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指导教师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原始数据

系统接线图如下图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参数如下:

3 E = 115/kV,X = X = X = X = 15,, ,1.G12.G11.G22.G2

X = X = X = X = 10,,X ~ X = 10,,X ~ X = 30,,

1.G3

2.G31.G42.G41.T11.T40.T10.T4

X = X = 20,,X = X = 40,,L = 60km,L = 40km, 1.T51.T60.T50.T6ABBC 线路阻抗z = z = 0.4,/km,z = 1.2,/km,I = I = 300A,

120AB.L.maxCB.L.max

IIIIII K = 1.2,K = 1.2,K = 0.85,K = 0.75,K = 0.83 ssrerelrelrel 负荷功率因数角为30:,线路阻抗角均为75:,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图 110kV电网系统接线图

设计要求:

1. 分析线路AB和BC上的保护1 ~ 4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

2. 为了快速切除线路AB和BC上发生的各种短路(包括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对保护1 ~ 4进行相间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整定;

3. 画出各个保护的动作特性,并对系统中线路上发生各种短路时保护的动作情况进行分析。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摘要

电力系统是电能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按照一定的技术与经济要求有机组成有一个联合系统。一般将电能通过的设备称为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母线、输电线路、补偿电容器、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等。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称为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当前电能一般还不能大容量的存储,生产、输送和消费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因此,电能的生产量应每时每刻与电能的消费量保持平衡并满足质量要求。

电力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电力系统是由电能的产生、输送、分配和使用四个环节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基于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则对电力的维护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电力维护起重要作用的继电保护,则是电力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保护手段,有利于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就目前而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

面是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是指微型继电,不断发展,其具体内容如下。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主要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国内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关键词:继电保护;距离保护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目录

1 前

言 ..................................................................... ........................................................................ ..1

2 运行方式分

析 ..................................................................... (2)

2.1 保护1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

析 ..................................................................... .. (2)

2.2 保护2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

析 ..................................................................... .. (3)

2.3 保护3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

析 ..................................................................... .. (5)

2.4 保护4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

析 ..................................................................... .. (6)

3相间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

定 ..................................................................... ........................................8 3.1 保护1的配置和整

定 ..................................................................... . (8)

3.1.1保护1的第I段整

定 ..................................................................... .. (8)

3.1.2保护1的第?段整

定 ..................................................................... . (8)

3.1.3保护1的第?段整

定 ..................................................................... ...............................9 3.2 保护2的配置和整

定 ..................................................................... .. (10)

3.2.1保护2的第I段整

定 ..................................................................... (10)

3.2.2保护2的第?段整

定 .....................................................................

............................. 10 3.3 保护3的配置和整

定 ..................................................................... .. (11)

3.3.1保护3的第I段整

定 ..................................................................... (11)

3.3.2保护3的第?段整

定 ..................................................................... ............................. 11 3.4 保护4的配置和整

定 ..................................................................... .. (12)

3.4.1保护4的第I段整

定 ..................................................................... (12)

3.4.2保护4的第?段整

定 ..................................................................... .. (12)

3.4.3保护4的第?段整

定 ..................................................................... .. (13)

4接地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

定 ..................................................................... ...................................... 14 4.1 保护1的配置和整

定 ..................................................................... .. (14)

4.1.1保护1的第I段整

定 ..................................................................... (14)

4.1.2保护1的第?段整

定 ..................................................................... .. (14)

4.1.3保护1的第?段整

定 ..................................................................... ............................. 15 4.2 保护2的配置和整

定 ..................................................................... .. (16)

4.2.1保护2的第I段整

定 ..................................................................... (16)

4.2.2保护2的第?段整

定 ..................................................................... ............................. 16 4.3 保护3的配置和整

定 ..................................................................... .. (16)

4.3.1保护3的第I段整

定 ..................................................................... (16)

4.3.2保护3的第?段整

定 ..................................................................... ............................. 17 4.4 保护4的配置和整

定 ..................................................................... .. (18)

4.4.1保护4的第?段整

定 ..................................................................... .. (18)

4.4.2保护4的第?段整

定 ..................................................................... .. (18)

4.4.3保护4的第?段整

定 ..................................................................... .. (19)

5 线路上短路时保护的动作情况分

析 ..................................................................... ........................... 20 5.1 线路AB上发生相间短路时各保护的动作情况 .....................................................................

20

5.2 线路AB上发生接地短路时各保护的动作情

况 .....................................................................

20

5.3 线路BC上发生相间短路时各保护的动作情

况 .....................................................................

21

5.4 线路BC上发生相间短路时各保护的动作情

况 .....................................................................

21

6 结

论 ..................................................................... ........................................................................

22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1 前言

电流电压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经济、可靠,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

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他们的保护范围与灵敏度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的影响较大,难以满足更高电压等级复杂网络的要求。为满足更高电压等级复杂网络快速、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的要求,必须采用性能更加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距离保护就是其中一种。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发生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该比值反应故障点到安装处的距离,如果短路点,距离小于整定值则动作的保护。

按照继电保护选择性的要求,安装在线路两端的距离保护仅在线路MN内部故

障短路时,保护装醉不应动作。与电流速断保护一样,为了保证在下级线路的出口处短路时保护不误动作,速动段距离保护的保护区应小于线路全长MN。距离保护

的保护区,用整定距离来表示。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首先判断故障的方向,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正方Lset

向,则设法测出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将与相比较,若<,说明故LLLLLkkksetset障发生在保护范围内,这时保护应立即动作,跳开对应的断路器;若>,说明故障LLkset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应动作,对应的断路器不会跳开。若断路器位于保护区的反方向,直接判为区外故障而不动作。

可见,通过判断故障方向,测量故障距离,判断出故障是否位于保护区内,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跳闸,实现线路保护。距离保护可以通过测量短路阻抗的方法来测量和判断故障距离。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距离保护和振荡闭锁的分析,继电保护中距离保护、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具体计算。

1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2 运行方式分析

2.1 保护1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图2.1-1 保护1的最大运行方式 (1)保护1的最大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1的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1的电流最大即G1、G2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

而变压器T1、T2都同时运行的运行方式,则

1Z,,(X,X),12.5,s.min1.G11.T12

Zs.min式中为保护安装处到系统等效电源之间的最小阻抗。

E,I,,2.18KAk.1.maxZ,Zs.minAB

Ik.1.max式中为流过保护1的最大短路电流

2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图2.1-2 保护1的最小运行方式 (2)保护1的最小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1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1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1和G2只有一个工作,

变压器T1、T2中有一个工作时的运行方式,则

Z,X,X,25,s.max1.G11.T1

Zs.max式中为保护安装处到系统等效电源之间的最大阻抗。

E3,I,,,1.17KAk.1.min2Z,Zs.maxAB

Ik.1.min式中为流过保护1的最小短路电流。

2.2 保护2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图2.2-1 保护2的最大运行方式 (1) 保护2的最大运行方式分析。

3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保护2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2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则1Z,,(X,X),10,s.min1.G31.T32

E,I,,1.59KAk.2.maxZ,Z,Zs.minABBC

Ik.2.max式中为流过保护2的最大短路电流。

图2.2-2 保护2的最小运行方式 (2)保护2的最小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2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2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3和G4只有一个工作时

运行方式,则

Z,(X,X),20,s.max1.G31.T3

E3,I,,,0.96KAk.2.min2Z,Z,Zs.maxABBC

Ik.2.min式中为流过保护2的最小短路电流。

4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2.3 保护3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图2.3-1 保护3的最大运行方式 (1)保护3的最大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3的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3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则

1Z,,(X,X),12.5,s.min1.G11.T12

E,I,,1.52KAk.3.maxZ,Z,Zs.minABBC

Ik.3.max式中为流过保护3的最大短路电流。

图2.3-2 保护3的最小运行方式 (2) 保护3的最小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3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3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1和G2只有一个工作时的运行方式,则

5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Z,X,X,25,s.max1.G11.T1

E3,I,,,0.88KAk.3.min2Z,Z,Zs.maxABBC

Ik.3.min式中为流过保护3的最小短路电流。

2.4 保护4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图2.4-1 保护4的最大运行方式 (1)保护4的最大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4的最大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4的电流最大即两个发电机共同运行,而变压

器T5、T6都同时运行的运行方式,则

1Z,,(X,X),10,s.min1.G31.T32

E,I,,3.07KAk.4.maxZ,Zs.minBC

Ik.4.max式中为流过保护3的最大短路电流。

(2)保护4的最小运行方式分析。

保护4的最小运行方式就是指流过保护4的电流最小即是在G3和G4只有一个工作,

变压器T3、T4中有一个工作时的运行方式,则

Z,(X,X),20,s.max1.G31.T3

6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E3,I,,,1.60KAk.4.min2Z,Zs.maxBC

I式中为流过保护4的最小短路电流。 k.4.min

图2.4-2 保护4的最小运行方式

7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3相间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

3.1 保护1的配置和整定

图3.1 保护1距离保护的定性分析图

3.1.1保护1的第I段整定

(1) 保护1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II Z,KzL,0.85,0.4,60,20.4(,)set.1rel1A,B

Iz式中LZ为保护1距离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被保护线路的长度;为被A,B1A,Bset.1

IK保护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为可靠系数。 rel

I(2) 动作时间: t,(0s)1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3.1.2保护1的第?段整定

(1) 整定阻抗:按下面两个条件选择。

?当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保护I段相配合时,

II Z,KzL,0.85,0.4,40,13.6(,)set.3rel1B,C

IB,CLZ式中为保护3距离I段的整定阻抗;为被保护线路的长度。 B,Cset.3 IIIIIZ,K(Z,Z) setset.1L.relA-B.3

IIIIZK式中为保护1距离II段的整定阻抗;为线路保护的可靠系数。

set.1L.rel

II,,,,Z,0.8,24,13.6,30.08,于是得 set.1

8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当与相邻变压器的快速保护相配合时,

IIII Z,K(Z,Z)set.1T.relA-Bt.min

II ,,Z,0.75,(24,10),25.5,set.1

由于与变压器配合整定阻抗过小,无法满足变压器的远后备保护,故舍去。

(2)灵敏度校验:

IIZ.1set 满足要求 ,,1.253,1.25KsenZAB

III(3)动作时限: t,t,,t,0,0.5,0.(5s)13

3.1.3保护1的第?段整定

(1)整定阻抗:按下面两个条件选择。

?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有

,U0.9,110L.minZ ,,,228.81(,)L.min,I3,0.3AB.L.max

,,式中Z为最小负荷阻抗,为正常运行母线电压的最低值,为被保护线UIL.minL.minAB.L.max

路最大负荷电流。

IIIK0.83IIIrel Z,Z,,228.81,131.88(,)set.1L.minKK1.2,1.2ssre

IIIIIIZK式中为保护1距离III段的整定阻抗;为可靠系数。 relset.1 ?当与相邻下级变压器的配合整定时,

IIIIII Z,K(Z,Z),36.52(,)set.1relA-BT5/6(2)灵敏度校验:

?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III109.82Z.1set ,,,4.58,1.5 满足灵敏度要求。 KsenZ24AB

?相邻变压器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III36.52Z.1set,,,0.83,1.2 不满足要求。 K(2)senZ,Z24,20ABT5/6 由于保护1的III段无法做T5、T6的远后备保护,故舍去。

IIIIIIt,t,,t,0.5,0.5,(1s)(3)动作时限: 13

9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3.2 保护2的配置和整定

图3.2保护2距离保护的定性分析图

3.2.1保护2的第I段整定

(1)保护2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II Z,KzL,0.85,0.4,60,20.4(,)set.2rel1A,B

I式中为保护2距离的I段的整定阻抗。 Zset.2

I(2)动作时限: t,(0s)2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3.2.2保护2的第?段整定

(1)保护2的III段的整定阻抗为

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有

,U0.9,110L.minZ,,,190.53(,) L.min,I3,0.3AB.L.max

,,ZU式中为最小负荷阻抗,为正常运行母线电压的最低值,为被保护IL.minL.minAB.L.max

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IIIK0.83IIIrelZ,Z,,190.53,109.82(,) set.2L.minKK1.2,1.2ssre

(2)灵敏度校验:

III109.82Z.2set,,,4.58,1.5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满足要求。KsenZ24AB

III(3)动作时限: t,0.5,,t,0.5,0.5,(1s)2

10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3.3 保护3的配置和整定

图3.1保护3距离保护的定性分析图

3.3.1保护3的第I段整定

(1)保护3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II Z,KzL,0.85,0.4,40,13.6(,)set.3rel1B,C

IB,CL式中为保护3距离I段的整定阻抗;为被保护线路的长度。 ZB,Cset.3 It,(0s)2)动作时间: (3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3.3.2保护3的第?段整定

(1)保护2的III段的整定阻抗为

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有

,U0.9,110L.minZ ,,,190.53(,)L.min,I3,0.3CB.L.max

,,Z式中U为最小负荷阻抗,为正常运行母线电压的最低值,为被保护线IL.minL.minCB.L.max

路最大负荷电流。

IIIK0.83IIIrelZ,Z,,190.53,109.82(,) set.3L.minKK1.2,1.2ssre

(2)灵敏度校验:

III109.82Z.1set,,,6.86,1.5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灵敏系数: 满足要求。KsenZ16BC

III(3)动作时限: t,0.5,,t,0.5,0.5,(1s)1

11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3.4 保护4的配置和整定

图3.4保护4距离保护的定性分析图

3.4.1保护4的第I段整定

(1)保护4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II Z,KzL,0.85,0.4,40,13.6(,)set.4rel1B,C

I式中为保护4距离I段的整定阻抗。 Zset.4

I(2)动作时间: t,(0s)4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3.4.2保护4的第?段整定

(1)整定阻抗:按下面两个条件选择。

?当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保护I段配合时,

II Z,KZ,0.85,24,20.4(,)setA,B.2rel

IZ式中为保护2距离I段的整定阻抗; set.2

IIIIIZ,K(Z,Z) setset.4L.relB-C.2

IIIIZK式中为保护4距离II段的整定阻抗;为线路保护的可靠系数。

set.4L.rel

II,,,,于是得 Z,0.8,16,20.4,29.12, set.4

?当与相邻变压器的快速保护相配合时,

IIIIZ,K(Z,Z) set.4T.relB-Ct.min

II,,Z,0.75,(16,10),25.5, set.4

12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II 选取最小的 Z,25.(5,)set.1

(2)灵敏度校验:

IIZ.1set 满足灵敏度要求。 ,,1.59,1.25KsenZBC

III(4)动作时限: t,t,,t,0,0.5,0.(5s)42

与相邻保护2的I段配合,它能同时满足与相邻线路保护以及相邻变压器保护配合的

要求。

3.4.3保护4的第?段整定

2018本科毕业设计-1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设计

作为常见的小型输电线路终端,10kV变电站担负着输送电力和变压分配的重要任务,是当今社会中,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供电系统中的枢纽。由于其属于小型电路终端,设计和建立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应用广泛,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次设计主要介绍1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电气一次部分主接线,设备的选择计算。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到安全、经济和可靠性,对系统进行了短路计算和设备的选择、校验,除此之外,还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配置做了简单的闸述。在设计中绘出主线图等相关图文信息,从而完成了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和继电保护的设计。 关键词:电气设备;电流计算;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

As a common small transmission line terminal, 10 kv substation for the important task of the power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e in today's society,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of hub and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ue to its terminal belongs to the small circuit, design and set up cost is relatively low, and widely used, 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design mainly introduces 10 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and the relay protection design.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a part of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 In design, comprehensive considering the safety,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calibration, in addition, also for substation relay protection did simply expounds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Draw lines in the design diagram and related graphic information, so as to complete the 10 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and the design of relay protection at a time. Keywords: Electrical equipment; Current calculation;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Relay protection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课程代码 3042100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时间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 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整定,其 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受过 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和的原理实现 的,因此它不反应。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分量,其 中以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 即, 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 要求( ) 。 (A ) (B ) (C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 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时, 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 (A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B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 )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8、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 )。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9、被保护线路区内短路并伴随通道破坏时,对于相差高频保护( ) (A )能正确动作 (B )可能拒动 (C )可能误动 10、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线路全部配置高频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k 点短路,若A-B 线路通道故障,则保护1、2将( )。 (A )均跳闸 (B )均闭锁 (C )保护1跳闸,保护2 闭锁 图1 11、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与( )保护配合,以反应变压器绕组及变压器电源侧的引出线套管上的各种故障。 (A )过电流 (B )过负荷 (C )瓦斯 12、双绕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分别按两侧( )选择。 sen K 1sen K <1sen K =1sen K >860set Z =∠?Ω430m Z =∠?Ω A B C D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南昌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论文)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3 年11 月30 日

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南昌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学生: 日期:自 2013 年 11 月 18 日至 2013 年 11 月 30 日 指导教师: 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教研室:电气工程教研室主任: 附录:短路点的设置如下,计算时桥开关和母连开关都处于闭合状态。

一、取基准容量: S B=100MVA 基准电压:U B=U av 二、计算各元件电抗标幺值: =0.0581, (1)X L=0.401Ω/km ,L1=16.582km L2=14.520km ,X d1=X d2=X'' d 系统电抗标幺值X'' =0.0581,两条110kV进线为LGJ-150型 d 线路长度一条为16.582km,另一条为14.520km.。 (2)主变铭牌参数如下: 1﹟主变:型号 SFSZ8-31500/110 接线 Y N/Y N/d11 变比 110±4×2.5%∕38.5±2×2.5%∕10.5 短路电压(%) U K(1-2)=10.47 U K(3-1)=18 U K(2-3)=6.33 短路损耗(kw) P K(1-2)=169.7 P K(3-1)=181 P K(2-3)=136.4 空载电流(%) I0(%)=0.46 空载损耗(kW) P0=40.6 2﹟主变:型号 SFSZ10-40000/110 接线 Y N/Y N/d11 变比 110±8×1.25%∕38.5±2×2.5%∕10.5 短路电压(%) U K(1-2)=11.79 U K(3-1)=21.3 U K(2-3)=7.08 短路损耗(kW) P K(1-2)=74.31 P K(3-1)=74.79 P K(2-3)=68.30 空载电流(%) I0(%)=0.11 空载损耗(kW) P0=26.71 (3)转移电势E∑=1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从目前电力发展状况来看,继电保护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应用,普通的继电保护技术已不能满足现行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怎么样利用继电保护技术来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目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文章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阐述了其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标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与趋势 1 继电保护的组成、工作原理、作用和工作要求 1.1 继电保护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的种类有很多,可是组成上一般都包括测量、逻辑、执行模块。输入信号获取的测量信号需要与给定的整定数值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传送至逻辑模块。逻辑模块按照测量模块传输的对比值特点、大小和出现的次序或上述各种参数的组合,进行逻辑计算,得出的逻辑数值也是决定动作是否进行的重要依据。 1.2 继电保护的作用 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损坏用电设备或影响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故障时,能够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的措施;并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监控,当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或某些用电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于提醒值班工作人员发现故障所在,能使故障得到处理,使其正常运行。 1.3 继电保护的应用 在一些工厂企业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中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非常普遍,除此以外还用于保护供电系统高压线路,主变保护中。变电站应用的继电保护的情况包含:(1)保护线路,通常应用的是二段或者三段式的电流保护,一段属于速断电流保护,二段属于速断电流显示保护,三段是过电流保护;(2)保护母联;(3)保护主变设备,保护主变主要是主保护与后备保护;(4)保护电容设备,保护用电设备主要包含了电压零序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或失电压保护。伴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开始了微机保护设备的应用。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分析 从目前来看,我国电力覆盖面积逐渐扩大,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而且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重视,促使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提高和创新。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35kV电网的继电保护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8日

摘要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短路电流计算

110KV电网线路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电网线路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二、设计内容 1. CA线路保护设计 AS、AC、AB线路保护设计 2. 2 BS线路保护设计 3. BA、 1 三、设计任务 1.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选择 2.故障点的选择及正、负、零序网络的制定 3.短路电流计算 4.线路保护方式的选择、配置与整定计算(选屏) *5.主变及线路微机保护的实现方案 6.线路自动综合重合闸 7.保护的综合评价 *8、110KV系统线路保护配置图,主变保护交、直流回路图 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形式的各种短路。发生短路时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1)电力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广大用户负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 (2)故障处有很大的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弧会烧坏电气设备。 (3)电气设备中流过强大的电流产生的发热和电动力,使设备的寿命 减少,甚至遭到破坏。 (4)破坏发电机的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电力系统震荡甚至使整个系统失去稳定而解列瓦解。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要求采取各种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故障,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且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在每个元件上装设保护装置才有可能完成这个要求,而这种装置在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是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及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的,因此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它能够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告警信号。 继电保护的任务就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等)和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过负荷、过电压、低电压、低周波、瓦斯、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提升电力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配置与应用;常见故障;措施 现今,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与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电网规模逐渐增大,网络结构也是越来越复杂,系统短路电流容量变化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大。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也就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怎样有效利用继电保护相关技术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提升电力系统运转的质量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出现运转不正常之时,会导致电流电压间相位角的改变、电压减小、电流上升等方面的变化,所以此时系统中各个参数和系统安全运行时各个参数之间的区别就能构成不同类型、不同工作原理的继电保护。通常继电保护由测量回路、逻辑回路、执行回路构成,其工作原理由下图一所示。 测量回路从电力系统中读取相关信号,并将此信号与规定的整定值比较,最后将结果输送到逻辑回路之中;逻辑回路依据上一环节输出量的组合、出现的顺序、大小性质等方面决定是不是需要动作;假设逻辑回路判定需要动作之时,则会将需动作这个信号发送到执行回路;执行回路延时又或者是马上输出跳闸信号或者是警报信号。 1.2电力系统安装继电保护的意义 当电力系统被保护设施设备运转出现问题的时候,继电保护设备可以有选择、快速、自动地从电力系统中把故障设施设备切断,进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转正常的部分快速恢复工作,避免故障设施设备的损害程度继续加大,将停电范围尽可能减小;当被保护设施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异常工作状态之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当可以反应及时,并且依据工作维护相关信息,输出信号、降低跳闸又或者是负荷动作指令的发生概率。这个时候一般对保护快速动作不作要求,而是依据对系统相关元件与整个电力系统危害程度规定某种程度的延时,防止不必须的动作。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承担着监控整个电力系统的责任,它能通过测量系统电流电压情况将电力系统设施设备工作状态反映出来。 2.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变电站及线路继电保护设计和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科学和技术是随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是不可避免的,为避免发电机被烧坏发明了断开短路的设备,保护发电机。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熔断器已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于1890年后出现了直接装于断路器上反应一次电流的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19世纪初,继电器才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保护,被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1901年出线了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1908年提出了比较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1910年方向性电流保护开始应用,并出现了将电流与电压相比较的保护原理。1920年后距离保护装置的出现。1927年前后,出现了利用高压输电线载波传送输电线路两端功率方向或电流相位的高频保护装置。1950稍后,提出了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实现快速保护的设想。1975年前后诞生了行波保护装置。1980年左右工频突变量原理的保护被大量研究。1990年后该原理的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机电式保护装置、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和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三个发展阶段。20世界50年代,出现了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20世纪70年代,晶体管式保护在我国被大量采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静态继电保护由晶体管式向集成电路式过度,成为静态继电保护的主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有了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性能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并投入系统试运行。80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已趋成熟。进入90年代,微机保护以在我国大量应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继电保护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深入。为满足电网对继电保护提出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效能,必须合理的选择保护的定值,以保持各保护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做好电网继电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未来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将出现原理突破和应用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都洪基)课后答案

第一章 填空题: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满足(选择性 )( 速动性)(灵敏性) ( 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电力系统发生骨子后,总伴随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线路始端测量阻抗的(减小)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大) 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切除故障设备),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 4.电力系统切除故障时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 5.继电保护灵敏性指其对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 6.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组成。 7.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是由被保护原件的(某些运行参数)与保护的整定值进行比较。 选择题: 8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过了五个阶段,其发展顺序是C A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B机电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晶体管型微机型 C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

9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C A单相接地 B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10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C 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1.继电保护的灵敏度系数K1m要求(C) (A)K1m<1 (B)K11 (C)K1m>1 12.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它们是 (B) (A)主保护 (B)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 (C)后备保护 判断题: 13.电气设备过负荷时,继电保护应将过负荷保护设备切除。 (错) 1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通常应在保护选择性的前提下,使其快速动作。(对) 15.电力系统在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不但发出信号,同时也把不正常工作的设备切除 (错) 16.能使电流继电器从释放状态改变至动作状态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错)

110KV线路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5431汇编

第1章绪论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速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1.1 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的运行中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形式的各种短路。发生短路时可能会产生以下后果: 1、电力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广大用户负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 2、故障处有很大的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弧会烧坏电气设备。 3、电气设备中流过强大的电流产生的发热和电动力,使设备的寿命减少,甚至遭到破坏。 4、破坏发电机的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电力系统震荡甚至使整个系统失去稳定而解列瓦解。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要求采取各种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故障,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且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在每个元件上装设保护装置才有可能完成这个要求,而这种装置在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是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及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的,因此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它能够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

电力系统建模及仿真课程设计

某某大学 《电力系统建模及仿真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题目: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短路故障仿真于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结合《电力系统分析》的理论教学进行的一个实践课程。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故障电流中必定有零序分量存在,零序分量可以用来判断故障的类型,故障的地点等,零序分量作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一个重要分析量。运用Matlab电力系统仿真程序SimPowerSystems工具箱构建设计要求所给的电力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系统多中故障进行仿真,仿真波形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说明用Matlab对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有效性。实际中无法对故障进行实验,所以进行仿真实验可达到效果。 关键词:电力系统;仿真;短路故障;Matlab;SimPowerSystems Abstract: The course design is a combination of power system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courses. Power system short-circuit fault, the fault current must be zero sequence component exists, and zero-sequence componen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fault type, fault location, the zero-sequence component a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SimPowerSystems Toolbox building design requirements to the power system model using Matlab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 and on this basis, the power system fault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waveforms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match, indicating that the power system fault analysis using Matlab effectiveness. Practice can not fault the experiment, the simulation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Keywords: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failure; Matlab; SimPowerSystems - 1 - 目录 一、引言 ............................................ - 3 -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工农业的进度,对电能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保障运行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准确性,才能最大限度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实际运作中不会出现差错,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从而提升管理质量,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标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功能是在电力系统发生突发故障的情况下,能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消除与修复,进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得到正视,从而为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与主要任务 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 整个电力系统工作中继电保护是不可替代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涉及到责任、工作量、技术性都非常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是:保护装置、电网结构、设备配置、运行实际情况以及故障出现情况等相关的很多信息,需要通过电脑系统对其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进而进行处理工作,这类工作十分重要,并且十分繁重。為了对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量进行有效的降低,并且要更好地确保其劳动生成质量与效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当前电网改革发展的一个主要项目。 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主要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继电保护所涉及到的表格、文件、数据以及图像等进行分析、查询、修复、浏览以及删除。由此可见,管理对象的结构是很复杂的,而且其中层次很多,无论什么样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参数、统计分析及运行状态、档案管理等等事务管理。在分工过程中,每一层保护专业都非常详细,也是造成数据库与表格种类很多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效率与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2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和分析报告

继电保护毕业设计 课题:1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及分析导师: 姓名: 班级: 日期:2011年3月10日

前言 电力生产过程有别于其他工业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生产、输送、变换、分配、消费的几个环节是在同一个时间内同步瞬间完成。电力生产过程要求供需严格动态平衡,一旦失去平衡生产过程就要受到破坏,甚至造成系统瓦解,无法维持正常生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负荷大幅度增加,使得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高电压、大机组、长距离输电、电网互联的趋势,使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加强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满足电力需求,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成为人们探讨的问题之一。虽然系统中有可能遭受短路电流破坏的一次设备都进行了短路动、热稳定度的校验,但这只能保证它们在短时间内能承受住短路电流的破坏。时间一长,就会无一例外地遭受破坏。而在供电系统中,要想完全杜绝电路事故是不可能的。继电保护是一种电力系统的反事故自动装置,它能在系统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迅速,准确地切除故障元件或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可见继电保护是任何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防止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设置一定数量的保护装置是完全必要的,以便在短路事故发生后一次设备尚未破坏的数秒内,切除短路电流,使故障点脱离电源,从而保护短路回路内的一次设备,同时迅速恢复系统其他正常部分的工作。随着变电站继

电保护技术进一步优化,大大提高了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降低运行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继电保护技术将引起电力行业有关部门的重视,成为变电站设计核心技术之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3042100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时间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 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整定,其 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受过 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和的原理实现 的,因此它不反应。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分量,其 中以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 即, 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sen K 要求( ) 。 (A ) 1sen K < (B )1sen K = (C )1sen K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860set Z =∠?Ω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430m Z =∠?Ω时, 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 (A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B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 )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8、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 )。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9、被保护线路区内短路并伴随通道破坏时,对于相差高频保护( ) (A )能正确动作 (B )可能拒动 (C )可能误动 10、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线路全部配置高频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k 点短路,若A-B 线路通道故障,则保护1、2将( )。 (A )均跳闸 (B )均闭锁 (C )保护1跳闸,保护2 闭锁 图1 11、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与( )保护配合,以反应变压器绕组及变压器电源侧的引出线套管上的各种故障。 (A )过电流 (B )过负荷 (C )瓦斯 12、双绕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分别按两侧( )选择。 A B C D

110KV电网继电保护毕业设计

引言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的各种元件在运行中不可能一直保持正常状态。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为电力系统建立一个安全保障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专门技术之一就是继电保护技术。它可以按指定分区实时的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 由于最初的继电保护装置是又机电式继电器为主构成的,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尽管现代继电保护装置已发展成为由电子元件或微型计算机为主构成的,但仍沿用次名称。目前常用继电保护一词泛指继电保护技术或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隶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从工业生产的角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工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各大电力系统的容量和电网区域不断扩大。为适应大电网发展的需要,相继出现超高压电网和大容量机组,致使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电力系统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可视为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等部分组成。对作用于跳闸的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上有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在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统一的一面。继电保护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绝大部分工作也是围绕着如何处理好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而进行的。 关于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在“技术规程”中已有具体的规定,一般要考虑的主要规则为: (1)电力设备和线路必须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增加辅助保护,其中主保护主要考虑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后备保护主要是考虑主保护和断路器拒动时用于故障切除;辅助保护是补充前二者的不足或在主保护退出时起保护作用; (2)线路保护之间或线路保护与设备保护之间应在灵敏度、选择性和动作时间上相互配合,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 10月 29 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1) 2.1设计要求 (1) 2.2设计指标 (2) 2.2.1网络参数及运行参数计算 (2) 2.2.2各元件参数归算后的标么值: (2) 2.2.3 运算参数的计算结果: (2) 三、设计内容 (2) 3.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原理 (2) 3.1.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原理 (2) 3.1.2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原理 (3) 3.2潮流计算与分析 (4) 3.2.1潮流计算 (4) 3.2.2计算结果分析 (8) 3.2.3暂态稳定定性分析 (8) 3.2.4暂态稳定定量分析 (11) 3.3运行结果与分析 (16) 3.3.1构建系统仿真模型 (16) 3.3.2设置各模块参数 (17) 3.3.3仿真结果与分析 (21) 四、本设计改进建议 (22) 五、心得总结 (22) 六、主要参考文献 (23)

一、设计目的 学会使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通过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实例分析,加深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所给的电力系统,绘制短路电流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调试,最后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力系统计算应用程序,通过自己设计电力系统计算程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路计算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熟悉电力系统分析综合这门课程,复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的方法。了解Simulink 在进行潮流、故障分析时电力系统各元件所用的不同的数学模型并在进行不同的计算时加以正确选用。学会用Simulink ,通过图形编辑建模,并对特定网络进行计算分析。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2.1设计要求 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是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如短路等,系统能否恢复到同步运行状态。图1为一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在f 点发生短路故障,通过线路两侧开关同时断开切除线路后,分析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若切除及时,则发电机的功角保持稳定,转速也将趋于稳定。若故障切除晚,则转速曲线发散。 图1 单机无穷大系统 发电机的参数: SGN=352.5MWA,PGN=300MW,UGN=10.5Kv,1=d x ,25.0'=d x ,252.0''=x x ,6.0=q x , 18.0=l x ,01.1'=d T ,053.0"=d T ,1.0"0=q T ,Rs=0.0028,H(s)=4s;TJN=8s,负序电抗:2.02=x 。 变压器T-1的参数:STN1=360MVA,UST1%=14%,KT1=10.5/242; 变压器T-2的参数:STN2=360MVA,UST2%=14%,KT2=220/121;

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标准设计

沈阳地区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标准设计浅谈 摘要:本文介绍了沈阳地区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标准设计的概况,阐述了二次设备的组合方式及10kV间隔保护的具体配置方案,统一端子排及编号的设计原则,对一些复杂的接线形式及连锁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统一原则 1 引言:沈阳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存在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不高,二次设计标准不统一,二次设备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随着沈阳地区配电网改造步伐的加快,对电气二次设备可靠性,二次设备配置及接线合理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是配电网自动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将二10kV变电站次设计典型化,模块化是工程设计的方向。 2 总体思路 在对10kV变电站设计电气二次设计中我们发现,由于用户的需要不同主接线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电源,双电源,有不带母线、有单母线、分段母线等等,这样如果规定变电站主接线做总体的标准设计难度非常大。在设计中我们总结出无论哪种接线样式其间隔开关柜的样式都为确定,这样我们将标准设计分块化,既以间隔为标准,将固有的间隔电气二次回路设计成标准样式,不同的接线样式也是固有的间隔组成,这样根据间隔的标准设计完成整个变电站的设计工作。 3 保护的配置原则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四点: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和可靠性。按照工厂企业10KV供电系统和民用住宅的设计规范要求,在10KV的供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分段母线上一般应设置以下保护装置: (1) 10KV线路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10KV线路一般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当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s~0.7s,并没有保护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自重要的变配电所引出的线路应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当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动作时,应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2)10KV配电变压器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1)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400KV A时:一般采用高压熔断器保护; 2)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630KV A,高压侧采用断路器时,应装设过电流保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 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 ,不应动作时 。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 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 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 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 和 的原理实现的,因此它不反应 。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 分量,其中以 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即 , 和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sen K 要求( ) 。 (A ) 1sen K < (B )1sen K = (C )1sen K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860set Z =∠?Ω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430m Z =∠?Ω 时,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整定与配置设计

110kV环形网络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二) 摘要: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整定值是保证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的关键。本文结合给定110kV电网的接线及参数,对网络进行继电保护设计,首先选择电流保护,对电网进行短路电流计算,确定电网的最大、最小运行方式,整定电流保护的整定值。在电流保护不满足的情况下,相间故障选择距离保护,接地故障选择零序电流保护,同时对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进行整定计算。本设计最终配置的保护有:电流速断保护、瓦斯保护、纵差动保护等。关键词:继电保护,短路电流,整定计算 Abstract:Relay protection is important part to guarante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setting value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protection correct action. In this paper, with given the wiring and the parameters of 110kV power grid to design 110KV network protection of relay, first ,select the current protection, calculate short circuit current on the grid, determine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operating mode of the grid, set the setting value of the current protection. Second ,Selecting the distance protection if the current protection does not meet the case, the phase fault choose the distance protection and the ground fault select zero sequence current protection .while setting calculation the distance protection and zero sequence current protection, . The final configur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his design include: current speed trip protection, gas protection, the longitudi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nd so on. Keywords: protection of relay, short-circuit current, setting calcul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