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技术与肾脏超微结构病变

  • 格式:doc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显微镜技术与肾脏及其超微结构病变

特点

【摘要】:电子显微镜在临床研究和疾病诊断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不断开辟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新领域, 主要从细胞、亚细胞的形态结构上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 丰富了传统病理学的知识。本文归纳了电子显微镜技术与肾脏超微结构病变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肾脏病变及其超微结构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肾脏超微结构病变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肾脏超微结构病变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显微镜技术肾脏病变超微结构病变特点

电子显微镜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样品内部超微结构,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样品表面形貌, 立体感强, 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较多的是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在医学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20 世纪40 年代电子显微镜就在医学上开始发挥其作用, 在病毒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病理学都有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在肿瘤诊断、病毒和病毒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说明其是现代临床研究和疾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已从第一台电镜的

十几倍提高到现在的百万倍, 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利用高性能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中各种细胞器正常的和病理的超微结构, 诸如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骨架系统等, 对探明病因和治疗疾病有很大帮助。通过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也可以研究细胞的通讯与运输、分裂与分化、增殖与调控等生命活动的规律, 电子显微镜也可结合各种制样技术观察病毒、细菌、支原体、生物大分子等的超微结构, 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工具。

随着显微医学的发展, 电镜技术将会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摄影技术、计算机等技术相结合, 更好的为医学研究提供平台, 还会利用计算机建立三维立体图象, 确切定位细胞位置及状态, 总之, 电镜技术与其他实验技术的结合最终会推动整个生物医学科学研究。(选自1:《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下面具体就肾脏超微结构以及肾脏病变超微结构展开讨论,肾脏病变有很多种,每种病变都有其不同的超微结构病变特点,本文就以下几种病变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特点,来更深入的了解肾脏的病变。

一、硬化性肾炎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sclerosing glomerulonephritis)不是一个独立的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而是许多类型肾小球肾炎的终末阶段。病变特点是大量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纤维化。起始病变的类型多不能辩认。

病理变化:两侧肾脏对称性固缩,表面呈微小颗粒状,故称之为颗粒性固缩肾(granular nephrosclerosis )。切面观,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

光镜下大量肾小球硬化、玻璃样变(超过全部肾小球的50%)。肾小球中央部分变为无细胞、嗜伊红、PAS阳性之玻璃样小体,周围部分纤维化。少数肾小球结构残存。硬化肾小球所属肾小管萎缩、消失、使玻璃样变的肾小球相互靠拢集中。残留肾单位常呈代偿性肥大,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间质内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选自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理形态特点及足细胞损伤研究》)

图一

图二: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也大部分萎缩纤维化;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多数慢性炎细胞浸润

图三: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相互靠近、集中,残存的肾小球呈代偿性肥大

晚期硬化性肾炎病人常有贫血、持续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而尿常规检查往往变化不明显。由于大量肾单位被破坏,功能丧失,存留的肾单位相对比较正常,血浆蛋白漏出不多,因而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都不如早期那样明显,水肿也很轻微。大量肾单位丧失后,血流只能通过存留的肾单位,故血流通过肾小球的速度加快,肾小球滤过率和尿液通过肾小管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一定限度,所以大量水分不能再吸收,肾的尿浓缩功能降低,从而出现多尿、夜尿,尿的比重降低,常固定在1.010左右。(选自3:《263例成人原发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性肾炎病例及临床分析》)

晚期,大量肾单位纤维化,肾组织严重缺血,肾素分泌增加,病人往往有明显的高血压。高血压可促使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肾缺血,使血压持续在较高水平。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肥大,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心力衰竭。晚期肾炎时肾单位大量破坏,残留的肾单位逐渐减

少,最后造成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调节发生障碍。最后可导致氮质血症和肾功能衰竭。此外,由于肾组织大量破坏,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长期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氮质血症和自身中毒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故病人常有贫血。

二、膜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是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病理上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均匀一致增厚,有弥漫性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不伴有明显细胞增生的独立性疾病。

透射电镜下见, 多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外上皮细胞下及基膜外侧有电子致密物的沉积, 基膜呈不同程度的增厚。Ⅰ期: 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外上皮细胞下有体积较小, 分布不均的少量电子致密物, 致密物区可见足细胞突起的融合, 而基膜无明显的增生。Ⅱ期: 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外上皮细胞下有体积较大, 大量的电子致密物分布, 致密物有的陷入基膜致密层, 致密物之间有明显的基膜增生形成钉突样结构, 足细胞间突起大部分融合, 足细胞表面有假绒毛形成。基膜有所增厚( 图1 Bar=500nm) 。Ⅲ期: 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的上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较多, 且体积不等, 位于增厚的基膜内, 有的电子致密物周围可见呈虫蚀状较窄透亮区;有的电子致密物密度降低, 使增厚的基膜内出现透亮区( 图2 Bar= 1Lm) 。足细胞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