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主要有:海德的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维理论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本文通过介绍以上四种代表理论,对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发展脉络、学术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作简要评析。

关键词:社会认知;归因理论;发展脉络

Abstract:Attribu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area in social psychology. There are four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of social cognition ,Heider’s Common sense psychology,Jones and Davis’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 Kelley ‘s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attribution and Weiner’s Attribu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history and academic studies via these four aspects and have a brief assessment.

Keywords: social cognition; attribution theory;history

一、引言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是根据行为的原因解释行为的,这种解释在决定人们对行为的反应上发挥着重要原因。正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来推断成绩波动的原因、社会通过了解杀人犯的成长经历来解释其丧心病狂的行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因果性解释来理解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并实行预测和控制。

归因理论研究始于20实际50年代,到70年代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从此广大社会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归因研究,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成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受人关注的一大焦点。

二、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发展脉络

归因理论从50 年代末到7 0年代末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变化过程,进入80 年代,尽管归因研究不复繁荣,但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80 年代是归因研究的复兴时期。

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归因现象,但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研究论文引起

了人们对归因研究的关注,其必要性才开始显现。

在60 年代中期, 出现了许多应用研究。主要有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尼斯彼特和沙赫特关于恐惧的错误归因的研究、瓦尔斯特对意外事件责任的归因分析以及勒纳和西蒙斯开创的动机因素方面的研究。

60 年代后期和整个70 年代, 归因研究激增。研究者多分为三派:直接检验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归因模式、利用尼斯彼特和沙赫特的错误归因主题和探讨勒纳和西蒙斯研究中动机因素在人知觉中的作用。这期间,维纳发展了海德关于内因和外因的概念,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

70 年代末到80 年初, 归因研究仍层出不穷, 但已有些研究者开始对它产生厌倦情绪。问题主要是刚刚兴起的社会认知理论过分依赖于从认知心理学中引进的理论思想, 而不是建立在土生土长的归因理论基础之上。另外,归因研究的方法(纸笔测验)以及它所测查的有限范围的主题也引起研究者不满。如许多研究仅仅评估“人—情境”这一归因维度,过于片面。所以,在这个时期, 归因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徘徊不前的阶段。

三、社会认知的代表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理论

海德假设人类有两种动机:一是对周围的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我们周围环境的需要,前者是保持同他人在认知上的协调,后者则是取得对他人行为控制上的协调。他认为,人们需要预见他人行为,控制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

他将行为原因分为两类:外因,包括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影响等。内因,包括人格、情绪、动机、能力、努力等。评判企业是否成功,除了考察其自身优势,也要考虑到其在竞争环境中所处地位,体现的就是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认清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研究表明,行为的解释若作外因,人们很难断定在

类似情况下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但若是内因,就会增加人们预测其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正如经常听到的一句批评“他这是态度问题,即使环境安静了也不会静心学习”,态度即是内因,安静的环境即是外因。

在海德的归因理论中, 几乎包含了后来归因理论的所有理论问题, 无疑是

位伟大的开创者,但由于他本人并没有完全解决自己所提问题,也留下许多还需进一步探讨的缺陷,因此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

(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根据海德的理论,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他在内-外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新维度:稳定性和可控性。

稳定性是指原因是长期的还是可变的。如有些内因(如天赋)就是稳定的,与基因有关几乎不变,而有些内因(如努力)则可以改变。同样,有些外因如运气,无法长久保持,而诸如红绿灯的作用、法律条款则长期不变。可控性是指原因是否在个人控制的范围内。如不稳定的外因“运气”飘忽不定、无法控制,而同样不稳定的内因“努力”却可以控制。

维纳根据这三个维度,分析出2x2x2共8种归因,并且各自对应不同的情绪反应。内-外因与自尊有关,稳定性影响到自信心,可控性则因归因对象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人们遇见挫折总是归因成不稳定或不可控的外因,诸如环境不好、运气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如果成功则多归因是自己努力和天赋的成果,这样才能增加自信心,不会因“天性愚钝”而自暴自弃。成语笨鸟先飞其实也是利用这个理论给没有天赋的人成功的希望。

根据南开大学的研究,中国人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家长关心与支持”这种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更看重家庭对自我成功的作用,这源自于家族本位和伦理本位的思想,“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中家庭占其三。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体现在光宗耀祖上,而不是个人的自我展示。“枪打出头鸟”,中国社会里,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所以,中国对成败的归因,是以外在的、不稳定因素来表示谦抑,这样既不会降低自信也避免遭

受嫉妒,由此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为今后的成功铺平道路。

(三)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三维归因又称协变分析模型,它研究人们如何对相同或相似事件的多种例子进行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在进行协变信息归因时将从三个维度着手:一是行为是否与大众相同即大众性, 二是行为是否始终一致即一贯性, 三是行为是否与其他刺激引起的反应有所区别即区别性。

举例来说:某老板训斥员工,归因时可以考虑三点1.是否只有老板一人训斥,其他负责人是否也对其不满?2.老板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训斥他3.老板是否也训斥其他员工?

这三个角度其实就是分别从一致性、一贯性和区别性考虑的。老板即行动者,员工即刺激物,特殊情境即环境。结论表明:1.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即与众相同,总是如此,不因人而异。行为原因被归因于刺激物上。老板和其他负责人都训斥这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训斥他,这可能就是员工自身有缺陷。

2.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即与众不同,总是如此,因人而异。行为原因被归因于行为者。只有老板总是训斥他,在任何情况下总是训斥他,但也训斥其他员工,这可能就是老板自身很严厉。

3.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即与众不同,偶尔如此,因人而异。行为原因被归因于环境。只有老板训斥他,在特殊情况下只训斥他,这就可能是环境使然。如果运用海德的理论,那么刺激物和环境是外因,行动者是内因。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 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 对人们的归因过程做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但是, 凯利的三维理论是个理想化的模型, 人们实际上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型所要求的全部信息。(四)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相应推断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暂时的想法不如经常出现的意图更能说明一个人的行为。他们提出了三个基本因素:

1. 选择自由性。行动者在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基础上仍然做出了这一行为,那

他就的确存在做出这一行动的内在意图。康德认为,如果你口渴在可乐和雪碧中选择,这并不自由,因为你顺从的是口渴或者广告中的刺激,只是欲望的奴隶而已。在这里,自由的定义并没有康德严格,如果你口渴,在能够获得任何饮料的前提下,你选择了可乐,这说明你是真的想喝或爱喝可乐,因为选择是自由的。没有任何限制、要求下、非被迫实施的行为可以反映行为者的真实意图,从而进行相应推断归因。

2. 社会赞许性。基于个人社会化的原因,人类从小接受社会教化,接受大多数人制定的标准,以此来获得认同感,因此评判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是由社会制定的。正如同性恋在古代欧洲被认为是违反神灵的意志,直到1990年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才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从疾病到正常,其实本质未变,变得只是社会认知而已。

社会要求、社会角色和先前期望都会影响行为原因。当人们以某种行为去打破常规或传统时,归因者就会得出结论:这一行为放映了人们的真实意图。例如:相恋的男女冒着亲情的决裂和物质保障的缺失依旧选择私奔,这可以说明他们爱得难舍难分,而倘若是妙龄少女嫁给富翁老汉,则可能被认为是贪图其钱财。社会角色约束了人的本性,近期发生教师虐待儿童事件,之所以比父母的“棍棒出孝子”更引发争议,原因在于教师这社会角色应该是儒雅睿智的,而非暴力残酷的形象。先前期望会模糊判断的真实性,面试管都知道前来面试的人都会精心包装自己,竞聘幼儿园老师的绝对不会说自己讨厌小孩,而竞聘秘书的绝对会表现的文静、听指挥。所以,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3. 非共同效应,可以理解为独特性。这被广泛运用于科学实验,如控制变量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只有一个变量A不同,如果结果不同,则可以认为是A变量造成了这个差异。同理,如果某人在各方面条件都一样、只有假期不同的两种工作机会前选择了假期长的工作,那么他可以被归因成是个重视劳逸结合的人。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虽然对行为的内归因做出了解释和假设,但忽视了外因,这是个致命的缺陷,因为内外因是发生在同一过程里的,并且都很重要,因此该理论具有很大局限性,但是,针对内因的解释,却依旧是笔者认为考虑角度最完善的理论。

四、总结

归因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反馈论思想。人们的普遍思路是从动机到行为;而归因论则反其道而行, 其模式是结果归因后继行为。从这种意义上讲, 归因可被认为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这种反馈未必准确也未必有利, 但人们的确会按照归因后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

80年代至今,归因理论逐渐恢复了其活跃性,虽然仍有一些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归因理论又有了新的进展和发展趋势,如斯里格曼发展了维纳的理论提出习得性无助归因理论,个体差异和领域特殊性也扩充了内在心理机制等。新问题的产生和旧问题的待解决为归因理论的发展再次注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 崔丽娟才源源.社会心理学:解读生活诠释社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109

[2] 顾瑜琦胡佩诚.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12-116

[3]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27-149

[4] 王小章.中国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9-151

[5]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6

[6] 史为燕.归因理论流派及相关研究综述[D].中央名族大学教育学院

[7] 刘世奎.归因理论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认知 练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认知练习题 一.说出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什么原理/现象? 1.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习惯于抿着嘴巴 印象整饰 2.一个智慧的教授如果还给人以热情、幽默的印象,那么人们就会提高对他的整体印象。 印象形成的平均加权模式 3.人们在出席某个重要的晚会时,经常会穿戴高贵、典雅或性感的服饰。 -印象整饰合社会角色行为 4.从事公安、警务工作的人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有一种习惯性的警觉。 投射效应 5.疑心重重的人,往往也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而对他人缺乏信任。 投射效应 6.“他我”意识浓重的日本人会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特别谨慎。为了不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行为相当谨慎,为的是避免功亏一篑。 为克服认知者容易出现的印象的平均模式,以及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而进行的综合性印象整饰 7.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吃得多还不胖。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8.日本是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 刻板效应、类化原则 9.中国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卫生。 刻板效应、类化原则 10.同样是老师的评分,在教学效果基本相同时,我经常会给教授级别的老师打分比讲师级别的高。 归因中的折扣原则 11.某个名人演讲,即使你心理实在不敢恭维,你也不敢在众人面前评价他的不是。或者,你会尽量思考他的演讲内容包含什么深刻含意。 仁慈效应 12.不管他有多大的缺点,只要他别的方面强,我就愿意嫁给他。 -印象形成的累加模式(仁慈效应?No.)

13.河南出骗子,我们公司不招河南人。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4.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太精明,我不喜欢跟湖北人打交道。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5.香港人喜欢穿牛仔裤,T恤衫,不爱穿西装。 固化效应、类化原则 16.漂亮的女孩各方面都占优势。 晕轮效应 17.相貌影响人们对他/她的其它方面的判断。 印象的一致性规则,晕轮效应 18.所谓爱屋及乌,我喜欢她也喜欢她的朋友。 印象形成的晕轮效应 19.上一次他给我留下很坏的印象,以后我不想理他了。 近因效应 20.商人精明;女性温柔体贴。 固化效应、刻板印象 21.娶日本老婆,吃中国菜,住英国的房子,到美国赚钱。 固化效应、刻板印象 22.情人眼里出西施。 --晕轮效应、评价的一致性 23.北京记者对搭顺风车实地采访发现:如果司机是女性,则无论男女,都同意搭顺风车。如果司机是男士而邀女士塔车,则屡屡遭拒;如有人同行,则女同志愿意搭车。同行人中途下车,搭车女士马上拿出手机,用方言给家人打电话。告知现在何处,所乘陌生车的车牌号。 固化效应、性别刻板印象 24.一般人自己失败时或碰到不愉快时,容易从外部找原因;一个人成功时,容易将功劳归于自己。 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25.一个自称教授的人和一个自称农民的人同时献血,人们对他们献血的原因会有不同的猜测。 归因中的折扣原则 低地位使内在归因的判断打折扣,高地位使外在归因的判断打折扣,内在归因的判断加分 26.同样的行为,人们对不同地位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社会认同理论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种趋势: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2001年,然后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2009年发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同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领域: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1]。

郑杭生教授[2]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3]。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 比如,按照王春光[4]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本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即认知、情感、动机、行为。 1.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1947年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选择性 互动性 防御性 认知的完形特性 三、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1.表征性启发 2.获得性启发 3.调整性启发 四、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

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 式。 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 色的心理类型。 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2. 加快信息的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五、内隐社会认知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含义 一般而言,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二)研究内容 1、内隐自尊: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 态度效应,然而这种态度效应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2、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 体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情感倾向和行为反应。Greenwald等人将内隐自尊和内隐态度归列为内隐社会认知最重要的情感结构。 3、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围绕内隐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来进 行。 (三)研究方法 反应时范式 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的做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期间的时间延迟即为反应时。 1.内隐联想测验(IAT) 提出者:Greenwoald 它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 2.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指先前经验对当前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其实质是反应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启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f5824226.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综述

2003年6月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un.2003第29卷 第3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 ocial Sciences) Vol.29No.3 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综述Ξ 张林,黎兵,刘永兴 (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成就动机是近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同的研究者对成就动机这一行为的内部推动力 有不同的解释,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加以研究。通过对有关成就动机的不同理论及相关实验研究的分 析、归纳,以期揭示成就动机研究的发展规律,为深入研究成就动机理论提供依据。 〔关键词〕成就动机;成败归因;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15(2003)03-0077-05 成就动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它对个体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成就动机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质,是现代人最主要的欲望,也是激励自我成就感和上进心的心理机制,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从社会意义而言,人们的成就动机水平与经济的增长,社会财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一同被视为社会繁荣进步的几个重要指标。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心理学界有关成就动机的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大量涌现, 70年代以后更成上升的趋势,研究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本文通过对不同理论的分析总结以及实验研究的归纳综述,旨在揭示成就动机研究的发展规律,并探讨成就动机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为深入研究成就动机理论提供了基础。 一、成就动机的概念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1〕成就动机具有多维度、多成分的心理结构。Atkinson(1953)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由两种稳定的倾向组成,即希望成功与害怕失败。如果个体处在一个成就导向的情景中,两种倾向可以同时被唤起,而此时个体导向目标的趋力———成就动机,就是这两种倾向的代数和。〔2〕Atkinson(1958)进一步提出冒险偏好模型(risk pref2 erence model),即以个体对成功的渴望(motive achieve,Ms)和对失败的回避(motive to avoid fail2 ure,Mf)两种倾向的冲突的结果来解释个体的冒险行为。〔2〕无论个体寻求成功与回避失败两种动机的组合强度如何,当个体处于强制性选择的情景时,寻求成功大于回避失败倾向,或是回避失败大于寻求成功的倾向的个体,都会在中等难度任务上表现最强的动机水平,因为这时情景的不确定性最大。但是当个体可以自由选择任务的难度时,两类被试对任务难度水平的选择便相差甚远。Ms>Mf的个体将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与此同时,Mf>Ms的个体宁愿选择难度很大或很小的极端水平。Atkinson (1957)发现,如果个体寻求成功的动机相对于回避失败的动机更强,他们对成功将有更高的主观概率估计,同理,当个体回避失败的动机大于寻求成功的动机时,个体对失败有更高的主观概率估计。〔2〕有强烈追求成功倾向的个体,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为,有较高的工作绩效和积极的进取心等;回避失败倾向的个体,往往表现为回避目标,避免可能失败的结果,消极退缩。成就动机是个体在社会生存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在不同的时空条件、社会背景与文化形态下,个体的成就动机具 ? 7 7 ? Ξ〔收稿日期〕2002-09-03 〔作者简介〕张林(1972-),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管理学课程论文要求

管理学课程论文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及选题参考 一、管理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在论文写作中,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组织管理实践的具体问题,以巩固、深化和掌握、检测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2、文章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性强。论文格式规范,字数3000左右。 3、论文上交时间为第16周。 4、论文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二、论文成绩评估标准 (一)优秀(90-100分) 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密切联系组织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见,选题科学新颖,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充足,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4、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二)良好(80-89分)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较好地联系组织管理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选题科学且较新颖,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论文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数据基本可靠,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 4.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三)中等(70-79分) 1.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方法、技能。 2.能联系企业管理工作实际,观点正确,选题一般,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3.语句通顺,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有一定的论据。 4.具有一定的原始资料,但不够全面,加工整理也较差。 (四)及格(60-69分) 1、在理论观点上没有原则性错误,基本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综述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主要有:海德的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维理论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本文通过介绍以上四种代表理论,对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发展脉络、学术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作简要评析。 关键词:社会认知;归因理论;发展脉络 Abstract:Attribu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area in social psychology. There are four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of social cognition ,Heider’s Common sense psychology,Jones and Davis’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 Kelley ‘s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attribution and Weiner’s Attribution Theory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history and academic studies via these four aspects and have a brief assessment. Keywords: social cognition; attribution theory;history 一、引言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是根据行为的原因解释行为的,这种解释在决定人们对行为的反应上发挥着重要原因。正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来推断成绩波动的原因、社会通过了解杀人犯的成长经历来解释其丧心病狂的行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因果性解释来理解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并实行预测和控制。 归因理论研究始于20实际50年代,到70年代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从此广大社会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归因研究,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成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受人关注的一大焦点。 二、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发展脉络 归因理论从50 年代末到7 0年代末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变化过程,进入80 年代,尽管归因研究不复繁荣,但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80 年代是归因研究的复兴时期。 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归因现象,但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60年代,琼斯和戴维斯以及凯利的研究论文引起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目录[隐藏] 社会资本理论的概述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力 社会资本理论的困境 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 [编辑本段] 社会资本理论的概述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组织理论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一个概念,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所谓社会资本,一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一般就是指个人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等关系,一个人能从这些关系中获取得利益越高,那么他的社会资本就越高。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学科都从学科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以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社会资本甚至被西方国家的决策圈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国内学者也对社会资本理论做了深入研究,虽然社会资本理论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社会资本理论也有其局限和困境。 [编辑本段]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 关于社会资本理论,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布迪厄是第一位在社会学领域对社会资本进行初步分析的学者;科尔曼对社会资本做了较系统的分析;帕特南从政治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本文将遵循上述思路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探讨。 1.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的先驱性研究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场域” 和“资本” 概念。“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是由不同的社会要素连接而成的,社会不同要素通过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场域就像一张社会之网,位置可以被看成是网上的纽结。位置是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的前提,“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因占有不同的位置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和权利。”布迪厄认为场域作为各种要素形成的关系网,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动力是社会资本。布迪厄把资本划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集中研究了资本之间的区分及相互作用。认为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布

职业认同开题报告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 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1]。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认高低与其是否适合和喜欢从事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关系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而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则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成败兴衰。从知网数据库搜索1979-2011关于师范生的研究大约有3896篇,涉及到师范生各个方面,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有24篇,可见已经有人认识到研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并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师范师范生的研究仅6篇,也仅是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涉及面非常狭隘。而对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则空空如也。 面对这一空白研究,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使我感到进行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职教教师将决定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但是,新时期的职教师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调教师职业人对该职业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作为职业教育建设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是否认同直接关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兴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虽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职业院校的教师职业是否得到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建设的效果。因此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力图以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探寻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特点,反思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 [1]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45—48. 1 培养模式,从而在完善教师教育理论的同时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实践的指导。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1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张文宏、雷开春,2008) o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o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Assimilation)(也称“同化论”)、“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Assimilation)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张文宏、雷开春,2008;杨菊华,2009) o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 “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 2010; Park, 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 (Simons 1901; Leonard & Kitsuse 1955 Spiro, 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 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Berbrier, 2002)④ 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 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 1995)o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小组成员:廖剑威(组长)、余永辉、林凯煌、陆君逸、杨雲麟 摘要: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归因理论起源于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也是现如今心理学科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理论之一,本文旨在介绍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讨论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关键词:归因理论;自我归因;人际归因;环境归因; 一、引言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Fritz.Heider)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 (L.Ross)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Andrews)等人推动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 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第二,社会推论问题。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 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以后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陆续提出一些新理论,如B.维纳、L.Y.阿布拉姆森、H.H.凯利、E.E.琼斯等人。但是归因理论主要是指由维纳于1972年发展的理论和凯利于1967年创立的理论。 二、理论介绍 维纳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维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