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物理降温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12.00 KB
- 文档页数:19
发烧⽼⼈如何物理降温 ⽼⼈⾃⾝抵抗⼒较年轻⼈来说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的感染,因此很容易⽣病,容易感冒发烧。
那么⽼⼈发烧怎么办呢?下⾯就由⼩编为您介绍⽼⼈发烧怎么办。
⽼⼈发烧怎么办 1、及时就医⽤药 ⽼⼈发烧时要及时请医⽣诊治,按医⽣要求服药。
切勿⾃⼰服⽤退烧药。
⽼年⼈由于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常服⽤的药物⽐较多,如果擅⾃选择退烧药服⽤有可能引起药物间的相互作⽤,轻者使所服⽤的药物疗效降低,重则引起不良反应,使⾝体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2、多多补充⽔分 发烧时机体代谢增⾼,体表温度⾼,带⾛体内不少⽔份,退热时出汗多,导致⽼⼈⾎液浓缩,⾎流缓慢,患者容易感到⼼跳⽆⼒,头晕。
给⽼⼈多喝⽔可以及时补充消耗和丢失的⽔分,稀释体内细菌毒素,加速排泄代谢废物,减少⼝⼲⾆燥、尿少、头晕的症状。
3、注意补充营养 发烧的⼈,⼀般胃⼝都⽐较差,此时,要想办法给⽼⼈做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物,如⼩⽶粥、⼤⽶粥、⾖浆、⾖腐脑、⽜奶、酸奶、藕粉、鸡蛋汤、酸汤⾯条、蒸蛋羹等,并注意少⾷多餐。
同时,要让⽼⼈多吃⼀些⽔果,增加营养素的摄⼊,以利于早⽇康复。
4、物理⽅法帮助降温 若体温⾼达39℃~40℃,且⼀时难以退烧时,可⽤凉⽔浸过的⽑⼱敷在头部,其实头部降温对⾝体降温影响不⼤,主要是让⼈感觉更清醒⼀点缓解不适。
同时可以⽤温⽔擦擦胸、背及腿部,使⽪肤浅表⾎管扩张,有助于降温。
与此类似的还有⽤酒精擦拭额头,⽤蒸发散热。
头部⽐较清爽的话⼈会精神点。
5、保证⾜够的睡眠 让⽼⼈保证好的睡眠质量,⽼⼈睡的床⼀定要尽可能的舒适,也最好穿宽松的⾐服,另外发烧⽼⼈的居室要定时开关窗,保证房间空⽓的良好流通,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不要在⽼⼈的房间吸烟,⽼⼈本⾝也不要吸烟,居室内最好安静⼀些。
睡眠治疗的修复⼒量胜过⼀切药物和保健品。
6、注意卫⽣ 服药后可能会出汗,这时盖得不要太厚,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出汗以后要及时擦⼲,并及时更换内⾐,防⽌着凉。
发热病人的护理时间:2015-2-10主讲:吴德琴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或因疾病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病人由于细菌、病毒的感染,以及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常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全身无力、精神倦怠、胃纳差等症状。
因此,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护理,以减轻发热时对机体的危害。
1 发热的分期发热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体温上升期,其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病人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和畏寒,有时伴续战,第二阶段为高热持续期,其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转状态,病人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心率加快。
第三阶段为退热期,其特点是散热增加而产热降至正常水平,体温趋于正常。
2 发热期护理护理原则为根据发热的分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以保证病人的舒适。
2.1 体温上升期因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温度降低,病人可出现畏寒、颤抖、皮肤苍白等。
此期应注意给病人保暖,加盖被子,脚部放热水袋,同时给服热饮料,以造成较温暖的内部及周围环境,从而缩短畏寒、颤抖的时间,而使肌肉剧烈活动产生的热量减少,使体温升高幅度减少。
2.2 高热持续期因皮肤血管开始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加.病人脸色出现潮红,呼吸加快,脉搏加快,此时应给病人退热,补充水分,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降温有物理和药物两种方法,发热不超过38.5 ℃,一般用物理降温,如降低室温,温水擦浴或温水浴,酒精擦浴等,同时需要少穿衣服才能达到降温效果。
体温38.5 ℃以上,要物理降温配合药物降温,在未服药或药物还未起效时,主要靠物理降温,若穿太多衣服,物理降温不能起效。
进行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时,对体弱、发热时间长、对冷刺激敏感的病人,可采取根据病人体温调节水温,根据病人体温,配制较病人体温低2 ℃左右的水进行擦浴。
这样可以防止因水温过低引起病人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诱发病人发冷甚至寒战。
同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体表散热起到促成作用。
39高烧的物理降温方法
高烧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会伴随着身体发热、头痛、出汗等不适感。
在高烧的情况下,快速降温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除了常见的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可以尝试。
1. 冷敷:将一条湿毛巾放入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然后轻轻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窝等较大的血管部位。
可以使用冷水浸湿毛巾,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水瓶等物品来进行冷敷。
冷敷可以通过直接吸热和促进散热的方式来帮助降低体温。
2. 冷水浸泡:将患者的手脚浸泡在温度适中的冷水中,可以通过皮肤和水的接触来加快散热速度。
可以在浴缸或盆中加入冷水,调整水温,然后将患者的手脚浸泡几分钟,直到感觉身体开始凉爽。
3. 适度通风降温:确保患者所在的房间保持通风良好,打开窗户或使用风扇等工具来增加空气流动。
新鲜的空气可以帮助散热,从而快速降低体温。
4. 冷水擦浴:将一盆温度适宜的冷水准备好,用毛巾蘸湿后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擦拭。
可以从头部开始,然后逐渐向下进行,特别注意腋下、脚背、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毛巾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5. 薄棉被覆盖:给患者盖上一床薄棉被或薄被单,不要使用厚重的被子或棉袄等,以免加重发热感。
薄棉被可以保持适当的
体温,避免过度保暖。
在实施物理降温之前,需要确保患者的状况相对稳定,没有出现严重的症状。
如果患者的症状持续加重或无法得到缓解,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此外,物理降温只是临时的措施,对于高烧的根本治疗,还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及合理饮食、休息等,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发热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发热的定义是什么?A. 体温超过37.5℃B. 体温超过38.5℃C. 体温超过39℃D. 体温超过40℃答案:B2. 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保持室内通风B. 给予足够的水分C. 立即使用抗生素D. 监测体温变化答案:C3. 发热病人的饮食应以什么为主?A. 高脂肪食物B. 高蛋白食物C. 清淡易消化食物D. 高糖食物答案:C4. 发热病人的物理降温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使用冰袋敷额头B. 使用温水擦浴C. 穿着过多的衣物D. 保持皮肤干燥答案:C5. 对于持续高热不退的病人,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立即给予退烧药物B. 继续观察,等待体温自行下降C. 寻求医生帮助,查明发热原因D. 增加衣物以保持体温答案:C二、判断题1. 发热病人应避免使用冰袋直接接触皮肤。
(对)2. 发热病人应多饮水,以帮助调节体温和排出毒素。
(对)3. 发热病人可以随意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错)4. 发热病人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对)5. 发热病人应穿着较少的衣物,以利于散热。
(错)三、简答题1. 简述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答案: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包括:监测体温变化,给予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宜的温度,使用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避免使用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保持皮肤干燥,穿着适宜的衣物,避免过度保暖,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发热病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案:发热病人在饮食上应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和高脂肪食物,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根据病人的口味和食欲调整饮食。
四、案例分析题病例描述:患者,男,35岁,因高热39.5℃入院,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问题:作为护理人员,你将如何进行护理?答案:作为护理人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护理:1. 立即监测患者体温,并记录。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收集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全身状况、文化程度,对高热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发热的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2.降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
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
高热患者体温一般在39℃以上时,应予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
30min 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
(1)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湿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灸等,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
①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____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部,5~____分钟更换____次。
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
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②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拭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
③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____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2)化学降温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
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应遵医嘱给予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
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病人每4h测____次体温,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
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二、饮食护理1.营养的补充:家人应对病人加强营养,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清淡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挂面、蔬菜粥、牛奶、豆浆等,并少量多餐,以增强抵抗力。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包括:
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时可在病人额头、腋
窝、腹股沟放置冰袋行局部冷疗,还可行温水擦浴、乙醇擦浴或冷盐水灌肠等全身冷却方法。
药物降温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发热时,机体代谢加快,出汗增多,容易导致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
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热时,由于呼吸急促和喉咙干燥等原因,易出现咳嗽、
咳痰等症状。
因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4.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发热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
因此,患者所
处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
5.保持休息:发热时机体代谢加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因此,患者应保持充
足睡眠和适当休息。
6.观察病情变化:发热病人需要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观
察病情变化。
1/ 1。
中枢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方法中枢性高热是由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损害,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导致的发热,体温骤升至40℃以上,持续数小时、数日。
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损害,使机体代谢增加,加速器官衰竭,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不但能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而且对防止或减轻多器官功能损害极为重要。
物理降温是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降低体温的重要方法。
物理降温通过促进皮肤的散热,使散热大于产热来达到降温目的。
1 目的1.1为高热患者降温。
1.2患者实施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1.3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2 开窗通风法患者体温在39℃以下,可将病室的门窗打开,通风换气或者打开电风扇或者空调机使室温下降,从而使患者体温自行调节,达到降温的目的。
3 冰袋冰囊降温法3.1评估3.1.1 患者的年龄、病情、体温等情况。
3.1.2 患者局部皮肤状况。
3.1.3 病人的心理状态。
3.2注意事项3.2.1 部位: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腘窝等血管丰富处。
3.2.2 时间:每次放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免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
长时间使用者,休息60分钟后再使用,给予局部组织复原时间。
3.2.3 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每10分钟查看一次局部皮肤颜色,病人局部皮肤无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
3.2.4 使用冰袋降温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钟内进行。
3.2.5 使用过程中,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与添加。
冰袋完整、无漏水,布套干燥。
4 温水擦浴法温水擦浴一般应使用低于患者皮肤温度的温水,即32-34℃的温水进行擦浴,这样可以很快将患者的皮肤温度传到散发。
在温水擦浴前最好先在患者头部放置冰袋,这样有助于降温,又可防止由于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
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和注意事项1:洗温水澡发热是身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的结果。
要退热,增加散热很重要。
皮肤散热是主要的散热途径,增加皮肤血流就可增加散热。
温水浴可使全身的皮肤血管扩张,散热更加容易。
而温水浴前后通过裸露皮肤以及潮湿的皮肤水分蒸发都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
具体方法就是给宝宝洗温水澡,把宝宝放在浴盆里,水温不超过宝宝的体温就可以,将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26℃~27℃,边洗边陪宝宝玩,如果水凉了,可以继续加温水。
时间可以家长自己掌握,原则上不宜太长,每隔半个小时给宝宝测一下体温,如果已经降到38.5℃以下,就可以结束了。
如果在洗澡的过程中,发现宝宝有点疲累,即使没降到38.5℃,也应该适时结束。
当然这种方法适合精神状态好的宝宝,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好,或者有过高热惊厥史,不建议采用这些方法,因为温水浴很耗费体力,不适合此类发烧。
方法2:多摄入液体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发汗、排尿、排便、呼吸等生理过程完成。
西药中的退热药(泰诺林、美林等)退热的原理是通过药物作用,使孩子出汗,从而通过发汗带走体温,达到降温的目的。
如果体内水分不足,无论是发汗还是排便都会减少,退热的效果可能就会受限。
所以在宝宝发烧期间尤其是吃了退热药后让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是退烧的必要前提。
方法3:温湿敷这种方法也是通过使血管扩张、皮肤裸露、表皮水分蒸发,来增加体表皮肤散热的机会,从而达到降温退烧的目的。
具体方法就是就是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将毛巾浸泡在温水中片刻,水温控制在32℃~34℃之间,然后将毛巾捞出,拧至半干,擦拭宝宝全身,特别是褶皱多的地方,比如颈部、腋窝下面、腹股沟处等。
这样持续做0.5~1小时,体温降到38.5℃就可以结束了。
【物理降温】包括有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块、冰盐水、冰帽、医用化学袋降温、灌肠、冰液体静脉输入等方法。
【注意事项】:1、对冷敏感的病人不宜使用任何物理方法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颤,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
高热病人的护理有哪些措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朋友经常会有发热的征兆,的温度超过身体的正常温度,处在高烧的阶段,如果不好好的降温是退烧,对大家的身体伤害可是非常大的。
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一些好的护理,高热病人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得到身体的恢复,下来就为大家详细具体的来介绍一下吧!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6.2~37.2℃(口温)之间。
体温在39℃以上称为高热,超过41℃称为过高热。
发热时首先要请医生诊治,除此之外,掌握高热护理知识对家庭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降温方法1.保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
2.物理降温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
退热措施主要有①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部,5~10分钟更换1次。
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
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②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试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
③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30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3.药物降温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一般家庭都会备有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按照说明书口服即可。
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降温时护理1.卧床休息:高热时体能消耗较快,应注意卧床休息、补充体力,以利康复。
2.营养的补充:家人应对病人加强营养,多吃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汤类、粥类饮食,如挂面、蔬菜粥、牛奶、豆浆等,以增强抵抗力。
一、发热病人的护理:1.高热期间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2.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变化,体温38.5℃(腋窝温度)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一次;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30min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体温在37.5℃以下,连续3日后改为每日测量体温1次。
3.注意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有无大量出汗、虚脱、抽搐、血压下降、神志改变等症状。
4.发热期间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热量。
鼓励病人多进食、多吃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保证每日液体入量达3000ml 以上。
5.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保护骨隆突受压部位,防止压疮。
高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防止着凉。
6.保持患者口腔清洁,进食前后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口腔有炎症、溃疡出血或不能漱口者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2—3次,溃疡处涂以冰硼散或锡类散,口唇干裂者涂以甘油或石腊油。
7.安全护理:高热患者出现躁动不安、谵妄时,需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使用护栏、约束带固定患者。
8.心理护理:注意病人的心理变换,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9.高热原因待查、疑有传染病时,先行一般隔离,确诊后按传染病处理。
二、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了解原发疾病,评估引起休克的原因。
对神志、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组织灌注、尿量等进行评估。
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评估休克程度。
心理反应:有无恐惧、焦虑、紧张及烦躁不安。
(二)、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失血、失液、体液分布异常有关。
组织灌流量改变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脑细胞缺氧导致的意识障碍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降低、组织损伤、营养不良有关。
潜在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
(三)、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就地抢救,保持环境安静。
发热病人得护理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
发热就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
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
正常腋下温度在36~37℃,24小时内波动一般不超过1℃37。
5~38℃——低热,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38℃~39℃——中热,多见于急性感染39℃~40℃—-高热,见急性感染;40℃——超高热体温低于正常称体温过低,常见于年老体弱、严重营养不良、慢性消耗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休克等。
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一、分类发热得分期:(一)开始期;(二)发热期; (三)结束期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
波动幅度<1℃、见于伤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ﻫ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
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
见败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ﻫ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
6~41、4℃。
高达43℃则极少存活。
二、发热病人得观察及护理:ﻫ(一)体温得监测:1、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时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可减至每日1~2次。
同时密切观察其她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2、观察就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脾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
3、观察发热得原因及诱因就是否消除,发热得诱因可受寒、饮食不洁、过度疲劳;服用某些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老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4、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5、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二)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但不可以同时使用。
物理降温发烧的方法
物理降温发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使用冷水毛巾:将冷水浸湿一块毛巾,轻轻拧干后敷在发热的部位,特别是额头、颈部和腋窝等。
可以在毛巾上再喷一些凉水,以保持湿润。
需要定期更换毛巾,并根据需要重复操作。
2. 冷水浸泡:用凉水将脚或手浸泡数分钟,以促进体温降低。
如果是低烧或中度发烧,可以将全身浸泡在温度适宜的冷水中,但不要用冷水浸泡过久,以免引起其他不适。
3. 冰袋敷贴:可以用冰袋或者冷冻食品包装袋装上冰块(最好用毛巾包裹一下),然后轻轻敷在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不仅可以减轻发热感,还可缓解头痛、颈项酸痛等症状。
不过,散热过快也会对身体有影响,因此不要超过15-20分钟。
4. 灼热浸泡:对于轻微发烧或感觉燥热的病人,可以用温水指尖灼热的办法,将手指浸在温水中,然后用指尖按压耳朵的后部,左右交替,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改变血管张力和改善血液循环来调节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降温方法只能暂时缓解发烧的不适症状,并不能彻底治愈发烧的病因。
如果发烧情况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建议和
治疗。
宝宝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宝宝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发烧是宝宝常见症状之一,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更是高发人群,因此面对宝宝发烧,家长常常搞到手足无措,很多妈妈一发现宝宝发烧就带去医院治疗,其实宝宝发烧是可以进行一些物理降温。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宝宝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宝宝物理降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篇11、宝宝物理降温的方法1.1、多喝水:多给孩子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适合于所有发热的宝宝。
输液之所以被大多数家长认为效果好,和静脉补充体液有很大关系。
一些孩子发热的时候由于嗓子不舒服等各种原因不愿意喝水,这个时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
1.2、温水擦身:用温水擦拭全身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水的温度32℃~34℃比较适宜。
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
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处。
对于高热或者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温水浴,水温比体温稍低就可以,温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
1.3、使用退热贴:退热贴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对于高热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感觉舒服一些,只是一种辅助措施。
冰敷由于太冷,可能会引起孩子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
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的患儿更不能用冰敷。
2、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2.1、降温贴不宜半岁以下宝宝使用不要用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因为宝宝不会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2.2、高烧不适用物理降温家长需要注意,物理降温不适合于38.5度以上的高烧。
2.3、酒精适用类型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但是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3、为什么要用物理降温婴幼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宝宝体温升高的情况,但又不能乱用药。
其实发烧是一种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性疾病的保护性症状,并非一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