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六)(2.2)(新版)新人教版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六)(2.2)(新版)新人教版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六)(2.2)(新版)新人教版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六)(2.2)(新版)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六)

声音的特性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2014·绵阳中考)婷婷自制了一个叫作“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音的特征。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敲击水瓶时瓶子和水振动,进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一种本质特性。所以选A。

2.如图所示,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音调是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幅决定的,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

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解析】选D。硬纸板的振动快慢、钢尺的伸出长短及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都能影响物体的振动频率,即影响声音的音调,而用不同的力吹笔帽,是改变振幅,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不能达到探究影响音调因素的目的。

4.(2014·广州中考)甲声音波形如图1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

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图2中的哪一幅( )

【解析】选B。本题考查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乙声音的音调比甲高,则其频率比甲高,即波形更密集一些。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7分)

5.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后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的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

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蒙住双眼的小王能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答案:不同音色响度

6.(2014·河南中考)如图所示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a、b、c、d四根橡皮筋,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物体振动的频率跟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有关。当发声体的长度和松紧程度相同时,发声体越细,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图中橡皮筋a的横截面积最小,拨动它们时,a的音调最高。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橡皮筋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答案:a 响度

7.聪明的海豚会做算术加减法运算,当驯兽师问海豚“2+3等于几”时,海豚就会敲五下麦克风。实际上是有人在台下吹了5下哨声。海豚能听到哨音而人听不到,这其中的道理是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50~150 000 Hz,台下人吹的哨声是一种声波,故人听不到。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听觉范围和对超声波、次声波的理解。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 000 Hz,低于20 Hz 的叫次声波,人听不到,高于20 000 Hz的叫超声波,人耳也听不到,而海豚的听觉范围是150~150 000 Hz,所以海豚能听到但是人听不到的声音不可能是次声波,而只能是超声波。

答案:20~20 000 Hz 超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8.(6分)(2015·江西吉安六校联考)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是一种自由簧气鸣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

(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选填“快”或“慢”),图中A区

是音区(选填“高”“中”或“低”)。

(2)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当用这种乐器在教室内演奏时,教室外的人也能听出是用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辨别的。

【解析】(1)口琴在发声时是铜片在振动,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慢,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低;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快,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图知A区的铜片较薄、较短,故应是高音区。(2)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故发生变化的是响度。(3)不同乐器的发声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教室外的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口琴演奏的。

答案:(1)慢高(2)响度(3)音色

9.(11分)为了探究乐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1)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

①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请你说明理由。

②结合如图所示小东的操作,请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2)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解析】本题考查响度与音调。(1)①实验时眼睛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耳朵听钢尺振动产生的响度。我们不是研究桌子振动的幅度和桌子的响度,不能收集桌子的声音,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应该收集钢尺振动的声音。不应该收集桌面被拍打时,桌子发出的声音,桌子和钢尺不是同一研究对象。②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之所以听到尺子拍打桌子的声音,是由于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造成的。

(2)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 Hz,人耳感觉不到。

答案:(1)①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应该收集钢尺振动的声音。不应该收集桌面被拍打时,桌子发出的声音,桌子和钢尺不是同一研究对象

②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

(2)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 Hz

【培优训练】

吉他是一种通过弦振动发声的乐器。如图所示,在一个空木盒上固定一根木柄,琴弦一端固定在木盒O处,另一端跟木柄上的旋钮相接,就成了一把简单的自制吉他。陈好学习物理知识后知道弦振动发声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有关,现在他用这把自制的吉他来探究琴弦振动发出不同唱名“dou、ruai、mi、fa、sou…”的决定因素。通过实验得到:当琴弦长60 cm时,发出的音为“dou”;当琴弦长45 cm 时,发出的音为“fa”;当琴弦长40 cm时,发出的音为“sou”。

(1)此处木盒的作用是为了放大声音的。

(2)他上网查得音乐中不同唱名“dou、ruai、mi、fa、sou…”的频率关系如表所示。根据此表,可以得到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振动的频率的关系为。

唱名dou ruai mi fa sou …

频率f a

a a a a

弦长l/cm 60 48 45 40 …

(3)请你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弦的振动频率f与弦长l的关系式。

【解析】(1)木盒起共鸣箱的作用,能够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声音比较洪亮。

(2)由表格数据可知,频率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3)通过表格数据分析频率和弦长之间的关系,频率和弦长的乘积为60a,是一个定值,两者成反比,所以振动频率f与弦长l的关系式为f l=60a。

答案:(1)响度(2)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f l=60a

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末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十四) 第一组测量物质的密度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___ 1.(4分)在用量筒和天平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时,为了测量更准确,我们先测量它的体积还是质量( ) A.先测体积 B.先测质量 C.无所谓 D.同时测量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固体密度测量的相关知识。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固体密度时,要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如果先测体积,物体上会沾有水,质量测量会偏大,密度测量值会偏大。 2.(4分)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烧杯的质量为40 g B.量筒中酸奶的质量为112.4 g C.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 cm3 D.按如图步骤测出的酸奶的密度偏大 【解析】选B。天平的分度值是0.2 g,空烧杯的质量为20 g+20 g=40 g,A正确;天平的分度值是0.2 g,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100 g+50 g+2.4 g= 152.4 g,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减小了,小于152.4 g-40 g=112.4 g,故B错误;量筒分度值为10 mL,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 mL=100 cm3,故C正确;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酸奶的体积减小了,根据密度公式,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值就增大了,所以按如图步骤测出的酸奶密度偏大,故D正确。故选B。 3.(4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他调节天平时出现了图甲所示情形,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质量和体积时的读数,则该岩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2020物理初二寒假作业本答案

2020物理初二寒假作业本答案 1、B、2.45 2、28.2 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13、B 14、B 2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 22.5 4、250 5/3 5、路程、时间、V=s/t 6、0.4 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 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3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 数 HZ 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4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 (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 5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 38.5 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 探究性学习 1、真空中不能传声 2、B 3、D 4、50 5*10000 5、D 6、折射、虚、火车、地面 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 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12、因为衣服只能反射它原本的颜色。 13、测得十分钟的路程,用V=S/T的公式求出速度 1、液化、汽化 2、汽化、液化、液化、凝固、 3、吸、不变、大、沸点、不同、增大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末作业(十二)(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十二) 透镜及其应用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___ 1.(2分)(2014·成都中考)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解析】选C。平板玻璃可以使光线通过,然后沿平行方向射出,光线不会分散;光照到平面镜上被平面镜反射,不能沿原来的方向继续传播;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烧杯底部放上凹透镜,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烧杯底部放上凸透镜,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故选C。 2.(2分)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 B.如果看远处时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 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 【解析】选B。远处景物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能成在光屏上,是实像,故A选项错误;拍摄近处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处的景物时,镜头住后缩,离胶片近一些,故B选项正确;要使室外远处或近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半透明膜上,应使凸透镜朝外,故C选项错误;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半透明膜所在的位置不一定是焦点的位置,所以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不一定是凸透镜的焦距,故D选项错误。 3.(2分)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 cm处移到15 cm处的过程中,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长江出 版社) 1 1、B、2.45 2、28.2 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13、B 14、B ? 2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 22.5 4、250 5/3 5、路程、时间、V=s/t 6、0.4 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 3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

次数 HZ 20---2019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 4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 (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 ? 5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 38.5 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 ? 探究性学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

八年级(上)物理练习一基础概念 填空: 1,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2,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7个步骤:观察思考,提出问题——__________与__________——指定计划,设计实验——__________——收集证据,分析论证——__________与__________。3,国际单位制,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 1km=__________m,1dm=__________m,1cm=__________m, 1mm=__________m,1μm=__________m,1nm=__________m。 4,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5,分度值是测量仪器的__________。 6,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__________位。 7,量程是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误差__________消灭,__________减小。(能或不能)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 10,运动时__________的,静止是__________的。(相对或绝对) 1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 12,参照物是假定__________的标准物。(运动或不动)通常不提时,常选__________为参照物。 13,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因素。 14,匀速直线运动是指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__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相同。 15,速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__。速度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路程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时间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 17,平均速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18,能量是与物体__________有关的物理量。不同形式的能量__________相互转化。(能或不能) 19,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20,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21,声音向周围扩散,形成__________,它必须借助于__________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地形和地势》百练百胜(第1课时)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练基础·提升技能】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根据下图,完成1~3题。 1.图1是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A.地形以丘陵为主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山地面积约占1/2 D.地形类型多样 2.我国的五种地形中,图2中未体现出来的是(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3.图2所示的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按面积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4.关于山区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耕地资源丰富 B.山区水资源丰富 C.易发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 D.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5.(2019·龙东学业考)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是 (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6.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在当地语言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 000米以上的地区,此区域是(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7.(2020·台山质检)下列地形区与其别称对应正确的是( ) A.“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 B.“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 C.“聚宝盆”——塔里木盆地 D.“天府之国”——山东丘陵 8.对图中①~④地形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为青藏高原 B.②为华北平原 C.③为内蒙古高原 D.④为柴达木盆地 9.读中国部分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盆地:A,D。 高原:C,H。 平原:K。 山脉:E,F,G,M。 (2)A、B之间的分界线是山脉;A、C之间的分界线是山脉。 (3)C高原的景观特征是。 【练综合·拓展思维】 【生活情境题】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描写了滇缅公路上的抗战故事。读图完成1、2题。 1.滇缅公路“二十四道拐”地处我国的地形区是( )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江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江寒假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框内)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 频率 D.音色 2.同学们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后,四个小组在交流过程中,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3.为改变过度依赖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种植状态,江南农科所着手研究利用夜间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技术.对于绿色植物而言,下列颜色的灯光照明中,效能最低的是 A.红光B.绿光C.蓝光D.黄光 4.下列光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5.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B点的乙同学。如右图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A.... 7.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XX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20cm D.小于10cm 8.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9.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秒的路程为40米,那么在第8秒时的速度是 A.5m/s B.10m/s C.12.5m/s D.62.5m/s 10.一般人步行10min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A.7m B.70m C.700m D.7000m 11.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行人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12.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 A.所成的都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 B.所成的都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C.所成的―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 D.所成的―个是虚像、一个是实像,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cm;

八年级上册物理作业

1测量 1、小明想要测量田径场的长度,他应该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A、毫米刻度尺 B、米尺 C、游标卡尺 D、卷尺 2、如图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下图所示,物体的长度分别是() A、3.1cm,5.7cm B、3.10cm,5.72cm C、3.0cm,1.7cm D、3.09cm,1.73cm 4、下面是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4次记录,其中记录正确的是() A、12.3cm B、12.3 C、12.32cm D、123.10mm 5、下列选项是长度的测量,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dm B、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6、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精挑细选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 D、质量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7、王小可同学测得一平板电脑长度的五次记录分别是19.58cm、19.56cm、19.57cm、19.58cm、 19.66cm,最后的测量结果应记为() A、19.5725cm B、19.57cm C、19.58cm D、19.59cm

8、如图所示,用细线将石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石块能浸没在水中。石块放入前后 量筒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石块的体积为cm3。 9、在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小明仰视读数得到的结果为80mL,则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 A、大于80mL B、小于80mL C、等于80mL D、无法确定 2、机械运动 1、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成绩为5m B、掷实心铅球成绩为6.5m C、女子800m成绩是40s D、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 2、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 3、下列几种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蚂蚁缓慢爬行 B、流星陨落 C、冰块熔化 D、雪花飞舞 4、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s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t () A、经过4秒,两车相距10米 B、经过6秒,两车相距10米 C、通过4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D、通过6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6、某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在这一过程中,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末作业(七)(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七) 第一组光的直线传播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 1. (4分)夏天的夜晚,我们看到无数闪烁的星光,高悬的月亮,高楼内射出的各色灯光交相辉映,萤火虫 在草丛中闪着淡淡的绿光,它们中一定不是光源的是() A. 星星 B.月亮 C.灯 D.萤火虫 【解析】选B。星星有行星和恒星,行星不是光源,恒星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灯工作时是光源,不工作时不是光源;萤火虫能发光,是光源。 2. (4分)(2016 ?福建上杭期中)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3 X 108m/s B?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C. 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的传播的条件和光速。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度是3 X 108m/s,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I,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光只要在同一 种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并不是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 故选B。 3. (4分)小强同学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靠近时,看到外面的景物 范围将() A. 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眼睛在O点时,通过小洞他 看到的范围是AOB如图),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靠近到O'时,他通过小洞看到的范围是A O B'。由图可知范围变大了。故选B o 4. (4分)在一工棚的顶上有一小孔,太阳光通过它落到地面上形成一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 A. 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 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 地面上的光斑是小孔的像 D. 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析】选B。小孔成的像是太阳的像,太阳是什么形状,像就是什么形状,太阳是圆形的,故像也是圆形的,与小孔的形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 周末作业(八)(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八) 第一组平面镜成像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___ 1.(4分)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整 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与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故A、B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表盘上的数字顺序与实际的左右相反,故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故C错误,D正确。 2.(4分)(2015·南昌中考)小玮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解析】选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照射到镜面上时,逆着反射光线而形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故不能用光屏承接,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为了使像更清晰些,应避免其他光线的干扰,故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4分)(2015·益阳中考)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选项D 正确。 4.(4分)(多选)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块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解析】选A、B。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只要老师经过平面镜反射光线进入同学的眼睛,就能看到老师。作出老师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连接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只要老师的反射光线及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的连线不经过屏风,同学就能看到老师。作图可知只有甲、乙同学能看到老师的像。故选A、B。 5.(4分)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 ) 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像 B.平面镜能使光产生折射 C.平面镜能使进入商店内的光线更多一些 D.平面镜能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2倍 【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平面镜成像中,因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利用这一点,店内空间在平面镜中形成自己的像,这样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个大空间的感觉,故选D。 6.(4分)小明身高1.64 m,位于平面镜前3 m,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 m,小明的像的大小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灵活运用。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人离镜3 m,故像离镜也是3 m,像离人的距离是3 m+3 m=6 m;当人靠近平面镜时,像大小不变。 答案:6 不变 7.(4分)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2019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导语】寒假到,快乐悄悄挂在脸旁,欢心轻轻潜入心房,轻松时时绕满身旁,一句问候送上幸福锦囊,寒假,愿你欢乐开怀,惬意自在!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时光吧!搜集的《2019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篇一】 Part11 1、D 2、A 3、B 4、略 5、C 6、B 7、C 8、B 9、C10、C (11、12、13略) Part12 1、缩小、变大 2、C、投影仪 3、实、小、照相 4、> 5、小于、正立、虚6.略 7、B8、D9、D10、C11、A12、A13、C14、B15、D16、目、实、f Part13 1、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 2、薄、远处、厚、近处 3、厚、强、前、近处、远处、凹透镜、发散 4、显微镜、望远镜 5、凸透镜、目镜、物镜、实、投影仪、放大镜、虚 6、实、放大的、照相机、放大镜、扩大视角、野、外界因素 7、大 8、A9、B10、C11、b12、D13、D14、B15、B16、A17、A 18、A19、B20、D21、D Part14 1、右、71 2、2:3 3、左3.2 4、4.70.94 5、D 6、A 7、B8、D9、C10、C11、A12、C13、越大、相等 【篇二】 一、选择题:DBBCC、DBBDD。 二、填空题 1、振动,介质,0,音色,响度。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先升华后凝华,液化,凝华。 4、凸,倒立,弱。 5、异种,吸引。 6、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 7、蒸发,熔化,吸。 8、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表的量程选小了,烧坏。 9、0.2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三、作图(学生上黑板画) 四、实验题: 2、(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百练百胜】单元测评卷《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测评卷(三) (第三章)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19·苏州学业考)右图是微信启动画面,图中的地球照片是宇 航员1972年12月7日在太空中拍摄的。读图回答1、2题。 1.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拍摄时该大洲南部处于 季。 ( ) A.亚洲,冬 B.北美洲,夏 C.非洲,夏 D.亚洲,秋 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 ①云层越薄②云层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地天气资料表”,完成 3、4 题。 日期7月28日7月29日7月30日7月31日8月1日 气温(℃)27/37 26/35 25/28 26/30 26/31 天气状况 风向风力东北风3~4级东北风4~5级东北风6~7级南风4~5级南风3~4级 3. A.大雨转中雨 B.中雨转小雨 C.小雨转阴 D.小雨转多云 4.7 月 29 日至 30 日市民外出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防晒 B.防风 C.防雨 D.防雷电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下列做法中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日常生活中随意焚烧垃圾 B.清明祭扫时焚烧各种祭品、燃放鞭炮 C.冬季燃煤取暖 D.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2019·苏州质检)读等温线图,完成6~9题。

6.B地的气温是( ) A.10 ℃ B.20 ℃ C.0 ℃ D.10 ~20 ℃ 7.图中A、B两地所处的半球位置是( ) A.都在北半球 B.都在南半球 C.A在南半球,B在北半球 D.A在北半球,B在南半球 8.若该地区正值冬季,下列关于A、B两地所处的海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 A.都在海洋 B.都在陆地 C.A在海洋,B在陆地 D.A在陆地,B在海洋 9.如果图中A、B两地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的海拔高于B地 B.A地的海拔低于B地 C.A地比B地离海洋近 D.B地有冷空气过境 读右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1.在A地测得气温为16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 A.4 ℃ B.2 ℃ C.0 ℃ D.-2 ℃ 请在下图中找到呼玛、赤塔、华沙、鹿特丹四个城市。这四个城市纬度差异很小,但气候差异很大。读图回答12~14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 双休日作业(无答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的作用力是:() A.重力 B.推力 C.重力和推力 D.空气的支持力2.某人搬动一石块,在研究石块的受力情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是施力物体 B.人是受力物体 C.人是施力物体,石块是受力物体 D.石块是施力物体,人是受力物体 33.冬天,水里的水结成冰后,常会使水缸破裂,因为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500dm的水结成冰后,它的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分别是〔〕 33A.增大10dm;减小B.增大56dm;不变 33C.增大100dm;变大 D.增大56dm;无法确定4.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B.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缓冲作用减小震动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踏板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必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可能不变D.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6.某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析,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水起润

滑作用B.举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涂抹镁粉,是为了减小摩擦C.雨天,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是由于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较小D.铅笔芯粉末加入到生锈的锁中,起润滑作用7.以下措施中用来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A.车轴上经常加润滑油 B.轮胎表面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 C.皮带与皮带轴之间要绷紧 D.体操运动员表演前常在手上抹一些镁粉m8、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V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9.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D.人向前走要用力,同时地面也有力作用在人脚上 1 10.下列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A.铅笔与卷笔刀间的摩擦 B.花样滑冰鞋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 C.旱冰鞋与地面 间的摩擦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钢圈间的摩擦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明显形变的是:()12.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铝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判断 13. 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的 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 1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 减去砝码 315、某钢瓶中氧气密度为6 kg/m,一次气焊时用去其中的2/3,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3333A.3 kg/m B.2 kg/m C.4 kg/m D.6 kg/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6.摩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用钢笔在纸上写字时, 钢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用圆珠笔在纸上写字时,圆珠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317.在古墓发掘中有文物酒杯一件,表面模糊不清,称出其质量是42g,测得其体积为4cm,该酒杯的密度是333____________kg/m,它可能是由____________制成 的(金的密度为19.3×10kg/m,银的密度为10.5 33333333x 10kg/m,铜的密度为8.9×10kg/m,铁的密度为7.9×10kg/m,铝的 密度为2.7 x 10kg/m) 18.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分析论证用到的方法;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实 验用到的方法.19.把下列各种物理现象用到的物理知识填在空格处. (1)当皮带在轮上打滑时,把皮带张紧些.皮带就不打 滑了:______________;(2)用力拉弹簧时,弹簧拉得越长就越费力:__________;(3)抛向空中的石块总要落回地面: __________________; (5)自行车的把手套和轮胎上都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各种运输车辆下面都装有 可以滚动的车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时,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受力物 体是_________.运动员的头感到痛,施力物体是________.由以上事实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21.瓶子的质量是300 g,瓶内装有重4.5 N的水.求:①瓶和水的总质量 ________kg;②瓶和水的总重 N.(g取10 N/kg) 2

苏科版2021初二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答案

苏科版2021初二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2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DBDDACADBDBABBDCDB 二、填空题(共14分,每空1分)

19.增大不变20.10减小 21.8竖直向上22.大受力面积小,压强大 23.连通器上升24.自身的重力不变 25.转动摇把定滑轮 三、实验探究题(第26题2分,第27题4分,第28题4分,第29题5分,计15分) 26.评分说明:正确画出F的力臂L1(1分)、重力G的示意图(1分) 27、(1)二力平衡; (2)甲和丙接触面越粗糙; (3)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保持不变 28、(1)让力臂沿杠杆,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F1×L1=F2×L2;

(2)1变大 29、(1)2.4;(2)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且液体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4)1.2×103 【篇二】 一、 1.热胀冷缩的,35℃-42℃ 2.甲:11℃、乙16℃、丙:9℃ 3.冷热程度,温度高 4.冰水混合物,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273℃ 5.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温度计的量程(测量范围),与温度计垂直 6.T=t+273K,开尔文,K,316K 7.(1)液化,吸热(2)汽化,吸热(3)凝华,放热

8.(1)汽化(2)液化(3)升华(4)凝华 9.只在表面,任何温度都可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升高液体温度,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大液体表面积。发生部位不同、温度条件不同、汽化快慢程度不同。吸收热量 10.晶体,非晶体。都要吸收热量,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11.(1)230(2)固体升温,熔化,温度,吸收热量。液体升高,液体降温,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放出热量,固体降温。(3)3,固液共存,凝固,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12.温度足够低,提高液体压强 二、 1.A 2.C 3.D 4.C 5.AD 6.C 7.B8.BC9.D10.C11.A12.C

百练百胜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8份附答案)

百练百胜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8份 附答案) 单元评价检测(二) (第二) (4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4•宜宾中考)如图所示为一枚古银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声速B响度音色D回音 【解析】选。本题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声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一种本质特性,听其声音鉴别银元的真假是利用音色;回音是声音经障碍物反射回的声音,故正确。 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响度的理解。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

响度大;闪烁其辞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与响度无关,故选A。 3(201•深圳龙岭期中)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B音色 响度D音色和响度 【解析】选A。由于敲击长短不同的铁护栏时,铁护栏的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将会发生改变,故选A。 4(2014•常德中考)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选D。 (201•孝感孝南区期末)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末作业(八)(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八) 第一组平面镜成像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 1. (4分)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A.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整 D.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 【解析】选0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与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故A、B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表盘上的数字顺序与实际的左右相反,故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故C错误,D正确。 2. (4分)(2015 ?南昌中考)小玮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 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 误的是() A. 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D.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解析】选G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照射到镜面上时,逆着反射光线而形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故不能用光屏承接,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为了使像更清晰些,应避免其他光线的干扰,故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 (4分)(2015 ?益阳中考)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解析】选0本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选项 D 正确。 4. (4分)(多选)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块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 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丙同学 D. 丁同学 【解析】选A 、B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只要老师经过平面镜反射光线进入同学 的眼睛,就能看到老师。作出老师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连接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只要老师的反射光线 及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的连线不经过屏风,同学就能看到老师。作图可知只有甲、乙同学能看到老师的 像。故选A B 。 5. (4分)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 ( ) A. 平面镜能成放大的像 B. 平面镜能使光产生折射 C. 平面镜能使进入商店内的光线更多一些 D. 平面镜能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 2倍 【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平面镜成像中,因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 镜面的距离,利用这一点,店内空间在平面镜中形成自己的像,这样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个大空间的 感觉,故选Do 6. (4分)小明身高1.64 m ,位于平面镜前3 m ,像与小明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 m 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 1 m 小明的像的大小 _________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灵活运用。像与物到镜面的距 离相等,人离镜 3 m ,故像离镜也是 3 m ,像离人的距离是 3 m+3 m=6 m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像大小不 变。 答案:6不变 7. (4分)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 光的 _________________ 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 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 位于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 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 2等高的正 前方”或“平面镜 2的正下方”)。 【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知识。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 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 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 墙壁门口 ? T ?丙 乙 *甲 off 老 < ■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认识运动答案】 基础训练 1、机械;运动;运动;位置 2、分子;运动 3、原子;原子核;行星绕太阳运动 4、固态;液态;气态 5、固态;液态;气态;增大 6、烟分子;请勿吸烟 7、过山车、行星运动;下落的小球 8、A 9、A 10、略 拓展提高 11、C 12、C 13、固态:木头 液态:有体积,没有形状 气态:空气 【运动的描述答案】 基础训练 1、运动;静止 2、运动;静止;运动 3、相同路程比时间;②

4、运动 5、90;25 6、7、8、9、10、 BBBADD 拓展提高 11、静止;小桥 12、30km/h;运动 13、ACD 14、A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答案】 基础训练 1、运动;v=s/t;m/s;km/h;0.28 2、不变;不变 3、(1)m/s (2)km/h 4、16;6.25 5、190 6、30 7、80km/h;0.5 8、9、10、 ACB 拓展提高 11、30;450 12、3.84(0.02);19.2(0.1)

13、(1)40;25 (2)小 (3)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中下半程的时间【能量答案】 基础训练 1、电 2、生物 3、热能 4、动能;能量;能量;能量 5、能量 6、光;热 7、核能;核 8、D 拓展提高 9、D 【认识声现象答案】 基础训练 1、振动;介质 2、固体、液体、气体;340 3、振动;Hz;50 4、真空不能传声 5、琴弦;鼓膜 6、振动 7、(1)变小

(2)介质 8、9、10、11、 AABA 12、解:s=vt=340m/s×0.2×60s=4080m 因声音有反射,所以河面宽为:L=s/2=2240m 拓展提高 13、0.15 14、这个成绩不正确,因为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也需要时间。百米赛跑场上, 正确的计时是裁判从看到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录,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计时。 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样就少了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的那些时间,实际成绩应比12.5s多一些 15、(1)声音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16、(1)声音可以在细棉线中传播 (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细棉线更好 (3)声音在传播中被阻断了 (4)不能 【乐音的三个特征答案】 基础训练 1、频率;频率;频率 2、密;高 3、振幅;振幅;振幅;远近;远 4、特色;音色;音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