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动高效课堂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打造生动高效的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合作、竞争、共享,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最优化,而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很多无效环节,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
关键词:互动;尊重;记住名字;问题情景;层次性问题;生成性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学生认真参与,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踊跃发言,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系统中,师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合作、竞争、共享,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最优化,而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师生互动存在很多无效环节,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结合这些无效互动的现象,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反思:
场景一:有一次听课,一位老师上课提问时,用手指着说:“第三排第二个穿红色衣服的同学,你说……”
试想,如果你是这名学生,你会怎么想?都上了这么多天课了,老师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肯定心里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作为一名教师,天天都是在几个固定的班级上课,最起码应该做的就是要记住学生的名字。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要使课堂气氛和谐宽
松,教师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首先能熟记并随时叫出每个
学生的名字,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这是交往、交流、交汇的起点与开始。同时用眼睛和学生交流,给予鼓励、赞许的目光。想想自己有时上课也这样,教政治本来跨的班级就多,再加上课时也不是很多,又不是班主任,所以和学生交流的时间也少,通常一个班能叫上名字的不过半数,有时有的学生课堂上举手,真的是叫不上名字。其实是真的记不住吗?还是没有真正用心。不论是手势不当还是不直呼其名,明显地就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也许许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深入思考,学生在我们的眼里是否就是坐在讲台下的一个人而已,显示出了冷冰冰的师生关系,这样很难架起师生愉快沟通的桥梁,更别说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所以,要想实现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教师先要从心底真正的尊重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用你的眼神,用你的笑容,用你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到,我尊重你,我重视你,我赞赏你,那么你的课堂就变得亲切了,这个时候的互动就变得有活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很容易激发起来,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场景二:在学到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时,有些老师是这样上的:我国外交政策是什么?内容有四个方面依次是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让学生在课本上画下来,死记硬背,提问时直接问我国外交政策宗旨是……,学生如答上来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平常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不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按部就班地抛出一个个知识点,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当然,在平常教学中我们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是不
是呀”“对不对呀”等这些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没有深度,发言自然没有质量,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就不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就大大降低了。
我们知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该被动接受或记录信息,
他们必须进行积极加工才能理解信息的含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经过他们自己的大脑去深入思考探究过的东西,他们才能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而且这种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对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他们主动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在老师的点拨下探究出新的知识。
场景三:课堂上,在调动学生、激发学生思考之后,学生发言踊跃,但教师仍在不断地追问:还有吗,还有吗?那是因为,这位教师还没有从学生口中要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要不到自己期望的答案,教学环节就进行不下去了。而一旦捕捉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教师的提问就戛然而止,迅速转向了下一个环节,全然无视仍在高高举着的那一只只求知的手。
新形势下,青少年思维活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发表不同见解,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生成问题,这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教师不能回避,要及时正确引导、组织讨论,灵活解决,比如,有位老师在探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课中请学生列举不同时期的先进人物,温家宝、刘
翔、丛飞等,还有的同学恶搞提出陈冠希,如果是我们来上这节课,可能是置之不理,不管不问,也可能严厉地斥责,批评这个学生,而该老师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围绕“艳照门”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适当引导点拨: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而难能可贵的是,该老师又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提出“男生要有责任感,女生不要太随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教育了学生,该老师恰当
地因势利导并有效地解决好生成问题,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
效果。
当然,教师要有选择地处理生成的问题,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让大家共同来关注;对于个性的问题进行个别处理,对于当堂发挥价值的生成问题要重点处理,对于价值不高的生成问题则可以少花时间,淡化处理,这离不开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迅捷的反应力等。
总之,教师是课堂有效互动的源头,学生是课堂互动的主体,互动情景是课堂互动的保障,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
只有师生在沟通和交往中有效互动,多给学生创造一些“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互动”出“创新的精神”,“互动”出“新的天地”,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地更加充分,课堂才会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