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二首》教案设计(2)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2
优秀诗歌教案分享——《现代诗两首》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诗歌的韵律之美,感受到文化之深、情感之广呢?这不仅仅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还需要教师用心设计与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今天,我要分享一份优秀的诗歌教案——《现代诗两首》。
一、教案背景此次教案适用于高一年级,文学选修课,本次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现代诗歌的形式、内容及艺术特色,能够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案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色、体裁、韵律等;2.欣赏与解读两首优秀现代诗歌,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学素养;3.练习运用多种表达手法,提高学生的创造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环节:多感官体验在欣赏现代诗歌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活动——多感官体验。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感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以丰富自己的感官体验。
我们可以为学生们准备一些物品,如软绵绵的毛毛虫、粗糙的砂纸、味道鲜美的水果等,让他们通过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手触来感知,然后请学生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感知——语言表达”这一过程,逐渐培养他们表达的能力。
(二)诗歌欣赏环节1.我们需要对现代诗歌进行简单的介绍,例如,现代诗歌是近现代以来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较传统诗歌更注重个人感受的表达和思想性,形式上更多元化。
2.向学生展示两首现代诗歌:《长恨歌》——纪念唐婉老师在这苍茫的世界上,有太多的离合悲欢有太多的情感沉淀成不朽的诗篇我们的恩师唐婉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动容的诗人她的长恨歌,不仅是对唐诗的致敬,也是对生命的感悟长恨绕床来,枕上无尘心如明遥隔千里寄语归,薄宦深情欲无穷痴心掩面,复杂离合只为长恨歌,一曲凄凉无论是与世长辞的唐太宗,还是那执迷不悟的杨贵妃他们的爱恨情仇,如此凄美那浩如烟海的人生,如此虚无我们若能经过时光的淬炼,也许会领悟到她的深刻内涵唐婉老师,这一生,她既是诗人,也是离开了我们的师长她用诗歌,留下了一份永恒(作者:王超)《美丽的你》——贺兴邦倔强的你和倾城的美在我的眼眸中永恒作炫目的光线,让我们追逐梦想你的微笑,温暖我的内心我变得暖和,便如院子之小草能在你的怀抱里安静地成长在温馨的笑容中勇往直前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绽放美好向善向美,不断思索大爱无疆,传递阳光当你挥手告别你的倔强和美丽,都深深地藏在我的记忆里(作者:贺兴邦)3.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聚焦诗歌的关键词,例如《长恨歌》中关键词可以是“长恨、生命、离合”等,而《美丽的你》中则可以是“倔强、美丽、爱”等。
现代诗二首教案
《现代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感受现代诗的魅力呀,并且能够初步理解和欣赏两首不同风格的现代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呢,就是理解诗的内涵和情感啦;难点就是体会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哎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次我在路上走着,突然看到天空中有一朵云特别像一只兔子,我就盯着它看呀看,看着看着我就觉得这多有意思呀,就像诗歌里那些奇妙的意象一样。
(二)学习第一首诗
我们来读这首诗哈,大家一边读一边感受一下诗人描绘的画面哦。
读完后我们来讨论讨论你们都看到了啥。
(三)分析第一首诗
哇,同学们说得都好棒呀,对诗的理解很到位嘛!
(四)学习第二首诗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首啦,这首诗可不一样哦,大家仔细读。
(五)分析第二首诗
看看,这里面的情感是不是很特别呀,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有的那些小情绪一样。
(六)总结
好啦,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现代诗,大家要记住诗歌的美妙呀,可以多去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说不定也能写出很有意思的诗呢!就像我看到那朵像兔子的云一样,生活处处有诗意呀!
四、作业布置
让同学们自己去观察生活,找一个小细节,试着写一首简单的现代诗。
哎呀,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个教案真正喜欢上现代诗,在诗歌的世界里快乐遨游哟!。
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重要性,掌握诗歌的基本元素,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课程。
这门课程涉及了诗歌的两个主要方面:形式和内容。
形式:现代诗歌的形式丰富多样,有自由诗、抒情诗还有象征主义等。
本课程主要学习自由诗和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自由诗是最自由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没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诗人可以随意运用语言,表达内心情感。
而节奏和韵律则是诗歌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音乐节奏的感受和声调的转换来掌握韵律和节奏。
内容:现代诗歌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来了解社会现状和人类的情感状态。
本课程学习的两首现代诗,一首是关于城市的,一首则是关于人与自然的。
通过阅读这两首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现代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且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本课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如通过PPT展示图像和视频来让学生了解城市和自然的不同面貌;通过音乐节奏和声调转换来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朗读和分析诗歌来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基本元素。
而学生需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重要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和阅读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现代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巧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现代诗,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最前面有一段导语,通过导语我们就知道学习这两首诗歌的方法了。
谁来给我们读读。
(学生个别读)2.这段导语中你提取出了哪些方法?板书:读诗歌,说景物,想画面。
3.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读两首诗,我们先读第一首《秋晚的江上》。
二学习第一首。
(一)读出节奏1.出示《秋晚的江上》,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指名朗读)教学提示:①正音,尽(jǐn)管芦苇(wěi)。
②用诗和句子的不同排版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现代诗歌分行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2.齐读诗歌。
(二)想象画面1.多美的朗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此刻正在江边欣赏着这幅美景,再仔细瞧瞧,这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呀?教学提示:①学生自读中发现景物:鸟儿斜阳江上芦苇,老师板画江上芦苇鸟儿。
②学生借助教具“太阳”板贴,尝试结合诗歌意思将斜阳放在画面的适当之处。
学生在板贴中,感受斜阳渐渐西沉,时间缓缓推移。
2.想象画面,读出诗歌的意境。
(三)感悟巧思1.有人说,一首好诗一定有诗人巧妙的构思,从古至今,诗都很强调构思,这首诗中你发现诗人的巧思了吗?教学提示:①感悟“驮”字的巧思。
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这本来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它是驮着斜阳回去,把原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诗人的巧思。
②感悟“掉”字的巧思。
夕阳洒在江面上,这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笔下,这一切似乎是鸟儿带来的。
③感受“妆成红颜”的巧思。
3、现代诗歌二首教材分析:《现代诗歌二首》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三课的课文,是两首现代诗歌,非常有画面感,可以通过读诗歌培养学生的画面感。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有了一定的语感,可以通过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体会作者善于观察,思索、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读《暮江吟》,这是描写傍晚江边景色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诗《秋晚的江上》。
二、了解作者现在我们先来学习这首诗的作者,刘大白,我们来了解一下。
三、我会认的字了解完作者我们来认识这一课,我们需要会认得字。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现在我们学习一个多音字,尽。
我们再来看看词语芦苇是什么意思呢?四、整体感知诗歌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读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我看到了倦鸟归巢拖着夕阳飞渡江边,江边的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五、学习诗歌齐读第一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并想象画面?归巢的鸟儿是什么状态呢?第一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为什么倦了还要驮着斜阳呢?体会驮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自由读第二小节,画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想一下第二小节描写了一幅什么的画面?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一翻体现了鸟的豁达,鸟知道既然太阳不属于它,何必强求呢?还是勇敢地面对黑暗,相信黎明终究会来到。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头白到红颜,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绪,给图画增加了色彩。
六、主题概括秋江的晚上展现了一幅暮江鸟归的画面,写出了鸟儿渴望光明与自由,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下面是整理的《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6篇(现代诗二首教学方法),以供参阅。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必备品格【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关键能力【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等6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重点)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难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么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二、介绍作者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现代著名诗人、史学家,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秋之泪》等。
徐志摩(1897—1931),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等。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六现代诗歌二首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两首诗歌,了解穆旦、郑敏两位诗人,以及“九叶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欣赏新诗的几种方法。
3. 把握意象,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穆旦运用的意象,体会诗人面对民族危亡的苦痛,以及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怀。
2. 体会诗人郑敏如何运用联想,由眼前丰收的稻束,想到“人类的一个思想”,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并尝试在作文中运用联想构思。
教学难点1. 理解穆旦诗歌中的思考,体会诗人痛苦中隐含希望的爱国之情。
2. 理解“稻束”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来源:]2课时[来源:学|科|网]教学过程(《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个名字——查良镛。
他是谁?喜欢武侠小说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金庸先生的原名。
再看——查良铮,有谁知道?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穆旦。
二人皆为清代诗人査慎行的后人。
而海宁査家历史极为悠久,系出春秋查子,代代书香,明清以来是“文宦之家”,文人学者辈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康熙皇帝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查氏兄弟”虽然从未谋面,但有意思的是,他俩不约而同都选择拆字法为自己取笔名,不同的是,金庸将名字“镛”拆开,而查良铮将姓拆开,这就是——穆旦。
今天我们借这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走近穆旦。
二、鉴赏诗歌。
[来源:.Com]1. 解题。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寒冷、寂寥的背景。
)年仅23岁的诗人穆旦,风华正茂,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寒冷、压抑、死寂的背景?他要表达什么?让我们到诗中去寻找答案。
2. 学生自由朗读,感悟诗歌。
[来源:]3.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穆旦的诗不好理解,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4. 方法指导。
同学们都知道,诗歌往往借意象表达情感与思想,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歌。
李白的床头明月抒写着思乡之情;杜甫的花溅泪、鸟惊心传达着忧国之痛;徐志摩将怀念之情寄托在康河的柔波里;叶赛宁把自己的同情寄予在刚做妈妈就忍受骨肉分离之痛的狗妈妈身上……这就是诗歌的特点,用意象构织意境,用意境传达思想感情,具有朦胧的美。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教案中国现代诗二首(二)教案《雨巷》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2、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我”“雨巷”等意象特点的分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朗读来体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2、体会本诗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抒情主人公“我”“雨巷”等意象特点的分析,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想】《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此境地中,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我”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具有时代特点的心路历程。
在教学中可以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意象的解析。
使学生紧扣文本,在捕捉、分析意象的特点后,了解到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雨巷中孤独的彳亍着的彷徨者。
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补充情节,填补诗歌空白,使意象清晰。
借此来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第二层次:知人论诗、知世论诗。
结合诗人的经历,诗人的感受,我们可以了解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的心境。
第三层次: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美好理想的象征。
由此理解“我”在孤寂中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第四层次: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知识的回顾五四运动以前的诗,多表现诗人对民族苦难的忧伤和心中疾愤,格调哀婉低沉;五四运动以后的诗,爱国主义成为中心主题,诗风变得雄浑豪放。
《女神》(郭沫若新诗的代表作)表现出对旧社会彻底的叛道精神,对未来布满殷切期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和奔放豪迈的自由诗体为新诗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表现形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现代诗歌。
2. 难点:把握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首现代诗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味。
2. 提问:这首诗歌给你怎样的感受?它有哪些特点?(二)学习《现代诗二首》1. 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3. 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
(三)讨论与欣赏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如自由、个性化、抒情性等。
2. 强调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如关注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歌,使学生了解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讲解不够深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案例二:《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表现形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现代诗歌。
2. 难点:把握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朗读课文《现代诗二首》。
2.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诗歌的内涵。
4.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
1.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
2.启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文《现代诗二首》。
2.课文朗读录音。
3.课堂笔记、黑板。
五、教学过程
1. 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2. 导入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乐韵律,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 学习课文
•逐段解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
5. 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创作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学习过程,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七、作业布置
•让学生背诵课文《现代诗二首》,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解释诗歌的内涵。
八、课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教案)教学内容《现代诗二首》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本课包括两首现代诗歌。
第一首《我爱这土地》是艾青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意和对和平的渴望;第二首《走,植树去》是李瑛所作,通过植树活动展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绿化家园的美好愿景。
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现代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学生能够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和环保意识,培养对自然和祖国的热爱。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情感。
2. 把握现代诗歌的韵律特点和审美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两首诗歌的朗读音频、图片资料和相关背景介绍。
2. 学生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播放诗歌朗诵录音,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 介绍两首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3. 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两首诗歌,标记生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4. 诗歌解析- 讲解诗歌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5. 情感体验- 通过集体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6. 诗歌鉴赏- 分析两首诗歌的韵律特点和审美风格。
7. 总结提升- 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8. 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两首诗歌的标题、作者、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通过清晰的布局和合理的色彩搭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作业设计1. 必做题- 背诵两首诗歌。
2. 选做题- 选择一首诗歌,绘制一幅与之情感相符合的图画。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现代诗二首》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内容为《现代诗二首》。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诗歌里的儿童生活》中的《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两首现代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现代诗,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韵味,了解现代诗的表现手法,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中描绘的意境。
2. 学习现代诗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创作简单的现代诗。
3. 通过对两首现代诗的学习,培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两首现代诗的内容,感受现代诗的韵味。
难点:学习现代诗的表现手法,并能够创作简单的现代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由此引入课题。
2. 学习《我想》a.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
c. 学生交流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3. 学习《童年的水墨画》a.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c. 学生交流讨论诗歌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体会诗歌的韵味。
4.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所学,创作一首简单的现代诗。
b.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诗意奖等。
六、板书设计1. 《我想》a. 内容概括b. 现代诗特点c. 表现手法2. 《童年的水墨画》a. 内容概括b. 修辞手法c. 感受与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
2.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梦想是一双翅膀,让我飞向蓝天;梦想是一颗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梦想是一片海洋,给我勇气和力量。
3. 作业要求:格式规范,内容丰富,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手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感受现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包括其语言、形式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能够从诗歌的意象、节奏、韵律等方面进行分析。
3、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现代诗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两首现代诗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象的运用、语言的表达等。
2、难点(1)帮助学生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2)启发学生如何在创作中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赏析法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语言、意象、结构等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4、创作法让学生尝试创作现代诗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优美的现代诗歌朗诵音频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诗歌赏析(1)出示第一首现代诗,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表达的情感,每组派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深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主题。
(5)以同样的方式赏析第二首现代诗。
3、比较阅读(1)让学生对比两首诗歌在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2)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比较结果和思考。
4、诗歌创作(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确定创作的主题。
(2)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现代诗歌创作手法,如象征、隐喻、排比等。
(3)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5、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互相阅读和评价。
(2)每组推选一篇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和朗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教材包含了二首现代诗歌,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相对较少,他们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他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课堂开始后,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然后,我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两首现代诗歌。
2. 呈现(10分钟)我将展示诗歌的课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朗读诗歌。
在朗读过程中,我会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朗读完毕后,我会逐句解释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10.现代诗歌二首乡愁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之韵和结构之美。
2.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爱和那份思乡情结。
3.鼓励学生课前读诗并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人在诗文中运用的通俗易懂而又亲切感人的形象。
2.通过朗读品味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品味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其中不乏传诵千古的名篇,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有关描写乡愁的诗句(略)。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设计说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以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二、朗读诗歌,进入情境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注意品味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齐读,然后回答:你喜欢这首诗歌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歌的音律的和谐、词语的优美、结构的均匀整齐等特点,学生可以自由谈,不必拘泥限制)3.教师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
三、欣赏“三美”,品味鉴赏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须具备“三美”特征: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可以说,这首诗歌在这几方面都表现得很突出,值得我们欣赏品味。
1.音乐美。
先朗读,品味其音乐美的所在。
诗歌分四小节,“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四次重复,“头”字有规律地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诗歌的旋律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2.绘画美。
(1)这首诗歌共撷取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共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你认为选取这四个意象有什么好处?这几个意象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它们是明朗的、集中的,所传递的情感是真挚的、热烈的,让读者似乎能听到一颗思乡的心在跳动,绵长而有力。
(3)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朗读一小节,然后展开讨论: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用具体的描述性语言描述一下海峡这头、海峡那头两岸亲人的相思画面,并抒写相思之情。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情景。
(2)提问学生: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想到哪些与大自然有关的诗句呢?从而引出课题《现代诗二首》。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疏通文意。
3.精读课文(1)学习《秋晚的江上》。
①指名读《秋晚的江上》,思考: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②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景物,如“归鸟”“斜阳”“芦苇”等,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秋天傍晚的宁静与美丽。
(2)学习《花牛歌》。
①指名读《花牛歌》,思考:这首诗描写了花牛在哪些地方做了什么?②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地点和动作,如“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等,体会花牛的活泼与可爱。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花牛的俏皮与可爱。
4.总结全文(1)引导学生回顾两首诗的内容,总结诗歌的特点。
(2)提问学生:学习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收获?5.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仿照这两首诗的写法,写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
现代诗歌二首
教学
时间
教具
教内学容目要标求1、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强烈地爱国主义情感。
2、知识与技能: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中内涵丰富的意象,培养欣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课堂展示,反馈巩固。
重难点1、对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
2、理解诗歌主旨。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
导入预习展示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
“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
人创作的诗歌。
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
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代表
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
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
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
一、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以后曾
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
这首诗发表于1979
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
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二、讨论、学习作品
㈠自读第一小节,体会本节诗出现的事物所表达
的感情。
㈡挑选学生朗读诗歌。
㈢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并把握作品第一小节的感
情及朗读方法。
1. 本节出现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
基、驳船;
2. 作者修饰每个意象所用的定语:破旧、熏黑、
通过介绍文体知识,
引入新课,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搜集、整理
并简要介绍。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
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内容。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设计
小结反馈干瘪、失修、淤滩上的
3. 表达的效果: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
4. 总结作者的表达方法:象征。
①用具体的事物
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②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
具体事物。
如《白杨礼赞》、《小桔灯》。
5. 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
6. 朗读注意事项:
⑴语速:舒缓;音调:低沉;
⑵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词。
方法:声音高、
声音重、语速慢。
⑶注意节拍、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
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
诗歌的每一节
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节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
读时也要停顿。
⑷态度要放开,感情要投入。
㈣挑选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并由学生评价效果如
何,学生听取意见后再朗读一遍。
看效果如何,
再提问第二个学生朗读。
㈤教师示范朗读第一小节。
㈥学生自己按照这个方法理解朗读其余三个小
节。
三、挑选学生朗读全篇。
教师总结,示范朗读。
四、学生自己朗读体会作品的感情,练习朗读诗
歌的方法。
本课的感情、表现手法、朗读的技巧。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小组探究,集体交流,
培养学生发表个人的
见解与看法。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提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