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38.00 KB
- 文档页数:18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年月日实验项目列表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室号:_田406 实验设备号:10 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
2)掌握波形显示的基本原理、扫描及同步的概念。
3)了解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5)了解各种信号发生器如正弦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以及信号选择。
2.实验原理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
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
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
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2. 掌握电子电、磁聚焦和电、磁偏转的实验方法;3. 测定电子的荷质比(比荷)。
二、实验原理电子比荷(荷质比)是指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用符号e/m表示。
根据库仑定律和洛伦兹力定律,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如下:1. 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_E = eE,其中e为电子电荷量,E为电场强度;2. 电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F_B = evB,其中v为电子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3. 当电子同时受到电场力和洛伦兹力时,其运动轨迹为螺旋线。
通过测量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荷质比。
三、实验仪器1. 电子比荷测定仪;2. 电源;3. 水平仪;4. 计时器;5. 直尺;6. 针式电极。
四、实验步骤1. 将电子比荷测定仪放置在水平面上,调整水平仪使其水平;2. 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3. 将针式电极插入测定仪的电极孔中;4. 调整电源电压,使电子比荷测定仪达到稳定状态;5. 观察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记录轨迹长度和角度;6. 根据轨迹长度和角度,计算电子的荷质比。
五、实验数据1. 轨迹长度:L = 5cm;2. 轨迹角度:θ = 45°;3. 电源电压:U = 500V;4. 磁感应强度:B = 0.5T。
六、数据处理1. 根据轨迹长度和角度,计算电子的比荷:(1)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_E = L / v_E,其中v_E为电子在电场中的速度;(2)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_B = L / v_B,其中v_B为电子在磁场中的速度;(3)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总时间t = t_E + t_B;(4)电子的比荷e/m = U / (Bt)。
2. 代入实验数据,计算电子的比荷:(1)电子在电场中的速度v_E = L / t_E = 5cm / (L / v_E);(2)电子在磁场中的速度v_B = L / t_B = 5cm / (L / v_B);(3)电子的比荷e/m = 500V / (0.5T (L / v_E + L / v_B))。
电子测试与实验技术实验报告1. 引言电子测试与实验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实验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熟悉常用电子测试仪器和实验技术,掌握电子电路的测试与调试方法。
本次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所进行的电子测试与实验技术实验过程、结果和体会等相关内容。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熟悉使用示波器、信号源、信号分析仪等基本电子测试仪器;•掌握调试电路的基本方法;•熟悉使用数字示波器进行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学会使用多用途实验仪进行模拟与数字电路的测试。
3. 实验仪器和材料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和材料有:•示波器(型号:XYZ-123)•信号源(型号:ABC-456)•信号分析仪(型号:DEF-789)•多用途实验仪(型号:GHI-789)•电路板•电子元件等4. 实验内容4.1 基本电子测试仪器的使用在这一部分的实验中,我们熟悉了示波器的使用,包括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方式、扫描速度和触发电平等参数,以及对信号源输出的波形进行观测和测量等操作。
4.2 电路调试方法的掌握在这一部分的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基本的电路调试方法,包括逐步接法、替代法、测电压法和测电流法等。
通过反复调试,我们找到了电路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正。
4.3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在这一部分的实验中,我们熟悉了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巧。
通过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采集和观测,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信号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4.4 模拟与数字电路的测试在这一部分的实验中,我们使用多用途实验仪对模拟和数字电路进行了测试。
通过连接适当的检测仪器和电路板,我们能够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测试和分析,验证电路的性能和正确性。
5.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完成了所有实验内容,并取得了以下结果和分析:•对基本电子测试仪器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熟练度,能够准确地观测和测量电路中的信号;•掌握了基本的电路调试方法,能够准确地定位和解决电路中出现的问题;•熟悉了数字示波器的使用,能够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观测;•使用多用途实验仪对模拟和数字电路进行了测试,能够准确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电子物料测量实验报告一、引言电子物料的测量是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维修等过程中,需要对电子元器件的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见电子物料的测量方法,并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方法;2. 学习使用万用表、LCR仪和示波器等测量仪器;3. 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减小方法。
三、实验步骤1. 电阻的测量1. 准备一个已知电阻值的电阻器,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值的测量;2. 分别使用不同档位的万用表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 计算不同档位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分析。
2. 电容的测量1. 准备一个已知电容值的电容器,使用LCR仪进行电容值的测量;2. 分别使用不同频率的测试信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 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分析。
3. 电感的测量1. 准备一个已知电感值的电感线圈,使用LCR仪进行电感值的测量;2. 分别使用不同频率的测试信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3. 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分析。
4. 示波器的使用1. 准备一个已知信号的示波器,观察并记录示波器上信号的波形和参数;2. 调整示波器的各种参数,并观察对波形的影响;3. 分析并解释示波器参数与波形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的测量通过测量不同档位的万用表对已知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得到各个档位下的测量误差。
进一步分析发现,测量误差主要受到万用表内部电阻、接触电阻等因素的影响。
为减小误差,应选择合适的测试档位,并采用四线制测量方法。
2. 电容的测量在不同频率下进行电容测量时,可以观察到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是因为电容器本身存在损耗,导致其等效电容值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频率,以减小测量误差。
3. 电感的测量电感线圈的测量结果也受到频率的影响。
电子测量课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各种电子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准确的电子测量结果是设计和实施电子系统的基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实验,并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常用仪器和技巧;3. 验证电子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与仪器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和仪器有:- 示波器;- 万用表;- DC电源;- 电阻箱;- 电流源;- 电压源。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1. 电流测量我们首先进行了电流测量实验。
将电流源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在电流源输出恒定电流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值。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和实际电流源输出的电流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电压测量接下来进行了电压测量实验。
将电压源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在电压源输出恒定电压的情况下,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分别测量电压波形和电压值。
通过比较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的电压波形和电压值,验证不同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电阻测量最后进行了电阻测量实验。
通过使用电阻箱连接待测电阻,并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将测得的电阻值与实际电阻箱设置的电阻值进行比较,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方法和技巧,并验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子测量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电子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电子测量知识,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各种电子参数,为电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持和指导。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2. 掌握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基本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本实验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电阻值。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指针式万用表2. 可调直流电源3. 电阻箱4. 电阻5. 滑动变阻器6. 开关7. 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 将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按照电路图连接好;2. 将万用表选择到电压挡,调整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在合适的范围内;3. 闭合开关,读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4. 将万用表选择到电流挡,调整滑动变阻器,使通过电阻的电流在合适的范围内;5. 读取通过电阻的电流值I;6. 重复步骤3和4,至少测量3次,记录数据;7.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电压U(V):1.23、1.25、1.272. 电流I(A):0.25、0.26、0.273. 电阻R(Ω)=U/I- 第一次测量:R1 = 1.23V / 0.25A = 4.92Ω- 第二次测量:R2 = 1.25V / 0.26A = 4.81Ω- 第三次测量:R3 = 1.27V / 0.27A = 4.71Ω4. 电阻平均值:R = (R1 + R2 + R3) / 3 = 4.83Ω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电阻的平均值为4.83Ω。
实验结果表明,伏安法可以有效地测量电阻值。
在实验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存在一定的误差,这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实验操作的不准确性所导致的。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高精度的万用表和直流电源;2. 仔细操作,确保电路连接正确;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掌握了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元件的测量方法,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特性,提高学生在电子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子元件的测量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指使用仪器直接测量元件的物理量,如电阻、电容、电感等;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电路中的其他物理量,间接推算出元件的参数,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数字万用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阻箱、电容箱、电感箱等。
2. 材料: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常用电子元件。
四、实验步骤1. 电阻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电阻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电阻两端。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阻值,即为所测电阻的阻值。
2. 电容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电容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电容两端。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容值,即为所测电容的电容值。
3. 电感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电感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电感两端。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感值,即为所测电感的电感值。
4. 二极管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二极管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二极管的两端。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正值表示二极管导通,负值表示二极管截止。
5. 三极管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二极管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正值表示三极管导通,负值表示三极管截止。
6. 集成电路的测量(1)使用数字万用表设置在二极管测量挡,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连接到集成电路的相应引脚。
(2)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根据集成电路的规格书,判断集成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的测量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测量了不同阻值的电阻,测量值与标称值基本一致,说明测量方法正确。
2. 电容的测量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测量了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测量值与标称值基本一致,说明测量方法正确。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电压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仪器:数字电压表(DMM)、示波器(OSC)和信号发生器(SG)。
实验原理:1. 数字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采用数码显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电路中需要将表针式电压表或模拟电压表替换为数字电压表,以便更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2.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具有测量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等特性的功能。
示波器内置了扫描信号发生器和偏移电压源,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
3.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稳定的信号源,包括正弦波、方波、脉冲等。
可以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来产生所需的信号。
实验步骤:1. 将数字电压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电压接线点,将测量量程调整到合适的范围,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2. 将示波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电压接线点,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和电压量程,观察并记录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
3.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待测电路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实验结果:1. 使用数字电压表测量待测电路的电压,记录并比较了不同量程下的测量结果。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了待测电路在不同时间段内电压的波形变化,分析并记录了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
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了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并观察了待测电路对信号的响应情况,记录并分析了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基本的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电压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并通过示波器显示电压随时间的波形图,以及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信号源,验证待测电路对信号的响应情况。
####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希望能够:1. 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步骤。
2. 熟悉不同类型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 了解电子测量仪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4. 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 二、实验原理电子测量仪器是用于测量电子电路参数的设备,主要包括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概述:1. 示波器:利用电子束扫描荧光屏上的亮点,以显示信号的波形。
示波器可以测量电压、频率、相位等参数。
2.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电学参数。
万用表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数字万用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便捷性。
3.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标准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以便于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
####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示波器2. 万用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5. 电路板、连接线等实验器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示波器使用- 连接示波器与电路板,观察信号波形。
- 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相位等参数。
- 比较不同信号波形的特点。
2. 万用表使用-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压、电流等参数。
- 比较模拟和数字万用表的测量结果。
- 分析测量误差。
3. 信号发生器使用-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类型的信号。
- 将信号输入电路,观察电路响应。
- 分析信号对电路的影响。
4. 综合实验-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使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进行测试和调试。
- 分析实验结果,优化电路设计。
####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1. 示波器测量结果- 信号A:频率为1kHz,电压峰峰值为5V。
- 信号B:频率为2kHz,电压峰峰值为10V。
2. 万用表测量结果- 电阻R1:100Ω,测量误差为±5%。
- 电容C1:1000μF,测量误差为±10%。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电子测量,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子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例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2. 掌握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习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差等信号参数。
实验步骤和结果:1. 实验一: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a. 将数字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直流电流测量档位,并连接正确的电路。
b. 通过电源控制直流电流的大小,观察数字万用表的读数并记录。
c. 将数字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直流电压测量档位,连接正确的电路并测量直流电压。
2. 实验二: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a. 使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
b. 设置示波器的时间和幅度尺度,观察波形,并测量其峰值和有效值。
3. 实验三: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a.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并计算真值和误差。
b.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并记录相应的读数。
c. 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测量电感的感抗和品质因数。
讨论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和分析:1.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例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这些仪器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为电子工程师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 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测量:通过实验一,我们学会了使用数字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连接正确的电路来测量不同的电流和电压值。
3. 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测量:实验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来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
通过观察波形,并测量其峰值和有效值,我们可以了解信号的振幅和频率等特性。
4.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实验三中,我们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容,并计算出真值和误差。
实验项目列表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室号:_田406 实验设备号: 5 实验时间: 2011.5.29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
(2)掌握波形显示的基本原理、扫描及同步的概念。
(3)了解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5)了解各种信号发生器如正弦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以及信号选择。
2.实验原理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
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
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垂直的直线。
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点开始。
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
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两种工作方式。
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由于双踪显示时两个通道都有信号输入,因此还可以工作于叠加方式,这时是将两个信号逐点相加起来后送到Y偏转板的。
这种工作方式可模拟谐波叠加,波形失真等问题。
同时,如果改变其中一个的极性,也可以实现相减的显示功能。
这相当于两个函数的相加减。
示波器除了用于观测信号的时间波形外,还可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信号x 平面上正交叠加所组成的图分别加于垂直和水平系统,以观测两信号在y形,如李沙育图形,它可用于观测两个信号之间的幅度、相位和频率关系。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1)函数信号发生器,型号YB1634,指标:0.2Hz-2MHz,数量2台;2)双踪示波器,型号YB4320A,指标:20MHz,数量1台。
3)其它实验室常用工具。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4.1操作方法1)作好使用示波器前的调亮、聚焦、校正等准备工作。
2)用示波器测量方波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3)用示波器显示、测量正弦波的重复周期及电压峰—峰值。
4)用示波器显示、测量三角波的波形对称度。
5)显示波形的观测:(1)选择不同的触发极性。
(2)选择不同的扫描速度。
(3)观察方波和正弦波的x -y 合成图形。
(4)观察任意两种波形的合成图形。
4.2实验步骤1)作好使用示波器前的调亮、聚焦和校正等准备工作(1) 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后,先将示波器的两个通道的耦合方式置为地,然后分别通过调节示波器的辉度按钮“1RW ”来改变荧光屏亮点的辉度即荧光屏的亮度,调节聚焦按钮“2RW ”和辅助聚焦按钮“3RW ”来使得电子束具有较细的截面,射到荧光屏上,以便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清晰的聚焦很好的波形曲线。
(2)分别对示波器的两个通道进行调零,然后调节示波器的CH1的“位移”旋钮及CH2的“位移”旋钮,分别将通道1的扫描线及通道2的扫描线调至中心位置,以便更好的观察波形。
(3)调节“扫描微调”旋钮至校准位,将校准信号接入通道1,观测显示是否正确(其中示波器提供的是标准的1KHZ )。
(4)按下“CH2”按钮,显示通道2的扫描线,调节“触发电平”旋钮至锁定位置。
2)各种波形参数测量 (1) 方波①上升时间t r 测量对示波器进行调零完之后,再用同轴电缆将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连接起来,在波形选择档选择方波的波形,当得到所要的方波波形之后,调节示波器的时基旋钮将波形展开,使波形放大,接着按下扫描因数×5的扩展键,调节水平旋钮,并调出两条水平引线,以便对波形的高度即上升时间进行读数,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上升时间r t = 上升沿格数×扫描时基刻度÷5②下降时间t f 测量在上述测量上升时间的基础上,调节水平旋转钮,观察并读取其波形的下 降时间,参考公式如下:下降时间f t = 下降沿格数×扫描时基刻度÷5③直流偏置电压V 0测量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接着按下信号源的直流偏置按钮,并读出波形峰值的格数即高度1g ,然后将CH1置为交流耦合并读波形峰值的格数2g ,最后按以下公式计算直流偏置电压0V :直流偏置电压0V = (1g -2g )×垂直幅度刻度(2) 正弦波测量重复周期0T 及电压峰—峰值P P U -。
在信号发生器的选择波形档选择正弦波,使信号源输出正弦波波形,调节CH1的垂直幅度旋钮并读数,即正弦波波峰到波谷的格数,按照一下公式计算重复周期0T 及电压峰—峰值P P U -。
电压峰—峰值P P U -= 波峰到波谷的格数×垂直幅度刻度 重复周期0T = 单周期的格数×扫描时基刻度(3) 三角波波形对称度baT T 测量在信号发生器的选择波形档选择三角,使其输出三角波的波形图,同样按照对方波和正弦波的测量方法先调节CH1的垂直幅度旋钮,然后读数,最后参照下列公式计算波形对称度:上升时间a T =上升沿格数×扫描时基刻度 下降时间b T =下降沿格数×扫描时基刻度波形对称度=baT T 3)显示波形的观测(1)选择不同的触发极性按下“极性”按钮并观察波形显示, (2)选择不同的扫描速度选切换信号源的频率档位,选择不同的扫描速度,调节扫描时基选钮并观察不同扫描速度下的波形显示,所观察到的波形如下所示: 方波图形如下:上升时间t r 测量图形如下:下降时间t f测量图形如下:正弦波图形如下:三角波图形如下:(3) 观察交替扫描两个信号源分别输出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信号,按下CH2按钮同时显示这两个信号,按下“交替触发”按钮并观察波形显示。
(4)观察波形叠加两个信号源分别输出相同频率、不同波形的信号,按下CH2按钮同时显示这两个信号。
按下“叠加”按钮并观察波形显示,所观察到的波形如下所示:(5)观察任意两种波形的y x -合成图形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并通过示波器分别观察输出的方波和正弦波的y x -合成图形、同频正弦波的y x -合成图形,并且调节其中一个正弦波的幅度并观察其图形的变化。
从示波器上可以看出输出的为李沙如图形。
方波和正弦波的y x -合成图形 两个同频正弦波的y x -合成图形6.质疑、建议、问题讨论(1)利用示波器测量各种波形参数时,如何减小其测量误差?答:调节示波器屏上的波形大小要适中,使得读数尽量精确来减少测量误差。
(2)当利用示波器观测某一直流信号时,示波器的输入耦合方式,触发耦合方式和扫描方式应如何选择?答:对于直流信号选择直流输入耦合方式因为直流耦合用于测定信号直流绝对值和观测极低频信号,而交流耦合用于观测交流和含有直流成分的交流信号。
选择DC耦合直流耦合因为它不隔断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
选择触发扫描。
(3)什么是李沙育图形?用李沙育图形测频率是基于替代法、比较法还是微差法?当x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时,能在荧光屏上看见什么?答:李沙育图形是一个基准信号已知频率相位,一个待测信号,在双踪示波器中进行波型叠加,,调整基准信号源,在示波器上的出某种特殊图形,可以表示待测信号与已知信号也就是基准信号源之间的频率相位关系,从而计算出被测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李沙育图形测频率是基于比较法的;当x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时,你能在荧光屏上看见是一个亮点。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的实际操作对示波器的使用更加的熟悉了,对触发方式、扫面方式及示波器的显示原理等有了更深入直观的认识。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室号:实验设备号: 5 实验时间:2011.6.9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二:电子计数器的使用1.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子计数法测频、测周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闸门时间、时标的基本概念及频率标准与校频的方法。
(2)掌握采用不同闸门时间对不同的频率、周期、时间间隔进行测量的方法和误差分析方法。
2.实验原理测频原理计数器的测频原理如下图所示。
fx 为输入待测信号频率,f为时钟脉冲的频率。
闸门信号GATE控制计数时间,Fx 和F两个计数器在同一时间T内分别对fx 和f进行计数,f已知,时间T可由计数器F的计数值算出。
计数器Fx的计数值Nx =fx×T,计数器F0的计数值N=f×T。
由于 Nx /fx=N/f=T,则被测频率fx为:fx=(Nx/N)×f显示测频原理框图3.主要仪器设备EE1641B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通用示波器SS-7821/11;其它实验室常用工具。
4.实验步骤利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波信号,由通用示波器器对其进行测频,选择不同的闸门时间,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记录测量的频率值,并填写下表:5.1实习内容(1)利用电子计数器测频、测时间与周期,并进行基本误差分析。
(2)频率标准与校频5.2实验数据记录6.质疑、建议、问题讨论(1)分析以上测量数据,在用电子计数器对频率进行测量中,闸门时间对测量精度有何影响?答:匣门时间与脉冲计数的相对误差成反比,在Fx不变的情况下,匣门时间越长,脉冲计数的相对误差就越大,测量精度就变小。
(2)对于本实验系统而言,闸门时间的选择有何限制?答:在不使计数器产生溢出现象的前提下,应取匣门时间尽量大一些,以减少量化误差的影响,使测量的准确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