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外加热案例

红外加热案例

红外加热案例
红外加热案例

红外加热案例:

某公司线路板烘干生产线节能改造

项目背景

1.改造前用能系统状况

(1)某电路板公司挠性线路板烘干生产线原有 4 台传统烘干机,采用电阻丝加热方式,每台额定功率39kW,每小时平均运行功耗23.4kWh,日平均用电561kWh。

(2)该公司目前执行电价平均为0.7元/千瓦时。年用电量20.2万千瓦时,年照明费用约为14.14万元。

2.改造前用能系统存在的问题

改造前采用传统烘干机,存在容量偏大,烘干效率低,电量浪费严重等情况。

技术方案

1.技术原理

(1)叙述采用的节能技术的原理;

(2)叙述采用节能技术及原因;

(3)叙述电能替代技术的关键能效指标(设备效率、能效比或产品单耗);

(4)叙述该技术使用条件和技术优势。

节能技术的原理:红外线作为一种不可见光线,具有热效应和极强的穿透力,其波长在0.75 μm~1000 μm 之间,现代物理学称为热辐射。所有物体都可以吸收热辐射,选择可发出适合

光谱的红外辐射器,可以使大部分辐射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采用节能技术及原因:

与传统的电阻丝加热方式相比,其穿透力很强,可以对被烘物体进行深层次的加热,使得整个干燥过程变得更快更高效。

●由于不需要任何介质,可在空气和真空中进行。

●热能转化率高,物体在红外线的照射下会受热干燥。

●物理辐射原理,被辐射物不会产生化学变化,不改变分

子结构。

●具有穿透能力,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由里及表对被辐

射物加热。

适用条件和技术优势:

目前红外加热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轻工纺织、玻璃、印刷、烟草、医药、煤炭、粮食等行业。技术优点有红外技术可大大缩短热处理时间;可使部件最短时间内达到规定温度;能按规定时间程序控制加热过程且可实现加热工艺自动化。

2.技术方案

(1)节能改造方案:对烘干生产线实施红外加热技术改造,以中波灯管模块替代原有的电阻丝加热管组。

(2)技术方案实施无特殊要求。

3.经济分析

(1)介绍项目投资模式:项目由江苏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全额投资。

(2)项目投资、运行费用、经济效益:项目合同期为3年,约定节能公司在效益分享期内,节能公司分享90%的项目节能效益。改造完成后,设备功率由原来的39kW降低到

19.8kW,每小时平均运行功耗由原来的23.4kWh降低到11.5kWh,节电率可达49.23%;年节电量可达10.3万千瓦时,折合标煤36.05吨。

项目实施

(1)项目实施流程:拆除原有电阻丝加热管组,换为中波灯管模块即可。

(2)项目实施流程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无;

(3)项目工期:30天。

项目节能量及效益

(1)节能量测量方案及项目节能量核算:项目采取挂表计量烘干机功耗方式进行节能量测定。节能量核算为烘干机节省功率*数量*年运行时间。

(2)项目节能效益:该项目节能效益分享期为3年,每年节能收益为7.21万元,我公司可获6.489万元。

项目经验总结

总结项目执行过程中可供其他单位借鉴的成功经验,如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已经解决的成功经验,无法解决的工作建议等。

项目推广前景

红外线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干燥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轻工纺织、玻璃、印刷、烟草、医药、煤炭、粮食等行业。

远红外加热技术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远红外加热技术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远红外加热技术是一门新兴科学,近几年随着远红外生产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它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远红外加热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研究远红外辐射材料和应用于发有着广阔的前景。远红外辐射材料的节能原理为:远红外辐射材料对其它能量的有效转换和被加热物质的分子振动所吸收,而达到加热、干燥等目的,它具有节能、加热升温快,无污染,热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机电、印刷、玻璃退火、食品加工和医疗保健、民用炊具、取暖设备等方面,我们所研制的远红外陶瓷辐射材料用在铝制品的涂层上,其节时率达40%以上,热利用率增量为35%左右,节能率80%以上,是一种理想的高效节能材料。 远红外加热理论:发热体的辐射光谱与吸收体的吸收光谱曲线相匹配时,热效率最高。只有当被加热物的厚度在红外光谱测量厚度时,远红外的匹配吸收理论才正确。 在保健领域方面,远红外对于人体有什么好的作用? 1、基因方面的,它可以校正使其保持健康,比如野生动物他们生病时一般靠晒太阳来康复,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黑暗的山洞里住上一个月,那么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形,生病。 2、细胞方面的,远红外和人体的频率有一部分是同频的,同频就产生共振,一共振就象筛米一样使细胞排列有序,振振振就把细胞内的水分子变小分子使细胞毒素排出,细胞内通畅,细胞吸收营养就充分细胞就健康。 3、血管方面的,共振产生热量,热胀冷缩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快血管畅通,微循环畅通,微循环是人的第二心脏,是百病之源,中医讲疼则不通,通则不疼,一通百通,很多微循环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自然就好了。 4、神经方面的,人的神经分中区神经和自律神经,中枢神经支配我们的肢体语言,自律神经支配我们的脏腑器官和内分泌,由于振动的不断刺激使神经通畅可以有效的控制我们的肢体语言和内分泌。 5、纤维方面,远红外纤维可发射8-15微米远红外线,称之为生命光线,在医学中的主要效应是热作用。穿着远红外服装,可起到阵痛,活化细胞组织,使血行良好,促进人体血液的微循环,增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力、亦有防臭、干燥、除湿、抑菌等作用。 扶元远红外保健器材对人体具有特定的生理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和增进人体健康,普遍适应男女老幼强身保健和慢性病调养,能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活力与精力,增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功能。是家居,美容,养生,康复,保暖

远红外线加热技术原理

首先介绍一下热传递的三个方式 热高温低。这是一个原则。方法有三种传热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实际执行的形式,这三种方法的组合比例。 ①传导传热(需要介质) 热逐渐铁棍的一端被加热时,并最终变得炙手可热。它被称为传导传热,热传输是通过这种方式的材料。热导率是由不同的材料。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气体一般是低的热传导体。因此有许多小孔的材料,热传导变得较低。 ②对流传热(需要介质) 当从底部加热液体和气体,例如水和空气的对流换热,温暖的一部分上升,因为它的密度,扩大减轻。另一方面,冷上部下降。多次执行这些操作,总的温度上升。在这种方式中,移动液体和气体的传热方法被称为对流。 ③辐射传热(不需要介质) 传热的方法,不需要介质,被称为辐射传热,太阳能经过太空真空,又经过地球大气层,热直接到达地球温暖地面。这种方式的传热方式就是辐射传热,热量被直接吸收材料在电磁波的形式和材料的温度升高。 远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热,由电磁波传递能量,因为没有介质,中间不需要损耗能量。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穿透过去。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吕量吸收远红外线,这时,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而振动和旋转使物体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的目的。

烧烤炉的远红外加热方式有两种:一是燃气远红外加热方式:另一种是电热管远红外加热方式。只是能源不同,而产生的远红外线都是同一种特殊物质。远红外线本身是一种能量传递的电磁波。在红色光谱的外侧,介于红色与不可见光谱之间,所以谓之远红外线。波长在0.47—400微米之间。远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递热能,由电磁波传递能量。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小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绝大部分渗透到被加热的物体之中。由于远红外线本身是一种能量,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内分子或原子吸收远红外线能量,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处使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物体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高速磨擦产生热量而使其温度升高。从而达到了加热的目的。 科学实验证明,远红外线加热时不需要传热介质。其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这样,远红外线加热与常规传导方式相比,具有热传递直接简单,生产热效率高,卫生环保,杀菌消毒,烧烤食物快捷,干净,卫生,质量佳,口感好。大大节省能源,制造简单,易推广等优点。 辐射传递的热量与温度成四次方正比,加热时不需要传热介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这样,远红外线加热与常规传导方式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干燥质量好,省能量,安全,卫生,设备简单,易推广等优点。 参考:中国远红外网https://www.doczj.com/doc/8a2701882.html,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远红外电暖器的原理及优势

远红外电暖器的原理以及优势 远红外电暖器通过采用远红外原理,通过特殊材质以热辐射的形式,使室内温度升高。它可以提高电能转换率,并通过红外热辐射使加热的过程缩短,让产品鞥个具有节能性。 该产品不发光,不发红、无风、无味、无噪音,它不破坏空气中的有益成分,室内空气清洁,舒适度高,从而解决了传统取暖装置使人感觉口干舌燥上火的弊端。将电能转变为热能,通电后它能发出6-15微米的红外线波,以辐射的方式将热能传导给人和物体,以到达取暖目的。 它的电热转换率高达98%以上,红外辐射率可达90%以上;在制热和散热过程中,远红外热能或被物体吸收,或被反射,几乎没有损失。模拟“太阳温暖地球”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纳米碳纤维发热板及特种铝镁合金等离子喷涂工艺,以远红外辐射方式传热,达到采暖目的。可安装在墙壁或天棚上,运行安全稳定,不占室内面积。是一种卫生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都非常高的全新低碳节能供热产品。 相比其他供暖产品,该产品有突出优势。 节能功能:因电能全部转化成热能,本身无损耗,比其他供暖产品节能60%以上; 环保功能:辐射方式只是给人和物体加热,不耗空气,因此克服了由于对流取暖造成的内空气污染,同时无噪音。 理疗功能:远红外线在医学领域被称为“生命之光”,远红外电暖暖器在通电后,能发出6-15微米的远红外线,可辐射人体3-5厘米,被吸收后给人体细胞供氧,从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功能,激活细胞、舒筋活血、延缓衰老,消除微循环障碍,调整和平衡神经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对人体起到了理疗保健的功效。 美容功能:远红外线被皮肤吸收后,与皮下组织产生共振,能杀死皮下的各种细菌,祛除小皱纹,增强皮肤的弹性。

传统加热与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应用对比及浅析

传统加热与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应用对比及浅析 复合砂石头垫层中砂石应为天然级配砂卵石或 中粗砂,级配良好,含泥量小于5%,且不得含有植 加筋复合砂垫层详图 物残体及垃圾等杂物。 4加筋复合砂石垫层施工技术要求 (1)严把材料关,施工前应取得质量检验部门出 具的土工织物性能鉴定书。 (2)铺设筋带前,应将其下砂卵石界面上棱角明 显的颗粒剔出,并用中砂平整均匀。 (3)土工筋带应有一定的松紧度,但不得出现扭 曲、皱褶及重叠现象,端头回折锚固严格按设计施 工。 (4)土工筋带铺设操作时应连续进行,避免因暴 晒或长时间暴露而造成材料性能降低。 (5)砂石垫层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大于 0.93。且第一层砂石垫层采用水撼法施工,避免振 动、碾压对软弱下卧层淤泥质土造成扰动。 5结束语 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综合制剂大楼实测最 大沉降量为4.3cm,最小沉降量为2.9cm,平均沉降 量为3.6cm,相邻基础最大沉降差1.84cm,满足规 范要求(0.003e=2.4cm)。 另外我院加筋复合砂石垫层法还用于山西恒源 药业制剂大楼高灵敏度黄土软弱地基处理及山西忻 州云中制药厂制剂大楼填土地基处理等工程设计 中,从我们的工程设计实践证明,土工筋带复合砂石 垫层处理软弱粘性土、杂填土及淤泥质土等软弱地 基本工资确实一种安全合理,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6JGJ79-91及1998年局部修订条文 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GBJ7-89 3刘景政、杨素春、钟冬波编著.5地基处理与实例分析6.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98,5p.61-104 收稿日期:2000-08-25 传统加热与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应用对比及浅析 山东新华医药设计院(255005)孙永茂仲树琦 摘要通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公司四车间双烯开环罐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实例,将其与传统电加热方式进行了各方 面的对比与分析,归纳出远红外加热技术的优点,同时详细阐述了其在应用中应

热风加热和远红外加热的比较

热风加热和远红外加热的比较 一.热风加热的特征: 1.加热时表面温度均匀 2.耐热温度低的元器件尤其是铝电解电容之类过热容易受损伤 3.元器件表面及金属突起部分首先受热 4.加热特性:PCB表面温度<焊点温度<元器件表面温度 5.焊锡向温度高的地方流动,容易造成焊锡倒流,导致焊接不良;此外风速高易造成元器件偏移 6.加热效率低 二.远红外加热的特征: 1.加热特性:元器件表面温度<焊点温度<PCB表面温度 2.元器件阴影部分受热少,造成焊点间温度不均匀,△T大 3.可防止铝电解电容等耐热温度低的元器件过热受损 4.加热效率高 三.复合加热的特征(远红外与热风加热的结合) 1.防止铝电解电容过热 2.高效率加热,节省能源,节省空间 3.元器件阴影部分以热风加热 4.炉内温度差△T缩小,温度均匀

温度曲线对应能力 PCB表面温度差△T<3℃以下各温区的加热均衡 焊点间温度差△T<10℃以下加热性能好,风量集中 针对无铅焊接的台形曲线进行温度时间调整各温区之间的温度可分离 连续生产稳定性好,温度变化<2℃以下生产不同产品时,可高速对应品种切换外部环境变化时,设备运行稳定不受影响 回流焊炉传送的特点 各个部分构成特长: 1.传送稳定震动小:链条节距6.25毫米 2.导轨材料弯曲少:专用铝合金材料,导热性能好 3.导轨链条磨损少:不锈钢链条,导轨超硬质氧化处理 4.导轨耐用不变形:专利热膨胀吸收机构 传送部分构造 1.导轨材料经超硬化处理,热传导性能好,导轨受热均匀,不变形,磨损小 2.传送链节距小6.25毫米,传送稳定,防止震动 3.采用专利热膨胀吸收机构,导轨不变形,基板不掉落 尤其在薄型PCB板生产时,传送稳定不震动,防止元器件掉件 性能稳定 1.加热器保修三年,加热器特殊设计,助焊剂绝不污染加热器表面,温控精确,寿命长2.维护容易,采用一键式开盖 3.生产产品时,机种切换,部品更换便利迅速 4.节电性能优越,相比欧美同类产品每小时节电10KW以上

远红外线的神奇作用

远红外线的神奇作用 远红外线健康法 HOT活络气血治愈百病 太阳照一照疾病赶快跑,汗水排一排健康马上到。 远红外线的惊奇功效 远红外线是什么? 到前一章为止,探讨了许多影响及威胁我们健康的问题.其根本的原因,其实都来自于身体的虚冷问题.所以,所以近来对于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远红外线也被大肆渲染起来.究竟, 远红外线到底有什么功效呢?它不但可以去除身体的虚冷,从活性氧的伤害中保护身体,并且具备了促使负离子及脑内物质的发生.在本章里对于远红外线将有详细的探讨. 远红外线是光线的一种 感觉上有很多人都知道远红外线,最近也常常听人在讨论远红外线.那些红外线及远红外线到底那里不一样呢? 首先,说明红外线.也许你在以前的物理课程,做过类似实验也说不一定.太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射的话,会出现类似彩虹的色带.颜色的顺序为紫/青绿黄橘红,因为眼睛看得见,所以称作可视光线.光线是利用波在传达.可视光线的波长范围大约从0.4微米到0.75微米(1微米为1毫米的千分之一). 在可视光线中,红色为接近0.75微米波长的光线,相反的,紫色为接近0.4 微米波长的光线,所以红色是可见光线中波长最长的,换句话说,在红色外侧的光线,眼睛看不见.但虽然看不见,它却存在着.这种眼睛看不到的光线,因为在红色的外侧,也有眼睛看不见的光线,那就是紫外线. 由此可见,红外线比0.75微米的可视光线拥有更长的波长,是眼睛所看不到的光线 .但是,并不是所有0.75微米以上的波长全部都称为红外线, 红外线的范围大约为0.75微米波长的光线到1000微米之间.如果是更长的波长,就是Micro波的领域.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较长的波长 那么,所谓远红外线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红外线的波长,从0.75微米到1000微米,非常广的范围,先前已叙述过了,更进一步分析, 远红外线可依照波长的长度再细分为四种,

红外线加热原理

红外线加热原理 工业加热与干燥的方法很多,自能源危机以来,世界各国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发展能源多元化,纷纷研发各种节约与替代能源技术,其中辐射加热干燥由於方法的特殊性,被证实为最有效率的加热与干燥技术之一,而被广泛地用于取代传统的热风式加热与干燥系统。 辐射加热与干燥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射频、电子束与雷射等,其中红外线加热干燥是利用电磁辐射热传原理,以直接方式传热而达到加热干燥物体的目的,从而避免加热热传媒体导致的能量损失,有益能源节约,同时红外线因有产生容易,可控性良妤等特质,而有加热迅速、干燥时间短、生产力提高,产品品质改进及设备空间节省等优点 红外线的波长区间大致為0.75nm至1000nm,因其波长位于红色光波长(0.6nm 至0.75nm左右)外而得名。在低於2000℃的常规工业热工范围内,红外线是最主要的热射线。人们有时将红外线又划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等若干小区间,所谓的远、中、近,是指其在电磁波谱中距红色光的相对距离远近而言。 采用红外线加热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被加热物体的吸收程度,吸收率越高,红外线辐射效果就越好。而吸收率取决於被加热物质的类别、表面状态、红外线辐射源的波长等。物质反射的辐射能量与入射能量的比值叫反射率,不同材料和不同表面状况的反射率各不相同。物质透过的辐射能量与入射能量的比值叫穿透率,穿透率随材料的性质及厚度不同而变化。不同材料的有效穿透范围也不一样。通常把非透明材料的穿透率看作零。一般金属晶体十分緻密,透过表面的电磁辐射能在很短的距离内迅速衰减,因此热辐射对金属的穿透深度在微米数量级上。而非金属材料分子结构不很緻密,在常温下不同非金属物质各自具有特徵振动频率,因此当入射的电磁波到达界面时,电磁波很少被反射,较易穿过界面进入表层,有些激起共振变為热量,有些不能激起共振的则受到折射、散射和反射作用。由於实际物体都不是单一结构的单纯物质,故有些未被表层吸收的辐射波,在深入过程中还会被其它物质的共振而不同程度地加以吸收。只有在穿过全部厚度时,未破吸收的那部分辐射能量才能透过。因此非金属的穿透深度比金属的要高。红外线加热优势及效率,红外线乾燥加热方式在近几年来则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被接受,并被实际使用於各层次,主要是红外线乾燥方式有下述之优点: 1. 具有穿透力,能内外同时加热。 2. 不需热传介质传递,热效率良好。 3. 可局部加热,节省能源。 4. 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 5. 节省炉体的建造费用及空间,组合、安装及维修简单容易。 6. 乾净的加热过程。 7. 温度控制容易、且升温迅速,并较具安全性。 8. 热惯性小,不需要暖机,节省人力。 因為红外线加热其有上述优点,因比获得高效率高、均一性的加热是可能的,进而获得高品质的产品。

红外线涂层发热技术

企业挂牌申请表 推荐机构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推荐人李婷 委托机构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技术经理人李婷 企业名称西安红元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红外线涂层发热技术 知识产权情况√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商标□其他 专利名称智能耐高温远红外导电发热节能材料;节能环保耐高温型远红外线保健半导体发热浆料 发明人/专利权人 李哲元;李哲元专利号 CN 201510896013.6; CN 201610604344.2 专利有效期限实审阶段项目已做资产评估□是□否 项目所属领域□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其他 技术原理及技术线路图用纳米陶瓷导电粘结剂同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导电炭黑、银粉、铜粉、镍粉、碳化硅、二硅化钼等和功能材料、频谱材料经专有技术方案形成水性纳米陶瓷远红外线导电发热浆料。该浆料可制作成各种发热材料应用到各行各业,形成产业经济链群。 项目创新点相对于传统发热技术,红外线涂层发热技术适合于各种600度内的高品质、大面积的均匀发热。擅长于保健养生治疗类加热、生活及室内高品质加热。适用面广,可广泛应用于高品质生活取暖类、医疗保健养生类、餐饮器具设备类、工业加热设备类、现代农业及大棚养殖类、美容护肤类、新型建材类、户外取暖加热类、车用保健加热类、军事用途类等其它用途类。 项目阶段□研发□样机√小规模生产□规模化生产 市场应用与前景1、红外线涂层发热技术项目具有的优势 表1 红外线涂层发热技术与传统发热技术区别与对比序 号 对比内容红外线涂层发热电阻丝及普通发热 1 发热材料非金属材料金属合金 2 发热材料形 状 面状线状 3 发热均匀性均匀发热局部发热 4 温度差发热面温差小发热面温差大 5 发热面积大面积发热小面积发热 6 发热颜色纯黑体发热有光发热

什么是远红外线

什么是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类似于微波和X射线,但不同的是每一种波所携带的能量的不同,其中远红外线占据太阳辐射能量的72%。远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4μm-1000μm(日本远红外协会定义为3μm-1000μm),科学家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是红外线范围波段最宽的。(如下图所示) 远红外线:在太阳光谱中波长自0.76至1000微米的称为红外线。其中,0.76至2微米是近红外线,2至4微米的是中红外线,4至1000微米的是远红外线.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几十年前,航天科学家对处于真空、失重、超低温、过负荷状态的宇宙飞船内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得知太阳光当中波长为8~14微米的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8~14微米的远红外线这一段波长的光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

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2.5微波以上的红外线通称为远红外线。) 热是如何来的呢?三种方法(传热)? 热高温低。这是一个原则。方法有三种传热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实际执行的形式,这三种方法的组合比例。 ①传导传热 热逐渐铁棍的一端被加热时,并最终变得炙手可热。它被称为传导传热,热传输是通过这种方式的材料。热导率是由不同的材料。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气体一般是低的热传导体。因此有许多小孔的材料,热传导变得较低。 ②对流传热 当从底部加热液体和气体,例如水和空气的对流换热,温暖的一部分上升,因为它的密度,扩大减轻。另一方面,冷上部下降。多次执行这些操作,总的温度上升。在这种方式中,移动液体和气体的传热方法被称为对流。 ③辐射换热 传热的方法,不需要介质,被称为辐射传热,太阳能热直接到达地球温暖地面。热量被直接吸收材料在电磁波的形式和材料的温度升高。(激活构成物质的原子振动)传热远红外线辐射传热本身。当有气体氮气(N2)和氧气(O2),作为一个中间介质,不被吸收的远红外线,但它被吸收气体如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H2O)的极性。

红外线加热

红外线加热 红外线加热的概念 1、红外线加热,就是利用热源体发出的红外线,对物体进 行加热的过程,是一种辐射加热,红外线加热器的波长波长一般是2.5-15μm。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能力的峰值箱短波方向移动,就 是温度越高,波长越短,辐射强度越高,因此出现了钨丝发热源,温度2200度以上,就是短波加热。 短波加热的可见光较多,不参与加热,是一种浪费,所以选择短波加热是需谨慎。 石英加热器 1、上世纪较早的时候,金属管加热器也作为辐射加热器来 使用,但由于自身的结构等特性决定了辐射能输出较低。 后来,锦州人开发出了石英管,随之制作出了中国最早的石英加热器,玻璃远红外线加热管诞生了。 2、石英管内最早是电热丝作为发热源,波长大致为中波长 波。大部分能量为辐射能,能量由发热体直接传到被加热体,所以为辐射加热。但辐射加热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严重,最佳距离为100-250。 匹配吸收和烘干涂层 1、红外线加热器应用最多的场合是烘干有机涂层。绝大部

分有机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水等,对2.5-4μm的短 波和6-15μm的远红外具有强烈的吸收峰,就是所谓的 “匹配吸收”,因此远红外加热用于有机涂层的烘干、 水分烘干等具有较大的优势,能穿透涂层,从内而外加 热,烘干时间短,节能。 2、常规加热器表面温度设计以400-550度(不是发热丝温 度) 3、颜色越深的涂层,对红外线的吸收越强烈,依次为黑> 灰>红>黄>白。 4、对重型件的涂层,远红外具有“表层加热”有优势。至 烘干涂层,热量向内部传导的少。 5、对有阴影遮挡的工件或者形状重量不均的工件,远红外 加热加热效果受到限制。 6、为增强辐射加热效果,红外线加热器通常配反射板使 用,能提高15%以上的效率。反射板材质以光亮铝板为 佳。 高红外加热技术 90年代中期,锦州人推出了高红外加热技术,即强力短波加热,应用在粉末涂层固化上,取得了革命性的效果,1-5min 固化涂层。对很多油漆、水性涂料也能实现更加快速的烘干。

红外线加热炉解析

★红外线加热炉(烘干线) 大部分宣传词条遵循以下编辑原则: 地域(很多时候不用添加)+主语(主要是工件、涂料等)+主技术词(比如红外线等类似词汇,目前主技术词有十几个)+主词(如烘房、喷涂设备等,目前有近百个) 主词和主技术词一定要有,主语和地域根据情况添加。1红外线烘干炉(搜不到) 传统宣传标题 山东红外线烘干炉 河南红外线烘干炉 广东红外线烘干炉 氟碳漆远红外线烘干炉 电机转子红外线烘干炉 电镀红外线烘干炉 蜂窝陶瓷红外线烘干炉 瓦楞纸红外线烘干炉 建材红外线烘干炉 东营4回路红外线烘干炉,用于直径2.5米不锈钢罐体特种涂层烘干 红外线烘干炉---涂装生产线的重要节能设备,高能耗占总线的一半 红外线烘干炉非领导品牌---新远,技术特点—节能,三十年技术积累 红外线烘干炉比热风炉节能20-30%,5-10分钟内完成干燥 订购红外线烘干炉,首选锦州新远,省内批发,省外免安装费。 涿州仿进口红外线烘干炉,铝箔涂层2秒快速烘干,一次试车成功。 新远涂装公司是国内红外线加热技术的开创者,30年红外线烘干炉设计制作经验,为客户提供了数百台套的红外线烘干炉设备,技术领先,用高红外技术设计的隧道炉更是独步国内。 铝轮毂面漆烘干红外线烘干炉实例: 烘干系统构成 由红外线加热器、反射板、引出线、加热器支架、绝缘支架、铜排、炉外桥架、接线箱、plc控制柜等组成。 加热器和分组:加热功率***KW,由***支红外线加热器组成,分为双侧12组,分2区。 反射板:不锈钢板制做,模具加工,点焊固定。三种规格。 引出线:镀镍耐高温线,可耐500℃。 plc控制柜:2回路控制,精度2度,80-100度。

远红外采暖的利与弊

远红外采暖的利与弊 玩概念还是真升级更安全还是藏隐患——— “利用一种远红外线发热纤维进行地热采暖,不但比散热器采暖舒适,比集中供暖省钱,还弥补了水地暖可能会漏水的安全隐患。听起来不错的新型采暖方式,到底靠不靠谱?又能不能买呢?”上周,读者关先生就以上问题向本报寻求帮助。正在装修的他听朋友说起这种远红外线地暖的种种优势后也想一试,但由于涉及安全性和日后使用成本,所以希望获取一些更详尽的信息。 远红外线发热地暖到底是为了提高销售“玩概念”,还是地热采暖的“升级版”呢?对此,产品商家和采暖行业专家对以下争议给出表示。 争议一:远红外线地暖以“薄”见长会不会不安稳 空调、散热器、水地暖、煤炉、电热器在释放温暖的同时,也各自存在一些缺陷和隐患:或令人感觉干燥不适,或占地又不美观,或存在漏水隐患,或使用不当可引发危险。这些问题远红外线采暖能一并解决吗? 对此,主要经营远红外线发热纤维的卡乐宝公司项目经理曹野表示,这种技术源自于韩国,已有近十年的使用期。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薄、防水防潮和稳定性高(与其他采暖方式对比见下表)。其中,薄体现在发热的电热网仅1毫米,保温棉+电热网+防潮层这套完整产品总厚度也不超过3毫米,减小水泥与地板间的铺设厚度;防水防潮体现在材料的防潮层上,卫生间、厨房,甚至桑拿房均可用;稳定性高体现在外层覆盖硅胶及发热网特殊编织方式上,使其可裁剪、弯曲、折叠及拉伸。经过笔者对该产品的实地观察比对,“薄”的确是一大优势,但防水防潮与稳定性高是否属实需要长时间使用方可得出结论。 争议二:仿佛是电采暖“变相”怎么节电、省钱 面对这种新型产品,有专家质疑,远红外线地暖听上去挺新鲜,却没有脱离用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发热原理。那么,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是否真能节电、省钱?它是否在其他采暖方式基础上升了级?

远红外线加热技术原理

远红外线加热技术原理 远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热,由电磁波传递能量。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穿透过去。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吕量吸收远红外线,这时,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而振动和旋转使物体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的目的。 烧烤炉的远红外加热方式有两种:一是燃气远红外加热方式:另一种是电热管远红外加热方式。只是能源不同,而产生的远红外线都是同一种特殊物质。 远红外线本身是一种能量传递的电磁波。在红色光谱的外侧,介于红色与不可见光谱之间,所以谓之远红外线。波长在0.47—400微米之间。远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递热能,由电磁波传递能量。在远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小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绝大部分渗透到被加热的物体之中。由于远红外线本身是一种能量,当发射的远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被加热的物体内分子或原子吸收远红外线能量,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处使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物体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高速磨擦产生热量而使其温度升高。从而达到了加热的目的。 科学实验证明,远红外线加热时不需要传热介质。其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这样,远红外线加热与常规传导方式相比,具有热传递直接简单,生产热效率高,卫生环保,杀菌消毒,烧烤食物快捷,干净,卫生,质量佳,口感好。大大节省能源,制造简单,易推广等优点。

辐射传递的热量与温度成四次方正比,加热时不需要传热介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这样,远红外线加热与常规传导方式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干燥质量好,省能量,安全,卫生,设备简单,易推广等优点。 中国远红外网https://www.doczj.com/doc/8a2701882.html,

红外加热案例

红外加热案例: 某公司线路板烘干生产线节能改造 项目背景 1.改造前用能系统状况 (1)某电路板公司挠性线路板烘干生产线原有 4 台传统烘干机,采用电阻丝加热方式,每台额定功率39kW,每小时平均运行功耗23.4kWh,日平均用电561kWh。 (2)该公司目前执行电价平均为0.7元/千瓦时。年用电量20.2万千瓦时,年照明费用约为14.14万元。 2.改造前用能系统存在的问题 改造前采用传统烘干机,存在容量偏大,烘干效率低,电量浪费严重等情况。 技术方案 1.技术原理 (1)叙述采用的节能技术的原理; (2)叙述采用节能技术及原因; (3)叙述电能替代技术的关键能效指标(设备效率、能效比或产品单耗); (4)叙述该技术使用条件和技术优势。 节能技术的原理:红外线作为一种不可见光线,具有热效应和极强的穿透力,其波长在0.75 μm~1000 μm 之间,现代物理学称为热辐射。所有物体都可以吸收热辐射,选择可发出适合

光谱的红外辐射器,可以使大部分辐射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采用节能技术及原因: 与传统的电阻丝加热方式相比,其穿透力很强,可以对被烘物体进行深层次的加热,使得整个干燥过程变得更快更高效。 ●由于不需要任何介质,可在空气和真空中进行。 ●热能转化率高,物体在红外线的照射下会受热干燥。 ●物理辐射原理,被辐射物不会产生化学变化,不改变分 子结构。 ●具有穿透能力,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由里及表对被辐 射物加热。 适用条件和技术优势: 目前红外加热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轻工纺织、玻璃、印刷、烟草、医药、煤炭、粮食等行业。技术优点有红外技术可大大缩短热处理时间;可使部件最短时间内达到规定温度;能按规定时间程序控制加热过程且可实现加热工艺自动化。 2.技术方案 (1)节能改造方案:对烘干生产线实施红外加热技术改造,以中波灯管模块替代原有的电阻丝加热管组。

远红外加热

热量反射到一边实现集中加热,热输出效率达到95%,广泛应用于纺织等密集加热工业领域。 功 率Wattag e 电 压Vol t 灯 头Cap Typ e 加热长度MM Heating Length 灯管总长MM Overall Lengt h 产品编 号Product Cod e 对应编号 Equivalent 1000W230V Ceramic170x223069231020 1500W230V Ceramic800x290069231550 3000W240V Ceramic1450x2160069243051 4500W400V Ceramic410x250069404520 4800W400V Ceramic850x295069404850 6000W400V Ceramic1050x2115069406050

光线比红宝石加热管更加柔和,广泛应用于各种取暖器中。 功率Wattage 电 压Volt 灯 头Cap Type 加热长度MM Heating Length 灯管总长MM Overall Length 产品编号 Product Code 对应编 号Equivalent 500W 235V R7S 80 133 ******** 500W 230V SK15 162 227.5 15011Z 1000W 120V SK15 280 355 15024Z 1000W 235V SK15 280 355 64241071 1500W 240V SK15 280 355 64241577 15010Z 2000W 240V SK15 280 355 64242072 15021Z

燃气红外辐射加热技术

燃气红外辐射加热技术 1燃气与其燃烧所需的空气全部预混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无焰燃烧,可以直接产生红外辐射用于各种加热过程。 燃气红外加热技术在工业和民用燃烧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它比传统的对流加热具有投资省、启动快、效率高、污染少等优点。经过特殊设计的红外辐射器还能够发射出波长较长的远红外辐射,对某些物体更有效地加热,进一步节约能源。 常用的燃气辐射器有金属网辐射器和多孔陶瓷板辐射器两种。目前国际上大力发展各种优质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它具有燃烧均匀、辐射波波长较长和不易回火等优点。同济大学燃气红外研究所采用一种全新的干法成型工艺,研究成功了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 1.2X型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的研究 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有以下主要结构特点: (1)具有高发射率表面层 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在正常工作时其表面温度为800—850o C,在这种温度下其主要的辐射能量波长为2—6微米。然而,普通陶瓷在这一波段内的发射率却是很低的(见图2,c)。为了提高辐射器的辐射能力,我们研究了一种高发射率材料,作为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的表面层。它具有广谱高发射率的特点(见图2,b),从而弥了陶瓷的缺点,使辐射能力提高。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采用干压法成型工艺,基板和表面层在模具中一次压成,人窑后一起烧结,结合牢固不会脱落。与热压铸成型法相比,干压法不需要石蜡和制蜡饼工序,不需埋烧脱蜡过程,缩短了烧成周期,并大大提高了窑位的利用率。据估算,用新的干压法工艺制造多孔陶瓷板,其原材料、辅助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约为热压铸法工艺的1/2左右。 (2)机械强度和抗热震性能较好 通过对基板材料配方、粉体制备与烧结工艺等反复研究和改进,提高了多孔陶瓷板的械械强度。又由于降低了热膨胀系数,其抗热震性能较好,能长期承受冷、热急变而不破坏。 表1所示多孔陶瓷板的物理性能。从表中可以看出,用干压法成型的多孔陶瓷板密度较低,而抗折强度和热膨胀系数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 (3)燃烧稳定性和燃烧完全度好 对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新型辐射器)和市售的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的极限热强度进行测试,其结果列于表2。从表中可见x型复合层多孔陶瓷板燃气辐射器的极限热强度较高,也即燃烧的稳定范围较大。 燃烧完全度可用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来衡量。对复合层多孔陶瓷板进行燃烧试验,其结果列于表3.将烟气中一氧化碳Co 的浓度(表示换算到a=1的一氧化碳浓度)和多孔陶瓷板的表面温度to(o C)绘成曲线表示于图3,可以看出,额定负荷下(11kcal /cm2·h)烟气中Co低于40pPm;当热负荷在额定值的+20%范围内波动时,C0在100pPm以下。总的来说,一氧化碳排放量是很低的。

IR的加热原理

IR的加热原理: 远红外线加热干燥是利用电磁辐射热传原理,以直接方式传热而达到加热干燥物体的目的。用加热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被加热物体的吸收程度,吸收率越高,红外线辐射效果就越好。吸收率取决于被加热物质的类别、表面状态、红外线辐射源的波长等。通过来获得高效率高均一性的加热是可能的,进而获得高品质的加工产品。 远红外辐射加热元件是采用了经特殊工艺加工的陶瓷管、配用电阻合材料作为发热器,由于此种陶瓷管可以吸收来自电热丝辐射的几乎全部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且能使之转化为远红外辐射。故是一种转换效率很高的远红外能量的加热元件,它具有优良的远红外辐射特性。 IR的性能和优点: 通电后,发热合金丝发射的近红外光和可见光其中95%被陶瓷管所阻挡、吸收、使管内温度升高产生纯硅氧键的分子振动,辐射远红线。此95%的可见光,近 红外光均可转化为远红外光辐射,波长大于2.5微光的远红外线被称为远红外。远红外加热是指利用波长2.5~25微米来辐射的加热技术。 IR加热元件外表有一层特殊涂料,辐射率稳定、高温不变形、无有害辐射、无 环境污染、耐高温、抗蚀能力极高,化学稳定性好、热惯性小、热响应速度快、热转换效率高。加热温度可自行选择、长期使用辐射性能不退变,结构合理使用方便,IR加热元件是国内唯一的选择性辐射远红外加热元件。用途广泛、适用 性强。 远红外线干燥方式的优点: 1、具有穿透力,能内外同时加热。 2、不需热传介质传递,热效率良好。 3、可局部加热,节省能源。 4、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 5、节省炉体的建造费用及空间,组合、安装及维修简单容易。 6、干净的加热过程。 7、温度控制容易、且升温迅速,并较具安全性。 8、热惯性小,不需要暖机,节省人力。 IR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电压:380V、220V、110V(根据用户需要确定) 元件长度:300-2500mm (根据用户需要制作) 元件匹配:200w-5000W

一、红外热像技术原理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采矿设备维护中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采矿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发热常常是设备损坏或功能故障的早期征兆,这使它成为在预测性维护 (PDM) 计划中 所监视的一个关键性能参数。进行红外热像预测性维护的技术人员定期对关键设备的温度进行检查,从而可以随时间跟踪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快速发现异常读数以便进一步检查。通过监视设备性能并在需要时安排维护,可降低因设备故障而发生的非计划性停产的可能性,减少维护费用和设备维修的成本,延长设备资产的寿命,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维护效果和生产能力。 一、红外热像技术原理 1800年英国的天文学家William Herschel 用分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从红色到紫色的单色光,依次测量不同颜色光的热效应。他发现,当水银温度计移到红色光边界以外,人眼看不见任何光线的黑暗区的时候,温度反而比红光区更高。反复试验证明,在红光外侧,确实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后来称为“红外线”,也就是“红外辐射”。自然界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 C ?),就会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在非常宽的波长范围内发射能量,产生电磁波(辐射能)。 红外线在大气中穿透比较好的波段,通常称为 “大气窗口”。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就是利用了所谓的“大气窗口”。短波窗口在1~5μm 之间,而长波窗口则是在8~14μm 之间。 近红外近红外 中红外中红外中红外 远红外远红外远红外 透射率 波长

普朗克定律 从普朗克定律可以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得峰值能量就越偏向短波方向,故红外热像仪,特别是用以建筑检测得红外热像仪,其工作波段通常在8-14μm 的长波波段,建筑用红外检测的温度范围一般在-20-100℃范围内。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新型的光电探测设备,可将被测目标表面的热信息瞬间可视化,快速定位故障,并且在专业的分析软件的帮助下,可进行分析,完成建筑节能、安全检测和电气预防性维护工作。 热像仪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光学器件和探测器。 光学器件将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聚集到探测器上,探测器把入射的辐射转换成电信号,进而被处理成可见图像,即热图。 二、设备预测性维护介绍 红外热成像仪是预测性维护计划中的第一道防线。技术人员可以迅速测量并比较检查路线上每台设备的热量特征,无需中断设备运行。 如果温度与以前的读数有明显的不同,则可以使用其他维护技术(振动分析、电机电路分析、空气超声波分析以及润滑油分析等)来调查问题原因,并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为获得最佳结果,将您的所有维护技术集成到同一个计算机系统内,以便它们共享相同的设备列表、历史数据、报告和工作订单。在将红外数据与来自其他技术的数据进行关联之后,就可以一种综合的形式来报告所有机器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 红外热图 每单位波长和波谱区域的辐射量——光波辐射量(W/m 2x μm)

石墨烯远红外加热机理

石墨烯远红外线功效及机理 1. 红外线简介及功能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1.1 红外线分类 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 其中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中红外波段的波长是3—5微米,属于是热红外遥感。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4~400微米,穿透组织深度3-5厘米。一般来说,燃料燃烧、电热器具热源等放出的红外线多属于近红外线,由于波长较短,因此产生大量的热效应,长期照射人体后会产生灼伤皮肤及眼睛水晶体等伤害。波长更短的其它电磁波如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等,会使原子上的电子产生游离,对人体更有伤害作用。远红外线则不然,由于波长较长,能量相对较低,所以使用时相对较少烫伤之危害,也是研究和利用的重点。 1.2 远红外线作用 1.2.1 令水分子活性化,提高身体的含氧量 人体约70%是水分.血液的水分比率更高达80% 若血气不足,不能通过细胞膜。远红外线能使水分子产生共振,变成独立水分子(即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

子结合),提高身体的含氧量,细胞因而能恢复活力,精神更畅旺、头脑更灵活.进而能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1.2.2 改善微循环系统 独立水分子可自由出入细胞之间,再透过共鸣共振,转化为热能,令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血流速度加快,微丝血管扩张;微丝血管开放愈多,心脏的压力便可减少,微丝血管的功能是向人体60兆个细胞供应氧气和营养,同时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若微循环系统出现毛病,会导致多种毛病,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肿瘤、关节炎、四肢冰冷麻痹等。成年人微丝血管的总长度可围绕地球三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可见其重要。 1.2.3 促进新陈代谢 微循环系统若得到改善,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便可迅速排出体外,减轻肝脏及肾脏的负担。这些废物包括引致癌症的重金属:引致疲劳及老化的乳酸、游离脂肪酸和皮下脂肪;引致高血压的钠离子,以及引致疼痛的尿酸。 1.2.4 平衡身体的酸碱度 远红外线能净化血液,改善皮肤质素、预防因尿酸过高而引致骨络关节疼痛。如果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引起了体内外物质的交换失常,各种疾病将会不约而至。诸如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严重将会危及生命:如糖代谢紊乱所致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引起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痛风

红外技术基础与应用_远红外加热技术及应用简述

《红外技术基础与应用》 课程结题论文 题目远红外加热技术及应用简述 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12月

远红外加热技术及应用简述 摘要:本文从红外辐射的机理出发,探讨了红外辐射的光谱特性、吸收机制与吸收条件,论述了辐射与吸收的匹配的重要性,重点对染整工艺应用过程原理及辐射换热详尽地阐述远红外加热要旨,最后结合远红外加热食物等的应用实际,阐明了远红外加热技术的特点,指出了远红外加热技术工业用或民用的庞大市场和广阔前景。 关键字:远红外加热;辐射;原则;节能;应用 Far-infrared Heating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Abstract: In the paper, we point out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ar-infrared heating technique in terms of the theory of infrared radiation; the principle of far-infrared heating technique is outlined. As a result, the far-infrared heating become more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far-infrared heating; radi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principle;application 1.前言 远红外加热技术,就是利用远红外辐射热能加热物品的工艺过程,其能量传递方式是热辐射,这种热能传递方式具有以下特点①: 1)辐射能在辐射源与被加热物体之间以光速行进传播,能量传递速度极快,为3×108m/s, 介质损耗很小,远红外辐射能量被物质的分子吸收,不受物质表面层的阻滞作用,加热速度高。 2)远红外辐射加热过程中,能保持物体中挥发物的扩散方向一致,从而保证加热质量。 3)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都作为横波在空间传递,都是按直线传播行进的。 上述特点决定了该项技术具有耗能低、加热速度快、加热质量高等特点,引起人们的高①热辐射传递特点参考胡亚范的《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节能原理与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