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 宋词二首范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 宋词二首范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 宋词二首范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 宋词二首范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宋词二首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诵两首宋词。

对比体会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的特点。

学会结合生活理解词作,从词作中汲取精神养分。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我们一起回顾我们学过的宋词。找六位学生分别背诵李煜的《相见欢》、李清照的《醉花阴》、辛弃疾的《破阵子》、晏殊的《浣溪沙》、李煜的《虞美人》、温庭筠的《望江南》。其中脍炙人口的句子有哪些?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上作品除辛词外多为婉约风格,而婉约与豪放的代表词人柳永与苏轼也有不少流传千古的佳句,今天我们通过《凤栖梧》《江城子·密州出猎》来进一步感受婉约与豪放词风的魅力。

二、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交流时避免照本宣科,避免资料式的介绍。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元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词作极佳,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评说柳永,不管你怎样看待,也得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李白有才气,苏轼也风流。若要有才气,也风流,且把才气与风流玩得出神入化,游刃有余,恐怕李白与苏轼是难以望及柳永的项背的。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伎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伎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

“吊或“吊柳七”称之并相沿成习,伎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柳会”。

苏轼的一生也极为坎坷。我们来看一下苏轼的绝命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是他死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后的即兴之作。从中我们能了解到苏轼一生的概况:辗转于贬谪的痛苦之中,历经三个贬谪之地:黄州、惠州、儋州。

虽说两人人生结局都是让人扼腕痛心的,但他们的人生历程大不相同,或者说人生态度各不相同,因此两人的词风也就迥然相异了。让我们在朗读词作中感受两人的精神境界与思想情感。

三、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散读。

学生齐读,落实教师示范的要求,为分析作准备。

四、分析。

你认为两首词中能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词分别是什么?

《凤栖梧》中的“春愁”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出猎”。即两首词的内容分别是写春愁和出猎的。

我们先看《凤栖梧》中的“春愁”,何处可见其愁?

孤独:“伫倚”即长时间地倚靠。“伫倚”,则见出主人公

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

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借酒消愁: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又是一种徒增烦恼的做法。

生动形象的誓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衣带渐宽”的消瘦,“消得人憔悴”的煎熬,“不悔”“消得”的忠贞与执著,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

学生再读,试着背诵。

接下来再看《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出猎一事的呢?

出猎装束: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英姿

出猎场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壮观

出猎豪情:亲射虎,看孙郎。——英武

出猎用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壮怀我们没提到的句子又该怎样理解?

老夫聊发少年狂。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从这些词句中读出的是不如意的惆怅,不得重用的失

落,“老夫”的戏谑,“鬓微霜”的慨叹,“何日遣冯唐”的

期盼。

为什么词人的情感如此复杂呢?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喻指辽和西夏。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更有张力。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但“何日”却给人遥遥无期之感,怎不让词人焦虑、压抑?

我们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和生活经历读这两首词,你还能读出什么?

读出一种人生态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引用《凤栖梧》这首词的结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境界,比喻一种执著追求,不惜牺牲的精神。这一首爱情诗又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

读出一种爱国情怀: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多次被贬谪,然

而他在力所能及时又修建了利民的“苏堤”,在不被重用时仍有一腔热血欲征战沙场。苏轼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这是他的资本,是他骄傲的资本,是他可以愤世嫉俗的资本,然而在这种境遇下能百折不挠,能以一种永远向上的阳光姿态面对人生,这一点又有几人能及?这种心怀祖国,不忘报国的情怀又有几人能及?

可以说,无论是婉约的柳永还是豪放的苏轼都是真人:柳永坦然、决然抛弃了官场的污浊;苏轼坦然表现对朝廷的期待。他们二位当之无愧为活出自我的楷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敢于、甘于为自己的所想而执著付出。

五、背诵两首词。

六、默写两首词。

板书设计:

凤栖梧

柳永

孤独——“伫倚”“无言谁会”

春愁

借酒消愁——“拟把疏狂图一醉”

生动形象的誓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出猎装束: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英姿

出猎场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壮观壮志出猎豪情:亲射虎,看孙郎。——英武

凌云

出猎用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壮怀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22.《宋词二首》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二十二宋词二首 一、基础知识 1.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渲染气氛。 B.运用比喻,使形象更加鲜明。 C.交代离别时间、地点和人物。 D.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解析:A(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2.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解析: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A.遥想:远想。强虏:用很凶残的手法夺走。 B.英发:英俊勃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C.凄切:凄凉急促。风情:风流情意。 D.骤雨:阵雨。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解析:A(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强虏:樯与船桨,指强敌的战船) 4.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两项(A C)。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中的“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婆娑 ..(zā)坦荡如砥 ..(pó suō)鲜腴密匝匝 B.迂.腐(yú)狼籍濒.临(bīn)旁逸斜出 C.秀颀.(qí)虬枝交卸.(xiè)张目结舌 D.琐屑.(xiè)辟邪俯瞰.(kàn)恹恹欲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鹤立鸡群 ....,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B.近二十年来,我们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与先进学校相比,就黯然失 ...色.了。 C.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 ....的宇宙。D.我们只有学会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写作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 之有情,不至于粗制滥造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困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D.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5、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

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③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④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⑤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⑥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A.②⑤④③①⑥ B.②⑤①⑥③④ C.①⑥②⑤③④ D.②⑤③④①⑥ 7、古诗文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野望》 (2)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 (4)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5)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 (6)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7)《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花草来表现大自然生机勃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镌.刻(juàn)遗嘱.(zhǔ)咆哮.(xiào)水皆缥.碧(piǎo)B.桅.杆(wéi)翘首(qiáo)刹.那(chà)凛冽.(liè) C.要塞.(sè)悄.然(qiǎo)溃.退(kuì)殚.精竭虑(dān)D.承载.(zǎi)娴.熟(xián)澎湃.(pài)屏.息敛声(bǐng)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 ....的好心人。 B.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 ....,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 D.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它的另个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

(完整版)201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古文名句默写 (一)《三峡》 1.《三峡》中极尽夸张、 ................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 .....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 .....从侧面烘托 不见曦月。 2.《三峡》中从正面写出山的高峻 .........的句子(从.........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的高峻 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与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意境相似(或有异曲同工之 .............. 妙) ..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三峡》中与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写意境相似(或有异曲同工 ............. 之妙) ...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两句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 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 ..............。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 ..............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写山连绵不断 ......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8.写水流湍急 .....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9.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 .........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三峡》中形象地表现江水迅疾 .........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三峡》中用猿啼来衬托三峡凄凉秋景 ............的句子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写水势凶险 .....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3.表现秋季凄清萧瑟 ........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4.写夏天水急 ....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行船极快 奔御风,不以疾也。 15.《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 ......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6.《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7.《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答谢中书书》 1、文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表明作者自豪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深、境界清新的句子是:高峰如云,清流见底。 4.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绮丽山水,从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清高 ..的句子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6.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7.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8.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记承天寺夜游》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3宋词二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习长春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3宋词二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练 习长春版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答: 2.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3.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 A.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五更归梦两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妆州作》)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沙场秋点兵”与“可怜白发生”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5.“马作的卢飞快”一句引用了“的卢”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6.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9.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比人心惊不已。 2. 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忐难酬的悲愤。 3. D 4.前句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后句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5.引用“的卢”马的典故,从侧面衬托出了战斗的激烈,人物的英勇无畏。 课后能力提升 6.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7.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 8.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U31968 7CE0 糠p?/30713 77F9 矹39921 9BF1 鯱C,R24378 5F3A 强23400 5B68 孨34201 8599 薙129736 7428 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 一项是( ) A. 悄然 . (qioo ) 荒谬(miCi) . 溃退(kui) 锐不可当(dOng ) ? B. 要塞 . (sdi) 瞥见(pie) 仲裁(c6i) ? 歼灭(qidn ) . C. 屏息 . (blng ) 诘问(jU) . 教诲(hul ) . 素湍绿潭(tuon ) . D. 翘首 . (qi6o ) fr (xing) 寒噤(jin) 寒或(zhdn) ? 3,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粉碎了故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 ? ? ? ? B. 来到苏州园林,花园里那画虎类犬的石雕,那巧妙绝伦的亭台,那五彩斑斓 ? ? ? ? 的池鱼,都令我豁然开朗。 C. 安妮去世以后,我一直郁郁寡欢,是你使我又重新活跃起来,我很感激你。 ? ? ? ? D. 如果生活本身是一首诗的话,通过我们别具匠心的设计,承载生活点滴的空 ? ? ? ? 间也将成为诗的化身。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蓿交横,盖竹柏影也。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白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 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三 宋词二首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3 长版

水调歌头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2学情分析 今选入长春版八年级下语文《词二首》中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八年级学生第二次学习苏轼的作品。学生喜欢苏轼,但由于年龄及生活积累的局限,使他们对于词的意境、内涵、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如何鉴赏难于把握。在教学中,我以诵读为主线,设计四个教学板块,本课教学做到“明其意, 品其情,懂其理,知其人”,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就蕴含此过程之中。 3重点难点 1、训练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诗词间运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积累名句,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3、深刻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理解诗人胸襟抱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一钩新月,人们会想到新生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人们会想到美好圆满的生活;皎洁的月亮,人们会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今天让我们和苏轼一起走进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为我们诉什么? 活动2【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检查预习:作者介绍,背景介绍。 活动3【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诵读感知: 1、字正腔圆地读。 2、有板有眼地读。 3、有情有味地读。 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另有附加题4分) 1.古诗文名句填空。( ( 1)——(4)题必做,( 5 ) ( 6)两题任选一题 ....)( 7分) (1)感时花溅泪,。(《春望》) (2)白头吊古风霜里,。(《登岳阳楼》)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 (4)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5)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 (6)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古诗词中非常活跃的音符。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雪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 2.下面一段文字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2分) 广州正式启动亚运会吉祥物征集。吉祥物是大型运动会的重要标志,是赛会的精神和灵魂。本次征集的吉祥物,应充分反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广州亚运会理念,①弘扬奥林匹克,②彰显广州特有的文化魁力,表达广州人民的美好祝愿,而且还要具备丰厚的商业开发价值。 上面划线的句子有语病或错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①病句修改:。 ②错别字修改:。 3、综合性学习(5分)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2008年5月11日母亲节前,某中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加! ⑴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1分) 7、名着阅读:

2017-2018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模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题2分,第7小题10分共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蹒.跚(p án ) 歼.灭(jiān) 浩瀚(hào) 罄.竹难书(qìng ) B.嶙峋.(x ún ) 河堤(tí ) 诘责(jié) 油光可鉴(jiàn) C.荒谬.(mi ù) 驿.站(yì) 阻遏.(y è) 毛骨悚. 然(s ǒn ɡ) D.辟邪..(pì xié) 潮汐.(x ī) 娴.熟xián 锐不可当. (d ?ng ) 2.下列选项中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屈曲 斟酌 应衬 不拆不挠 B.磷峋 镂空 轩榭 坦荡如舐 C.提跋 星晨 凋谢 自出心裁 D.婆娑 主宰 秀颀 恹恹欲睡 3.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B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 C .进入考场后,大家屏气敛声....,听监考老师讲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D .小张个子高高,仪表堂堂,在全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早春天气, , ; ,水天一色, , 卧龙一般,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 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③它有生命 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 .①②③⑤④ B .⑤④①②③ C .⑤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 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C.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 浙江卫视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综艺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B.“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D.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杜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 过程,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7.古诗词积累(10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 (2)感时花溅泪,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 (4)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 。 (5)《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颈联诗句是: , 。 (6)《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 叹之情的诗句是“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应用(本大题含8-9小题,共8分) 8、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 、B 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4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请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 A .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 B .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 9、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4分) 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规,让学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 三、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2题。(5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答 题 不 超 过 此 线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宋词二首》第一课时随堂训练 长版

二宋词二首 第一课时随堂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伫.倚()憔悴.()貂裘.() 酒酣.()黯黯 ..()千骑. ( ) 擎.苍( ) 强.乐()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黯黯 ..生天际。 黯黯: (2)强乐 ..还无味 强乐: (3)为伊消得 ..人憔悴 消得: (4)倾城 ..随太守 倾城: (5)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出自() A.晏殊的《鹊踏枝》 B.苏轼的《定风波》 C.柳永的《凤栖梧》 D.李煜的《浪淘沙》 4.《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的作者是() A.李煜 B.秦观 C.晏殊 D.柳永 5.在词中作者运用冯唐的典故,用意是() A.希望君王听从己见,废除新法。 B.希望君王能重新启用他,赋予大任。 C.希望运用冯唐的力量,让打猎更顺利。 D.希望君王能够将冯唐派遣至己处。 6.翻译下列句子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填空。 (1)柳永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世称。又因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故称“”。 (2)柳永是北宋词坛最受欢迎的词人,有《》传世,存词二百余首。 (3)《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三苏”。他的词属于______派。 8.下列词句出自柳永作品的有()(多选) A、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C、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D、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名著导读。 班里要开“水浒英雄会”,请你像大家介绍两个人物及其典型情节与性格特征。 10.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3)题。 湖光山色,乌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①错别字:改正: ②错别字:改正: (2).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根据文章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 11.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腾八中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阻遏.(è) 绥.靖(tuǒ) 瓦砾.(lì) 地窖.(jiào) B.荒谬.(miù) 颓.唐(tuí) 琐屑.(xuè) 愧怍.(zuò) C.中轴.(zhóu) 追溯.(shuò)归咎.(jiù) 骇.人(hài) D.蹒.跚(pán) 箱箧.(qiè) 仄.歪(zè) 嶙峋.(xú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寒噤在劫难逃五彩斑澜物竟天择 B.狼籍无动于衷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C.烦躁重峦叠嶂因地制宜长途跋涉 D.尴尬锐不可当张皇失错转弯抹角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小孩子们个个都喜欢表现自己,尤其是在大庭广众 .... 之下。 B.华山的风景真是巧妙绝伦 .... ,令人啧啧称奇。 C.这点成绩的取得与大家的辛苦付出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 .... 的。 D.他带着那些鸡零狗碎 .... 的东西离开了生养过他的小村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街道居委会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我们必须及时改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5.结合语境,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__ __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 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 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 生机、丧失了斗志, 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A.②⑤①④③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②③①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C.《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张岱,选自《陶庵梦忆》。 D.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八九十岁。 7.根据所学内容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共10分) (1)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2)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林空鹿饮溪。(4)________________,铁马水河入梦来. (5)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写出了战火弥漫中人们共有的感觉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滞.留(zhì) 窒.息(zhì)油光可见正襟危坐 B.娴.熟(xián) 妯.娌(yóu)和颜悦色鹤立鸡群 C.锃.亮(zèng) 悄.然(qiǎo) 眼花缭乱抑扬顿挫 D.属.引(zhǔ) 禁锢.(gù) 藏污讷垢锐不可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 ....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B.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 至沓来 ...。 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 ....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 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 ....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情感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及表达效果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干态万状,惟妙惟肖。”(句子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各种形态,生动形象。) B.“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3《宋词二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长春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教学设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紧扣“壮”品味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停顿,节奏与语气; 2.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词人面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通过对比、以壮衬悲的手法来突出主旨的特色。 搜集关于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辛弃疾作品,走进作者,导入本课。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展现出一幅农家天伦之乐的风情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表现心情闲适,完全陶醉自然。)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他 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闲居。 其词多抒写希望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内心悲愤,揭露南宋的屈辱投降,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破阵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并用以激励友人的壮词。陈亮与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打击。词中表达了作者渴望驰骋疆场,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但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 三、课题简介: 《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集》。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四、整体感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书写时努力保持卷面的整洁。 二、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把善良栽种在心里,即便时间在我们额上犁满辄痕,也会获得生命的繁荣与péng 勃,宛若永恒的春光、不落的星chén 。你不必斤斤计较,不必处心积虑,而是时时享受风清日láng ,刻刻健步柳暗花明,衾影无惭屋漏无愧。chóng 辱不惊衰荣不扰。如此明净心路,定将行得海阔天空,赢得不老芳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文词语。(4分) (1)不蔓不枝.()(2)便要.回家(.). (3)沿溯.阻绝().(4)仅.如银线() 3.名句默写。(8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 (2)春江潮水连海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4)青林翠竹,。(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

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6)情结是诗。李白用“,万里送行舟”吟唱故土难舍、江水含情的思乡情结;陆游用“,铁马冰河入梦来”倾诉为国尽力、驰骋沙场的壮志雄心。 4.阅读名著选段,根据要求答题。(5分) “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盛怒之下,A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A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A像一根稻草似的,被甩出了马鞍,翻过马头,沉重地摔在地上。 黑夜立刻降临了…… B在发电厂工作已经一个月了,A不知不觉地和这个严肃的电工成了亲密的朋友。 B常常给他讲解发电机的构造,教他电工技术。水兵B很喜欢这个机灵的孩子。 (1)请分别写出文段中的A、B二人的姓名。(2分) A是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 (2)语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填作品名)(1分) (3)主人公的一生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除节选中的这一次外,你还能概括其中 的任意一次“死里逃生”吗?(2分)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汇编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褶.(zhě)皱阻遏.(è)仄.(zè)歪转弯抹.(mò)角 B.疮(chuōng)疤伧.(cōng)俗奔丧.(sòng)锐不可挡.(dōng) C.焦灼.(zhuó)愧怍.(zuò)拂.(fó)晓连声诺诺 ..(nuò) D.掳.(lǔ)掠骷.(kū)髅赋.(fù)闲文绉绉 ..(zhō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动于衷惶恐张皇失措荒僻 B.鸡零狗碎琐屑物竞天择接济 C.衰草连天烦燥消声匿迹伎俩 D.因地制宜制裁巧妙绝伦取缔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②信“地”和“物”,还是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它的不可靠。 ③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A.公平实在依靠欣赏B.公正实在依靠鉴赏 C.公平切实依赖鉴赏D.公正切实依赖欣赏 4.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 ....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 .. 心裁 ..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 ....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5.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D.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6.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思想,意志。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二、名句默写(每小题2分,共6分) 7.《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8.洞庭湖雄奇壮美的景色为许多文人学士吟诵,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就有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A.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 C.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 准 D.他触目伤怀(触碰到自己的眼睛,心里不高兴),自然情不能自已。 A.阌(wén)乡诘(jié)问追溯(sù)蟾蜍 (chán chú) B.洨(jiāo)河丘壑(hè)额枋(fāng)绥 靖(suíjìng) C.伛(yǔ)身孕(yùn)育疟(yào)子蹒跚(pán shān) D.绮(qǐ)丽殷(yān)红藩(fān)篱轩榭(xuān xiè) ,… … … ○ … … … … 题 … … … … 答 … :…级…班… 要 … … … … 不 … …:…名…姓内 … … … … 线 … …:…号…证封考… … … … 密 … … … … ○ … 八年级上学期重点中学期末检测卷 班级:姓名: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序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阻遏仄歪无动于衷张皇失措 B.惶急琐屑惟妙惟肖因地制宜 C.愧怍推祟销声匿迹巧妙绝伦 D.镂空繁衍相安无事世外桃源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 思布局),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对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比较) B.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下定义) C.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列数字) D.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 中学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为“生物入侵者”。(下定义、打比方) 6.按要求填空。(4分) (1),老木沧波无限悲。 (2)故渔者歌曰:“,。” (3)《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 是,。 (4)《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7.校团委开展以“我与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 与解决。(7分) (1)校园门口的绿化区经常被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提醒人们爱护花草。请从下列 词语中选出四个,组成对偶句,作为牌子上的宣传语。 行人花草文明爱护 踩踏绕道彰显含笑 (2)为了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八(1)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班级向学校总务处借了36把铁锹,8 个水桶。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 (3)组织社会调查之后,校团委举行“我看环保”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 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刚才,我已列举出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和事实,大家从中可以看到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 那么,我认为,首先人类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其次政府要重视环 保,采取有力的方法,第三,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贡献力量。 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②“采取有力的方法”这句话存在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改为“”。 ③画线句中,有两处逗号应改为号。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8—9题。(3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1分) 中学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班级姓名考号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文绉绉(ōu )推崇(ó )镂空(lóu )伧俗(cā )B.翩然(ān )蟾蜍(yú )追溯(sù )藩篱(fān )C.阻遏(yè )仄歪(zè )瓦砾(lì )箱箧(è ) D.疮疤(ā )颓唐(í )凹凼(dà )取缔(dì )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气息奄奄相安无事销声匿迹 B.雅俗之别因地制谊巧妙绝轮 C.连声诺诺微不足到荡然无存 D.张皇失措锐不可挡长途跋涉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舍现代《骆驼祥子》 B.张岱明末清初《湖心亭看雪》 C.刘禹锡宋朝-《陋室铭》 D.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6.下列句子使用修辞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排比)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加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C.(比喻)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D.(反问)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7.诗文默写(6分) (1)感时花溅泪,。 (2)山随平野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