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庭筠的诗词10篇

温庭筠的诗词10篇

温庭筠的诗词10篇
温庭筠的诗词10篇

温庭筠的诗词10篇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温庭筠的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送客偶作

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石路荒凉接野蒿,西风吹马利如刀。小桥连驿杨柳晚,

废寺入门禾黍高。鸡犬夕阳喧县市,凫鹥秋水曝城壕。

故山有梦不归去,官树陌尘何太劳。

题友人池亭

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月榭风亭绕曲池,粉垣回互瓦参差。侵帘片白摇翻影,

落镜愁红写倒枝。鸂鶒刷毛花荡漾,鹭鸶拳足雪离披。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成四十韵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明皇昔御极,神圣垂耿光。沈机发雷电,逸躅陵尧汤。

西覃积石山,北至穷发乡。四凶有獬豸,一臂无螳螂。

婵娟得神艳,郁烈闻国香。紫绦鸣羯鼓,玉管吹霓裳。

禄山未封侯,林甫才为郎。昭融廓日月,妥帖安纪纲。群生到寿域,百辟趋明堂。四海正夷宴,一尘不飞扬。天子自犹豫,侍臣宜乐康。轧然阊阖开,赤日生扶桑。玉砌露盘纡,金壶漏丁当。剑佩相击触,左右随趋跄。玄珠十二旒,红粉三千行。顾盻生羽翼,叱嗟回雪霜。神霞凌云阁,春水骊山阳。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双琼京兆博,七鼓邯郸娼。毰毸碧鸡斗,茏葱翠雉场。仗官绣蔽膝,宝马金镂锡。椒涂隔鹦鹉,柘弹惊鸳鸯。猗欤华国臣,鬓发俱苍苍。锡宴得幽致,车从真炜煌。画鹢照鱼鳖,鸣驺乱甃鶬.飐滟荡碧波,炫煌迷横塘。萦盈舞回雪,宛转歌绕梁。艳带画银络,宝梳金钿筐。沈冥类汉相,醉倒疑楚狂。一旦紫微东,胡星森耀芒。凭陵逐鲸鲵,唐突驱犬羊。纵火三月赤,战尘千里黄。殽函与府寺,从此俱荒凉。兹地乃蔓草,故基摧坏墙。枯池接断岸,唧唧啼寒螀。败荷塌作泥,死竹森如枪。游人问老吏,相对聊感伤。岂必见麋鹿,然后堪回肠。幸今遇太平,令节称羽觞。谁知曲江曲,岁岁栖鸾凰。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

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缥帙无尘满画廊,钟山弟子静焚香。惠能未肯传心法,张湛徒劳与眼方。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黄昙子歌

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参差绿蒲短,摇艳云塘满。红潋荡融融,莺翁鸂鶒暖。萋芊小成路,马上修蛾懒。罗衫袅回风,点粉金鹂卵。法云寺双桧

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晋朝名辈此离群,想对浓阴去住分。题处尚寻王内史,画时应是顾将军。长廊夜静声疑雨,古殿秋深影胜云。一下南台到人世,晓泉清籁更难闻。

和段少常柯古

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称觞惭座客,怀刺即门人。素向宁知贵,清淡不厌贫。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未报淮南诏,何劳问白蘋。相和歌辞·江南曲

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轧轧摇桨声,移舟入茭叶。溪长茭叶深,作底难相寻。避郎郎不见,鸂鶒自浮沉。拾萍萍无根,采莲莲有子。不作浮萍生,宁作藕花死。岸傍骑马郎,乌帽紫游缰。含愁复含笑,回首问横塘。妾住金陵步,门前朱雀航。流苏持作帐,芙蓉持作梁。出入金犊幰,兄弟侍中郎。前年学歌舞,定得郎相许。连娟眉绕山,依约腰如杵。凤管悲若咽,鸾弦娇欲语。

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明月西南楼,珠帘玳瑁钩。横波巧能笑,弯蛾不识愁。花开子留树,草长根依土。早闻金沟远,底事归郎许。不学杨白花,朝朝泪如雨。东郊行

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斗鸡台下东西道,柳覆班骓蝶萦草。坱霭韶容锁澹愁,青筐叶尽蚕应老。绿渚幽香生白蘋,差差小浪吹鱼鳞。王孙骑马有归意,林彩着空如细尘。安得人生各相守,烧船破栈休驰走。世上方应无别离,路傍更长千株柳。谢公墅歌

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

朱雀航南绕香陌,谢郎东墅连春碧。鸠眠高柳日方融,绮榭飘飖紫庭客。文楸方罫花参差,心阵未成星满池。四座无喧梧竹静,金蝉玉柄俱持颐。对局含情见千里,都城已得长蛇尾。江南王气系疏襟,未许苻坚过淮水。

温庭筠词风

温庭筠词风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由于庭筠才思艳丽,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温庭筠词风一 一,善于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效果。《更漏子》其一:“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写思妇梦回初醒之际听雨声产生的错觉,把雨声当成漏声。在她想象中,远近的惊飞了,连画屏上的金鹧鸪也飞起来了。这些惊飞的鸟暗示着思妇不安心情。画屏华丽,心境凄凉。 《菩萨蛮》其六:“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用柳丝暗示季节,暗示离别,用春的无力暗示女主人的失情失绪。 二,意象跳跃,意象之间脉络隐伏,需读者去想象补充。 《菩萨蛮》其二: 水晶帘里破黎枕,暖香惹梦鸳鸯枕。奖赏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翦。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 上阕写女子生活的环境。首二句写其女子居室明净,温馨,华丽,引人入梦,是女子生活的小环境;后二句写室外,由近景拉开成远景,疏淡,是女子生活的大环境。

下阕写女子生活景况。从下阕可以看出,一个正剪彩制“人胜”的女子,穿藕丝色衣服,双鬓被绯红的面庞隔开,插在头上的玉钗象春风吹来一样。 写环境只是把室内室外两种富有对比性的景况并列地摆在一起,意象之间好像是跳跃的,中间留出一片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脉络神理俨然自在,写得自然融合。 温庭筠词风二 年轻时, 初读温庭筠词, 觉其天光云影, 清丽可爱, 然思其脉络, 则有不知其踪迹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读叶嘉莹先生《温庭筠词概说》一文, 深感其文笔优美, 分析细腻。遂复取温词及诸家评说读之, 则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其疑难之处仍未贯通。二零零六年秋冬之际, 闲暇偶尔思及温庭筠词作, 恍然悟之。盖温词之所以难解者, 实因温词构思之法与常人相异。千年以来, 其词因之一直被人视为晦涩难懂。要之, 温庭筠词的构思之独特处有二: 曰组合意象。曰词中有画。 一、组合意象 一般诗词作品的阅读, 作者先按一定的时空线索为情造文, 读者阅读时则按一定的时空线索被文以入情, 故所作诗文, 不难理解, 这是一般为文的常例, 温庭筠的词作却不同, 他在词中常隐去一般的时空写作线索, 按照画面形象的要求, 直接组合不同时空的意象, 构置成词境。这是温词构思的一贯特色, 也是温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贡献。

温庭筠诗词鉴赏

温庭筠诗词鉴赏 学习辅助网 https://www.doczj.com/doc/872942899.html, 温庭筠诗词鉴赏 《碧磵驿晓思》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鉴賞】诗中所写的,全是清晨梦醒以后瞬间的情思和感受。首句写旅宿者清晨刚醒时恍忽迷离的情景。乍醒时,思绪还停留在刚刚消逝的梦境中,仿佛还在继续着昨夜的残梦。在恍忽迷离中,看到孤灯荧荧,明灭不定,更增添了这种恍在梦中的感觉。"残梦",正点题内"晓"字,并且透出一种迷惘的意绪。不用"孤灯"而用"香灯"这种绮丽的字面,固然和诗人的喜作绮语有关,但在这里,似有暗示梦境的内容性质的意味,且与全诗柔婉的格调取得统一。"香灯"与"残梦"之间,着一"伴"字,不仅透露出旅宿者的孤孑无伴,而且将夜梦时间无形中延长了,使读者从"伴残梦"的瞬间自然联想到整个梦魂萦绕、孤灯相伴的长夜。 《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鉴賞】这首诗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梦江南?千万恨》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鉴賞】此首叙飘泊之苦,开口即说出作意。"山月"以下三句,

温庭筠的七绝诗词《咸阳值雨》阅读

温庭筠的七绝诗词《咸阳值雨》阅读 《咸阳值雨》 唐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赏析】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两句点题,描写咸阳桥雨景。咸阳桥,即西渭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在唐代,西渭桥 也是送客惜别的地方,如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 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描写的就是渭城 送别的情景。既然是送别之地,定目睹了古往今来许多次的离合悲欢,多少带些哀伤,不过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并无悲伤之情,反而充满闲 适悠然。咸阳桥上的雨在作者笔下是“如悬”的,好像是千万条细丝 从空中垂下来的一样。这个“悬”字,将雨足绵延如虚悬空际的帘箔 之质感,形象生动地传出,令人神往。下一句,紧承上句,把视角从 桥头推向远处的水面,从更为开阔的角度来写这茫茫雨色。“万点” 言雨丝之密集;“空蒙”二字渲染出云行雨施、水气迷离的特别景象,点出这场春雨为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这种烟雨霏霏的景象类似江 南水乡的天气,是诗人着力刻画的意境。“钓船”是实景描写,烟雨 钓船本来就是一幅唯美的水墨画,诗人还用一个“隔”字,更把水墨 的那种隐约梦幻感进一步强化。 这两句一起一承,围绕眼前景物生发,后两句转入虚境,从咸阳 的雨景,转到了洞庭的春色,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来。作者描写洞庭湖之景,目的在于用它来烘托咸阳的雨景,使之更 为突出。 扩展阅读: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本名岐,又名温八叉,约812年-约866年),字飞卿,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其工诗,与李商隐合称“温李”,在词,也与韦庄并称“温韦”,被 尊为“花间词派”鼻祖。 其多次考进士均落榜,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 不过他放荡不羁,讽刺权贵,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其约卒于咸通末,年六十左右。 温庭筠,为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裔孙。《新唐书》云:“彦博裔 孙廷筠。”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生于太原。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温庭筠朋友李远登进士。温庭筠集中 有《春日寄岳州从事李员外二首》《寄李员外远》。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有诗《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六月温造卒,七十岁。温造是温庭筠 族亲,官至兵部侍郎、礼部尚书。旧唐书本传记温造晚年敛财而且悭吝。温庭筠集中没有提到过温造、温璋父子。 扩展阅读:温庭筠的诗词成就 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 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语言 工练,清俊明快,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被称为花间鼻祖。他与李 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三人都排名十六,故称“三十六体”。现存 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 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巽子》,原 本不传,《太平广记》引录甚多。 温庭筠诗词俱佳。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 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 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

温庭筠的诗词全集

温庭筠的诗词全集 温庭筠,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诗人。他的很多诗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温庭筠的生平及诗词全集。 1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出生 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 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恃才不羁,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 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 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1温庭筠的诗词全集《侠客行》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碧磵驿晓思》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赠少年》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一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伤温德彝》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 天山。《弹筝人》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

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二诗歌原文及翻译

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二诗歌原文及翻译 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二是小山重叠金明灭,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 所写只是一件事。下面是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二诗歌 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了解。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 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 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 “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 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 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 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腮, 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 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 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 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 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 之一式。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 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 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时孙 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 早妆时。”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荷 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旧解多以小山为“屏”,其实未允。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 下无内在联系; (2) 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 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 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然“小山屏”者,译为 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小” 为状词; “小”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 既以“小山”为屏, 又以“金明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 不但“屏”“日”全无着落, 章法脉络亦 不可寻矣。 重,在诗词 韵语中,往往读平声而义为去声,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为定。此处 声平而义去,方为识音。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义,唐诗 有“双蛾叠柳”之语,正此之谓。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故 诗又有“八字宫眉捧额黄”之句,其良证也。 已将眉喻为山,再将鬓喻为云,再将腮喻为雪,是谓文心脉络。盖晨间闺中 待起, 其眉蹙锁, 而鬓已散乱, 其披拂之发缕, 掩于面际, 故上则微掩眉端额黄, 在隐现明灭之间;下则欲度腮香,——度实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 也,雪也,构为一幅春晓图,十分别致。 上来两句所写,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紧接懒起,起字一逗——虽曰 懒起,并非不起,是娇懒迟迟而起也。闺中晓起,必先梳妆,故“画蛾眉”三字 一点题——正承“小山”而来。 “弄妆”再点题, 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鬓之腮 雪而来。其双管并下,脉络最清。然而中间又着一“迟”字,远与“懒”相为呼 应,近与“弄”字互为注解。“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迟”字,多 少层次,多少时光,多少心绪,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尽矣。 梳妆虽迟,终究须有完毕之日,故过片重开,即写梳妆已罢,最后以两镜前

温庭筠古诗送人东归赏析

温庭筠古诗送人东归赏析 【诗句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出处】唐·温庭筠《送人东归》。 【意思】大意是说:就要分别了,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呢?请饮一杯酒作为离 别的安慰。作者温庭筠(812~866),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人。每人 试,押官韵,凡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鉴赏】 此后我和你何时才能够再相见呢? 到那时候我要拿一杯酒,慰藉 你别后的容颜。 【全诗】 《送人东归》 [唐]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注释】 ①荒戍:荒废的古营垒。落黄叶:点明秋天季节。②此句用《孟子·公孙丑 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句意,写友人浩浩然有远志而离开故关东归。故关: 故塞,即上句的“荒戍”。③二句写归途景色。东归当先经郢门山,然后到汉阳 渡,因声律需要而倒装。高风:高爽的秋风。汉阳:今属湖北省。初日:旭日, 初升起的太阳。郢门山:即荆门山,见李白 《渡荆门送别》 注。 ④二句意谓你从天涯乘孤舟回去, 家乡还有几个故人? 江 上:泛指长江下游的家乡。孤棹(zhao):孤舟,棹为船边划水的桨,此处代舟。 ⑤二句写难以预期的重聚。何当:何时。尊(樽)酒:杯酒。离颜:离别后忧愁的 面容。 【全诗鉴赏】 尾联写当此远行之际,开怀畅饮,不禁生出 “何当重相见” 之感叹,惜别 之情力透纸背。 全诗写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诗人只在开笔稍事点染苍凉气氛,便笔 锋一转,绘出一幅山高水远,扬帆万里的雄壮图画,以回应首联的 “浩然”, 结尾又以日后重逢的遐想,一虚一实,可谓珠联璧合,浑然天成。

温庭筠《猎骑辞》原文及注释

温庭筠《猎骑辞》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品介绍《猎骑辞》的作者是温庭筠,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77卷。 原文 早辞平扆殿,夕奉湘南宴。 香兔抱微烟,重鳞叠轻扇。 蚕饥使君马,雁避将军箭。 宝柱惜离弦,流黄悲赤县。 理钗低舞鬓,换袖回歌面。 晚柳未如丝,春花已如霰。 所嗟故里曲,不及青楼宴。 注释 ①平扆殿:朝觐之宫殿。《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扆)南向而立。”扆,户牖间画有斧形之屏风。《论衡·书虚》:“户牖之间曰扆,南面之坐位也。” ②湘南:县名。汉属长沙国,南朝齐属衡阳郡。故城在今湖南湘潭县境。 ③仿龙鳞形状之扇。 ④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使君从南

来,五马立踯躅。”蚕:全诗校:“一作仆。” ⑤流黄:绢。乐府《相逢行):“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赤县:唐代县的等级之一。京都所理曰赤县,京之旁邑称畿县。 ⑥霰:雪珠,雨点下降遇冷凝成的微小冰粒。 ⑦宴:全诗校:“一作燕。” 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繁体对照 《獵騎辭》溫庭筠

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

语文教学: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 语文教学: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 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多年来辗各地讲课时的录音整理。一般来说,我自己对于讲课本来就是没有准备讲稿的习惯。这倒还不只是因为我的疏懒的习性,而且也因为我原来抱有一种成见,以为在课堂上的即兴发挥才更能体现诗词中的生生不已的生命力,而如果先写下来再去讲,我以为未免要死于句下了。她平生喜欢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 叶嘉莹一直从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创办基金和奖学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出生于1924,八十多岁的老人居然上课不用资料,也不爱用资料,尚能信手拈来在唐诗宋词间呼风唤雨。这都出于其对古典文学的酷爱之情。诚如她所言: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有人常问学古典文学有什么用处?学古典文学正是因为古典文学里边有一种生生不已的、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感动和感发的生命。在诗歌的美文中形成一个韵律,四个字是最简单而能造成韵律的一个基本形式,如诗经,这是我们本国的语言特色跟我们身体生理的机能结合起来起来所产生的一个的自然的现象。《惠风词话》: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即更有感动的是人的内心地方。《论语泰伯》篇曾说,子曰:兴于诗。兴是一种兴发,一种感动,跟的见物起兴一样,你读诗,也会引起一种感发的。诗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给你心灵一种感发。古人曾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就是在于你的内心有一种活泼敏锐的善于感发的心灵,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根本所在的地方。诗歌最大的作用,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有一种善感的心灵,要兴起诗。 十七讲中简记: 冯正中,冯延已,有执着的热情。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舞。 晏殊,有圆融的观照。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欧阳修,有遣玩的意兴。自号六一即为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逸文,一位老翁老于此五物之中。笙歌散后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苏东坡: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王国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柳永: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辛弃疾;‘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推崇他用生命写诗,用内心的意志理念流露,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沙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苏辛不同之处,辛是英雄豪杰之气,苏是逸怀浩气之怀,是旷达的襟怀。苏: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秦少游,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轻柔叙写,无一重字。】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的词给人的是一种感官印象。先看第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这个形象,在花间集的时代有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可以指山眉,说女子眉毛的形状象山。在这首词里面,它指的是不是眉呢?我以为不是的。词中说小山重叠,眉毛可以象小山,但如何重叠呢?还有,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文学家)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或“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称“三十六体”。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1-2] ? 人物关系 ? ? 本名温庭筠 别称温岐、温庭云、温廷筠、温八叉、温八吟 字号字飞卿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太原祁(今山西祁县) 出生时间约812(或说801、824)年

去世时间约866(或说870、882)年 主要作品 《商山早行》《过陈琳墓》《苏武庙》《菩萨蛮》等主要成就诗词创作 目录 1 人物生平 ?年幼失怙 ?才高累身 ?流落而终 2 主要成就 ?诗词创作 ?其他成就 3 个人作品 4 轶事典故 ?科场救人 ?悔读南华 ?拒爱才女 5 历史评价 6 亲属成员 7 史料记载 8 各种争议 ?生卒时间 ?贬谪事由 9 后世研究

温庭筠的五言律诗《题卢处士山居》

温庭筠的五言律诗《题卢处士山居》 《题卢处士山居/处士卢岵山居》 唐?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赏析】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两句,描写雨中山景,是作者远望所见。诗人在雨中遥望山峰,只见山峰林立,重峦叠嶂,在雨的笼罩下,山峦显得十分幽暗,若隐若现,不甚分明。山中有一条小径,它曲曲折折地沿着山通向云烟幽深之处。“千峰”言山峰之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上,“一径”则显得十分显眼,对比之下,突出小路的幽深。而这条小径正是通往卢处士居所的,因此,此句又从侧面写出了卢处士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联系上联,

作者近看参天古木,嶙峋岩石,历历白沙;远眺千峰林立,小径蜿蜒,斜入云烟,写景之中自有一种追求精神,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人翻山越岭,苦苦追寻,最终得见“满山荞麦花”。 结句为全诗增添了明媚之色,象征着作者悟到人生真谛后,心地瞬间变得明朗开阔,寻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 扩展阅读: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本名岐,又名温八叉,约812年-约866年),字飞卿,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其工诗,与李商隐合称“温李”,在词,也与韦庄并称“温韦”,被尊为“花间词派”鼻祖。 其多次考进士均落榜,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而他放荡不羁,讽刺权贵,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其约卒于咸通末,年六十左右。 温庭筠,为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裔孙。《新唐书》云:“彦博裔孙廷筠。”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生于太原。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温庭筠朋友李远登进士。温庭筠集

温庭筠-菩萨蛮词十四首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注释 ①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译文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延伸向脸颊,逐渐清淡,像云影轻度。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注释 ①当午:月在中天。 ②帘:疆村本《尊前集》作“门”。 ③麝烟:火燃麝香所散发的香烟。唐人成彦雄《夕》:“台榭沉沉禁漏初。麝烟红烛透虾须。”烟,雪本作“香”。 ④卧时:雪本作“梦魂”。 ⑤薄妆:淡妆。 ⑥锦衾:锦制的被子。《诗经·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译文 午夜,明月当空,重帘内静寂无声。 深闺里缥缈的烟絮,缭绕着又理还乱的思绪。 她独卧在床上,还留着淡淡的妆红。 当年,多么珍惜花一样的面容,如今怎堪再回首往日欢情。 当花含露泪、残月西逝的时候,陪伴她的,只有那浸透锦被的阵阵寒意(风)。[

侠客行温庭筠唐诗鉴赏

侠客行温庭筠唐诗鉴赏 侠客行 温庭筠 欲出鸿都门, 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 微红湿余血。 白马夜频惊, 三更霸陵雪。 温庭筠诗鉴赏: 《侠客行》为乐府古题。此诗主要刻划仗剑行侠的侠客形象,赞扬了慷慨勇武、赴义 杀敌的侠士精神。诗中塑造侠客的形象很有特色。不是正面描写,又没有直接赞颂,只是 描绘环境,渲染气氛,就使侠客的豪迈气概和雄武英姿跃然纸上。 诗的开头,“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是写侠客出发时的天气。“鸿都门”,在 洛阳,点明出行的地点。此时,正是彤云密布,整个城池都被遮蔽在一片阴暗之中。这 “阴云”,是自然景色。天昏地暗,前路未卜,为侠客的行侠描述出一个恶劣环境。同时,也隐约地渲染出侠客的义无反顾、知难而进的坚毅性格。这“阴云”,又是侠客心境的写照。世路艰辛,郁悒萦怀;世事不平,义愤填膺。心情自然是苦涩沉甸。这就暗示出侠客 行侠的缘由。诗一开始便以阴云般浓厚的艺术气氛,深深地感动着读者。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余血”宝剑是侠客的武器,是侠客的伴侣,正可以它衬托侠客 的形象。诗的上一句是以比喻言剑的锋利。晚唐诗人沈彬《都门送行》中“一条灞水清如剑”,是以剑喻水,由剑的寒光来写水的清沏。而此诗却以水喻剑,由水的清沏来写剑的 寒光。二诗异曲同工,均具神似之妙。相传春秋时,越王允常聘用冶工欧冶子铸造五把名剑,一曰“纯鉤”(一作“纯钧”)。其剑“光乎如屈阳之华,沈沈如芙蓉始生于湖,观 其文如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溢于塘”(见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绝书》亦云:“太阿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许多诗人皆以水比剑。诗中侠客所持之剑,竟同“纯钅句”、“太阿”

一般,寒光如水,锋芒逼人。诗的下一句是从剑身看剑的锋芒。侠客剑上沾染着的 “微红”,正是仇敌的“馀血”。以此剑出手刃敌,何等干净利落、痛快淋漓!由此可见 宝剑之锐不可挡。诗人正面写剑,却侧面显示了侠客行侠的结果。诗中不提侠客,只言宝剑。实际上,正是通过写宝剑的.锋利,展现出仗剑游侠的英姿壮采。 结尾二句:“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由侠客胯下的飞马来交代游侠的行迹。 “白马金羁侠少年”(《古乐府》),马亦是侠客的伴侣,可以马来衬托侠客的形象。诗 中的白马与黑夜形成了反差,飞奔的白马为漫漫的黑夜带来了一点亮色。而频频的马叫声,又打破了寒夜的寂静,使夜幕下的大地有了活力。诗人从视觉到听觉,描绘出清冷孤寂的 环境,渲染出一股旅途萧瑟的气氛,反衬出侠客于天寒地冻之中英勇奋进的雄姿。侠客自 洛阳出发,三更时分到达霸陵。 霸陵,即汉文帝之陵,在雍州城东(今陕西省长安县东)。诗以描写霸陵的雪夜风光 作结,这既照应了开头阴云蔽城的天气,首尾相应,清楚交代出侠客的行踪。 同时,诗中也蕴藏着深刻的寓意。汉文帝为西汉时代“文景之治”的盛世明君。侠客 由阴云遮天的洛京到达白雪铺地的霸陵,十分巧妙地暗示出侠客行侠的目的。诗人所寄寓 的无限感叹和不尽之意自在言外。可以看出,温庭筠终身坎坷,不为世用,他在对可钦可 敬的侠士精神的赞美中,自有一种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 “温诗风秀工整,俱在七言。此篇独见警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的确,这 首诗写得风骨遒劲,豪迈警奇,与温诗的禾农艳纤细之作,大相径庭,正显示出诗人丰富 的艺术个性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

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 芙蓉 作者: 唐·温庭筠 剌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青镜中。 南楼未归客,一夕练塘东。 《芙蓉》注释 ①碧:全诗校:“一作绿。” ②吴歌:吴地之歌,盛行于南朝,始为徒歌,后被之管弦。 ③湘庙:娥皇、女英二妃庙,也世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 ④青:全诗校:“一作清。” ⑤南楼:泛指南面之楼。 ⑥练塘:在江苏丹阳县西北。 《芙蓉》作者介绍 温庭筠 (约 812 年-866 年) , 是唐代诗人, 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 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 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可是,到了温庭 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 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 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 文人词的重要标志。 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 他著有 《握兰》 、 词集 《金荃》 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 66 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温庭筠 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 310 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 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芙蓉》繁体对照

芙蓉 刺莖淡蕩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裏,美人青鏡中。 南樓未歸客,壹夕練塘東。

温庭筠拼音

温庭筠拼音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花间词绝非浓艳一体,而是不同的词人仍然有其自己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温庭筠诗花间词的大师。温庭筠(812-870)的发音 wēn tíng yún 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方城尉,官止国子助教。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他诗词兼工。虽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但成就远不及李商隐。其词多写闺情,所作词大多收入《花间集》,是《花间集》的重要作家之一,对早期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有诗歌《商山早行》、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名篇。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谈谈温庭筠“筠”的读音 温庭筠,太原人,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被誉为“花间鼻祖”。抛却历来人们关于飞卿的两极评价,他名字中的“筠”字的读音似乎也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首先看“筠”。“筠”共有两种读音jūn和yún。读作yún时,意思的“竹子的青皮”。《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又引申为竹子的别称。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柴门空闭

锁松筠。” 读作jūn时,则用在地名里,如“筠连”、“筠州”。 “筠连”县名。在四川省宜宾市南部,邻接云南省。县人民政府驻筠连镇。唐置羁縻筠州、连州,元并为筠连州,明改筠连县。《大明一统名胜志》:“其地南通芒部,西控乌蒙,四山皆竹,一色相连,故名。”农产以稻、玉米、油菜籽、苎麻、茶叶为主。矿产有煤、铁、磷、萤石。工业有采矿、机械、缫丝、造纸、制茶等。名胜有巡司温泉,边石坝。 “筠州”。(1)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米州置,以地产筠篁得名。治高安(今市)。次年即废入洪州。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复置,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万载、樟树等市县地。北宋时缩小,仅相当于今高安、宜丰、上高等市县地。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避理宗赵昀名讳,改名瑞州。(2)唐置,治今四川筠连南。元改置筠连州。 由此易见,当读作jūn时,“筠”仅用作地名。难道有父母会把地名作为儿子的姓名吗?而且这样庭筠的意思也不通。读作yún时,庭筠的意思就明畅多了“庭院中的一杆翠竹”。竹名列花中四君子,它本身的特性象征了一种文人的骨气。虽然温庭筠的有些行径不能称为“君子”,不过他骨子里流露出的气概还是让人佩服。如果他没有这份骨气,那又怎么会有捅破冒名之事?怎么会有“中书省内坐将军”之典?怎么会有“金步摇”“玉条脱”之对? 如此说来,温庭筠“筠”的读音就显而易见了! 温韦在花间词派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温庭筠的筠拼音

温庭筠的筠拼音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花间词人中也各有各的特点。温庭筠、韦庄虽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的作家而风格不同。而对于温庭筠的筠拼音,人们存在一些争议。那么到底那个温庭筠的筠拼音诗怎样的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温庭筠的筠拼音 温庭筠,太原人,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被誉为“花间鼻祖”。抛却历来人们关于飞卿的两极评价,他名字中的“筠”字的读音似乎也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首先看“筠”。“筠”共有两种读音jūn和yún。读作yún时,意思的“竹子的青皮”。《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又引申为竹子的别称。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柴门空闭锁松筠。” 读作jūn时,则用在地名里,如“筠连”、“筠州”。 “筠连”县名。在四川省宜宾市南部,邻接云南省。县人民政府驻筠连镇。唐置羁縻筠州、连州,元并为筠连州,明改筠连县。《大明一统名胜志》:“其地南通芒部,西控乌蒙,四山皆竹,一色相连,故名。”农产以稻、玉米、油菜籽、苎麻、茶叶为主。矿产有煤、铁、磷、萤石。工业有采矿、机械、缫丝、造纸、制茶等。名胜有巡司温泉,边石坝。 “筠州”。(1)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米州置,以地产筠篁

得名。治高安(今市)。次年即废入洪州。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复置,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万载、樟树等市县地。北宋时缩小,仅相当于今高安、宜丰、上高等市县地。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避理宗赵昀名讳,改名瑞州。(2)唐置,治今四川筠连南。元改置筠连州。 由此易见,当读作jūn时,“筠”仅用作地名。难道有父母会把地名作为儿子的姓名吗?而且这样庭筠的意思也不通。读作yún时,庭筠的意思就明畅多了“庭院中的一杆翠竹”。竹名列花中四君子,它本身的特性象征了一种文人的骨气。虽然温庭筠的有些行径不能称为“君子”,不过他骨子里流露出的气概还是让人佩服。如果他没有这份骨气,那又怎么会有捅破冒名之事?怎么会有“中书省内坐将军”之典?怎么会有“金步摇”“玉条脱”之对? 如此说来,温庭筠“筠”的读音就显而易见了! 扩展: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 温韦在花间词派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西蜀词人温庭筠和韦庄齐名,世称温韦:温是花间派的鼻祖,韦是花间派的主要作家。 花间词有其特有的词风和共同的倾向,华丽的宇词,婉约的表达手法,集中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及她们的离愁别恨,是“花间词派”基本的艺术风格。但它又绝非浓艳一体,而是不同的词人仍然有其自己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温庭筠、韦庄两位花间派大师,他们在词的风格和技巧上有迥然不同之处。 温韦二者同是花间派的典型代表,其词是有着花间词共同的婉媚、

温庭筠诗歌研究

温庭筠诗歌研究 温庭筠是晚唐重要诗人,“温、李(商隐)”并称。后来的接受者还把他与李商隐、杜牧、许浑并称为晚唐四大诗人。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个专力填词的词人,被视为花间派的鼻祖,与晚唐西蜀词人韦庄 被称为“温、韦”。温庭筠的骈文也写得好,与晚唐李商隐、段成式的骈文,被称为“三十六体”。本文为温庭筠诗歌的整体性研究,分析了其家世生平和思想人格等诗歌创作背景,诗歌题材内容,诗歌艺术特点,诗歌的江南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诗歌的传播接受史。现存的温庭筠诗歌版本中,清朝曾益注、顾嗣立补注的《温飞卿诗集笺注》比较可靠,还参考当今刘学锴先生的《温庭筠全集校注》。本文在这两个版本集子的基础上对温庭筠诗歌进行分析,力求对温庭筠诗歌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见解。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方向,评述以往研究成果。有关温庭筠研究专著有二十二种,研究论文有三百余篇。其研究成果,八十年代后更加突出。专著集中于词选、传记方面及综合研究;研究论文主要是生平思想人格、词作及诗歌研究,诗歌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不及词。其中温庭筠的生卒年、籍贯、贬谪、从游庄恪太子永、思想人格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第二章《创作背景》,温庭筠的远祖乃唐朝的开国元勋之一,这激发了他读书致仕重振家声的志气,他从小饱读儒家经典,吸取了儒家积极进取有为的思想,心怀安邦济民之志,但温庭筠一辈子困顿科场,终身未进士及第。温庭筠生活在晚唐前期,他有传统士大夫的儒家思想人格操守,批判时政,忧时伤国。积极进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作为仕进的捷径,温庭筠从游庄

恪太子永。庭筠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时,发泄怀才不遇的愤懑。温庭筠也受到时代影响,具有新型的士人人格特质。他纵情狭游,放荡不羁,关注个人的生活享受权利,将自己置身于世俗社会之中。庭筠甚至以文为货,代人考试,作弊科场。温庭筠张扬自己个性,反抗封建社会权贵。温庭筠这些行为偏离了儒家正统社会的价值标准,人格中具有叛逆的特征。第三章《温庭筠诗歌的内容分类》,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节为咏怀诗,处在内忧外患的晚唐,温庭筠有经邦济世的抱负。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一辈子没有登第。因此诗歌中充满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愤懑。第二节为咏史怀古诗。他选择历史上典型的人物和事件,或浓墨重彩地刻画之,或慷慨激昂地议论之,批判历史上君王荒淫误国,痛惜历史英雄人物沉沦下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忧伤。这可以分为两类:借古讽今,怀古伤己。第三节爱情风怀诗,温庭筠流连歌楼楚馆,有机会体验风流浪漫生活。他对儒家传统士人的行为规范的背离,拉近了与歌妓们的情感距离。对她们的情感心理有了更为细致的体会和沟通。第四节羁旅行役诗,既有所游之地的风景风情的描绘,也有客居他乡的愁思抒怀,有的诗则表达人生感悟和时代心理情绪。第五节交游与怀旧伤悼诗,温庭筠交游甚广,也很重视友情,这一节分为三个方面一、交游赠答,二、怀念旧友,三、伤悼友人。第六节宴饮和歌乐诗,温庭筠参加豪门宴会,或者参加友人聚会,有相当一部分诗写宴饮,古人在宴饮时候也奏乐赏乐,故庭筠还有一部分赏乐的诗。第七节僧寺和郊鄠闲居诗,庭筠在羁游的时候,或者交游大德高僧的时候,写下了十几首僧寺诗,在长安西南的鄂杜郊居期

温庭筠对诗词的贡献

温庭筠对诗词的贡献 引导语: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是怎样的呢? 温庭筠对的贡献 温庭筠,卒于870年,享年约58岁,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今山西太原市)。温庭筠的祖父塭彦博在唐初曽官至宰相,他出生于高门富贵之家。温庭筠精通音乐,不论什么琴类、笛类乐噐都可即兴演奏,谓之“有丝即弹,有孔即吹”,无论乐器好坏,无不成调。他才思敏捷,,每次入试,按官韵作诗,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又称他为“温八叉”。与当时的齐名,人称“温李”或“李温”。留世著作有《温庭筠诗集》、和《金荃集》。 温庭筠早李商隐一年出生,他擅長较多,尤具音乐天赋,生活放荡,赌博嗜酒,沉迷酒色,又恃才傲物,所以一生应進士不及第,他作诗讽刺宰相令狐淘,讥讽他无学,所以他仕途不得志,最大官曾任国子助教和方城尉,时间也不長,因终身困顿,致使他因前途无望而生活放荡不羁。 温庭筠的诗,成就上不如李商隐,《全》收录他的诗作品59首。但是他是唐代最有成就的词人,虽然在他之前早有人作词,但专为发展這种長短句便于歌妓们呤唱的新体作品,使之代表一个时期的文体,這是温庭筠的功绩。他的词集名《金荃集》,多是艳词,表现晩唐统治阶层从皇帝到各州县官员们腐朽沒落的生活和崇尚奢糜濒临崩溃的晚唐社会景象。宫体艳词经温庭筠由词的形式表现出來,是符合晩唐境况的。 唐诗到了晚唐,已经无法阻止它的分化了,按照史的发展规律,文学发展到一定时期,总有几个代表人物出现,一个是旧传统的结束者,一个是新趋势的发扬者。在晚唐,李商隐、杜牧是旧传统的结束者,温庭筠是新趋势的推动者,我们称温庭筠为词的创始人不为过。 诗的发展和进化从未停止过,东汉建安时期,曹植开始发起五言声律化运动,直到南朝和初唐,诗的声律化始终在进行中。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完成了這个运动,近体诗的律诗从此定型。说:“老來渐於诗律细”,说明诗人要经过長期历练,才能把握写律诗的真諦。所以古诗变成律诗,前后经历五百年左右时间。诗到中唐,诗的所有境界都被众多诗人开辟了,到晚唐时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主政,政权被分割成碎块,士人在這样的环境中已无出路,晚唐诗风像政治萧条一样萧条起來,所以温庭筠的音乐天赋此时有了用武之地。 词起源于南朝的陈朝,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就作过《玉树后庭花》词》,此词一直唱到晩唐,杜牧的《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可以作证。南唐诗风属于颓废派,于南朝士大夫醉生梦死的腐败生活相关,用词华丽而多淫穈,无非是“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

温庭筠诗词:《梦江南·千万恨》原文译文赏析

温庭筠诗词:《梦江南·千万恨》原文译文赏 析 《梦江南·千万恨》 唐代: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译文】 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是那远在天涯的人儿久不归来。苍山上空悬挂的明月不知我心中愁事。水面上低吟的风吹落水旁花瓣飘落眼前,远空摇曳的碧云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斜行。 【注释】 梦江南: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名“望江南”,又名“忆江南”等。

恨:离恨。 天涯:天边。指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 摇曳:犹言摇荡、动荡。 【赏析】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说“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事只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那个人久不归来。这是对全词的主旨作正面描写。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二句,初读感受亦自泛泛;几经推敲玩味,才觉得文章本天成,而妙手得之却并非偶然。上文正面意思既已说尽,故这两句只能侧写。词中抒情主人公既有“千万恨”,说她“心里”有“事”当然不成问题;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省”。她一天到晚,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却无人能理解她的心事,只有山月不时临照闺中而已。不

说“人不知”,而说“山月不知”,则孤寂无聊之情可以想见.这是一层。夫山月既频来相照,似乎有情矣;其实却是根本无情的。心里有恨事,当然想对人倾诉一下才好,但平时并可以倾诉的对象亦无之。好容易盼到月亮来了,似乎可以向它倾诉一下,而向月亮倾诉实等于不倾诉,甚至比根本不倾诉时心情还更坏些!于是“山月不知心里事”也成为这个主人公“恨”的内容之一了。这是又一层。至于说“不知心里事”的是“山月”而不是其他,这也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李白《静夜思》:“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令本通作“望明月”)望山月能使客子思乡.当然也能使闺人怀远。况且山高则月小,当月逾山尖而照入人家时必在夜深。这就点明词中女主人公经常是难以入眠的。这是第三层。《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以日月喻丈天,原是传统比兴手法。然则这一句盖谓水阔山长,远在天涯的丈夫并不能体谅自己这做妻子的一片苦心也。这是第四层。 “水风”句与上联角度虽异,意匠买同。夜里看月有限,昼间看花也还是有恨。看花原为了遣闷,及至看了,反倒给自己添了烦恼。况上句以月喻天,则此句显然以花自喻。借花落,正是惜自己年华之易谢:花开花落正如人之有青年老年,本是自然现象;但眼前的花却是被风吹落的。“空落”者、白白地吹落,无缘无故地吹落之谓;这正是《诗·小雅·小弁》中所谓的“维忧用老”一语(《古诗十九首》则云“思君令人老”)的形象化,而不仅是“恐年岁之不吾与”这一层意思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