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针刀治疗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12.56 KB
- 文档页数:4
郁金岗主任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经验介绍武慧强【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颈性眩晕;斜圆刃针;名医经验;郁金岗【作者】武慧强【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骨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7郁金岗主任为著名骨伤科专家,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委、内蒙骨质疏松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主任委员。
自行设计研发的“斜圆刃针”2007年获国家设计新型专利(专利号 ZL 200620047476.1)。
从事骨伤科医疗与科研工作近25年,针刀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用斜圆刃针治疗骨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对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诊治颇具造诣。
在临床治疗中特别注重治疗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笔者有幸从师学习,每见郁主任用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感悟颇深。
现将郁主任用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经验,报告如下。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到颈椎增生、生理曲度改变等颈部病变的压迫或(和)刺激而发生痉挛或扭曲并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
其发病率在颈椎病中占9.4%-18%,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在头颈部活动时,如头颈部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时突发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随着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1]。
1926年Barre 和Lieou首先报道颈源性因素刺激交感神经会引起眩晕等一系列症状,而将这一症状命为Barre-Lieou综合征[2]。
1933年Deklyn指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眩晕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49年Bartschi Rocharx根据交感神经与眩晕的关系,提出“颈性眩晕”这一概念。
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简论本文从分析人与力的关系出发,引出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概念及其优势,进而阐述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分类、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与西医解剖系统的不同,阐明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对针刀医学诊疗过程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将针刀诊疗过程从“以痛为腧”的病变点诊疗提升到对疾病病理构架整体诊疗的高度上来,显著提高针刀的治愈率,降低针刀治疗的复发率,从源头上杜绝了针刀医疗事故的发生,为针刀医学确定了研究对象,为针刀诊治疾病建立了形态病理学基础。
[Abstract] This paper brings up the concept and advantage of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started from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force,thereby expounds the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and anatomical system of Western medicine,illuminates that guiding function of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acupotomology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enhanc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acupotomology from the lesion point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at pain point” to the overal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hological framework of disease,which improves the cure rate of acupotomy significantly,reduces the recurrence rate of acupotomy treatment,eradicates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negligence of acupotomy completely,determines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acupotomology,and set up a morphological pathology foundation for acupotom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Key words] Acupotomy;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Diagnosis and treatment傳统的西医解剖强调解剖学的纵向研究,把每一个解剖系统研究得很透彻,但是忽略了各解剖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造成西医各个科室分科过细,研究过于单一,遇到多个解剖系统不同脏器同时发生的疾病,只能到不同科室进行单独治疗,各科室之间缺乏相关性[1-5]。
针刀医学的平衡学说与中医学阴阳平衡论统一性发表时间:2014-01-10T10:32:43.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作者:欧亚伊庆岩李侍鹏[导读] 针刀医学是由朱汉章教授,将中西医两种基础理论融为一体,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针刀医学。
欧亚伊庆岩李侍鹏(新疆博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康复科 833400)【摘要】针刀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平衡,中医学阴阳平衡理论,联系,对比,论述针刀医学平衡理论应归属于中医学阴阳平衡的范畴。
两者是统一的也是科学的。
也是中医学的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针刀医学平衡阴阳平衡统一性【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245-01 针刀医学是由朱汉章教授,将中西医两种基础理论融为一体,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针刀医学。
经20余年的发展,事实证明:针刀医学是正确的、实用的、有效的、科学的。
我们把针刀医学的核心用“平衡”概括.应该说这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阴阳平衡”是相统一的,而且是科学的。
1针刀医学的平衡理论针刀医学理论上的创新是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是由于动态平衡失调引起。
骨质增生的病因是由于内力平衡失调引起。
1.1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原因是动态平衡失调。
针刀医学认为【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在正常的活动允许的范围内能够完成它应该完成的动作和功能就叫动态平衡】,反之就叫动态平衡失调。
动态平衡失调是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进行的总体概括,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病因。
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四大病理因素是:粘连、瘢痕、挛缩、堵塞。
清除这四大病理因素就会使动态平衡恢复,疾病得到根本治愈。
1.2人体内力平衡失调是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
根据这个病因学理论;可把骨质增生分为三类:⑴压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⑵拉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⑶张应力过高引起的骨质增生,解决了这三个应力引起的问题就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从经筋弓弦特性探析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刘建民;刘晶【摘要】According to the discour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lassics for aponeurotic syste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aponeurotic system theory deeply,and realize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oneurotic system and bowstring mechanics of knee maintain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knee joint.When the aponeurotic system is damaged,nodular lesions will be appeared in the following lines,especially in the "knot" and "conglobulation" parts of aponeurotic system,which leads to the pain and dysfunction of lesion site.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oneurotic system and bowstring mechanics,combining with the revela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m medicine and biomechanics for knee osteoarthriti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dvantage and mechanism of acup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it is considered that acup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guid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oneurotic system and bowstring of knee joint can reflect the holism concept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equal importance of muscles and bones.On the one hand,it enriches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on the other hand,it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根据古代文献对经筋的论述和阐释,本文深入分析膝骨性关节炎与经筋理论的关系,认识到膝部经筋弓弦力学特性维系了膝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当经筋受损,会在其循行线路尤其是经筋“结”“聚”部位出现结节病灶,导致病变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基于经筋弓弦力学特点,结合现代医学及生物力学对膝骨性关节炎认识的启示,本文探索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优势和机制,认为膝关节经筋弓弦特性指导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体现中医整体观和筋骨并重,一方面丰富了中医学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提高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提供了新思路.【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7(014)027【总页数】4页(P161-164)【关键词】经筋理论;膝骨性关节炎;针刀疗法;弓弦力学【作者】刘建民;刘晶【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武汉430061;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1;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福建福州350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中年以后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甚至引起关节严重畸形导致丧失行走能力,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1]。
- 159 -*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临床专项项目(XB2022023)①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11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郑康华① 洪小萍① 陈尚阳① 卞莲钰①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由椎间盘退变所致,可引起腰腿痛、下肢麻木等诸多症状,从而给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小针刀在LDH 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主要对小针刀治疗LDH 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考虑其可能在解除机械压迫、抑制炎症因子、镇痛和调节脊柱生物力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本文主要对上述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思路。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针刀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doi:10.14033/ki.cfmr.2023.36.0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36-0159-04 Research Progress of Small Needle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ZHENG Kanghua, HONG Xiaoping, CHEN Shangyang, BIAN Lianyu.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36): 159-162 [Abstrac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is one of the common clinical diseases, mostly caused by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which can cause many symptoms such as back and leg pain, lower limb numbness etc,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daily life and work of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mall needle knif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LDH is remarkable, but its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mall needle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LDH was mainly analyzed, considering that 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lieving mechanical compression, inhibiting inflammatory factors, analgesia and regulating spinal biomechanics.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e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above-mentioned mechanisms and provided treatment ideas for clinicians. [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mall needle knife Mechanism of action Research progres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011, China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属于康复科常见病,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群体,可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引起脊柱侧凸、肌肉萎缩、腰椎活动度减少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1-2]。
基于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的颈椎病病理构架研究张强;卢洁;张天民【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及疾病病理构架——网眼理论的基本内容,构建了颈段弓弦力学模型.在颈椎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以颈段弓弦力学模型为物质基础,以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为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颈椎病病理构架,以此得出颈椎病的自我代偿存在着两套不同的修复路径:粘连、瘢痕和挛缩;硬化、钙化和骨化,并首次提出了针刀医学关于颈椎病分型诊疗研究的初步设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21【总页数】4页(P146-149)【关键词】针刀医学;颈椎病;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病理构架【作者】张强;卢洁;张天民【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江苏扬州225200;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江苏扬州225200;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朱汉章教授1976年发明针刀伊始,颈椎病即成为针刀临床适应证[1]。
四十余年来,经过无数针刀学者的临床实践与基础探索,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不断提高,机制研究不断明确。
目前,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以松解压痛点、痛性结节点或局部腧穴为主,且多配合针灸、拔罐等保守治疗措施[2-4]。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刀治疗学》及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委会制订的《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中采用了“T”形整体松解术作为标准化术式。
本研究基于针刀医学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及力学病理构架——“网眼理论”[5],将生物力学和人体解剖学相结合,重新构建颈段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运动模型,从而分析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构架,并以此模型分析“T”形整体松解术的科学性。
1 颈段弓弦力学解剖系统模型针刀医学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是指运用弓箭的组成结构、受力模式和力学传导方式,将人体骨骼定义为弓,连接骨骼的软组织定义为弦,在副骨、籽骨、滑囊、脂肪、皮下、皮肤、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辅助下,完成人体力学传导,将人体联系为一个有机生命整体的解剖系统[5]。
关于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知识你了解吗提起腰间盘突出,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是一种骨科常见疾病,在我们生活中时有发生。
这种疾病的发生,不仅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疼痛,还会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很多患者为应对此种疾病,尝试了按摩、理论、药物等各种方法,但疗效并不明显,这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十分的头疼。
而小针刀治疗法的出现,则给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通过此方法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鉴于此,接下来本文将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知识展开重点的论述和详细的讲解,希望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其属于“痹证”、“腰痛”的范畴。
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这种疾病的发生,与腰椎间盘的损伤或退行性病变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出现以上这两种情况之后,将会使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导致腰椎关节结构紊乱,进而压迫到神经,最终促使疾病的形成。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若不能有效应对,任由疾病发展下去,将会使人体功能受限,甚至出现功能障碍。
因此,患者朋友应加以重视,积极进行治疗,以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1.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在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后,很多人都认为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所导致的。
其实,这种看法不能说不正确,只能说不够全面,以下就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进行详细介绍:1.椎间盘自身因素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国腰椎间盘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直线式的增长。
由于缺乏锻炼、康复效果不佳等多方面原因,会导致神经过敏性脊椎炎、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也随之而来。
1.退行性变退行性病变,是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
退行性变是一切生物生、长、衰、亡的客观规律。
由于腰椎承担着人体中的特殊性生理功能,所以其相比于其他器官组织,会更早的发生退行性变,且发展速度较快。
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12月第17卷第36期•针刀医学•针刀结合手法和肌力训练治疗慢性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观察张兴国1李小军1汤建华1杨俊锋21.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科,江苏无锡214071;2.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运动医学科,江苏无锡214071[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手法和肌力训练治疗慢性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月一2019年12月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科病房诊断患有慢性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手法和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刀治疗。
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渊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髂骨横径差及临床疗效。
结果整体分析发现:VAS、ODI和髂骨横径差的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遥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5d后和6周后 VAS、ODI、髂骨横径差均低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VAS与ODI均低于治疗15d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15d后和6周后,观察组VAS、ODI、髂骨横径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遥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遥结论针刀结合手法和肌力训练治疗慢性骶髂关节紊乱疗效确切,有助于纠正紊乱,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维持稳定。
[关键词]慢性骶髂关节紊乱;针刀;手法;肌力训练[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0)12(c)-0163-05Clinical observation of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and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acroiliac joint dysfunction ZHANG Xingguo1LI Xiaojun1TANG Jianhua1YANG Junfeng'1.DeparLmenL of Spine Orthopaedics,Wux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su Province,Wuxi214071, China; 2.DeparLmenL of SporLs Medicine,Wuxi HospiL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su Province,Wuxi 21407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Lhe clinical effecL of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Lh manipulation and muscle sLrengLh Lraining in Lhe LreaLmenL of chronic sacroiliac joinL dysfuncLion.Methods SixLy paLienLs diagnosed wiLh chronic sacroiliac joinL dysfuncLion in Lhe DeparLmenL of Spine Orthopaedics,Wuxi HospiL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su Province from January2017Lo December2019were selecLed and divided inLo observaLion group and conLrol group according Lo Lhe random number Lable meLhod,wiLh30paLienLs in each group.The conLrol group was LreaLed wiLh manip-ulaLion and muscle sLrengLh Lraining,and L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reaLed wiLh needle knife Lherapy on Lhis basi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Lry disability index(ODI),ilium Lransverse diameLer difference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Lween Lhe Lwo groups.Results Overall analysis showed LhaL VAS,ODI and ilium Lransverse diameLer differences were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among groups,Lime poinL comparison and inLeracLion differences(all P<0.05).InLra-group comparison:VAS,ODI and ilium Lransverse diameLral differences beLween Lhe Lwo groups were all lower Lhan Lhose before LreaLmenL aL15days and six weeks afLer LreaLmenL,and VAS and ODI aL six weeks afLer LreaLmenL were lower Lhose LhaL aL15days afLer LreaLmenL,wiLh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differences(all P<0.05).Comparison be-Lween groups:AfLer15days and six weeks of LreaLmenL,VAS,ODI and ilium Lransverse diameLral differences in Lhe observaL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Lhan Lhose in Lhe conLrol group,wiLh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differences(all P<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Le in L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Lhan LhaL in Lhe conL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LherapeuLic effecL of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Lh manipulaLion and muscle sLrengLh Lraining on chronic sacroiliac[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693)。
探讨弓弦理论指导下传统针刀治疗德奎尔万腱鞘炎的专科专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关于探讨弓弦理论指导下传统针刀治疗德奎尔万腱鞘炎的专科专病的护理研究的心得体会。
方法:对70例针刀治疗患者实施专科的护理观察和分析研究,主要措施包括:治疗前后的心理指导、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评估、治疗时的各项用物、环境、患者等相关的准备工作,治疗中的护理观察研究,治疗后的功能康复锻炼及离院后自主功能锻炼随访等。
结果:70例患者经弓弦理论下传统针刀治疗后专项护理观察后,分析总结发现临床症状及自觉症状全部消失,统计治愈率为100%无一例并发症。
结论:基于弓弦理论下传统针刀治疗德奎尔万腱鞘炎的专科专病护理加上治疗过程护理人员与治疗者的严密合作,及时配合术者的各种需求,治疗后对患者的心理及术后反应密切关注与观察护理并及时追踪提供不间断的健康教育与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与监督,控制每个环节,保证各个环节准确有效的进行既能较大的提高针刀治疗效果和缩短疾病的康复过程。
减轻患者的痛苦及负担,使患者更早的恢复正常生活。
[关键词]:传统针刀治疗;弓弦理论;德奎尔万腱鞘炎:专病专科护理;护理效果分析及体会德奎尔万腱鞘炎就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由于拇指或腕部活动频繁使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在桡骨茎突部腱鞘内长期相互反复摩擦导致该处肌腱与腱鞘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局部出现渗出水肿和纤维化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变粗造成肌腱在腱鞘内的滑动受阻而引起的肌腱周围的组织发炎并肿胀,主要症状是腕关节拇指侧的疼痛。
疼痛可波及到拇指及前臂。
可伴有腕关节肿胀。
抓握或捏按等动作常会使疼痛加重。
在活动时,可能会听到咔嚓声或感觉拇指被抓住感。
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部隆起疼痛腕和拇指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压痛,不能提重物,腕和拇指活动稍受限桡骨茎突处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硬结节。
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征)阳性。
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女多于男,好发于家庭妇女和手工操作者(如纺织工人木工和抄写员等)。
基于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的颈椎病病理构架研究作者:张强卢洁张天民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8年第21期[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及疾病病理构架——网眼理论的基本内容,构建了颈段弓弦力学模型。
在颈椎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以颈段弓弦力学模型为物质基础,以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为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颈椎病病理构架,以此得出颈椎病的自我代偿存在着两套不同的修复路径:粘连、瘢痕和挛缩;硬化、钙化和骨化,并首次提出了针刀医学关于颈椎病分型诊疗研究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针刀医学;颈椎病;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病理构架[中图分类号] R68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7(c)-0146-04Study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pathological structure based on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ZHANG Qiang1 LU Jie1 ZHANG Tianming21.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Jiangdu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200, China;2.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Acupotomology,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65,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anatomy system of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d the pat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disease, and constructs the model of the bowstring mechanics of the neck segment. On the basi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neck section bowstring mechanics model for material foundation, with acupotomology about etiology and pathology of chronic soft tissue injury, bone hyperplasi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logical structur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o draw a cervical spondylosis self compensatory: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sets of repair path adhesion, scar and contracture;sclerosis, calcification, and ossification.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ropose the initial idea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acupuncture.[Key words] Acupotomology; Cervical spondylosis; Human bowstring mechanics anatomical system; Pathological structure朱汉章教授1976年发明针刀伊始,颈椎病即成为针刀临床适应证[1]。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җ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933):韩为,E -m a i l :139********@139.c o m第一作者:邓其玲,E -m a i l :1036202760@q q.c o m 从针刀松解寰枕筋膜论治颈性眩晕җ邓其玲1韩为2(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61)ʌ摘要ɔ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常伴有头部昏蒙感㊁偏头痛,疼痛可放射至前额及眉棱骨处,后枕部沉重感明显或有麻木㊁恶心㊁呕吐等交感神经症状㊂本病的病因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多样,根据弓弦理论可知寰枕筋膜病变是引起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针刀松解这一部位有利于恢复颈椎的稳定与平衡㊂ʌ关键词ɔ 颈性眩晕;针刀;寰枕筋膜;弓弦理论中图分类号:R 255.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04 颈部软组织病变是引起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与感受寒湿之邪,以及筋膜㊁肌肉慢性劳损等有关㊂寰枕筋膜是指联结寰椎前后弓与枕骨大孔前后缘之间的结缔组织膜,属于颈椎项筋膜的一部分㊂寰枕筋膜挛缩,会导致椎间隙变窄㊁椎动脉受挤压㊁脑供血不足,发生颈性眩晕,且于左右旋转颈部时症状更明显㊂1 从寰枕筋膜的位置及解剖论颈性眩晕寰枕筋膜位置的特殊性及其周围组织的附属性决定了其在颈性眩晕发作中的重要性㊂寰枕筋膜能稳定寰枕关节,辅助颈椎做大幅度活动,使颈椎处于力的平衡状态,还参与调节神经功能㊂1.1 寰枕筋膜的弓弦作用与颈性眩晕的关系 针刀医学人体弓弦力学系统是以骨为弓,以关节囊㊁韧带㊁肌肉㊁筋膜为弦,完成人体特定运动功能的力学系统[1]㊂颈段弓弦力学解剖系统以枕骨㊁颈椎骨为弓,以项韧带㊁黄韧带㊁棘间韧带㊁横突间韧带㊁关节囊韧带㊁前纵韧带㊁后纵韧带为静态弓弦,以头夹肌㊁颈夹肌㊁竖脊肌㊁头半棘肌和颈半棘肌㊁颈部多裂肌㊁颈部回旋肌㊁棘间肌㊁横突间肌㊁椎枕肌㊁头后大直肌㊁头后小直肌㊁头下斜肌㊁头上斜肌等为动态弓弦[2]㊂根据弓弦理论,寰枕筋膜相当于承担弦的作用,辅助颈椎做大幅度活动㊂长期的劳损使寰枕筋膜处于牵张状态,从而改变寰枕关节间隙,导致椎动脉受挤压,使机体的平衡和定向产生障碍,引发颈性眩晕㊂1.2 寰枕筋膜周围神经血管组织与颈性眩晕关系 寰枕关节主导头部的俯仰和侧屈活动,寰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容易诱发眩晕㊁头痛,临床上易被忽略,且发病率较高,其附着的寰枕筋膜劳损是病理基础㊂寰枕筋膜是连接头与颈的一个重要组织,不当的生活方式如低头看手机㊁高枕卧位等,易造成寰枕筋膜积累性劳损㊂寰枕关节大幅度屈伸活动,以及过度的牵拉对抗,致使寰枕筋膜增生㊁挛缩,从而导致寰枕之间角度缩小,寰枕间隙变窄,进而压迫椎动脉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颈源性眩晕发生[3]㊂寰枕筋膜的长期牵张,纤维增生变性,可导致椎动脉血流速度变慢,大脑供血量下降,氧含量降低,从而出现颈性眩晕㊂2 从寰枕筋膜的作用论颈性眩晕颈性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如颈本体感受器学说㊁椎动脉机械压迫学说㊁神经体液因子学说㊁颈部交感神经刺激学说㊁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学说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等[4-5]㊂颈本体感受器学说认为,上颈椎区域的持续疼痛可引起颈部本体觉感受器产生异常刺激信号,这种异常刺激信号传入脑干,引发脑干前庭核群功能异常,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进而产生眩晕症状[4]㊂椎动脉机械压迫学说认为,颈椎关节退变或创伤等导致颈椎骨质增生㊁失稳及椎间孔狭窄等,进而压迫椎动脉,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㊁前庭器官缺血,发生眩晕[4]㊂根据临床总结,寰枕筋膜的高压状态及持续的疼痛应激状态是导致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改善这种状态,使颈部力学达到平衡,内在性结构得到调整,颈部气血循环有序,1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4,V o l.32N o.8则眩晕得除㊂3从中医的病因病机角度论治颈性眩晕‘黄帝内经“载: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㊂ 指出眩晕责之于肝,其发病与外邪㊁血虚㊁髓海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㊂张仲景指出痰饮为眩晕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张景岳认为 无虚不作眩 ,虞抟提出 血瘀致眩 ,为后世医家治疗眩晕提供了理论支撑㊂颈部气血凝滞,痹阻不通,筋脉不舒可导致颈项疼痛,或颈筋损伤,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瘀阻不行,气机受阻,不通则痛,也会发生眩晕㊂总之,气血不能上通脑窍,久之不能濡养脑髓,可致头晕目眩㊂全国名中医赵文海在治疗颈性眩晕时注重 命门 学说,认为本病多因肾阳不振㊁外邪侵袭㊁劳损等导致经络不通㊁痰瘀之邪痹阻经络而发,强调补虚为主㊁兼祛痰逐瘀的治疗法则[6]㊂中医讲求阴阳平衡,松解寰枕筋膜可调整气血阴阳平衡[7]㊂‘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曰: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㊂ ‘证治准绳“记载: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百会,下在风府㊂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㊂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㊂ 百会㊁风府皆属督脉之穴,风府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相当于寰枕筋膜所覆盖的位置㊂督脉统率全身之阳气,由髓海空虚致病者,当调督脉,通督填髓,促进阴阳平衡㊂4针刀的具体操作方法嘱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两臂屈曲搭在靠背椅上,双手叠加,前额贴于手背上,选择枕下肌群㊁两侧乳突稍下方的压痛点,以及C1㊁C2的小关节突关节㊂枕下肌群主要选择头后小直肌止点㊁头上斜肌的止点;C1㊁C2的小关节突关节,即第一颈椎㊁第二颈椎棘突点旁开2.5寸,即小关节囊在体表的投影点㊂具体操作步骤:常规消毒皮肤,于各进针点行局部麻醉,当注射针头刺入枕下有阻滞感时,方可沿枕骨粗隆方向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0m g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g㊂选用中号针刀,以针刀沿骨面垂直刺入,刀口线与人体纵轴线平行,纵向切割,避免横切㊂随后将针刀抬起,沿患者颅底骨面朝向寰枕关节方向推进,松解软组织,推进深度不超过1c m㊂接着松解第1㊁2颈椎小关节囊区,刀口线与人体纵轴线平行,垂直进针,抵达骨面,逐步松解肌筋膜㊁关节囊㊂针刀拔出后需按压后枕部止血至少3m i n,乳突部及C1㊁C2小关节突关节处局部拔罐出血3m i n,然后贴敷创可贴,嘱患者治疗后3d内避免伤口接触生水以防止感染㊂施术者应掌握颈部的解剖结构,操作过程中避免伤及枕大动脉,在纵向切割时,刀口线向外,防止误入枕骨大孔㊂5病案举例患者,女,50岁,2022年12月15日因 后枕部疼痛伴头晕1周 就诊㊂患者有颈椎病病史,后枕部经常疼痛㊁沉重感明显,颈部不耐劳,低头稍久,即感头痛㊁头晕,1周前因工作繁忙,低头过久,出现头晕㊁乏力,伴有后枕部沉重麻木感,低头活动时头晕明显,偶有一侧放射性头痛,伴轻微恶心欲吐㊁心慌不适,自服颈舒颗粒后症状轻微缓解,但仍有头晕及后枕部沉重疼痛感,痛处固定,否认肢体麻木㊁颠顶疼痛㊁耳鸣及听力下降,平素少气懒言,纳寐一般,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涩㊂查体示:枕骨粗隆下方压痛广泛,乳突下压痛明显,颈枕部肌肉触之紧张㊂颈椎正侧位片及张口位片示:颈椎退行性变㊂西医诊断:颈椎病㊂中医诊断:眩晕,气血亏虚夹瘀证㊂治法:舒筋通络㊁补益气血㊂拟行针刀治疗1次,主要治疗选点:乳突后压痛点㊁枕骨粗隆与乳突连线的内1/3交点,C2棘突与乳突连线中点,C1㊁C2关节突关节,按针刀四步法进行针刀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好转,辅以健脾益气中药治疗,后随访,无明显不适㊂按语: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精气逐渐衰弱,纳食一般,脾胃气血化生不足,无以充养筋骨经脉,加之过劳后耗伤气血,经脉痹阻,气血不能上荣脑窍,导致眩晕㊂气血化源不足是本,颈枕部瘀阻不通是标,急则治其标,先通过针刀松解颈枕部肌肉,调节颈段软组织的力学平衡,改善寰枕筋膜的张力及督脉的气血循环,使气血得以上注脑窍,再配合中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㊂6小结颈性眩晕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颈部组织的长期牵拉劳损,导致其局部经脉气血痹阻不通,气血不能上荣脑窍,发为眩晕㊂寰枕筋膜病变是引起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运用针刀松解寰枕筋膜可通督调神,缓解局部肌肉㊁筋膜的紧张状态,改善神经血管供血,达到舒筋活络㊁调血活血的目的㊂参考文献[1]万碧江,张天民,吴绪平.针刀医学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对2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内经“筋经理论的重新认识[C ]//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全国第3届针刀治疗膝关节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十堰: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2013:11-14.[2]张天民,杜艳军.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简论[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164-168.[3]王刚,傅艳倩,胡洪平,等.针刀松解寰枕筋膜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0,15(18):2799-2802,2807.[4]张阳,李放,孙天胜.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新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7(5):373-376.[5]杨雨薇,陈小波,祝郑飞,等.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30):26-29.[6]赵长伟,尹志达,王国臣,等.全国名中医赵文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的经验[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3,31(5):81-82,88.[7]张军,罗娅娜.阴阳平衡针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0):2556-2558.[8]王志勇,曹保纲.针刀松解枕下肌群治疗颈性眩晕42例临床观察[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3):78-81.[9]尹保国,沈宏友,郭家松,等.椎枕肌劳损的应用解剖及针刀治疗的商榷[J ].颈腰痛杂志,2002,23(1):12-14.(收稿日期:2023-04-26)[编辑:白晓晖张思思]җ基金项目:湘南学院2023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 2023088):石峻林,E -m a i l :340240726@q q.c o m 第一作者:徐龙宇,E -m a i l :3050393710@q q.c o m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探讨җ徐龙宇1徐健根2,石峻林1(1.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2湖南省平江县健根诊所,湖南岳阳414500)ʌ摘要ɔ 该文对2022年12月18日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地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认为该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风寒湿疫,临床中可应用解肌清热㊁祛风胜湿㊁散寒止痛的治疗方案㊂ʌ关键词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病;风寒湿疫;五运六气;柴葛解肌汤;羌活胜湿汤;川芎茶调散中图分类号:R 25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05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 新冠病毒 )感染属于中医 瘟(温)疫 范畴,如‘温疫论“所言: 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㊂ 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其传染性㊁致病力㊁感染症状均发生了变化[1]㊂笔者基于‘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理论,结合湖南地域㊁气候特点及临床实践经验,对2022年12月18日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地区发生的新冠病毒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探索,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㊂1 病因病机及症状浅析1.1 病因病机 新冠病毒感染属中医 瘟(温)疫 范畴,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属于寒疫[2-6]㊂仝小林等[7]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病季节㊁气候因素,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将本病命名为 寒湿疫 ㊂阮永队等[8]将本病的病机概括为寒湿疫毒邪气内盛㊂疫病的发生与五运六气密切相关[9-10]㊂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运气学规律,2022年(壬寅年)的五运六气基本格局为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岁运木运太过㊂蔡立伟[11]认为,司天在泉为厥阴风木(少阳相火)及少阳相火(厥阴风木)时,对四象人(四象人是朝鲜医学家李济马在其所创建的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体系中提出的,根据人体的形态㊁心理状态㊁生理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分为太阳人㊁少阳人㊁太阴人㊁少阴人4种基本类型,主要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发病影响最大㊂‘素问㊃六元正纪大论“言: 凡此少阳司天之政 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雨乃时应,火木同德,上应荧惑㊁岁星 故风热参布 寒乃时至,凉雨并起㊂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 往复之作,民病寒热3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针刀治疗的关系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针刀治疗的关系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教研室张天民吴绪平1976年朱汉章教授发明针刀以来,全国各地医院应用针刀治疗了众多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及骨质增生性疾病,只要使用过针刀治疗的大夫,无不为针刀神奇的疗效所折服。
由于过去的针刀治疗主要以压痛点针刀治疗为主。
临床上频频出现针刀治疗术后无效,或者有效率高治愈率低的缺点。
究其原因,过去的针刀基础理论体系自身不完善,更多地借用了中医经络学理论及脊柱相关病因学理论,从而导致针刀治疗机理模糊,限制针刀医学的纵深发展。
笔者经过近十年来的针刀临床研究,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及网眼理论的物质基础――人体弓弦力学系统,阐述了人体力学解剖结构在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类疾病以及慢性内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为针刀治疗这类疾病奠定了人体力学解剖基础。
1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运动是人体的根本属性之一,人类在逐渐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在人体各骨骼与软组织之间形成了力学连接,这种力学连接类似弓箭连接,骨骼为弓,软组织为弦,软组织在骨的附着部为弓弦结合部。
笔者将人体骨与软组织的力学连接系统命名为人体弓弦力学系统。
按照力学规律,弓弦力学系统由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和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和辅助装置三个部份组成。
静态弓弦力学单元是以骨为弓,以连接骨骼之间的关节囊、韧带、筋膜为弦,它的功能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在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弦即肌肉,它的功能是以肌肉为动力,形成骨骼杠杆力学系统,它的功能是使人体骨关节产生主动运动;辅助装置是维持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辅助结构,包括籽骨、副骨、滑液囊,皮肤、皮下组织、脂肪等。
籽骨、副骨的作用是在人体运动应力最集中部位,将一个弓弦力学系统分为两个,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该部位的运动功能,比如,髌骨将膝关节分为以髋骨、股骨、髌骨为弓以股四头肌为弦的动态弓弦力学系统和以髌骨胫骨为弓以髌韧带、髌周支持带为弦的静态弓弦力学系统;滑液囊的作用是弓弦结合部(软组织在骨面的附着处)周围分泌润滑液,减少软组织起止点与骨骼的磨擦,皮肤、皮下组织、脂肪保护弓弦力学系统不受外界的干扰和破坏。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计划项目(2018J M 7132)㊀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8J K 0226)㊀陕西省咸阳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017K 02G76)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134号)㊀陕西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陕中医药函[2018]337号)㊀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ә通讯作者基于弓弦力学理论指导下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王正强1,董㊀博2,姚㊀洁2,陈㊀瑞2,袁普卫2,刘德玉2,罗㊀林3ә1.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外二科(西安710054);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病科(咸阳712000);3.陕西省凤县医院骨科(凤县721799)㊀㊀摘㊀要㊀基于张天民教授提出的弓弦力学理论,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针刀医学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针刀治疗通过松解㊁剥离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软组织与骨的结合部以及骨关节面的挛缩㊁粘连等病理改变,调节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生物力学平衡,消除局部应力集中,降低骨内高压,缓解炎症反应,即整体调节膝关节的应力集中,恢复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生物力学平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关键词㊀弓弦力学理论;膝骨性关节炎;针刀治疗;作用机制;综述㊀㊀中图分类号:R 737.31㊀文献标识码:A㊀D O I :10.3969/j.i s s n .1000G7377.2019.09.038㊀㊀膝骨性关节炎(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K O A )又称增生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关节边缘增生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其主要病理特点[1],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近年临床多报道称针刀医学通过松解局部挛缩㊁粘连,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较好[2G3].但针刀医学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张天民教授从人体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相结合提出弓弦力学理论[4],进一步完善了针刀医学理论体系,本文基于弓弦力学理论探讨针刀医学治疗K O A 的作用机制,为针刀治疗K O A 提供治疗依据,指导针刀医学更好的运用于临床,服务患者.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章,围绕弓弦力学理论指导下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1㊀弓弦力学理论弓弦力学理论是张天民教授结合人体解剖学与生物力学提出的,他认为人体内是以骨连接为中心,肌肉㊁筋膜等软组织附着的力学传导系统,人体骨骼与软组织形成了力学连接体系,其中骨骼为弓,肌肉㊁筋膜㊁神经等软组织为弦,软组织与骨骼的连接处是为弓弦结合部[5].按照人体关节解剖结构构成的不同,分为单关节人体弓弦力学体系和多关节人体弓弦力学体系[6].而膝关节属于多关节弓弦力学体系,膝关节弓弦力学体系以胫骨内㊁外侧髁和股骨内㊁外侧髁以及髌骨为弓,以股四头肌㊁股二头肌㊁半腱肌㊁半膜肌等肌肉和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㊁内外侧副韧带等韧带为弓弦,而韧带及肌肉在骨骼的附着点即为弓弦结合部,也是K O A 针刀治疗的主要部位[4].膝关节的屈㊁伸等功能活动主要由骨骼支撑以及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协同作用完成,膝关节在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变,关节边缘增生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时,膝关节力学平衡被打破,应力集中导致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㊀弓弦力学理论下针刀治疗K O A 的作用机制2.1㊀消除异常应力㊀患者常因肥胖㊁膝关节外伤史以及慢性劳损史致膝关节负荷过度,局部应力集中导致膝关节力学平衡被打破,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关节内软骨失代偿,造成炎症因子渗出,局部组织形成瘢痕㊁粘连㊁挛缩,使膝关节软骨及关节面产生高应力点[7].长此以往加速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关节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形成骨刺㊁关节间隙变窄[8].而关节结构的改变刺激了炎性细胞因子和蛋白酶的产生,加速关节软骨的破坏,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局部软组织的粘连㊁挛缩,加速K O A 的病理改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弓弦力学理论从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角度运用针刀纵行松解㊁横行剥离的治疗方式,松解膝关节局部软组织的挛缩㊁粘连等病理状态,恢复膝关节软组织弹性变形能力[9].改变膝关节软骨及关节面局部应力集中,通过消除膝关节局部异常应力,同时限制患者患侧活动,辅以适当功能锻炼,增加患侧的良性应力刺激,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蛋白酶的产生,减少健侧的过度应力刺激,平衡调节双侧膝关节的使用频率及强度,最终恢复膝关节内部的力学平衡[10G11].胡元水等[12]应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K O A ,治疗结果及治疗后的L e q u e s n e 指数均显示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针刀治疗.2.2㊀松解软组织粘连㊁挛缩㊀膝关节长期反复的慢性劳损导致周围软组织挛缩,造成膝关节内软骨代偿性的增生肥厚,关节面形成骨刺,而软组织的粘连㊁挛缩刺激了膝关节炎症介质渗出,不仅加速关节的慢性炎症损伤,还压迫了膝关节周围神经血管,引起膝关节内部生物力学平衡破坏,关节面的应力集中加速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导致K O A 的发生[13].弓弦力学理论认为针刀疗法通过松解膝关节周围组织粘连㊁挛缩,缓解局部肌肉㊁筋膜及韧带等软组织痉挛,解除神经血管受到的压迫,改善局部微循环及血液循环[14],改变弓弦的行径路线即弓弦力学理论中对 弦 的处理,恢复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受力异常,通过调节膝关节整体的生物力学平衡,缓解膝关节疼痛㊁改善关节功能[15].2.3㊀降低关节骨内高压㊀骨内高压是K O A病理改变中重要的一环,骨内静脉因局部神经㊁血管被压迫而回流受阻,骨内血液反流不畅或反流入髓腔内,致骨内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而骨内毛细血管持续扩张后炎性渗出增加,动脉灌注减少导致骨内血管活性反应降低,关节内的血液循环不畅影响了关节软骨的营养供给,加速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最终影响K O A的病程进展[16].弓弦力学理论认为针刀的局部松解直达病所,通过增加骨内刺激,释放骨内高压,改善骨内微循环和骨内高压状态,修复慢性劳损组织,印证了 瘀血不去,新血难生 的中医理论体系[17G18].葛恒清等[19]认为膝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导致膝关节内环境及酸碱环境改变,同时膝关节面局部的骨小梁受力改变,为稳定膝关节内部压力平衡,关节软骨内的内压被迫增高.而针刀治疗通过松解膝关节周围肌肉㊁韧带等与骨的附着部,调节弓弦结合部力学平衡,从而调节局部应力集中,降低关节内骨内高压,改善膝关节骨内微循环,延缓K O A病理进程[20].2.4㊀缓解炎症反应㊀K O A的炎症反应是膝关节疼痛㊁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诱因,影响着整个疾病过程.膝关节在炎症因子和生物力学平衡失调的作用下,关节滑膜㊁软骨等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关节肿痛和活动障碍等,影响骨代谢从而加重关节软骨的损害.李民等[21]应用针刀疏通剥离膝关节周围软组织,使膝关节受力平衡改变,通过整体调节恢复膝关节软组织及关节面的力学平衡,并且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缓解膝关节炎症反应,保护软骨细胞,改善K O A的临床症状[22G23].徐传华[24]研究发现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两组K O A患者后,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㊁后关节滑液中T N FGα㊁MM PG9的含量,结果表明针刀治疗可明显降低局部炎症反应,且可以抑制关节滑液中T N FGα㊁MM PG9的释放;郭志明等[25]也认为针刀治疗可以改善膝关节局部软组织痉挛,加速患肢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下肢力线的恢复,从而减轻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2.5㊀针刺效应㊀针灸治疗具有舒筋活络㊁调畅气血,祛寒除湿的作用,且现代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可以调控膝关节内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通过针刺作用改善膝关节微循环,延缓关节软骨细胞的退化,改善K O A患者膝关节疼痛㊁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26].针刀针身结合传统针灸针和现代手术刀,外形远大于针灸针,在治疗时疏通局部痉挛,切开弓弦结合部瘢痕,增加局部刺激量,从而取得更为显著的针刺效果,起到调畅气血㊁舒筋活络的治疗作用.另外,针刀还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和炎性细胞的表达,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达到修复关节面,延缓K O A发展进程,改善K O A患者的临床症状[27].庞青民等[28]研究报道称K O A患者针刀治疗后的血清T N FGα㊁I LG6㊁I LG1的表达较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表明针刀治疗可以降低炎症因子T N FGα㊁I LG6㊁I LG1的表达水平,从而缓解患者炎症反应,并且治疗后患者全血黏度高切㊁全血黏度低切㊁E S R㊁纤维蛋白原的表达也降低,说明针刀治疗不仅具有针刺效应,同时可改善K O A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延缓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和软骨进行性退化,改善膝关节功能.3㊀典型病例患者荣某,男,52岁,以 双膝部疼痛半活动受限半年,加重3d 为主诉于2019年4月23日入住我院骨科.患者诉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半年前出现双膝部肿痛不适,双膝关节屈伸活动稍受限,上下楼梯时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疼痛缓解,病情反复,既往未予特殊治疗.3d前因负重久行致双膝关节疼痛加重,故前来就诊.查体见:双膝部稍肿胀,呈内翻畸形,局部皮色正常,皮温不高,双膝内㊁外膝眼压痛(+),以右膝为著,双膝浮髌试验(-)㊁抽屉试验(-)㊁侧方挤压试验(-),双膝关节活动受限,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皮肤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足背动脉可.辅助检查:双膝关节正侧位X线见: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右膝为著,右软骨下骨质致密.患者入院后给予针刀治疗,结合弓弦力学理论,选取内㊁外膝眼,髌骨下缘㊁髌骨上缘,内㊁外侧副韧带以及膝关节周围明显压痛点,腘窝选取胫骨内㊁外侧髁.经治疗两次后,患者双膝部肿痛明显减轻,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可下地活动,上下楼梯等活动均改善.该患者长期劳作,致双膝关节骨面应力失衡,形成内翻畸形,而肌肉㊁韧带㊁筋膜等软组织代偿性的增生肥厚,炎症介质渗出,造成双膝关节的慢性炎症损伤,导致双侧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㊁瘢痕㊁挛缩,影响膝关节功能活动,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形成恶性循环,加速了患者关节软骨的破坏.应用弓弦力学理论指导下针刀治疗,以患者内㊁外侧副韧带以及等为弓弦结合部为治疗点,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㊁挛缩,而髌骨上㊁下缘贴近骨面,以骨为弓,消除局部应力集中,降低关节骨内高压,缓解双膝关节炎症反应,肿胀减退,疼痛减轻,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4㊀结㊀语从弓弦力学理论指导下分析K O A的作用机理,在追问K O A患者病史时,大部分患者有膝关节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正常的下肢力线是从髋关节内侧传导至膝关节对的内侧平台,继而传导至踝关节,在受损的软组织周围,无菌性炎症刺激加速了膝关节周围粘连㊁挛缩,膝关节活动时机体出现屈曲保护动作,导致正常的力线内移或者外移,膝关节内骨面受力不均,出现局部应力集中,长期的应力集中状态导致骨小梁破坏以及关节软骨下硬化,严重时关节滑液不能濡养关节软骨,加重关节软骨的负荷,加速了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导致了K O A的发生[29].通常膝关节生物力学改变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关节面的过度使用.该类患者一般较肥胖,关节面的负荷超出正常膝关节受力,损伤关节软骨以及软骨下骨小梁,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多见,关节软骨长期磨损,导致关节面破坏,并形成关节游离体,长此以往,关节逐渐形成骨性摩擦.而另一种则是关节面的吻合不良.下肢力线的改变导致膝关节疼痛呈屈曲体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㊁挛缩,导致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也就是临床常见的 O 型腿㊁ X 型腿,患者下肢肌肉的萎缩㊁交叉韧带㊁侧副韧带的松弛,膝关节出现松动,应力集中于负重某一个区域,最终导致K O A的形成.而基于弓弦力学理论下针刀治疗通过松解㊁切割受损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㊁挛缩,使膝关节受力平衡改变,通过整体调节恢复膝关节软组织及关节面的力学平衡,延缓K O A进展,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活动.从针刀医学的发展历程来看,针刀医学应用于软组织损伤大多疗效确切,针刀治疗通过松解㊁切割弓弦起止点,恢复局部的应力平衡,改善了局部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抑制了炎症因子,使其不仅具有生物力学效应,还有刺激软组织修复的重建作用[30].综上所述,骨与软组织附着处是为弓弦结合部,是最易发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因此,临床医生在应用针刀治疗K O A时应当重视对弓弦结合部异常应力的处理.尽管针刀治疗K O A 主要针对软骨损伤㊁生物力学和免疫炎症等方面,但治疗方法始终单一,且其近期治疗效果满意,远期治疗效果较差,因此要想巩固治疗效果,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式[31];目前随着高频超声探头分辨率的提高,肌骨超声也逐渐应用于临床肌肉㊁筋膜等软组织疾病的诊断㊁治疗中.基于弓弦力学理论探讨针刀治疗K O A的机理,从生物力学与人体解剖学相结合分析针刀治疗作用机理,丰富了针刀医学基础理论,为针刀治疗K O A提供理论指导,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㊁探讨,不断完善针刀医学治疗体系.参考文献[1]㊀周友龙,胡闯北,张雅琪,等.膝骨性关节炎中西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11G15.[2]㊀谷卓然,关雪峰,杨永菊,等.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1):175G178.[3]㊀武永彪,石晓兵.膝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现状研究[J].陕西中医,2019,40(4):543G545.[4]㊀张天民,杜艳军.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简论[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164G168.[5]㊀朱汉章,柳百智.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G8.[6]㊀孟㊀和,顾志华.骨伤科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7]㊀胡昭端.基于生物力学探讨针刀整体松解术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8]㊀李洪涛,王世轩,赵双利.针刀松解膝内侧副韧带治疗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陕西中医,2016,37(11):1528G1529.[9]㊀彭㊀溶,潘小莉.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19(1):59G60.[10]㊀林艳红,林木南,李西海,等.生物力学调节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作用机制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9):54G56,65.[11]㊀马楚南,冯小敏,冯爱竹.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7):14G15.[12]㊀胡元水,张㊀喆,何㊀敏.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10):1418G1419.[13]㊀周忠良,孙㊀奎,苏国宏,等.针刀松解联合手法调整肌力平衡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9):25G26.[14]㊀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87.[15]㊀张新冕,张天民.针刀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和疗法的新认识[J].中医外治杂志,2018,27(2):59G60.[16]㊀彭㊀溶,温建民,梁㊀朝.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评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5):414G416.[17]㊀牛时季,孟庆才,刘㊀颖.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2):14G18.[18]㊀许怀来,徐凡平,黄明华,等.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11):85G88.[19]㊀葛恒清,韦㊀晔,葛恒君.针刀配合骨减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骨内高压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4):98G100.[20]㊀邓晓曦,王朝鲁.膝骨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0):1135G1140.[21]㊀李㊀民,林乔龄,刘献祥.针刀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2例[J].福建中医药,2008,39(4):22G24.[22]㊀杜以宽,马㊀民,唐㊀勇.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55G156.[23]㊀姚振江,罗绪林,张教明,等.针刀结合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MM PG3和T I M PG1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30(11):101G103.[24]㊀徐传华.针刀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T N FGα和MM PG9的影响[J].新中医,2014,46(5):188G190.[25]㊀郭志明,陈志斌.针刀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09):1017G1020.[26]㊀姚血明,马武开.中医外治法在痹证中的应用[J].风湿病与关节,2014,3(5):73G75.[27]㊀张师侥,关雪峰.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最新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7):907G911.[28]㊀庞青民,赵欲晓,王承惠,等.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4):782G785.[29]㊀武㊀亮,李㊀毅,姚建锋.应用等速肌力测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1507G1509.[30]㊀张天民,吴绪平.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针刀治疗的关系[J].中国针灸,2010,30(S1):121G124.[31]㊀顾钧青,郭艳明,梁永瑛,等.近5年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研究概况[J].陕西中医,2013,34(8):1101G1104.(收稿:2019G05G20)。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针刀治疗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教研室?张天民吴绪平1976年朱汉章教授发明针刀以来,全国各地医院应用针刀治疗了众多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及骨质增生性疾病,只要使用过针刀治疗的大夫,无不为针刀神奇的疗效所折服。
由于过去的针刀治疗主要以压痛点针刀治疗为主。
临床上频频出现针刀治疗术后无效,或者有效率高治愈率低的缺点。
究其原因,过去的针刀基础理论体系自身不完善,更多地借用了中医经络学理论及脊柱相关病因学理论,从而导致针刀治疗机理模糊,限制针刀医学的纵深发展。
笔者经过近十年来的针刀临床研究,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的网眼理论及网眼理论的物质基础一一人体弓弦力学系统,阐述了人体力学解剖结构在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类疾病以及慢性内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为针刀治疗这类疾病奠定了人体力学解剖基础。
1人体弓弦力学系统运动是人体的根本属性之一,人类在逐渐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在人体各骨骼与软组织之间形成了力学连接,这种力学连接类似弓箭连接,骨骼为弓,软组织为弦,软组织在骨的附着部为弓弦结合部。
笔者将人体骨与软组织的力学连接系统命名为人体弓弦力学系统。
按照力学规律,弓弦力学系统由动态弓弦力学单元和静态弓弦力学单元和辅助装置三个部份组成。
静态弓弦力学单元是以骨为弓,以连接骨骼之间的关节囊、韧带、筋膜为弦,它的功能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动态弓弦力学单元是在静态弓弦力学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弦即肌肉,它的功能是以肌肉为动力,形成骨骼杠杆力学系统,它的功能是使人体骨关节产生主动运动;辅助装置是维持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辅助结构,包括籽骨、副骨、滑液囊,皮肤、皮下组织、脂肪等。
籽骨、畐9骨的作用是在人体运动应力最集中部位,将一个弓弦力学系统分为两个,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该部位的运动功能,比如,髌骨将膝关节分为以髋骨、股骨、髌骨为弓以股四头肌为弦的动态弓弦力学系统和以髌骨胫骨为弓以髌韧带、髌周支持带为弦的静态弓弦力学系统;滑液囊的作用是弓弦结合部(软组织在骨面的附着处)周围分泌润滑液,减少软组织起止点与骨骼的磨擦,皮肤、皮下组织、脂肪保护弓弦力学系统不受外界的干扰和破坏。
弓弦力学系统分类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是弓弦力学系统的基础,它是以骨骼为弓,以关节囊、韧带、筋膜、肌肉为弦,关节囊、韧带、筋膜及肌肉在骨骼的附着处称为弓弦结合部。
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众多的人体力学传导体系,以保持人体正常的姿势,完成各种运动力学功能。
以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根据人体的解剖结构,将弓弦力学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四肢弓弦即;即四肢弓弦力学系统,脊柱弓弦力学系统和脊-肢弓弦力学系统。
力学系统包括肘关节以远,膝关节以远的各关节弓弦力学系统。
脊柱弓弦力学系统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线,人体为了生存的需要,在脊柱的矢状面上逐渐形成了一个曲线形状,这就是脊柱弓弦力学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脊柱的生理曲度。
脊柱弓弦力学系统除了由多个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外,还有本自身独立的弓弦力学系统。
包括颈段、胸段、腰段、骶尾段弓弦力学系统。
以枕骨、颈椎为弓,连结颈椎的软组织如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韧带、颈椎间盘、项韧带、黄韧带、椎枕肌、前(中、后)斜角肌、骶棘肌颈段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它的功能是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完成颈项部的运动功能。
以胸椎肋骨及胸骨为弓,连结这些骨骼的软组织如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韧带、肋横突韧带、黄韧带、前后纵韧带、胸段、胸椎间盘、胸段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它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胸椎的生理曲度,完成胸背部的运动功能。
以腰椎为弓,连结腰椎的软组织如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韧带、腰椎间盘、前后纵韧带、黄韧带、髂腰韧带、骶棘肌腰段、腰段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它的功能是维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完成腰部的部分运动功能。
以骶尾椎为弓,连结骶尾椎的软组织如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肌腰段等软组织为弦所形成的一个弓弦力学系统,骶尾段弓弦力学系统的功能是维持骶尾椎的生理曲度。
颈段、胸段、腰段、骶尾段的弓弦力学系统共同组成脊柱矢状面的整体弓弦力学系统,骶棘肌、项韧带、斜方肌等软组织在枕骨的附着处及第7颈椎的附着处为颈段的弓弦结合部,前纵韧带在第1胸椎、第12胸椎前面的附着处为胸段的弓弦结合部,骶棘肌、棘上韧带、背阔肌等软组织在第1腰椎、第5胸椎后面的附着处为腰段的弓弦结合部,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等软组织在骶椎侧面、坐骨结节、坐骨棘的附着处为骶尾段的弓弦结合部。
脊-肢弓弦力学系统躯干是人体的主干,人体要完成复杂的运动功能,如肢带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的运动,上、下肢同时运动,就需要围绕脊柱联合协调运动。
从而形成了脊肢弓弦力学系统。
后者由多个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组成,分为胸廓与肢体弓弦力学系统及脊柱与肢体弓弦力学系统。
脊肢弓弦力学系统以脊柱为中心,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保证了脊动肢动、肢动脊动的统一。
这个弓弦力学系统从形状上看,类似斜拉桥的结构,斜拉桥的桥塔相当于脊柱,斜拉桥的桥面相当于肢带骨,连续斜拉桥的拉索相当于连结脊柱和肢带骨的软组织。
桥塔和桥面相当于弓,拉索相当于弦。
根据斜拉桥的原理,我们得知,斜拉桥由桥塔、拉索和桥面组成。
我们以一个索塔来分析。
桥塔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桥塔和桥面连接在一起。
假设索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桥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的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桥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索塔下面的桥面了。
斜拉索数量越多,分散主梁给斜拉索的力就越多。
根据斜拉侨力学原理,一侧拉索受力异常后,最终必然引起桥塔的受力异常,从而引起对侧拉索的受力异常。
2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和慢性内脏疾病的病因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是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的弦受力异常,它的病理是人体通过粘连、瘢痕和挛缩对爱损部位的弦组织进行修复,当人体不能代偿这种异常应力时,就会引起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骨质增生的病因病理是慢性软组织损伤后,导致弓弦结合部(软组织在骨的附着处)的应力异常,人体通过硬化、钙化、骨化即骨质增生,以代偿此部位的异常应力,所以,骨质增生其实是慢性软组织损伤在骨关节周围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慢性内脏疾病的病因是脊柱弓弦力学系统应力异常,导致内脏的位置异常所引发的内脏功能失调的表现。
3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和慢性内脏疾病的病理构架理论一网眼理论网眼理论是指慢性软组织损伤不是一个点的病变,而是以人体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 以受损软组织的行经路线为导向,形成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立体网络状的一个病理构架,可以将它形象地比喻为一张鱼网,鱼网的各个结点就是弓弦结合部(软组织在骨骼的附着点),是粘连、瘢痕、挛缩最集中、病变最重的部位,换言之、它是软组织损伤病变的关键部位;连结各个结点的网线就是弦的行径路线。
4针刀治疗的力学原理针刀治疗不能仅以止痛作为目标。
而是以恢复人体骨与软组织的力学平衡为目的。
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及慢性内脏疾病的病因病理构架理论,针刀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切开、分离弓弦结合部及弦的行经路线的粘连,瘢痕和挛缩来调节异常应力,使其在人体自身代偿范围以内。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人体的弓弦力学系统是物理学的力学成分在人体骨关节与软组织之间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个力学系统以骨为弓,关节囊、韧带、肌肉、筋膜为弦,完成人体特定运动功能的力学系统,它的基本运动单位是关节。
由于人体骨关节周围软组织起止点的不同,在同一部位的骨骼上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肌肉、韧带的起止点。
起于同一部位的肌肉、韧带可止于不同的骨骼,起于不同骨骼的多条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也可止于同一骨骼,所以形成了以单关节弓弦力学系统为基础的四肢弓弦力学系统,脊柱弓弦力学系统和脊一肢弓弦力学系统。
各部分的弓弦力学单元相互交叉,形成人体整体弓弦力学系统。
第二脊柱弓弦力学系统对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具有重要意义,脊柱前后面软组织损伤是引起脊柱生理曲度变化的始发原因。
根据数学曲线变化规律:当一段曲线弧长一定时,这段曲线其中的一部分曲率变小,剩下的那一部分曲线的曲率会相应的增大。
由于这些弓弦结合部都是脊柱矢状轴发生转曲的部位,所以,此部位的软组织尤其容易受到损伤。
当弓弦结合部的软组织发生粘连、瘢痕、挛缩等损伤时,就会引起脊柱生理曲度的变化,引发颈椎病、腰椎病、颈-腰综合征等众多临床疑难病症。
第三脊肢弓弦力学系统找到了脊柱与四肢的力学传导的路径,从力学层面实现了脊柱与四肢的统一。
脊肢弓弦力学系统体现了人体的力学是以脊柱为中心的向心性分布的特点,将脊柱与四肢结合起来的软组织不再是单纯的静止的连结装置,更重要的是使脊柱与四肢的力学传导得以实现。
脊肢弓弦力学系统的提出,对正确分析脊柱与四肢的力学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临床上所谓的诸多疑难杂症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脑瘫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四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质增生的病因是弓弦力学系统组成部分的受力异常,由于弓和弦(骨与软组织)的组织结构不同,所以,应力集中的部位首先是弓弦结合部即软组织的骨附着部,其次是弦即软组织的行经路线,最后是弓即骨关节。
这就是为什么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其次才是软组织行经路线的损伤,最后是骨关节本身的损伤如骨质增生,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第五慢性内脏疾病的病因是脊柱弓弦力学系统应力异常引起脊柱变形,生理屈度异常,从而影响了附着于脊柱的内脏器官位置异常,导致内脏功能失调出现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
第六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是以点一线一面的形式所形成的立体网络状病理构架。
它的病理构架形成的形态学基础是人体弓弦力学系统。
慢性软组织损伤后,该软组织起止点即弓弦结合部的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就会影响在此处附着的其他软组织,通过这些组织的行经路线即弦的走行路线向周围发展辐射,最终在损伤组织内部、损伤组织周围、损伤部位与相邻组织之间形成立体网状的粘连瘢痕。
第七针刀的治疗原理是切开、分离弓弦力学系统的异常应力点去调节人体的力学平衡,最终通过人体自身的代偿、修复治疗疾病。
第八弓弦力学系统及网眼理论的创立,从生物力学角度阐明了慢性软组织损伤及骨质增生等临床疑难杂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完善和补充了针刀医学基础理论,将针刀治疗从“以痛为输”为病变点治疗提升到对疾病的病理构架治疗的高度上来。
解决了针刀治疗有效率高,治愈率低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