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方案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3
无锡古运河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
发方案
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以清名桥为龙头,弄堂为体,运河为脉,古运河无锡段将建设成集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为了加大无锡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特制定《无锡古运河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方案》,以下本方案详细内容:
第一部分:核心理念定位阐述
景区经营应该有一个核心理念,一级理念我们将重点放在向旅游者传递一种旅游地能够带来的氛围和感觉,即旅游者能够得到的核心价值。二级理念则根据旅游地不同方面的特征(历史、地理、文化、风景、景点等)分别作为主题,与目标市场所可接受的特点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阐述,将旅游地系统、完整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对一级理念进行全方位支撑。
回眸历史,古运河南长街清名桥(后简称景区)原是无锡繁华、商业菁华所在,其历史大抵如下:
南长街,本是一条古驿道,北端的马昌弄,就是因为附近驿馆的马匹往来频繁而得名。无锡在元代时有九个驿站邮亭。到明代在九个驿亭内确立一个驿馆,由中央垂直领导,名“锡山驿馆”,驿馆就在马厂弄两侧。马厂弄后被文人改作“马昌弄”,并一直延用至今。当时,在无锡城南有水陆三条古驿道,性质象如今的国道。一条水驿道,即南门古运河水弄堂;两条陆驿道;即今
南长街和南下塘,上塘街与下塘街跑驿马,分往南往北单向跑快马之用。“锡山驿馆”的设立,为无锡城南伯渎港米码头、制锅业、烧窑业和羊腰湾造船业以及南长街直至清名桥的商业、餐饮业、搬运业带来无穷生机。
站在保护历史,还原历史的角度上看,依据数千年来景区所在地的发展历史,景区的经营理念如下,
一级理念:盛世古运河
二级理念: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江南繁华,古吴文化“盛世古运河”五个字从字面上看简洁易懂,易于识别和记忆,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就“盛世”一词本身而言,它能够让人联想到运河两岸繁华的街景,繁荣的工商业,川流不息的来往车马。从宋朝开始江南富庶,鱼米丰足,举世闻名。在隋唐开凿的京杭运河更是古代江南“南粮北调”的最重要通道,随着历史的沿革,往日的盛世粮道,如今保存完好,风貌犹存的仅在跨塘桥至清名桥这900米的一段。这里荟萃了古街、古弄、古寺、古塔、古桥、古港、古庙、古窑、古驿馆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故让游客体验古代运河两岸盛世繁华的风貌是景区的首要核心理念。
在二级理念中,我们主要从景区的历史,文化,商业,建筑来划分,兼顾无锡地方特色,并以盛世贯穿始终。
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
夏天,北京10位画家与摄影家组织了一次京杭大运河的全面采风和调查,结果发现这条闻名世界的中国历史"长廊"已经名存实亡,而至今唯一还留存历史风貌的,就是无锡跨塘桥到清名桥这900米的一段。
据当时接待过北京采风组的清名桥街道副主任顾奇介绍,采风组从京杭大运河两端的通州和杭州同时开始,结果发现1794公里的大运河河道已经断断续续,在山东济宁一段已经完全消失。最为可惜的是,古运河两岸原有的历史风貌几乎荡然无存,连杭州、苏州等地都未能幸免。当她们在清名桥会合后得出的结论是:剩下来最具原汁原味的竟只有无锡跨塘桥到清名桥这一段"水弄堂",依旧还是粉墙黛瓦民居夹峙,具有独特的江南水乡特色。
江南繁华,古吴文化
据无锡古运河研究会近年的调查,"水弄堂"两侧附近荟萃了古街、古弄、古寺、古塔、古桥、古港、古庙、古窑、古驿馆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清未民初的民居就有20多处。南长街改造建设指挥部的李三南主任说,绝大多数民居从单个看它们不一定算文物,但这么多传统式样的建筑集聚在一起,这就保留了一种历史风貌,构成了"水弄堂"独特的人文价值。
理念总结:营造盛世古运河氛围,打造“游、玩、学、吃、住、购”多位一体的旅游景区
第二部分:视觉形象导入
一、标志设计
视觉设计在旅游地品牌形象塑造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人类获得的外部信息中有83%经过视觉获得,视觉形象是旅游者能够最直观感受到的信息;同时,视觉设计的传播途径最为广泛,内容灵活多样;视觉设计受到受众欣赏水平的影响相对比较小,设计得当,理解力较低的受众即使难以理解其内涵,也会对图形等信息留下深刻印象。在我们的视觉设计过程中,坚持了“战略性设计”的原则,即“强烈的视觉冲击、精确的概念传达、独特的识别记忆”。
视觉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旅游地名称使用、景区标徽及延展设计、景区指示系统、景区内部交通设备视觉形象、旅游纪念品、旅游企业视觉形象等几个方面。视觉规划设计具体表现为对景区一切可视资源的系统化、规范化、符号化,其作用不但限于传递各种信息,更应成为景区景观的组成部分,起到对景区景观进一步美化和加强的作用。在类型和风格类似的两个景区之间,依靠视觉设计形成差异化,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更是特别重要,实际是向旅游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附加价值。这种情况类似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