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试卷试题编制面向全体学生,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综合考查了九年级上册前三单元全部内容及第四单元的少量内容。全卷共三个大题,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及能力考查题,共30个小题,知识涵盖面广,灵活性较强。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也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试题具体特点如下:

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本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大部分试题源于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性。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对部分学生都不难解答。但要想考高分也较困难。

2、注重化学概念理解性及本质问题。

填空题中有2小题就是化学式的考查,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水平是难以答出此题。有2小题是对化学反应、物质性质、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必须掌握较好的基础知识才能解答。

3、考试题有较强的灵活性。

小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知识灵活,学生难以理解。体现了新教材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对学生适当地设置了探究意识。

4、注重对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的考查。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次期中试题加强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如15题对中下等学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此知识模棱两可,纯净物和混合物分辨不清。

二、成绩分析

1、基本情况

九(1)班共50人,参考人数48,及格人数1 ,最高分61分,最低分9分,平均分29.90分。九(2)班共42人,参考人数41,及格人数20,最高分78分,最低分32分,平均分58.56分。

2、失分情况:(查卷)

选择题的第1题学生错的较多,可能是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透,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还不太清楚。选择题的第3题也有学生错,这本来就是书上的实验,做过,讲的时候也强点过多次,只能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下去没有看书。选择题的第6题,好多同学选择C选项,错的原因可能是没有认真阅读题目,题目要求选的是不正确的选项。选择题的第7题,错的原因是学生不会看图分析,对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认识不清。选择题的第11题很多学生都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认为是氧元素,跟地壳以及生物细胞,海水中的最多的元素记混了。选择题的第12题错的原因,是有的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有的学分是完全没有掌握此类知识。选择题的第13题,原因在于学生多试验基本操作掌握不到位。选择题的第14题很多学生都选错,原因

在于对原子的结构理解不透。选择题的第15题,因为是第四单元的内容,所以对学生有些陌生。选择题的第18题,只有几个学生选对,原因在于对托盘天平的使用及读书还不清楚。

填空题21题,九(1)班有些的连水的化学式都不会写,证明学生下去没有看书,需加强看书的力度。填空题23题,两个班的学生都在原子是由位于园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点的核外

电子一栏出错,说明学生对原子的结构认识不清。填空题25题,两个班只有一个学生做对,原因还是在于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没有掌握。填空题27题,失分是学生没有审题,导致名称和符号写错。

能力考查题28题由于对物质的物理性质记不清,在书写文字表达式时很多都出错,有的处于笔误。

实验题30题的(1)小问也有大部分学生不会。(3)小问受到了图受到了物干扰,没有同学全对。

三、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化学用语不过关,双基知识落实不够。

2、题型训练少,练习中没有注重一题多变的活化思维

3、学生平时养成了粗心的习惯,审题不清。

4、概念模糊,学生不记忆所学知识点。

5、平时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少,自主探究能力不够,往往只是让学生“欣赏”现象。不注意实验的本质特征的探究导致学生对实验印象不深。

四、改进的措施

1、立足于课本,放眼生活和社会。使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并进。

2、重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适当把握知识延伸。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分步、分层过关,做到识记熟练,书写规范,并强化理解,让学生真正掌握化学用语的含义以及其重要性。

4、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探究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争取多让学生动手,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辩,多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探究能力,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