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单元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耐久跑单元教学方案范文(精选3篇)关于耐久跑单元教学方案范文(精选3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方案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方案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帮大家的关于耐久跑单元教学方案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练习热情,开展学生耐力素质。
2、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根本技术和科学的锻炼方法。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战胜自我、展示自我,增强竞争与创新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本单元主教材内容是耐久跑,其完整技术一般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等三个部分,其中途中跑包括直道和弯道。
但由于跑的间隔不同,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同,而且还有全程跑的体力合理分配或者正式比赛中战术运用等,所以既要讲究动作的实际结果,更要节省体力。
对于耐力跑的各个技术过程,始终要贯彻:动作轻松、自然,幅度较小;重心高且平稳;跑的节奏感要强,跑速要控制,全程方案分配体力,呼吸要有一定的节奏和深度。
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在于能有效地开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博,积极进取和抗挫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初二(3)班学生的耐力素质整体较好,但两极差异较大,更有部分同学感到耐久跑枯燥乏味,又特别累,不愿练习,且学生中的本位主义比较突出,集体观念、合作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
根据以上情况,本单元结合学校靠近海边渔村的特色,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结合耐久跑的根本技术的学习,创设了一节以《弄潮出海捕鱼》为主题,以出海弄潮为主线,以耐久跑技术为载体的耐久跑课。
通过欢乐、紧张、激情、有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耐久跑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调控,在竞争中体会团结合作。
1、运动能力目标:通过耐久跑的学习与练习,使80%学生掌握耐久跑途中跑的摆臂和呼吸方法技术要领。
2、健康行为目标:通过耐久跑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并积极投入到运动之中,让学生喜欢上耐久跑运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体育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优良品质。
重点:掌握途中跑正确的摆臂和呼吸方法难点:学会合理调节途中跑的呼吸节奏1、循序渐进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
2、讲解示范法:用简练易懂的语言讲解技术动作,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完整动作的标准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纠正错误法:及时纠正,及时提醒学生改正错误动作,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4、表扬鼓励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主动性。
1、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自己探讨练习方法做到正确摆臂,合理调整呼吸节奏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耐久跑的兴趣。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讨论如何在跑动中合理调整呼吸,便于小组练习和提高,以此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模仿练习法:针对比较容易的内容,学生模仿练习的效果较好。
本课主要学习耐久跑途中跑的摆臂和呼吸方法节奏。
重点是学习途中跑摆臂技巧和呼吸方法,让学生明白途中跑最合理的摆臂方法和最科学的呼吸方式,难点是合理运用途中跑正确的呼吸节奏,整节课围绕体育、音乐、游戏三合一,通过自主学练、师生互动等教学手段,用自主创新、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耐久跑教学。
课的开始部分,用“猫抓老鼠”的趣味跑动游戏,激发了学生对跑项目的运动兴趣,学习激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同时活动开学生身体,达到热身效果;游戏后教师带领进行专项热身活动练习:高抬腿跑、后背腿跑、小步跑等跑的练习和关节活动,为后面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耐久跑单元计划和课时教案第一章:耐久跑单元计划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
1.2 教学内容耐久跑的基本姿势和呼吸技巧。
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和进度安排。
耐久跑的比赛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1.3 教学资源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户外适合耐久跑的场地。
教学器材:计时器、测量工具、标志物等。
1.4 教学评价学生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提升情况。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表现。
第二章:耐久跑基本技巧和姿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姿势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耐久跑的起跑姿势和起跑技巧。
耐久跑的跑步姿势和步态调整。
耐久跑的呼吸节奏和呼吸技巧。
2.3 教学步骤讲解和示范起跑姿势和起跑技巧。
讲解和示范跑步姿势和步态调整。
讲解和示范呼吸节奏和呼吸技巧。
2.4 教学评价学生耐久跑姿势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耐久跑训练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训练方法。
3.2 教学内容耐久跑的进展性训练方法。
耐久跑的间隔训练方法。
耐久跑的多样化训练方法。
3.3 教学步骤讲解和示范进展性训练方法。
讲解和示范间隔训练方法。
讲解和示范多样化训练方法。
3.4 教学评价学生耐久跑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耐久跑比赛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比赛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4.2 教学内容耐久跑的比赛规则。
耐久跑的安全注意事项。
4.3 教学步骤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比赛规则。
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安全注意事项。
4.4 教学评价学生对耐久跑比赛规则的了解程度。
学生对耐久跑安全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耐久跑团队训练和比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耐久跑团队训练和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2 教学内容耐久跑团队训练的安排和指导。
耐久跑比赛的组织和进行。
5.3 教学步骤安排学生进行团队训练,指导学生合作配合。
耐久跑的练习方法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设置不同的练习场景让学生尝试和自主练习,改变以往田径内容在平时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特点。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方法,做到全员参与。
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学生有氧耐力, 促进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耐久跑是田径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对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有较大的帮助。
本课是耐久跑单元计划的第三课时,上儿节课学生已经指导了在耐久跑中调节呼吸、控制跑速、意志力克服等方法来克服极点,本课将着重解决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如何分配体力,为学生今后耐久跑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耐久跑也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运动,需要学生持续运动一定的时间和距离。
本课以跑数字为主要内容, 运用匀速跑、加速跑、凑24跑数字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培养学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并掌握跑的技术动作,摆臂动作、呼吸方法、步长步频、跑步节奏等。
但是两极差异较大,更有部分同学们感到耐久跑枯燥乏味,又特别累,不愿意坚持训练,意志力稍欠缺,且学生中的本位主义比较突出,集体观念、合作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 根据以上情况,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以耐久跑的基本技术的学习为主线,通过多样化、欢乐、紧张、激情、有序、模拟实战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耐久跑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在实战中学会自我调控,在竞争中体会团队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力分配难点:克服极点五、安全防范1、教案中体现安全预案,并在教学中对照落实。
2、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场地、器材布置合理。
设置安全线,避免冲撞。
3、通过队列、跑的辅助练习、节奏热身操,充分活动身体,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
4、课中仔细观察、关注每位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
5、每个练习前,都强调练习的要求。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队列练习+热身跑;拉升操;基本部分:跑数字“1-9”;连续跑数字;凑24跑数字;结束部分:拉伸放松;小结;《耐久跑的练习方法》教案。
耐久跑单元教学设计画图导言:在体育教育中,以跑步为主的耐久性运动受到了普遍关注。
耐久跑作为一项重要的有氧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和持久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中学生的耐久跑单元教学设计,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跑步技巧、训练方法以及相关知识。
一、教学目标1. 通过耐久跑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2. 培养学生良好的跑步习惯和跑步技巧;3. 通过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理论知识阶段在开始实际的跑步训练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耐久跑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相关知识。
可以使用图表、流程图等方式来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
2. 跑步技巧阶段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跑步的技巧,可以使用画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例如,通过示意图来说明身体的姿势、手臂的摆动以及膝盖的抬起等。
此外,还可以制作一些动态效果图,以便更形象地展示如何正确地跑步。
3. 训练方法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耐力和持久力,需要通过训练方法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跑步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使用各种图表和图示来解释不同的训练方法,例如间歇训练、阶梯训练、负荷训练等。
通过画图的方式,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训练的难度和效果。
4. 比赛与评估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以设计一些比赛活动。
通过画图的方式,可以制作比赛规则和赛道示意图,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比赛的流程和要求。
此外,还可以使用图表来评估学生的跑步成绩和进步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训练计划。
三、评价与反思在教学结束后,需要评价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次耐久跑单元教学的感受和收获。
同时,教师也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改进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结语:通过画图的方式,能够更生动地展示耐久跑的相关知识、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2. 耐久跑训练方法:慢跑、间歇跑、接力跑等。
3. 耐久跑训练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提高耐力和心肺功能。
2. 教学难点:跑步姿势的正确性、呼吸节奏的协调性、步频步幅的调整。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热身,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让学生放松肌肉,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训练: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基本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3. 训练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慢跑、间歇跑、接力跑等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耐力。
4. 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并进行调整。
5. 结束活动: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让学生放松肌肉,缓解疲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久跑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实践训练,观察学生对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提高:通过定期测试,比较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水平。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耐久跑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利用图像、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耐久跑技巧。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耐久跑能力。
4. 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七、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和设施:足球场、跑道等。
2. 教学器材:秒表、接力棒等。
3. 教学资料:耐久跑技巧和训练方法的资料、测试数据等。
八、教学步骤1. 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耐久跑适用年级初一级所需时间五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耐久跑是高中教学的难点常规教学项目,也是学生的“厌学”模块,但它却是健身效果好,便于长期开展,不受场地、器械限制的运动项目,可以很好地培养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精神,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结合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知识的诱导讨论,正确认识耐久跑的意义,同时结合自主探究和校园定向跑的拓展练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启发学生的思维,让来源于生活的技术又回归生活。
在问题的导引下,在自主探究中培养体育情感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本单元中,我设计了三个专题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通过视频观看,启发导入,运用多种练习方法,学习掌握耐久跑的技术和基本练习方法。
专题二:耐久跑与身体健康、自主探究学习。
运用问题的导入,进行分组探究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变速跑与健康的关系,提高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进取、积极向上的体育思想。
专题三:耐久跑的拓展练习-校园定向跑。
通过校园定向跑的拓展练习,把学生带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学会团结合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耐久跑中弯道跑的动作要领(身体姿势,摆臂情况及脚的着地部位)。
并且知道一些耐久跑的练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85%的学生在弯道跑时能做到身体微向左倾斜,右脚用前脚掌内侧着地,左脚用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臂摆幅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真配合练习,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并积极投入到运动之中,同时能克服困难,用顽强的意志坚持跑完规定的距离。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引导学生认知耐久跑对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坚持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形成健康的人格。
《耐久跑》单元教学设计
实验学校张迪
一、教学思路:
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的差异与不同需求。
在完成水平五对耐久跑技术教学要求(放松自然跑和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同时,介绍多种可达到耐久跑运动目的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加深对耐久跑的认识,激发学生课后体育锻炼的兴趣,最终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一项运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
它是获得和保持健康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健康性体能最简便的方法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它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力、塑造强健体魄,培养学生坚毅、顽强、不怕苦、不怕累、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它对场地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且技术简单,贯穿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最容易掌握和开展、终身都可以参与健身的项目之一。
它是引导学生克服困难的项目,教师要对其单调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视。
在耐久跑的教材安排上,主要是提高耐力为内容,采用跑走交替、定时跑、变速跑、重复跑和越野跑等手段来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
为此,根据教材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在整个单元教学中,基本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本单元设计了跑走交替、定时跑、往返跑、自然地形跑等内容,使整个单元教材充满了趣味性,改善了原本枯燥的内容,在玩中学,学中练,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多采用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使学生逐渐养成乐学,善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在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耐久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2、进一步体验和了解耐久跑项目,激起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3、让学生在交往、合作、竞争中塑造自信、自强的品质,培养他们坚毅、顽强、战胜困
难的精神。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目标教学法、模仿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游戏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延伸性学习法等。
五、评价方法
本单元采用小组评价的策略,培养学生相互观察的和获得新知的能力。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提高对耐久跑的兴趣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六、单元教学安排
课的设计。