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的策略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3
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的策略选择
摘要:信息不对称是限制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以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软信息”为贷款决策依据的关系型贷款和贷款者之间负有连带责任的团体贷款,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对贷款风险的影响。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在信息收集方法、营销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激励约束机制等多方面做出变革。
关键词:小微企业;软信息;关系型贷款;连带责任;团体贷款一、小微企业的X畴和融资特点
(一)小微企业的界定
小微企业概念本身是一个基于规模差异的相对概念,对其界定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定性的角度界定,其核心标准是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较小的市场份额。另一种是从定量的角度界定,主要是以若干数量标准衡量企业的规模大小,最常用的指标是企业从业人员、企业资产和企业的年营业额。
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了小微企业的标准(详见表1)。
(二)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
1. 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和内部积累。
2. 银行贷款作为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
3.小微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具有“短、频、快”的特点。即资金需求时间短,贷款需求频率高,要求资金到位快等特点。
4. 小微企业往往缺乏合格的抵质押品,且借助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成本较高。
5. 小微企业对金融产品需求广。随着小微企业金融意识的提高,经常使用的金融产品已由存贷款业务扩大到结算、票据承兑、贴现、保函、信用证、出口议付和信用卡等产品。
二、小微企业“贷款难”的相关问题
(一)关键问题: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配给
在金融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即资金使用者利用其信息优势在事先的谈判、签约过程或事后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使资金提供者承担过多的风险。
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大大提高了信贷市场的交易成本。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无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二是企业不知道应该提供哪种信息或无法提供信息。
银行的期望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和借款人还款概率两个方面。银行不仅关心利率水平,而且关心贷款风险。当银行不能确定借款人的投资风险时,提高利率将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这就是所
谓的逆向选择行为;另一方面,利率的提高会诱使借贷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行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导致银行贷款面临的潜在风险增加,结果是利率的提高并不必然增加银行的预期收入。因此,银行宁愿选择在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要求,而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从而使资金有效供给小于有效需求,这就造成了信贷配给。
信贷配给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按照银行标明的利率,所有贷款申请人的借款需求只能部分地得到满足;二是银行对不同的借款人实行差别待遇,部分信息较为透明或能提供足额担保的借款人的信贷需求得到满足,还有一些借款人因为信息不透明、欠缺合格担保等原因而被拒绝。我们所说的小微企业融资难大多属于第二类信贷配给。
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非对称信息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贷款利率无法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商业银行更加偏好使用抵押品来实行信贷配给。这一问题在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小微企业大多资产规模小,缺乏合格的抵质押物和有效的保证担保,且无法向银行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较大中型企业信息更加不透明,因此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配给也就更为严重,使得大量急需资金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且无法提供抵押品的小微企业无法取得银行信贷。
(二)基于实务角度的其他问题
1. 信用缺失。主要体现为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和社会信用的缺失。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一直是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我国企业信用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更为滞后,商业信用屡遭破坏,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缺乏。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对企业风险的客观评价,从而不利于小微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2. 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小微企业除了信息透明度低外还存在融资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不高、资源有限、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倒闭率或歇业率较高等问题。这些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是阻碍其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因素。
3. 银行的缺陷。一是银行体系的缺陷。中小型金融机构比重过低,致使信贷渠道存在渠道过窄或渠道不足的约束。二是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这在大型商业银行体现得较为突出,这些银行往往是组织机构复杂,业务链条冗长,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缺乏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动力和能力。三是银行经营方式的缺陷。银行系统缺乏金融服务的创新,不能适应小微企业的发展要求。
4. 社会中介缺陷。这包括信息中介的缺乏;审计、信用评级机构的不健全;抵押登记、公证等中介机构的手续多、收费高;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缺失等。
三、策略选择
笔者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限制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的最为关键因素。它涵盖了许多对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其他问题。比如信用缺
失、社会中介的缺陷以及银行和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都只是使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本上升,提高了银行和小微企业进入信贷市场的壁垒。而一些因素如小微企业自身存在较高的倒闭率或歇业率属于客观规律并不能轻易改变。因此,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的关键所在,也是制约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要在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上实现快速有效发展,就需要在改善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多下功夫。
改善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是要着眼于降低信息的获取和甄别成本;二是要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引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率。对于第一点而言,由于小微企业缺乏“硬信息”,而“软信息”就成为银企合作中的关键,因此旨在获取“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技术被广泛应用。对于第二点而言,在实践中往往需要借助抵质押担保来实现。由于小微企业普遍缺乏合格的抵质押品,因此团体贷款应运而生。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转嫁了银行的信息获取和甄别的成本,同时由于团体贷款中的成员间彼此互相了解、风险共担,也可以有效防X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的策略选择如下:
(一)关系型贷款
1. 关系型贷款的概念。关系型贷款,是指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其业主的
相关“软信息”而做出。这些信息除了通过办理企业的存贷款、结算和咨询业务而直接获得以外,还可以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