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有机会接受各位的指导!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设计说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掌握了整式的加减,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运用合并同类项、移项来解a x+b=c x+d类型的方程。方程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在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从本章开逐步终渗透,最终成为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数学思想。通过本节学习,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解法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用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流程。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归纳解决问

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思想。

3、情感目标:运用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学生的成就感培

养学生的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会用“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移

项的数学原理,掌握移项的基本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分析

综合考虑数学学科、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索发现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中将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问题的状态,不断诱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归纳,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我会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

学法分析

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能力.七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因此,在教学中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将让学生在“观察一分析一归纳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自己“做”数学,“议”数学,“用”数学,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的目的.

教学过程分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活动化”教学的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创设情境、探究解法、拓展应用、反思小结.

活动1:创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能够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方程的故事。(录音)设计意图: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也为本课做好了铺垫。

活动2:探究解法

首先运用多媒体呈现问题1,教科书采用“留空”的方式为列方程作了铺垫,学生不难列出方程,为了引导学生用合并同类项解方程,我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 的形式?”由于在第二章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学生会想到将方程左边含未知数的项进行合并,使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得到方程的解。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会合并是一种恒等变形,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的形式。我并告诉学生:当年,花拉子米也是这样解出了方程。他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消”,我们今天把这种方法叫“合并同类项”。在肯定了学生的解法后,我给出一组训练题,供学生模仿训练,巩固解法。与此同时,用问题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合并同类项解方程时,方程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项,另一边是已知项,也为下一步学习移项打下基础。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移项。我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自主尝试、观察归纳、游戏巩固。首先引用问题2作为自主尝试的引子,教材继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用留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列出方程。为了让学生感悟移项的数学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我要求学生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这个方程,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目的在于将方程化为a x=b的形式,向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学生自主完成后,我引导学生观察解答过程,比较变化前后的两个方程,提出我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的小组讨论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由问题作引导,学生不难发现:方程左边+20,右边的4x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并且符号发生了变化。我适时给出移项的概念,并告诉学生,移项就是花拉子米所指的“还原”,他的著作《对消

和还原》,就是今天我们发现的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学生通过自主尝试,观察分析,小组讨论,不难总结出移项的变化规律:一般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已知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并且一定要变号.结合合并同类项,把复杂方程转化为a x=b的形式。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移项的方法,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款数学小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相信学生应该能够深刻理解移项时要移那些项,记住移项时一定要变号。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移项。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在探究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3:拓展应用

为了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移项的规律,我设计四道,由简单到复杂,层次鲜明的移项专题训练,学生自主完成,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批阅指正。为了让学生知识系统化,规范化,我板书例2格式,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我设计了两组习题,基础演练和能力提升。习题由易到难,逐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基础演练中的辨析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移项是某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避免学生错误理解成移动就是移项,并且移项要改变符号。计算题在巩固解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并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互相批阅。我在全班巡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纠正,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解答的基本过程,得到“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解答流程,实现知识的再认识。再升华。在学生对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掌握的非常好的情况下,我给出能力提升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活动4:反思小结

我将本节课定位为探究式教学,通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反思等,构建对知识的形成和运用。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这里我设计了两道小结问题,一道是封闭式,一道是开放式.本活动以学生小结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采用“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拓展应用”的模式展开.整个过程前后联系,层层递进.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以下几个特点:1、联系生活,注重情境;2、精心设计,注重问题;3、依托活动,注重思维;4、学练结合,注重实效.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