术中所用的膜有本质区别。前者是有条件地阻止阴、阳极电解产物相混合的多孔石棉隔膜。后者由阳离子交换树脂(几类氟碳树脂)组成,树脂的高分子骨架上接有能电离出H+而可与Na+等阳离子交换的离子交换基团—SO3H、—COOH,所以是一类厚度虽仅0.l~0.5mm,但一般只允许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膜中通过,更不能自由通过气体或液体的阳离子交换膜。 1.在所给离子膜法电解食盐溶液示意图中的括号内,填写开始电解时进入电解槽用作电解液的液体A、B的组成名称,以及电解产出气体C、D的化学式。 2.离子膜法电解槽的极间距,由于膜在电极间的结构紧凑而远小于隔膜法电解槽,这将如何影响能耗? 0.1ug以下,为什么? 第三题(8分) 有机物X具有旋光活性,其分子由C、H、O、N 4种元素组成,其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3︰5︰2;工业上可以用A和B以物质的量1︰4通过取代反应制备X;X能与4倍其物质的量的NaOH 反应,并能与Ca2+等与大部分金属离子1︰1络合,所得螯合物结构中存在5个五原子环。 1.写出X的化学式【】和B的结构简式【】。 2.写出满足条件的全部X的结构简式,分别命名和计算光学异构体的个数。 (1)

历年高中化学奥赛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化学会第21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2007年9月16日9:00 - 12:00共3小时)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分 满分12 6 10 7 10 12 8 4 10 12 9 100 得分 评卷人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 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 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12分) 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1-1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键的键长相等。 1-2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篇一: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txt>1-1 n=1,l=0,m=0 n=2,l=0,m=0 n=2,l=1,m=0,+1,-1,+2,-2 第一周期:h、he(2分) 第二周期:li、be、b、c、n、o、f、ne、na、mg、al、si(2分) 1-2 氢在两种情况下都一样,但是哪一个x元素可以作氧的替代物?至少有三种元素与“我们的氧”具有相同的性质:mg(其核外层少2 个电子),ne(只有一个充满p轨道),还有na,因为它位于上述 二者之间,其性质一定与二者有相同之处。因此,有三个明显的“侯 选者”去作为“x—水”(3分);h2mg、h3na、h4ne(1分)。目前,至少在cute教授的进一步研究之前,我们还不能确定哪一个是最好 的选择。 1-3 现在,我们必须去寻找与生命相关的元素x-碳,选择是唯一的。因为我们需要当外层所有电子均为未成对电子对而形成杂化态 时具有最大成键可能的元素,只有o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它以sp5 杂化形成x-甲烷(1分);化学式为oh6(1分)。所以mg代替 x-氧为例,可得如下的反应: x-甲烷在镁中燃烧:oh6+3mg2=omg3+3h2mg(2分) 2-1 (1)碳酸二乙酯(1分) (2)cocl2+4nh3 → nh2conh2+2nh4cl(1分) (3) (4)-co--nhcocl (1分)-n=c=o(2分) 2-3 (1)cl3c-o--o-ccl3(1分) (2)btc常温下为极稳定的固体物质,便于贮运(1分),使用安全,无污染。 2-4 cocl2(g)co(g)+cl2(g) 起始 1mol00 平衡 1-x xx 平衡时总的物质的量n(总)=1+x(1分) px2?)px2(1分) p?1?xkp???p1?xp1?x2??p1?x( x=0.121mol(1分)

安徽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2011年安徽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注意: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题有1个或2 个选项符合题意。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 均不得分。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 对2个得2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 1.绿茶中含有的EGCG(结构如下图)具有抗癌作用,能使血癌(白血病)中癌细胞自杀性死亡, 下列有关EGC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GCG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 .EGCG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C. 1mol EGCG最多可与含10mol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作用 D. EGCG在空气中易氧化 2.用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16O2和3.6 g 18O2含有氧原子均为0.2 N A B.只有在标准状况下N A个氧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才是1mol C.1 L 0.1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所含CH3COO-个数为0.1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戊烷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0.1 N A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1溶液中:Al3+、Na+、Cl-、HCO3- B.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32—、S2-、Na+、K+ C.pH=0的溶液中:Al3+、NH4+、Cl-、ClO- D.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Fe2+、Na+、SO42- 4.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能与木炭反应,证明浓硝酸具有氧化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