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DF版】2016最新版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听力材料:期末综合检测(人教版 七下)

【PDF版】2016最新版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听力材料:期末综合检测(人教版 七下)

【PDF版】2016最新版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听力材料:期末综合检测(人教版 七下)
【PDF版】2016最新版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听力材料:期末综合检测(人教版 七下)

九年级物理温度和物态变化测试题(答案)

单元综合检测(一) (第十二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物理课上,小强同学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华同学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2.(2012·呼伦贝尔中考)据呼伦贝尔市气象局记载,2012年春节前夕,根河市的最低气温达到-52℃。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 (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 3.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50℃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D.该物质在10至25分钟时间段不吸热 4.(多选)如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 ) A.铁在1 80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是由于钨的熔点高 C.莱芜地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 5.将手帕放在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D.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6.飞机飞行时,有时后面会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飞机拉烟。这是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与外界冷空气混合,使飞机轨道上空所含水汽和热能明显增多。当水汽超过空气所能容纳的限度时,水汽就会凝结,形成雾状的小水滴。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末作业(十二)(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十二) 透镜及其应用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___ 1.(2分)(2014·成都中考)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解析】选C。平板玻璃可以使光线通过,然后沿平行方向射出,光线不会分散;光照到平面镜上被平面镜反射,不能沿原来的方向继续传播;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烧杯底部放上凹透镜,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烧杯底部放上凸透镜,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故选C。 2.(2分)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 B.如果看远处时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 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 【解析】选B。远处景物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能成在光屏上,是实像,故A选项错误;拍摄近处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处的景物时,镜头住后缩,离胶片近一些,故B选项正确;要使室外远处或近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半透明膜上,应使凸透镜朝外,故C选项错误;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半透明膜所在的位置不一定是焦点的位置,所以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不一定是凸透镜的焦距,故D选项错误。 3.(2分)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 cm处移到15 cm处的过程中,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九年级物理电流做功与电功率测试题及答案.docx

. 单元综合检测 (五) (第十六章 ) (45 分钟10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如图所示 ,下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 W 的是() 2.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 ,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 ,这是因为 () A.灯丝电阻变小 ,实际功率变大 B.灯丝电阻变大 ,实际功率变大 C.灯丝电阻变大 ,实际功率变小 D.灯丝电阻变小 ,实际功率变小 3.(2012·凉山中考)两个电阻 R1和 R2 ,且 R1

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物理 ( 九年级全一册 ) A.甲灯灯丝比乙灯灯丝细 B.两灯都正常发光时 ,甲灯消耗的电能较少 C.两灯都正常发光时 ,甲灯电阻小于乙灯电阻 D.两灯串联后 ,接在 220V 电路中 ,甲灯比乙灯暗 5.(2012·中考)标有“PZ220-100 ”字样的灯泡接入110 V 电路中 ,实际功率为() A.100 W B.50 W C.25 W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电路 ,电阻 R1=10 Ω,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0.3 A,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5 A。下列说确的是() A.通过电阻 R2的电流为 0.5 A B.电阻 R2的阻值为 15Ω C.电源电压为 4.5 V D.电阻 R1消耗的电功率为 3 W 7.(2012·中考)标有“6 V 6 W”“ 3 V 3 W”的灯 L1和 L2 (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若将它们并联接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 ,下列说确的是() A.灯 L1比灯 L2亮 B.灯 L1、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6.3)(新版)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 测量物质的密度 (40分钟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面是某同学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步骤是( ) ①用天平称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③用天平称出矿泉水瓶装满菜油后的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装菜油的体积V ⑤计算菜油的密度 A.①或④ B.②或④ C.②或③ D.都不能省去 【解析】选B。本题考查液体密度测量的实验。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菜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①和③不能省去;一定质量的菜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所以可省去②或④。故选B。 2.(2014·济宁中考)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 2.50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 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解析】选D。本题考查固体密度测量的实验。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3.(2014·衡阳中考)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 A.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密度的测量。要想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根据密度的公式,必须直接或间接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A选项中可用刻度尺测量出长方体金属块的长、宽、高,得出金属块的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B选项中可用天平和砝码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用量筒、水、细线间接测量出金属块的体积;C选项中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计算出金属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量出金属块的长、宽、高,得出金属块的体积;D选项中只能测量出金属块的体积,不能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所以不能测量出金属块的密度。 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20 40 60 80 A.20 g,1.0×103kg/m3 B.60 g,0.8×103kg/m3 C.60 g,1.0×103kg/m3 D.20 g,0.8×103kg/m3 【解析】选A。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V=0时,所对应的质量m即为量杯的质量,故量杯的质量m杯=20 g;要计算液体的密度,可任选表格中的一组数据,如选取第三组数据可得到:m杯+m液=80 g,即20 g+ρ液V液 =80 g,故ρ液=== 1 g/cm3=1.0×103kg/m3。 5.下面哪组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密度(若需要水可供给,但不得添加其他器材)( ) A.天平和秒表 B.米尺和量筒 C.天平和玻璃杯 D.天平和米尺

《地形和地势》百练百胜(第1课时)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练基础·提升技能】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根据下图,完成1~3题。 1.图1是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A.地形以丘陵为主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山地面积约占1/2 D.地形类型多样 2.我国的五种地形中,图2中未体现出来的是(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3.图2所示的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按面积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4.关于山区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耕地资源丰富 B.山区水资源丰富 C.易发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 D.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5.(2019·龙东学业考)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是 (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6.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在当地语言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 000米以上的地区,此区域是(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7.(2020·台山质检)下列地形区与其别称对应正确的是( ) A.“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 B.“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 C.“聚宝盆”——塔里木盆地 D.“天府之国”——山东丘陵 8.对图中①~④地形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为青藏高原 B.②为华北平原 C.③为内蒙古高原 D.④为柴达木盆地 9.读中国部分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盆地:A,D。 高原:C,H。 平原:K。 山脉:E,F,G,M。 (2)A、B之间的分界线是山脉;A、C之间的分界线是山脉。 (3)C高原的景观特征是。 【练综合·拓展思维】 【生活情境题】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描写了滇缅公路上的抗战故事。读图完成1、2题。 1.滇缅公路“二十四道拐”地处我国的地形区是( )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九年级物理了解电路测试题及答案

单元综合检测(三) (第十四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 ) A.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B.有电子发生了转移 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2.下图电路中,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盏灯,且两灯发光情况互不影响的电路是 ( ) 3.(2012·北京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L1和灯L2并联 B.灯L1和灯L2串联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 D.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相等 4.(2012·衡阳中考)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应( )

A.闭合S2,断开S1 B.断开S1和S2 C.闭合S1和S2 D.闭合S1,断开S2 5.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开门状态下冰箱内照明电路的是( ) 6.小红发现教室里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 7.(2012·连云港中考)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开关S1由断开到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也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也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大 D.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小 8.(2012·广安中考)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1.2 A 0.22 A B.0.98 A 0.22 A C.0.96 A 0.24 A D.0.24 A 1.2 A 9.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根据电压表的读数,能测得灯L2两端的电压的电路图有( ) A.只有甲 B.甲和乙 C.甲、丙和丁 D.甲、乙、丙和丁 10.(2012·宿迁中考)如图,电源电压不变,两只电表均完好。开关S闭合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则可能是 ( )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 周末作业(八)(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八) 第一组平面镜成像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___ 1.(4分)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整 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与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故A、B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表盘上的数字顺序与实际的左右相反,故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故C错误,D正确。 2.(4分)(2015·南昌中考)小玮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解析】选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照射到镜面上时,逆着反射光线而形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故不能用光屏承接,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为了使像更清晰些,应避免其他光线的干扰,故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4分)(2015·益阳中考)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选项D 正确。 4.(4分)(多选)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块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解析】选A、B。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只要老师经过平面镜反射光线进入同学的眼睛,就能看到老师。作出老师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连接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只要老师的反射光线及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的连线不经过屏风,同学就能看到老师。作图可知只有甲、乙同学能看到老师的像。故选A、B。 5.(4分)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 ) 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像 B.平面镜能使光产生折射 C.平面镜能使进入商店内的光线更多一些 D.平面镜能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2倍 【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平面镜成像中,因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利用这一点,店内空间在平面镜中形成自己的像,这样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个大空间的感觉,故选D。 6.(4分)小明身高1.64 m,位于平面镜前3 m,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 m,小明的像的大小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灵活运用。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人离镜3 m,故像离镜也是3 m,像离人的距离是3 m+3 m=6 m;当人靠近平面镜时,像大小不变。 答案:6 不变 7.(4分)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末作业(七)(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七) 第一组光的直线传播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 1. (4分)夏天的夜晚,我们看到无数闪烁的星光,高悬的月亮,高楼内射出的各色灯光交相辉映,萤火虫 在草丛中闪着淡淡的绿光,它们中一定不是光源的是() A. 星星 B.月亮 C.灯 D.萤火虫 【解析】选B。星星有行星和恒星,行星不是光源,恒星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灯工作时是光源,不工作时不是光源;萤火虫能发光,是光源。 2. (4分)(2016 ?福建上杭期中)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3 X 108m/s B?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C. 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的传播的条件和光速。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度是3 X 108m/s,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I,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光只要在同一 种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并不是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 故选B。 3. (4分)小强同学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靠近时,看到外面的景物 范围将() A. 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选B。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眼睛在O点时,通过小洞他 看到的范围是AOB如图),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靠近到O'时,他通过小洞看到的范围是A O B'。由图可知范围变大了。故选B o 4. (4分)在一工棚的顶上有一小孔,太阳光通过它落到地面上形成一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 A. 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 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 地面上的光斑是小孔的像 D. 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析】选B。小孔成的像是太阳的像,太阳是什么形状,像就是什么形状,太阳是圆形的,故像也是圆形的,与小孔的形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末作业(六)(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六) 第一组汽化和液化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______________ 」1. (3分)(2015 ?郴州中考)福城郴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资兴的“迷漫小东江”、宜章莽山的“翠屏雾 海”、汝城热水温泉上的“白雾”,这些景观中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A. 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 【解析】选A。这些景观中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液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 2. (3分)(2016 ?南通期中)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 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解析】选B。考查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汽化了。虽然用猛火继续加热,但也只是使水沸腾得更剧烈了,而温度则保持不变。故选B。 3. (3分)如表所示为几种物质的沸点,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 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所有气体一起被液化,无法分离 【解析】选G本题考查沸点的相关知识。由表中几种物质的沸点可知,二氧化碳的沸点最高,液态氧的沸点较高,液态氮的沸点最低。所以,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故选C。 4. (3分)(2015 ?襄阳中考)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 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 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 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解析】选G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汗液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蒸发,加快从皮肤表面吸收热量,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在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但并不能降低室温,所以C正确。 5. (3分)(2015 ?雅安中考)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 --- 酒精蒸发时放热 B. 98 C的水也可沸腾一一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 C. 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一一酒精的凝固点低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一一水蒸气汽化

【百练百胜】单元测评卷《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测评卷(三) (第三章)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19·苏州学业考)右图是微信启动画面,图中的地球照片是宇 航员1972年12月7日在太空中拍摄的。读图回答1、2题。 1.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拍摄时该大洲南部处于 季。 ( ) A.亚洲,冬 B.北美洲,夏 C.非洲,夏 D.亚洲,秋 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 ①云层越薄②云层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地天气资料表”,完成 3、4 题。 日期7月28日7月29日7月30日7月31日8月1日 气温(℃)27/37 26/35 25/28 26/30 26/31 天气状况 风向风力东北风3~4级东北风4~5级东北风6~7级南风4~5级南风3~4级 3. A.大雨转中雨 B.中雨转小雨 C.小雨转阴 D.小雨转多云 4.7 月 29 日至 30 日市民外出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防晒 B.防风 C.防雨 D.防雷电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下列做法中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日常生活中随意焚烧垃圾 B.清明祭扫时焚烧各种祭品、燃放鞭炮 C.冬季燃煤取暖 D.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2019·苏州质检)读等温线图,完成6~9题。

6.B地的气温是( ) A.10 ℃ B.20 ℃ C.0 ℃ D.10 ~20 ℃ 7.图中A、B两地所处的半球位置是( ) A.都在北半球 B.都在南半球 C.A在南半球,B在北半球 D.A在北半球,B在南半球 8.若该地区正值冬季,下列关于A、B两地所处的海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 A.都在海洋 B.都在陆地 C.A在海洋,B在陆地 D.A在陆地,B在海洋 9.如果图中A、B两地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的海拔高于B地 B.A地的海拔低于B地 C.A地比B地离海洋近 D.B地有冷空气过境 读右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1.在A地测得气温为16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 A.4 ℃ B.2 ℃ C.0 ℃ D.-2 ℃ 请在下图中找到呼玛、赤塔、华沙、鹿特丹四个城市。这四个城市纬度差异很小,但气候差异很大。读图回答12~14题。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5.3)(新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2014·宜昌中考)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选B。由题意知,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则u>2f,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 2.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 cm处时,则光屏上(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接收不到像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距离凸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 cm=2f,则f=10 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 cm处时,此时物距u=5 cm,则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收不到。故选D。 3.(多选)(2014·河北中考)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甲凸透镜(f甲=20 cm)的成像情况。此时,他又用乙凸透镜(f乙=10 cm)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百练百胜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8份附答案)

百练百胜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8份 附答案) 单元评价检测(二) (第二) (4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4•宜宾中考)如图所示为一枚古银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声速B响度音色D回音 【解析】选。本题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声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一种本质特性,听其声音鉴别银元的真假是利用音色;回音是声音经障碍物反射回的声音,故正确。 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响度的理解。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

响度大;闪烁其辞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与响度无关,故选A。 3(201•深圳龙岭期中)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B音色 响度D音色和响度 【解析】选A。由于敲击长短不同的铁护栏时,铁护栏的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将会发生改变,故选A。 4(2014•常德中考)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选D。 (201•孝感孝南区期末)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周末作业(一)

周末作业(一) 第一组力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___ 1.(5分)(2015·徐州期中)人用手抓住绳子提起一条鱼,鱼受到向上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鱼 C.绳子 D.地球 【解析】选C。本题考查施力物体。通过绳子提起鱼,鱼与绳子相连,鱼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绳子是施力物体。故选C。 2.(5分)(2014·十堰中考)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 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 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 【解析】选A。本题考查力的三要素。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故选A。 3.(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不能有力的作用,A选项说法不正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吸引小铁钉时,磁铁也受到铁钉的吸引力作用,B选项说法不正确;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C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4.(5分)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 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和飞机相撞时,小鸟只是施力物体 B.小鸟和飞机相撞时,飞机只是受力物体 C.小鸟能撞毁飞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飞机撞小鸟的力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鸟能撞毁飞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选C。5.(4分)如图所示,在用扳手拧螺母时,手握在C处比握在A 处和B处更容易拧动,这说明力的________能影响力的作用 效果;大部分螺母在旋紧时要按顺时针方向施力,拧下时要按逆时针方向施力,这说明力的________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三要素。在用扳手拧螺母时,手分别握在A、B、C三处时,力的作用点不同,力产生的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点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顺时针拧螺母和逆时针拧螺母时,力的方向不同,力产生的效果不同,这说明力的方向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作用点方向 6.(4分)(2015·怀化中考)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中“头球攻 门”的情景,当运动员用头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 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顶球时运动员给球施加了力,但是头也会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的。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比赛中,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是力的作用的结果,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员的头部会有疼痛感,表明运动员的头部对球施加力的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周末作业(八)(新版)新人教版

周末作业(八) 第一组平面镜成像 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 1. (4分)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A.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整 D.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 【解析】选0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与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故A、B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表盘上的数字顺序与实际的左右相反,故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故C错误,D正确。 2. (4分)(2015 ?南昌中考)小玮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 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 误的是() A. 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D.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解析】选G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照射到镜面上时,逆着反射光线而形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故不能用光屏承接,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为了使像更清晰些,应避免其他光线的干扰,故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 (4分)(2015 ?益阳中考)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解析】选0本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选项 D 正确。 4. (4分)(多选)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块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 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丙同学 D. 丁同学 【解析】选A 、B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只要老师经过平面镜反射光线进入同学 的眼睛,就能看到老师。作出老师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连接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只要老师的反射光线 及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的连线不经过屏风,同学就能看到老师。作图可知只有甲、乙同学能看到老师的 像。故选A B 。 5. (4分)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 ( ) A. 平面镜能成放大的像 B. 平面镜能使光产生折射 C. 平面镜能使进入商店内的光线更多一些 D. 平面镜能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 2倍 【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平面镜成像中,因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 镜面的距离,利用这一点,店内空间在平面镜中形成自己的像,这样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个大空间的 感觉,故选Do 6. (4分)小明身高1.64 m ,位于平面镜前3 m ,像与小明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 m 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 1 m 小明的像的大小 _________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灵活运用。像与物到镜面的距 离相等,人离镜 3 m ,故像离镜也是 3 m ,像离人的距离是 3 m+3 m=6 m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像大小不 变。 答案:6不变 7. (4分)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 光的 _________________ 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 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 位于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 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 2等高的正 前方”或“平面镜 2的正下方”)。 【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知识。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 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 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 墙壁门口 ? T ?丙 乙 *甲 off 老 < ■

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答案英语.doc

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答案英语 【篇一:单元综合检测(starter units 1 ~3)】 >单元综合检测 (starter units 1 ~3) (90 分钟120 分) 第Ⅰ卷(共65 分) Ⅰ. 听力(20 分) (Ⅰ) 录音中有一个字母和四个单词, 听一遍后, 选择你所听到的字母或单词。(5 分) 1. a. a 2. a. pen 3. a. morn ing 4. a. blue 5. a. what ’s b. h b. pencil b. hello b. what b. evening c. k c. key c. english c. yellow c. white (Ⅱ) 录音中有五个句子, 听一遍后, 选择与之相符的图片。 (5 分) (Ⅲ) 录音中有两段对话, 听两遍后, 选择最佳答案。(5 分)听第一段对话, 回答第11、12 小题。11. bob and helen meet ( 见面) in thea. morning —it ’s aa. pen b. afternoon c. evening 12.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map c. ruler 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英语(七年级上册) 听第二段对话, 回答第13~15 小题。13. cindy is. a. good a. white a. jacket b. fine b. blue b. key c. red c. green c. orange 14. the jacket is15. theis orange. (Ⅳ) 录音中有五组对话, 听两遍后, 补全所缺的单词或短语。(5 分)16. w: m: jim. 17. w: how are you?m: , thank you. 18. w: what ’s this?m: a book. 19. w: m: yellow. 20. w: m: p-e-n. Ⅱ. 单项选择(15 分) 1. 下列字母的发音中含有元音音素/ai/的是。 a. rr

初中新课标百练百胜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答案)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训练点一:电能 1.【解析】选A。本题考查电流做功。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选项B、C、D中的日光灯、电动机、扬声器都是用电器,它们工作时都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所以电流做了功。而选项A中的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不是利用电流做功。故选A。 2.【解析】本题考查电功的单位换算。因为1 kW·h= 3.6×106J, 故0.5 kW·h=0.5×3.6×106J=1.8×106J。 答案:1.8×106 训练点二:电能的计量 3.【解析】本题考查电能表的读数及电能的计算。某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两次电能表读数的差值,此外注意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的数值,即3 000.3 kW·h- 2 020. 3 kW·h=980 kW·h。 答案:980 4.【解析】本题考查对电能表的定义及其参数的理解。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仪表。“220 V”是说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 V的电路中使用;“10(30)A”是说这个电能表的最大工作电流是10 A,在短时间内电流允许大一些,但不能超过30 A;“50 Hz”是说这个电能表在50 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3 000 r/ 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 1 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 000转。 答案: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 V 10 A 30 A 0.1 kW·h

5.【解析】选D。本题考查电功(电能)的计算。根据公式W=UIt可以计算出电视机正常工作10 h所消耗的电能W=UIt=220 V×1 A×10×3 600 s=7.92×106J,故选D。 6.【解析】选A。本题考查电功的计算。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通电时间、电流做的功,根据公式W=UIt可求通过导体的电流,解题过程中 要注意单位的换算。I===1 A。故选A。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电流做功的理解。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选B。 2.【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使用电能表转数的计算,利用电能表参数含义(用电器每消耗1 kW·h电能,电能表转过n转)是关键。设该用电器在时间t内,消耗的电能为W,则A电能表的转数为n1=800 r/kW·h×W; B电能表的转数为n2=1 200 r/kW·h×W; C电能表的转数为n3=3 000 r/kW·h×W; D电能表的转数为n4=5 000 r/kW·h×W,可见在相同时间内转数最多、转得最快的是D选项的电能表。 3.【解析】选B。本题考查电流做功过程中电能的转化。电脑工作时要消耗电能,把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A错误;电吹风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动能与热能,故B正确;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电冰箱工作时把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4.【解析】选B。本题是对电功计算公式实际情况运用的考查。A、B 是长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A导体的电阻小,当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由W=UIt=I2Rt得,电流通过A、B所做的功是W A

百练百胜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一)(3.3)(新版)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 汽化和液化 (4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 ) A. 液化 B.沸腾 C.凝固 D.蒸发 【解析】选D 。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是因为其中液态的水一部分蒸发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跑到 空气中去,故选D 。 2. (2015 ?江苏清江期末)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飞机正在“作画” ,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 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 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熔化 C.蒸发 【解析】选Bo “飞机拉烟”的“烟”实质上不是烟,而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发动机排出的湿热 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液化形成小水滴,所以白色的雾气是液化现象形成的,故选 Bo 3. (2014 ?绵阳中考)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 ;现象 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 A. 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 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知识。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液化成 的小水珠;后者“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选 C B.液化 D.凝固

百练百胜2016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二)(新版)新人教版

单元评价检测(二) (第二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4·宜宾中考)如图所示为一枚古银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 【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声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一种本质特性,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是利用音色;回音是声音经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故C正确。 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震耳欲聋 B.闪烁其辞 C.掩耳盗铃 D.耳熟能详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响度的理解。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大;闪烁其辞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与响度无关,故选A。 3.(2015·深圳龙岭期中)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 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 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解析】选A。由于敲击长短不同的铁护栏时,铁护栏的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将会发生改变,故选A。 4.(2014·常德中考)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选D。 5.(2015·孝感孝南区期末)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王欣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欣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解析】选A。叫喊声的大小指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王欣听到楼下的叫喊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 正确;通过音色判断出喊王欣的是李娟,故C正确;下楼脚步轻些是为了减小噪声,避免影响到邻居,故D正确,故选A。 6.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配备了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 dB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该设备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 dB”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 dB”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知识。可以听到这种声音,说明此声音既不是超声波,也不是次声波。分贝是声音强度的单位,“150 dB”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故选C。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