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流动性风险的度量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90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也日益复杂。
其中,流动性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其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与度量更是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度量和研究,以及探究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该行风险管理能力和促进地方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度量(一)度量方法流动性风险的度量主要采用压力测试、流动性比率分析等方法。
压力测试是一种通过模拟极端市场环境来评估机构承受压力的能力的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银行在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状况。
流动性比率分析则通过计算银行的各项流动性指标,如存贷款比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来评估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二)度量过程对于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而言,我们首先收集了该行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然后运用压力测试和流动性比率分析等方法,对该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度量和评估。
通过分析发现,该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存贷款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不稳定等方面。
三、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一)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银行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资本充足率等。
对于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其资产和负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受地域经济影响较大。
此外,该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也是影响其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等。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利率变动等,都会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
而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使银行面临更大的流动性压力。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优化资产和负债结构,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多样性;2. 加强资本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3. 建立健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4.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业务策略;5. 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度量工具一、引言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度量工具是在金融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工具之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风险的增加,金融机构需要准确度量和评估自身的流动性风险,以便更好地管理其业务和资产负债表。
本文将介绍一些金融机构常用的流动性风险度量工具及其应用。
二、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与特点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面临的因资产负债不匹配或者现金流不能满足支付义务而导致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 难以量化:流动性风险的量化和度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资产质量、机构规模等。
2. 高度依赖外部环境: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流动性风险变得更加严重和不可预测。
三、流动性风险度量工具的分类根据度量的方法和应用范围,流动性风险度量工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流动性风险度量工具:1. 流动性风险指标: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流动性风险指标,如流动性比率、流动性缺口比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机构监测其流动性状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资产负债表模型: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建立的资产负债表模型来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流动性风险。
通过对各项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特征建模,可以预测机构在不同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和风险。
3. 应变测试: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应变测试来评估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流动性风险。
这一工具可以帮助机构测试其流动性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并提供可行的改进方案。
4. 货币流量预测模型:利用统计和数学模型,金融机构可以建立货币流量预测模型,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通过该模型,机构可以更好地管理其现金流,并准确度量其流动性风险。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金融机构使用流动性风险度量工具的案例分析:某商业银行利用流动性风险指标和资产负债表模型来度量其流动性风险。
银行首先计算了其流动性比率和流动性缺口比率,发现存在一定的风险暴露。
第一章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解析一、名词解释1、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2、所谓风险累积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会因正反馈作用而不断积累变大,当积累到爆发的临界点后,风险将发生质的变化,并有可能导致严重损失。
3、把在金融活动中未来收益有可能受金融变量变动影响的那部分资产组合的资金头寸称为风险暴露(Risk Exposure)。
4、所谓金融风险的经济资本,是与金融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直接对应、并随着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大小而变化的资本,是由金融机构基于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对风险、收益、资本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所确定的,属于“事前配置”。
5、所谓金融风险的监管资本,是指监管部门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而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备足的资本,或者说,是监管机构根据当地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执行计提的强制性资本要求,监管资本一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属于“事后监督”。
6、金融市场风险(Financial Market Risk)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变量的变化或波动而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7、信用风险(Credit Risk)是指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而给另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以及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变动或履约能力变化导致其债务市场价值的变动而引发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的角度看,信用风险主要指信贷风险,即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而造成另一方本息损失的可能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根据需要签订经济合约以后,由于一方当事人不履约而给对方带来的风险皆可视为信用风险。
8、新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流程、人员、技术和外部事件的不完善或故障造成损失的风险”。
9、筹资流动性(Fund Liquidity),也称为现金流或负债流动性,或资金流动性,或机构流动性,主要用来描述金融机构满足资金流动需要的能力。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度量流动性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种重要风险,它指的是金融机构在市场环境变动下,面临的现金流量无法及时满足支付义务或者无法以合理价格变现资产的风险。
因此,准确度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程度对于稳定金融体系、防范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流动性风险度量的相关方法和指标进行探讨,旨在提供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度量方面的参考。
一、流动性风险度量方法流动性风险度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有流动性风险指标法、压力测试法和模型建立法。
具体选用哪种方法,需根据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来确定。
1. 流动性风险指标法流动性风险指标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度量方法,通过一些指标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
常见的流动性风险指标包括现金流量覆盖率、现金流失风险指标和偿债能力比率等。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指标进行度量,从而了解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程度。
2. 压力测试法压力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模拟金融机构面临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压力情况,评估其流动性风险敏感性的方法。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压力情境,如市场流动性紧张、资产负债表大幅变动等,对其流动性进行模拟测试,评估其在不同风险情境下的流动性风险程度。
3. 模型建立法模型建立法是一种利用数学和统计模型建立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的方法。
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历史数据和相关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金融机构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这种方法对数据的可靠性要求较高,需要充分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情况。
二、流动性风险度量指标流动性风险度量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常用的指标包括现金流量覆盖率、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和时间敏感度等。
1. 现金流量覆盖率现金流量覆盖率是指金融机构在特定时期内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比例。
较高的现金流量覆盖率意味着金融机构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来支付债务和其他支付义务,流动性风险相对较低。
2.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是指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行为,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决策程序及内控措施。
第三条商业银行应当制定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明确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缺口的测算方法和限额。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度量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流动性风险。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流动性应急预案,明确在流动性风险暴露或风险事件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责任分工和处置程序。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进行流动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特点,制定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一)合理配置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确保流动性能力的充足。
(二)建立流动性需求管理制度,并对流动性需求进行充分的预测和测算。
(三)建立流动性缺口管理制度,控制流动性缺口的大小和波动。
(四)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提高金融产品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一)建立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及时监测和识别流动性风险。
(二)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流动性风险评估机制,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度量。
(三)建立流动性压力测试机制,对不同市场环境和风险情景进行应激测试。
第九条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流动性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一)明确流动性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决策程序和责任分工。
(二)制定应急措施,包括流动性储备的动态调整、内外部融资的补充等,以缓解流动性风险。
(三)建立流动性风险事件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条商业银行应当加强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主动向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披露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并及时应对市场关切。
国家开放大学《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试1-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试(第一次)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5 题1.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引起其价值涨跌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管理的)预防策略——是指在风险尚未导致损失之前,经济主采用一定的防范性措施,以防止损失实际发生或者将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以内的策略。
3.(金融风险管理的)转移策略——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将其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一种策略。
4.法律风险——指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或者监管部门授予的交易权利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5.国家风险——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国家的主权行为所引起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国家风险是国家主权行为所引起的或与国家社会变动有关。
在主权风险的范围内,国家作为交易的一方,通过其违约行为(例如停付外债本金或利息)直接构成风险,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变动(例如调整汇率和税率等)间接构成风险,在转移风险范围内,国家不一定是交易的直接参与者,但国家的政策、法规却影响着该国内的企业或个人的交易行为。
二、判断正误,每题 4 分,共10 题,正确打对号,错误打错号,并改正,不改正仅得 2 分1.只要是金融活动,都面临着风险(√)改正:2.程序控制不完备引发的风险被称为系统风险(×)改正:系统性风险也称宏观风险,是指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而对所有投资品的收益都会产生作用的风险,具体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
3.遭受国家风险的主体一定是主权国家(√)改正:4.广义的保值策略不仅包括套期保值策略,还包括其他种类的金融风险管理策略(√)改正:5.因市场价格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金融风险被称为市场风险(√)改正:6.企业和个人产生的风险属于狭义的金融风险(×)改正:狭义的金融风险除了企业、个人之外的其他三个部门,特别是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产生的金融风险大。
思考练习题第1章1.金融风险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2.请简述金融风险的性质。
3.请简述风险因素的定义与类别。
4.当司机在雪中开车时,由于路面过滑,刹车失灵,最后发生车祸。
其中,“雪”为风险因素还是风险事故?5.请简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6.风险管理对宏观经济整体具有哪些意义?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市场风险?(A)利率风险(B)信用风险(C)商品价格风险(D)汇率风险8.Schneider教授提出的什么概念得到了美国管理协会和美国保险管理协会的承认和支持?(A)风险分散(B)风险管理(C)风险经理(D)风险千涉9.当面对具有相同的预期回报率的投资项目时,金融参与者对风险项目和无风险项目同样偏好,请问参与者对风险持什么态度?(A)风险中性(B)风险偏好(C)风险厌恶(D)以上皆不是10.“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面”属于哪种应对风险的措施?(A)规避风险(B)管理风险(C)忽视风险(D)分散风险思考练习题第2章一、不定项选择1.风险管理框架的设计有效性及执行有效性并不能由()的发生与否来判断。
A.风险建模中遗漏了某项非常重要的风险因子B.对风险因子的分布计量错误C.外部事件或监管的变化D.没有选取足够反映经济周期状况的历史区间的数据2.在风险管理环境设置这一维度,主要包括董事会对银行最高层面的()和()。
A.风险评估风险偏好B.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C.风险承受度风险评估D.风险偏好风险评估3.巴塞尔协议体系默认采用该体系的银行的风险偏好是()的。
A.风险规避B.风险趋向C.风险中性D.风险缓释4.风险承担策略下的风险应对备选方案包括()。
A.合格的抵质押品B.建立风险准备金C.净额结算D.业务外包5.()可以通过计提损失准备金(专项准备、资产组合的一般准备)计入损益加以弥补。
A.非预期损失B.零星损失C.极端损失D.预期损失6.一般在金融企业用于绩效考核的是()。
A.实收资本B.监管资本C.经济资本D.账面资本7.除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之外,还有三块工作对于风险管理者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即()。
第十七章风险管理17.1复习笔记一、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1.风险的定义常见的风险定义有三种:(1)风险是未来损失的可能性。
这种定义相对狭隘。
(2)风险是未来结果对期望的偏离。
这个定义反映了风险的两面性,特别适用于金融领域中的市场风险分析。
(3)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风险与收益存在权衡关系,如高风险高收益、能够分散的风险无法得到风险收益、将风险转移出去也将转让相应的风险收益等。
从事后的角度看,风险既可能带来实际的收益,也可能导致实际的损失。
风险不能等同于损失。
损失是一个事后的概念而风险则是事前的概念。
通常在事前进行风险管理,而在事后进行损失处置和管理。
2.风险管理的过程(1)风险识别根据诱发原因不同,金融风险主要可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①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又称为价格风险,是市场价格波动而引起的风险。
与其他风险相比,由于市场价格数据可得且数据量大,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观测计量的特点,一般可以通过数量的方式来度量和管理。
同时,市场风险的管理与对冲相对比较容易实现。
②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者所带来的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则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交易对方因财务危机而违约;其二,在合约的剩余期内违约方的合约价值为负值。
与市场风险相比,由于信用事件不会频繁、有规律地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观察数据通常较少,不易获取,因此比较难以进行数量化测度与管理。
③流动性风险一般认为存在两类流动性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
前者是指由于市场交易量不足无法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所带来的风险;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支付义务,往往迫使机构提前清算。
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往往更加复杂和广泛,常常是其他风险综合影响的结果,可以被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
④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因为欺诈、未授权活动、错误、遗漏、效率低、系统失灵或是由外部事件引致损失的风险。
金融风险评估与防范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金融风险概述 (3)1.2 风险评估与防范的重要性 (4)1.3 风险评估与防范的基本流程 (4)第2章信用风险评估 (4)2.1 信用风险识别 (4)2.1.1 借款人基本信息分析 (4)2.1.2 财务状况分析 (5)2.1.3 信用历史分析 (5)2.1.4 行业与市场风险分析 (5)2.2 信用风险度量 (5)2.2.1 专家评分法 (5)2.2.2 信用评分模型 (5)2.2.3 信用风险价值(Credit Value at Risk, CVaR) (5)2.2.4 �压力测试 (5)2.3 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5)2.3.1 完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5)2.3.2 强化信用风险控制手段 (6)2.3.3 提高信用风险评估能力 (6)2.3.4 加强贷后管理 (6)2.3.5 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6)第3章市场风险评估 (6)3.1 市场风险识别 (6)3.2 市场风险度量 (6)3.3 市场风险防范措施 (7)第4章操作风险评估 (7)4.1 操作风险识别 (7)4.1.1 内部流程风险 (7)4.1.2 人员因素风险 (7)4.1.3 系统风险 (8)4.1.4 外部事件风险 (8)4.2 操作风险度量 (8)4.2.1 损失分布法 (8)4.2.2 内部衡量法 (8)4.2.3 情景分析 (8)4.3 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8)4.3.1 加强内部控制 (8)4.3.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8)4.3.3 提高系统安全性 (8)4.3.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8)4.3.5 加强外部合作 (9)第5章流动性风险评估 (9)5.1 流动性风险识别 (9)5.1.1 定义及分类 (9)5.1.2 识别方法 (9)5.2 流动性风险度量 (9)5.2.1 度量指标 (9)5.2.2 度量方法 (9)5.3 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 (10)5.3.1 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10)5.3.2 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储备 (10)5.3.3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10)5.3.4 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报告 (10)5.3.5 建立应急预案 (10)第6章利率风险评估 (10)6.1 利率风险识别 (10)6.1.1 定义与分类 (10)6.1.2 识别方法 (10)6.2 利率风险度量 (11)6.2.1 度量方法 (11)6.2.2 指标体系 (11)6.3 利率风险防范措施 (11)6.3.1 资产负债管理 (11)6.3.2 风险控制策略 (11)6.3.3 内部控制系统 (11)第7章汇率风险评估 (11)7.1 汇率风险识别 (12)7.1.1 定义与范围 (12)7.1.2 识别方法 (12)7.2 汇率风险度量 (12)7.2.1 度量方法 (12)7.2.2 模型选择与验证 (12)7.3 汇率风险防范措施 (12)7.3.1 合约保值 (12)7.3.2 资产负债管理 (12)7.3.3 多元化策略 (13)7.3.4 风险监测与预警 (13)7.3.5 员工培训与激励机制 (13)第8章法律合规风险评估 (13)8.1 法律合规风险识别 (13)8.1.1 定义法律合规风险 (13)8.1.2 法律合规风险来源 (13)8.1.3 法律合规风险识别方法 (13)8.2 法律合规风险度量 (13)8.2.1 法律合规风险度量方法 (14)8.2.2 法律合规风险度量指标 (14)8.3 法律合规风险防范措施 (14)8.3.1 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 (14)8.3.2 加强合规风险监测与评估 (14)8.3.3 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14)8.3.4 提高合规意识与能力 (14)8.3.5 建立合规风险应对机制 (15)第9章信息科技风险评估 (15)9.1 信息科技风险识别 (15)9.1.1 系统性风险 (15)9.1.2 非系统性风险 (15)9.2 信息科技风险度量 (15)9.2.1 定性度量方法 (15)9.2.2 定量度量方法 (16)9.3 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措施 (16)9.3.1 系统性风险防范 (16)9.3.2 非系统性风险防范 (16)第10章风险评估与防范的监督与管理 (16)10.1 风险评估与防范的组织架构 (16)10.1.1 风险管理部门 (16)10.1.2 业务部门 (17)10.1.3 内部审计部门 (17)10.2 风险评估与防范的内部控制 (17)10.2.1 控制环境 (17)10.2.2 风险评估 (17)10.2.3 控制活动 (18)10.2.4 信息与沟通 (18)10.2.5 监督与改进 (18)10.3 风险评估与防范的外部监管 (18)10.3.1 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18)10.3.2 监管合作 (19)10.4 风险评估与防范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19)10.4.1 改进措施 (19)10.4.2 优化策略 (19)第1章引言1.1 金融风险概述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投资者、金融机构或金融体系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VaR模型中流淌性风险的器量摘要:VaR(Value at Risk)是一种衡量投资组合风险的常用方法,它可以援助投资者衡量其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投资组合可能面临的最大损失。
然而,VaR模型在器量风险时通常轻忽了流淌性风险因素。
本文通过介绍VaR模型以及流淌性风险的定义和器量方法,谈论了VaR模型中流淌性风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器量流淌性风险的方法。
1. 引言VaR作为一种衡量风险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VaR模型通常仅关注价格风险,而轻忽了流淌性风险这一重要因素。
流淌性风险是指投资者在买入或卖出证券时所面临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的波动。
由于流淌性风险的存在,投资者可能面临高成本买入或低成本卖出的状况,从而导致实际损失超过预期。
因此,器量VaR模型中流淌性风险的方法分外重要。
2. VaR模型概述VaR模型是一种用于衡量投资组合风险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设定一定的置信水平宁时间期限,预估在该时间期限内投资组合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
VaR模型通常分为历史模拟法、参数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
历史模拟法基于历史数据来计算损失分布,参数法则使用某一概率分布来拟合损失分布,而蒙特卡洛模拟法则通过生成大量的随机数据来模拟损失分布。
3. 流淌性风险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流淌性风险是指投资者买入或卖出证券时面临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流淌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市场流淌性、个别证券的流淌性、来往规模和投资者风格。
市场流淌性是指整个市场来往量的大小和来往速度,个别证券的流淌性是指该证券的来往量和来往深度。
来往规模是指投资者想要买入或卖出的证券数量,而投资者风格则是指投资者的买卖策略和持有时间。
4. 流淌性风险的器量方法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器量流淌性风险。
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流淌性指标,例如Tick大小、价差和平均成交量。
这些指标可以衡量市场流淌性和个别证券的流淌性。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模型来器量流淌性风险,例如套利模型和风险预警模型。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流动性风险是指在特定期限内无法有效地购买或售出资产或资产组合,以充足正常的资金流出或债务偿还需求的情况。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需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本的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指标和流动性风险的掌控。
第一部分: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1. 优化流动性资产和负债结构银行应当实行措施优化流动性资产和负债的结构。
优化了银行的流动性结构可以降低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
优化资产负债表不但包括优化资产的结构,也要优化负债的结构。
合理使用借入款项也是优化资产的一个好方法,由于可借来的资金通常有相对较长的流动性周期。
2. 加强风险管理银行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以评估和管理流动性风险。
银行的高管层应当广泛了解银行面临的风险,以确保将来显现可能威逼银行流动性的风险得到充分的关注。
保证银行的业务始终能够具有盈利性,并在需要时实行相应的措施削减风险。
3. 建立紧急流动性融资计划紧急流动性融资计划是管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一个好方法。
银行应当在发生紧急流动性情况时实行积极的行动,以获得流动性资金。
这种计划可能涉及银行在紧急情况下向贷款机构或其他市场玩家寻求借款的方法。
第二部分: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指标银行应当采纳一些度量指标,以衡量其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下面几个指标是用来衡量流动性风险的:1. 流动性利润敏感性流动性利润敏感性指标测量银行的利润,对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实在而言,它衡量了银行从现有市场变化中取得的利润。
这是依据生成流动性收入和成本的快捷性和变化情况之间的差异来衡量的。
2. 流动性覆盖率比例流动性覆盖率比例指标衡量了银行债务和流动性资产之间的比例。
银行应当确保所持有的流动性资产足以支持其将来的资金流出。
因此,该比率应当足以覆盖来自各种负债结构的流动性流出。
3. 流动性缺口流动性缺口是用于衡量银行在将来的流动性需求上是否有剩余的流动性资产。
因此,银行应当采纳一些方法来估算流动性需求,然后通过比较流动性资产和负债的各舒畅将来的余额来计算流动性缺口。
年上半年,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内支付系统和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23.1亿笔, 金额335.8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5.4%和40.1%。
非现金支付的广泛应用基本满足了社会经济多样化的需求,对减少现金流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支付效率、培育社会信誉、促进金融创新和塑造新型文化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支付体系必将与国际支付清算系统SWIFT 连接成为国际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都使支付交易的业务量和金额空前增加,支付清算参与者所面临的支付清算风险也将随之增加,支付系统成了一个国家国内和跨国金融危机的潜在发源地。
因此,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还应关注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在现代支付系统中存在两类风险,一是和金融业务相关的结算风险,它包括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二是和系统类型相关的系统风险。
其中,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支付系统风险链中处于核心地位。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不能在到期日或此日后任何时间结算其负债的全部金额”,即交易参与者未得到应有的款项,这里参与者指交易者自身、结算工具的发出者,有时还包括相对应的实物和劳务交易涉及到的中介机构等;所谓流动性风险,是指“交易一方(或结算系统参与者)不能在到期日结算负债的全部金额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并不意味着这一方或参与方破产而无力偿还,他有可能在到期日之后的某一个不确定时间结算他的借记债务”,即指脱欠资金的一方不能按时满足支付要求,由此也影响到收方不能收到本应收到的流动头寸,结算的拖延、非同时结算和结算工具的发出者的拖欠等都会引起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从目前国外的情况来看,主要大国币种的支付清算系统都已经相当完善。
其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1、对每家参与行设定净借记限额;2、缩短支付信息与完成最终清算之间的时间差,如增加轧差次数;3、央行提供日间回购机制;4、日间透支;5、CLS(Continuous Linked Settlement)用于消除由于时差导致的跨国结算风险问题。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壮大,流动性风险逐渐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在评估和管理流动性风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的相关内容。
一、流动性风险简介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资金净流出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其支付义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及时偿还债务或提供所需的流动资金,进而导致市场信心受到动摇,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因此,评估和管理流动性风险对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二、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的作用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是一种系统的工具,用于评估金融机构在面临流动性风险时的状况和潜在影响。
它可以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流动性状况,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的主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 评估流动性风险水平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可以通过量化分析金融机构短期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来评估流动性风险的水平。
通过识别和测量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其面临的风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 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助其制定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金融机构可以识别和重点关注流动性风险的关键因素,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增加流动性资金的储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
3. 支持流动性压力测试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还可以用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压力测试。
通过对不同的流动性压力情景进行模拟和分析,金融机构可以评估自身在面临不同流动性挑战时的应对能力,进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可控。
三、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的类型流动性风险度量模型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基于流动性指标的模型、基于市场观测数据的模型以及基于压力测试的模型等。
不同的模型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目的,金融机构在选择和使用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量。
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VaR度量鲁静文刘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流动性风险是证券市场主要风险之一,但是人们往往仅重视价格风险从而低估市场风险。
BDSS模型是在VaR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合成管理。
本文选用了沪深300指数,以BDSS模型为基础,将相对极差与日换手率的比值作为流动性指标,再运用ARCH族类模型对金融数据常有的集群性进行了描述,使得波动率的估计更加的准确,动态化的LVaR也更好的计算出风险价值。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VaR体系ARCH族类模型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192—012007年3月12日,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因受次级抵押贷款影响而无力发放新贷款,公司濒临破产,次债危机的序幕由此拉开。
纵观此次危机,其根源是信用危机,传播途径却是流动性危机。
金融市场的总体风险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纯市场风险;另一部分是市场流动性风险,常被忽略。
关于风险度量模型,学术界主要用到VaR。
一、模型概述VaR(Valueatrisk,即“在险价值”)指在目标投资期内。
在一定的概率水平下,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
它度量的风险通常称为价格风险。
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研究,一是基于资产头寸变现期限。
二是基于买卖价差,主要有BDSS模型,该模型将买卖价差反映的流动性风险直接纳入到传统VaR计算公式中。
即(1){1*ex。
[(()]}0.5[(1)()]LaVaR。
VaRLVaR。
tEr。
tS.....................其中第一项是由资产收益率推导得到的传统VaR;第二项是流动性风险值,S代表相对买卖价差的平均值。
分别是r、S的方差,分别是r、S的分位数。
由于日相对买卖价差难以获得,且一般投资者对日内变化来不及反应,本文用下面指标代替日相对买卖价差:其中,。
《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风险管理》二、学分及学时4学分、64学时三、适用专业金融与证券专业四、教学目的本课程为专业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运用本课程所独有的知识,能为企业进行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分析,能够参与制定风险管理决策方案,能看懂风险评估报告等工作能力。
五、教学要求学生已修完《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基础教程》、《概率与数理统计》,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与事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参考《风险管理》,作者刘新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风险管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辅导丛书编委会著,立信会计出版社,时间为2009年3月。
六、教学学时数分配表七、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认识风险管理(8学时)内容提要:风险管理的含义、风险与收益损失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风险的本质。
2.风险管理的概率统计知识。
§1.1风险的基础知识(1学时)1.1.1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1.1.2风险与不确定性1.1.3风险与收益1.1.4风险本质§1.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类型(1.5学时)1.2.1信用风险1.2.2市场风险1.2.3操作风险1.2.4流动性风险1.2.5国家风险1.2.6声誉风险1.2.7法律风险1.2.8战略风险§1.3商业银行管理的主要策略(1学时)1.3.1风险分散1.3.2风险对冲1.3.3风险转移1.3.4风险规避1.3.5风险补偿§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1.5学时)1.4.1资本的含义1.4.2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性§1.5风险管理常用的概率及数理统计知识(3学时)1.5.1常用的概念和统计分布1.5.2收益的计量1.5.3风险的量化1.5.4风险的敏感性分析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2学时)内容提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教学重点和难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2.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组织(0.5学时)2.1.1商业银行风险文化2.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1学时)2.2.1 风险识别2.2.2 风险计量2.2.3 风险监测2.2.4 风险控制§2. 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0.5学时)2.3.1 数据收集2.3.2 数据处理2.3.3 信息传递2.3.4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4学时)内容提要: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度量、信用风险监测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