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水稻.ppt
水稻.ppt
格式:ppt
大小:790.00 KB
文档页数:53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53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用水: 科学用水: 白叶枯病的发生发展与水关系密切,深灌、漫灌、 窜灌和大水涝淹对白叶枯病而言是如鱼得水。 水传病,所以控制好水,就可以控制白叶枯病的为害, 适时适度地晒田对控制病害尤其重要。 管水: 管水:前期浅水、中期晒田、后期湿润。 • •返青养苗水(2~4cm深), 2 4cm •分蘖泥水, •苗足放干水(即晒田) •孕扬花不断水。 晒田: 晒田:晒田标准:“田边有裂,新根露白,叶色褪淡 , 脚踩不陷”。 注意:晒田过度,水稻瘦弱、病害会加重发生。 注意
稻瘟病侵染循环
发病条件: 1.寄主抗病性差异:不同稻种、品种、生育期抗病性差 异很大。抗性机制:硅、可溶性氮、多元酚等 2. 气候条件:适温高湿利于发病。 3. 栽培管理:氮肥多、无机氮多利于发病。 4. 预测预报: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气象条件、孢子捕 捉量、
综合防治: 1. 合理利用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施肥时间和种类、合理排灌 3. 种子处理 4. 及时处理病残体 5. 药剂防治:抗菌剂401、三环唑、多菌灵等 6. 生物防治或生态防治
化学防治
药剂品种 当前的杀菌剂中,只有叶青双 叶青双(川化180、叶枯宁)对人畜 叶青双 安全,防治白叶枯病有效。25%的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 兑水叶面喷雾。叶枯净(300-500倍)、叶枯灵(500倍)、石 叶枯净( 叶枯灵( 倍 叶枯净 倍 叶枯灵 石 硫合剂( ) 代森铵( 倍 硫合剂(0.3) 、代森铵(700倍)等也对白叶枯病有效。 防治时期 •秧田期在三叶期和移栽前各喷一次 •大田出现发病中心时挑治,控制在点发阶段 •暴雨后必须对感病品种普防。喷药前排水搁田,暂停追肥 ,以改善水稻生育环境,增强抗病力,并防止病菌随水流传 播 •发wk.baidu.com发病中心,及时喷药封锁。但要在露水干后进行,防 止人为传病。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分布图
稻白叶枯病综合防治 白叶枯病发生的特点是病菌来源广,传播途 径多。防治策略: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清除病菌来源 •无病区不从病区引种,引种必须经过检 疫 •坚持种子消毒 •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让病菌有接触种、 芽、苗的机会。
•加强栽培管理, •科学用水 •科学施肥,参考稻瘟病防治 总之施肥要使水稻生长健壮,不要过旺 或过弱。 •药剂防治 •药剂及防治时期
水稻纹枯病 (rice Rhizoctonia rot)
发生概况: 发生概况 水稻纹枯病目前在美国、南美的巴西、和 委内瑞拉、欧洲和非洲等国家的主要稻区均有 发生,但以东南亚稻区受害更重。我国的华南 、 华中和华东稻区发生较重;华北、东北和云南 稻区了有发生,局部地区也为害重。 早稻发病重于晚稻,双季晚稻发病较轻。发 病的田块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可达50~ 70%
病菌生理分化: 1922年日本佐佐木首先报道该菌生理分化现象, 50年代由于抗病品种的抗性“丧失”,病菌生理分化 重新引起重视。1976年日本又提出具有不同单基因的 9个新的鉴别品种,1976—1979年中国筛选出7个鉴别 品种。 病菌易变异,表现在培养形状、生理特性、抗药 性、致病性等方面。 病菌生理小种的区系和分布因不同地区而异,品 种的更替和布局是小种消长和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 不同来源的分离物培养特征不同。
发生概况: 全世界已报道的侵染性病害近200种, 其中真菌病害140种。中国已发现真菌 病害50多种,细菌病害10种左右,病毒 病11种,线虫病4种。其中危害严重的 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
稻瘟病rice blast
稻瘟病分布遍及世界稻区,是稻作生 产中的主要病害。我国南自海南岛,西起 新疆、西藏, 东至台湾,凡有水稻栽培的 地方都有发生。但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时 间长的山区和气候较温和的沿江、 沿海、 及水稻生育期处于雨季的地区发生重。 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的 减产40~50%,局部田块颗粒无收。
稻瘟病菌
病菌生理特性: 病菌生理特性: 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适温为 25—28℃,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经10个月后仍 能维持其活力和致病性,用稻节培养的菌丝体在干燥 条件下经10年以上仍不丧失其活力。 分生孢子需在饱和湿度并且有水滴时才能萌发, 在强光和缺氧情况下不能萌发,或萌发率和侵入率低 。人工培养经波长310—420纳米蓝黑光连续照射3—5 天,促进孢子的产生。 病菌以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为碳源,以天门 冬氨酸、谷氨酸、硝酸钾等为氮源,加入微量的维生 素H和硫胺素或适量的玉米粉和稻草浸汁,可促进孢 子的产生。病菌生长适宜的pH值为6.0-6.5。
水稻白叶枯病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 发生概况:分布? 世界分布;危害?产量损失 约20%; • 病害识别:为害部位?叶片为主;发病时期? 5-9月;症状特点 • 病原: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 病害发生发展规律:越冬、传播、入侵、潜育、 发病及其影响因素(气候、栽培管理、水肥管 理) • 综合防治: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田间管理; 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中国稻瘟病分布区
识别特征: 识别特征: 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为害秧苗称苗瘟, 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为害秧苗称苗瘟,为 害叶片称叶瘟,为害穗称穗瘟,为害节称节瘟。 害叶片称叶瘟,为害穗称穗瘟,为害节称节瘟。 叶瘟:本田期稻叶发病,分为四种类型。 叶瘟:本田期稻叶发病,分为四种类型。 慢性型:梭形,外围黄色晕圈,内环为褐色, 慢性型:梭形,外围黄色晕圈,内环为褐色,中央灰 白色,病斑两端有纵长的褐线。 白色,病斑两端有纵长的褐线。 急性型: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形状多样, 急性型: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形状多样,表面有青灰 色霉层。 色霉层。 白点型:斑点白色或灰白,条件适合时转为急性型。 白点型:斑点白色或灰白,条件适合时转为急性型。 褐点型:病斑为针头状褐点,局限在叶脉间。 褐点型:病斑为针头状褐点,局限在叶脉间。 在秧苗期和本田成株期,叶舌、叶耳、 在秧苗期和本田成株期,叶舌、叶耳、叶环部位也 可产生褐色或赤褐色病斑, 叶枕瘟。 可产生褐色或赤褐色病斑,称叶枕瘟。可导致叶片早 期枯死,尤其是剑叶叶枕瘟, 期枯死,尤其是剑叶叶枕瘟,在气候适宜 时,常引起 穗瘟发生。 穗瘟发生。
种子消毒 •早、晚稻用10%抗菌剂401的1000倍液 或80%抗菌剂402的4000倍液浸种2天, 兼有杀菌和促进发芽的作用。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 种2天。 •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 种2天。
也可以参看稻瘟病的种子处理 稻瘟病的种子处理
处理病稻草
•重病田稻草和打场残体,秕谷先处理。 •稻草作肥料要用高温堆肥或草塘沤制,促使充 分腐熟。避免直接还田,使病菌扩散。 •病区不病草扎秧把 •不用病草做草套围秧畦, •不用病草做浸种催芽的覆盖物 •不用病草堵水口,涵洞 •不用病草铺垫拖拉机道路。 •打谷场及村庄附近应开沟截水,防止菌水流入 水渠,污染秧田和大田。 •华南稻区应在春耕和夏种前提早整田,消除田 边再生稻株和杂草。
稻瘟病症状
稻瘟病症状(rice blast)
节瘟: 病节初为褐色小点, 节瘟: 病节初为褐色小点,以后呈环状扩大至全 变成黑褐色或黑色, 节,变成黑褐色或黑色,高湿条件下病斑产生青 灰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倒伏。 灰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倒伏。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秧苗变褐枯死。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秧苗变褐枯死。 三叶期以后发生称苗叶瘟,症状与叶瘟相同。 三叶期以后发生称苗叶瘟,症状与叶瘟相同。 穗瘟:发生在穗颈、穗轴、枝梗、谷粒上。 穗瘟:发生在穗颈、穗轴、枝梗、谷粒上。病斑 初期暗褐色,逐渐上下扩展,形成水渍状褪绿斑, 初期暗褐色,逐渐上下扩展,形成水渍状褪绿斑, 最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后期呈枯白色。 最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后期呈枯白色。始穗期发 病造成白穗,与螟害相似, 病造成白穗,与螟害相似,但在病部有青灰色霉 茎秆上无虫痕迹,易于识别。 层,茎秆上无虫痕迹,易于识别。
水稻病害(rice diseases)
• • • • • • • 稻瘟病rice blast 水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 稻曲病 稻病毒病virus diseases 稻胡麻斑病rice brown spot 线虫病
病原物 : 病菌有性态为Magnaporthe grisea, 属子囊 病菌有性态为 , 菌球壳目, 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 菌球壳目 , 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 , 自然界尚 未发现; 未发现; 无性态为灰梨孢Pyricularia grisea, 属半知 无性态为灰梨孢 , 菌丝孢目。 病菌子囊壳黑色球形, 有长喙, 菌丝孢目 。 病菌子囊壳黑色球形 , 有长喙 , 子 囊圆柱形至棍棒形,多数子囊有8个子囊孢于 个子囊孢于, 囊圆柱形至棍棒形,多数子囊有 个子囊孢于, 少数1—6个,子囊孢子无色呈不规则排列,钝梭 少数 个 子囊孢子无色呈不规则排列, 略弯曲, 个隔膜, 形,略弯曲,有3个隔膜,萌发时两端细胞产生 个隔膜 芽管, 芽管顶端形成近圆形的附着孢, 芽管 , 芽管顶端形成近圆形的附着孢 , 而后产 生侵入丝, 入侵寄主组织。 分生孢子洋梨形, 生侵入丝 , 入侵寄主组织 。 分生孢子洋梨形 , 顶端钝尖,基部圆,初无色无隔、成熟时2隔膜 隔膜。 顶端钝尖,基部圆,初无色无隔、成熟时 隔膜。
白叶枯病发病规律
• 越冬:带菌谷种和稻草为主,再生稻、田间杂 草寄主上也可越冬。 • 传播:风雨、昆虫传播;远距离靠带菌谷种和 病稻草。 • 入侵:水孔为主,伤口亦可。潜育7-10天 (叶),温度低于20时不显症。有多次再侵染。 • 气候:台风暴雨利于病害发生蔓延。夏季高温 干旱不利于病菌传播、侵染。 • 品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已鉴定的抗病基 因11个。植株体内游离态氮高,有利于发病。
病菌寄主范围: 病菌寄主范围: 在自然情况下,稻梨孢除为害水稻外,据明 日山1965年报道,还侵染苇状羊茅(Festucaarundi naced)、秕壳草(Leers)。 人工接种能侵染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其 侵染随不同小种而异。反之来自其他不同禾本科 作物和杂草上的梨孢也能侵染水稻。1986年发现, 臂 形 草 属 (Brachiria) 中 的 Distae Ayd 和 筒 轴 茅 (Rottboelliae)可受稻梨孢菌的侵染,是过去尚未 报道过的人工接种条件下的寄主植物。
病菌代谢产物 : 病菌生长发育过程中能产生毒素,已分离到 稻瘟菌素(Piricularin)、σ—吡啶羧酸(σ —picolinic acid)、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稻瘟 醇(Pyriculol)和次生毒素香豆素(Coumarin),这 些毒素在高浓度下对稻苗的呼吸、病菌孢子的 萌发以及菌丝体的繁殖有抑制作用,低浓度下 则可刺激生长。 提取的稻瘟菌素和细交链孢菌酮酸的稀释 液分别滴于受伤稻叶上可产生与稻瘟病相似的 病斑。
病菌致病性变异: 病菌致病性变异: 稻梨孢菌的致病性易产生变异,导致变异 的原因有: ①突变。病菌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突变,形成新 的致病类型,人工培养中常见的扇形变异,多 由突变所引起。 ②菌丝融合,导致准性重组。病菌菌丝联结, 细胞核转移融合,形成二倍体,单倍化后产生 变异。 ③有性交配。在人工培养下病菌菌株间的交配 已形成有性态,对病菌的变异性机制,将进一 步得到阐明。
发病规律: 发病规律: 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分 生孢子和菌丝体),第二年传播到稻田中侵染为害。 病稻草上的病菌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活7~8个月, 在北方可活1年。而埋入地下或浸入水中1个月就全 部死亡。散落田间的草上的病菌经4个月死亡。 病菌传播主要靠气流,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 天气晴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繁殖、 传播到健康植株为害。 病菌入侵可通过伤口、自然孔 口或直接入侵表皮组织。但通过气孔入侵少。潜育期38天(叶片),10-20天(穗颈)。发病期可持续10多天, 每天可产生5000个左右的孢子。
相关主题
水稻背景ppt
水稻育种ppt
学历教育ppt
水稻种质资源ppt
水稻种植ppt
水稻的一生ppt
文档推荐
遗传育种ppt.
页数:42
水稻育种
页数:31
杂交水稻PPT
页数:10
水稻常规育种
页数:4
水稻育种及管理ppt课件
页数:19
水稻 作物育种学各论课件
页数:139
水稻杂交育种
页数:26
水稻育种及管理
页数:19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精品PPT课件
页数:69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分论 水稻育种 第2节 育种目标
页数:56
最新文档
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幼儿)》模拟试题及答案(8)
控制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
美国说话术:给插不上话的中国孩子
26米跨模板支撑体系扣件式
大理石(花岗石)的日常保养和水晶护理
职校旅游管理专业精细化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究
能量反馈系统论文:浅谈能量反馈系统在一条沙石皮带中的应用
新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装修公司企业公司商家户名录单联系方式地址大全58家
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小学生解答复杂应用题的困难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