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雪》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雪》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雪的形态和颜色,培养学生对雪景的观察能力,通过学习描绘雪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画法和色彩表现雪景,提高画作的审美价值。
3.情感目标:通过对雪的感受和认识,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情,对自然界中的美景产生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带着学生一起回忆自己曾经看到过的雪景,并让每位学生轮流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雪景,让大家更好地进入这个主题。
(2)展示一些关于雪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对于这些图片的想法和感受。
2.讲解知识点(1)学习描绘雪景的画法:简单明了地给学生讲解画雪的方法,强调要掌握好画雪的质感和形状。
(2)讲解雪的颜色:雪可以是白色的,也可以是灰色的、淡蓝色的,通过展示多种雪的颜色带领学生认识不同颜色下的雪景,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认知和见解。
3.实践操作(1)老师为学生演示一遍画雪的步骤,让学生能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2)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用蜡笔、彩笔、颜料等材料绘制雪景。
老师可以在画作时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不同于他人。
4.展示评价(1)将学生的画作张贴在墙上,让所有同学都有机会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出一些作品的亮点,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2)对学生的绘画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画作的质量,让画作更具审美价值。
三、教学资源1.雪的图片、素描本、彩笔、蜡笔、颜料等绘画用品。
2.教师制备的课件或画册。
3.学生制作的画作。
四、教学建议1.在讲解画法和颜色时,老师应该尽可能地生动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即将传达的信息。
2.为学生提供基础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由发挥。
3.在评价时,要尽量避免批评学生的作品,而是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提高画作的质量。
一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课雪》苏少版一. 教材分析《雪》这一课是苏少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雪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以雪为主题,通过描绘雪景、雪人、雪花了等内容,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掌握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雪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们对于雪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对于雪的描绘也充满了兴趣。
但学生的绘画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既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又要照顾到少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雪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描绘雪的景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雪的美丽景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线条和色彩,生动地描绘出雪的景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雪天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教学法,展示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绘。
3.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4.采用作品展示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雪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雪的图片,讨论雪的特征和描绘方法。
3.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描绘雪的景象,讲解描绘的方法和技巧。
4.实践与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分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雪的景象作品。
6.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7.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雪》、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等。
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雪的美丽和纯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 培养学生运用撕、贴、画等手段表现雪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欣赏雪景图片,感知雪的美丽。
2. 以雪为主题,进行撕、贴、画等创作活动,表现雪景。
3. 通过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撕、贴、画等手段,表现雪景的美丽。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创作中,表现出雪景的纯洁和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雪景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感知雪的美丽。
2. 讲解:讲解雪景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雪的纯洁和美丽。
3. 示范:示范如何通过撕、贴、画等手段,表现雪景的美丽。
4. 创作: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雪景的特点。
2. 撕、贴、画等创作手法。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再创作一幅雪景画。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雪景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雪景的理解和表现是否到位?2. 学生的创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雪景的理解和表现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雪景的美丽,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同时,我也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生对雪景的理解和表现还有待提高”。
补充和说明:一、学生对雪景的理解和表现:1. 感知雪景的美丽:在教学中,学生对雪景的感知还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雪景的美丽。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雪景,如从颜色、形状、质感等方面去感受雪景的独特之美。
2. 表现雪景的特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不能准确表现雪景的特点,如雪的纯洁、宁静、静谧等。
《雪》课件苏教小学美术下(1)《雪》课件苏教小学美术下一、【课程介绍】《雪》是小学美术下册中的一课,主要内容是介绍雪的特点以及如何使用铅笔、颜料等工具来绘制雪景。
二、【知识点概括】1.雪的特点:白色、冰凉、透明、蓬松、静谧、圆润等;2.绘画工具:铅笔、颜料、刷子等;3.绘画技巧:涂抹、染色、错落有致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课程:通过展示雪景照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感受雪的美好及其特点。
2.讲解知识点:详细介绍雪景的特点,以及使用铅笔、颜料等工具绘制雪景的技巧。
3.练习操作:请学生使用铅笔、颜料等工具,绘制自己心中的雪景,引导他们通过涂抹、染色等技巧,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4.展示作品: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选,鼓励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提高。
四、【教学重点】1.了解雪景的特点;2.掌握铅笔、颜料等工具的使用方法;3.发挥创造力,尝试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五、【教学难点】1.将雪景的特点融入绘画过程中;2.让学生通过涂抹、染色等技巧,呈现出自然流畅、独具匠心的作品。
六、【教学策略】1.以趣味性方式引入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用多媒体素材,生动形象地展示雪景;3.鼓励学生多动手尝试,提高创作能力。
七、【教学效果】1.学生了解了雪景的特点,掌握了绘制雪景的技巧;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绘画的体验,并提高了创作能力;3.学生分享作品,互相学习、交流、提高。
八、【总结】《雪》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雪的美丽特点,掌握绘制雪景的基本技巧,发挥创造力,创作出独特名作。
通过本课程,我们希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雪-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雪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雪的认识;2.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墨画的基本笔法和技巧,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水墨画的理解。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情感态度1.激发学生的美感情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1.学习雪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2.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墨画的基本笔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雪的特征和形态;2.如何让学生掌握水墨画中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策略1.通过展示雪的照片或短片让学生对雪有个全面、直观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导师的现场示范和学习单送达滚珠笔、彩色笔、水笔等工具和速写纸、传统宣纸等不同材料,让学生感受画雪的多样性。
2.让学生成功完成绘制雪的形态,再通过现场示范则老师进行线稿的示范,让学生自主完成线稿的练习。
同时,要求学生使用不少于5种颜色进行创作。
3.教师现场进行雪的彩绘,指导学生进行涂色。
同时,让学生自由创作,丰富自己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通过展示图片、讲解PPT等方式,给学生介绍雪的特征和形态,让学生了解雪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实践练习1.让学生自由创作,使用不同工具绘制雪的形态;2.导师制作雪的线稿,让学生进行线稿练习;3.导师进行雪的彩绘示范,让学生进行彩色涂色。
3. 作品制作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一幅不少于A4纸的雪景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个性化的表现。
同时,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4. 作品欣赏和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由欣赏和评价,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2课时:A?比较和欣赏。
a?将自己上节课涂抹的水墨游戏作品和书上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各自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b?欣赏书上的范作。
感受并体会他们的作品什么地方最有感染力。
c?了解水墨线条大师的作品和轶事。
B?干尚仑水墨游戏的舌动和创作。
a.可以表现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或者是自己想像的以及抽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像什么。
b,可以想好了再画,也可以边画边想,或者是先随意涂抹,再看看像什么,然后进行添加。
C?尝试笔墨游戏。
a.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表现笔墨效果。
大胆尝武水墨的变化,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技巧。
b?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巡回指导。
D?展示交流。
a.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得意之处。
b?相互欣赏评价。
E?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欣赏小组作业。
将每个小组的草图展示。
请创作者讲述设计意图。
二、讨论和研究。
1、通过互评可以对创作草图做适当调整。
2、研究用何种方法进行制作。
三、学生尝试制作。
(1)、用泥皮、泥条粘贴的方法做浮雕装饰。
(2)用刀刻的方法来绘制。
参照范图用半圆雕和浮雕结合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
1、相互交流。
2、教师评价。
3、可以选择部分作品涂釉烧制。
五、教师总结。
(1)侧重于学生作品的新颖、独创性。
(2)可以摆放在房间内装饰。
课后反思:4)看到这些美丽的盘子,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师比一比,和同学比一比,你是否也能装饰一个美丽的盘子。
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作业展示1)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图案,注意无论用什么方法装饰盘子,图案都要适合盘子的形状。
同学们带来的材料要共享。
2)同学们可以将装饰好的各种美丽的盘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共享成功的喜悦。
3)提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收获吗?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4)在欣赏学生作品之余,鼓励学生大胆地评述作品,提出改进方案。
特别是对其他组的同学作品提出赶紧意见,进一步开拓思维。
苏教版《雪》教案苏教版《雪》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与细读相结合;篇章语义分析与自然常识讲解相结合;锻炼学生自由想象的能力;2、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3、自主学习与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重难点: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浪之歌)一、课文导入简介诗人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
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
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
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
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
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
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
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
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
《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
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
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
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
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 (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
《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
小学美术雪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美术雪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雪的特点和形态,培养学生对雪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色彩运用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雪的不同形态和特点。
2. 画笔、彩色纸、颜料、剪刀、胶水等美术工具。
3. 一块大型画布或海报纸。
4. 学生带来的雪的照片或插图。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观察雪的形态和特点。
2. 提问学生关于雪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探究:1. 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雪的照片或插图,描述雪的特点和表现形态。
2. 引导学生用彩色纸剪出雪花的形状,让他们体验雪花的多样性。
3. 学生用颜料或彩色纸拼贴等方式,创作表达自己对雪的感受的作品。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雪景的主题,如雪人、雪地、雪山等。
2. 每个小组在大型画布或海报纸上共同创作自己的雪景作品,可以使用各种美术材料。
3.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展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表达和合作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后继续观察和描绘雪的形态,创作更多的雪景作品。
2. 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素材和工具,确保教学流畅进行。
2.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表达,深入了解雪的特点和形态,培养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学生可以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雪 | 苏少版教学目标1.了解雪的表现形式及整体构图;2.学习绘制雪的步骤;3.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潜能。
教学重点1.雪的表现形式;2.雪的构图;3.绘制雪的步骤。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雪的表现形式及构图;2.帮助学生掌握绘制雪的步骤。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绘画用具:纸、笔、颜料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出示多幅描绘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雪,理解雪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等;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绘画雪的表现形式以及基础构图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第二步:讲解1.以PPT形式向学生介绍雪的表现形式,包括雪的外形、色彩、纹理等;2.介绍雪的基础构图,包括雪景中的树、房屋、人物、动物等;3.分步讲解绘制雪的具体步骤。
第三步:操作实践1.学生采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出绘制雪的草图,指导学生注意元素之间的平衡和比例;2.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现场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雪景的方法和技巧;3.学生使用颜料进行描画,建议颜料较稠企画线更简洁,注意纹理的表现。
第四步:收尾1.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交流交流彼此的感想和感觉;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彼此的作品,让学生发现不同学生创作的不同风格和亮点;3.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号召同学们在绘画中开启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作业1.完成一幅雪的创作作品;2.将创作过程及成品制作成作品展示。
教学评价1.完成学生的绘画作品;2.学生对于绘画内容理解的情况;3.学生对于绘画技巧掌握的情况。
教学扩展1.通过深入了解雪景及冬季环境的特点,带领学生探索冬季调色。
2.尝试从不同角度出发,创作具有创意和设计感的唯美风格的雪景。
总结本次教学通过引入、讲解、操作实践三个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雪的表现形式、构图以及绘画方法。
其中,教师在实践和现场辅导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和掌握的过程中,感受绘画的美好和创造欲望,实现了发掘学生想象力和创意潜能的目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雪丨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雪的特征,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雪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雪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雪的特征:介绍雪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2. 绘画技巧:学习如何使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雪的质感。
3. 雪景创作:指导学生创作一幅以雪为主题的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雪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雪的质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雪的图片、绘画示范视频、PPT课件。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粉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雪的特征。
2. 新授:介绍雪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进行示范。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雪景绘画练习。
4. 指导: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雪2. 内容:雪的特征、绘画技巧、创作步骤。
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绘制一幅雪景画。
2. 选做题:用文字描述自己对雪的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雪的特征和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雪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创造力。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雪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雪的美丽。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见过雪吗?”“雪是什么样子的?”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雪的观察和感受。
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主题产生兴趣,并激活他们的先验知识。
2. 新授在新授环节,教师需要详细介绍雪的基本特征,包括雪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苏少版)一年级美术下册《雪》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雪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2. 培养学生对雪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对雪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教学内容1. 雪的基本特征:颜色、形状、质地等。
2. 雪的形成过程和雪的作用。
3. 雪在不同场景下的描绘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雪的基本特征和描绘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用绘画表达对雪的感受,如何描绘雪在不同场景下的变化。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关于雪的图片、视频、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关于雪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雪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讲解:讲解雪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以及雪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 练习:让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对雪的感受,描绘雪在不同场景下的变化。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板书设计1. 《雪》2. 内容:雪的基本特征、雪的形成过程和作用、雪在不同场景下的描绘方法。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雪,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让学生收集关于雪的诗歌、故事等,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雪的基本特征和描绘方法掌握良好,但对用绘画表达对雪的感受有一定难度。
2.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绘画表达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大自然的美有了更深的感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练习”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学过程之练习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观察与感受在练习环节的开始,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你们看到的雪是什么样子的?”“雪落在地上会怎样?”“你们触摸雪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雪的特征上,为后续的绘画表达打下基础。
雪一年级第二册第一课教学目的:1.通过对雪的回忆与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绘生活景观,熬炼学生的概括实力;2.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开展学生的理论实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与绘制,自由地表现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表现雪。
教学思路:课时设计: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打算:老师:教学白板课件、绘画工具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1.猜谜导入:"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
"打一谜语,激发学生爱好,引入课题。
(课件运用技巧:干脆播放)2.探讨表述。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状,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戊六边形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3.观看白板课件,结合回忆想像。
(1)雪的外形;(2)雪的特点;雪中情景。
(课件运用技巧:干脆播放)师生合作画雪花。
4观赏范画:(1)创意是否新奇;(2)构图是否具有形式美感(3)色调是否美丽。
(课件运用技巧:干脆播放)5.学生作画,老师指导。
画一画雪、雪景、雪中的趣事。
老师演示利用油画棒的不溶性画雪地。
6.作品展示。
学生自我表述,同学互相提建议。
7.课后拓展。
爱护环境,防止污染。
板书设计:第一课雪(一)画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打算:学生:色纸、白纸、棉花、双面胶等手工材料。
老师:教学白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检查手工材料打算。
2.观赏上节课中的优秀学生作业。
3.观赏白板课件作品。
(1)喜爱哪幅作品?(2)用什么材料做的?(课件运用技巧:干脆播放)4.结合材料、师生探讨表现内容,可以复制绘画作业内容。
5.老师示范:6.学生制作,老师辅导:用手工制作方法接着表现雪。
7.作品展示。
师生评价。
8.整理整理。
板书设计:第一课雪(二)手工课后反思:。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雪》苏少版一. 教材分析《第1课雪》是苏少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以雪为题材,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作雪景画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观察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雪景画作品的欣赏、绘画技巧的讲解和实际操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雪景的特点,掌握绘画雪景的基本技巧,并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雪景画作。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雪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雪,对雪景充满好奇和向往。
学生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学生对绘画感兴趣,乐于参与绘画活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体验雪景,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雪景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绘雪景。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雪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观察力。
4.引导学生体验绘画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雪景,运用线条、色彩描绘雪景。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中表现出雪景的美丽和韵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雪景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雪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绘画雪景的技巧,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雪景的特点,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4.作品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优秀的雪景画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雪景的特点,熟悉绘画雪景的技巧。
2.学生准备:带上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雪景画作,让学生谈谈对雪景的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绘画雪景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绘画雪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技巧。
雪美术课教案教案标题:雪美术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雪的特点和形态,培养学生对雪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 学习运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技巧,创作表现雪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雪的特点和形态的介绍2. 雪的观察练习3. 雪的美术作品创作教学准备:1. 展示雪的图片、视频或实物样本2. 不同绘画材料如铅笔、水彩、粉笔、彩铅等3. 画纸、画板和其他绘画工具4. 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示区域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雪的图片、视频或实物样本,引起学生对雪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雪的特点和形态有什么了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探究:1. 让学生进行雪的观察练习,观察雪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点。
可以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帮助学生更仔细地观察。
2.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观察到的雪的特点,并鼓励他们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实践:1. 介绍不同绘画材料和技巧,如铅笔素描、水彩画、粉笔画等,以及它们适合表现雪的特点的原因。
2.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和技巧,创作表现雪的美术作品。
3.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建议,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这堂课上学到的关于雪和绘画的知识和技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户外观察和绘画雪景,进一步丰富他们对雪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邀请专业艺术家或美术老师来校进行雪景绘画示范和指导。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艺术作品,包括对雪的观察和创作表现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教学延伸:1. 在其他美术课程中继续探索不同主题的绘画作品,如雪中的动物、雪景中的人物等。
2.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案撰写时可根据具体教育阶段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雪
一年级第二册第一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雪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2.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表述和绘制,自由地表现雪。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表现雪。
教学思路:
课时设计: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白板课件、绘画工具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1.猜谜导入:
"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
"打一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课件使用技巧:直接播放)
2.研究表述。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状,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戊六边形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3.观看白板课件,结合回忆想像。
(1)雪的外形;
(2)雪的特点;
雪中情景。
(课件使用技巧:直接播放)
师生合作画雪花。
4欣赏范画:
(1)创意是否新颖;
(2)构图是否具有形式美感
(3)色彩是否漂亮。
(课件使用技巧:直接播放)
5.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画一画雪、雪景、雪中的趣事。
教师演示利用油画棒的不溶性画雪地。
6.作品展示。
学生自我表述,同学相互提建议。
7.课后拓展。
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板书设计:第一课雪(一)
画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色纸、白纸、棉花、双面胶等手工材料。
教师:教学白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手工材料准备。
2.欣赏上节课中的优秀学生作业。
3.欣赏白板课件作品。
(1)喜欢哪幅作品?(2)用什么材料做的?
(课件使用技巧:直接播放)
4.结合材料、师生讨论表现内容,可以复制绘画作业内容。
5.教师示范:
6.学生制作,教师辅导:用手工制作方法继续表现雪。
7.作品展示。
师生评价。
8.收拾整理。
板书设计:第一课雪(二)
手工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