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缠论1:分型、笔与线段

缠论1:分型、笔与线段

缠论重点概念分析

缠论重点概念分析

分型-> 笔-> 线段-> 中枢-> 走势 图1:分型,笔,线段 二. 分型相关的概念: 1. 顶分型,底分型。 图2.分型

2. 相邻两个K线处理包含关系(图1的6图): <1> 走势向上时把两个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低点中的较高点当低点,合并成一个K线。 <2> 走势向下时把两个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高点中的较低点当高点,合并成一个K线. 图3.分型2-K线关系。 3. 分型结构的心理因素: <1>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 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程,只是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 竭,所以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而底分型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2> 形成分型结构的3根K线的情况: i)首先,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 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

ii) 其次,还是用没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为例子。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 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 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 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 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 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 <3> 分型形成后,无非两种结构:一、成为中继型的,最终不延续成笔;二、延续成笔.判断规则: i) 对于第一种情况,前面说过,可以看是否有效突破5周期的均线 ii) 就是这分型所对应的小级别中枢里,是否出现第三类买卖点,而且其后是否出现中枢移动。例如,对于 一个顶分型,该顶分型成立后,对于该分型区间在小级别里一定形成某级别的中枢,选择其中最大一 个,例如日顶分型后,可以找到相应的5、1分钟中枢,一般最大的就是5分钟,30分钟没可能,因为时 间不够。如果该5分钟中枢或1分钟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并且该卖点不形成中枢扩张的情形,那么几乎 100%可以肯定,一定在日线上要出现笔了

缠论的自同构性结构与级别

自同构性结构:走势的最基本结构,在不同级别上(从最低级别到最高级别),其表现的几何形态是相同的。这就是自同构性结构。 股票走势,归根结底是不可复制的,但股票走势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不可复制的走势,却毫无例外地复制着自同构性结构,而这自同构性结构的复制性是绝对的,是可以用缠论绝对地证明而不需要套用任何诸如经验性的归纳之类的先验数学理论。这种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的可绝对推导性,就是缠论的关键之处,也是缠对繁复、不可捉摸的股票走势的绝妙洞察之一。 走势的不可重复性、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和理论的纯逻辑推导,这就构成了缠论视角的三个基本的客观支点。不深刻地明白这一点,是很难对缠论有真正的理解的。 自同构性结构就如同基因,按照这个基因,这个图谱,走势就如同有生命般自动生长出不同的级别来,就能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上涨、下跌和盘整走势。不论构成走势的人如何改变,只要其贪嗔痴疑慢不改变,那么自同构性结构就存在,级别的自组性就必然存在。 缠论讲到的分型、走势类型,本质就是自同构性结构。同样,走势必完美的本质也是自同构性结构。例如分型,在1分钟级别是这样的结构,在年线上也是这样的结构。 走势的不可重复性,决定了一切的判断必须也必然是不可绝对预测的;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决定了一切的判断都是可判断的,有着绝对的可操作性;理论的纯逻辑推导,就证明其结论的绝对有效性。 这三点,又何止是仅与股票走势相关。真明白了,对你的人生与社会操作,有着同样的意义。每个人的生活,世界的变化,诸如此类,本质上,离不开这走势的绝对不可重复性和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以及相应不患的共业的绝对推理性。看走势的背驰、转折,不过是第一层次的东西,能看明白社会、经济、政治等等结构的背驰、转折,那才是更高层次的东西。 缠论的哲学本质,就在于人的贪嗔痴疑慢所引发的自同构性结构以及由此引发走势级别的自组性这种类生命的现象。走势是有生命的,缠论说“看行情的走势,就如同听一朵花的开放,见一朵花的芬芳,嗅一朵花的美丽,一切都在当下中灿烂”,这绝对不是矫情比喻,而是科学般的严谨说明,因为走势确实有着如花一般的生命特征,走势确实依据自同构性结构,在自组性中发芽、生长、绽放、凋败。所以,本理论,不是一些死的教条,而是一门生命学科。 自同构性结构的自组性:自同构性结构依据时序性、连续性,就可以自组出级别来。自同构性结构的自组性符合原始递归定义,可用递归函数计算出级别。这种自组性决定了这种结构的分解和组合符合结合律,并存在包含关系。

(完整版)缠论的核心和精髓

一、缠论的核心和精髓 缠论的核心就是几个结合律。当走势到达一定程度,这些结合律使得一个走势可能完成的情况“极端的明确与狭小”。所以学好结合律,才可以在走势的判断上有硬功夫。 缠论的精髓在于“走势终完美”。走势终完美在理论上解决了所有公开的自由经济的金融证券市场,所有走势都是可以精确定位的。 与缠论有关的结合律有三种: 1、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走捷径的按照缠师的简单包含K线处理已经足够, 2、笔结合律;笔结合律是最基础的。不搞清楚笔结合律,缠论就无从谈起。 3、走势结合律。以上两个结合律是走势定义的第一部分起始函数A0=f1(B)。而走势结合律则是走势定义的第二部分递归函数An=f2(An-1)。对于走势必读和必谈的当然就是走势结合律f2。这也是缠论最精彩、最数学、最具艺术性的地方 二、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 缠师说:操作的节奏是最重要的,操作,归根结底就是买点买、卖点卖。而节奏来源自对级别的清楚认识,没有级别,任何的买卖点都是白搭,更别谈什么节奏了。缠师说:抓住中枢这个中心,走势类型与级别两个基本点,其他都是辅助。 因此缠论的三大分析技术“中枢、走势类型、级别”,通过辅助判断“背驰”以及“均线趋势力度、量价关系进出”的几个指标,从而确认第一二三买卖点,这就是组成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 (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严格的公式可以这样表示:次级别的连续三个走势类型A、B、C,分别的高、低点是a1a2,b1b2,c1c2。则,中枢的区间就是(max (a2,b2,c2),min(a1,b1,c1))而实际上用目测就可以,不用这么复杂。 例如:一个5分钟中枢,只要3个1分钟走势类型有重合就可以。 关于走势中枢的类型分为:1、中枢形成;2、中枢延伸(震荡);3、中枢新生;4、中枢扩展 简言之: 1、中枢形成: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 2、中枢延伸:围绕形成的中枢震荡,延伸不能超过9个次级别,否则就变成更大级别的; 3、中枢新生:即形成趋势; 4、中枢扩展:围绕形成的中枢震荡超过9段就扩展成高一级别中枢;

目前最准确的通达信缠论分笔公式

目前最准确的通达信缠 论分笔公式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目前见到的最准确的通达信缠论分笔公式 参数:老笔=1,使用老笔定义,默认为0,使用新笔定义 G:=MA(C,5);D:=MA(C,10); HH:=REF(H,5)=HHV(H,11); LL:=REF(L,5)=LLV(L,11); FG01:=BACKSET(HH,6)>BACKSET(HH,5) ; FD01:=BACKSET(LL,6)>BACKSET(LL,5) ; FG02:=IF(BARSLAST(FG01)=BARSLAST(FD01) AND G>D,FG01, IF(BARSLAST(FD01)>BARSLAST(FG01),FG01,0)); FD02:=IF(BARSLAST(FG01)=BARSLAST(FD01) AND D>G,FD01, IF(BARSLAST(FG01)>BARSLAST(FD01),FD01,0)); FG0:=FG02 AND H=HHV(H,BARSLAST(FD02)); FD0:=FD02 AND L=LLV(L,BARSLAST(FG02)); GP:IF(FG0,H,DRAWNULL),CIRCLEDOT,COLORCYAN; DP:IF(FD0,L,DRAWNULL),CIRCLEDOT,COLORCYAN; GQ:=L>REF(H,1) AND DAY!=REF(DAY,1); DQ:=HFDH,FDH,IF(FDH>=FDH1,FDH2,FDH1)); FDZL:=IF(FDH>=FDH1,FDL2,FDL1); FG1:=FGH>FDZH AND FG0; FD1:=FDLFDH AND FGL>FDL AND FGL1>FDL; FD:=FD1 AND FDL=REF(L,1)) OR (H>=REF(H,1) AND L<=REF(L,1)); BHG:=COUNT(BH0,BARSLAST(FD0)); BHD:=COUNT(BH0,BARSLAST(FG0)); BGQ:=COUNT(GQ,BARSLAST(FD0));

缠论的线段

缠论的线段 1 上图是缠师当年留下来的随手画的线段延伸图,很珍贵的,总共12个线段延伸的情况。 1图最简单的线段。同学们注意了,这叫做盘整走势,它可以是一个完成的走势,也可以是一个未完成的走势。因为它还有被一笔走势完全包含破坏的那种情况存在。所以是一种待定的情况。如果被一笔完全包含破坏。这个盘整走势将被划分在前面的那个线段中。而这个最简单的线段确是一个最重要的走势。它的出现。确认了前面线段的完成。同时又是一个新线段的开始。这个新的线段无论如何延伸发

展。必然是在这个盘整走势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盘整走势除了可以做为线段延伸的开始。另外一个重大功能就是成为中枢的构成段。这个问题回头讲中枢时再说了。 2图最简单的盘整走势类型,同学们注意了,做为走势类型,就是一个完成的形态了,无论前面和它连接的走势是什么状态,都不会影响和改变它的存在,这和盘整走势是有着性质上的差别那。 3图和4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复杂点的盘整走势类型。 5图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态。标准的趋势走势类型。 6图和7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看上去有点别扭,都是盘整类型。 8图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态,趋势走势类型。 9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这个看上去上下幅度大走势激烈的盘整类型。 10图和11图线段延伸的盘整形态,同学们注意看,这两个图都有反向线段被笔走势完全包含破坏的情况。划分上,最后都还是归于原来的线段中了。 12图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态,这个延伸的稍微复杂一些。 上面的12种情况,都是一个线段的延伸,中间有趋势走势类型和盘整走势类型。同学们注意了,这里就遵循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对于向上延伸的线段来说,一笔下后,后面的一笔创新高,只要是符合了这个原则,一个线段的延伸或一个走势类型的延伸将继续。

【强烈推荐】缠论重点技术总结

缠中说禅的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交易市场建筑在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上的理论,还原了资本市场的本来面目,让人类的贪婪、恐惧无所遁形。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只有明确地知道市场当下的行为,才可能逐步化解贪婪与恐惧,而缠中说禅的理论就是可以把交易行为建筑在一个坚实的现实基础上,而不是贪婪、恐惧所引发的臆测上。 一、缠论的核心和精髓 缠论的核心在于“走势终完美”。走势终完美在理论上解决了所有公开的自由经济的金融证券市场,所有走势都是可以精确定位的。 缠论的精髓就是几个结合律。当走势到达一定程度,这些结合律使得一个走势可能完成的情况“极端的明确与狭小”。所以学好结合律,才可以在走势的判断上有硬功夫。 与缠论有关的结合律有三种: 1、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包含K线分型结合律,走捷径的按照缠师的简单包含K线处理已经足够。 2、笔结合律;笔结合律是最基础的。不搞清楚笔结合律,缠论就无从谈起。 3、走势结合律。前面两个结合律是走势定义的第一部分起始函数A0=f1(B)。而走势结合律则是走势定义的第二部分递归函数An=f2(An-1)。对于走势必读和必谈的当然就是走势结合律f2。这也是缠论最精彩、最数学、最具艺术性的地方。 二、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 缠师说:操作的节奏是最重要的。操作,归根结底就是买点买、卖点卖。而节奏来源自对级别的清楚认识,没有级别,任何的买卖点都是白搭,更别谈什么节奏了。缠师说:抓住中枢这个中心,走势类型与级别两个基本点,其他都是辅助。 因此缠论的三大分析技术“中枢、走势类型、级别”,通过辅助判断“背驰”以及“均线趋势力度、量价关系进出”的几个指标,从而确认第一二三类买卖点,这就是组成缠论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 (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严格的公式可以这样表示:次级别的连续三个走势类型A、B、C,分别的高、低点是a1a2,b1b2,c1c2。则,中枢的区间就是(max(a2,b2,c2),min(a1,b1,c1))而实际上用目测就可以,不用这么复杂。 例如:一个5分钟中枢,只要3个1分钟走势类型有重合就可以。 关于走势中枢的类型分为:1、中枢形成;2、中枢延伸(震荡);3、中枢新生;4、中枢扩展。 简言之: 1、中枢形成: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 2、中枢延伸:围绕形成的中枢震荡,延伸不能超过9个次级别,否则就变成更大级别的中枢; 3、中枢新生:即形成趋势;

缠论定义辨析-笔

缠论定义辨析--笔 笔: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在缠论中顶就是指顶分型,底指底分型】 通过分型来表示笔: 上升的一笔,即从底连接到顶,(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 下降的一笔,即从顶连接到底,(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辨析: 1、笔必须是由相邻的顶和底构成。 2、笔必须是由顶底连接而成,不可能是顶顶或底底。 3、笔必须由三种分型组成,即底分型、顶分型、上升K线或下降K线,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分型,都不能成为一笔。即笔的结构决定了,除了底、顶之外,中间的上升K线和下降K线必须也存在。在缠论中表述为“顶、底之间必须存在一根K线”。 4、底分型、顶分型分别由3根经过包含处理的K线形成,而上升K线、下降K 线则没有要求,可以是1根,也可以是无数根。那么就可以得到最简单一笔的K 线数量,就是一笔必须是经过包含处理的7根K线组成,低于7根K线就不能算为一笔了。【如果低于7根,只有6根,那么就只是顶、底,没有中间的上升K线、下降K线了】 5、组成一笔的最小K线数量满足后,因为上升K线、下降K线的最大数量可以是无数根,因此,形成一笔的最大K线数量在理论上可以是无数根。 通过K线来辨识笔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清楚了分型,能对原始K线进行包含处理,严格按定义来就可以了。 第77课关于笔划分的步骤:

一、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二、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三、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辨析: 1、第二条应解释为当划分向上一笔时,先确定底,然后向上找顶,如果第一个顶低于第二个顶,则只需保留第二顶,第一个顶就可以去掉。按照这个规则,一直找下去,只保留最高的顶。 2、在按照第二个条件进行顶的确定时,必须满足第三个条件,也就是必须确定比较的两个顶之间是否有底,如果这个底分别能和这两个顶形成笔,那么第二条就不成立了,就不能去掉其中较低的一个顶了,而是重新进行顶的比较。 3、当开始向下一笔的划分时和向上划分一笔的情形相反,即确定顶后,开始向下找底,第一个底高于第二个底时,去掉第一个底,保留第二个底,然后一直比较下去。同时还是要满足第三个条件,如两个底之间存在一个顶,且与这两个底形成笔的话,就不能去掉互相比较的底了。 有了77课关于笔的划分的步骤,我们就可以按照缠论笔的定义,对照69课的上证指数月线图画笔。

缠论线段详细图解

62 分型 三根K线,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1. 顶分型 2. 底分型 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所谓的前后K线间的包含关系,其次,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根据定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的一些推论: 1、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也就是说,这n个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2、结合律是有关本ID这理论中最基础的,在K线的包含关系中,当然也需要遵守,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3、有人可能还要问,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可说的,任何看过图的都知道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当然,本ID的理论是严格的几何理论,对向上向下,也可以严格地进行几何定义,只不过,这样对于不习惯数学符号的人,头又要大一次了。 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有人可能又要问,如果gndn-1,算什么?那就是一种包含关系,这就违反了前面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的假设。同样道理,gn>=gn-1与dn<=dn-1不可能同时成立。

缠论基础知识

3类买卖点图示 分型和K线包含关系 顶分型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 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分型的)顶顶分型的最高点 (分型的)底底分型的最低点 K线包含关系一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线的范围里 K线包含关系的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 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非包含关系的三相邻K线完全分类上升K线,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K线合并方向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K线包含关系的顺序原则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K线包含处理方法

一,合并方向:合并K线,12无包含,23有包含,2比1高取向上包含,2比1低取向下包含 二,合并K线高低点取法:向上包含,取两K线中高点最高为高点,低点最高为低点。向下包含,取两K线中高点最低为高点,低点最低为低点。 三,合并顺序:23有包含,先合并23得出新的K线,再与4比,如有包含继续按此三个步骤合并。 特殊示例: K线包含关系的顺序的一个例图 本图中,中间K线最长,似乎和前后有‘很多的包含关系’,但正确的处理应该是:A先和A-1合并,取高点中的低点,低点中的低点。合并后的新K线和A+1还有包含关系,那就继续合并,按照风若静版主的意见仍取取高点中的低点,低点中的低点。 K线包含关系的顺序的另一个例图 笔

高手图解缠论(一个文档搞定缠论)-最全的缠论精华资料

缠论之花将在市场中永远绽放 如果你看懂了。你有福了。如果你看不懂。那就挑灯夜战继续学习吧。 当该股走到0时,c和b比较发生背驰。从macd指标可以明确判断。我们看到黄白线的不创新高以及红柱子面积缩小。当然我们还可以考察c的内部结构,利用区间套。精确定位。准确打击。实际上当时c 的内部是一个1分钟的盘整背驰。区间套就是多级别共振。 0点的确认宣告了一个标准的a+A+b+B+c 上涨走势类型的完美。0点就是两个走势类型的分解点。这是必然的。0点后的走势就是盘整或者下跌了。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当行情发展到1时01段内部一个1分钟盘整背驰确认1的低点的成立。可以用1分图的背驰点去看。不会有问题的。 当行情走到2时,由于12段内部盘整背驰。确认了2的高点。2点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创0点的高点,实际上是形成了高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低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存在于01段内的中枢里。}2点的完美将01段内的小中枢扩展为大一点的中枢。这就为23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根据走势终完美。01段的背驰段就是23段的走出是必然的。这点是必须明确的。 3点的确认。就是01 12 23 段构筑的中枢的盘整背驰。加上23段内部的盘整背驰。精确打击没有问题。 3点的意义。就是如果它没有进入前中枢B 里。将构成前中枢B的三买。事实上它已经刺穿B中枢,三买没有了。同时确认了前上涨走势类型的结束。看到这里。你可以联想到什么那?我来告诉你。 缠论里关于线段是否走完的标准就是要被另外一个线段破坏。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走势类型是否完成。必然是被另外一个走势类型破坏。就像线段破坏线段一样。走势破坏走势。0到3 的盘整完美走势类型,由于没有形成中枢B的第三类买点。就确认了前走势的结束。 4点的背驰。是由段内背驰造成。如果看一分图,不难把握。4点的意义。就是将下跌以来的中枢。进行了第三次的扩张。使得随后的45段的下跌有了判断标准。比较01段和45段

缠论分笔公式

缠论分笔公式 分笔1 KU1:=IF(HIGH=HHV(HIGH,3),1,0); KD1:=IF(LOW=LLV(LOW,3),1,0); 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 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 HV:=H>UL AND H>REF(H,1) ; LV:=L<DL AND L<REF(L,1) ; GP:=BARSLAST(HV); DP:=BARSLAST(LV); IP:=IF(GP=0,DP,GP)>3; 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 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 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 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 分笔2 局部低点预选A:=BACKSET(LLV(L,5)<REF(LLV(L,4),1),4); 局部低点预选B:=BACKSET(局部低点预选A=0 AND REF(局部低点预选A,1)=1,2); 局部低点预选C:=IF(局部低点预选B=1 AND REF(局部低点预选B,1)=0,-1,0); 局部高点预选A:=BACKSET(HHV(H,5)>REF(HHV(H,4),1),4); 局部高点预选B:=BACKSET(局部高点预选A=0 AND REF(局部高点预选A,1)=1,2); 局部高点预选C:=IF(局部高点预选B=1 AND REF(局部高点预选B,1)=0,1,0); 局部极点A:=局部低点预选C+局部高点预选C; 局部极点B:=IF(局部低点预选C=-1,-1,IF(局部高点预选C=1,1,0)); 缺口判断:=IF(L>REF(H,1),1,IF(H<REF(L,1),-1,0)); 距前高天:=BARSLAST(局部极点A=1);

缠论经典版

第一章概论 一、“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理论成立的前提: 两个前提:价格充分有效和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二、“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简解: 1、以走势中枢为中间点的力度比较,尤如拔河,力大者,持有原仓位,力小者,反向操作。 2、把走势全部同级别分解,关注新的走势之形成,以前一走势段为中间点与再前一走势段比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3、进行多重赋格性的同级别分解操作,尤如行船、尤如开车,以不同档位适应不同情况,则可一路欣赏风景矣。 4、其至高,则眼中有股,心中无股,当下于五浊纷缠之股市得大自在,亦于五浊纷缠之现世得大自在,即为“缠中说禅”。 三、《缠论》的本质 分为两个部分: 1.形态学。走势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2.动力学。任何涉及背驰的、走势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 3.两者的结合。 注:截止目前尚没有任何涉及成交量的分析或者说明,或许这也正是体现了价格包容一切市场信息的原则。 四、学习《缠论》的线路图 分型-笔-线段-走势中枢-走势 趋势-背驰-区间套-转折及其力度 第二章形态学 一、K线的包含关系 1、基本概念 K线包含关系:指一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线的范围里(如图①)。 非包含关系的三相邻K线完全分类:分为四类——上升K线、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如图②) K线包含关系的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2、概念要点 K线合并方向: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第n根K线的高点大于第n-1根K线的高点,则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第n根K线的低点小于第n-1根K线的低点,则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K线包含关系的顺序原则: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3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概括而言,K线包含处理方法: 1、合并方向的确定:1和2无包含,2和3有包含,若2比1高则取向上包含;若2比1低则取向下包含; 2、合并高低点的确定:若向上包含,取两K线中高点最高为高点,低点最高为低点;若向下包含,取两K线中高点最低为高点,低点最低为低点。 3、合并顺序的确定:2和3有包含,先合并2和3得出新的K线,再与4比,若有包含则继续合并。 二、分型 1、基本概念 顶分型: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如图①)

悟多公式解释

网页教程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8e15306960.html,/thread-10992-1-1.html 分笔分段公式其实是一个基础公式,非常接近的解决了缠论中比较难处理的笔段关系。 有了顶、底、笔段数据后,在此基础上,可写出相当多缠论的公式来。 在分笔分段公式基础上写公式有两种写法: 1为直接写普通公式,比较简单,适用与普通缠友. 2为再写一个新的dll,来调用基础chzhshch.dll,这个稍难,要有编程基础,但写起来自由1.普通公式写法 以飞狐举例。 比如我们要写一个按笔统计成交量之和的公式 思路如下: 第一步:要找到所有笔的顶底(当然也可以用段的) 1.如何找出顶底呢?在分笔分段基础公式中,-1代表底,1代表顶,其余的数据都是0,所以我们找出-1或1就行了。 var1:="chzhshch@kxian"; var2:="chzhshch@bi"; a1:barslast(var2<>0); 前面两行是调用分笔分段公式进行计算,第3行,就把所有的顶和底都到当前的距离找出来了。还不明白的,可以把上面三行放到附图,自己调试一下看看。

看光标位置,a1的值为12,所以a1到前一个顶或底的位置是12,但具体是顶还是底,我们还需要再观察一下。 再来一行代码 a2:ref(var2,a1); 这行代码的意思是取出前a1个位置,var2的数值,由于a1的值代表到前一个顶或底的位置,所以a2取出的的值,一定是-1或者1;

我们再放到附图观察一下。 仔细看,黄白线像脉冲形,它的值要么是是-1,要么是1 再仔细观察一下上图,好像不太符合使用习惯啊。 比如: 附图白线,它到前顶或前底的距离最小数值是0,但实际中啊有距离0的的啊。上涨的一笔,对应附后图黄线的值是-1,下跌一笔,对应的数值是1。 所以我们把它要稍微调整一下。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缠论中枢划线笔和线段 主图指标公式优化后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KU1:=IF(HIGH=HHV(HIGH,3),1,0); KD1:=IF(LOW=LLV(LOW,3),1,0); UL:=IF(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REF(HIGH,2),REF(HIGH,2+BARSLAST(REF(KU1,2)=1 AND REF(KU1,1)=0 AND KU1=0))); DL:=IF(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REF(LOW,2),REF(LOW,2+BARSLAST(REF(KD1,2)=1 AND REF(KD1,1)=0 AND KD1=0))); HV:=H>UL AND H>REF(H,1) ; LV:=L

3; HV1:=HV AND IP AND H>=HHV(H,BARSLAST(LV)); LV1:=LV AND IP AND L<=LLV(L,BARSLAST(HV)); DRAWLINE(LV1,LOW,HV1, HIGH,0),COLORYELLOW,LINETHICK2; DRAWLINE(HV1,HIGH,LV1, LOW,0),COLORMAGENTA,LINETHICK2; N1:=10;N2:=10;DISP:=2;K:=1; P1:=PEAK(1,K*N1,1); P2:=PEAK(1,K*N1,2); WP1:=PEAKBARS(1,K*N1,1); WP2:=PEAKBARS(1,K*N1,2); T1:=TROUGH(2,K*N2,1); T2:=TROUGH(2,K*N2,2); WT1:=TROUGHBARS(2,K*N2,1); WT2:=TROUGHBARS(2,K*N2,2); TJ1:=P1>T1 AND P2>T2 ; ZD:=MAX(T1,T2); ZG:=MIN(P1,P2); LL:=MIN(T1,T2); HH:=MAX(P1,P2); TJ2:=FILTER(ZG>ZD,2); TJ3:=ZG=REF(ZG,BARSLAST(TJ2)) OR ZD=REF(ZD,BARSLAST(TJ2)); TJ4:=TJ1 AND TJ2 AND NOT(TJ3); TJ5:=BETWEEN(ZD,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 ,1))); TJ6:=BETWEEN(ZG,REF(ZD,REF(BARSLAST(TJ4),1)),REF(ZG,REF(BARSLAST(TJ4) ,1))); TJ7:=ZG>REF(ZG,REF(BARSLAST(TJ4),1)) AND ZD

【通达信】原创通达信版-缠论分笔分段公式(附:缠论公式编写教程,打造自己的缠论体系)

【通达信】原创通达信版-缠论分笔分段公式(附:缠论公式编写教程,打造自己的缠论体系)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本文开篇就以《金刚经》的偈语作序吧。 缠论大师很多,在下才疏学浅,不到之处敬请点拔。另外声明一下,世间没有包赚钱的公式,只有适合的工具。想通过一个什么包赚钱的价格几万的公式来稳赚不赔,那股市就没有输家了。如果有缘份的话,本文最后将推出缠师最终没有告知大家的力度公式部分。真正得缠者,为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通达信版公式,因为定义不了全局变量、数组,以及没有循环语句等功能,相比大智慧在公式编程方面差了不少。但通达信的优势还是有的,在此推出一个通达信非DLL 版本的缠论分笔公式,并在后续的文章中逐步讲解如何通过程序,将缠论转化公式。如果缠友仅想得到一公式而已,那就也无所谓细读本文。但凡得道,靠的是觉悟和缘份,在此也就不细说了。初学缠论的朋友也可以参考一些网站或专门的书籍,对阅读本文会有较大的帮助。 一、分形。 缠论集道氏、波浪、江恩学派于一体,结合浑沌理论,将K线形态以分形的方式进行规划,并以一套规则定义波浪

起始点,以中枢的形式表达三角形调整(旗形、契形、钻石等形态,均是三角形形态的变种),以背驰的理论表述力度的衰竭。理论指导实战,行之有效。 分形分二种,一是顶分型,另一是底分型。分型也可以看成是酒田的三山形态,即中间K线高低点均高于二侧的,为顶分型,均低于二侧的,为底分形。当一根K线高低点均在前一根K线价格之类,或者前一根K线高低点均在本根K线价格之类,称为包含关系。在程序处理上,被前一根K线包含的,因为不可能作为分形的顶、底点,所以我们可以不进行处理。如果是后一种包含关系,则观察前一根K线处于什么分形关态,如果前一根是顶分形,则本根向上取值,作为顶分形处理,反之则向下处理为底分形。 但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在不成笔的情况下,如果这根K线的前一分形状态为低分形,但本K线高点却已经超出了前一个顶分形的顶点,应将这根K线作为顶分形处理,反之亦然。否则,笔的顶底点将不会处于笔内K线的高低点位置。同理,笔有被非笔打破高低点的情况,采取的也是这种办法,即笔的延伸。段亦如此,段被笔打破的,段仍然延续。所以,在最简单的顶底分形的处理上,也应如此。 对于本段的公式语句如下: {************************************************** *******BUILD:20141102****};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8种情况

缠论中的线段划分 现对线段画分的8种情况依次进行详细分析及阐述。 第一种情况(标准的第1种情况) ----------------/\g2--------------------- ---------------/--\---------------------- --------------/----\--------------------- -------------/------\------g3------------ ------------/--------\----/\------------- -----------/----------\--/--\------------ ----/\g1--/------------\/----\----------- ---/--\--/--------------d3-- -\---------- --/----\/d2------------------ -\d4------- -/d1-------------------------------------- 分段分析:对于g2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1d2、g2d3、g3d4,由于d3低于g1很显然属于标准的第一种情况,因此g2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该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 当下分析: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表现为d2g2力度与d1g1盘背。如果d2g2与d1g1盘背,应该在g2处抛掉半仓(因为不能肯定是否会跌破g1),等g3回试不创新高后再抛光剩余的筹码;如果d2g2与d1g1不背驰,则可以在g3回试不创新高后清仓。

第二种情况(标准的第2种情况之1) ----------------g6----------------------g9 ---------------/\----g7------------ -/--- --------------/--\--/\--------g8- --/---- -------------/----\/--\------/\----/----- ------------/---- d7-- \----/--\--/------ -----------/------------\--/----\/------- ----/\g5--/--------------\/-----d9------ ---/--\--/---------------d8------------- --/----\/d6----------------------------- -/d5------------------------------------ 分段分析:图中对于g6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5d6、g6d7、g7d8,由于d7高于g5很显然第一和第二两个元素之间有缺口,属于第二种情况,这时g6的顶分型不能确认。再往下看,对于d8处的底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d7g7、d8g8、d9g9,很显然d8处的底分型是第一种情况,这样g6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同时d8处的底分型也可以确认,因此该图分成三段,d5-g6是一段,g6d8是一段,d8g9是一段。 当下分析:这种情况下,往往g6这里上涨力度并不背驰,所以不抛,而走到g7时,虽然g6处的顶分型还未能得到确认,但不创新高,还是要抛掉半仓。即使事后发现抛错,之后股价继续上涨突破了,但也还是有机会在三买点再重新把抛掉的半仓补回来,所以并不算踏空,而且更加安全;如果股价不涨,则剩余半仓在三卖点清掉!

缠论的第三类买卖 1---三买的分类(标准三买和破坏性三买的区别)

缠论的第三类买卖1---三买的分类(标准三买和破坏性三买 的区别) [转载]缠论的第三类买卖1 (2011-11-03 14:08:02) 原文地址:1" href="https://www.doczj.com/doc/8e15306960.html,/s/blog_5fde47210102dzd7.html" target=_blank>缠论的第三类买卖1作者:简单就是美 1" name=image_operate_96841319449645265 alt="[转载]缠论的第三类买卖1" src="https://www.doczj.com/doc/8e15306960.html,/DownloadImg/2014/09/0122/4 4799441_2" width=690 height=388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https://www.doczj.com/doc/8e15306960.html,%2Fmiddle%2F5f de4721gb006e97be592%26690" real_src="https://www.doczj.com/doc/8e15306960.html,/DownloadImg/2014/09/0 122/44799441_2"> 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自己看盘分析。这些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东西。天天看别人的分析。永远也不属于自己。

28点下来的走势。没有一点出格的地方。把握好几个关键的点就可以了。比如34点下来。到35点一个线段延伸的趋势形成。后面必然是上涨或盘整和它连接。而35到36一个反向线段出来。36向上离开35这笔高点的幅度很小。所以上涨的可能就没有了。上涨没有了。就只有盘整了。而观察31 34中枢的前后。不背驰。那么形成第二个1分钟中枢的可能就是最大了。35到38显然形成了第二个1分钟中枢。这样。28点下来一个1分钟级别的趋势就形成了。趋势形成了。怎么样那?背驰随时发生。假如你把每个线段。也当作一笔走势来看待。28点下来就是以线段为基本单位的走势延伸。这样就和看一个线段延伸的过程一样了。当然了。1分钟图上的线段就是5分钟图上的笔走势。你用1分钟图上的线段当作笔走势来看延伸和5分钟图上看延伸是一样的。这里就是想告诉同学们。走势以及内部级别是一定的。和用什么周期图看没有什么关系。有同学到现在还搞不清楚这些。比如28到39就是一个1分钟级别的趋势走势。这个1分钟级别的趋势走势。在1分钟周期图。5分钟周期图或30分钟周期图上看。都是一样的。它自身的级别是一定的。而用不同的周期图看。就是有的清晰一些有的模糊一些罢了。 关于背驰问题。指标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结构。走势类型的转换。必然是发生在一个走势结构形成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